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么看世界之一:世界者何

佛教怎么看世界之一:世界者何,第1张

转自:济群法师

        佛教究竟怎么看世界

  可能有人会奇怪:佛教关心的是人生烦恼及痛苦的解脱,与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对世界能否达成正确认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幸福。因为人生的许多烦恼和痛苦,都是由错误的世界观造成,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那样: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说,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是正确或是错误,是深刻或是肤浅,是全面或是片面,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心灵感受,左右我们的行为方式。

一、世界者何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现在使用的很多词汇,最初都来源于佛教,包括我们经常说到的“世界”。佛法所说的世界,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楞严经》卷四曰:“云何名为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

 “世”为迁流义,属于时间范畴。佛法认为,时间像流水一样,处于不断的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又从现在延续到未来,所以时间的存在形式为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界”则是对于方位的界定,属于空间范畴。佛教对于宇宙的空间,有六方和十方之说。六方是指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则是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又把世界称为世间,“间”为间隔义,世界就时间来划分,有三世的间隔;就空间来划分,有方位的间隔。

 佛法中所说的世界,古人称之为宇宙。《淮南子》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为空间,即东、西、南、北、上、下;宙为时间,即古往今来的变化过程。就其基本定义而言,与佛教关于世界的概念基本一致。

 世界包罗万象,若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认识,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从内容上,可归纳为两个部分:一是有情世间,所谓有情,即一切有知觉、有情感的生命,包括人类及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动物;二是器世间,指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山河大地等物质世界。从结构上,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从生命的存在形式上,则分为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声闻、缘觉、菩萨、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法界”或“十界”。

 相对于我们看到的现实世界,佛法对世界认识显然更为深远。世界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有着重重不同的层次。(待续)

首先说明我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先介绍一下相关知识。

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潜意识、灵魂、精神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它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源的、第一性的,而外部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注意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主观意识指的是自然界内在非物质的总和,不是简单指人类思维。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英国);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德国);

“物是感觉的复合” ——马赫(奥地利)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古希腊)

通常我们把佛教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儒家陆王学派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认为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的“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传习录》

这句话往往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经典,但是主观唯心这样的范畴来自西方,用来套中国哲学总不是那么地合适。王学特别强调的是良知,所以灵明其实是指“良知”,人的主体精神、世界意义的阐释者。在人出现以前,世界是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但世界的“意义”、“价值”等则是在人出现之后产生的。也就是说,世界的意义根源于人的存在,在于有意识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和阐释。不过,王阳明强调人对世界意义的建构和主体作用,但并没有将“良知”置于客观自然事物之上,不象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凌驾于自然事物那样将自然作为“良知”的“异化”;而是强调良知与自然事物的交融汇通关系即“天人合一”的关系。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灵魂。也就是说每个自我都有一个世界,而且每个世界都是平等且相对独立的。每个世界都互相影响,每个世界的发展方向都取决于其意识体本身,而客观世界则是由这些意识世界构成,这样即无客观坐标,只表现个人意志,其认为物质不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

我们可以看看佛教经典《楞严经》,它把心与物的关系乃至宇宙人生形成的原理讲得万分透彻,你如果读明白了此书,你才知道一般人不理解的所谓“唯心主义”的真正内涵和伟大智慧。

就以佛教里面讲的“万法唯识”来讲,其含义就非常深奥。因为同一个事物,由于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世界上普通的人看事物,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的,每个人心中的世界是各不相同的。这是一。

如果人们能够用清净的心来看这个世界,那么,他就没有“观点”,而他的心中却非常清楚地知道每个人由于角度不同所以理解不同,没有什么是非对错,世界,本来就是如此的;一切执著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的人,活得累,活得苦,他希望每个人都同意自己的观点。而真正懂得万法唯心的道理后,他既解放了自己,又解放了别人。所以,能够不身在此山中,所以能够看到庐山的真面目。这就是圣者的智慧与境界。这是二。

佛教里面对于心理乃至心灵的解剖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唯识学”,其中将人的精神现象称为“心法”和“心所有法”,建立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等八个识的“八个根本心法”的理论建构,有时间,可以好好学习,看看古代圣人对生命、对心灵的解剖精微到何等程度!

唯心主义并非如此荒谬,不像大众和教科书一样所说的片面而扭曲。英国诗人雪莱到中年后,才把自己年轻时候否定的唯心主义理解透彻,从而感叹道:一个人真正懂得了唯心主义,他的思想才算真正成熟了。

(以上部分引用自贴吧)

介绍完了再来讲讲这个问题

看下尼采的语录

1、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

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

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

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

2、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3、野蛮其身体 文明其精神,精神超越身体,意志超越极限,看 这个人!深藏于。 世。 时刻等待这爆炸这个世界!

4、人类是一根绳索,连接着动物和超人——一根绳索悬挂于深渊之上。

5、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

6、创造了这个有价值的世界的是我们!

7、想在善和恶中作造物主的人,必须首先是个破坏者,并砸烂一切价值。也就是说,最大的恶属于最高的善。不过,後者是创造性的善。

8、聪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9、“假使有神,我怎能忍受我不是那神,所以没有神!”

这些话狂不,充斥着唯心主义者对主观能动性的极致发挥。

我们首先理解一下尼采神的概念:站在他所处的历史环境,特指基督教中的上帝,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神已经成为了宗教的符号,人类信仰的寄托,希望的存在,情感的慰籍。这就弱化了人的自我信念,强化了对神这一虚无飘渺概念的心理依赖。

其次尼采提倡的是什么?“上帝已死”即打破对外物的依赖,不管他是实在或只是概念。“权利意志”既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自我超越的强烈愿望。

具体到第9句:

前半句“假使有神,我怎能忍受我不是那神”表示我就不相信神的存在,我更不需要神的存在(来寄托我的信仰),自我才有成为“自己的神”的资格,相比神我更相信自我。

后半句:“所以没有神”表示我并不是“神”,也不想成为“神”。在《查拉图如是说》中表明他的愿望是“超人”,就是希望自己包括人类这一种族超越旧有“人类”的属性,成为超人。没有必要为“神”,神反而是一种限定,更高的形态应该是“超人”“超神”。

主观唯心主义者相信我即宇宙,我命由我。

不是强者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而是你所知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大多是强者。主观唯心主义者不会被压垮,他们的信仰无比坚定,即使现在没那么强,也会始终着相信自己。

你今天是一个孤独的怪人,你离群索居,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民族!———尼采

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後方生。———尼采

在了解尼采之前,我也曾说过:“唯物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发展阶段”。

尼采曾言: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阶段:

一是合群期,崇敬、顺从、仿效比自己强的人;

二是沙漠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自由精神茁壮生长,重估一切价值。

三是创造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但这肯定不是出于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出于自己,我就是命运。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人都被教科书毒害了,因为唯物主义让人没有坚定的信仰,也便于管理和统治,他们相信物质决定意志,相信金钱的力量。

而现在的唯心主义者却越来越多,他们具有知识与思想、批判性。在信息互相交织且矛盾的时代中,很多中年人也逐渐理解唯心主义了。这也符合了尼采通往智慧的三个阶段的理论。

之前我说过“唯心主义并非如此荒谬,不像大众和教科书一样所说的片面而扭曲。英国诗人雪莱到中年后,才把自己年轻时候否定的唯心主义理解透彻,从而感叹道:一个人真正懂得了唯心主义,他的思想才算真正成熟了。”

最适合你读诵的经典有一个,《金刚经》。金刚经告诉我们如何安抚这个心。金刚经告诉我们如何发心。金刚经告诉我们如何布施。

对人的态度,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感情也是一样。有所住的心,都是苦恼的心。你也许要进入工作。要走入社会。在社会上,一切服务,就是布施。因为布施,就一定有回报。在公司里努力工作,也是布施。其回报就是工资。如何工作?那就是无相布施。

也许你现在什么也没有看懂。无所谓。你找一本金刚经。好好读,一遍一遍的读。一句一句的想。再对照你的生活印证。你就会慢慢地明白,金刚经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我自身自08年开始持诵金刚经。受益极大。一言两语说不完。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大德,都是受益于《金刚经》。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喜欢的李商隐的诗句。

李商隐,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了。我觉得他最有名的诗句,应该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过,开篇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吧。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摘自

第一句: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我第一次知道这句诗,是看《中国诗词大会》时知道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句诗很美,当时老师解释说: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好像拿现代话一说就有点非主流了。但是李商隐就不一样,一样的意思说出来格调就很高。

第二句: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马嵬》,是一首永史诗。全诗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展开的,背景是马嵬事变。这句诗是诗人对唐玄宗身为皇帝,却保不住自己宠妃的悲剧结局进行的辛辣讽刺。

其实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进行描写的诗歌挺多的,最有名的应该是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虽说这些诗人的本意都是对唐玄宗的讽刺和批评,但是读到杨贵妃死后唐玄宗那种思念,还是有些惋惜。

第三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句诗出自《无题》。李商隐的无题诗真的是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如果当时古代流行个性签名,李商隐的诗随便一句都不俗。

这一句诗非常适合异地恋的人们,感觉他们对这句诗能有更深厚的体会。

第四句: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北青萝》。意思应该是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执着于爱和恨。典故应该是《楞严经》:“人在世间,直微尘耳。何必拘于憎爱而苦此心也!”

整首诗的情感和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诗人当时卷入党派之争中,诗人感到精疲力尽,想用佛法来开解自己。

第五句: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凉思》。因为没有收到友人的书信,诗人怀疑友人或许有了新交,而把自己忘记。

感觉一到毕业,之前的朋友都各自有了新的圈子。慢慢联系就少了,然后我就有了诗人一样的想法,他们是不是都有了新交而忘了我呢

第六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或者朋友的思念。

身处异乡的人们,每逢佳节或者心情低落的时候,对家乡或家人的思念都变得更加浓重了。

第七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锦瑟》。《锦瑟》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一首诗了,所以这句诗算是压轴了。《锦瑟》全诗运用了很多典故,比如庄周梦蝶、望帝悲鸣。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

李商隐的诗都很经典,有兴趣大家可以下去查查,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这七句仅是我的一点私心,来和大家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289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