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第1张

周朝建立以后,即已制定出礼乐制度,整理了前代遗有的乐舞,创造演出了规模相当完整的系列舞蹈作品《大武》。从创造演出的作品中,开始形成了中国古典舞蹈的舞蹈、音乐、诗歌三者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汉代的民间俗舞有很大的发展,在当时盛行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百戏中,舞蹈占有重要位置,同时舞蹈也受到杂技、幻术、角抵、俳优的影响,而形成了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特色。由此汉代的舞蹈除了保持一种粗犷、浑厚的风格外,舞蹈技艺向高难度发展,舞蹈的传情达意的手段及艺术表现力也丰富了许多。在这方面《盘鼓舞》最具代表性。  南北朝时,是中国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自然在歌舞艺术上也互相学习,于是发生了新的飞跃。如《代面》、《踏谣娘》、《拨头》等一些带有情节性的舞蹈,为以后的中国舞剧(戏曲)开辟了道路。  到隋唐时期,统一了南北,南方与北方的乐舞也统一于乐部,其中胡乐成份所占较大,宫廷巨室闾阎细民,竟尚胡乐,相成习风,如《胡旋》、《胡腾》、《拓枝》之类遍及各地。唐代已设教坊,汇集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乐舞人才,创制和发展了不少优秀的乐舞节目,其中著名的如《霓裳羽衣舞》、《剑器舞》、《兰陵王》等 ,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到晚唐五代时期,封建统治的权力走向衰弱,地域分割,社会动乱,经济生产下降,有不少传统的古代乐舞和唐代创制的大曲,逐渐消失,宫廷艺人流落民间,教坊梨园之盛,也就随之消失了。  到宋代重新组织了大曲和舞曲,多是队舞。有《剑舞》、《采莲》、《拓枝》、《调笑》等,有的虽与唐代同名,而内容已大为不同。宋代的都市娱乐,正向戏曲发展,舞蹈已开始被戏曲所吸收融合,纳入戏曲的表演之中。  元代的宫廷之中,曾作《天魔舞》,其他舞蹈殊少举行。盖元明为南北曲的戏剧时代,舞蹈为戏曲所代替,舞艺收摄于剧艺,舞人转化为剧人,上自宫廷士大夫,下到市民阶层,都对戏剧发生爱好。  在清代,对于乐舞很不重视。虽有用于祭祀的朝廷乐舞,其实只以枯燥的形式,作为上层的装点而已。而另一方面,随着戏曲艺术的兴起,不少优秀的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被吸收融化在戏曲之中,并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原始舞蹈原始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与原始社会的劳动生产、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原始舞蹈的内容大多是以表现狩猎、游牧、耕种等劳动生产为内容,也有表现信仰崇拜、战争生活和爱情生活等内容的原始舞蹈形式简单,动作随意,模拟性强,踏地为节,载歌载舞内蒙阴山褄kf7245377lvyou�⒏仕嗪谏窖一�⒐阄鱶kf5494377lvyou山岩画上有表现原始狩猎游牧生活的舞蹈形象及其场面这批岩画年代较早,其中内蒙阴山岩画和甘肃黑山岩画是中国西北地区古代游牧部落原始文化的遗存黑山岩画上有表现集体围猎野牛、长鹿的场面阴山岩画上有单人、双人、集体的舞蹈场面,舞人勾肩搭臂,连成一排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饰彩陶盆,是新石器石代的舞蹈文物上面描绘了三组舞人,每组五人,牵手而舞舞人的头饰尾饰摆向统一,动作整齐据史料记载,中国原始时代的舞蹈有歌颂炎帝神农氏发明农具和表现农耕生产的乐舞《扶梨》;有歌颂伏羲氏发明结网捕鱼的乐舞《扶来》;有表现农耕生产的“葛天氏之乐”;有歌颂黄帝的乐舞《云门》;有歌颂女娲乐舞《充乐》;有防治疾病,锻炼身体的《阴康氏之舞》。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原始遗迹的舞蹈,如:云南西盟佤族猎头血祭中的《祭头舞》,怒江一带怒族的表现原始采集生活的《找竹叶菜舞》,湘西土家族表现原始狩猎的“摆手舞”,傈僳族表现耕种过程的“开火山地舞”等河北、山西一带有表现炎黄二帝战蚩尤的“蚩尤戏”。广西马山县瑶族有表现蚩尤帝部落迁移的“蚩尤舞”。原始舞蹈起到传授生产经验,组织劳动,锻炼身体,培养勇士,教育儿童,防治疾病和记述历史等作用中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舞蹈: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阶级的出现和私有制的产生,舞蹈逐渐成为歌颂统治者的象征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有歌颂帝尧的乐舞《大章》,歌颂帝舜的《大韶》,歌颂大禹治水功绩的《大夏》。在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朝,乐舞已作为娱乐享受的工具夏朝末代王桀的时候,乐舞水平已经很高,乐舞追求“以巨为美,以众为观”的审美标准商代舞蹈商代是中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有歌颂商汤王的乐舞《大濩》。商代祭祀频繁,祭祀舞蹈很多据甲骨小辞记载,有祀年祭祖的《隶舞》,求雨的《�舞》,祭四方神的《羽舞》等商纣王时期,乐舞享乐程度很高,据传纣王创作迷魂夺魄的“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现今出土的商代墓葬文物中,有许多精美乐器,如:编铙、铃、磬等周代雅乐舞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鼎盛时期西周统治者承袭夏商的礼仪乐制,加以发展增订,制定出一整套法定的礼乐制度,即史书盛传的“制礼作乐”。它通过礼仪乐舞来体现奴隶社会的等级名分制度西周著名的“六代舞”就是礼仪乐舞的具体实施“六代舞”(又叫“大舞”)包括前代黄帝的乐舞《云门》,唐尧的乐舞《大章》,虞舜的乐舞《大韶》,夏禹的乐舞《大夏》,商汤的乐舞《大�》,以及周武王的乐舞《大武》。它们用于宫廷祭祀,由乐舞机构“大司乐”掌握周代宫廷还有用来教育贵族子弟的“小舞”,包括祭祀后稷的《帗舞》,祭四方的《羽舞》,祈雨的《�舞》,祀辟雍的《旄舞》,祭山川的《干舞》,祭星辰的《人舞》。贵族子弟13岁开始学习“小舞”及其音乐、诗歌等15岁开始学习射御和一种特殊的武舞《象》,20岁开始学习各种礼仪和“六代舞”。学习期间,周王亲自视察,专人监秡kf8039477lvyou�狈Q厦周代有起源于神农氏时代的、庆丰收、谢神祗的蜡祭,仪式隆重,举国若狂,歌舞宴饮周王室每年举行“国傩”,用来驱除疠疫恶鬼,祈求一年吉利有专门领导傩祭的官——方相氏,傩祭时跳“方相舞”“十二兽舞”。周代宫廷还有“四裔乐”“散乐”“凯乐”“弓矢舞”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衰败,“礼崩乐坏”,雅乐舞随之衰落汉代俗乐舞与周代雅乐舞形成鲜明对照的汉代俗乐舞很兴盛汉武帝时期有大型的“乐府”机构,广泛采集民间歌舞和诗歌,推动了舞蹈艺术的发展汉代民间舞蹈可分4类:(1)以手袖为内容的舞蹈,如《长袖舞》、《对舞》、《巾舞》等舞者翘袖折腰,姿态生动(2)手执武器的舞蹈,如《剑舞》、《棍舞》、《刀舞》、《干舞》、《戚舞》等舞蹈有武术、竞技的成份其发展与汉代的冶炼技术发展有密切关系(3)手执乐器的舞蹈,如《铎舞》、《鞞舞》、《建鼓舞》、《鼗舞》、《磬舞》,舞者以乐器为道具或击奏乐器而舞(4)载歌载舞的《相和大曲》,是歌舞并重,有一定结构的大型歌舞汉代宫廷盛行角抵百戏的娱乐表演,它的内容包括杂技——寻橦(爬竿)、跳丸、走索、上刀山、冲狭(钻圈)等;武术——棍、剑、刀、棒的对打和舞动;幻术——吞刀、吐火、易牛马头等;假形舞蹈—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舞蹈,如“凤舞”、“龙舞”、“鱼舞”、舞蹈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有哪些共同性又有哪些区别

  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大家族,它的成员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但是艺术的反映和表现、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现,而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和审美的反映和表观。所谓审美的反映和表现、就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观。

  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创造了各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的主要区别就是各有其独自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文学的物质载体是语言、文字;美术的物质载体是纸张、画布、颜料、油彩,它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音乐的物质载体是声音;戏剧的物质载体是人们在舞台上的行动(表演活动),除舞剧外,主要以语言、歌唱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物质载体是人们的表演通过科学技术的方法摄制在胶片上,用电光在银幕上放映出来;曲艺的物质载体是一至二、三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其主要表现手段是说和唱。杂技和舞蹈有着共同的物质载体--人的身体是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工具,多数杂技品种和舞蹈一样,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段。杂技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员也塑造一定的角色,但是它不像舞蹈那样着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发展过程,一般不具有情节事件,而是通过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表现出一种概括性的勇敢、坚毅、智慧的品格力量。因此,杂技具有更多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为目的、演员高超的技艺不以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内容出发采选取相应的舞蹈动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员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发,那就会使舞蹈作品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脱节,或是缺乏艺术的完整性,而陷于失败,舞蹈演员的技艺本身也就沦入了杂技性的技巧表演,而丧失了舞蹈艺术的基本品格。舞蹈的起源--舞蹈艺术是从哪里来的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后由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在劳动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渐变得灵巧起夹,又诞生了绘画和雕刻。随着人类的进化,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艺、小说、戏剧等艺术才相继被创造出来。那么,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它的源头来自哪里呢

  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 何创造了舞蹈呢

  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欢,是指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如人模仿动物的舞蹈、就是通过这种假象的游戏来获得快乐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有人断言"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性爱活动。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有哪些种类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它也是由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习俗舞蹈,又可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观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

  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对自己的保佑和赐福。

  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是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用舞蹈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在的情感冲动,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体育舞蹈,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如各种健身舞、韵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街舞HI-HOP,以及我国传统武术中的舞剑、舞刀和象征模拟各种动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戏等均是。

  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用来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加强礼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由于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各个不同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二类。

  第一类、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新创作舞蹈):即不同于上述三种风格的新风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是一种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芭蕾"这个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脚为运动部位的动作总称。法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们为了重建古希秸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戏剧理想,创造出了"芭蕾"这样一种融舞蹈动作、哑剧手势、面部表情、戏剧服装、音乐伴奏、文学台本、舞台灯光和布景等多种成份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剧形式,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建立引进俄罗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类,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

  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歌舞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一、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祭祀:兵舞、帗舞、羽舞、皇舞

  巫礼:兵舞、帗舞。

  驱疫

  教育: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

  贵族子弟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

  宴享:弓矢舞

  鲁国雅舞:《象箫》、《南龠》舞,

  二、两汉时期

  1、雅乐舞:主要用于祭祀

  2、俗乐舞:

  郊祭乐舞、兵法乐舞、朝贺宴乐

  舞四夷之乐:

  东夷之乐执矛舞

  西南夷之乐执羽舞

  西夷之乐执戟舞

  北夷之乐执干舞(兵舞)

  (1)武舞

  剑舞

  棍舞

  刀舞

  干舞

  戚舞

  (2)文舞

  长袖折腰舞

  掌上舞

  盘鼓舞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宫廷舞:

  (1)清商乐舞 是汉民族传统民间乐舞的称谓。

  《白纻舞》

  《大垂手》舞,

  《明君》舞、

  《巴渝舞》、

  《公莫舞》、

  《铎舞》、

  《鞞舞》等。

  (2)胡舞 主要指西北少数民族的舞蹈。

  《天竺乐》是印度传来的乐舞,

  《龟兹乐》是来自新疆龟兹一带的乐舞。

  四、大唐时期(上)

  宴享宫廷舞

  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百戏

  (“十部之伎于庭,以备中外。一曰燕乐伎,二曰清乐伎(亦名“清商乐“),三曰西凉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安国伎,八曰疏勒伎,九曰康国伎,十曰高昌伎。 ”)、

  燕乐:四部乐舞:《破阵乐》、《庆善乐》、《景云乐》、《承天乐》。

  清乐:《白纻舞》、《巴渝舞》、《拂舞》、《前溪舞》、《鞞舞》。

  西凉乐:代表舞蹈是《狮子舞》。

  天竺乐:佛教乐舞。

  康国乐:又称“胡旋舞”,是疾转如风的转圈舞。

  立部伎中的《安乐》:城舞

  《太平乐》:五方师子舞

  《破阵舞》

  《庆善舞》

  五、大唐时期(下)

  1、“健舞”

  《剑器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2、“软舞”

  《绿腰舞》

  《春莺啭》

  3、唐代大曲,又称“法曲”,属宴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散序,以器乐演奏为主;

  (二)中序(拍序、歌头),以歌唱为主;

  (三)破,是全曲的高潮,以舞蹈为主。

  著名的大曲有《霓裳羽衣舞》、《踏金莲》、《玉树后庭花》等。

  4、民间俗乐舞:

  《大面》(《兰陵王入阵曲》)

  《拨头》

  《踏摇娘》

  5、崇仙舞蹈:

  《四方菩萨舞》

  《五方狮子舞》

  《天竺乐》

  《云韶乐》

  6、队舞:

  如《菩萨蛮队舞》和《叹百年队舞》。

  六、两宋时期

  队舞:分为“小儿队”和“女弟子队”,每类又分为十个独立的队舞。

  大曲歌舞:《太清舞》、《渔父舞》、《花舞》、《剑舞》

  七、元明时期

  1、赞佛乐舞《十六天魔舞》

  《昂鸾缩鹤之舞》

  2、仍采用“文舞”和“武舞”两类。

  3、明代雅乐舞:用九奏三舞,三舞为《平定天下之舞》、《抚安四夷之舞》、《车书会同之舞》。九奏之后,用队舞结束宴会。舞队有《诸国来朝之舞》、《长生队之舞》等。

  4、明代宫廷舞蹈见于明代的一些刻本插图中,比如《唐诗艳逸品》中的独舞者,《太妃全传》中的梅妃的“惊鸿舞”等。

  八、满清时期

  1、清代宫廷舞

  干戚曰武功之舞

  羽龠曰文德之舞

  祭祀初献以武舞

  亚献终献以文舞

  2、队舞乐:庆隆舞(蟒式舞 玛克式舞) 世德舞 德胜舞

  瓦尔喀部乐:东部少数民族(属于女真之一)乐舞

  朝鲜乐:

  蒙古乐

  回部乐

  番子乐:藏族乐舞

  廓尔喀部乐:今尼泊尔乐舞

  缅甸国乐

  安南国乐:手执采扇而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110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