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亲情感情淡薄是心理疾病吗,谁能来说一说呢?

家庭亲情感情淡薄是心理疾病吗,谁能来说一说呢?,第1张

想要维护与家人的关系,希望大家感情能够好一些。这种想法我也一直都有,我也很能够体会你说的“长期唱独角戏真的很让人怀疑自己付出的意义”。

其实我们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在日复一日当中早就已经慢慢固化,若要一下子改变,那真的是很难让人接受的,甚至你的家人可能都不觉得彼此的相处有什么问题,他们早就习惯了如此,也安于如此,哪怕这样的相处模式并不那么让人感到轻松幸福。

在心理学里面有一个词叫“课题分离”,也就是谁有问题谁改变。学会课题分离是我们成长阶段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在你与家人相处方面,你看到了这些问题,你看到了这些可以优化的部分,但这也仅仅是相对而言,相对于你来说,你觉得家里面的这种气氛需要改变。你说到自己比较看重家庭亲情,我们与家人的关系是属于亲密关系,每个人都需要这种亲密感。良好的亲密关系能够给与我们爱的滋养,稳定的富足的情感支持。我想当你在渴望与家人和谐相处时,你真正需要的是这个。

家庭关系不仅仅包括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也包括我们与伴侣、自己的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家庭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我们无法选择谁作为我们的父母,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学会爱都需要从父母那里习得;而后者则是我们主动去谁来成为自己的家人。

我曾经试图用聊天的方式将好的心理知识分享给我的家人,指出他们的问题,也买过一些自己觉得不错的书给他们,有时还会主动邀请他们一起参加团体活动,但都像你说的,效果不太好,自己也感觉有些受挫。后来我发现我之所以如此“热心”,是因为我想改变他们,而我想改变他们,是因为我希望我们的关系能够像我想象中的那般和谐。说到底我希望他们改变并不是为他们好,而是为我自己好。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有亲密感的需要时,除了在家人身上,我们其实也可以从朋友、恋人、甚至是宠物那里获得这种感受。我相信当你自身的能量变得充盈时,你的家人也一定能够感受到。

我们无法改变一个人,但是可以影响一些人。虽然家人无法按我们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去与我们相处,但是我们其实是可以主动去选择自己觉得开心舒服的方式去爱他们,可以是一件非常非常小的事情,比如和家人一起外出散步,陪伴他们一整天,观察他们的喜好,去倾听去接纳他们。当你在做这一件件小事的时候,本身就已经在慢慢地拉近你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了。

在生活当中我们总会遇见一些在情感上非常淡薄的人,那么像这些人在表面上面对自己家庭里面的人,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以及对自己的朋友也保持在一个不在乎,不问候以及不关心的这个尺度,那么像这样的人经常会给人一种误解,就是不怎么想要搭理别人。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表现的对待感情特别的冷漠呢?

出现了自闭心理

首先就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那么有一些情感比较淡漠的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样的状况,是跟自己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有一定的自闭心理或者是自我封闭。那么像这样的人或许在之前自己的心灵受到过一些挫折或者是打击,致使自己对外界的事物或者是人心灰意冷,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乐趣,所以就会给人一种非常冷漠的感觉。

情感上的淡漠症

其次就是一种形态上面的情感的淡漠症,那么像这样的人不会厄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去胡乱做一些事情。但是却有一种强迫症,也就是说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不会对任何事情感兴趣或者是也不会关心社会上的事情。一直过着自己认为好的生活,也就是说脱离现实的生活,那么像这样的人也会给人一种非常冷漠的感觉。

自我隔离

最后就是这些人肯定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关,有一些人在经历了不好的童年以后,就会有一种隔离情感的下意识的反应。那么无论是哪一种人,当大家在发现自己身边有这样的人士,多半都是因为这类人的心理或者是生活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才致使他们有这样的情感。因此大家需要多帮助他们,以及去多寻找一些方法跟他们多做交流。

感觉其他人和我都没什么关系,除此之外没什么特殊体验,但是很有安全感,因为我知道不管谁离开了我,我都可以好好生活下去。

谈恋爱的时候是真心在付出,分手的时候也是真的疼,但还是第一时间删了对方所有****。难过自己偷偷的就好了,表面上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丢了的东西和错过的人,都像不曾出现过一样。

真的很爱爸爸妈妈,哪怕自己省一点,也要经常给爸爸妈妈买东西寄回去,但从不主动打电话,爸爸妈妈打来也是说不了两句就挂断了。哪怕是很在意的人,也没办法坦然地说出在意。

遇到感觉还不错的男生也没有想在一起的冲动,因为一个人也不是太糟糕,两个人会多很多迁就和互相为难。可能也羡慕有人陪伴,但害怕麻烦多过想要温暖。

几乎不与以前的同学联系,除了关系极好的几个。怕麻烦别人,也怕被别人麻烦。很讨厌别人对我有什么期望,也不喜欢别人觉得我是个很好的人,每个人都有缺点的,害怕自己让别人失望。

聚会很烦,尤其是和不太相熟的人。可以聊很多话题,接很多梗,但是宁愿埋头吃饭或者打开手机玩一局王者荣耀。过年的时候也不喜欢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中年人的互相攀比和假模假样让人很尴尬。

很羡慕那些会撒娇的小姑娘,她们是吃棉花糖长大的吧,软软甜甜的,连说话都甜兮兮的。而我一定是一个古怪无趣而且偏执的人。

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不想勉强自己去迎合自己不喜欢的人情世事。别人都觉得我很酷,其实一点也不。

情感冷漠的体验就是两个人虽然在一起,但是却就像离得最近的陌生人的一样,两个人没有一点的感情可言,这样的生活实在是无聊,没有希望的。

一般情感冷漠的原因主要有:

1、在反复的矛盾冲突中,情感不断受挫: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但在夫妻生活中,惹不起时也难以躲得起。当一方的霸道、蛮横或恶习、怪癖反复对配偶形成不良刺激时,夫妻的情感还有什么美好可言?这就是所谓的近距最易发生排斥的心理现象之一种。

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夫妻关系的维护,重要的一点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改正和调整。如一些夫妻平时打打闹闹成了习惯,有人还以此为乐,觉得挺充实,有朝一日,两人真动了肝火,出手太重,打伤打残了对方,那可就将情感彻底淡漠了。

2、对配偶的过失耿耿于怀,一是记恨,二是不能原谅和宽容:夫妻间情感的深化,贵在宽容和谅解,以心换心才好。如对婚外恋的头脑发热或追求一时的新奇、刺激等等,夫妻中被动的一方应给另一方改正的余地和体谅。而如今较普遍的行为是对配偶的过失耿耿于怀,在耿耿于怀中,情感便淡漠下来。

3、没有把配偶放在正确的位置:在一些大男子主义者的心目中,妻子就该是天生伺候男人的奴仆。当妻子为他端上热饭或递上洗净烫平的衣服时,他不知说句感谢的礼貌的话;并且将哥们儿同性之间的友情看得更重。

反之,在恨铁不成钢的妻子们眼里,绝大多数的丈夫们也是不成大器的平庸之辈。她们对丈夫的关怀,肯定和鼓励的言词总是比黄金还贵,轻易不肯施舍。这就难免不影响对方的自尊心。

真的有感情淡漠,生性凉薄的人。他们可能只是更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我的男朋友说他爱我,但我感受不到他的爱意”“当我试图跟我妻子讨论一个很正式的问题时,她经常会变得莫名的沮丧、困惑。”“我们的感情很好,一切都很顺利,但似乎缺乏某些特别重要的东西”

在咨询室内,我们常常听到上面这样的抱怨。更多的时候(但不是绝对),这些抱怨来自于这样一个群体:即ta们的另一半——此时可能是男女情侣,也可能是已婚的丈夫或妻子,在童年时期遭受过情感忽视。即: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CEN:儿童期情感忽视)

儿童期情感忽视源自于一个人的孩童时期。同嘉奖、虐待或创伤不同,这是一种难以被看见或者被记住的影响因子。它是隐形的,它代表着父母在回应孩子情感需要时的失败。在这段时期,父母向孩子传达了一个敏感而强有力的信息:

你的感受不重要

Your feelings don’t matter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习惯“隔离”自己的真实感受,以防止干扰到父母。由于情感长期受到“压制”,这些孩子就无法习得一个重要的技能:即定义、理解、忍受或是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如果你的另一半曾有过儿童期情感忽视的遭遇,那么和你相处时,ta很可能缺乏忍受冲突、表达需求的能力,你们之间也会缺乏更深入的情感联结。

无论你们有多爱对方,你都能感觉到两个人间那一道深深的鸿沟。

无论你们在一起多久,你都能感觉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孤独。

遭遇过儿童期情感忽视的人,往往有着如下表现:

TA似乎总是误读自己的情绪。比如,当ta明显很愤怒的时候,却说,“我不生气”。当明显很伤心的时候,却说“我挺开心的”;

TA也会常常误读你的情绪,孩子的情绪,或者其他人的;在描述自己的感受时,TA的词汇非常匮乏;

TA无法忍受一场带有冲突、争执与不安的谈话;还常常因为某些不明显的原因而显得很烦躁;

面对你的抱怨或某些不开心的情绪,ta不断地强调自己在这段关系里很幸福很开心;TA似乎一直意识不到,你们两人的关系里缺少了某些关键因素(情感联结);

好消息是,遭遇过儿童期情感忽视的人,是能够被改变,被“治愈”的。

首先,你需要尽你所能地学习“儿童期情感忽视”的相关知识

当你感觉到你对“儿童期情感忽视”已经有了更好的认知后,你就可以告诉你的另一半,为什么你在这段关系里常常感到不开心。你需要尽自己最大所能地向ta解释什么是“儿童期情感忽视”,为什么这种问题会对你们这样一个充满了爱的家庭/关系产生影响,为什么这不是某一个人的过错。

其次要求你的另一半去了解“儿童期情感忽视”

告诉ta这对你非常重要,告诉ta你很爱ta,你希望ta能正视并关注这个问题。一般而言,遭遇过“儿童期情感忽视”的人都会对别人真实的痛苦比较同情,因此你不必隐藏你的要求。让ta看到你正因为这些困扰而痛苦,但不要以责怪、控告或是挑战ta的方式。坦诚而开放地表达你的情感和需求,但此时一定要保持同理心,你要认识到,这些要求对他而言其实是很艰难的。

接着当你心爱的ta开始尝试了解“儿童期情感忽视”时,一定要向他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在ta开始面对过去那些隐形的“创伤”时,ta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开放、积极地同ta交流。

最后和你的另一半一起学习,阅读专业的书籍

比如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处理“儿童期情感忽视”问题,掌握更多实用型的技巧。这会帮助加深你们的关系,教会你们更多更好的交流与沟通方式。

此外,当你在和ta一起面对、处理这些问题时,如果你遇到了更多的困难,也可以试着寻找一个家庭治疗师。专业的咨询师更了解“儿童期情感忽视”,也深谙各种技巧来处理家庭中的各种问题。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你们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需要记住的是,对于究竟在哪里出了问题,你的另一半可能和你一样困惑。当你尝试着和ta一起来处理这些问题时,你正在把ta的那些情感“邀请”到你们的关系中,你正在改变那些ta在童年时期接收到的痛苦信息。此时此刻,你正用你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代替了它们。

这个信息是充满了爱、治愈与联结的

这个信息是:

亲爱的,你的感受对我很重要

Your feelings matter to me

作为朋友的体验是,即使跟你做朋友了,总感觉走不进他的内心,每当你想跟他走得更近的时候,他就会像刺猬一样,让你不得不跟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他甚至从来不会在朋友面前开怀大笑,更多的是平静。

作为亲人的体验是,他在家人面前很少说话,不爱参与家庭活动,也不爱表达自己的意见,觉得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跟父母的关系也是不远不近,既不会忤逆他们,也不会对他们跟热情,始终保持着淡漠的状态。

作为恋人的体验是,他不懂什么叫浪漫,他总是默默地为你付出,不会要求你付出,虽然他是期待你的关心的,但是也不会轻易说出来,只是想等着你去发现他。

情感淡漠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大概是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所处的环境带给我们这样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

一方面,可能是周边的亲人朋友性格特点都是这样的,受他们的影响,导致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表达,不懂与人怎么相处,所以长大之后对人情世故都比较淡漠。

另一方面,可能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吵架打架,从小就忽略了孩子,从来没有给过孩子真正的关爱,导致孩子不懂是什么是爱,也不懂怎么去爱人,更加害怕付出之后得不到回报,害怕受到伤害,所以会选择淡漠的方式,只要不用心就不会被别人伤害了。

生性情感淡薄的人,是如何看待他人生老病死的?内心波动大吗?对家人生老病死看的很淡也不算是冷酷,这和个人性格、家庭环境、人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有很大的关系。

一、表层理智、内心火热。

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冷淡,可是触碰出来,了解过后你就会发现他和你的第一印象迥然不同。因为性格缘故,他也不会把内心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乃至对亲人的生死也无动于衷,但这只是我们表层所见的,我们不能知道内心深处的内心想法,也不知她在深更半夜或许因此痛苦不已。内向的人不把情绪挂在脸上,在遇到事时,都喜欢自己慢慢消化吸收。

二、每一个人的家庭氛围不一样,也许所谓家人并未对自身付出过。

大家可以在新闻上看到许多凌虐小孩子,重男轻女思想事情,显而易见,在这个家成长的小男孩心里是有多么地无奈,也留有了一生的黑影。自己在生病时,亲人就连起码的关注也没有,在亲人生病或去世的时候,又怎能恨自己冷酷。无法得到应该有的关怀,应该怎么投入?对我而言这也是感同身受的,由于我是女生,我爷爷从我小的时候都是各种嫌弃,不管我怎么做,终归比但是他的小孙子,因此在他过世的那一天我也没流一滴眼泪,我不怪他,而且我也不是一个冷血的人。

三、死生有命,也不会因为面前的事儿大起大落。

古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对于有些老李现实主义的人来讲,存亡都是常有的事,人该珍惜当下,不要因为人去世了就心痛万分,不能正常日常生活。亲人生病以后再不舒服,它的病况都不会转好,逝去的人不管你怎么哭,他不可以死而复活。因此,有些人在面对这些难题的时候会挑选使自己忙碌起来,事儿正在发生,能做的事情仅有考虑到将来。

大家在并没有了解一个人实质的时候不要说三道四,或许你无意的一句话,也会给人导致非常大的损害,也无法立在上帝的视角去评价一个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4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