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想分手感觉很累,为什么我总感觉爱得很累

为什么老想分手感觉很累,为什么我总感觉爱得很累,第1张

生活中的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和恋人聊天,有些事发生了分歧,你眼看着气氛不太对,你对TA说:“我们现在情绪都不对,要不一会再聊”。你只是希望不扩大矛盾,然而这时候TA却突然炸毛,“你要是现在不说清楚,我们就分手。”

或者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 如果你不照着做,ta便威胁要让你日子难过。

• 如果你不顺从,ta便威胁要断绝往来。

• 如果不照着ta的意思去做,ta会直接告诉你或暗示你,ta觉得被忽视了,感到沮丧或深受伤害。

• 不论你付出多少,ta总是要求更多。

• 常常漠视或看轻你的感受和需求。

• 对你做了许多承诺,却常常食言

• 当你不肯对ta的要求让步时,便会说你自私,狠心,马上翻脸。

以上的种种情况,不管是谁听到,都会让人觉得很不开心。而这种类似于“如果你不照着我说的做,我就不会让你好过”的威胁、恐吓,其实就是情感勒索

没有人喜欢被勒索,如果我们身处上面的实景,都会感到一阵浓浓的不适与压迫感。那么什么是情感勒索,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处理呢。这本来自苏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可以推荐给大家。

Part1—到底什么是情感勒索

根据苏珊福沃德的解释,情感勒索是控制行动最有力的一种方式。而我们日常生活中通常会遇到4类情感勒索者。

第一种—施暴者,“如果你不照着我说的做,我就要你好看”。

这种勒索者又分为“积极施暴”和“消极施暴”。积极施暴者就是当遇到让自己不爽的事情后,当场发火,用威胁或者恐吓的方式让对方对自己低头。比如情感出现问题的夫妻,其中一方叫嚣到“如果你敢跟我离婚,那你什么都得不到,而且孩子你也永远别想再见到一面。

而“消极施暴”的武器就是冷暴力,我们能感知到他的不愉快,但是勒索者就是冷冰冰的,除非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第二种—自虐者,“如果你不照着我说的做,我就死给你看”

顾名思义,这类勒索者就是通过伤害自己来引发对方对自己的愧疚感,一旦对方屈服了,那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就像很多狗血电视剧中,不喜欢媳妇的婆婆,通常就喜欢用这招逼迫儿子,“如果你不跟她离婚,我就死给你看”。

第三种—悲情者,什么都不说,只是不停叹气

这类勒索者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他会清晰的像对方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如果你没有照着我说的做,我就会一直这么难受。

而被勒索者虽然觉得自己也没做错什么,但是为了让对方开心起来,也会答应对方提出的要求。只要目的达成,他们立马阴转多云。

第四种—引诱者,“如果你能为我这么做的话,我将会带给你更多”

这类勒索者,虽然最隐蔽,但是危险性最大。他们会说如果你这么做的话,我会带给你一些好处,但是同时你也需要付出一点代价。可是我们会发现,勒索者会要求越来越多,没完没了,而他承诺的好处还遥遥无期。

比如会遇到这样的老板,告诉你如果你能多加班完成这个项目,那么经理的位置就是你的,当你答应了之后,有更多的班等着你,可是经理的位置还在远方像你招手呢。引诱者就像我们平时说的“嘴炮达人”,话说的很漂亮,但是没有丝毫付出。

Part2—为什么他们屡屡能得逞

情感勒索会使得我们的幸福感大大降低。

很多时候,面对情感勒索,我们是能清晰的感知到自己的不爽与压抑的。对我们的心理与身体健康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我们的幸福感。

情感勒索可能还会伤害到周围的人。

情感勒索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会利用周围所有能利用的武器,比如想要离婚的夫妻,都想要孩子的抚养权,他们往往会这样威胁孩子“如果你不选择跟我,那么你就再也不要来找我,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孩子”。这话对孩子的杀伤力显而易见。

那他们到底是怎么得逞的呢,因为他们给我们设了3个心理陷阱。即恐惧、责任、罪恶。这三座大山下来,让我们无处可逃。

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重迷雾:恐惧感。

情感勒索者会给我们传达这种感觉,如果你不照着我说的做,那么我会离开你,不再爱你。比如狗血电视剧中,想要逼着儿子分手的母亲,就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如果选择那个女孩,那么就跟你断绝关系。

母亲知道,儿子会舍不得女朋友,但是他们也很清楚,他们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通过这种威胁,能放大儿子对失去原生家庭的恐惧,这样他们就得逞了。

第二重迷雾:责任感。

情感勒索者非常善于利用我们的责任感,他们会告诉我们,这么些年,我为你付出了多少,你必须也要同等地回馈给我。比如来自父母的“我那么辛苦地把你拉扯大,这点你都不能为我做到吗”;或者来自来自妻子的抱怨,“那么些年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居然这么对我”。

第三重迷雾:罪恶感。

每个有良知的人都有罪恶感,而情感勒索者就非常善于利用我们的罪恶感。比如明明是丈夫不负责任,所以妻子想要离婚,但是丈夫会告诉妻子,离婚是不对的,你正在破坏这个家庭,你会让孩子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这时候妻子就会反思,我是不是不是一个好妈妈。这时候丈夫就是利用了妻子的罪恶感。

PART3—摆脱情感勒索,拥有更好的生活

说完了情感勒索者的手段与他们为什么能屡屡得手的原因后,我们再一起来看下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摆脱情感勒索。

停下来就是当你明确意识到你被情感勒索了,不需要马上回应对方的需求,一方面能够打乱对方的节奏,另外一方面也是告诉对方不是所有的事都是对方说的算。

紧接着你需要冷静观察,情感勒索往往披着很多的外衣,你并不是一定能察觉到,所以这时候你需要自己观察自己的心理与身体反应,是否难受,如果出现了不适的感觉,那么你可能正咋被逼着做一件你并不乐意做的事情。

如果你确定你正在被情感勒索,那么你就要开始采取行动了。以下的几种策略可能可以帮助大家抵御情感勒索。

第一种:非防御沟通。很多时候情感勒索者说的话会让我们很不开心,比如会指责我们自私,如果这时候我们采取针尖对麦芒的方式,反而会激化矛盾。这时候如果我们能淡定一些,更加温和地告诉对方,“对不起,我也不知道你会这么生气,要不我们晚点再聊”,将能更好的解决矛盾。

接下来是第二种策略,化敌为友。就是你像对方提出请求帮助和建议,一起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生气,或者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才能更好的解决眼前这个问题呢”。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第三种策略:条件交换。如果对方能做出什么改变的情况下,你也愿意做出让步,那这时候就会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

例如老公出于健康的考虑,希望你能减肥,而这时候其实你也希望老公下班后能少玩会游戏陪陪你。比起两个人互相指责争吵,双方同时各退一步显然更加有利于双方关系的和睦。

最后我们再来看下第四种策略:运用幽默。幽默是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可以让沟通的双方都感觉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所以我们不妨多利用幽默的力量来化解那些情感勒索。

在情感中不管是勒索者还是被勒索者,都没有赢家。

情感勒索,若单就“勒索”字面上的意思来看,我们知道,如果在金钱上若是我们跟本不想付出,但是对方可能会使出一些手段逼我们乖乖就范的方式。

而今天所说的“情感勒索”,就是类似的含义。勒索者为了达到目地,不会去顾虑他人感受,切击对方的要害,直到得到他们想要的。

这时,可能有人会想,“即然这种人对我有害,那就尽量与他保持距离就好啊!”但不幸的是,情感勒索者都是非常有技巧的控制者,他们很了解对方,有些可能让我们觉得自己身在备受呵护的亲密关系中;有些可能会利我们的罪恶感或需求渴望,就像挖了个陷阱,等猎物自己跳下去。

情感勒索,包括了“勒索者”和“被勒索者”。在勒索者方面,特别是通常为我们所亲近且熟悉的人,例如:合伙人、父母、兄弟、朋友,甚至亲人。因为在关系中,一个巴掌是拍不响,之所以可以构成勒索,是因为被勒索者为勒索者提供了可被抓住把柄的机会。

情感勒索虽然不似犯罪或暴力如此罪大恶极,但却不能轻忽它的影响力。只要我们和情感勒索者扯上关系,它就会一步步将我们蚕食,最终危害我们最重视的亲密关系及自尊心。

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虽然我们不愿见到与自己意义重大的人处于情感勒索中,但意识到并不表示这段关系已经失败,而是我们需要正视相处关系中的问题所在,才能让所有的亲密关系都能回归更稳固的基础。

《情感勒索》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这本书非常经典,已经出版了20多年。她本人是一个有25年的心理治疗经验的咨询师,同时也是一名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

“情感勒索的世界是很令人困扰的,有些勒索者的意图显而易见,有些则混沌不明,他们经常看起来很和善,只有在某些时候出手。因此,想在亲密关系中看清这股控制力,就更加困难了。”

我们应该要如何识别呢?先来看看以下的故事,以“六项特征”分阶段说明情感勒索的过程:

作者的朋友,是一对年轻的情侣吉和海伦,他们交往一年多。海伦的职业是在社区大学教授文学,而吉姆是位作曲家。

有一天,吉姆对海伦说:“反正我们每天在一起的时间这么长,干脆住一起算了。”海伦的公寓很大,吉姆在这前前后后搬来的东西已占了空间的一半。吉姆强调,这只是一次简单的搬迁,并不会带来什么问题及麻烦。

从吉姆的光明表态,让人明白心意,但有时情感勒索者并不会像吉姆一样,即使他们的想法用心昭然若揭,我们也不一定能察觉。

例如,若他们一起去参加朋友婚礼后,吉姆表现得闷闷不乐,并说:“有时我也会感到寂寞。”引起海伦的关注后,最后吉姆才说:“我想搬进来跟海伦一起住。”

乍看之下,吉姆的提议很合乎情理,但不久后海伦发现,他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不容许有丝毫讨论和改变的余地。

海伦对吉姆的提议感到不太愿意,因为考虑自己对这样的转变亳无准备,虽在意吉姆,但也希望能拥有自己的空间。

当吉姆看见海伦的反应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他并设有试着去考虑海伦的感受。相反的,却是逼海伦顺从建议。

吉姆说:“我只是想做一些对我俩而言最好的决定,相爱时不是就会想要共享彼此的生活,但你的拒绝,是不是不想为我敞开一点心房?”“难道我对你的爱,还没有强到我时刻陪伴在你身旁的程度吗?”

吉姆不断想让海伦理解,如果不顺从他,会有什么后果,因为没有达到目的,会让勒索者感到不安,所以他们会撂下一些令人感威胁的话,或者用“如果……,会更……。”之类的话来诱惑我们,如果再不答应,吉姆就会说:“也许我们该给彼此多一些认识别人的机会。”

海伦当然不想失去吉姆,虽觉得不妥,但几个月后,还是让吉姆搬进住处。

吉姆搬进海伦公寓后,两人冲突暂告一段落,虽然海伦还是对事情进展有点不太开心,但能摆脱吉姆的施压,让她们的关系恢复到原来状态,这确实让她松了口气。

对吉姆而言,向海伦施压,成就了他达到目的的途径,逼迫至让步,然而他们的相处模式就此逐渐形成。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有些疑问,有时当别人不按照自己对的劝告做时,难道不该用方法使对方听我们的意见吗?

对的,我们也会想用办法“控制”别人听自己的建议,但一般的“控制”,并不是消极的。例如,请他人帮忙做什么事,万一别人不听从时,我们也不会感到太大的不快。而情感勒索者却不同,他们会放大难过受挫的感受。

作者表示:“如果有人对我们的所做所为表达出强烈的言语及行为反应,但若不带威胁或施压,就不构成情感勒索。”

但如果所遭遇到的情况是:“对方试图掌控你;不理采你的抗议;坚持他们在性格及动机上绝对伏于你;对于你们之间真正的问题采取逃避态度。”能感受到对方的态度只是为满足一己之需时,就己经面临情感勒索的困境。

一旦发现了情感勒索的征兆,我们可能会发现关系逐渐在变调,爱与尊重已不存在,只有退让,双方关系才能恢复和谐。

会清楚的表态他的需求,并告诉我们若忤逆他们的后果。

施暴者对于被勒索者说的话杀伤力很大,而且并未注意到自己的话会对别人造成多大的影响。想避免施暴者的暴怒和控制欲欲,可能还会不自觉的做出说谎、保密和打小报告等台面下行为,好得到施暴者忠诚度的信任,不断违背自己的行为标准,并会为了无法违抗施暴者而自责。

另一种消积的施暴者,就是在利用冷冰冰、沉默以对的方法情感威胁对方,而若是我们越要求他,他们就会愈抗拒。

不会直接对外,而会将所有威胁内化,并强调“如果没有这样做,我就……。”

自虐型的人会想尽办法让对方觉得“我该为所有的事负责。”双方问的关系变得像成人与孩子,而自虐者就是弱小者,让对方负责将他们从无助的深渊救起,并呵护其碎弱的心灵。

如果你认为保护他们是你的责任,无疑是提供了他们一个完全控制你的机会。

悲情者在不顺心时,只有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要求对方完全顺从他的心意。他们不会威胁伤害任何人,但若是没有照要求做,错的都是你。

电视剧情中常常能反应部分生活的一面。在阴暗客厅的一角,沙发上坐着一位女性,她总是在静静地等待。终于电话铃响,等到孩子打电话来,她突然生气地说:“我怎么样?你问我怎么样?你们都不打电话给我,连自己的妈都给忘了,亏我还这么辛苦地把你拉拔大……。”

悲情者在不能如愿时,会表现的很沮丧,但在当下却不一定会说出原因,可能等我们担心了好几个小时或好几天后,他们才会说出自己的需求。

另外,这一类型的悲情者,常会哭诉情势对自己有多不利,“若不是因为天不逢时,自己太衰,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这种人会让我们知道,要是不让步,他们就会惨遭失败,而这笔账就将算在我们头上。

这种类型的情感勒索者是最不易发现的。他们会对我们发出正面的信息,并允诺一切关于爱、钱财或事业升迁的要求。

《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书中,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在她离家上学多年后,跟婚后就搬出家门的姐姐奥黛丽诉说,过往她曾遭受哥哥肖恩施暴的伤害。

某天,奥黛丽在电子邮件里回复道:“多年前我就该阻止肖思,这样在我之后你就不会受到同样的伤害。”

“我告诉了母亲,但是连母亲都不相信我,我也就不再相信自己了。”

塔拉回家后,终于鼓起勇气向父母坦诚肖恩对她造成的伤害,引起了父亲的愤怒。每当塔拉暗示肖恩有暴力倾向时,父亲就会对着她大吼:“你的证据呢?你有证据吗?你是不要回来想让肖恩进监狱?”

后来,所有的人都否认了肖恩曾暴力的事。

父亲训了一番活,他说“小女孩需要接受指导,学习如何举止得当。”

母亲沉默,过去曾承诺要帮助塔拉和奥黛丽,却没有兑现。

曾与她站在同一阵线的奥黛丽说:“你己经不受家人的欢迎,不能再打电话给我,除非有人监督,不然怕自己会屈服于你的影响。”

塔拉疑惑了,她想,这一切难道只是自己的幻觉?是否我应该矫正自己的想法,才有办法再度被接受,重回家人的怀抱!

引诱者提供的奖赏并不全都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情感上”的报酬。要想进入这样丰斥、完美梦幻的代价就是,“对他们完全言听计从”。

今天就先写到这,明天再来继续本书的后半部分。

帕蒂是一位43岁的公务员,她的丈夫叫乔。

乔的一些行为经常让帕蒂很困惑。 乔很少直接说出他想要什么,如果两个人发生争执,乔就会用哀伤的眼神看着帕蒂,让帕蒂充满罪恶感,也就不忍心再坚持什么了,顺从乔的心意。

一天帕蒂下班回到家,乔望着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帕蒂就问:乔,你怎么了?

乔痛苦的看了看她,说:没什么。

帕蒂开始反思: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就对乔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事情惹你生气,我很抱歉!你要告诉我原因。

这样持续了一个小时,终于问清楚,原来帕蒂曾经不同意乔买新电脑,因为最近家里钱比较紧张。乔觉得自己的感受被忽视了,所以很不开心。

帕蒂于心不忍的说:你想要就去买吧!

乔立刻就开心起来。

这是 《情感勒索》 一书中的故事。乔是一位 典型的悲情型人 ,这类人表面上看起来很脆弱,其实他们是 沉默的暴君 ,虽然并没有对身边的人大闹,也没有故意做出什么过份的事,但是他们看似脆弱的行为,会让身边的人感到受伤、困惑,甚至是愤怒。

对乔来说,坐下来和妻子讨论买电脑,会让他觉得很不自在,他更习惯于拐弯抹角的去让别人明白自己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乔会把这样的意思传递给身边的人:

因为你们不理解我,不体贴我,让我特别难过,特别痛苦,我是受害者 。

当他们不顺心的时候,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但是绝对不直接说出原因,等身边人担心了几个小时甚至几个星期之后,才可能从他们嘴里问出真正想做什么。

在他们不顺心的时候,只有一个办法能最终解决问题,就是别人必须完全顺从他的心意。

在日常生活中,与这个故事类似的情感勒索非常普遍,身边的人经常无意识的对我们实施情感勒索,勒索者可以很巧妙的把对我们施加的压力掩饰起来,让被勒索者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而且勒索者还普遍认为,自己所有的言行都是出于善意和体贴。

同样,我们对别人也常常不自觉的会实施情感勒索。

想要正确的了解和识别情感勒索,避免自己被无辜勒索,相信《情感勒索》这本书可以帮到大家。

午后,读到《金锁记》不禁唏嘘。张爱玲在结尾写道:“ 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七巧挪了挪头底下的荷叶边小洋枕,凑上脸去揉擦了一些,那一面的一滴眼泪她就懒怠去擦拭,由它挂在腮上。”曹七巧是可怜的,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因着自身的悲剧便将悲剧延续下去,不断地绑架儿女,无情地毁了他们的婚姻和人生。诱使女儿长安抽大烟,阻挠说媒提亲,在长安好不容易与童世舫恋爱的时候恶毒地诅咒,遥遥地向长安屋里喊道:“你要野男人你尽管去找,只别把他带上门来认我做丈母娘,活活的气死了我!我只图个眼不见,心不烦。能够容我多活两年,便是姑娘的恩典了!”长安无法摆脱翻来覆去的折磨,只好与童世舫分手,从此对婚姻绝望。儿子长白被她逼死两任老婆,自此天天花街柳巷混沌度日。虽然张爱玲这篇小说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但如七巧般利用亲情对儿女行勒索之实,现代社会仍然屡见不鲜。“你不听我的话,非要跟他恋爱,就再也不要回这个家了!”“你不答应我,我就去死!好不容易把你拉扯大了,却娶了老婆忘了娘,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这样的台词不仅是电视剧里的桥段,生活中饱受此类痛苦的儿女不在少数。

如此这般隐藏在亲密关系中的“相爱相杀”,苏珊·福沃德称之为“情感勒索 ”。 苏珊•福沃德 博士是享有国际盛名的心理医师和畅销书作家,还是颇受欢迎的演说家、节目嘉宾和媒体人。她的标志性著作《恨女人的男人和爱他们的女人》在美国售出200万册以上。之后《中毒的父母》再次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著作颇丰,作品已被翻译成超过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苏珊还拥有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在多家心理机构和医学诊所担任心理医师和指导顾问,解除了无数人心灵方面的困扰。在与来访者交流的过程中,苏珊发现许多人在亲密关系中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却依然无法摆脱这些隐形的控制,为了帮助人们冲出迷雾重建自我,她写了这本《 情感勒索 》,书中前半部分仔细分析了情感勒索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勒索者的各种手段;后半部分则给出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更好地帮助被勒索者减少勒索者强加的罪恶感。为什么有些人就是能在情感上轻易地控制我们,让我们觉得挫败感由然而生?为什么我们没法表明自己的立场,也没法坚定自己的立场?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就一同来听听苏珊·福沃德的深刻解析吧。

一、 什么是“情感勒索”?

先来看看这样的场景熟悉么?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A:你跟老公说,准备每星期抽一晚上去上课。他回答:“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呗,反正你一直这样。但别指望我会在家里等你回来。每次都是我等你,为什么不是你在家等我回来?”他让你觉得自己太自私了,所以你取消了原先的进修计划。

B:好不容易有个假期,你本来打算和朋友去旅行的,打电话给妈妈,她一听就大哭起来:“也不回来陪陪我,你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白眼狼!我还有几天好活呀?”妈妈引发了你强烈的罪恶感,你只好取消了旅行计划。

这些亲密关系中的一方不断施压另一方不断退让,而后循环往复的行为,就是“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实际上是一种以爱为名的控制。它有六项致命特征 :要求、抵抗、施压、威胁、屈服、重启 。

苏珊·福沃德将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勒索形态分为四种类型: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和引诱者。

施暴者 :“如果你要跟我离婚,你就再也别想见孩子。”“不听我的话就滚”是他们的座右铭。

自虐者 :“就是你害了我!”歇斯底里、充满被害妄想的人格特质。极度渴望依赖,把所有的麻烦归咎于对方。

悲情者 :“你爱我就该明白我想要什么,无须我开口。”“看看你对我做了什么好事!”自认为是受害者,事实上是沉默的暴君。

引诱者 :“我可以帮助你,只要你……”礼物引诱,但不会免费。如果不顺从他们的要求,就什么也拿不到。

看看以上这些话语,是不是经常能听见,也许有些话就出自我们自己的嘴巴。这四种类型不是单一的,有时会好几种类型混合出现。反映在家庭中,最明显的是在婚姻问题上,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矛盾冲突。这样的父母通常会让子女选择到底是要伴侣还是要他们,让子女陷入两难的境地,放弃爱情成全亲情是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不孝顺的罪名实在是背不起。古往今来,这样的悲剧数不胜数。陆游与唐婉,便是活生生被拆散的一对才子佳人,可叹“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二、情感勒索的影响?

情感勒索的可怕就在于:让任何亲密关系都不再安全可靠。

当一段关系不再安全,我们会变得对情感勒索者处处提防,甚至越来越无法与他们坦然相处。我们不再相信他们还会关心我们的感受,替我们着想,甚至不觉得他们还会对我们说实话。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一旦开始索取他们想要的东西,轻则忽视我们的感受,重则对我们毫不留情。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之间就丧失了亲密。

很多父母会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不愿意与自己亲近,分享心里话,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无意识的控制欲望,把他们越推越远。还记得去年,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控制与伤害”,引发全民热议。王猛说:“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小到穿衣打扮、大到择校交友都没有任何选择权,他说,自己是一个情感的“孤儿”。他深切地痛恨父母带给他的伤害,在这之前,已经十二年未回家陪父母过春节,六年前拉黑父母,不再联系。虽然王猛的作法有些极端,但真实地反映出被勒索者的心理状态,情感勒索者越加强对我们的精力、注意力或者是情感的索取,我们就越无法对他们付出。常常连最微小的爱意都不愿释放,就是不想被情感勒索者误读为我们愿意在他们的压力下屈服的信号,所以我们成了吝于付出情感的小气鬼,不想一再满足情感勒索者的希望和幻想。

二、 如何应对情感勒索?

苏珊·福沃德在书中第二部分,重点讲述应对情感勒索的各种方法。她给我们提供一个非常简单的SOS策略:当你觉得快要被情感勒索的压力淹没时,要使用 SOS: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和制定策略(strategize)。

停下来(S):不必立刻回应,用借口拖延。

冷静观察(O):花点时间思考下情感勒索者的要求,让自己化身成一位旁观者 。

四大策略(S):

非防御性沟通 :先认可他人的看法,让气氛缓和。你绝对没错。(即使你并不这样认为。)

化敌为友 :适当地示弱是个好办法。通过倾听找出解决之道。

条件交换以及运用幽默 :没人喜欢自己单方面退让,但条件交换能创造双赢局面,容易被双方接受。

运用幽默 :幽默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默契,使用幽默来和情感勒索者沟通可以让双方感觉放松。

苏珊·福沃德认为,情感勒索的危害性并不在于受害者实际上答应了勒索者的什么要求,而在于受害者 自我完整性的缺失 ——一段健康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关爱、替彼此着想、希望对方更好的基础上,否则对双方都是有害的。完全顺从并不是真正的爱。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写过一本书《为何家会伤人》,讲述了家庭关系中的种种困局,什么人能够令成年的子女回归到孩子的状态呢?只有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如果不恰当,以爱的名义形成控制的事实,让孩子失去自由呼吸的空间,孩子便会害怕和逃离。爱和自由是家庭最该给孩子的礼物。我一边读一边想起过往的经历,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情感勒索”,以及自己无形中施加在孩子身上的控制,原来每个人都可能是勒索者和被勒索者。如果你在生活中饱受痛苦的纠缠,这本《 情感勒索 》能教你如何科学、理性地终止亲近的人对你的伤害,同时也能提醒你迅速识别出自己对别人的不恰当言行。 愿我们只是相依相伴,不再“相爱相杀”。

�8=9R9�7�b���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487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