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智慧】缘愁似个长,佛教如何看待烦恼?

【佛学智慧】缘愁似个长,佛教如何看待烦恼?,第1张

何为烦恼?烦恼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正确认识并消除烦恼?

这是本次佛学通识课的主题,带着熟悉的湖北口音的成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场妙趣横生的人生哲理课。

在主题开始前,老师先以张信哲的情歌《信仰》作为引子,“爱是一种信仰,爱把我带到你身旁”等歌词,来引导大家认识何为爱。爱是适当付出,爱是情感维系,爱是关系互动,爱也可以在刹那间幻化为一道泡沫。

流行歌曲时常以爱为主题,表达逻辑多是从有条件的需要回报的爱演变到无条件的爱:我如此爱你,对你付出这么多,而你却如此冷漠,不顾情谊、掉头而去,自己的情绪中产生了怨恨,转念一想,觉得不对,不管你怎么对我,我还会一如既往地爱你。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歌曲或对话中,甚至是情绪的产生,都可以追求它背后的逻辑、认知和缘起,回归到类似推论中,这在佛学里就是一种思维修。就像通过邓紫棋的《泡沫》来看出诸行无常一样。那么,关于烦恼,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思维修呢?

(一)何为烦恼

恨者,怨也;痛者,伤也。所谓烦恼,指的是某种让人感到不愉悦、不舒适的心理状态。例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沮丧、不安、痛苦、无聊、嫉妒等。烦恼是一种身心不安,它贯穿于我们生命中的每个片段中,我们担忧未来,追悔过去,无时无刻不处于某种明白或潜藏的焦虑之中,呈现出一种“身心交迫”的心理状况。

烦恼以悲、哀、伤、痛、怨、恨的形式显现,是一种情绪表现,由环境引起。因此在产生不满和不适,会习惯于将其推就或怪罪到某个对象,所谓愤世嫉俗,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这样心理才会踏实。但是,环境是否一定会产生烦恼呢?

在缘起法看来,烦恼是因我们对环境的不同认知而决定,并无真实之本质。在认知的共同框架下,每个人的细微感受却是有千差万别的。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面对相同环境时,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在相同环境的不同因缘上,同一个人的情绪也会是不一样的。因此,环境并不一定会产生烦恼。

(二)烦恼之源

烦恼是从哪里来的呢?

烦恼,即佛教中认为的“苦感”。苦感来源于五毒:贪、嗔、痴、慢、疑。

三千烦恼皆因贪念生,贪而暂得生乐,贪而不得生嗔,执着无明即痴,恃强凌弱即慢,怀疑真理即疑。此处真理特指佛学认知理论中的缘起性空。

人生在世,我们又能贪求到什么呢?世间外物并非真实拥有,所谓真实拥有是永远拥有的意思,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一切因缘都在变化中,又有什么是值得执着的呢?

烦恼的本质,不在于情绪的起伏,也不是环境的变化,而是对世间真相的无知,对五毒心的虚妄。导致心念并不由我们主宰,当环境变化,念头随之起舞,并且粘着在那些贪恋的事物上,然后开始自导自演一场烦恼大戏。因为缺乏觉察和自制力,就容易被下意识和欲望主导,陷入行为的恶性循环。

(三)如何消除烦恼

当我们了悟佛学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认识到烦恼之缘起,时刻保持“出离心”,远离五毒心,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烦恼发生的几率。

但如果烦恼来了,我们要学会观察它,认识它的因,以及它带来的果,而不是去思维它,去造作它。做到勇于面对,坦然接受,想法解决,最终放下,达到豁然超脱的境界。

佛学的内核和基调主要是缘起性空,绝大多数人终身都意识不到空性的存在,这就像红楼梦里的《好了歌》:

初识空性容易陷入消极的虚无主义,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不真实的,是一场梦幻,奋斗毫无价值,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持这种观念的,在佛学里叫“顽空”,这是空性的第一层;第二层是认识到空性后能够独善其身,追求超脱,追求涅槃,这种是小乘佛教提倡的,叫做“偏空”;第三层则是大乘佛教所提倡的菩萨道精神——自利利他的毕竟空,既能认识到苍生疾苦,同时又能与苍生一同体验疾苦,以期达到自度度人的目标。

认识到空性,才能更好的理解佛学,理解我们所处之环境,远离日常之烦恼。

佛学课的其他文章,欢迎来戳:

佛学智慧写在开课前

听道参禅生活处处皆禅意

作为一个九零后,从小就被教导“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无耻”,过去的二十多年,佛教在我的眼里,就属于迷信的范围。直到最近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对宗教,一直抱有一些误解。

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正如《未来简史》书中所说:“宗教的定义在于其社会功能,而不是神是否存在”。宗教的创立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不是仅仅依靠法律的力量就足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科技发达的现在,世界的三大宗教,还没有消亡的原因。

选择读这本书,倒不是因为突然迷上了佛教,而是我之前接触到的概念“无我”,让我发现佛学中的一些观点,可以为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难题。况且,抛开对宗教的固有印象后,你就会明白,佛学从本质上来说,它是哲学的一种,值得仔细研究。

先说说,佛学中的一些定义:

1我执:认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绝对恒常存在的。

2苦:造成痛苦的原因,在于“我执”,也就是过分注重“自我和外界”。

3无常:事物处于变化中,不具有固定性和恒常性。

4无我:所谓的“自我”并不存在,自我,时刻都处于变化中。

本书的作者——希阿荣博堪布,是现在藏传佛学中,颇具影响里的佛学大师之一,近二十年来,他到各地弘扬佛法,组织各种放生、修行活动,深受佛子们的尊敬和喜爱。

书中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的,便是作者对“痛苦”的解读。人这一生中,最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远离痛苦。佛经中,把痛苦分为三类:第一类“苦苦”,就是那些明显的痛苦,例如:疼痛、恐惧、生死;第二类“变苦”,由快乐变成痛苦,例如:过度饮食、熬夜等,这些获得了短暂的快乐后,会导致各种疾病痛苦;第三类“行苦”是指,陷于轮回的无奈和烦恼中,产生的痛苦。

01对外界的痛苦:

佛陀说:“大部分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的误解。”“相由心生”这个词,虽然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它的意思一直被人所误解。它来源于佛经,其中的“相”,不是仅仅指“一个人的外貌”,而是指“外相”。外界的一切人事物景象,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幻化出来的。

你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你的内心是阳光健康的,你也就更容易从别的人和事物上,发现美好。因此别人在你眼中的样子,取决于“你心中,想要把他定义成什么样子”,而你的看法,并不能代表他真正的模样。

每个人的本质,其实都是空性的,而且也不具有固定性。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眼中,是截然不同的模样。你讨厌的人,为什么还会有其他人喜欢?原因就是,这个人在别人的眼中,和你看到的不一样。所以,随便给别人贴标签的这种行为,是不理智的。

02痛苦快乐,本为一体:

我们要学会转换思维,很多事情,都是由快乐变为痛苦,再不断往复的过程。相聚是快乐的,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份快乐,隐藏着分离的痛苦;恋爱是快乐的,可相爱容易相守难,这份快乐,隐藏着未来争吵的痛苦;为人父母是快乐的,可把孩子抚养成人,需要付出很多精力,这份快乐,同样隐藏着很多的痛苦。

03对“无常”的痛苦:

除了人际关系的痛苦,还有对“无常”的痛苦。不过造成我们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我们对“无常”的恐惧。我们恐惧变化,恐惧生老病死。但这个世界,如果永远没有变化,那么生病的身体,怎样痊愈?黑夜过去,怎样迎来白昼?失败之后,怎样东山再起?无常,带给我们的,还有希望,不是只有痛苦。

无常,也代表着“无我”,我们无法用任何事物,来证明自我的存在,因为肉体、职位、思想,所有的东西都处于变化中。不过,即便自我不存在,但生命可以连续,之前的肉体和精神,会影响之后的行为,自己现在的状态,取决于过去的状态,这也是因果的力量。

“无我”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我现在也只明白了,很浅显的程度,大概是经历的太少,目前还领悟不到。但是,我知道这个概念很重要,它会让人放下“我执”,看淡痛苦,也可以让自己拥有一个通彻的视角,去面对人生。期待未来的某一天,能够恍然大悟吧。

苦苦: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既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坏苦:又作变异苦,乐境变坏的苦。对所爱的人或物,因死亡破坏的变化所生起的苦感。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例如我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不会觉得快乐。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里泡著不会觉得快乐。

由此可见我们的所谓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倘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

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带著强烈的欲望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又如人类的乐受,与苦受、忧受、喜受一样,都是一种情绪,我们喜欢乐受,也喜欢喜受,但乐受过后必然是苦受,喜受随之是忧受,苦乐忧喜都属于动荡不安的心态,在四禅八定的修行中,初禅、二禅、三禅因为喜乐受还在的关系,未能避免水火风的灾难,唯有到了四禅舍念清净,无喜无乐,才能平安无事。

行苦:行,是迁流变化义。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扩展资料:

三苦,佛学术语,名数,佛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总之,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苦集灭道四谛,在佛法里面是根本法。迷惑造业才有这个苦果,六道轮回的苦果。我们今天受的“苦”,是从“集”来的,“集”就是迷惑造业。世尊将三界之内的苦报归纳为三大类。在欲界里面,这三类苦统统具足。

苦细说是八大类: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大类在欲界的众生可以说是每个人都要受的,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

参考资料:

-三苦

        多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佛学对人痛苦的疏导功能在很多情况下比专业心理咨询效果好。或者说,很多心理学原理与佛学是相通的。

        比如认知心理学认为,使人心理困惑的原因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你对该问题的看法。发生同样的事情,有的人耿耿于怀,有的人一笑了之,就是因为二者看法不一样。佛学首先是叫人认识到痛苦源于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所以告诫众生减少欲望,戒决贪、嗔、痴,心理问题就没有了。还有,佛学大师经常告诫人们:快乐是一时的,很快就过去,同样,痛苦也是一时的,也会很快过去。有这样的认知,在极端困难时刻人也会产生希望。

        言归正传,心理服务中要正确运用共情技术。共情又称同理心,顾名思义,就是指理解和接纳他人感受并对他人的处境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生活中,当男性和女性一起看情感类**时,女性往往更容易感动落泪。确实,很多研究表明,女性的共情水平高于男性。一般我们会说,女性的情感更细腻,更容易与**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与其有相同的情绪反应,因**中人物悲伤而悲伤,喜悦而喜悦,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同身受。情绪分享就是共情的核心,对此外行人也深有体会。共情能力差的人,不适合做心理服务工作。

        共情是一种主动行为,包括三方面功用:①借助来访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②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来访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心理问题的实质;③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同理心传达给对方,以博取对方认同是“自己人”,让对方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情绪或苦闷说出来。说的过程就是一种心理成长、情绪流动的过程,生命也罢,情绪也罢,只有在流动中,才不会郁积,不会阻塞,不会停滞。

        需指出的是,共情需要理性,而不是全凭感性。举例来说,异性因为婚姻问题来咨询,就要把握共情的度,否则对方把你当做完美男人,把对配偶的恨转为对你的爱,那就麻烦了。

        一位演艺界明星,现仍活跃在各电视节目中,在我儿子三岁拍广告时就相互认识了,她当年被男友骗色骗财,至今单身。一次在咖啡屋聊天,我说那个家伙真不是东西,耽误了你的大好青春,这本是和她情绪沟通的第一步,她却张口说所有男的都不是东西,除我道人之外。我笑言,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你做了个龟壳,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她惊讶中流露出惊喜,似乎我穿破她内心,她若有所思地说,其实大部分男的还是好人。这就是同理心的效用。

        如何提高共情能力?第一、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也就是至少你要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认同他人的观点;第二、不要对他人进行评论,共情不是同情;第三、识别他人的情绪,并且尝试着与其进行交流;第四、与他人一起感受并分析此时此刻的心情。

        佛学中的慈悲心是更高层次的共情,不单单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心理问题,而是使来访者全面成长、心理发生质变,从而增加应对困难的能力。慈悲,意即给来访者快乐与快乐之因,并将来访者从苦难与苦难之因中拔救出来。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与悲伤。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可见,慈悲比共情含义更广。

        慈悲心也是在转化情绪,把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比如,要真正克服自卑进而做到自尊,就要有慈悲心,对自己友善。当我们对别人有愤怒之类的负面情绪时,首先要和自己和平相处,培养出对自己真诚的友谊,并将它散播出去,怒气便消了。

        慈悲心是化解心理痛苦最好的办法,生活中凡是有爱心的人,其烦恼事就少。慈悲心是外显的,可以表现在语言上,可以表现在行动上,还可以表现在你的容貌上。所以说共情是短暂的,随着治疗关系的结束而终止。但慈悲心是永久的,带着慈悲心为别人服务,其效果事半功倍。

        慈悲心和共情,都源于懂得、理解对方,接纳对方。共情是心理服务的工具,慈悲则是无条件的爱和给与。慈悲的近义词是宽容,也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也就懂了别人的难处。心里也就柔软下来,开始饶恕别人的过错,原谅别人的过失。所以,慈悲在提升来访者心理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我心理修养。我现在遇到不合意的人时,不是躲开,而是对其默念:“愿你吉祥如意、愿你吉祥如意!”通过潜意识相互沟通,或者第六感官沟通,双方看不见的排斥心理荡然无存。

        提高共情能力或者慈悲心,平时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修养。要培养这样的意识: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最后分享一个哲理故事:

        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获得极好的收成,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优良种籽,毫不吝惜地分赠给其它农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在传粉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质量。因此,我很乐意农友们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

        这就是小共情外有大慈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52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