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试看,在你感觉孤独的时候,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说看书、运动、听音乐、旅游、逛街、购物等,这些都能让你感觉到快乐的。你也可以试着去和朋友们多沟通,把你心中的烦恼告诉他们,这样他们也会给你很多的建议,这样你就会觉得你不再孤独了,你也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被情感忽视的人。我觉得你还可以试看去找一些你的好朋友们一起出去玩,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孤单了,你也不会觉得自己是被情感忽视的人。你还可以去看一下心理医生,让他们来开导你,这样你就会觉得你不再孤独了。
我觉得这种需要摆正心态,然后跟你的伴侣做好沟通交流,找回曾经热恋时候的激情!很多情侣都会遇到情感忽视的问题,情感忽视指的是伴侣没有给其提供应该给予的情感支持,例如自己的伴侣虽然给自己提供了大量经济资源,却没有对自己表达任何爱意或关注。情感忽视其实是一个不显眼、却会给人带来很大伤害的问题。
因为两个人在一起久了难免会出现情感忽视的问题,那么如果出现之后就请积极看待它吧,不过积极看待这段经历不代表你要继续容忍被忽视,而是从中发现自己有所学习和提升的部分,并试着用它们帮助自己在将来更好地生活和处理关系,有些人会在经历过情感忽视后对忽视的痛苦有更深程度的了解,因此他们学会了避免用忽视去伤害他人;有些人发现了自己打破沉默的勇气;也有些人在意识到“自己觉得很好的、深爱的伴侣也会做出情感忽视的行为”后,对人的复杂性有了更好的认识。
“冷暴力”已经是一个为人熟知的词汇,是指精神上的冷淡、漠视等行为,造成的伤害往往比直接落在身体上的暴力更为严重。情感忽视就是冷暴力的一种,很多家长或许并不了解它的具体含义,却时常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不自觉地使用这种暴力。
同事小乔是个勤奋上进的人,在工作中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做事一丝不苟,来到单位没几年就连升了几次职,让同事们很是羡慕。但最近小乔却总是一脸忧愁。儿子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被停课,小乔把儿子带回家教育,儿子竟然吼了一句:“以前你不听我说话,现在我为什么要听你说!”小乔这才发现,因为忙于工作而对儿子忽略了太多。以前儿子说话的时候自己态度总是很敷衍,有时还会不耐烦地打断,后来儿子慢慢地就不再主动和自己说话了。如今母子之间出现了问题,儿子都不愿意坐下来和自己好好地谈一谈。
孩子的好奇心都比较强,思维活泼发散,经常对父母问这问那,或者说一些无厘头的话。家长有时会觉得很吵很烦人,可能是觉得孩子的话题没什么意义,也可能只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便对孩子敷衍了事,随意地回一句“嗯”“是”“就这样吧”,毫不走心地结束与孩子的对话。有的家长甚至直接对孩子的话采取充耳不闻的态度,任凭孩子怎么说,怎么试图引起自己的注意都不去理会,把孩子晾在一边,让孩子自说自话,等孩子觉得无趣了就会自己闭嘴了。
不关心孩子的心理世界也是一种情感忽视。很多家长都说自己忙,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忙着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却很少抽出时间陪陪孩子,问问孩子最近心情怎么样,有没有烦恼的事要向自己诉说。有的家长甚至觉得让孩子吃饱穿暖有钱花就够了,与孩子的交流也只是询问孩子身上还有没有钱,需不需要买东西。物质需求固然重要,但精神需求也不容忽视。家长的辛苦与努力不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吗?如果孩子觉得不开心,那家长的奋斗便也失去了意义。
我觉得重建“确定性”是可以帮助解决童年期情感忽视的方法。
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对自身童年被忽视的经历进行探索和认知。早年“被忽视”的体验可能来源于父母或者养育者的现实、或者心理困境,也可能来源于儿童在当时情境下的建立起来的、不恰当的保护自己的方式。
它并不是某种致命的缺点,它只是一种“感受”。当你经历这些“感受”的时候,学习去体验它,去为它下“定义”,做命名并表达,寻求新的经验。
定义自己的需要,并逐渐重获需要。很多遭受童年期情感忽视的人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真正的需要所在,它们甚至认为自己的这些需求不值得、不配被满足。 通过和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来探索自己的这些情绪和需要,逐渐改变自己对“爱的需求”的认知。最终开始可以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
需要我们反复提醒的是:任何深入探索自己旧体验和创伤的行为,都应该在“安全的环境或关系”中来进行。否则是有潜在危险的,如果处理不当,则容易变成一遍一遍的撕开自己的伤疤,但又无法将它愈合。
“父母”、“养育者”或者“童年”,他们都仅仅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如同我们每个人一样,他们也各有各的局限。我们去了解自己的“伤疤”,目的并不是要去指责他人的过错——真正的修复是从更深刻的理解中而来,也许现实并不能带来原谅,但是终于有机会表达、探索,和自己的感受和解。
还需要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都期待一个“完美父母”或者“完美童年”;但其实“完美”并不存在。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得有一颗向上的心,不要对自己不自信,要对生活充满希望。
即使你曾感受到被忽视,你依旧可以做出改变,去需要,去渴望,去坚定的拥有某些事物与情感。
“我应该比现在更开心才对。”
“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个围观者,观望着那些真正在生活的人。”
“我为什么总是照顾不好自己?”
“我到底是怎么了?”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意识到,我们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我们成年后的生活有着无法回避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正面的,比如父母和老师的奖励或者一次比赛的胜利。有些影响是负面的,比如被父母打骂、被老师当众羞辱。
这些真实发生了的事情,我们很多时候都能回忆的起,事件的影响也可以被真切的感受到。可是还有那么一些“事情”,我们虽然记不得,但它们仍然可能对我们产生持久的消极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事情真的发生了,而是因为它们应该发生却没有发生。这就是童年期的情感忽视(Childhood Emotion Neglect, CEN)。
“童年期情感忽视“这一概念,是Jonice Webb博士基于自己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经验,正式提出并进行推广的。Jonice Webb博士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当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父母足够的认可、接纳、和回应,孩子便学会了去隐藏或者压抑他们的真实感受,情感忽视的负面影响就发生了。
· 当孩子感到伤心难过,没人关心一下:“宝贝,你怎么了?”
· 当孩子需要得到安慰的时候,父母注意不到或者故意视而不见。
· 没人问询问一下孩子:“你想要什么?”
· 父母太忙,基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
上面罗列的这些父母的行为,没有一个能被看成是虐待性质的,没有一个涉及到让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也没有一个能被看成是临床心理学所定义的“创伤性事件”。但是,如果一个年幼的孩子,在他们最需要被认可被关爱的年纪,经历了足够多这样的有意无意的情感忽视,那么他们在日后将会体验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心理问题。
为什么在情绪上被接纳和认可,对一个孩子如此重要?作为人类,婴儿降生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与其他人建立“关系”。这种关系,不但使婴儿在生理上得到满足而存活下去,而且还使婴儿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使婴儿的社会化能够正常健康的开展,帮助他们由自然人顺利过渡到社会人。
在这一过程中,“情绪”就如同胶水一般,把婴儿和母亲或者其他主要抚养者粘连在在一起。依恋理论认为,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母亲要即时的连贯的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这样孩子才能和母亲建立和发展一种安全健康的依恋关系。母亲的这种回应,包括帮助孩子知觉自己的情绪状态,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反应,继而帮助孩子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可是,如果孩子的情绪感受经常的被父母忽视或者误读,那么父母就无意中给孩子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你的情绪不重要”,“你的感受是错的”,“你的情绪是不被接受的”。当孩子的情绪自我被否定了,这个信号就等同于:“你,不重要;你,不被接受!”。
“你的情绪不重要”
· 父母喜欢替孩子做主,小到穿衣吃饭,大到选学校交朋友,经常不顾孩子的喜好和心情。
· 孩子看似无缘无故的哭闹,在父母眼里就是无理取闹,认为孩子哭累了就不哭了,哭完就好了,所以置之不理。
· 孩子恳求爸爸陪着一起看**,爸爸总是推脱: 我很忙,以后再说吧。
“你的感受是错的”
· 孩子告诉妈妈自己害怕去幼儿园,妈妈却说:幼儿园一点儿也不可怕,好玩着呢。
· 孩子考试有了提高很高兴,爸爸却说:有啥高兴的,考满分才值得高兴!
· 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很伤心,妈妈却说:小朋友那是和你玩呢,别伤心!
“你的情绪是不被接受的”
· 孩子害怕去看医生大哭,妈妈说:哭什么哭,胆子这么小?
· 爸爸接受不了孩子兴奋时的尖叫,报以白眼,让孩子停止尖叫。
· 家里的宠物死了,孩子非常悲伤,爸爸却说:有什么好伤心的,不就是只狗吗,别哭啦!
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没有反抗和抵御的能力,但是他们有本能的生存策略。也就是说,孩子为了生存,会完全的接受父母对自己情绪的回应,从而作出相应的改变去迎合父母。一个孩子,如果经常体验到父母的上述行为反馈,便会逐渐的把自己的感受放下了并搁置一边,或者彻底隐藏了。只有这样,这些感受便不会再被父母发现,自己就能变相的取悦他们了。可是这样一来,时间长了,连他们自己最终都不能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了。结果,外在的我和内在的我就割裂了。
在这样家庭环境长大的人,时常无法感知到自己真实的情绪,对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时常表示怀疑。他们的情绪自我一直被否定被压抑,没能通过父母的肯定和接纳而真实的被体验过。他们的情绪没有根基,无法着陆,似乎总在一种飘渺的状态。他们的外表可能看似一个健全的人,但是内心深处却是彷徨、寂寞、空虚。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哪里有什么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少了什么哪里不对。
他们无法很好的知觉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很好的觉察和体会别人的情绪,因此他们很难和别人建立深刻的情感关系。总觉得有那么一堵墙横在自己和别人中间,因此内心时常没有归属感。他们总有种感觉,仿佛自己永远在别处,不知道这个世界哪里是属于自己的。
童年时期遭受过情感忽视的人,他们不能相信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就无法完全相信自己的决定。他们也因此经常对自己的决定十分纠结,常常发现自己做了不想做的事。对自己犯的过错,似乎又能很轻易的原谅自己。
临床心理学发现,遭受了童年情感忽视的人,他们似乎总是为别人着想,却很少为自己着想。他们或者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而无法表达,又或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和需求却害怕表达出来。潜意识的声音一直在提醒他们: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需求不重要。他们或许习惯了对别人报以微笑,但是对自己似乎额外的苛刻。当面对自己的时候,他们经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经历了童年情感忽视的成年人,他们的情感体验有盲点。他们不但无法很好的体会自己的内心状态,也很难准确的体会别人的感受。当他们自己做了父母之后,也自然比较难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他们的孩子也非常有可能与他们当年一样,在一个情感盲点里长大,遭受同样的情感忽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