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的内心易受伤,需要舒缓与表达

高敏感的内心易受伤,需要舒缓与表达,第1张

对于高敏感的内心来说,舒缓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受到伤害,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舒缓自己的情绪并且表达出来,那么就可以避免让内心深处的伤口变得更加严重。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如果你发现自己突然感到焦虑或者烦躁,那么就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来缓解压力,比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等。同时也可以试着找一些朋友或者家人来聊天,分享自己的感受。

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也需要注意方式和语气。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内心的不满而用过激的言辞去表达,但是这样反而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在表达时需要尽可能地客观和冷静,并且使用温和的语气来传递自己的情感。

还可以考虑一些其他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缓解压力和表达情感。比如,写日记、画画、听音乐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找到一种可以舒缓情绪的方式。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内心过于敏感,那么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帮助。一些心理咨询师或者治疗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表达。

高敏感的内心易受伤,但是只要我们能够适当地舒缓情绪并且找到一个温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就可以让自己更加健康和幸福。

童年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在这个阶段,我们形成了对世界的认知和价值观,同时也经历了生活的不同挑战。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童年经历中可能存在心理创伤和负面经历,这些阴影有可能在成年后持续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本文旨在探讨童年阴影对个人的影响和可能的治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问题并寻求适当的帮助。

1心理创伤的后遗症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如心理虐待、家庭暴力等,可能会在成年后产生持续影响,从而造成一系列问题。这些影响可能是难以处理的,例如:

- 强烈的内疚感、自责感和无助感;

- 对身体或性格的不适感;

- 自闭、孤独感和缺乏信任感;

- 倾向于孤独和难以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

- 情感问题包括焦虑和抑郁等。

这些后遗症可能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其在社交、学校、家庭和职场等方面的表现。因此,心理创伤的后遗症需要尽早得到治疗和缓解。

2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和负面的影响。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可能产生长期的影响,其中有一些例子包括:

- 家庭冲突:家庭冲突可能给孩子带来痛苦和焦虑,并最终导致孩子的负面情绪和行为问题出现。

- 家庭暴力:孩子亲身经历暴力的家庭环境,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和PTSD;这些问题可能会在成年后产生延续性问题。

- 父母离异:离婚对儿童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且广泛的,如心理和行为问题、学业成绩下降、身体健康和与其他人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风险。

- 家庭经济状态:贫困和其他家庭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可能会对孩子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3 生理因素对童年阴影的延续童年心理创伤会激发生理上的反应,这可能会导致某些精神疾病易感人群产生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概率更高。此外,童年心理创伤还可能导致一些生理上的反应,如对压力的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的受损以及身体疼痛感等,这些反应可能长期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4 社会因素对童年阴影的延续社会因素也可能对童年阴影的延续产生影响。例如,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的负面言论、歧视和排除等产生的 “社会性伤痕” 可能在他们的内心留下更深的印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可能长期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情绪和注意力等方面,并可能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上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克服童年阴影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接受和认识童年阴影的存在。这并不意味着要沉迷于过去的痛苦,而是通过正视自己的身体和情感状态,理解童年阴影对自己的影响,以便更好地面对当前的生活。

2 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治疗。这包括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通过与专业人士合作,个体可以识别和调整不健康的习惯和行为,理解自己的情感反应,并学习更健康和积极的应对方式。

3 培养支持性的社交网络。建立和维护支持性的社交网络可以为个体提供情感和实际上的支持,使个体感到更加自信和安全。这包括家庭支持、友谊、社交活动等。

4 采用身体上的治疗方法。运动、瑜伽、冥想等身体上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提高自我意识和身体意识,增加脑内的放松神经途径,减少身心上的不良反响。

5 从事有益的活动。从事有益的活动,如创作、读书、花时间陪伴宠物等,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心理状态和意识水平,依靠自己积极的努力去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虽然不是所有人在成年后都会因为童年阴影的影响而产生问题,但事实上,童年阴影的影响可能是长期而复杂的,暴露出来也更需要我们去重视和关注,因此,需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透过心理咨询、家庭辅导等途径寻求帮助,以便处理和释放内心的困扰,让自己更好地走向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未来。

这周阅读的书籍,让我有点压抑:书中讲的许多例子,那凄惨的童年遭遇,实在让人揪心;就连此书作者的人生经历,也让人唏嘘不已。

是什么样的书,引起了我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呢?

那就是《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此书的作者贝弗莉·恩格尔,是美国知名心理医师、著名家庭与婚姻治疗师、知名创伤治愈专家。她著有《道歉的力量》《尊重你的愤怒》等20多本关于情感创伤的图书,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这本书,便是作者关于情感创伤系列书籍中的一本,探讨的主题是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被羞耻感所折磨,如何直面自己的羞耻感,并找到解决它们的办法。

作者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本人在童年时,不但长期受到母亲的漠视,身心饱受折磨,并且还在童年时期受到了虐待。

在很长的时间里,作者都被因童年遭遇带来的内心羞耻感所折磨,以至于性格完全扭曲。在她终于能从童年阴影中慢慢走出来后,她明确了自己的使命——要探寻一条路,帮助自己和所有曾经遭受过童年虐待的人,走出童年羞耻感的阴影。

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自愈手册。书中告诉我们,如果你正遭受因童年创伤引发的羞耻感的折磨,本书将带你踏上逐步克服羞耻感的旅程,它将教会你用一双不同的眼睛看世界——一双不被“我低人一等、残缺不全、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等观念蒙蔽的眼睛。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羞耻感与慈悲心、悲悯自愈项目、自我悲悯的五个练习。

1羞耻感是如何产生的?

人在被虐待时会产生羞耻感,这是一种自然反应 。

书中把童年受虐分为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情感受辱,包括语言虐待。例如孩子不断地被批评、辱骂、贬低、轻视、侮辱、排斥和嘲讽,或者承受不合理的期望。

我们班上的小欣一直对妈妈的态度很疏离,因为妈妈整天对她说:"你是姐姐,怎么天天跟弟弟妹妹吵架呢?一点也不懂事,当初就不应该生下你。”

正因为妈妈的一句“当初就不应该生下你”,让小欣内心充满了羞耻感。她在作文中写道:“我是一个多余的人,我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

另一种是身体受辱,即身体遭受到暴力伤害,如殴打,性侵等。

作者贝弗莉·恩格尔,既遭遇情感的虐待,也遭受了身体的虐待,可谓祸不单行。她小时候,母亲经常对她冷言冷语,十多岁的时候,还遭受性侵。因为从小遭受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虐待,作者曾经自暴自弃,差点毁了自己的一生。

由童年受虐引起的羞耻感具有5个层面:

(1)由虐待本身以及感到自己无助无为带来的羞耻感。

(2)孩子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而产生的羞耻感。

(3)施虐者投射带来的羞耻感。

(4)受虐经历被曝光后带来的羞耻感。

(5)为摆脱羞耻感而酗酒、自残、虐待他人或采取其他破坏性手段造成的羞耻感。

遭受到童年虐待的人在成年后,会有很多负面的反应,例如:自我评价极低;陷入自我责怪的状态中;沮丧、消极、攻击他人;沉迷购物;变成工作狂;酗酒、吸毒等。

只有认清自己的行为和羞耻感之间的关联,才有可能走出童年虐待的阴影。

2羞耻感为何如此折磨人?

受害者因为遭到虐待而感到丢脸,但是孩子根本无力阻止虐待的发生,他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特别是当自己被虐待的事件在公众面前曝光时,会有体无完肤的暴露感产生。

尤其是遭到性侵的孩子,会觉得自己颜面尽失,内心支离破碎,感觉自己肮脏堕落,想找人倾诉却又难于启齿。自责,愤怒,恐惧,疼痛,悲伤等心情,如影随形地伴随着被侵犯的孩子。

暑假的时候,我们全市的老师参加了市公安局、人民法院和教育局共同组织的学法普法、增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培训课。在课堂上,法院的一位法官为我们讲述了近两年以来,我市青少年学生遭受欺凌、性侵等的案例。案例中受害孩子的遭遇,真的令人唏嘘不已。

这些受害的孩子,有的不愿意见人,有的被迫转学,有的搬到其他地方去了,有的再也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人了。强烈的羞耻感,让这些孩子连抬头见人都不敢了。

3受虐者面对羞耻感的反映方式。

受虐者为了抵御羞耻感来袭,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被动地将羞耻感内化。变得自我封闭,自我责怪,以此来逃避和孤立自己;或者变得会伪装取悦他人,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有人会变得追求完美,希望不再犯错,以摆脱羞耻感。

小冯跟老公是大学的同学,毕业后来到老公的家乡做了一名中学教师,老公则考取了当地的公务员。

婚后,小冯生了个女儿,受到重男轻女的婆家人的冷落,连老公也时常对她进行虐待。她的两个大腿上,经常有被老公掐过的瘀青。

我们劝小冯离婚算了,但小冯却宁愿默默忍受,也不敢提出离婚请求。她这是把虐待带来的羞耻感默默地内化掉了。

另一种则是变得具有攻击性。他们会表现得很愤怒,用逞凶斗恶的方式保护自己脆弱的内心,或者会鄙视他人,渴望权力和掌控感,更有甚者会转移羞耻感,竟然以自己遭受过的同样的方式去虐待别人,以图减轻自己的羞耻感。

书中的约翰,3岁便被祖父虐待,他从此备受家人冷漠。约翰为了逃避受虐带来的羞耻感,竟然也性侵邻居家的孩子。

4慈悲心可以治愈羞耻感。

因为慈悲心可以让受害者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被人倾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曾经被折磨和伤害过,带给受害者精神上的温暖和慰藉。

作者就通过慈悲心,为不少长期受到虐待的求助者,打开心结,治愈了他们的羞耻感。

悲悯可分为自我悲悯和他人悲悯两种,但无论是自我悲悯还是接受他人悲悯,都有可能会遇到障碍。

1自我悲悯的障碍

很多受害者认为,自我悲悯就是自我放纵,担心自己会变得软弱,懒惰或自私。有的受害者在内化伤痛后,会将一切责任归咎自己,拒绝承认自己的遭遇。有的受害者,甚至不了解自己在承受着痛苦的折磨,对自己的受虐和羞耻感毫无知觉。

上面提到的小冯,就是将被老公虐待的一切责任归咎自己,拒绝承认自己的遭遇。

2接受他人悲悯的障碍

对于接受他人的悲悯,很多受害者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他人关爱,不允许自己犯错,他们还会觉得,接受他人悲悯,会让自己显得很脆弱。

3正念疗法

作者提出了用“正念疗法”来打破以上两种内心的障碍,即不去关注过去和未来,只关注当下,接受情绪上的痛苦而不是忽视它或者试图摆脱它。

正念疗法,跟我们平时练习的冥想,其实是异曲同工。

4正念疗法与自我悲悯相结合

克里斯托弗·肯·吉莫在《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一书中提到:“ 正念让你感受痛苦,而自我悲悯让你在痛苦中珍爱自己。”

可见,正念疗法与自我悲悯相结合,取得的效果会更佳。

自我悲悯的练习有五个方面,分别是:自我理解,自我宽恕,自我接纳,自我关爱和自我鼓励。

这五个练习是逐渐递进的,遭受过童年虐待的孩子,通常会不自觉地抗拒痛苦,只有理解了自己遭受的痛苦,对自我行为产生理解,接下来才容易开始进行对自我宽恕、自我接纳和自我关爱的练习。

作者利用这本书的方法,教会很多童年受虐者,通过自我悲悯能力的提升,对他人的悲悯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不再苛责自己,不再为自己设置不合理的期望值;不再挑剔他人,不再忽视自己的痛苦遭遇;他们学会了安抚自己,关心他人;分担痛苦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这是一本治愈心灵创伤的书,为什么引起我的共情呢?

我自己没有遇到多大的心理创伤,可是书中举例的孩子,从小就受到严重的伤害,以至于成年以后也走不出童年的阴影。他们的遭遇,实在让人揪心。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每一个班都有三两个孩子遭受诸如离婚、被打骂、被嘲讽等心灵创伤。如果我们不理解学生真实的心路历程,不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方法,又怎能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呢?

这本书,对我还是挺有用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把书中一些合适的方法,都运用起来。

治愈童年心理创伤是一个复杂而个体化的过程,但以下方法可能对帮助处理童年心理创伤有所帮助:

寻求专业支持:寻求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治愈童年心理创伤的重要一步。专业人士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倾听和理解你的经历,帮助你探索和处理创伤,并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接受心理疗法: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CBT)、眼动再处理与重置(EMDR)等,可以帮助你面对和处理童年创伤。疗法可以帮助你理解和改变对创伤的看法和反应,提供情绪调节和应对技巧,促进愈合和恢复。

建立支持网络:与支持你的人建立联系,包括家人、朋友或支持小组。分享你的感受和经历,寻求理解和支持,可以减轻心理负担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学习应对技巧:学习和运用有效的应对技巧,如深呼吸、放松技巧、冥想和正念练习等,有助于管理焦虑、恐惧和压力,并提升情绪和心理健康。

寻找积极的自我关爱方式: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培养积极的自我关爱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通过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健康,可以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

拥抱创造性表达:通过艺术、写作、音乐或其他创造性形式的表达来释放内心的情感。创造性表达可以帮助你连接内心的情绪和体验,并促进情绪的释放和表达。

请注意,每个人的治疗过程是独特的,需要时间和努力。重要的是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治愈,同时寻求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如果你感到无法应对或治愈童年心理创伤,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118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