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第1张

  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2、物体质量的估量。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枚2分硬币、2袋500克的砂糖、1千克盐若干袋、弹簧秤、盘秤、电子秤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导入

 师:昨天李老师带关女儿去新玛特购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她们都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

 师:从画面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她们买了6个苹果,重1千克。

 生:1盒饼干110克。

 生:一桶豆油5千克。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克”

 师:1千克大约有多重呢?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1角硬币。一枚1角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们亲自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生:一颗钮扣。一个橡皮头。……

 师: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火腿肠,看看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克?

 生:34克。

 师:好!请同学们掂一掂,感觉一下34克是多重。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看一下,你的学具袋里还有什么?

 生:牛奶!

 师:快来找一找牛奶是多少克?

 生:220克。

 (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g即克的英文缩写)

 师:那请你赶快掂一掂,感觉一下吧!(学生活动)

 师:请同学们从你的桌子里取出砂糖,猜一猜,一袋砂糖是多少克?

 (学生猜)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质量标注,是?

 生:500克。

 师:那两袋呢?

 生:1000克。

 (板书)

 三、实践操作,初步感知“千克”及“克”与“千克”的关系

 师:知道了1克有多重,想不想知道1千克有多重?

 生:想!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袋盐,(出示盐)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

 生:1千克。

 (板书)

 师:想不想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生:想!

 师:现在请小组长到老师这里来领1千克的盐。

 (组长来领)

 师:请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是多重。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都掂过了吗?

 生:掂过了。

 师:那1千克盐和我们刚才的2袋砂糖比较,哪个重?

 生:盐重。

 生:砂糖。

 生:一样重。

 师:怎样知道物品的轻重?

 生:用秤称!

 师:说得好极了,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哪儿见到的?

 生:(回答)

 师:(出示课件)向同学们演示磅秤、盘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电子秤台。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盘秤,现在可以验证1千克盐和2袋砂糖哪个重了吧?

 生:可以了!(教师称重,学生观察)

 师:都指在1千克处,说明什么?

 生:同样重。

 师:所以……(板书)1000克=1千克。

 四、小组合作,称量物品

 师:我们家里常用的是哪一种秤?

 生:弹簧秤。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弹簧秤,谁会使用弹簧秤?

 生:(演示)(师辅助)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称一称?

 生:想!

 师:好!下面请小组长到台前来领物品。

 (组长来领)

 师:请小组成员先掂一掂,估量一下大约有多重,再用弹簧秤称一称,看到底是多重?(学生活动)

 师:称完了吗?

 师:请小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称的什么?质量大约是多少?

 生:我们组称的大米,大约是1千克。我们组称的苹果,大约也是1千克。

 五、认识电子秤

 师:大家在市场买东西时,经常会看到什么秤?

 生:盘秤、电子秤。

 师:哪位同学认识电子秤,下面就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识电子秤,好吗?

 生教大家认识电子秤。

 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你这位老师很有耐心,讲解也很细致,谢谢你!

 师:昨天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和鱼,请看画面,善于思考的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苹果和鸡蛋一共多少千克?

 师:他的问题谁来答?

 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一共是3千克。

 生:鸡蛋比苹果多几千克?

 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所以鸡蛋比苹果多1千克。

 七、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想不想来做一个闯关的游戏。

 生:想!共6关。

 第一关:说一说(教科书上88页1题)。

 第二关:写一写(教科书上88页2题)。

 第三关:填一填(教科书上89页4题)。

 第四关:比一比(教科书上89页5题、6题,90页关于棉花、铁的思考题)。

 第五关:问一问、答一答(教科书上89页7题)。

 第六关:看一看,算一算(教科书上90页8题)

 师:你们可真棒!一连闯过了6关,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八、师生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知道了1千克=1000克,学会了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篇二

 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称一称

 教学内容:课本第87~8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

 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

 教学难点:

 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是认识。

 教学准备:

 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电子称。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

 (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鱼有几条?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3)请大家看书上的图,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鱼,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题。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克与千克的”这节课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那么,《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怎样写?下面给大家分享《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借鉴!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1

 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引发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同时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构建。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千克”与“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知和构建,形成清晰的概念。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一个质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粒花生米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所以,本节课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了所学新知识。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2

 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

 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说说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桌上约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要几个硬币,20、50克呢?并让小组6、8个同学合起来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与盐的重量,在估量过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可惜在估量确定出苹果重量之后,忘却了让学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废纸哪个重,哪个轻,由于两者体积相差比较大,学生很好的认识了千克,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要看质量而不是体积。最后我请学生比较了1克与1千克的不同,他们明显感受到1克比1千克轻得多,这为他们今后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在教学完千克后,因为时间关系,遗憾地没让学生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另一个值得反思之处就是在回归课本的整理知识的环节中,该思考适当的引导学生整理、回顾知识。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3

  一、在实践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师生共同努力,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他们不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在体验中建构

 体验是由身体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与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

 传统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

 《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所以在“克的认识”中,我反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本领。“克”“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学生经过眼晴观察、耳朵倾听、脑子思考、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学生体验的自由空间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场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5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

 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就通过生活中物品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又请了一大一小两位同学,引出两位同学有轻重之分,从而引入质量。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实物。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的米和重约1千克的水果(4个苹果),一手拿一物,对比感受1克与1千克物品,从而建立“克”很轻,“千克”较重的概念。紧接着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用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多实物材料,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500克盐有多重,1个文具盒、1个小朋友,1个西瓜,1个乒乓球,1支粉笔等让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感知,迁移到对1克、1千克重量的感受。知道1千克=1000克,让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一定的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6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但学生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因此本节课从逛市场引入课题目,让学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秤,而后在实践中感知1克和1千克。通过眼的观察估一估、手的感知掂一掂、手的操作称一称、脑的思考比一比、耳的倾听说一说等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感受到物体的轻重,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质量概念。最后回归生活,找一找身边哪些物品的质量可用克作单位,哪些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理解了“克”和“千克”的正确含义,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1、给学生掂量、感受、寻找的的时间较短。1克、1千克不能仅靠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说,对它们的认识,需要孩子们自己的感受。各种大约1克的物品,学生掂、找、感受的时间多一些。而由于一些原因,教学千克时课堂上只让学生掂了掂2袋盐、4个大苹果的重量。学生的体验时间确实短和少。

 2、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变能力待提高和加强!

  建议:

 本周让孩子们再去超市看一看,看小食品袋上的多少克;看大米、面粉、电器等大宗物品包装上的千克,孩子们的眼界会更宽,知识也会学得扎实,用得熟练,提高生活能力。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7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生活实际问题入手,启发学生认识质量单位,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用眼睛观察得到,只能用肌肉感觉来感知。所以借助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1克、1千克的概念,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知和建构,形成清晰的概念。

 同时在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注重的是同学的探究体验。让同学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一个回形针的质量,充沛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50克、100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笼统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同学将自身带来的实物掂一掂、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称一称系列活动,同学通过这些操作,同学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在教学千克和克的字母,教学弹簧秤的刻度时,我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这样,在一堂课中教师能正确地掌握好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度,使同学更加学得开心,学得自主。但是仍有部分同学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理解较差,在生活中没有细心地体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8

 在教学《克和千克》,我觉得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反思之一——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上课开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反思之二——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因此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学生上台称物体的重量时,有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听,说我没有叫他上台,非常不高兴,这是我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称,感到非常新鲜,在称重量时,他只顾“研究”天平称,最后是在我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反思之三——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提供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长度单位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为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习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1、教材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有两方面的知识,首先由测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介于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物体长度有直观的理解,所以本节课着重点应放在借助实际动手测量来帮助他们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引出国际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方便他们以后对测量的学习和应用)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认识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这些立体图形,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这些知识储备和学习习惯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厘米和米的进率关系。(二)能力目标:

 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三)情感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习惯。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量的计量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统一长度单位以及厘米和米。本节课先由测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种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由于年龄较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

 境,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识,此外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法,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习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六、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在古代,就有了计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较。比如,拿两条绳子比一比哪一条长,有时很不方便,人们就选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把要比较的物体同身体上选定的那一部分长度来比较,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据人体的一部分长度来确定的,把中指顶端一节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扎)。裁缝在量一块布的长度的时候,有的用脚,有的用扎。同学们看这座漂亮的房子,我们想知道它有多长,也需要来量一量。(2)操作探究,感悟新知

 现在我们来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有的同学选用小方块,有的同学选用三角形纸片,有的同学选用小刀,同一本数学书,他们的测量结果却是不一样的,同学们总结出了这是因为选用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我们要统一长度单位。(3)巩固操练

 选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小木块,来测量这些摆放整齐的物品。(通过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实际测量以后,体会到测量活动中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从而引出国际同意长度单位的新知)(4)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5)练习我们统一选用小方块来作为长度单位,测量一下这些物体的长度。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设计以上两个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七、课堂小结

 在练习结束后,让学生来总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出新的要求,这能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八、课堂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以动手实践为主线,遵循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了“质疑—探究—释疑”的过程。教学中不仅关注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到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长度单位说课稿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单位。

 2、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在建立长度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在建立长度概念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厘米尺,边长为1厘米的小方块,一根长5厘米的纸条,图钉。

 教学过程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小方块,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用这个小方块做了些什么事情吗?

 (作为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

 每次测量物体长短都用这样的小方块一个一个去摆太麻烦,有什么其他工具可以测量物体的长短吗?(尺)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是统一规定的。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厘米。

 (1)看一看。

 将小方块的边放在厘米尺的刻度上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尺上每大格长度与小方块边相等。)

 这个小方块,他的一边是1厘米,而厘米尺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课题)

 (2)比一比。

 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教师出示实物图钉和手指,通过测量,学生清楚地看到并体会到1厘米的直观表象,学生练习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的长度。

 (3)认识厘米尺。

 我们使用的这种尺每大格都有1个数字,因为这些数字都以厘米作为计量单位,所以叫做厘米尺。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2、用厘米尺量。

 (1)说一说。

 厘米尺上1、2、3……这些数表示什么意思?(1厘米,2厘米,3厘米……)

 让学生根据刻度表示出1厘米,2厘米的长度。

 总结:从0到1有1个大格表示有1厘米,从0到2有2个大格表示有2厘米……

 (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2)比一比。

 根据刻度比划出9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长度。

 (3)量一量。

 取出纸条,量一量他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汇报结果和测量方法,有两类策略,教师叙述后让学生找出化策略。(1、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左端,这时纸条右端对着5,表示5厘米。2、把纸条对准刻度,看占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分析:第2中数格子太麻烦,1要简单。

 (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总结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教师要提醒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左端。

 质疑:如果“0”刻度与纸条左端不对齐,会出现什么情况?

 右端所指数字与纸条实际长度不符合。

 三、练习巩固。

 (让学生看一看。估一估,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长度单位说课稿三

一、说教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本课题的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

 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教学中,通过复习的填空练习、新知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阶段的综合填空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

 1新课导人

 (1)填空。’

 1千克=()克3千克=()克

 6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

 (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请学生说出老师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教师板书: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吨的认识。

 (1)利用投影出示课本中的直观放大图,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

 (2)教师提问:汽车的载重量是多少火车车皮的载重量是多少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3)再请学生说一说在哪里看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先演示、提问,再小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认识千克和吨的关系。

 (1)先出示问题:大米每袋重10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

 再出示课本的直观放大图,并将逐一贴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每袋1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

 1000千克就是1吨,1吨等于多少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

 (2)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教师提问:我们班乎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是1吨。)

 这一层次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6吨=()千克,5000千克=()吨,让学生试做。

 启发学生想出:因为1吨是1000千克,6吨就是6个1000千克,所以6吨是6000千克;5000千克里面有5个1000千克,所以5000千克就是5吨。

 (2)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这一层次的设计,整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巩固练习。

 (1)填出适合的单位。·

 一筐苹果重25()一个乒乓球重3()

 一袋化肥重50()一只大象重6()

 一辆货车载重4()一支粉笔重5()

 (2)匹配连线。

 5000千克2吨

 8吨6千克

 2000千克8000千克

 6000克5吨

 (3)计算:1280千克-1吨6吨+50千克

 72吨-23吨93吨50千克-93吨

 (4)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做在课本上)

 练习形式多样化,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全课小结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称”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重量进一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以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硬币、台秤、电子秤、人体秤、两袋盐、水果、奶、快餐面、沙子、大米等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三名同学到前面来做背一背的游戏,谁想来?

 生:(3名同学分别是胖、中、瘦)

 师:请你们三个互相背一背,然后说说自己对同学的体重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沈春鹏最重,王宇洋最轻。

 生2:我觉得沈春鹏比高一民重。

 生3:我觉得王宇洋很轻。

 师:看来,人是有轻有重的。那我们身边的物体是不是这样呢?现在就请你任选两种不同的物体,用两只手掂一掂,互相说说你的感受。

 生:(掂物体,感知轻重)

 生1:一袋盐和一袋奶比,盐比较重,奶比较轻。

 生2:一桶浴液比一袋方便面重。

 生3:一块橡皮比一本字典轻很多。

 ……

 师:看来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是有轻有重的。以前我们学习过计量长度的单位有哪些?

 生:有米、分米、厘米、毫米,还有千米。

 师:那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呢?

 生1:我知道克、千克和吨。

 生2:我还知道公斤和斤。

 生3:我还知道毫克。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看来你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了。在这些单位中,克、千克、毫克和吨都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千克和克。(板书课题)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安排了背一背、掂一掂、比一比三个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获得丰富具体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给学生许多自由活动并发现数学知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感受。]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师: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

 生:应该用秤称一称。

 师:你们都认识什么秤?

 生1:我认识弹簧秤。

 生2:我认识台秤。

 生3:我认识电子秤和天平。

 师:今天我们主要要用到台秤和天平。在你们的桌上都放着规格一样的袋盐,两袋盐有多重呢?

 生:100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我看到袋上写着一袋盐是500克,那两袋盐就重1000克。

 师:我们用秤称一称,验证一下好吗?谁会看这种台秤,说说怎么看?

 生:现在什么也没放,指针指向0,如果指向1就是1千克,指向2就是千克。

 师:也就是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请每个小组选两名同学拿着两袋盐到前面来称一称。

 生:(分别称出2袋盐的重量)正好1千克。

 (2)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把2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这1千克的重量。

 生:(操作感受)

 (3)估一估。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了1千克的重量,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同学们借助1千克盐的重量带给我们的感受,估计一下你们小组的水果几个大约重1千克,看看哪个小组估计得最准确。

 生:(用袋装水果,估计重量)

 生1:我们小组估计8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生2:我们小组估计6个桃子大约重1千克。

 生3:我们小组估计11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师:现在你们就来称一称吧。

 生:(把小组估计的水果放在秤上称。)

 生1:(8个苹果)多了一点。

 生2:(6个桃子)也多了一点。

 生3:(11个橘子)还是多一点。

 师:那你们(生3)能不能调整一下?

 生:拿下来1个橘子。

 师:大家快看,这回差不多是1千克。同学们真了不起,第一次估计1千克的重量就已经很接近了。刚才,小组在活动的时候,老师发现有1个小组的做法和大家不太一样,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小组先是掂一掂2袋盐,再掂一掂5个桃子的重量,感觉有些轻,就又加了1个桃子,再掂一掂,差不多,才认为6个桃子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法很好,可以估计的更准确一些。

 师:他们一边估计,一边比较,有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希望其他同学也能象他们小组学习。

 [评析:这个活动是讨论—体验—交流—再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估得比较准确的方法。当学生体验完,交流后有了进一步感受后,他们产生了再次体验、探究的需要。而这时让学生再次体验,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人人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4)找一找。

 师:我们知道了1千克的重量,在你们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大约重1千克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2袋挂面、4袋奶……

 (5)猜一猜。

 师:老师这有两样东西,(出示:一大堆棉花,一小堆铁钉)你们猜猜哪个重?

 生1:棉花重。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棉花那么一大堆,比铁钉多,所以棉花重。

 生2:我猜可能一样重,因为铁沉。

 师:到底谁说得对?你们自己想办法验证吧。

 生:(有的掂一掂,有的称一称)一样重。

 师:那我想问问,刚才说棉花重的同学,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

 生:物体的轻重不能光看堆大,堆小。

 师:是啊,物体的的体积大,但不一定重;体积小,不一定就轻。

 [评析:设计“比一比”的游戏活动,学生很喜欢。孩子想获胜的心理促使他们在活动时积极开动脑筋。整个活动学生是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完成的。交流时,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猜想—验证这一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6)拎一拎。

 师:老师这还有些东西(大米:2千克,沙子:3千克,油:5千克)同学们拎一拎,感受这些物体大约重几千克?再看看下面的标签。

 生:(分组拎物品,感受几千克的重量。)

 (7)说一说。

 师:除了这些,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重量的还有哪些?

 生:青菜、面粉……人体的体重。

 师:想称称自己的体重吗?好,到前面称称吧,一个人称,另一个人读数。

 生1:王帅的体重是29千克。

 生2:徐哲的体重是28公斤。

 师:28公斤也就是28千克。

 2、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师:同学们知道了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的重量,我这有一枚2分硬币,我们称称它的重量。(放在台秤上)

 生:太轻了,指针根本没动。

 师:那这枚2分硬币还能不能用千克做单位表示它的重量呢?那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

 生:用“克”做单位。

 师:想知道它的重量吗?我们可以用天平称一秤。(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并称重)这枚2分硬币有多重?

 生:1克。

 师: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动手操作,感知1克)

 生1:太轻了,我好象一点感觉也没有。

 生2:太轻了,手里好象什么都没有。

 师:这1克的重量非常轻,看看学具盒里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扣、2个曲别针、一个小药片……

 生:3粒花生大约重1克。

 师:我们称称看,3粒花生的重量是不是1克?(在天平上称超过1克,减1粒,再减1粒。)大家看,像这样的1粒花生的重量大约是1克。

 师:用手掂一掂你身边的比较小的文具,估计一下它的重量。

 生:一支铅笔大约20克,一块小橡皮大约1克,一张纸大约5克……

 3、建立千克与克的联系。

 师:老师这有一大袋和一小袋米,小组互相掂一掂,估计一下它们的重量。

 [评析:学生经历感知实际重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在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生1:我估计大袋大约100克。

 生2:我估计大袋约重150克。

 师:老师告诉大家,课前老师已经称好了它的重量,是200克。那小袋的呢?

 生:大约50克。

 师:对了。每组大小两袋米合起来重多少克?

 生:重250克。

 师:那计算一下,4组合起来呢?

 生:1000克。

 师:来,我们把这些大米放台秤上称一称,读出数来?

 生:1千克。

 师:通过实际称重,我们又知道这些大米的重量是1千克,(指板书:1千克 1000克)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千克=1000克

 师:(板书结论)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千克和克,有谁知道?

 生: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

 师:那我们还可以写成1kg=1000g

  三、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感受并了解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我们看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点评:

 本课教学流畅、自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色:

  一、从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老师通过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不仅可以多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重量单位的正确观念,而且还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一些有关的常识;通过感知,拉近了抽象的“重量”与形象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容易理解。而让学生去掂一掂物品的重量这一活动,就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证明我们学习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从这些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二、提供学生充分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本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各人思维也不尽相同,思维的交流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可以更多地满足认可与欣赏的需要,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认识数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时老师采用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0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