法国爱情展馆
主题:自由恋爱,谨慎结婚
如果票选最浪漫的国家,法国一定高居榜首。法国人注重精神享受,追逐爱情快感,年轻人普遍对结婚不感兴趣,不希望家庭过早地束缚自己,宁愿采取同居方式。但一旦涉及到婚姻,他们在选择的时候会比较谨慎,也更注重婚姻质量,一旦发现问题,他们情愿立即分手,导致法国3个婚姻中就有1个以离婚告终。
美国爱情展馆
2
美国爱情展馆
主题:浪漫奔放,相信爱情
美国人对待爱情坦率直接,年轻人可以把约会看成是玩乐时间,有的人可能这星期与一个人出去,下星期又与另外一个人出去。但只要上升到婚姻和家庭的层面,美国人却都很谨小慎微,他们不愿退而求其次与不爱的人结合,于是抱着这种想法,百分之八十的美国单身男女都相信爱情,尽管他们同样认为没有哪段爱情能够完美,但仍愿意不断去追寻真爱。
3
日本爱情展馆
主题:近一半认可姐弟恋
日剧中的爱情故事总是美丽的让人心碎,而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日本年轻男女们也更注重心灵契合,他们在选择恋人的时候,更看重性格层面,而并非身材容貌。有意思的是,日本对于姐弟恋的接受程度令人咂舌,有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日本女性曾经有过姐弟恋经验,男性比例也是如此。另外,日本男女注重恋人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希望两人在人生道路上也能共同成长。
4
阿根廷爱情展馆
主题:传统家庭观点淡漠
随着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非婚同居家庭的逐渐增多,阿根廷男女对于传统的家庭模式越来越模糊,对于稳固婚姻的渴求度也在下降,甚至代表爱情关系的称呼都发生了变化,比如未婚夫、丈夫等逐渐被情人、好友这些词语取代,只因为这些不会给大家压力。甚至在阿根廷一种独特的离婚仪式应运而生,婚姻失败者同样能轻松应付生活危机,选择新的生活道路。
5
德国爱情展馆
主题:跟着感觉走
德国人天生浪漫,传统的酒席婚宴在德国并不吃香,很多人会选择旅行结婚。比起物质来,他们更注重内心感觉,凡事跟着感觉走。德国男人对外都是冷静、克制、细心、责任感十足,外加一点幽默,很绅士,但不少男人在家里颇有些大男子主义。另外德国婴儿出生率不高,据说是因为他们喜欢过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喜欢拖儿带女。
END
中西爱情观PK
相信真爱仍是观念主流
中方传统内敛,西方浪漫奔放,世界各地爱情观念大不相同。比如中国人在婚恋上具有传统观念,讲求门当户对,西方则更注重情感层面的随心所欲;中国人婚姻一旦出现裂缝,双方仍会尽力修补努力挽回,西方则认为爱情逝去便爽快分手;中国人不擅长情感表达,相对含蓄,西方则坦率直接,热情奔放……
国内最大的严肃婚恋网站世纪佳缘CEO、情感专家龚海燕分析认为,中西方尽管在爱情观念上存在不少差异,但总体来说中国人具备的一些传统婚恋观念,在世界各地同样具备,只不过受西方文化熏陶的青年男女,更喜欢挣脱传统束缚而已。另外,相信爱情、不断追寻真爱的精神,在世界各地依旧普遍存在,不失为一种难得的美好。
END
专家观点
坚持东方温情,吸取西方坦诚
“坚持东方的责任与温情,吸收西方的坦诚奔放,同时相信真爱的存在,并主动追求,这才是真正美好的爱情观念。”世纪佳缘CEO、情感专家龚海燕说。世界各地爱情观念尽管迥然不同,但完全可以将其融合贯通,吸收各地观念精华部分,最终总结出符合中国人观念,同时也相对合理美好的爱情观。当然,在这其中,总有一条是必备法则,那就是始终相信真爱的存在,相信即便这过程相对漫长艰辛,也会有最适合的另一半在不远处等待你的到来。
同时,龚海燕认为,婚姻恋爱是终身大事,既不能单凭一时的感觉冲动而草率决定,也也不该畏首畏尾不敢追寻。对于文化与传统都相对含蓄的中国人来讲,最理想的婚恋状态应该是以爱情为基础成立婚姻,同时在婚姻的维持与经营中,加入友情、亲情、责任、义务、善良、宽容等种种中国文化中的优良美德,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爱情才能逐渐升华,而婚姻也将变的温馨快乐。
END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属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就是此文化区别于彼文化的特殊性。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主要集中地反映在如下三个方面:
1、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天道”,讲究天人合一的精神,强调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的发展趋势,这也导致了对个体人格伸张的一种天然的束缚。这种定型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人们习惯于乐知天命、安分守己的处世之道,人与自然容易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千百年来一贯如此,进而形成了中国人中庸平和的民族性格。而西方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就是基于“天人相分”认识上的,强调人与自然分裂、对立,强调人与自然的斗争,认为人必须依靠知识全面征服自然,这种自然取向促成了西方民族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挑战意识,从而塑造了人们讲求效率、勇于竞争、不怕冒险等外向的行为方式。
2、人与人的关系。在强调伦理道德的中国文化体系中,比较注重人际关系,为淡化和缓解人际矛盾冲突,便有了“中庸”、“仁”、“礼”等伦理说教,强调服从与秩序,主张协调和宽容。与传统中国相反,西方文化对人的个性非常崇尚,追求个体的优先地位,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明显的个性精神,受这种文化特点的影响,西方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喜欢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追求自我独立、自我发展。
3、生活方式。中国人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悠闲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各种关系的和睦,陶醉于这样一种人生理想之中,这使得中国人对世俗生活呈现出温和、内倾的特点。西方人同样追求享乐,但他们的功利意识非常浓厚,人们努力追逐物质财富,改造和征服自然,从而刺激了西方人工作、获取和创造的积极性。
(二)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首先是由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1、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及民族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某个民族在一定区域内居住、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就创造了相应的文化,与这个民族以及相应文化相联系的有关自然地理条件就是人们所说的生态环境。一般说来,文化的差异最初都是来自于对自然世界认识的差异,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发展的最初方向。三面高原一面海的相对闭塞的地域特点,使得古代中国文化基本上与外隔绝,但这同时也为农业文明的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同时,大河大陆性环境及其所造成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中国人赞成尽物之性、顺物之情,把人们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而农业社会的稳定,家人亲友的长期聚居,使得中国人自古将惜别看得非常重,这让中华民族在思想情感上表现为喜一不喜多、喜同不喜异、喜静不喜动、喜稳不喜变。而西方文化的活水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其所处的海洋环境培养了西方民族原始的冒险外倾的民族性格。在他们看来,人类的力量与海洋比较起来显得很渺小和脆弱,但是人类依靠自身所具有的勇敢、刚毅、伟大斗争精神征服了大海,因而人类的气魄比海洋更伟大,这一切也都塑造了西方民族开放、勇敢的性格。因此,从整个古代社会和文化现象看,西方都是以个人为起点,向外开拓,不断地自我追求、自我拓展,同时也自我革新。而中国因封闭式、自我满足式的农业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对乡土的眷念,对安谧生活的向往。
2、人文社会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主要指由制度、政策、法规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战乱不止,动荡不息,但超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宗法伦理观念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生存。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使得老百姓产生了喜静厌动以及重乡土、重血缘的社会心理,而以孝为核心的伦理观念又限制了中国人的外出探求行为,孔子就曾指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西方民族由于山地面积大而平原面积有限,他们只能通过海上贸易换回自己所需的粮食等日用必需品,这就促进了西方人进取冒险民族性格的形成。而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使得民主观念、法治意识成为了社会全体成员所达成的共识,他们认为人人能力相等、地位平等、行为自由,人与人之间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独立的性格。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国民的精神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形成了开放、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可见,同一民族由于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历史渊源,承接着大体一致的文化积淀,因而又具有表现于共同文化基础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与文化表现。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产品需求的影响
(一)旅游心理的影响
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中西方在旅游需求心理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国人对于单一性的需求倾向较为明显,而西方民族强烈的探索意识使得他们不惜冒险、征服自我、展现自我,从而满足个人的成就感,体现个人的竞争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人缺乏冒险的精神,对旅游活动中复杂性、多样性的追求极为有限,对具有冒险性质的旅游活动甚至予以拒绝。西方旅游者,多具有主动、热情、不畏艰难的特点,他们往往喜欢一些极具刺激性的旅游项目,以此来张扬人的个性。而这种区别源于各自所根植的文化土壤及其所衍生的国民性差异,西方社会的动态性使得他们的旅游需求心理倾向于急速和激烈,而中国社会的静态性则使旅游需求心理趋于舒缓和内敛。
)旅游审美观念
中国人崇尚静,认为静是万物的主要形态,所以观静成为了中国的审美活动和范围,它与人的心理体验相结合,通过旅游审美来达到怡乐性情、愉悦身心的目的,体现出人性自由的审美情调。而西方人外倾的性格使得他们考察美、感受美都着眼于动态,西方的旅游审美往往通过溢于言表的激动、兴奋来表达,因而在西方旅游中一些寻求刺激、恐怖的旅游活动,对于东方人而言毫无美感可谈,而西方人却因为其恐怖、血腥而全身心投入,津津有味,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形式美和现实美的享受。
(三)旅游需求动机方面
从总体上说,西方人的旅游动机要比中国人强,在这一点上,不能排除中西方经济水平差距的原因,但应该看到这种差异有着更为深远的文化原因。中国人强调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崇伦理等级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的平衡稳定,这都对中国人的出游动机产生了阻碍作用。而西方文化强调支配自然,改造和征服自然,以个人主义为中心,追求享乐,塑造了西方民族明显的外张性格,这使得西方人较中国人更愿意出游,更愿意探求和认知外面的世界。
(四)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西方旅游者因为极富冒险精神,受个人自由主义的影响,他们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往往趋向于人迹罕至的旅游地,喜欢率先来到这些地区享受新鲜的经验和发现的喜悦,喜欢接触并渴望了解他们不熟悉的文化和人群。一般而言,凡是极具特色或个性突出的目的地,往往会成为西方旅游者选择的对象。而中国人喜欢一些较为平和或静谧的景观,一般选择的多是熟悉,甚至人人皆知而且规划建设得相当成熟的目的地,而对于一些旅游开发不是很成熟,或地处边远地区的景区却不感兴趣。同时,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群体观念,易受他人支配,从众心理严重,在选择目的地时,很容易听从他人的意见,受他人或社会流行的影响,从而使得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地在旺季期间达到饱和甚至超载,而一些景色奇美的旅游地却很少有人问津。
三、对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
(一)了解中西方游客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服务
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及营销应有针对性,当今国际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多种多样,由此引发旅游心理需求上的“个性、多样、参与和自助”,他们对生活中的多样性要求极为强烈,喜欢冒险,希望借助旅游来实现自我价值,尝试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更希望能按照自己的个性决定购买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因此,对于旅游业来说,要针对中西方旅游者的特点开发经营和宣传旅游产品。首先,要不断开发新产品以吸引那些寻求新异刺激、喜欢冒险的旅游者;其次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渠道,使他们能够快捷、方便地了解满足其个性需要的旅游商品,获取旅游资讯;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等形式发现各类旅游消费者追求的消费价值,发现新的旅游市场空间,开发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二)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及营销应有较强的针对性
了解中西方游客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服务。旅游业面对的是流动性很大的旅游消费者,他们来自世界各地,而各个国家和民族由于自然和社会的环境影响,长期以来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些风格对人们个性心理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使得他们的性格具有浓厚的国家和民族色彩。因此,旅游企业必须了解旅游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从国家和民族特点上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和服务措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文化的差异是吸引境外游客最具吸引力的资源,也是中西方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行为上不同表现的根本原因。因此,保持这种差异性,突出自身文化的特色,对于我国发展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旅游企业应针对中西方游客的不同需求,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制定新的经营方式和策略,以确保旅游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要确保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旅游吸引力
要确保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旅游吸引力。当代的西方旅游者对于单独做远距离国际旅游的要求相当强烈,他们要求另辟蹊径,按自己独特的意愿自我设计路线和安排活动,因此散客自助旅游成了潮流,他们能避开旅游点的喧闹和各种服务,深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了解其风土人情,这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旅游地文化,而同时他们也对旅游地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使得其渐渐丧失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特色。因此,旅游地在发展旅游业时一定要保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对其进行科学的、高品位的开发,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以其差异性来吸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旅游者。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除了表现在价值观,习俗差异等外,还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的不同有关。
1、生存环境方面:
语文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lv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宗教信仰方面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语言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吧)这样的诅咒。
3、历史典故方面
英汉两种语文中有大量的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中Achilles’heel(唯一致使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诸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中学阶段的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 Your skirt looks nice
B: Thank 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 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7、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问题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地域差异近期的文化差异吧
不同的自然环境,生成了不同的郑中基经济和文化
问题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属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就是此文化区别于彼文化的特殊性。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主要集中地反映在如下三个方面:
1、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天道”,讲究天人合一的精神,强调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的发展趋势,这也导致了对个体人格伸张的一种天然的束缚。这种定型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人们习惯于乐知天命、安分守己的处世之道,人与自然容易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千百年来一贯如此,进而形成了中国人中庸平和的民族性格。而西方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就是基于“天人相分”认识上的,强调人与自然分裂、对立,强调人与自然的斗争,认为人必须依靠知识全面征服自然,这种自然取向促成了西方民族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挑战意识,从而塑造了人们讲求效率、勇于竞争、不怕冒险等外向的行为方式。
2、人与人的关系。在强调伦理道德的中国文化体系中,比较注重人际关系,为淡化和缓解人际矛盾冲突,便有了“中庸”、“仁”、“礼”等伦理说教,强调服从与秩序,主张协调和宽容。与传统中国相反,西方文化对人的个性非常崇尚,追求个体的优先地位,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明显的个性精神,受这种文化特点的影响,西方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喜欢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追求自我独立、自我发展。
3、生活方式。中国人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悠闲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各种关系的和睦,陶醉于这样一种人生理想之中,这使得中国人对世俗生活呈现出温和、内倾的特点。西方人同样追求享乐,但他们的功利意识非常浓厚,人们努力追逐物质财富,改造和征服自然,从而 了西方人工作、获取和创造的积极性。
(二)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首先是由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1、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及民族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某个民族在一定区域内居住、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就创造了相应的文化,与这个民族以及相应文化相联系的有关自然地理条件就是人们所说的生态环境。一般说来,文化的差异最初都是来自于对自然世界认识的差异,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发展的最初方向。三面高原一面海的相对闭塞的地域特点,使得古代中国文化基本上与外隔绝,但这同时也为农业文明的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同时,大河大陆性环境及其所造成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中国人赞成尽物之性、顺物之情,把人们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而农业社会的稳定,家人亲友的长期聚居,使得中国人自古将惜别看得非常重,这让中华民族在思想情感上表现为喜一不喜多、喜同不喜异、喜静不喜动、喜稳不喜变。而西方文化的活水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其所处的海洋环境培养了西方民族原始的冒险外倾的民族性格。在他们看来,人类的力量与海洋比较起来显得很渺小和脆弱,但是人类依靠自身所具有的勇敢、刚毅、伟大斗争精神征服了大海,因而人类的气魄比海洋更伟大,这一切也都塑造了西方民族开放、勇敢的性格。因此,从整个古代社会和文化现象看,西方都是以个人为起点,向外开拓,不断地自我追求、自我拓展,同时也自我革新。而中国因封闭式、自我满足式的农业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对乡土的眷念,对安谧生活的向往。
2、人文社会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主要指由制度、政策、法规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在中国几>>
问题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1、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5000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菜式多种多样,令人惊叹。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口味。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含营养而求美味是他们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想,特别强调养生、减肥,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2、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便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3、中西钦食方式、餐具及礼仪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
问题四:东西方文化差异表现为什么 浅析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
发布时间:2013-12-17
编辑:小青
手机版
一、文化的现代含义
“文化”一词,对它的定义有好几十种,这说明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性。要对其内涵进行解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从文献的记载看,“文化”一词,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最初的意义是指古代帝王的文治和教化。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是从日语借来的,日文译自拉丁文的
Cuhura,现在的英文是Culture。“文化”这一术语,是19世纪中叶才在人类学著作中起用。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后来,美国的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增加了“实物”与“价值观念”。文化是个庞杂的系统结构,包含许多的组成部分。本文将文化系统的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再依据层次中的内容,论述文化的差异表现并分析原因。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
(一)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指文化中的技术及其物质产品,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居室建筑、饮食和其他人类行为的产品等,是人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基础。
1、居室建筑。中国文化重人与自然的结合,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重物的感受。在此基础上,两者在建筑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三点:首先,在制造空间的方法上。在西方,确立室内的空间,墙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墙体确立空间,在上面加顶,覆盖起来;在中国却相反,屋顶变成了重要的构造空间元素,通过柱子的支撑确立空间再填充墙体。其次,空间本身的状态。西方强调积极的空间感,发挥建筑物本身的的内部空间;在中国,则强调相对消极的空间状态,注重建筑物周围的外部空间。最后,中国的建筑风格与特点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西方的建筑风格却大加盛行。由此可知,中西方由于民族风格、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种种差异,造成了建筑风格的迥异。
2、饮食习俗。西方的烹调倾向于科学,多从营养学的角度去考虑菜肴的结构和食品的成分,这一饮食习惯与西方的整个哲学体系相适应,但形而上学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饮食文化的发展。例如,西方很讲究餐具、服务、菜之原料。但不管怎样的豪华与奢侈,从纽约到洛杉矶,牛排的味道几乎是一样的。中国的饮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是一种美性的饮食观,有时更是追求一种“意境”,把“色、香、味、器、形”完美的融为一体。
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中国服饰艺术不是突出人体美,而是充分调动艺术造型等手段追求一种装饰美,即一种超越形体的精神空间。由于历代强烈的大一统精神和严格的等级观念,中国服饰不是自由与灵性的体现,而是等级和礼度的象征。
(二)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类调节内部关系,更有效地协调行为去应对客观世界的组织手段,包括所有制、管理机构、监督和制裁机构以及适应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等。
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在古希腊罗马,他们创造的法律制度以及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财富。由此可以理解西方历来追求的自由与民主,形成了私有制的所有制形式,民主的政治选举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核心,并延续两千多年,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以至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指人类认识主客观关系并进行自我完善和价值实现的手段,包括哲学、艺术、伦理、习俗、宗教信仰等。
>>
问题五: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1语言方面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代表着东方,但中国的语言和西方的语言差异不小。在称呼、问候、表达上等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表示感激、歉意的固定说法,请别人帮忙前,也要先说点什么,例如汉语里“谢谢”、“对不起”、“请…”,英语里的 Thank you, I’m sorry, Excuse me等。总的来说,这些表达方式十分相近,不会造成什么麻烦。但是,尽管相近,仍有差异。
英语里的 Thank you和 Please比汉语的“谢谢”和“请…”用得更加广泛。如果求人帮点小忙,比如借支铅笔,问个路,传个话,叫人来接电话等,中国人常常不说这些客气话,特别是对亲属和好朋友,更不用这样客气。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过于喜欢说Thank you和 Please,没有必要,甚至叫人不耐烦。另一方面,中国人相信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倩,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来,不说这些客气话就有些失礼,对别人不够尊重。
由此也可看出,东西方的语言差异,因此,当我们外出到其他西方国家时,应该先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在表达上、问候、称呼等的方式,才能更好的进行沟通与交流。
2教育方面
西方的教育的主导思想则是:每个人都是特钉人才。不能因为某学生数学不好,就认定其笨,或许该生会是生物、体育、或音乐、文学等领域的奇才。西式教学,给予所有学生机会去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并锻炼将来在社会上实用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如此培养的学生,越往高处走,才干越能得到发挥。这也是为何西方的高等教育和国家科技水平能领先世界的原因之一。
这两种教育方式都是三缺一因而不算全面,这也是为何东(中国)西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都会有缺陷。应该把“教、学、做”三阶段统一起来,教育全过程才算完整,培养出的人才也比较全面。目前西方教育界已认识到问题,因此正在加强中小学基础知识教学和考核。而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在向另一方面努力,台湾取消联考,而大陆提倡所谓“素质教育”,都旨在补充纯知识教育之外的内容。如果东西方的教育方式能够融会贯通,相得益彰,那将是比较理想的。
如今的中港台地区,科举制早不存在,高考制也面临挑战与改革,那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早晚会被更科学的方法取代,我们头脑中的传统教育观念也应该改变
3:饮食方面
吃中餐时,食客们围坐在餐桌旁等饭菜,全过程是:厨师将饭菜做好以后端到餐桌之上,围坐在餐桌旁的进餐人各取所需,各自根据各自的喜好选取相应的饭菜;餐桌上的任何一种饭菜都不属于任何一个食客,大家为了相同的目的聚在同一张餐桌旁,面对相同的饭菜各取所需,解决饥饿问题和生存问题。
吃西餐时,食客们围坐在餐桌旁等饭菜,厨师将做好的饭菜分成相应的几份,将每一份饭菜端到相应的食客面前,每个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饭菜。
不同的饮食文化,归根结底就是文化的不同。
4:建筑方面
东西建筑风格的不同,从本质上看是因东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国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
在此我们总结出了3点比较明显的差异
1)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区别是在制造空间的方法上。在西方,确立室内的空间,墙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先通过墙确立空间,上面加顶就像一个盖子,只是一个覆盖物而已。在东方正好相反,屋顶是最重要的建立空间的因素。通过由柱子支撑的屋顶确立空间而后再填充墙。
2) 第二个区别在于空间本身的状态。西方世界强调的是积极空间,即发挥建筑物本身作用的内部空间。然而在东方主要>>
问题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地理环境
生产方式
不同
造成的
问题七: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地域差异近期的文化差异吧
不同的自然环境,生成了不同的郑中基经济和文化
首先要从两者的文化模式说起。
文化是主体和客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产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的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西方文化指的是最初形成于南欧、北欧;盛行于西欧、北欧、北美、澳洲的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以下几点: 1中国文化重人性,西方文化则重理智。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曰“爱人”,孟子曰:“仁也者,人也”。所谓人就是指人际关系,中国讲究礼节,注重孝为仁之根本,注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不同等级秩序,要求臣忠于君,子孝于父母,弟尊敬兄长,等等,否则为“不仁”。然而,西方的文化则偏重于理智、理性,认为理智应该而且能够控制情感,人应该控制自我的欲望,用理智和道德去追求幸福,理智的份量大于人情的份量。“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一哲理名言充分体现了西方对理智的偏重远远大于对人情的重视。这也与中西方的伦理观念不同密切相关,西方人认为人与人之问是契约关系,人与人之问只是依靠契约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人讲究人伦情谊关系,讲究“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友”、“三纲五常”等等。 2中国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西方人强调“人为万物之灵”,自然不过是人的陪衬。西方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往往注重个人和物质利益,强调对自然的索取和征服,认为人有能力而且必须征服自然以获取生存的条件。而中国人从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天、地、人一统于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德自然”。 3从语言角度看,汉语是非形态语,西方语言为形态语。西方文字是由单个字母组成的流线性的文字,它以形统意,通过严密复杂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意思。在句法上只要是主谓结构都是句子,也只有主谓结构才是句子,而汉语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方块字,方块字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语意意思,汉语言是以意统形的,句子的句法、组织结构和语义根据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来安排,而且在汉语中没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是随处可见的,所以汉语组织以达意为主,不滞于形而以意统形。西方流线性的语言和文字相应于西方人单向性的思维模式,他们强于分析、逻辑。中国文字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讲究整体性与立体性,体现了中国人立体的思维模式。 4西方重物质,中国重精神。在西方人眼里,物质的满足是相当重要的,从西方的殖民史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于物质的追逐简直不择手段,对物质的追逐,对感官刺激的寻求,一度使西方人感觉迷茫。相反,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重精神,注重精神上的满足。 5西方重个人主义,中国文化重集体主义。西方自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思想深入人心,西方的精神强调个体的自由,注重个体的奋斗,个人的权利。私人的权利与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甚至会为个人的私利而不顾国家之利益。而中国文化重集体主义。从古至今,家国思想贯穿人心,一个与众人格格不入的人在中国是没有出路的。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集体主义更是深入人心。中国人的行为注重的是以大局为重,不以自我的私利而去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强调集体至上的原则,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要时要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 6西方重竞争,中国重和谐、中庸。竞争是西方社会中的不二法则,西方人崇尚竞争,西方社会到处充满竞争,任何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学会竞争,赢得竞争。引入竞争机制后,西方人便注重通过竞争赢得成功,赢得事业的胜利。同时,竞争的失败也认为理所当然,失败了冉去竞争。而中国人却依靠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来处理人际关系。 每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是因特定的民族、地理及历史的条件逐渐形成的,它包含 着这一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中西文化虽然是两种特性各异的文化类型,但都属于世界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二者各有所长,不分仲伯,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提倡“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中国文化,使之与时俱进,引领社会发展。如此,中国文化才能长生不衰。
其次是中西方的宗教模式来说
宗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东西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存在的文化现象。宗教最初的产生是人们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现象的精神寄托,简单来说即是对神灵的崇拜,而神则是人的外化。引用费尔巴哈的话来说,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了神。而对于不同的文化地域,其所产生的宗教文化也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也不例外。本文结合了部分书籍和我自己的了解,简单谈谈中国与西方宗教的对比。 一、 天生之神与人身成神——神的形成 在西方的宗教体系里,上帝是唯一的神,而这个神是天生的,由他创造了世界,而耶稣则只是他在人间的使者,代理他在人间传道,而耶稣也只不过是肉体凡胎,只因为他是耶和华之子,“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上帝是永恒的,他居住在天国,是一个超脱于整个世俗的净土之地,远离人世,高高在上。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在早期也曾有过“天帝”、“上帝”的传说,但那不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人格神,而只是指某种外在于自己的神秘的自然的或社会的力量。中国的大多数神显得“亲民”得多,他们大多是有名望、有过巨大功绩的或是有大智慧的人,经过一代代中国百姓的传说,逐渐被捧上了神坛。例如,道教所尊奉的太上老君的原型就是老子,他是春秋是一位有名的智者;佛教中所传的大肚子弥勒佛的原型就是五代时一位布袋和尚。此外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杰出的人物在后来也由于各种原因成了神,享受百姓的祭祀和侍奉,例如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商代的名臣比干都被尊奉为神,而且受到历代从皇家到黎民百姓的虔诚祭祀。在中国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所尊奉的“祖师爷”,在老一辈的从事这一行业的人的眼中,如果不尊重自己的祖师爷,那就是欺师灭祖的行为,是很严重的罪行。这种“祖师爷”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神,比如工匠行业的鼻祖鲁班,戏曲行业的鼻祖唐玄宗等,都可以被奉为他们所在行业的神灵。 二、 一家独大和三教并存——一元的西方宗教和多元的中国宗教 西方的基督教从罗马帝国灭亡起就已经成为西方世界唯一的宗教,因此基督教认为自己世界上唯一合法的宗教。基督教是一个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的宗教,可以说一元论始终贯彻于基督教的教义中。耶和华就曾通过摩西向以色列人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对于基督教的信徒来说,他们被要求只可以信奉一个宗教,侍奉一个神。如果有教徒信奉了其他的神,或是其他的宗教,那么就会被判为异端,受到极其残酷的惩罚。帕斯卡尔说:“凡
是到耶稣基督之外去寻求上帝并且停留在自然界之中的人,要么便不能发现任何可以使他们满意的光明,要么便走向为自己形成一套不要媒介者就能认识上帝并侍奉上帝的办法;并且他们便由此不是陷人无神论便是陷人自然论,而这两种东西几乎都是基督宗教所同样憎恶的。”所以在西方世界的历史上经常会看到对异教徒的迫害,甚至一些与基督教教义不符的学说也被斥为异端邪说,日心说的提出者和捍卫者哥白尼与布鲁诺就是个极好的例子。更令东方人不能理解的是,西方人可以为了宗教发动战争。这是在古代中国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中国古代的宗教教义之争通常会通过学术辩论的形式来解决。 相比于西方基督教的唯我独尊,中国的宗教文化则更具包容性和多元性。中国的宗教不仅有产生于中国本土的道教,也有来自外国的佛教。而佛教在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流派,比如位于中原地区的大乘佛教,接近西南边陲所崇信的小乘佛教还有在青藏地区传播的藏传佛教等。由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国古代诸多宗教都可以在中国境内传播,当然前提是不能影响到皇族的统治。各个宗教之间也保持着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状态。而信徒也不用为信奉哪个宗教烦恼,可以说宗教信仰是完全自由的,只要你愿意甚至可以同时信奉多个宗教,吸收不同的文化特点。这一点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得到证明。宋代的大文豪苏轼就是一个兼修儒释道三家的人物,他的思想里不光有儒家入世的理想,也不乏佛道两家潇洒隐逸的风范。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看到有兼修两家甚至多家的人物。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是蜀汉的丞相,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典型的儒家学者形象,但他又有登坛作法,借风秋雨甚至是撒豆成兵这样的仙家法术这又是一个道人的形象。可以说,随着多种宗教的和平共处,更多的信徒都拥有不止一种宗教信仰。 三、 中西方宗教不同的社会地位与其社会影响 在西方世界体系中,宗教是超脱于一切的存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在中世纪的欧洲,权力的核心并非是国王而是罗马教皇,因为教皇是宗教的最高领袖,他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拥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教皇以及他手下的主教、教士不仅负责宗教事务,同时还会插手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事务。教皇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国王登基需要教皇的承认并得到主教的加冕才能视为合法。可以说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控制着一切领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中世纪,你的文化修养再高,学问再多,但如果是一个异教徒或一个无神论者,你就等于什么也不是,你不仅毫无价值,而且还在被打击和消灭之列。这一情况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才有所改变。 在中国情况则完全不同。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在古代的中国,皇帝才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皇帝被称为“天子”,代天行道。而
宗教人士没有实际权力,必须服从统治才可以传道,否则会被安上“妖言惑众”的罪名,他们所信奉的宗教也会遭到严重的打击。可以说,宗教对统治者来说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工具。由于宗教有导人向善、追求平和的作用,统治者认为可以利用宗教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于是历代的统治者都会尊敬当时宗教界的领袖,甚至有些皇帝还会亲身受戒成为宗教信徒以示对宗教的重视。比如著名的“菩萨皇帝”梁武帝、沉湎于炼丹之道的宋徽宗、嘉靖皇帝等。但一旦宗教的存在构成了对统治的客观威胁,那么统治者会毫不犹豫地对宗教进行打压。比如东汉末年张角利用太平道鼓动了黄巾起义就马上遭到当时汉王朝的强力镇压,唐武宗时也曾进行过灭佛教的行为,这一切都说明宗教在古代的中国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毕竟还不能成为决定社会走向的绝对力量。 从另一方面来讲,中西方的宗教已在千百年的传播中融入了人们的生活里,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很有可能受到宗教的影响。有可能我们说的一个词,就会是佛经里的词语;我们说的一句俗语,就来自某一本道教典籍,可以说宗教现在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东西方的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基因,因此中国和西方的宗教表现出很多不同,本文还有很多没有涉及。但无论是西方世界的基督教,还是中国的儒释道都是在相应的文化领域孕育出的文化结晶。宗教文化在文化交流、哲学和语言领域结出的丰硕的果实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宗教能够带给我们的精神寄托越来越少,但是宗教之中导人向善、寻求内心宁静的内涵是无论何时都不会改变的,而这些也是我们所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部分。新时代的宗教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调整,以适应世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宗教中唯心的和虚幻的东西将会逐渐被人们抛弃,宗教中积极的科学的成分仍将为人们所保留和继承,并与社会进步的伦理道德相融合,成为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文明互补理念既是世界不同文明和平共处的重要理念,也是使国内不同文明间和谐相处的重要理念。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性的角度,进一步论证文化或文明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x0d\ \x0d\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性\x0d\ 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很大,许多中外著名学者和政治家都曾研究过。笔者认为,从文化类型来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伦理型与法理型、内向型与外向型、整体性思维型与分析性思维型、家族本位型和个人本位型四方面。\x0d\ 1.伦理型与法理型。\x0d\ 从文化性质来看,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型”文化。中国文化从“性善”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主张建立良好的伦理道德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教化来使人形成自律意识,自觉克服人的动物性本能,自觉克服个人的私欲,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西方文化从“性恶”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原罪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主张建立严密的法律来抑制个人的私欲和动物性本能.以“他律”来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伦理型文化与法理型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x0d\ 其一,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文化影响社会,文化类型不同.维护社会秩序的方式也不相同。中国文化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主要通过教化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权威和权力来维护社会秩序;西方文化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主张通过建立严密的法律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各种制度和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x0d\ 其二,在文化与个人的关系方面,文化影响个人,不同类型的文化造就不同类型的人。即在培养什么样人的方面,中国文化以培养有善良、本分、厚道的人或好人为基本目的。注重教化,重心性修养,通过压抑个性、私欲来规范行为,通过教化、修养来提升人的自律意识;重树立典型作为学习的榜样,以典型人物的意识和行为约束自己。这种自律意识的形成可称之为“道德化自律”,它是在道德驱动下形成的。通过教化使每一个人都有“良心”,都有廉耻感,使每一个百姓都成为孝子良民,把中国人塑造成“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式的传统中国人。西方文化以培养一个守法的公民为基本目的。西方文化重法制建设,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自律意识和行为可称之为“制度化自律”,它是在制度约束下形成的自律,使每一个百姓都成为一个守法的人。\x0d\ 其三,在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西方文化以自然为恶,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二元对立,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主张征服自然,不断向自然索取。中国则相反,与自然为善,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文化是“成人之性”,而西方文化是“成物之性”。中国文化重人、重人文、人生、人道、人间、人伦、人格、人情、人性。儒家一切意识形态皆以“人”为出发点,又以“人”归宿点。所以,作为“天之道”的宗教在中国不发达,作为“地之道”的自然科学在中国亦不得开展。\x0d\ 2.内向型与外向型。\x0d\ 从文化性格来看,中国文化属于内向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外向型文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x0d\ 其一,从动和静的角度来看,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求稳定,求平安,从古至今,崇尚稳定,知足常乐,满足现状。善于忍耐,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追求社会的均衡与和谐,时时处处强调稳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强调稳定,祈求平安,在稳定中求发展。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崇尚变化,不断进取,永远不满是于现状,在变动中求发展。\x0d\ 其二,在对外关系方面,中国爱好和平,不喜欢战争,以战争为例外,不太重视外部环境,主要通过内部控制来维护国内的稳定与安全;不爱管他人之事,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以防守为主,主张后发制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西方文化的进取性和扩张性很强,重视外部环境对自身安全的影响,通过扩张来保障国家的安全。以战争为常事,不断地向外扩张,在扩张中发展和巩固自己,主张先发制人,事事争取主动,强调把对手消灭在萌芽状态。\x0d\ 其三,从个人性格来看,中国人柔性性格,灵活性较强,大多是性格温良的人,没有冷酷、过激、粗野和暴力,不爱表现自己,温和平静,庄重老成。西方人是刚性性格,进取心、自信心强,爱表现自己,时时处处以自己为中心。\x0d\ 3.整体性思维型和个体性思维型。\x0d\ 从思维方式来看,人的思维通常可分为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综合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和个体性思维。一般而言,中国人形象思维较强,逻辑思维不发达,西方人则逻辑思维较强。笔者认为,中国人整体性思维\x0d\较强,而西方人个体性思维较强。\x0d\ 中国人强调整体的定性思维,注重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个体和观察事物,着眼于事物之间的有机关系,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点是不善于或不重视对事物做周密的逻辑分析,也就难以发现社会和自然界中的规律或原理。而西方人强调个体局部的实证思维,注重的是个体的人,善于从个体上把握整体,长于对某一个体作精密的逻辑分析,能够透过表层发现内在的规律和原理等,缺点是具有某种片面性。\x0d\ 由于思维方式不同,造成中西文化有很大不同的,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x0d\ 其一,表现在科学与技术方面,中国文化属于技术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科学型文化。而中国古代有辉煌的技术,如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但这些技术都是经验技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明的,不是在科学理论或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并发明的技术,而西方正相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很发达,大多数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及影响世界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都是西力‘人发现或创立的,西方现代技术都是在科学理论或原理的基础—卜发展而来的。\x0d\ 其二,中国人考虑问题总是由大到小、由上至下,而西方人则是由小到大、由下至上。例如,中国人姓名的写法,中国象征家族的姓在前,而表示个人的名在后:而西方人表示个人的名在前,象征家族的姓在后。中国人计时顺序是年-月-日。而西方人正好相反,而是日-月-年。西方人撰写履历总是由现在到过去。而中国人则一般是由过去到现在。\x0d\ 其三,表现在宗教信仰方面,西方人专一,中国人兼容;中国人重功利,西方人重精神寄托:西方人一般只信仰一种宗教,不会既信基督教又信天主教或伊斯兰教;而中国人在信仰上不排他,许多人既信佛教,也信道教和其他宗教。有些人见神就拜,见寺庙或教堂就求,无论它属于什么宗教。有些寺庙甚至把多种宗教的神像放在一块共同供奉和祭祀,如明清以来至今的许多寺庙,都是儒、道、佛三教同堂供奉;人们的祭祀和敬拜心理,也是拜的\x0d\神越多越好,会得到更多神的保佑。而西方民族的宗教信仰具有排他他性的特点,每个人—般只信仰一种宗教,不会既信基督教又信天主敦或伊斯兰教。\x0d\ 4.家族本位型与个人本位型。\x0d\ 从文化取向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文化。陈独秀曾说:“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西洋民族,自古迄今,彻头彻尾,个人主义之民族也。”\x0d\ “家族本位”的中国文化,但就是以家庭、家族、宗族为基本取向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相互依赖为特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稳定、持久的家庭、家族和宗族为纽带:每个人都被固定在关系网上,各种社会性需要都能在家庭、家族和宗族中得到满足。在这种基本大系中,人们相互依赖,并负有相互支持和相互回报的义务。中国的伦理道德的核心是孝道,它是子女对父母应持有的种种职责、义务和态度的综合体,也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由于自己集团内的东西和集团外的东西对他来说具有根本不同的意义,并通过人生体验认识到不同的状况存在着不同的真理,所以这种类型最基本的文化心理取向是情感为中心,强调特殊性,个人对自己的集团和外部集团分别采取不同的标准,从而形成双重或多重道德准则。\x0d\ “个人本位”的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自我依赖”为主要特征。近亲者之间的血缘纽带是暂时性的,没有永久的家庭和宗族基础,个人的基本生活和环境取向便是自我依赖。也就是说,一切都必须自我思考,自己做决定,自己动手。在这种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个人认为依赖别人是不可容忍的,因为那会毁掉自己的自尊:他也同样认为不能让人依赖自己,因为这种情况下会招致别人反感。由于没有基本集团“家庭”和二级集团“宗族”的束缚,所以认为整个社会、整个世界可以为自己所自由利用。由于西方人以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为自己活动的空间,所以倾向于建立一种普遍的准则,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是非原则。\x0d\ “家族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不同文化类型,形成两种不同的意识。在家族取向的中国社会,“家族”或亲属意识很强,时时处处首先考虑家族和亲属的利益,而社会和国家的观念和意识却十分淡薄:中国人的意识只上升到家族,而没人上升到民族和国家。中国历史上没有国家的概念,只有“天下”的概念。一个国家也就是皇帝的“家天下”。\x0d\在个人取向的西方社会里,并不以家族或宗族作为活动空间,而是以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世界为自己活动的空间,因而他们十分关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十分关注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各种现象,并努力建立共同的规则,形成共同的观念和意识。所以,西方社会不仅个人意识很强,作为国家和世界的社会意识也很强。\x0d\ \x0d\ 二、中西文化的互补性\x0d\ 为什么说文化或文明的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中西文明的互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x0d\ 1.文化差异性是互补的基础。\x0d\ 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文化差异性有利于取长补短,有利于文化创新和发展。首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越是异性、异质的文化,互补性也就越强。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每一种文化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如果两种文明完全相同或相似,就不可能取长补短,不可能吸收新的文化因素,文化或文明也就没有活力。一种文化没有活力,就会停滞不前,就会衰落,历史上许多文明的消亡大多是由于文化失去活力而引起的。\x0d\ 其次,文化多样性是创新和创作的源泉。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文化创新或某种新文化的创造,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有不少是在异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或在吸收了其精华而创造的。古今中外许多著名舞蹈、音乐、绘画、工艺等,都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现代西方流行的许多舞蹈、音乐,是在非洲黑人和印第安等民族的舞蹈和音乐上创造的。二是许多民族的各类创作,如文学艺术等,都根基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离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就不会有鲜明的民族特色。\x0d\ 中国哲人两千多年前便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重要性,认为“不同”是事物互补和发展的根本,相异的事物相互补充,才有可能不断发展和繁荣。如果事物相同,就没有比较和借鉴,事物就会停滞不前甚至窒息。《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说过的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x0d\ 2.异文化交流是互补的途径。\x0d\ 文化的差异性不仅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如果没有差异,就无法进行交流,也没有必要交流。越是异性、异质的文化,越有必要交流,越有可能从对方吸收有价值的东西。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的混合物,其中有自身固有的,也有相当部分甚至大部分是外来的;世界上很少有纯粹的民族文化,如果有之。这样的文化必然是隔离的,封闭的.原始的,与他族不相往来的。\x0d\ 在原始时代,由于交通不便,在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很少,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主要靠本身内部的变革和创新。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异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接触越来越多。各民族都不断从他民族中吸收自己本身没有的文化。\x0d\ 文化或文明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同时也是各民族文化丰富、繁荣的重要因素:因为,文化具有累积性,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各种文化,都是经过长期累积而成的。文化的累积是文化成长、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任何文化无时无刘不在累积之中,或因发明而累积。或因引进而累积。无论是发明和引进,大多是文化交流的基础引起的。\x0d\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现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文化传播和交流而引进的。尤其是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没有国界,交流和传播的速度更快,不受一切浯言、地理环境的阻碍与隔阂所影响.超越一切民族的壁垒。如现代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全是世界性的,自然科学一旦有新的原理发现,便马上传遍世界各地。科学技术一旦有新的发明和创造,立刻为全世界所接受和采用。\x0d\从历史上看,一个地区文化越单一,保守性和排他性也越强,社会和文化发展也就越慢;而开放的、多种文化交流的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较快;凡是文化繁荣发达的地区大多是文化多元共存和文化交流发达的地区。\x0d\ 3.中西文化具有很强的互补性。\x0d\ 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早有80多年前,便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俯瞰中国和西方文明,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透视中国,既看到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在西方文明冲击下所遭遇的险恶困境,又看到了中国文化内含的瑰宝。罗素认识到中西文化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他说:“中国在丝毫未受欧洲影响的情况下,完全独立地发展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因而具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在他看来,“中国文化中有个弱点:缺乏科学。中国的艺术、文学、风俗习惯绝不亚于欧洲人”。中西双方都应该保留自己的长处,借鉴对方的长处,绝不能学习对方的短处和保留自己的短处。他指出:“我们的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则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理解。人们—定希望看到两者逐渐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中西交流可以互补,“中西交流对双方都有好处。他们可以从我们这里学到必不可少的实用的效率;而我们则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深思熟虑的智慧,这种智慧使其他古国都已灭亡之时,唯独中国生存了下来”。\x0d\ 罗素认为,中国文明必须吸取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的长处,但不能全盘西化。罗素曾说:“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两个极端的危险。第一,全盘西化,抛弃有别于他国的传统。第二,在抵制外国侵略的过程中,形成拒绝任何西方文明的强烈排外的保守主义。”\x0d\ 罗素还认为,西方文明必须从中国文明吸取有价值的东西,他严厉地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掠夺、侵略、好战的一面,赞赏中国文化蕴涵的“和平”之光彩,欣赏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和谐”、“中庸”、“仁义礼智信”和孝道等,希望这些思想能在今天为世人接受并发扬光大。在他看来,“中国人是个伟大的民族是世界上惟一真正相信智慧比红宝石更宝贵的人民”。并认为,“中国人的思想能丰富我们的文化,就像同他们做生意能使我们的口袋鼓起来一样”。\x0d\ \x0d\ 三、结语\x0d\ 中西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宋代以来的中国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差异悬殊。从文化性质来看,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型”文化;从文化性格来看,中国文化属于内向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外向型文化;从思维方式来看,中国文化属于整体性思维型文化,而西方文化属于个体性思维型文化;从文化取向来看,中国是“家族”本位型文化,西方是“个人’本位型文化。由于文化类型不同,差异性很大,互补性也很强。\x0d\加强对话,相互尊重,彼此认同,充分理解,平等合作,和谐相处,是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不同宗教的民族之间白勺相处之道。文化具有相对性,每一种文化部是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一切文化都有其内在的独特的价值。不应脱离历史和社会环境评价某种文化之优劣。一切文化的价值是相对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无论哪一个民族,都应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既尊重自己的文化、也尊重他人的文化;既要尊重强势文化,更要尊重弱势文化。\x0d\总的来说,我们既要欣赏东方文明之美及其伟大贡献.也要欣赏西方文明之美及其历史价值:既要继承东方的智慧,也要吸收西方的智慧。全盘肯定传统,固步之封,夜郎自大,不愿吸收和借鉴西方文明的精华,必将落后于世界:而全盘否定传统,妄自菲薄,自轻自贱。必将丧失自己的优秀传统,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文化保守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不利于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中西文化彼此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生共荣,并行发展。
一、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的,西方的思维是直线型的,在语言表达上,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是比较委婉的,而西方人因文化不同,西方人与人交际表达是比较直接的,比较直白。
二、中西方文化的烹饪方式不同
中国因为地广物博,也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对食物的烹饪上,中国的烹饪技巧比较多,大部分中国食物的烹饪都是进行明火进行烹饪,在食材的处理上讲究色香味俱全。
西方的烹饪一般是不使用明火烹饪的,在西方,他们是使用其它方式加热食物,且西方比较注重食物的影响,牛排就是很重要标志性食物。
三、中西方文化道德观念差异
西方人注重个体,而中国注重团体,西方出现了个人英雄主义,中国出现了团结力量大,西方比较强调私有财产,西方比较重视契约精神,中国比较重视人情,中国重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且中国家庭观念较重,如中国的新年和中秋节。
中西文化的发展概况:
位于亚洲大陆东部的中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逐渐由近及远地与别国接触联系,进行文化交流。它包括人员的往来,物产的移植,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传播。
交流的途径多种多样,如政府使节、留学学生、宗教、商业与商人、手工工匠等,甚至战争与俘虏,也曾为文化交流提供渠道。中国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度广度各有不同,彼此所受对方影响深浅及产生的结果,也因国家与时代而异。
但中国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是历史的必然,而在与各国交光互影的漫长过程中,总的来看是中外双方相互受益。
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审美要求,对同一景观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旅游业的发展亦成为各个家庭生活活动的组成部分,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旅游景点的建立要针对一定的游客群体,研究好群体的审美理念,才能更好的吸引游客,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地理环境,中国平原较多,陆地广阔,而且相对较为封闭,适合发展农业文明,属于大陆文化,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山地较多,沿海线长,适合发展航海业,靠海洋谋生,属于海洋文化,这就造就了现如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文化特点也是一句不同的生活方式发展而来的,依靠海洋谋生,多变、广阔的海洋条件造就了西方文化不稳定的特点,人们大多个人意识强烈,追求自我,主动性高,不同的思想学派众多。而中国传统文化依靠农业为生,较为稳定,被动性强,社会意识强烈,多注重人际交往。这种不同的文化理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旅游文化。
二、中西方旅游文化差异
(一)旅游理念
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人们多享受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享受、精神享受,性格多沉稳内秀,冒险精神弱,受家庭的影响较大,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们具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征服欲强烈,他们向往大自然,渴望走进自然征服自然,所以他们更喜欢去新奇的旅游地点,去他们未知的领域,且不容易被家人影响。
(二)旅游目的
中国人大多以家庭、事业为重,旅游不作为必需活动,是闲暇时放松心情和开拓眼界的一种方式,是培养与同行者感情的最佳时间。而西方人较看重旅游,认为旅游是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而工作是为旅游积攒资金而不是养家糊口,他们将旅游看作是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当然这与经济发达水平有关,但很大程度上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三)旅游审美
在旅游时对景观的美感认识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人们更愿意关注这个景观所承载的意义、历史、文化等,例如我国大多数出名的建筑都与名人志士有关系,说道那个省份,人们都愿意介绍该处是哪位名人的故乡等。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们更喜欢感受大自然切实的美感,感官能够直接体会到的美感,他们迷恋于景观的形态、颜色、气势。并不过多关注它的由来、它的承载。这种审美差异的产生是由于教育不同、文化差异,中国教育将就伦理道德,人们认为山水有着自身的道德修养,亦在事物上寄托道德与情操,影响后辈世世代代的人,同时也将人的品格和他们所喜欢的事物联系起来,人们认为喜欢水得人多聪明、喜欢山的人多仁爱、好动的人比较聪明、好静的人比较仁爱。人们愿意将景色与自我融为一体,进行自身修养的培养。而西方文化本就多变,各种思想流派并肩发展,景物多仅作为客观的存在供人们欣赏。另一方面的差异是审美的表达,中国旅游者的审美多愿意使用抒情的表现手法展示出来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对审美对象进行具体的描写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这一点通过画家的风景画就可以证明,中国传统风景画使用散点透视的画作方式,主张表达景物的韵味,不要求比例尺、光线等,可以在小小的一幅画中看到广阔的景象,而西方油画使用焦点透视法作画,注重画作与风景的一致性,越像越好,讲求层次,光线的表达。造成这种差异是由于中国文化影响的人们更注重风景所带来的内心感受,这是他们的审美重点,所以表达时更注重将这一点表达出来而忽略景观的实物和细节描述。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更注重景观本身,他们更愿意将带给他们美好感受的景观的真实情况表达出来,他们更多的观察景观本身,进而产生改造、征服等想法,认识事物时注重逻辑思维而感性思维较少。最后要阐述的中西方审美差异使二者的审美目的不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