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哲学家,还是一位无神论的代表者,他的一生始终崇尚社会主义,并且拒绝了所有的奖项,下面是我蒐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让-保罗·萨特法语: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国哲学家、作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巅峰作品。1964年,让-保罗·萨特凭著《呕吐》或译作恶心一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主动回绝该奖项,成为第一位拒绝领奖的诺贝尔奖得主。他是1970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伴侣,他们的哲学思想非常相近又各有千秋。
萨特的哲学思想
萨特曾经给存在主义的价值做了这样的定义:“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深化。”存在主义剥去了人道所谓“阶级性”或“社会性”,也撇开各种社会规范,他研究人的具体的生存处境,特别是人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他会如何行动,像萨特的《禁闭》、《死无葬身之地》等。
萨特从人的主观性出发谈个人自由。他认为人在自主选择自己的本质时具有绝对自由。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一切行动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这种自由是绝对的、无限的。他认为: “假如存在确实先于本质,那么,就无法用一个定型的现成的人性来说明人的行动。简言之,不容有决定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自由就是人的规定,人的意志、情感乃至整个存在都是自由的。他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一种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你选择了不选择。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的选择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什么根据和标准。因此人愿意自己是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懦夫是自己变成的懦夫,英雄是自己变成的英雄。”萨特承认自由选择是“无目的”、“无着落”的,为选择而选择,为行动而行动,“除行动外,别无现实”,所遵循的格言是“不冒险,无所得。”
萨特主张人的问题才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必须把人召回来并作为哲学的研究物件加以研究,从而解释现实世界。他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唯一给人以尊严的理论”,认为人有理想和愿望,既能否定也能肯定自己; 人有意识、感觉和思想,既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还能意识到人之外的各种东西的存在;人才是真正的存在,必须把人及人的问题作为先于其他一切东西而存在,并从本体论上把人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加以研究。
萨特是法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强调存在先于本质,“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假如说人,在存在主义看来是不可能给予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 只在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于是他断言: “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一原理,也即是所谓的主观性。”
萨特的出发点是强调哲学应研究人的问题,并承认人生活在某种“环境”中,强调人的价值及责任问题,从这一点来说是很有价值的。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打破了上帝创造人的本质这一唯心主义观点,同时还反对人的本质是命中注定的宿命论观点。萨特注意到了人的主观努力及主观能动性在确定人的本质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有助于彰显人的个性,增强人的自信心。萨特强调人的自由是有一定意义的,它 了资本主义社会摧残人的罪恶行为,鼓励了工人阶级追求自己的自由,激发了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的热情与斗志。萨特强调人应对自己及其行为负责,这是很有价值的。强调道德责任,有助于加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激发人们承担自己的义务。
萨特学说中还有一点不可能使人对它持批判的态度。萨特按照存在主义学说总的精神否定作为人的行动真正诱因的一切,即否定无论如何可以确定为外来的和个人之外存在的原因 其中包括人的行为的一切社会历史的决定因素 的一切。这种对外来的和人的存在中客观上预有的一切不断加以简化的方法论态度,不能不使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 人实质上丧失了使他与他人、与历史、文化和文化理想目标等有机地联络著的一切根源。人孤单单地,没有任何外来的支撑,必须独自决定,世界和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人的本来面目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因此,人类将朝哪一个方向前进,是毫无保障的,因为人的内部和外部都没有什么东西能决定和指引他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萨特在持批判态度的虚无主义热情上与尼采非常接近。对任何规范、极微小的限制、甚至一点儿习俗和传统的迹象都表示怀疑,成了这两位哲学家思维的特点。事实上,揭示人对已选择道路的那怕一点点忠诚不渝,确立某种规范,都被萨特宣布为“非真实“的,宣布为“逃避“责任。象尼采的看法一样,整个 已创造的和未来的 文化作为已确立的和人人赞同的规范的总和,都被认为是有疑问的,因为这里说的不是否定某些个别的规范,而是否定规范本身 我们注意到,在这些问题上也被萨特“揭穿“为偏袒“解释偶像“的弗洛伊德却要现实得多: 我们看到,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文化首先是用来限制和禁止人的无所顾及的、“自由的“、内心深处的欲望的一套方法。
萨特的社会评价
萨特出于“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找来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没有接受这一奖项,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后人对让-保罗·萨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基本上依然是左派褒者多贬者少,右派贬者多褒者少。直至如今,争论还在继续。其中影响较大的左翼代表,贝尔纳-昂里·莱维,八九十年代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于2000年一月发表厚厚的论著,题为《萨特世纪》,认为法国的二十世纪是萨特世纪,法国思想界由萨特主宰。而著名的资深记者、政论家让—弗朗索瓦·雷韦尔,一九二四年出生的法兰西学院院士,则出版薄薄的专著《大表演》,其中认为作为法共同路人的萨特,比法共左得更厉害,排斥一切异议者,投靠斯大林主义,下场虽说悲壮,对二十世纪法国的负面影响却太大了,是不可宽恕的。这两位名人的高论,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如果说莱维年富力强,到处演讲,对遭到蛋糕扑身的倒彩并不介意,那么八旬老人的巨集论,姑妄听之,也不必太认真。无非说明萨特仍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一谈起他,必有脸红脖子粗的争论。
但即便有争议也无法抹去萨特在各个方面做出的贡献。让-保罗·萨特的一生是在精神文化领域里不断开拓、不断劳作的一生。作为存在主义哲学首屈一指的代表,其主要哲学著作《想像》、《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方法论若干问题》已成为20世纪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轨迹。作为文学家。他把深刻的哲理带进了小说和戏剧,其中篇《恶心》、短篇集《墙》和长篇《自由之路》已公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其剧作《苍蝇》、《密室》、《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魔鬼与上帝》大都在剧院久演不衰。他还是文艺批评家,著有《什么是文学》及著名评传《波德莱尔》、《谢奈》和《福楼拜》。他还是政治家,其文集《境况种种》有十卷之多,其中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斗争的回顾,对殖民主义的抨击,对世界和平的呼吁,对阿尔及利亚战争、越南战争以及一系列世界政治事件所发表的意见。
1,他人的存在
“我们的身体——其特性即本质上是被他人认识的:我认识的东西就是他人的身体,而我关于我的身体所知道的主要东西来自他人认识它的方式。”(第289页)我的身体就把我推向了他人的存在和我的“为他的存在”。这是研究人与存在关系中不能不注意到的我的存在的新结构。
萨特首先批评了实在论以及胡塞尔、黑格尔和海德格尔有关他人的思想。实在论把他人看作是实在的物,是思想实体。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没有脱离唯我论,仍然没有脱离人与他人的认识关系。黑格尔比胡塞尔进步(虽然从生平年代他先于胡塞尔),他的“主奴关系”已经明确“我在我的存在中是依赖于他人的”。但是萨特认为他还是犯了认识论和形式上的乐观主义的错误,没有看到别人的内在性的存在本身的超越性。海德格尔在萨特看来,虽然提出了“存在”的关系,但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共在”,这还是一种抽象的关系,还是类似于康德的主体的抽象的本体论基础。
而萨特认为他的他人的思想是从存在出发的。他把他人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视作存在与存在的关系,而不是认识的关系。他人的存在造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世界分裂,这样“意识的多样性”就造成了冲突和纷乱。而他人和我发生关系是通过“注视”,我在他人的“注视”下,我会感到自身的异化,我变成了为他的存在,但我却永远不能化归于他人,反之亦然。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永存的。如果拘于他人的注视,过于注重别人的评论,那就会成为别人的受害者,他人就是地狱。这说明改变自己的行为、打碎他人注视的威胁去争取自身的解放是多么重要。
2,与他人的具体关系
萨特以人对他人的“性”态度作为基本模式,具体地阐述了我与他人关系的类型。因为萨特认为性的态度是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原始的行为,其中包含着“他人的存在”的原始偶然性和自为的“人为性”的原始偶然性。而人与人之间的许多复杂性都是这些原始行为的多样化。
对待他人的第一种态度是:爱情、语言和受虐色情狂。萨特认为爱情是一种意识活动,因为爱情远远不止是纯粹肉体的占有的情欲,所以很难成功和满足,我和他人都是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爱情就是冲突。而受虐色情狂这种极端的态度就是要谋划使自己被他人吞并,并且在主观性中消失以便使我摆脱我自己的主观性。这种态度最终归于失败。
对待他人的第二种态度:冷漠、情欲、憎恨、性虐待狂。作为这种态度的极端性虐待狂要求的是一种非相互性的关系,要充当一个自由的占有的权利的存在,把他的对象完全当作一种工具,用痛苦来显现这个对象的肉体。这种态度和第一种态度一样是归于失败的。
有关对待他人的具体态度的例证,中心的一点就是要说明自为与自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个自为与另一个自为发生关系时,要么就是甘心成为对方的客体,要么就是反过来注视别人的注视,进行反抗。但无论哪一种态度,都不能真正把两个自为化为一体,既不能完全被对方占有,也不能完全占有对方,我与他人的关系不是和谐的“共在”,而是“冲突”。
为了使我与他人的关系的理论更加完善,萨特进一步提出了“我们”的问题。“我们”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某种特殊的经验,是在特殊情况下,在“为他人的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他人的存在先于并建立了与他人的共在。萨特认为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我们”的经验:在第三者注视下,我与他人发生关系时的“对象一我们’,以及在一些个人的集体活动或集体劳动中形成的“主体一我们’。这两种经验之间没有任何对称性,前者揭示的是人的实在的存在一维,是对“为他的存在”的原始体验和单纯的多样化。而后者是在社会历史的世界中个体所实现的心理学的体验,只是一个纯粹的主观经历。所以“我们”的经验,尽管是实在的,却无法改变我与他人之间关系是“冲突”的结论。人的实在无法摆脱这两难境地:或超越别人或被别人超越。意识问的关系的本质不是“共在”,而是“冲突”,这是自为的宿命。
让-保尔•萨特(Jean Paul Sartre 1905-1980),法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曾拒绝了1964年颁发给他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存在主义思潮极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1905年6月21日,萨特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在他15个月的时候,父亲病逝在印度支那。于是他和母亲住进了当教师的外祖父家,由其外祖父母抚养成人。因此,童年时期的他,周围几乎没有能够交流思想和情感的玩伴,有的只是书:“当我还不认识字时,就已经对这些竖着的石块怀着崇敬的心情。竖直的或倾斜的像一块块砖那样紧紧排列在书柜架上或堂堂正正地像史前柱子那样间隔着,我感到我们家族的兴旺就依赖于这些书”。可以说萨特是在这些书本中长大成人的。这样的经历使得萨特体验到了许多同龄孩子不可能体验到的情感,使他变得敏感而早熟。于是,他早在七、八岁时就开始编写故事。从此,文学和写作便成了萨特一生真正迷恋的东西,甚至成为他的天职。他在《词语》这部自传作品中写道:“我过去曾发现我的宗教:对我来说,任何东西都没有书重要。我在图书馆中看到了庙堂”。他不信上帝,但他当时把文学作为宗教的一种替代品。“由于要证实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我把文学变成一种绝对”。当别人的词语、句子、作品成为他的词语、句子、作品时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依据和意义。透过萨特一生已发表的,包括戏剧、小说、哲学和文学评论等50多部作品,人们可以深刻地理解他的“我写作,故我存在”。写作就是萨特存在的理由和意义。
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5年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教师资格的考试,在中学任教。1939年7月,他作为公费留学生去德国柏林的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成为德国著名哲学家胡塞尔名下的弟子,研究现象学,并接受了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1934年10月回国后,他在继续执教的同时从事写作。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入伍,第二年被俘。一年后,因为他是文职人员,又因视力不好而被释放。这段在德国集中营的生活经历,使萨特有机会接近了各种不同的人,在与他们的交往和交谈中,他感受并学到了很多东西。战后他提出“介入”文学的观念,并以他一生不懈的写作和持续的政治介入,实践着他的这一信念。1945年10月15日,由他创办的被称为存在主义喉舌的杂志《现代》正式出版。在这份杂志中萨特积极倡导自己的文学主张,猛烈抨击为艺术而艺术的态度,号召作家通过写作介入生活,履行作家的为人责任,并对现实中的大量问题做出回答。他的文学观点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论战。也就是在这场论战期间,《现代》杂志连载了他的文艺论著《什么是文学》(Qu′est-ce que la litterature)。这部论著系统地构建和表述了萨特的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
在《什么是文学》中,萨特从《什么是写作》着手,引领全书。他首先论述了诗和散文的区别。进而引出了作家的责任以及他著名的“介入”文学的理论。他认为“诗歌使用文学的方式与散文不同。”在诗词里,词语本身是由艺术行为创造出来的客体。如果我们将那些自身存在着、没有隐蔽的指代的事物看作不透明的,那么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诗歌是不透明的。诗歌里的语词并未失去其作为语词的意义,并不只是些嗓音,因为“只有意义才能赋予词以语言一致性。”但在诗歌的范围内,我们最关心的是作为语词的语词而不是像在散文或日常谈话的语境中那样,关心语词涉及到什么或者它们通常指代什么。“对于诗人来说,语言是外部世界的一种结构”。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但当他从事这一工作时却将情感以文学的形式放到了语词之中,即语词成了变形的情感。因此,语词与它所表达的情感之间建立起一种双重的相互关系,即彼此既神奇地相似,又是能指与所指关系。一般来说,用于韵文的语词其情况便是如此。它们不是标志着实在,而是在变异实在。随着这种变异的发行,就出现了一种有着奇妙的秩序的事务。尽管诗歌是由语词构成的,但它们却只是事务,而不是涉及的事务。他认为诗歌只是单纯的运用文字本身,诗歌中的文字不具有指向文字以外东西的功能,诗人使用文字和画家使用色彩是一样的。“甚至诗歌根本不使用文字,我想倒不如说它为文字服务”。诗人不是在给世界命名,他把词看成物。这并不是说词对诗人失去了意义,而是“意义浇铸在词里,被词的音响或外观吸收了,变厚,变质,它也成为物。”在散文中,词语具有透明性,它们可以将我们推向一个超乎词语以外的实在领域,“词首先不是客体,而是客体名称”,我们将这些词认作是没有自身本质的事物,并运用它们去解释事务。所以,对散文作家来说,正是他们使用语词的方式使得他们除了介入之外别无他途。在散文中,语词不是事务,而是行动。所以萨特在区分散文艺术和诗歌艺术时,指出:“这两个写作行为的共同点仅是画出字母的运动而已”。
所以,萨特在解释他的“介入”文学的理论时指出,他所要求介入的是散文(和诗歌相对而言的其它文体),而不是绘画、雕塑、音乐和诗歌。萨特认为:各种艺术不是平行的,不同的艺术本身就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各门艺术不仅形式不同而且所用的材料也不同。“用颜色和声音工作是一回事。用文字来表达是另一回事。”日文学运用符号,而音符、色彩、线条不是符号,它们不具有指向性的意义,它们就是它们自己。而文字是具有意义的符号,它指向一个不是其自身的物。因此,萨特认为不能要求绘画、雕塑、音乐也介入。所以,萨特在论述他的介入的原则时指出:“首要的不是知道本身是否讨人喜欢或招人厌恶,而是它们是否正确指示世界上某些东西或某一概念”。“殊不知说话就是行动,任何东西一旦被人叫出名字,它就不再是原来的东西了,它失去了自己无邪的性质。所以,我在说话时,正因为我计划改变某一情境,我才揭露这一情境;我向自己,也向他人为了改变这一情境而揭露它”。“我每多说一个词,我就更进一步介入世界,同时我也进一步从这个世界冒出来,因为我在超越它,趋向未来。所以散文作者是选择某种次要行动方式的人,他的行动方式可以称之为通过揭露而行动”。依萨特看来,“作家选择了揭露世界,特别是向其他人揭露人,以便其他人面对赤裸裸向他们呈现的客体负起他们的全部责任”。甚至沉默也可以是一种谈话、揭示和行动的方式。这是因为“沉默本身也是相对词语确定自身的”。所以说,“人们 不是因为选用某种方式说出这些事情,而是因为选择某种方式说出这些事情才成为作家的”。因此,写作就是揭露,就是改变。
那么,为什么写作萨特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以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为前提的,即存在先于本质。不管人们业已存在的本质为何种形式,人都不是由一般人性及至神性而规定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没有事先规定的本质。在不受任何规定的意义上,人是完全自由的。人除了是自我创造出来的以外什么也不是。他只能通过一系列的选择来实现其本质。假如一个人现在的风姿与过去的风姿一致的话,那么他就被他自己的过去所规定而失去了自由;如果把一直持续至今的风姿引向未来,那么,未来就被现在所规定,这样未来也失去了自由。所以,生存就是脱离过去、脱离现在,面向未来。也就是说,生存就是在完全自由的基础上,在每一瞬间所作的自我选择。这种选择不受任何东西规范,也不规范任何东西,而且还与过去、未来毫无共同之处。这样,生存就是虚无的:任何必然的存在都不足以说明生存,自我必须在完全的虚无中自由地不断地选择。所以人们对自己的选择要负全部责任。这就是生存,萨特称之为“自为存在”。显然,当人们在绝对的虚无、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时会感到不安。要避免这种不安,就只有把偶然性变为必然性,也就是现在同过去、未来相一致,过去对现在、现在对未来起着全部规定作用的存在。也就是人之外的物的存在,这就是被萨特称之为“自在存在”。自在的存在是绝对的、纯粹的、客观的、无意义的,而人的意识的存在是一种虚无。那么,世界的意义是通过人的意识而得以揭示的,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相比,它更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先地位。因为自在的存在是绝对的,不依赖于他物,而自为的存在是一种“借来”的存在。它只有在和自在相关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对世界而言人不是重要的,人是存在的“展示者”,但并不是存在的创造者。“人是万物借以展示自身的手段”。萨特还认为“艺术创造的主要动机之一当然在于我们需要感到自己对于世界而言是主要的”。所以人需要:“……我感觉到我与作品的关系中,我是本质的”。因为作品是我创造出来的。相对于创造活动而言,作品是非本质的。因为对于寻求本质的人而言,“我们并不很意识自己创造的东西,却更多地意识到自己的创造活动”。在创造活动中,人们寻求本质并且得到了它。但是一旦作品产生出来,它就成为客观的了,而“正是这个客观,又成为非本质的了”。所以说,文学客体的存在并不是指一本印满了字的书。“文学客体是一个只存在于运动中的特殊尖峰,要使它显现出来需要一个叫阅读的具体行为,而这个行为能持续多久,它也只能持续多久”。这也就是说,真正的艺术客体是由读者的主观性造成的。由此引出了艺术创作的为他性话题。
关于艺术创作的为他性,萨特说:“没有为自己写作这一回事”。当作家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暴露世界时,他是为了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个人乐趣而写作。所以他要求读者在这个被他揭露的世界面前担负起责任来。“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客体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下才能出现。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因此可以说,作品只有在阅读过程中依附于阅读者的主观意图而存在。作品的存在是与阅读者的角度、状况及能力、水平相对应的。“既然创造只能在阅读中完成,既然艺术家必须委托另一个人来完成他开始做的事情,既然他只有通过读者的意识才能体会到他对于自己的作品而言是最重要的,因此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次召唤。作者向读者的自由发出召唤,让它来协同产生作品”。“书不象工具,它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一种手段;它所献身的目的就是读者的自由”。作家要求于读者的不是抽象的自由,而是“把整个身心都奉献出来,带着他的情欲、他的成见、他的同情心、他的禀赋,以及他的价值体系”。“因此,作家为诉诸读者的自由而写作,他只有得到这个自由才能使他的作品存在”。读者一旦打开书,就对它承担起责任。因为享有自由并不是享有自身的主观的行动自由,而是指在一种由责任要求而进行的创作活动中所享有的自由。这是读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总之,文学客体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呈现,而阅读活动中充满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萨特的哲学立场出发,他认为这种关系的核心是自由。在萨特的眼中,自由即自为的意识或人的主观性。因此,作品不应把读者拽入某种情感,而产生与他们的自由疏远的梦幻世界。情感最终应出自读者的自由,并“以自由为永恒的依据。”所以,对艺术作品来说,创作者不应诉诸自由以外的东西,比如诉诸情感等。这是由艺术作品的“纯粹提供”的性质所决定的。那么,从读者来看,有必要驱除疏远自身自由的东西,从中解脱出来。因此,为了欣赏美,“读者应该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这正是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本题论方法在美学上的应用。萨特虽然不主张作家诉诸情感,但也并不否认情感会伴随着审美对象的创造。他认为:“人们是用感情来重新创造审美对象的”。只是情感在此是以自由为依据的。读者们之所以相信书中所讲的故事,是因为他在自由中承认它,而这种自由的承认伴随着的感情并不是被对象所支配的,“这些感情不但不会吞没或掩盖我的自由,反而是使我的自由为向自身显示而选择的各种方式”。因此,萨特说:“阅读是一场自由梦”。“任何奴役他的读者的企图都威胁着作家和艺术本身”。这是因为读者不是被动接受的奴隶。那么,作为自由人的作家,当然不应为奴隶写作而应该为自由人写作。为奴隶写作的人最终会被他们的沉默所封杀。
在谈到写作的自由时,萨特深感这种自由包含在政治的自由之中,“散文艺术与民主制度休戚相关,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散文艺术才保有一个意义”。当民主受到威胁时,写作的自由同样也受到威胁。但是,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要求自由的方式,因此作家一旦选择了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作为一名作家就是处境中的自由人,他必须对自由选择的行为负有道德的责任。他的言语和沉默都有一种分量。这就是萨特所认为的文学的社会功能。如果当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学没有明确自身的自主性而屈服于世俗的权利或某一意识形态时,这个时代的文学就被异化了。他认为:“行动中的文学只有在无产阶级的社会里才能与自身的本质完全等同。”在这个社会里,文学的形式与内容、读者与题材都是一致的,文学的观念得到“最完整最纯粹的体现”。不过,这种社会在萨特看来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显然,萨特在这部论述文学艺术问题的著作中,毫无掩饰地多次阐明了他的政治观点。这正是他的禀性。因为政治生活在他的一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萨特的文学作品和他的政治态度始终都是融为一体的。在他著名的“介入”文学理论中,他一直强调:艺术作品不应停留在单纯对现时世界的陈述上,艺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艺术就是在以超越现实为目的的运动中去把握世界。把握世界说到底就是超越世界。也就是说,世界只对那些立志变革和设计世界的艺术家才会展现出自己的秘密。因此,作家要想写出有价值的作品必须参加变革现实的活动。而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既要取决于作者参加变革这个世界的行动,也同样要求作品的阅读欣赏者积极参与。
在《什么是文学》这篇论著中,萨特通过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以及艺术创作的为他性和艺术家的责任等具体问题,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的文学观和美学观,他提出的许多关于写作艺术等方面的问题,相信能给我们这些读者不少启迪,也希望能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口水和博客盛行年代的人们能够进行一些自律。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波伏娃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格-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
扩展资料
萨特晚年:1974年萨特的左眼实际上已完全不能用了(右眼在童年时就已瞎了),高血压迫使他把每天的步行减为不到半英里。由于丧失了写作能力,他说:“我已丧失了存在的理由。”在他最后的几个月中,他表现出一生难得的平静,并对自己的思想作了修正。
他令人惊奇地同许多保守分子一起谴责苏联侵略阿富汗,支持美国抵制莫斯科奥林匹克运动会。1980年4月15日,萨特病逝于巴黎,享年74岁,数万群众为他送葬,表达悼念之情。
-西蒙娜·德·波伏娃
-让-保罗·萨特
萨特名言
1、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2、真想不到我为一个对我不和适的女人而糟蹋了一生。
3、而这一感情究竟能持续多久,不应受到感情以外的因素,诸如法律的干扰。
4、人像一粒种一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5、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象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生命一样。
6、人首先是个把自我向着一个未来推进而且知道自已正是这样做的生物。
7、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
8、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9、尽管自己选择的使命是美丽的、崇高的和神圣的,但责任太沉重了,到头来被重负压得粉碎。回首往事,就象从失恋中解脱出来得斯旺所说:真想不到我为一个对我不和适的女人而糟蹋了一生。
10、写作的欲一望包含一着对生活的欲一望。
11、在我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一爱一情;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的一爱一情。
12、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13、他人即地狱。
14、我自称是受百姓拥护的救星,其实私下里为了我自己得救。
15、人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一由之中。
16、生活中无所不有,人们绝不会放弃生活。
17、在年老的人看来,青春美妙,我们可以做许多白日梦,可以失败,可以哭泣,光芒万丈。但是,年轻如我们却不知其中的美好,总是在无病强说愁,或者颓废消极地殒磨青春只有待到青春不再,方知其中的可贵。
扩展阅读
名言巴金名言名句
1、她明白她的事情并没有绝望,能不能成功还是要靠她自己努力。总之希望还是有的,希望在自己,并不在别人。
2、友情在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3、仔细看去,这条路上没有一个干净的尸体,那些女子都是流尽了眼泪,呕尽了心血,作了最后的挣扎,然后倒下来,闭了她们的还有火在燃烧的眼睛。
4、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5、我所要带给你的,是我底全量的爱,全量的温柔。
6、现在的这种环境中,我连做梦也没有好的梦做,而且我也不能够拿梦来欺骗自己。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总感到冷,觉得饿,我只听见许多许多人的哭声,这些只能够使我做噩梦。
7、我的生活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别人,使每一个人都得着春天,每一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幸福。
8、自己无知还以为别人也同样无知,这的确是可悲的事情。
9、离开了友谊和艺术,我的生命是不会开花的。
10、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11、要交出生命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困难却在如何使这生命像落红一样化做春泥,还可以培养花树,使来春再开出灿烂的花朵。
12、但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13、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
14、不能够单单为着那一对眼睛,就放弃一切。
15、大概人就是这样,要到自己吃够了苦,才会觉悟,但是可惜又太晚了。
16、我写梅,写瑞珏,写鸣凤,我心里充满了同情和悲愤。我庆幸把自己的感情放迸了我的小说,我代那许多做了不必要的牺牲品的年轻女人叫了一声:冤枉。
17、人事间的事情很难有圆满的结果。
18、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
19、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20、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他并不一定要流仇敌的血,却能更有把握地致敌人的死命。
21、他只责备别人,却忘了责备自己。
22、明天,所有的人都有明天,然而在她的前面却横着一片黑暗,那一片、一片接连着一直到无穷的黑暗,在那里是没有明天的。是的,她的生活里是永远没有明天的。
23、夜死了。黑夜统治着这所大公馆。电灯光死去时发出的凄凉叫声还在空中荡漾。虽然声音很低,却是无处不在,连屋角里也似乎有及其低微的哭泣。
24、你的理智可以征服感情,我的理智则常被感情征服。
25、人民群众才是最好的裁判员。
26、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27、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28、然而她总是很谦逊的,便是在幻梦中,她也并不十分大胆,她甚至想不到跟他平等地生活在一处,她只想做他的忠顺的奴隶,不过是他一个人的奴隶。
29、愿化作泥土,照亮前行者的道路。
30、我不该拿我的琐碎的事情,耗费你宝贵的时间。
31、谨慎周密是成功的一个条件。
32、拙劣的言辞常常表现了诚恳的心。
33、烟火的确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像彩虹一样,点缀了这年长的一代人的生活。但是短时间以后,一切都成了过去的陈迹,剩下这所花园,寂寞地立在寒冷的黑夜里。
34、箫声像被咽住的哀泣轻轻地掠过水面,缓缓地跟着水转了弯到远处去了。
35、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36、过后他又想,大概正因为这样健忘,所以才能够在痛苦中生活下去罢。
37、人类的期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个性是在这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38、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
39、我想不到我在很短的时间以后就会失掉你,失掉这一切。
40、有些人看不见前门,有些人找不见前门,结果走了后门,最后一头扎进骗子怀里。
41、发达的科学技术是应当用来造福人类的,原子能应当为人类的进步服务。
42、风在空中怒吼,声音凄厉,跟雪地上的脚步声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种古怪的音乐,这声音刺痛行人的耳朵,好像在警告他们:风雪会长久地管治着世界,明媚的春天不会回来了。
43、我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否则我这颗年轻的心就会枯死。
44、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掺和在一起。
45、烟火的确带来了很多欢乐,像彩虹一样,点缀了这年长的一代人的生活。
46、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
47、天空变成一片明亮的淡青色,上面还涂抹了几片红霞。这些映在缎子似的湖水里,在桥和亭子的倒影上添加了光彩的装饰。
48、我都是并非为了增加知识,我不过想多知道一点别人(从前的人和现在的人)怎样生活的故事。
49、就像钰死了,也是一个不祥的鬼。
50、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
51、夜是很柔和的。月亮被暗灰色的云遮掩了,四周突然暗起来。桥亭的影子带了烛光在水面上微微地摇动。花草的幽香缓缓地从斜坡那面飘过来,一缕一缕地沁入了人的肺腑。
52、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树木、禾苗一同生长。
53、他们并不是来享受这个胜利的结果,却是来牺牲自己促使这个胜利早日到来。
54、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55、生活就是不停的战斗,他的武器是他的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
56、明月陪伴着我,微风轻抚着我。有无涯的大海让我观望;有无数的回忆尽我思量。人生难得几良宵。是乐么,还是痛苦?
57、每个人都可以做战士,只要他有决心。所以我用做一个战士的话来激励那些在彷徨、苦闷中的年轻朋友。
58、我有满腹的话,不能信手写去,思前想后我考虑很多。
59、寂寞啊!我们的家庭好像是一个沙漠,又像是一个狭的笼。我需要的是活动,我需要的是生命。在我们家里连一个可以谈话的人也找不到。
60、人们躺下来,取下他们白天里戴的面具,结算这一天的总账。
61、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62、天气很好。蔚蓝色的浩大天空中只有淡淡的几片白云。阳光留恋地挂在墙头和檐上。
6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低声说话。这时候,我真的忘掉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64、个人的痛苦跟全体的痛苦比较起来算得什么?
65、我不是命运和自然地爱子,我只是一个劳动者。真正酷爱自由的人,并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们要在没有自由或失去自由的地方创造自由,夺回自由。
66、沉重的锣声在静夜的积雪中悲怆地响着。
67、这个靠旧礼教维持的大家庭,突然现出了它的内部的空虚:平日在一起生活的人,如今大难临头,就只顾谋自己的安全了。
68、人大概是这样的,要到自己吃够了苦,才会觉悟。
69、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70、我纵然心如死灰,也难把往事轻易忘记。
71、他依旧阅读新思想的书报,继续过旧时的生活。
72、这样从母亲的话里知道了大脚的不幸,又从母亲的板子下体会到小脚的幸福,挨了许多次鞭子,受了长期的痛苦,流了很多的眼泪,而且还有过一些不眠的长夜,她居然把自己的脚造成了这样的畸形的东西。
73、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的光彩。
74、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头了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习惯就上了瘾,不说空话反而日子难过。
75、一个作家不是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而是通过其他的社会活动同读者见面,一个作家的名字不署在自己的作品上,而经常出现在新闻中间,难怪读者们疑心他会干种种稀奇古怪的事情。
76、顺受着,豪不抱怨,豪不诉苦的,像大海一样,她接受了一切,吞下了一切,可是她连一点吼声也没有。
77、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别人有用些。
78、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79、为了现实的可以改变的环境,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这样的牺牲是不必要的,对谁都没有好处,不过把旧家庭的寿命多延长几时罢了。
80、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81、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
82、我没有驾驭语言的能力,我也不靠这种能力,我靠的是感情。
83、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84、年轻的心容易受到感情的俘虏。
85、鱼鳞似的白云渐渐地消散了,天幕的蓝色也淡了一点。只有银盘似的明月仍旧安稳地继续着它的航程。
86、他们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这不仅是天色的黑暗,这还是社会的黑暗与政治的黑暗。他们带着年轻的心跟这一切奋斗,在这一群好像漠不关心的市民中间。
87、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
88、读了这些书,犹如一个乞丐站在富豪花园墙外听见里面的欢声笑语,或是走过饭馆门口,闻着里面的肉香饭香,心里不知道如何的难受。
89、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感恩的名言名言
感恩的名言名言
1、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2、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尼采
3、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4、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5、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6、我们可以通过感恩的桥梁,走向光明的未来。
7、学会怀抱感激,才会有人生的信念,生命的动力。
8、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9、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0、用真诚浇灌友谊;用感激浇灌亲情。
1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就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
12、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13、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罗素
14、可怜天下父母心。
15、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
16、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洛克
1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18、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19、会感恩的人,才懂得珍惜;会珍惜的人,才能够快乐。
20、不要总是数着自己付出了多少,要记住从别人那得到了多少。
2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22、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3、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莫泊桑
24、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25、心中常存感激,心路才能越走越宽。
26、忘记别人对不起你的,记住你对不起别人的。
27、精彩完美的人生,是怀着感激的人生。
28、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29、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30、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萨特名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萨特与加缪是二十世纪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双子星座,也被誉为二十世纪欧洲现代派文学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萨特与加缪都有着极为传奇的人生阅历,他们都富有颇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同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同样在哲学、文学等领域做出了重大成就,为人类精神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或许正因为此,萨特与加缪最终的交恶一直为后来学者所提及和探讨。实际上,萨特与加缪无论在人生阅历、创作风格、哲学思想各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别,以致最终导致友谊成为仇敌。我们今天再来探寻这种差别,并无意于做道德的褒贬,只是想借以引起些须有意义的思考。
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可谓门庭显赫之家。萨特两岁丧父,自幼随母亲在外祖父家生活。其外祖父是位著名学者,且家中藏书甚丰。萨特从来不必担心物质生活,自小便养成了专心读书的良好习惯。幼年的家庭读书生活,与后来成为哲学家的萨特缜密严格的哲学思维基础有着密切关联。1924年,十九岁的萨特顺利进入法国最高学府巴黎高师求学,遂于1929年在全国中学哲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第一名,并和第二名的波伏瓦结为终身伴侣。在此提及波伏瓦,笔者认为,被萨特称之为“海狸”的波伏瓦对哲学家矢志不渝的支持和理解,与萨特所取得的成就有不可忽略的关联。此后,萨特相继发表了大量哲学及文学著作,包括《想象》(1936)、《恶心》1938、《墙》(1939)等等。这些作品逐渐形成并具体阐释了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同样鉴于萨特早期成长,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萨特一方面具有敏锐的哲学眼光,另一方面投入社会活动的时期却较晚(尽管如此,二战后被迫走出书斋的萨特依然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以其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人格风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较之于萨特,加缪的出生与成长则是极为悲剧性的。加缪的父亲是流亡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难民,其父也是在加缪少年时因战争而丧生,加缪的童年及少年几乎是在贫民窟中度过的。加缪被确定为战争孤儿,并在政府的接济下完成学业。可幸的是,加缪不仅天资聪颖,而且勤奋好学,还很富有奋斗精神,中学时起就开始打工赚钱以解决生活的困难。另外,悲剧的出生,磨难的少年阅历,促使早熟的加缪较早的关心并投入社会政治活动,关心并扶助贫苦大众。这些对加缪的后期创作也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加缪最为重要的作品包括:哲学著作《西西弗斯的神话》(1942)、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长篇小说《鼠疫》(1947)及论文集《反抗者》(1951),由此形成了具有“加缪特色”的哲学思想。后人将之以并列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加缪始终被称之为存在主义者,但是有意思的是,他本人一直坚定地否认自己是一个存在主义者,并坚称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创作者,不属于任何派别。实际上,我们客观的讲,萨特与加缪的创作,无论在文学风格上还是在哲学主张上都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从总体阅读感受上来讲,萨特的文学作品饱含着其深邃的哲学思考与见解,一般都较为沉重忧抑,枯涩难读。加缪的文学作品则不愧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典范,文笔优美,语言流畅,感情丰富,作者敏感的思维和深厚的情感往往跃然纸上,汩汩而来,令人爱不释手,动情之处,更令人潸然泪下。以下,我们以两位作家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为例,加以介绍。
萨特的长篇小说《恶心》第一次用文学这种样式阐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没有本质的存在就是虚无。主人公罗冈丹整天在城市里游逛,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在餐馆咖啡厅里白白消磨时间——面对这个虚无的世界和人生,罗冈丹感受到的只是“恶心”。但萨特最后借助于主人公对于“恶心感”的觉悟又深入了他的哲学见解:要想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寻得解脱,那就只有通过“自为”的行动创造作为人的存在本质。
短篇小说《墙》和戏剧《恭顺的妓女》(1946)则进一步阐释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另一基本见解:人之于物的本质区别是“绝对的自由选择”。萨特在其1946年著名的哲学演讲录《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强调:“即使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依照萨特的见解,既然人是绝对自由的,自由选择也是绝对存在的,那么,人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然,他就不能称之为人。如《墙》中帕勃洛无意识的话居然出卖了自己的战友——由此,萨特意在指明,世界本身是荒诞的。但人须对自己在荒诞世界中的选择负全部责任,承担一切后果。再如《恭顺的妓女》中妓女丽瑟屈于威权压力和种族歧视出卖了清白的黑人,最终,丽瑟的代价就是沦为浪荡子弟弗莱特的掌中玩物。
作者: 休笑世人痴 2008-12-18 12:50 回复此发言
--------------------------------------------------------------------------------
2 萨特与加缪 转帖
萨特的文学作品中最富声誉思想最为深刻也最易被人所误读的就是独幕剧《禁闭》(1945)(也被译作《独立审讯》)。剧情是在地狱中的三个鬼魂中展开。并且借主人公加尔森之口说出了“他人即地狱”。萨特本人也因此而备受责难,指责他的存在主义是无情的,残忍的,无人道的哲学主张。实际上这是对萨特的极端误读,与此相反,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是针对人的选择来讲的。简述之即是,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能正确对待,不能坦诚相见,那么,他人就是另一人的地狱。针对民众对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若干指责,萨特专门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说:“存在主义是最不哗众取宠的哲学,是最朴实无华的哲学”。
我们可以这样说,萨特文学作品强调的是人生的“虚无”,那么加缪的文学作品关注的则是世界的“荒诞”。《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哲学随笔的方式,第一次阐明了加缪对于世界是荒诞的的认识,并借助西西弗斯承担的永无止境推动巨石这一惩罚的行为,最终声明: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存在本身,而是以何种方式去存在的问题。而对人来讲,最高贵的不是仅仅存在,而是勇于承受在荒诞世界里的种种苦难和痛苦,永远满怀激情地追求光明和自由。西西弗斯就是荒诞世界里的一个荒诞英雄。
中篇小说《局外人》中以默尔索的冷漠、麻木来宣示了对抗荒诞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在这个荒诞世界中,默尔索是一个觉醒者,他意识到这个世界以及人的存在本身的荒诞感,于是以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局外人”的态度来反抗荒诞。因此,默尔索身上具有比西西弗斯更为坚定的积极意义。
加缪的长篇小说《鼠疫》可以说,是加缪哲学思想的最终结晶。加缪热情赞颂了在荒诞世界中(在小说中表现所的是鼠疫来袭)人与人的友爱、互助、关心和忠诚。这部小说写得感情肺腑,情节生动,展现了加缪自身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苦难的敏感及对弱者的博爱。
哲学思想的差异最终导致了萨特与加缪的分道扬镳,这算是人类情感史的憾事,但从另外一方面讲,这种并不因个人私怨引起的交恶,又算是人类社会史上的佳话。从本文的以上部分,我们已经看到了两位思想家的诸多差异,但最深层面还是在哲学思想上。
首先,如上所述,萨特与加缪都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不同的是,萨特同时认为,人在荒诞的世界面前时无能为力的,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作为自由存在着的存在方式而已。而对加缪来讲,世界的确实荒诞的,但人之为人在于“反抗”。正是他的论文集《反抗者》直接导致了与萨特的公开绝交。加缪认为,人在荒诞的环境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宣扬“纯粹的反抗”。加缪极力反对所谓“历史的反抗”,即反对使用暴力,而崇尚精神与道德的抗争。因此,加缪虽然赞扬马克思主义,却对诸如俄国革命给与了极力抨击。众所周知,萨特对于在俄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给予高度赞扬的。这就是他们的重大分歧之一。
另外,萨特与加缪的另一分歧在于:萨特并不承认有所谓的人性存在。萨特认为,既然“存在先于本质”,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普遍的人性”。人也决不可以依赖别人,因为没有所谓永恒的爱,而只有正在创造的爱。萨特始终强调个人的自由行动和绝对承担责任。而我们从加缪的《鼠疫》中即可看到,加缪对于人性之美的赞颂是发自内心的。他认为在荒诞世界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只有全人类联合起来,才可以取得反抗荒诞世界的胜利。
1960年加缪不幸在一场车祸中失去生命的第三天,萨特发表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悼念文章,其中说:“我与他曾将失和,反目。但即使双方永远不再见面,也算不了什么,这无非是另一种在属于我们的那个窄小世界里一起生活的方式,并且谁都知道谁的近况,这不妨碍我想念他。”“加缪永远是我们的文化场的主力之一,永远会以他的方式代表法国和这个世界的历史。”
伟人之交恶与缅怀,都令人敬畏。
而在1980年萨特葬礼的数万随行者中,有一个人这么称赞萨特:萨特的逝世,是我感到人类智慧的一盏明灯熄灭了。这个人是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
令人意外的是,萨特一生选择的都是拒绝与任何政府合作,他极力反对资本主义,上街参加法国“五月风暴”的学生游行,公开宣称“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法国政府对于一个伟大而叛逆的思想者的宽容态度也是值得我们这个社会思考的。
逝者不朽。因其卓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