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002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发展简史,第1张

11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严和来

一、历史上的身影

从五位心理学家来讲,本来准备了6个,还有安娜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关于本能的理论,人类小孩出生后有在心理发展上很多的阶段,口欲期、肛门期、生殖器期、俄狄浦斯期;弗洛伊德本人有个研究,本人不跟孩子工作,跟成年人工作。在跟成年人工作,无一例外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儿童。 个案:小汉斯, 不是弗洛伊德本人做的,汉斯父亲根据指导自己观察后报告作出来的。小汉斯本人与弗洛伊德见过两面。在小汉斯17岁时还去见过弗洛伊德,说书上说的他都不记得了,弗洛伊德说是记忆屏蔽。

非常重要的工作,弗洛伊德对外甥女的一个工作观察,开始讨论语言如何在精神分析的作用的领域。后来会看法国的新精神分析分析。

青少年是人格建构的结束。

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讲,5-6岁的时候,人格会完善的。但对于病理性、人格障碍的,人格中有一部分是在青少年期完成的。但是一些等定性的东西,最后成型的,差不多在青少年时期完成的。

是儿童分析的开创者,维也纳人、犹太人。父亲是内科医生,母亲小时候就去世了。

费伦齐给她做分析;后来还被费伦齐邀请工作;

克莱因给亚伯拉罕分析,后被邀请去工作;

理论:

1、好乳房和坏乳房,指的是精神建设上起的一个作用,婴儿感冒了鼻塞吃奶时呼吸不动,把奶嘴吐掉呼吸后再吃奶。

客体坏客体。

2、投射:当一个小孩精神建构没建立起来,很难说他有内外,内部的感觉投射到外部来了。好像精神分析家跟人类工作的点在那里?在幻想,幻想投射到外面,看外面的东西是为了要看内部的。

困难。来访说孩子没法上学,没有孩子不愿意上学,不愿上学是因为内心有个东西阻碍他了,孩子幻想卡在某个地方了。精神能量卡住了。幻想和个人历史、家庭历史融合在一起。

当来访者妈妈这么说的时候,能明白,孩子不上学的话去找教育家、或者补课老师,精神分析家能工作的是孩子内心有个东西打扰着他。

跟克兰茵之间是有传承的。

去伦敦后建立了一个学派,伦敦学派。

本人并不是墨守成规的人,本人很开放。特殊的个人历史,对理论创建和看待方式是有影响的,温尼科特是第一个男孩子,妈妈有抑郁症,父亲是市长,公务繁忙,但在家庭早期的时候父亲是缺失的,在姐姐群里、女仆人中长大的。温尼科特想要妈妈的时候,去要反过来照顾抑郁症的妈妈。后期的理论特别强调母亲的功能。

温尼科特婚姻中也能看到,结了婚后开始接受分析,妻子差不多也是神经症病理性的患者。在父亲去世之后,温尼科特与妻子离了婚,娶了二战期间工作的同事,是他的灵魂伴侣。总体来说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经历。

理论:儿童分析的基本理论

法国出生、巴黎富产阶级,家族卖苹果醋的,家里很有钱。拉康是家里的老大,有个弟弟,弟弟成了天主教传教士,位置做的很高。

早年写过一篇文章,谈的是家庭情结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很重要。提到了情感上在兄弟姐妹间很重要,就是嫉妒。两个男孩之间竞争,父母的爱。

后来研究过宗教,精神分析和宗教是站在两边的。曾有个讨论精神分析的反面就是宗教。精神分析和宗教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枝丫。

重要的理论:镜子阶段。

对温尼科特也是有影响的,曾写过母亲的面庞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

个案:二十来岁外表瘦、高,但很自卑,表现在男朋友工作很忙的时候,不回她信息她就打电话,不接的话就觉得是自己不好,为了保护自己就分手了。出生后妈妈讨厌女儿,家族中爸爸兄弟三个,都有儿子,就她生了女儿,然她的家庭中没什么位置,看到女儿脸上没有好,女儿每次从妈妈的脸上看到的自己很卑微,并且给妈妈带来了不好。

最开始的我是从镜子中看到的,镜子是可以帮助我们看我们的形象,这时候我就形成了。6-18个月孩子对镜子中的我开始感兴趣。镜子阶段绝对不止6-18个月,成人之后也存在。

拉康将精神分析理论做了一个翻转,以前是医学背景,如果你得了强迫症,一定是你的神经系统某部分分泌过多,放点过多。

把精神分析和医学的关系做了一个脱钩。

弗朗索瓦多·多尔多

一战时女性开始走向工作岗位;

天主教家庭,学护士,在精神病院工作过,成为了一名儿科医生。

孩子的问题,并不都是身体上的问题。

多尔多差不多是拉康的战友,合开了一个精神弗洛伊德学员在法国。紧贴着弗洛伊德的路线来走的。

克莱因:好客体、坏客体;

温尼科特:真自体、假自体、母亲的功能;

拉康:镜子阶段

精神分析的目标是朝向过去的,这个你是如何成为这样的。

我们不是自己家里的主人,我知道的东西并不能控制自己,而是无意识里不知道的东西控制着我们。

子性,是孩子的意思,是童年的东西,童年未完成的东西,童年创伤的东西。

拉康学生,妈妈在拉康那里做了分析。

精神分析有一个内部冲突很显著,即经验论、实用理论、遗传心理学方向和结构主义方向之间额冲突。前者认为精神组织是儿童时期无意识经验的结果,后者不仅驳斥结构是经验的产物,相反,后者还确信不存在不是由先存在的结构所组织的经验。我拒绝加入这场争论。这是两种互补的态度,它们之间对立映带得到保护,因为这种对立丰富了精神分析学的研究。——迪迪埃·安齐厄

有人谈及养孩子的目的,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养儿观。

生养一个孩子,并不是说非要他孝敬自己,是因为爱,要不咋叫爱的结晶?是夫妻双方共有的东西,会使夫妻关系长久。至于孩子,首先他要做自己,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 社会 人,然后才说他属于你,如果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复制品,那孩子还有必要来这世上走一遭吗?

有句话不知道大家理解不理解:世界上所有的爱是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真正的爱是为了分离,小时候孩子离不开父母,长大了,爱他就要学会放手,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想成为的人,孝敬父母是随之而来的事情,他受了教育就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前两天回老家看到了我的侄媳妇家的孩子,这个小孩非常喜欢猫咪,他特别爱猫咪。他说他是猫咪的爸爸 [捂脸] 她妈妈非常惯他,怕他被猫咪感染什么病毒什么的,吃饭的时候不让他摸猫咪。但是猫在餐桌下边脚底下使劲的叫,他就想去摸。我想他可能是想关心关心他的猫吧,然后她妈妈就很生气说你再摸猫我就把猫给打死,或 我就把猫送人,等等等等。孩子这样做,告诉家长这样做是没有作用的,只有触及他内心的,才能使他有所改变。

其实,究其原因家长总是试图管教孩子,这么想表面上是对孩子好实际上呢,是怕孩子做了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而背叛了自己,总是想把孩子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其实这种教育是绝对没有益处的,人类的成长中需要更新观念,所以要放开手,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温尼科特:写给父母的五个建议

温尼科特 D W Winnicott

(1896-1971)

唐纳德·温尼科特是英国第一位有医学受训背景的儿童精神分析师,在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流派中,温尼科特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视角。他远离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撰写了大量著作,阐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他在英国BBC的无线广播节目中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父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给予孩子所谓的“幸福”,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物质要求、参加最好的培训班、上最好的学校、在孩子面前树立绝对的权威当所有的表象看上去是如何的“幸福”时,那么,孩子的内心真的幸福吗?其实父母们无需做到杰出甚至完美,只要过得去“恰恰好”就可以了,一起来听听温尼科特带给我们的五点“恰恰好”。

谨记孩子的脆弱性

婴儿在心理上的脆弱,婴儿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也不知道在哪里。只是挣扎着存活下去,在下次吃奶之前没有可以抓住的客体,婴儿也无法与自己或者他人互动交流。温尼科特一再强调作为养育者需要去“适应”去理解婴儿的需要,而非强加自己的意愿到他身上。

允许孩子表达愤怒

温尼科特知道 健康 的孩子有许多暴力和恨,如果父母忘了给孩子喂奶,他警告说:“如果你让他失望了,他一定会觉得要被野兽吞噬一般。”婴儿有时会表达攻击性,对于父母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允许愤怒的表达,对于所谓的“坏”表现不要对其进行恐吓或是说教。主张:如果婴儿在愤怒的时候大哭,而身边的照料着保持冷静的做法,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婴儿的能力——即他感受到的以为是真实的感觉其实并非如此。

别让孩子太过顺从

当见到婴儿及孩子们顺从自己的规则,父母会很欣慰,这样的孩子们被称作“好”孩子。温尼科特却对于此种“好”孩子甚是担忧,他相信这样的孩子会释放出一种讯息,让那些无法忍受坏行为的家长们过早且过于严格地要求孩子顺从,这将会导致一种“假我”的出现:一种表面顺从,表面好的,但其实是压抑了自身重要的本能的人格面具。在温尼科特的概念中,那些缺乏创造力的成年人,那些内心已经有部分死亡的成年人,他们的父母亲多半没有对叛逆的涵容之心,多半过早地让后代成为“好”孩子。于是扼杀了他们变得适度的好,适度的慷慨和善良的能力。

让孩子成为自己

每个失败的养育环境都会迫使孩子过早的适应。如果养育环境中有一位抑郁的家长,可能会不自觉地使孩子变得太愉悦,而没有时间去经历必要的抑郁感觉的过程。温尼科特意识到这种危险:即孩子不得不“照顾母亲的情绪”。温尼科特尤其憎恨那些人,他们总爱跪着把孩子上下摆弄引其咯咯笑,其实孩子并不真的内心感受到快乐。对于 健康 的养育做法其实很简单,温尼科特觉得以共情的名义做事,了解那小小的、神秘的、美丽的脆弱的人,承认他独特的品质,全然地尊重他。

放下沉重的负担

温尼科特见过的许多耗竭的家长,他尝试通过提醒他们,最重要的是为孩子正在做的事提供支持,然而家长依旧用惯常的方式。我们要学会倾听别人,把自己的需要和假设搁置一边,当一些“坏”行为出现时,要怀着尊重,达成不被冒犯,不会去报复的约定,就像平时对别人那样,尤其是孩子或是成年人。父母亲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孩子相处。当和孩子在一起时,我们会习惯性地无法克制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总是去说教孩子,来减缓自己的焦虑,在这样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同样会变得更容易焦虑,内在不一定能够“真实”的包容自己,既会伤到自己,对人产生更强的防卫力量。

本文学习启发来自于曾奇峰老师的相关课程与分享。

逆反心理是父母亲的问题,而非孩子。——曾奇峰

父母对孩子不好,孩子就越来越离不开父母。——曾奇峰

温尼科特认为心理治疗是一种游戏。治疗师邀请来访者参与心理治疗这个游戏。在这个游戏当中治疗师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邀请来访者进入游戏的能力,跟来访者较长时间游戏的能力。

对“玩”的反感:内心有一个过于紧的和严厉的超我,潜意识太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玩的人。

温尼科特认为所有文化始于创造性生活,所有创造性生活开始都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没有游戏就没有文化,没有游戏也不可能有单个的独立人格的个体。

温尼科特治疗学派的五个特点:

1、治疗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最重要的,能耐烦的。不耐烦:将别人对自己的刺激,潜意识把与性没有关系的刺激转换成与性有关系的刺激。但其又是不允许满足性的需要,所以通过不耐烦把别人推远一点以免自己被性唤起。更加耐烦就需要有独立的人格,不会轻易的被别人影响。

2、有非常专业化的设置。稳定的关系本身就是有效治疗的一部分。比如跟自己的督导稳定的时间,稳定的地点。

3、安全的便于退行的环境。主要来自于治疗师散发出来的场,让来访者感觉不到隐藏的攻击。从而让来访者逐渐感觉到安全,在治疗师的带领下回到童年,重新正确的走那段本该正确却走岔了的路,治疗受到的创伤。

4、允许来访者表达情感创伤。抱持性环境。急性的巨大的创伤,需要学习创伤治疗,小的长时间的创伤可以不需要。而且前者的来访者不可以用精神分析治疗,用心理学会火舌或者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急性创伤的规则来做相应的处理。

5、允许病人表达攻击性。重建来访者在婴儿时那样的自恋性的,无所不能感。

20211211第三篇新精神分析学派第六章

对新精神分析理论的总体评价

新精神分析学派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延续和改革。精神分析学派自创立以来,虽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毁誉参半。尤其是知识界,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对弗洛伊德基本持抵制的态度。这一状况在战后则发生了极大改变。应该说,战争的非理性和毁灭性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弗洛伊德对人性认识的深刻。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来自弗洛伊德之后的变革,改变了人们对精神分析的简单化看法。

新精神分析学派中三个主要派别即自我心理学派、客体关系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自我派人物:斯皮茨,玛勒,埃里克森

客体派人物:梅兰妮·克莱因,费尔贝恩等

社会派人物:霍妮,沙利文

自我心理学派

斯皮茨是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一名重要代表人 物。勒 内·A·斯皮茨 (RenéASpitz,1887-1974) 是奥地利的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斯皮茨的理论首要针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尤其是一岁之内的婴儿,强化了自我心理学对前语言阶段婴儿的研究。

斯皮茨指出,婴儿内部发生的这些变化会从外部行为中反映出来,形成所谓的心理指征(indicators)。在生命的第一年,最明显的三个指征即是 3 个月的微笑反映、8 个月的焦虑和摇头动作,它们都显示着婴儿心理的发展。斯皮茨赋予了这三个指征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理论就是以这三个指征为起点,探讨了自我的整合、客体关系的发展和情感反映的累积。总之,斯皮茨建立了一个以时间和指征为特色的横轴,列出从心理组织者和客体关系所经过的发展阶段。

婴儿在3 个月时的微笑反映标志着第一个心理组织者的建立和前客体的形成;8 个月的焦虑标志着第二个心理组织者的建立和客体关系的真正形成;15个月大左右的摇头动作标志着第三个心理组织者的建立和客体关系的继续发展。但是,斯皮茨仅只从微笑反映、8 个月的焦虑和摇头动作这三种征象中就建构出婴儿生命第一年的发展历程,有过于概括、以点带面之嫌。斯皮茨的理论首要是研究从出生到一两岁的婴儿。这一点既是斯皮茨的理论特色,也是他的不足之处。研究对象的相对集中使得斯皮茨的理论深度有余而广度不足。毕竟心理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生命的第一年尽管十分重要,但其实不是全部。所以,从全面性的角度来看,斯皮茨的理论是存在缺陷的。

生命前三年的心理发展理论

玛勒是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开始职业生涯的。她认为,母婴之间一开始就存在着一个闭合的系统发生纽带,这一纽带是一种独特的、不仅局限于语言上的情感表达纽带。母亲的潜意识和婴儿器官接收之间的方式就是母婴交流的方式。玛勒从开始治疗精神病儿童时起,一直到她最终建立分离—个体化理论,都始终关注在母亲照料下的正常儿童是如何获得分离与实体感的。

玛勒的早期论文与她后来成熟的心理发展理论与病理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她认为:“儿童逐渐意识到一种力量的消失,不仅丢失了基本满足感,还失去了万能幻想。用强烈的情感语言交流无济于事。儿童在 2 到 3 岁的情感爆发阶段,试图维持他所熟悉的古老的幻想,受到与父母和谐相处的强烈的快乐情感所支配。这个尝试一旦失败,就会处于爱的客体丢失的失败与阉割焦虑之中。直接的情感攻击失败,儿童就会试图寻找进入伊甸园的其他入口……。”这与儿童学步、用感觉获得对外部世界的印象知识、试探现实等是同步的。儿童与父母分享发现,试图与他们形成共同点。由母亲照料的子宫外生活替代了后子宫内生活。与母亲的和谐相处使得占主导地位的本体感受器意识转移成为不断增加的对外部的意识。在婴儿力比多从胎儿自恋时期转为原始身体自恋阶段的过程中,对母亲的身体幻想具有重要作用。

整合性自我发展理论

艾迪斯·雅可布森 ( Edith Jacobson,1897-1978) 是整合性自我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从未分化、未成熟的形式向分化、明显区分的形式前进。伊底和自我随着发展而分化,本能驱力分化为力比多和攻击,早期融合的自体—客体表象分化为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

雅可布森借鉴弗洛伊德、斯皮茨、玛勒、埃里克森等人的理论,将个体心理发展明确划分为:婴儿早期、前俄狄浦斯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和青春期五个阶段。

人格生命周期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7-1979) 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有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经受着内外部的一切冲突。其发展顺序按渐成的固定顺序(即有机体的成熟程度)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发展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转化。顺利地度过危机是一种成功的解决,反之是一种不成功的解决。

成功的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和对环境的适应;不成功的解决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对环境的适应。在有关精神分析人格发展理论中,埃里克森的理论更具实质性的进展。首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论,而是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教育的作用。这无疑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大进步。其次,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增添了三个成人期的新阶段,把发展界定为终身的任务,还将弗洛伊德的每一阶段的内涵扩大,给出了新的解释。再次,埃里克森在对各阶段相互关系的解释上体现了一定的辩证思想。总之,埃里克森的理论较以往的发展理论更全面、更丰富,把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客体关系学派

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

梅兰妮·克莱因 (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物之一。

克莱因的工作成为弗洛伊德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之间过渡的一座桥梁。她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又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这改变了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客体的看法。

在生命之初,本能驱力就出现在一个客体关系的背景中,并被客体所调整。

婴儿寻找乳房和食物不仅仅是为了能量的释放,更是为了关系的需要。这种对本能驱力和客体关系两方面的强调与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目标的观点显著不同。在人格的结构问题上,克莱因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她认为自我在婴儿出生时即已存在,超我也是早在生命之初就被建立起来。她强调最初的婴儿内部幻想世界的重要性,这是与部分客体相联系的充满了迫害和敌意的危险和焦虑的幻想世界,它来自于婴儿自己的死的本能。

婴儿通过不断地运用投射、内射、分裂等机制去控制强烈的需求、恐惧和焦虑,使自己感到安全,并建立客体关系。她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儿童心理发展,用偏执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描述婴儿早期经历的两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克莱因提出的客体关系理论,既具有创新性一面,但同时又保留了弗洛伊德理论的某些成分,因而是一种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并启示了其他客体关系理论家。

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

费尔贝恩(WRDFairbairn,1889-1964) 英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费尔贝恩提出了一个纯粹性客体关系模型,认为人是被寻求客体所驱动,完全否认弗洛伊德的人被本能驱力所驱动的假定。

他认为人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本倾向,吸吮拇指的儿童不是要获得来自口腔的快感,而是用拇指作为代替物,替代缺乏或不能满足的客体关系。客体不仅仅是内部的人物或心理的表象,而且是心理活动的机能。

他认为自我有自己的能量,是建立关系的内驱力,这就排除了本我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自我的涵义,并通过自我的多重亚结构理论重塑了自我理论。

过渡客体学说

唐纳德·温尼科特 (Donald Winncott,1896-1971) 是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师和儿科医生,他曾对近 6 万对母婴进行了咨询,在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儿童发展理论,其中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过渡客体”的概念。

温尼科特认为,过渡客体是儿童的第一个“非我”所有物。婴儿在主观全能感中以为是自己创造了欲望的客体,如乳房,并相信能完全控制它。在根据客观现实组织的体验中,婴儿发现自己必须去找出欲望的客体,并敏感地觉察到与客体的分离和不同,感到缺少对它的控制。过渡性客体被体验为既非主观创造可控的,也非可发现和分离的,而是在这两者之间。

从对婴儿行为的研究中,温尼科特认为客体是母亲乳房(儿童在环境中接触到的最初及最重要的客体) 的替代物。既不是内部客体也不是主观客体,也不仅仅是外部客体,它存在于一个中间领域,既有客体的外在现实 (母亲乳房),又有儿童自己的主观性。这一中间地带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并不排斥任何一方。虽然外部客体代表着所有的母亲养育的成分,但它也表示婴儿创造他所需要的东西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过渡客体是婴儿的第一个所有物:它确实属于他,因为他创造了它。温尼科特在论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时,提出了连续的,不能截然分开的,多数是交织在一起的三个发展阶段:儿童对客体 (主要指母亲,或像母亲的照顾者) 的绝对依赖阶段;儿童对客体的相对依赖阶段;以及朝向独立阶段。

在绝对依赖阶段,儿童与母亲密不可分,在相对依赖阶段,儿童需要母亲也需要过渡客体。这些过渡客体在某一时刻起到了替代母亲的作用。在儿童发展的相对依赖阶段,过渡客体是必须的,是他们情感上的需要。诸如,儿童对玩具熊的爱恋,蹭被子边,磨袖口的行为,等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对儿童成长是必须的、有积极作用的。

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

克恩伯格(Kemberg,OF 1928—) 是一位仍健在的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也是当代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曾于 20 世纪90 年代出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他在理论和治疗实践上对精神分析的发展都有巨大的贡献和影响。他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以真正整合和综合的方式,把传统的驱力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模型与克莱因(Klein,M)、费尔贝恩 (Fairbain,WRD) 的客体关系理论、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发展观,特别是雅可布森 (Jacobson,E) 关于早期认同的病理形式的观点综合在一起;二是利用整合的客体关系理论来解释边缘人格组织的病理机制。

大多数学者认为,克恩伯格在第二个目标上获得了相当成功;但学者们对他的第一个目标的评价有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尽管克恩伯格著作中的语言技术色彩浓厚,使他成为当代精神分析学家中难以理解的群体中的一位,但他的理论基本框架的内涵却始终是连贯一致的,一旦得以掌握,将会给我们提供一幅理解各个领域的人类经验所必需的概念地图。

克恩伯格的贡献只有在他对弗洛伊德、雅可布森、马勒和克莱因等人提出的三种明显不同的人类经验的发展观所进行的不同层次的综合的情形中才可以被正确地理解。克恩伯格反对将驱力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完全分立的倾向,认为没有驱力理论的客体关系理论是不可能解释严重人格障碍的。他坚持不懈地试图把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整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整合性客体关系模式。他使用弗洛伊德的术语,却认为客体先于内驱力,自我是人格结构的中心。

生命最初是没有人格结构的分化的,感知和记忆是初级资源,凭借着感知和记忆,婴儿内化客体关系,成为自我的前体,一直到了俄狄浦斯期,压抑的防御机制才把本我从自我中分离出来,本我才开始存在,同时超我作为一个独立心理结构也出现了。

也就是说,克恩伯格认为自我是从人际关系的内化中构筑和组织起来的,并且自我先于本我,这与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本我先于自我的观点相反。克恩伯格这一观点的变化主要是为了强调自我功能和通过自我功能建立起来的客体关系。

社会文化学派

文化神经症理论

霍妮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开创者,她的研究围绕神经症的病理学展开。霍妮认为神经症的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去寻找,社会文化的矛盾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产生神经症的决定性因素,即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不在于生物本能。

因缺乏安全感产生基本焦虑,为了解除焦虑而产生神经症需要,神经症需要决定了神经症人格:顺从型、攻击型或退缩型,并使自我陷人真实自体、理想自体和现实自体之间的冲突之中。

为了解决内心冲突,又发展出自谦、夸张和放弃三种策略,由于强迫性地使用其中一种又陷入新的焦虑和冲突之中,进而导致恶性循环。霍妮认为,神经症是由紊乱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神经症行为的萌芽起源于早期的亲子关系。儿童期有两种基本需要,即安全(safety) 和满足(satisfaction)。儿童的这两种需要要得到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但父母对待儿童的需要则有两种类型: (1) 给儿童以真正的爱和温暖,满足其安全需要; (2) 对儿童冷漠,厌恶甚至憎恨儿童,使儿童的安全需要受挫。在前一种情况下,儿童正常发展;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则会引起神经症。

因此,霍妮认为,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决定人格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按照霍妮的观点,神经症源于儿童与父母的相互关系。如果儿童真正得到父母的慈爱与家庭的温暖,就会感到安全,人格就正常发展。如果他从小就没有享受父母的关怀和爱护,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对父母抱有敌意,这种态度最后又泛化到周围的所有事物和人身上,进而转变为基本焦虑。一个具有基本焦虑情绪的儿童很容易在成年时表现出神经症。

人际关系的自我发展理论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也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心理学理论被称为人际理论 (或人际关系理论)。

他有两大贡献:①认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由于患者的童年人际关系的失调,产生了严重的焦虑,从而导致经验组织的分裂;②提出了自我系统概念,主张人生来就有追求满足和安全的需要,在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人格模式。

沙利文特别重视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对人格的影响,将人际关系作为其全部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从人际关系寻找精神疾病的根源,是精神分析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他用人际关系的理念解释人格发展与心理异常,使传统精神分析的重心从个体转向个体之间,从专注于个体内部的冲突转向个体之间的交流、个体与环境(人际情境)的交互作用,冲击了传统精神分析对人格和自我的发展观,突出人际关系的中心地位,把个体的自我和心理的发展置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之中。

因此,他认为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只有通过人际关系才能解释和理解。

沙利文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和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时人格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而表现出来;没有社会上其他人的影响,人格是不存在的。他提出重要他人的概念,用来说明影响人格发展的人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能是记忆、想象、文学作品中的或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沙利文认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最初源于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感,造成紧张的原因是生理需要(对食物、空气、水和性等的需要)和社会不安全感 (主要为人际焦虑)。婴儿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获得安全感,就必须和母亲建立最初的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母—婴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婴儿生理需要的满足和安全感的获得,都有赖于母亲的行为和态度,而婴儿对母亲的行为态度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母亲在满足婴儿需要时行为粗暴或流露出紧张、愤怒和不愉快,那么婴儿就会感觉到这些情绪,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焦虑影响其生理需要的满足,影响母婴之间的正常关系,而婴儿却无力回避或摆脱它,这种焦虑会在儿童以后的成长中进一步扩散,影响个体正常的人际关系和人格的发展。在沙利文看来,生理需要的满足是人格发展的基础,而出现较晚的、更复杂的安全感的需要,则是重要的人格发展动力。

1理论特色

11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

经典精神分析重视先天自我的作用,而新精神分析则强调后天自我的价值。

12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经典精神分析坚持本能论和泛性论,这是其反社会因素的生物化学倾向的集中表现。而新精神分析的先驱阿德勒就已明确肯定“社会生活逻辑”决定着人的心理的发展,并主张应从社会环境中去寻找人类行为动机的根源。

13强调自尊心的培养和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

经典精神分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潜意识里装满了不可告人的罪恶性欲,坚持先天生物决定论的悲观主义态度,认为人注定要成为自己性欲和本能的牺牲品,这是人生悲剧的根源。

新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发展有弹性,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冲动和挫折,不断地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14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

经典精神分析十分重视患者运用自由联想法和对童年的回忆,而新精神分析则注意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检验法直接对儿童发展过程进行研究。

2重要贡献

21把潜意识理论的开拓性研究推向了新的里程碑

22扩展了新的理论领域,加强了相关学科的联系

23丰富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内涵,发展了精神病学中心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3主要缺陷

31没有脱离精神分析的理论主体

32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构想

33理论扔具有神秘色彩

今晚问题讨论:

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1,

自打生了小孩那天起,牛妈每天都在经受各种打击。时间长了,内疚和自我怀疑就像夏天的乌云,吹散一片又来一片,有时甚至遮住了整个天空。

因为我发现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妈妈”。

尽管我已经非常努力,但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多,不够好。

看看周围,网络和媒体不停的提醒我们:

你太差劲了,完美妈妈应该是这样的!

看看她们,再看看我自己

只觉得脸红心跳,血压上升

有时候,为了平复自己的内心, 我要强迫自己不去看不去听。

2,

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人。

看漫画的大家给我的留言,让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爸妈都有相同的煎熬: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大多时候都能坦然面对自己各种各样的缺点和毛病,面临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无时不刻在犯错和成长。

为什么作为父母这个角色,我们就要求自己一定要完美?

也许是因为,这涉及到另外一个人,一个我们爱他们超过自己的人。

我们害怕自己的不完美,给他们造成哪怕微小的伤害,漏掉任何可能的机会,错过发掘埋藏的潜力。

这样将是我们无法弥补的遗憾。

可是,这样的焦虑,无所适从,和内疚的煎熬,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家庭生活吗?

我们努力追求的“完美”,真的是孩子通向幸福生活的阶梯吗?

3,

英国著名的儿科医生,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1896-1971)的 “够好的父母” 理论,也许是把父母们从完美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的一把钥匙。

温尼科特专长于研究和解决亲子以及各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他的行医生涯中,遇见过许许多多自认为很失败,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母亲:

我的孩子是不是没有去最好的学校?

本应该是温暖美好的家庭晚餐,为什么却总在和孩子的争执中结束?

我每天都要做好多家务,怎么家里还是乱七八糟?

不管是一百年前还是现在,西方还是东方,父母们困扰的事情都差不多呢!

温尼科特发现,父母们的痛苦根源大都因为一件事 : 过高的期待

他们对自己和生活的高标准,不切实际的完美主义只让他们不停的失望以至绝望。

为了帮助这些饱受困扰的父母们,温尼科特发明了这个名词:“ 够好的父母 ” (The good enough parents)。

4,

温尼科特认为:

你只需要:

5,

你也许会想:这不是让父母放弃自我要求嘛?

温尼科特并不是主张父母不需要努力和成长,而是他深深的明白, 过高的期望和完美主义给父母带来的精神压力,对个人健康,亲子关系的伤害远比好处多。

作为父母,一个人,我们必须要学会不要因为自己无法做到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事,而对自己心生怨恨。

深入看他的理论,其实他对爸爸妈妈还是有许多要求的。不过和我们平时听到的不太一样,他的理论主要是以婴幼儿的精神分析为基础。

那么,到底该如何做个“够好的父母”呢?

温尼科特有这样几个建议:

1,请记住,你的婴儿非常脆弱

这里的脆弱是指心理上的。婴儿对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也无法和周围环境沟通,他们的一切感知都来自于你。温尼科特一直强调, 必须由照顾婴儿的人来适应婴儿,努力解读他的需求。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在无能为力的婴儿身上。

2,允许孩子表达愤怒

温尼科特认为,健康的婴儿和儿童都会有愤怒的情绪。

父母们要允许他们表达这些情绪。在他们发怒时,不要用说教,威胁,恐吓等方式来惩罚他们的“不乖”,也不要装作无动于衷。

3,别让你的孩子“太乖”

不管是不是父母,大人都喜欢乖乖的孩子。要是哪家的孩子特别听话,规矩有礼从不捣蛋,一定会吸粉一堆。

温尼科特却很怕“乖孩子”。他认为,过于乖巧听话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大多不能忍受“不乖”的行为。 过早的严格要求孩子遵守规矩,服从指令,是导致“假我”形成的一个诱因。

“假我”是温尼科特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大概是指为了他人的肯定(或者其他外在原因)展现出来的虚假自我。而真实和本能的自我被压抑住了。

4, 让孩子“做自己”

年幼的孩子会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复杂,多变,压力大的环境,往往造成他们和年龄不符的早熟。 在我们来说,就是“特别懂事”。

比如,父母长时间处在焦虑混乱当中,孩子也容易总是把事情想得过于不好和复杂而担惊受怕;父母终日沮丧抑郁,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开心果”,成天努力活跃气氛却压抑忽视自己内心的忧伤。

温尼科特特别反对大人总是逗婴儿笑。他认为,大人这样做只是为了娱乐自己逃避忧伤,或者受不了小孩除了快乐以外的其他情绪。

哪怕是婴儿,也会有自己的小小心事。在他们伤感无聊的时候,让他们静静的做自己;挫败愤怒的时候,就让他们高声的做自己吧!

而大人们,需要偶尔忽略一下自己,全身心的去体会这个敏感,脆弱又美好的小家伙的感受和需要。

5,认真的对待当父母这件事

在温尼科特的时代,他就注意到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把照顾小孩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他工作的一个重心,就是教育提醒人们父母这个角色的重要性:

正确的养育小孩,是建设健康社会的唯一真正基础,也是打造国家社会民主制度基础的唯一方式。

你会说,有这么重要吗?小孩随便养养都会长大了,怎么还和国家社会联系上了?

组成社会的都是一个一个的人,就好像一个人体是由无数个细胞组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就好像一个健康的细胞,许许多多的好人就组成了一个良好运转的人体。要是有问题的细胞多了,人体就会生病,衰弱。社会也一样。

6,

“爱”,好俗套的说法。其实,这个词在温尼科特的著作里很少提到。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总是会有所谓“坏”的情况出现。我们觉得被冒犯了,无法控制的想要去 压制,打击甚至报复 。

温尼科特告诉我们,爱孩子,就要理解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这样看来,做“够好父母”也是需要学习和修为的。不过只要愿意去了解去实践,这并不是一个无法企及的标杆。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又有了一点信心和勇气了呢?

牛乱七八糟 2018年6月10日 于西雅图

天哪,插科打诨的牛妈居然写了一篇这样的文

没错,就是干货

在撒哈拉沙漠晒了一整天了

其实是因为之前看到了一些朋友的留言

关于你们的无奈和无力,我非常感同身受

就想把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理论分享跟大家

我认为好的知识会让人心里更踏实从容

而碎片化的知识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有时互相矛盾,只让人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更有许多微信文章的目的就是引发焦虑而促进消费

这些都是我不愿意去做的

这篇文章只是概括的总结了温尼科特的一些经典理论

要是想作为平时养育孩子的理论基础还是要去读书

深入了解这些结论背后的心理原因

比如这本妈妈的心灵课是他经典著作之一

我觉得是会给妈妈们平静的力量的一本书

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http://productmdangdangcom/23981456htmlunionid=p-104247925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576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