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的当代国内外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当代国内外情感教育,第1张

(1) 夏山快乐教育

当代英国著名教育家尼尔在1924年创办夏山学校。他认为,当今很多学校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情感教育。尼尔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强调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儿童。学校的目标使儿童学会如何生活。

(2) 体谅教育

体谅教育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英国学校兴起的一种以培养道德情感为主的道德教育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多关心、少评价,认为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分析规则和禁令。体谅教育实践的代表人物是彼得·麦克费尔。他认为,道德靠理解和领会,主张富有成效的教育就是学会关心。 (1) 丹麦:以级任教师实施情感教育,这乃其显著特征。

(2) 荷兰:由各学校自己拟定教育方案。流行通过激励学校来实施情感教育,即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空间,让其被尊敬。

(3) 西班牙:为男女儿童、男女青年提供全面的训练,以便他们能够塑造他们自己的个性,并发展道德的和伦理的价值观。 (1) 情境教学

由南通师范附小特级教师李吉林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情境教学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认识世界。情境教学经历了片断语言训练阶段、提供作文题材、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整体发展四个阶段。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

(2) 愉快教育

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对子女学习苛求、教法不当、师生关系紧张等原因造成学生苦学、厌学的情况,遂提出“愉快教育”这一理念。其主要特征有: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具体目标的个性化与总体目标一致性;在课程设置上,变化课程设置,注重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样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评价上,注重激励性评价。

情感教育的未来

情感教育尚处于初步阶段,理论与现实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情感教育在当前的教育地位中的位置还相对较低,还需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只要我们共同携手,相信我们一定会看到情感教育那无比灿烂的未来!

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它的研究内容也在逐步扩展和延伸。对人的情感和认知的研究是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它的研究将会大大促进拟人控制理论、情感机器人、人性化的商品设计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进展,为最终营造一个人与人、人与机器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心理学家认为,人工智能下一个重大突破性的发展可能来自与其说赋予机器更多的逻辑智能,倒不如说赋予计算机更多的情感智能。对人的情感和认知的研究是在人工智能理论框架下的一个质的进步。因为从广度上讲它扩展并包容了感情智能,从深度上讲感情智能在人类智能思维与反应中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智能。对人的情感和认知的研究必将为计算机的未来应用展现一种全新的方向。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主要包括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人工心理(Artificail Psychology)和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等。

人工心理理论是由中国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志良教授提出的。他指出,人工心理就是利用信息科学的手段,对人的心理活动(着重是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创造)的更全面再一次人工机器(计算机、模型算法等)模拟,其目的在于从心理学广义层次上研究人工情感、情绪与认知、动机与情绪的人工机器实现的问题。

日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的研究。所谓感性工学就是将感性与工程结合起来的技术,是在感性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类的感性,把人的感性需要加入到商品设计、制造中去,它是一门从工程学的角度实现能给人类带来喜悦和满足的商品制造的技术科学[4]。日本已经形成举国研究感性工学的高潮。

欧盟国家也在积极地对情感信息处理技术(表情识别、情感信息测量、可穿戴计算等)进行研究。欧洲许多大学成立了情感与智能关系的研究小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日内瓦大学 Klaus Soberer领导的情绪研究实验室。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D Canamero领导的情绪机器人研究小组以及英国伯明翰大学的A Sloman领导的 Cognition and Affect Project。在市场应用方面,德国Mehrdad Jaladi-Soli等人在2001年提出了基于EMBASSI系统的多模型购物助手。EMBASSI是由德国教育及研究部(BMBF)资助并由20多个大学和公司共同参与的,以考虑消费者心理和环境需求为研究目标的网络型电子商务系统。

我国对人工情感和认知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研究工作是针对人工情感单元理论与技术的实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多功能感知机,主要包括表情识别、人脸识别、人脸检测与跟踪、手语识别、手语会成、表情合成、唇读等内容,并与海尔公司合作研究服务机器人。清华大学进行了基于人工情感的机器人控制体系结构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进行多功能感知机和情感计算的融合研究。中国科学院自动比研究所主要研究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验证。

当前国际人工智能领域对人工情感合认知领域的研究日趋活跃。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AAI)在1998,1999和2004年连续组织召开专业的学术会议对人工情感和认知进行研讨,国内的研究者也开展了许多的研究工作和学术活动。2003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大会。200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和智能交互国际学术会议,集合了世界一流的情感计算、人工情绪和人工心理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这说明我国的人工情感和人工心理的研究在逐步展开并向国际水平看齐。

对情感计算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情感识别、情感建模和情感反应三大部分,这其中情感识别无疑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综上所述,对人的情感和认知的研究,包括对情感识别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已经受到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最终推动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人机和谐的目标。

[摘要]马克斯﹒舍勒在受胡塞尔现象学方法影响的同时,将现象学研究的重点由关注意识结构转向了人的生存状态价值状态,从而创建了价值现象学派,将现象学推向了应用层面。

[关键词]舍勒 怨恨 位格 价值 现象学

作者简介:胡杏(1980-),汉族,河南信阳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文艺理论。

一﹑舍勒生平及思想成就

舍勒是一战后仅次于胡塞尔的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现象学家。1874年出生于德国南部名城慕尼黑,20岁进入慕尼黑大学,师从狄尔泰和辛莫尔。后转学到耶那大学,追随人格主义哲学家奥伊肯。

1901年,在一次哲学会议上舍勒与胡塞尔相遇。当时,舍勒对康德所谓经验直观只能是感性直观这一论断感到颇为困惑,因为它意味着精神在直观中的作用被一笔抹杀。舍勒对胡塞尔的范畴直观颇感兴趣,渐渐被现象学理论深深吸引,开始了新的研究阶段。

1907年,舍勒在慕尼黑大学任编外哲学讲师,自此参与慕尼黑现象学小组,成为现象学运动的一员,很快便出类拔萃,参与主编《哲学与现象学年鉴》。1928年,受聘为法兰克福大学哲学讲座教授,未及上任,猝然病逝。舍勒学术博杂多方,被视为现代德语学界的传奇人物。其在哲学﹑伦理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理论﹑思想史等领域的拓展,至今仍是思想界尚未充分消化的20世纪具有重大意义的遗产。

二、舍勒的价值现象学

现象学研究的重点,在胡塞尔之后由关注意识结构转向了人的生存状态价值状态和语言的深层意义层面。舍勒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于他创建了价值情感现象学理论。这一理论不仅超越了康德的形式主义伦理人格学说,而且从另一个方面发展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把现象学推向了“应用”层面,是将胡塞尔现象学付诸实践的第一人。

舍勒在开拓自己的哲学领域中认识到,本体论思维方式出发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哲学解释已陷入深深的困境。只有转换哲学的思维方式,建立人的问题的生存论的哲学视界,作为人的“统一体”或“整体”的人格“这本书”才能被合理的“解读”。舍勒将现象学运用于价值哲学的研究,开创了现象学价值学派。

(一)现代价值观念形成与价值判断的根源——怨恨

舍勒认为,怨恨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事关道德评价的构成能力,在于它是道德判断及价值蒙骗的根源。舍勒这一观念受尼采思想引发而来。怨恨是一种有明确的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它(心态)是因强抑某种情感波动和情绪激动,使其不得发泄而产生的情态;……这种自我毒害产生出某些持久的情态,形成确定样式的价值错觉和与此错觉相应的价值判断。[1]怨恨产生的条件是使怨恨者为了解决令人压抑的价值下意识造成的紧张状态,必然求助于价值假象。价值假象却在自傲幻想中贬低或对有充实价值色对象视而不见。

舍勒把现代道德中的基本价值归源于怨恨的力量。并以此阐明了现代道德中的三个要素:自我劳动和盈利的价值;价值的主体化;有用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所谓价值的主体化即为:“价值,尤其是道德价值,都只是人的意识中的主观现象,离开人的意识,价值就不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价值不过是我们欲望和感觉的影像而已”[1]怨恨正是这种观念形成的推动力。舍勒认为,当怨恨者基于一客观价值秩序做出价值评价时,自身受到价值低下意识的压迫。但是怨恨者不能使自己依照这种价值秩序而向善,又对作为这种客观价值承载者的个体心怀嫉妒与仇恨,于是,价值“一切价值都只是相对的,对人﹑欲望﹑种族﹑民族而言是主观的”。这样,他就可以在虚幻的价值意识中回复﹑提高对于自己的评价。

对于有用价值凌驾生命价值,舍勒认为这是使价值颠倒,本末倒置。受怨恨支配的现代世界观将事情颠倒了。在经济政治领域表现为无限制的生产欲和工业主义的泛滥。在文化价值观领域,则突出了商人的气质﹑禀赋所代表的价值。古代对生命本身与精神自身关注锻炼提升的价值被转换为一种适应关注的训练,从而只剩下了工具价值。

综上所述,在舍勒看来,现代文明的精神并不如斯宾塞认为的那样,在体现一种进步,反而在体现人类发展的一种衰微。这种精神体现的是弱者对强者﹑机智者对高贵者﹑巨大数量对质量的支配!这种现代文明意味着人身上其主导作用对抗自身自然欲求之无序的核心力量在减弱,所谓的现代文明恰恰正在走向一种没落!

(二)价值的承载者---位格

舍勒从现象学思想立场重构位格论,探究个体和群体生命的价值定位。他认为人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是行动着的某种统一体,这种统一体的存在就是位格。并且在人的行动这一视界中,位格具有某种绝对的优先性,因此,位格的存在问题也是人的整体存在的问题,位格的研究也就是真正的人的研究。舍勒在以后的思想发展中,把位格这一范畴置于了其哲学的核心地位。

与胡塞尔不同的是,舍勒特别强调价值的承载者“位格”绝不是任何对象,绝不同于自我。 “自我”是相对于“你” “外部世界”而言的。自我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对象,与之相反,一个行为永远不会是一个对象。行为的本性决定它们只是在其实施之中才被体验到,并且在反思中被给予。因此一个行为也不能通过其他行为而成为对象。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以赞许的口气叙述舍勒的观点:位格不是物,不是实体,不是对象。这样位格就超出了近代的主体观,以及由这种主体观带来的认识论和本元论的二元区别。舍勒这样来定义位格:“位格乃是有关各种本质之行为的具体的﹑自为本质的存在统一体。它本身先行于一切根本的行为区别,位格的存在为所有根本不同的行为建基。”舍勒以行动来定义位格,将位格看成是一种精神性的“行动”。他认为位格所具有的是意向性活动的具体本质,它只能是精神的现象显现而不可能被客观化被对象化。

由此可见,舍勒虽从胡塞尔那里吸取了不少思想,但他自己思想的取向却是非对象的。他与胡塞尔的不同在于,他讲的位格是在对意向行为的实施之中,甚至反思都不会使这些行为的实施成为对象,而只能被感知。所以位格是完全非对象化可自足整体。在这个非对象化的意义上,“位格”相当于海德格尔的“此在”,可以说,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正是对舍勒的位格现象学思路的反应。所以有人说,舍勒的学说处于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但同时又能独立成一家。-

舍勒的价值现象学是建立在对康德的形式主义与欧洲大陆的感觉主义批判的基础上的,并对康德的人格思想进行了研究﹑批评和创造性的转换,由此提出“位格-价值”学说。舍勒指出,“质料”实际上只是价值的承载者,而非价值。这样,价值与事物间存在承载关系,事物的价值在其承载者改变时却不变。由此,舍勒把位格和价值联系起来考察,提出位格就是承载着实质的“善”与“恶”的价值者。从承载者与价值的关系来看,“善与恶就是位格价值”,它们是一切是价值中的最高价值 ,“善恶价值的承载者根本上就是位格,道德价值就是位格价值”。[2]而伦理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精神位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舍勒:《舍勒选集》〔M〕刘小枫选编,三联书店1999

[2]弗林斯:《舍勒思想评述》王芃译 华夏出版社2003年

婚姻,有时并不是让你每一天都开开心心,也不能一直体会到激情和爱。

很多时候,婚姻甚至是相反的,它会让你厌倦,让你疲劳,怀疑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

但婚姻真正的价值,其实在人生的暗面更能凸显。

整天甜言蜜语哄着你的不一定真正爱你,但是性命攸关的时候痛彻心肺,愿意豁出一切拯救你的,才是合格的爱人。

十年前,我为了学分,选修了一些文史类课程。我上《中国近代文学史》的时候,老师花了两个礼拜,跟我们讲述了四位著名作家的生平,尤其是他们的婚姻部分。

01

第一个是郭沫若。

郭沫若

老师说这位文学大师一生有三位妻子、一个情人,然而他毫无责任感可言,为了自己的兴趣和事业,对这些女人始乱终弃,甚至还把纯粹出于私心的别离,描写成“为了革命的牺牲”,来衬托自己的伟大。

最后这四个女人中,两人上吊自杀,两人对他怀恨终生。他有十几位子女,但大多拒绝认他做父亲。

郭沫若晚年孤独一人,沉溺于抄写死去儿子的日记,可谓凄凉至极。

老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语调冰冷,不带感情。

02

第二个是老舍。

老舍

老师讲他,花的篇幅颇长。老舍年轻时家境贫困,一位刘姓善人资助了这对孤儿寡母,甚至送老舍出国读书。

老舍爱上了刘善人的女儿。

可等他学成归来,这位大善人已散尽家财,剃度出家后去世了。他的女儿因为家道中落,去做了最下等的暗娼。

这个没有故事的故事,成了老舍心里舍不去的痛,他写下《无题》和《微神》两篇小说,纪念自己的初恋,并直到34岁才通过朋友介绍成婚。

他的妻子也是新青年,也从事文化工作,在困难时期也非常支持老舍。照理说这种关系也算很理想了,但老舍对婚姻始终缺少热情,寥寥几篇写给妻子的文章,也只见出于情理的愧疚,不见一点内心深处的波澜。

在西南联大时,他曾遇到一位红颜知己,但被妻子捉住,最终他也没敢像郭沫若那般破釜沉舟、抛家弃子。

旁人看来,这也许还算一对不错的夫妻。却不知后来,妻子竟然与老舍对立,老舍经不住折磨和打击,最后自杀了。

有人说曾经见到老舍的妻子,对他言语刻薄,咬牙切齿。

老师说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语调里有一种深深的遗憾。

03

第三个是沈从文。

沈从文

这个故事比较平淡。大意是乡下小子沈从文,对大家闺秀张兆和一见钟情,写了几百封可以入册的情书。

张兆和一开始觉得他不知天高地厚,最后也慢慢被他的专情和文采打动,在胡适等大佬的撮合下,与沈从文结为连理。

但两人在婚后,因为背景太过悬殊,屡生分歧,一度分居。后经历解放后的数次清算后,两人的感情终于还是占了上风。

张回到了沈的身边,在关键问题上点醒了沈从文,让他放弃写作转行历史研究,又捐出大量娘家文物,帮助小家庭躲过了十年浩劫。

张兆和对沈从文可谓尽责,但对他的不理解,也一样持续到了人生的尽头。

直到丈夫死后,她才赫然发现两人的感情之深,在丈夫墓碑上引用镌刻了一句话: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十六个字,浓缩了沈从文的一生。

老师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些同情,也有一些欣慰。

04

第四个是钱钟书。

钱钟书与杨绛

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老师所述,跟现在大多数微信公号撰写的两人故事,并没什么大的差别。

唯一让我记得的是,就是讲两人在特殊时期,依然把彼此保护得非常周全,夫妻俩甚至在和别人起冲突时,为了保护对方,还干过揪人头发、扇人耳光之事。

这个细节,让我至今依然觉得他们的爱情非常纯粹。不仅跟爱好与物质无关,甚至也跟名节与面子无关,真正做到了惘论世人,只求本心。

老师讲到钱钟书和杨绛的时候,毫不意外的,语气中充满了羡慕。

好的婚姻就像一把下了的锚

讲完钱钟书的故事,眼看就要下课,老师突然说:

我有一个忠告,想说给在座所有同学听:

郭沫若的婚姻没有道德, 所以他的下场最凄凉。

老舍的婚姻有道德而无感情, 在平日里也许还能支撑,但一遇到重大难关,夫妻就很容易分手,甚至会互相损害而寻求自保。

沈从文的婚姻有道德也有感情,但缺少理解, 这样的婚姻稳定,但可能缺少乐趣或者充满不甘。

钱钟书的婚姻,才真正包含了全部的道德、感情与乐趣, 所以他们成了彼此的灵魂伴侣,代表了爱情最美好的部分。

人生在世,婚姻其实非常非常重要。我希望大家将来都认真对待婚姻,不求达到钱杨的境界,但最起码也要学习沈从文,把道德和感情两条底线牢牢把握住。

人一辈子七八十年,其实长得超出你们的预料,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不遇到任何变故是不可能的。

一个讲道德、有感情的婚姻,就像一把下了的锚,有了它,多大的浪头来了你都不会倾覆,因为你知道自己还有想见的人,还有自己想尽的责任,这种想法的力量是和信仰相当的。

那一刻,我记得我的视线,第一次从动漫书上移开,移到了这位老师身上。

老师很年轻,从口音里判断是个北京人,身上的穿着及气质,无不透露着他的郁郁不得志。然而他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正气浩然,振聋发聩,仿佛先师孔圣附体。

不光是我,在场几十位单身宅男,几乎都停下了手头的课外书籍,双眼晶亮地看着他。

他的这番话,在我之后的人生里,不断被想起,印证。

人生最重要的还是家庭

我曾经有一位日本老板,算是很大的一位老板了。50多岁,离过一次婚,前妻和一对儿女,跟他彻底断绝了往来。

孤身一人几年后,他又找了个老婆,两人一直和和睦睦到现在。

我在日本出差的时候,亲眼看见他晚上9点下班后,走回在六本木的豪宅,路上还跑去便利店买肉和蔬菜。

第二天我好奇地问起这事,他说:

“在我家,每周有两天是要买菜做饭的,这个规矩无论多忙都不会更改。”

在日本,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作为一个行业人人敬重的大佬,我觉得他这个行为有点匪夷所思,但最终也没有多问。

直到后来公司倒闭的时候,他来跟我践行,我才问道:

“你在国内出差时,每晚都早早回酒店,去日式KTV谈生意时也举止端正,还经常回家给老婆做饭,这跟我想象中的日本经理人完全不同。”

听我说完,他哈哈大笑,然后一脸严肃地告诉我:

“男人要懂得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欲望,我年轻时候犯过很大的错误,所以现在才会特别善待家人。”

临走前,他又特别强调了一遍:

“男人的幸福来自于控制自己的欲望。玩弄自己的家庭,在你顺利的时候也许还不是问题,但如果到了人生的低谷,失去家庭你就真的一无所有了,这句话你一定要记住。”

照理说,那时候的我,应该是很难理解这段话的,但不知为何,我竟然听懂了。

合格的爱人 愿意豁出一切拯救你

我和我老婆的婚姻,应该属于沈从文那个档次。我们一见钟情,但不得不承认,直到结婚时,我们对彼此的理解都很不够。

从我老婆的视角来看,她的理想伴侣应该积极阳光,不做太多非分之想,身强体壮且热爱运动,为人周正,擅长维持人际关系。

可我呢,恰恰相反。

我不仅阴沉羸弱,喜欢胡思乱想且讨厌运动,还崇尚酸腐知识分子的风格,对人际关系极尽逃避之能事。

所以,我们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感情让我们随时都渴望拥抱在一起,但许多三观上的问题,又把我们搞得非常疲惫。

曾经我有些遗憾的想着,也许我们一生就这么平淡无聊地过下去了。

后来我选择远走丹麦,担任了一个产品经理,而老婆则选择了独自留在上海发展。由于对丹麦天气的不适应,以及部分同事的不友好,再加上对全球市场缺乏认识,我过得非常沮丧和颓废,甚至到了需要吃药维持情绪的程度。

我老婆隐约发现了一些异样,但六千多公里的距离,岂是一根网线所能填平的。我一直说自己还好,其实内心已经快崩溃了。

有一天,我用刮胡刀割掉六个月没剪的头发时,把后脑勺犁出了一片两厘米宽四厘米长的秃块。

那天老婆和我视频时,突然要求我把头转过去让她看。我照做之后,她出现了疑似中邪的症状,一边大笑一边又在落泪。

一个月后,她辞去工作,来到丹麦陪我。

过了很久,她才告诉我为何会来丹麦:因为她看到我发型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如果她不来陪我,我可能会死掉,于是便放弃一切来到了丹麦。

我的眼泪唰一下掉了下来,心里,充满前所未有的温暖。

老婆来了不久便怀孕了,之后我们又一起经历了生产。老婆在产后出现了大出血,在大约十五分钟时间里,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可能会失去她的煎熬,那种感觉极难描述,因为每当我开始往那个方向想时,就有一股电流将我大脑打得瘫痪。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现象叫做应激保护,原因是我的神经系统经过评估后,觉得我可能无法接受这样一种结局,于是便强迫我不去想。

而我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应该是因为爱在失去的时候会表现得更加强烈吧,就像张兆和在沈从文死后,突然间堪破了天机。

我也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

整天甜言蜜语哄着你的,不一定真正爱你,但性命攸关时候痛彻心肺,愿意豁出一切拯救你的,才是合格的爱人。

婚姻对一般人的价值,并不是让你每一天都开开心心,也不是让你能一直体会到爱和激情。

很多时候,婚姻甚至是相反的,它用红绸缚住你的手脚,把一大堆不相干的三姑六婆人情世故绑在一起,让你疲劳,让你怀疑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

但如果你经历够多,终有一天你会明白:

婚姻的真正价值,其实体现在人生的暗面。

在你寂寞的时候,旁边有一个人听你讫语,陪着你无所事事;

在你空虚的时候,心头会突然出现一个眼神,让你觉得要改变一些什么;

在你被打倒在地踩上一只脚的时候,有一扇门依然为你开启,里面的人不仅不会苛责你,还会努力抚平你的伤口,为你的伤悲而伤悲。

记得在我结婚的婚宴上,我曾经的那个日本老板,竟从遥远的东京送来了视频祝福。

也许是以前没这么做过,视频里的老头很不自然,用僵硬的语调祝我新婚快乐,并让我以后带妻子到东京去玩。

也许是觉得这个视频太逊了,之后他追加了一封邮件,再次告诫我:凡事要以家庭为重。

快60岁的他,以前曾和比尔·盖茨,在72小时拉力谈判中针锋相对,从孙正义手里拿到过天使投资,一度被某位中国首富视作救命稻草。然而他觉得近60年人生经验里,最值得传给我的竟是两个字——家庭。

是什么维系着家庭和婚姻呢?

我想起了以前老师的那句告诫:

我希望大家将来都认真对待婚姻,不求达到钱杨的境界,但最起码也要学习沈从文,把道德和感情两条底线牢牢把握住。

人一辈子七八十年,其实长得超出你们的预料,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不遇到任何变故是不可能的。

一个讲道德、有感情的婚姻,就像一把下了的锚,有了它,多大的浪头来了你都不会倾覆。

又是什么导致家庭和婚姻的破裂呢?

没有及时控制自己的欲望。

于是我又想起了日本老板的忠告:

男人的幸福来自于控制自己的欲望。玩弄自己的家庭,在你顺利的时候也许还不是问题,但如果到了人生的低谷,失去家庭你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不仅适用于男性,也适用于女性。

不仅适用于婚前,也适用于婚后。

当一个人产生某种情感的时候,必然会伴随着相应的心理变化,心理学是研究、分析、疏理、归纳、总结情感的一门学科,二者互为依存,情感是动物内心世界在现实中的客观反映,心理学是对动物内心世界在现实中客观反映的抽象理论,就好比如把一只猴子,被定义为公猴或母猴,弥猴或金丝猴,亚洲猴或非洲猴,等等不同属性的名称一样,而无论什么名称的猴子,都无非其实就是猴子而已,情感与心理学的关系亦然,无论在心理学中被冠名划分为那种类型的情感,也无非都是动物的内心世界在现实中的客观反映而已。

情感不仅表现在人的喜怒哀乐,而是指人所有感官的、身体的、心理的以及精神的感受。而情感又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常说情感生活。这两者关系勿须赘言,主要说下情感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情感的载体,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情感的承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和基础。例如各种传统民俗文化节日、生活习俗、方言俚语、服饰文化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的原因,若丢了我们的文化就失去了根基。由此,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就是表现在不同的生活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尤其是中国文化,是一种情感认识的文化,主要讲求善;而西方文化,是一种理性认识文化,主要讲求真。我们常讲商人与顾客之间的鱼水情,官员与人民之间的官民情,家庭中的亲情、爱情,朋友之间的友情等,所有这些情感表达方式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主要依托和表现形式。但是文化绝对不等于情感,因为我们因人而异对同一文化的认知千差万别,你文化的理解与他人理解的文化不一定是一致的。这种差异也会造成情感反应不一样。所以文化可以影响情感,情感等于文化。文化一定是过去时,情感一定是进行时。尊重文化会产生情感。懂得文化不要情感用事。情感属于自己,文化属于大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183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