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抒情哲理散文:感悟大海_650字

初三抒情哲理散文:感悟大海_650字,第1张

小时候,大海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一缕和煦的阳光,一片金色的海浪。

长大后,大海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变的追求,一片平静的海水,一种翻腾的人生。

我没有去过大海,也不曾拥有大海。记忆中,它永远都只是那一泓宁静的水洼,偶尔翻跃着,偶尔咆哮着。隐隐的像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斗志,也许,这才是大海。

有时,对于大海缺少的是恐惧,过盛的是憧憬。他带来的是一种恬静,一种惬意,那翻腾的浪花是他的韵律,金色的沙滩是它的归衬。同样它的一个浪花可以吞噬无数生灵,一滩金沙可以淹没千百历史,它酷似一位君主,它可以造福万物亦可以万物,它不是深闺少女亦不是淑女而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它不是蓝色地毯亦不是小溪,而是一望无际流动的沙丘。但,我想,若是缺少了狂风巨浪,那如镜的深邃则缺少了本性,起伏跌宕虽令人恐惧,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美景,少了它,大海不过是溪湖的扩大倍。

大海不会去刻意的展现自己,它默默无闻,却又惊天动地,它浪尖上的美吸引着人们的注视,那是它斑斑伤痕却又是它无悔的青春。

当一个浪花拍打着沙滩,覆盖着另一层浪花时,迎来的是黄昏的宁静,休谧的美。在第二天的光辉洒向海面时,它会接受更加严酷的,更加无情的挑战,只有迎着这不断的挑战,才会使它成为大海,没有这些挑战只有成为湖泊。

我没有见过,但我深爱着大海,大海的美令人憧憬!湖泊的狭小不如大海般浩瀚,同样的本质却有不同的命运。

我想,总有一天,我会见到大海。感悟海的每一个波浪,感悟海的每一丝风。

初三:芸

初春的早晨,晨光穿过一缕缕轻纱般的微云,轻柔的照在大地上,小鸟也在地上乱蹦乱跳找寻自己的好朋友,小草在微风中伸出那白嫩的小手正向我打招呼呢!它探出小脑袋展望这大千世界,它高兴的跳起了舞,悬挂在草头的露珠仿佛一个个透着阳光的眼睛,如同一团团一簇簇青色的碧云,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有活力。 小草在别人眼中是那么的平凡,人们常常藐视它,也对它不理不睬,也常常不管它是否在你脚下被踩着。然而在我的眼中,它却全然不同,当烈日炎炎时,它会伸出枝叶来挡,给燥热的你来一片绿荫;当孩子踢球时,它会给你提供场地,,让孩子们畅快无比;当空气污浊时,它会帮忙净化空气,使你的生活纯净自然。它是多么的伟大却又不露声色。 大地告诉我是谁挡住了直射大地的强烈阳光,鲜花告诉我是谁让它变得更美。有时暴雨骤降,巨石突然压下来,它仍然要挺直腰板,任何东西都无法让它屈服,因为它的根已深深的扎入地下。多么像建设工人啊!多么像边疆的建设者啊!他们早已扎根于这块火热的土地上,无私的奉献。 我,赞美小草!

给你两篇,可以自己选

第一篇

大学了,一切都变了。虽然有些茫然,但不免让人兴奋!

新的城市,新的世界,新的自己,新的心情!我们经历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一次次蜕变中不断走向成熟!

大学是一个展示个性的天堂。这两个月来感受到最大的不同是,高中以前我们崇尚“谦虚使人进步”的学习和做人原则;而大学,顾名思义,大而学之!广博的自主的创造性的探究性的学习,同时社交显得由为重要。如何展示自我,怎样放飞自我,对我们来说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在此,我想引用进入大学第一天时,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优故我秀,我秀故我在!这也是我这么久以来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啊,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高强度竞争的社会。秀出自己的亮点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生存技巧!我们强调谦虚,的却,我们需要谦虚!但它只应该是我们的学习态度,而不应继续作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秀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前进的过程!当代的大学生是这样,那么我们当代的高中生初中升呢??

我们的素质教育为什么迟迟不前?我们的基础教育为什么会压力越来越大?是不是我们的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一定要存在着如此大的鸿沟?

其实,只要我们在初高等教育的衔接上稍微往前迈一步,我们的教育事业的 发展也许会轻松许多

或许,我只是在瞎想,但我相信更多的人一直在思考!

第二篇

进入大学的感想

六月战罢,休息四月,带着疲惫的身子,怀着对大学的热情进入了大学。无数圆了大学梦的莘莘学子们即将告别温暖的家庭,独自去异乡书写自己的壮丽青春。在我的心里,大学就是小天堂,就是可以真正过生活的地方,实际上大学并不是什么小天堂,可以说是有苦有乐的好地方。有苦有乐的小社会。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这是有道理的。我们前脚刚踏进校园,后脚就走上了开往军训地的车,可想军训地可不是什么享乐的地方,一开学就给我们苦头吃,也可以说是大学开头“难”。十二天的军训下来。可以说是累了,也可以说是强了,毅力更强了。军训并不是什么苦差事,而是对我们有意义的活动。

真正开始我们的课程已经近十一月了,估计上不了多久就会放假,可能二个月。一开始,每天7:30起床,8:00上课,吃个午饭,睡个午觉,晚上自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有时去机房上个网,这要你有多爽你就有多爽。好事不会长留的,过不了几天,学校给辅导员下达五份文件,我们的命运就变了。早上7:00就要起床了,7:20就要离开宿舍,晚自习是一定要去的,不去被辅导员知道你就完了。唉,这种日子一直到现在,这种日子要你有多爽你也会有多爽,后来也惭惭适应了。

不久,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大学可以说是小社会,社会有多少活动你在这就有多少活动。刚开学我就有加入社团,社团的活动也多了起来,有你忙的了。社团活动多也就没什么了,让你无语的有不仅仅是社团活动多,我们班级也有很多活动,班级活动多就算了,学校也有很多活动,什么舞会啦,这个赛啦,那个赛啦。让你忙你都忙不过来。我是不会让这些活动忙死的,时间还是有的就看你怎么挤了,弄出一点时间来打打篮球什么的还是可以的。时间哪里来的?有些活动是可以不去参加的,真正所有的活动都去参加,那你就不要活了,所以自己还是要有自己的时间。

随着时间的过去,随着这学期的慢慢结束,我才慢慢欣赏到大学的魅力,大学真的是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有很多事情,真的不应该太在意,生活中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多一些容忍与体谅,就会少一些争吵与烦恼,少一些麻烦与事端,你就会过的很好,则会更多地感受到集体生活带给我们的温暖与快乐。在这,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一个宿舍的人是很团结的,一个班的同学也是很团结的,我们都会互相帮助,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一个小集体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集体的力量是无法打败的。

大学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来了就要好好珍惜,不要浪费社会的资源,也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青春。为了让我们的在大学更有意义,我会我也要更努力的利用我的时间去完成对我有意义的事!

雨伞: 每当人们在下的稀稀拉拉的雨时打起

雨伞时,我的心情却很沉重,有着强

烈的负罪感。

下雨时们喜欢撑着一把五颜六色的、

好看的雨伞遮雨。在深灰色的天幕

下,那绚丽的、色彩鲜明的雨伞把地

上映得很亮,若从上面俯瞰,倒也是

一片十分靓丽的景象。而我却不爱雨

伞,不但不爱并且更是讨厌雨伞。因

为我觉得那东西容易伤到别人而且很

难看。和我不同的是我的表弟他那时

大概只有四岁。然而他最爱看色彩鲜

明的、漂亮的雨伞,可是我不允许他

玩,他也只得穿着厚厚的雨衣走出门

去看别人打一把把漂亮的雨伞。看到

他最爱的蓝色雨伞,他会十分高兴;

看到别人的雨伞坏了,他会发出无奈

的叹息。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十分

可笑的。一次他正看别人的雨伞看的

出神时,那人见她喜欢雨伞便把雨伞

递给他玩玩。恰巧被正路过的我撞见

了,我愤怒的走上前从她手中夺过雨

伞踏扁了还给了那个人,他嚎啕大

哭。我毫不理会,头也不回地走了,

后来他怎么样了我不知道,也没在

意。

现在每当看到每一把雨伞经过时,自

己儿时对他精神虐杀的那一幕就忽的

浮现在眼前。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负罪

感,我想了很多补过的方法向她承认

错误。但从他疑惑的眼神中我读出她

已经什么也记得了,于是我买来一把

五颜六色的雨伞和他一起玩。我记得

那天她开心极了,绚丽的雨伞与他灿

烂的笑容交织在一起。她手持雨伞转

呐转,我仿佛看见一个可爱的天使正

朝我微笑。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抹去了

我沉重的负罪感,我情不自禁的也手

持雨伞和他手牵手转呐转······

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关爱他人可以从小事做起,譬如你帮助一个同学辅导功课,一个好老师的一句诤言或几句鼓励的话,往往能给学生带来不懈的动力,还比如你扶一个盲人过马路,陪老人谈心……这都是关爱他人的表现,如果你给予了别人关爱,那你自己心里都是美滋滋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老师对我们有关爱,她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给予了我们关爱,他们的爱是伟大的!我们自己也要学会关爱,关爱别人,关爱自己!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组织去养老院探望老人,在那里,我们帮忙打扫卫生,端茶给他们喝,又陪老人们聊天,还表演节目给他们看,他们不知有多开心,笑得连嘴都合不拢了,看着他们灿烂的笑容,我想哭,他们已经老了,剩下的时日不多了,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多给他们点关心,多点爱护,让他们老有所乐吗?!我想他们心里一定暖洋洋的!

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华强北买东西,妈妈让我和爸爸在下面等她,她到女人世界上面去买衣服,我和爸爸坐在下面等,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她长得蛮漂亮的,还穿着旧校服,但她没有胳膊,靠双脚写字来乞讨,她面前摆着墨、纸还有一个装钱的小红桶,脚趾间夹着一支毛笔,沾了沾墨水,开始写字,她在纸上写了四个大字:鸡年快乐。字还很不错哦!我觉得她好可怜啊!我毫不犹豫地就走过去在那个小红桶里投了五元钱,随后路过的人都纷纷献出了爱心,可让人气愤的是总有一些抱着孩子的父母看了一眼就走了,没有一点爱心,这让那些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了不良的影响,不利于培养爱心。这个小女孩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更没有快乐地在学校读书,她多么需要我们的一颗颗爱心、和一双双温暖的双手啊!

在此我真诚呼唤全世界的朋友们,关爱别人,关爱自己!让自己和身边所有的人都充满爱!让人间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

关爱,关爱,爱在身边,无处不在!!!

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被人关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心他人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感想感悟作文,感想感悟怎么写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感想感悟作文,感想感悟怎么写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3、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4、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5、 (2)亮明基本观点。

6、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7、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8、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9、“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10、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11、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12、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13、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14、(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15、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16、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

17、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

18、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19、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20、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

21、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22、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

23、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

24、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5、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

26、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27、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

28、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

29、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30、补充: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31、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32、 首要的一点是“读”。

33、“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

34、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35、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36、 其次要认真思考。

37、读后感的主体是“感”。

38、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

39、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40、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

41、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42、 第三,要抓住重点。

43、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

44、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

45、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46、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47、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48、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

49、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

50、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51、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52、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53、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54、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55、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

56、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

57、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58、 读后感以“感”为主。

59、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

60、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

61、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62、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63、 六、要审清题目。

64、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65、 七、要选择材料。

66、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67、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68、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69、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

70、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

71、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72、 九,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73、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

74、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75、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76、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

77、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

78、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

79、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80、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81、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

82、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83、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

84、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

85、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86、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87、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

88、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

89、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

90、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91、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

92、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93、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94、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95、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

96、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97、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

98、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

99、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

100、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101、如何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102、 补充: 学生写好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辣手的问题。

103、要写好读后感,指导是关键。

104、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呢体会是: 一、指导审题,理清题意 写好读后感,审题理清题意是关键。

105、例如我教《养花》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106、首先让学生明白“感”是什么“感”就是要求写自己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07、接着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可以先讲作者怎样说,怎样做,然后写自己“悟”出什么道理。

108、 如何给文章定题目呢读后感题目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题目,如:《养花》读后感;也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学习要善于摸门道-《养花》有感。

109、 总之,要使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写作上要求,审题最关键。

110、 二、抓中心,定要点 《养花》这篇文章写读后感,就是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11、所谓“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是中心思想,写体会的读后感,“感”应该围绕中心思想去开展。

112、 第一步:先让学生回忆《养花》一文的中心思想,理清要点。

113、第二步:我归纳习作要求,《养花》这篇文章抓住三个要点:①、养花能增长知识。

114、②、养花能调节脑力劳动。

115、③、养花可以创造劳动果实,发展友谊。

116、 三、抓住要点,联系实际,理清结构 首先我让学生讨论《养花》一文几个要点,有几个方面体会较深。

117、接着指导如何联系实际谈体会,最后介绍写读书笔记的两种方法: 先叙后议。

118、方法是:先介绍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结合自已例子说感受,最后写对自己的教育。

119、 2、夹叙夹议。

120、即围绕中心抓两三点,联系实际,扣紧原文发表感情,或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去开展议论。

121、 四、指导几种开头方法 开头谈总的感受。

122、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

123、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124、 2、开头提出问题。

125、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

126、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127、 3、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

128、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129、 五、学生编写写作提纲,小组发言交流。

130、 六、学生动笔写习作。

131、 由于我指导学生写《养花》一文读后感方法得当,学生写起来文章没有千篇一律,开头和结尾基本上能按读书笔记方法去写,中间段学生能用自己的例子去谈出体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32、怎样写好高中的读后感高中读后感与初中的区别何在老师要我们根据读过一篇散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但是由于太久没写,又因为自我觉得不想以初中的模式去套入高中文章之中,所以特意指教各位。

133、 我觉得读后感的写作有很多种,看你读后对哪些方面更有心得和感悟。

134、可以偏重思想与理趣,也可以偏重语言或结构。

135、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评价,也可以选一二细节做深入分析。

136、若针对文章观点,可赞和,可批判,也可进一步阐发。

137、若结合文章语言或细节,可以比较、联想、评论赏鉴。

138、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见解,写出独有的感受。

139、这样,就会通过写作使阅读得以条理化和深化。

140、在作业中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

141、不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吗其实,一篇文章,只要有一句话留给你深刻印象,让你长久不忘,那这篇文章就没白读啊!就值得写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435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