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态度ABC理论(态度决定了行为方式)

365态度ABC理论(态度决定了行为方式),第1张

态度: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是人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

A认知

B情感

C行为倾向

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表现在他的生活中追求什么,拒绝什么,既表现在他都做了些什么在上面,而一个人怎样去做则表明了他的行为方式。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有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

态度决定了行为方式,稳定的态度使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慢慢形成了 习惯, 自然而然的就表现了出来。

一个人主任为了,是她性格的特性, 遇到 别人有困难毫不犹豫就去帮助别人。别人看到也会觉得自然,很符合他的性格。

要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遇事总是为自己做打算,甚至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如果去帮助别人了,反而显得很奇怪。

性格是可塑的!

教师公招及特岗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若需要更多内容,请进我的主页自行拿取哦!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85、简述态度的实质及其结构。

答:态度是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不同于能力。(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态度的结构包括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

86、简述品德的实质及其结构。

答: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它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的自觉行为,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87、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答: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构成。区别:(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大。(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三月有风,四月有雨,愿你六月一路花开

88、简述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答:(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三水平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89、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P160)

答:(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90、试述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P161)

答: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此时期,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

如果这次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别忘了留个赞哦。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23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