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焦虑比作什么?

可以把焦虑比作什么?,第1张

一提到“焦虑”,了解不多的人第一反应往往是:“焦虑和一般的着急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正是本节“现象谱”要回答的问题。

如果按焦虑轻重画成一个连续谱,一端是严重的症状性焦虑,另一端是无焦虑状态。普通人的着急位于中间。

作为一个精神症状,焦虑是痛苦的,也显著妨碍心理或社会功能。

焦虑症状主要有主观体验和客观表现两方面:

1、焦虑心情:典型的焦虑症状,患者体验到的是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恐惧。病人整天惶恐不安、提心吊胆,总感到似乎大难就要临头或危险迫在眉睫,但病人也知道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的危险或威胁,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此不安。

2、客观表现:分两种,其一是运动性不安:病人闭眼向前平伸双臂可见手指对称性轻微震颤;肌肉紧张使病人感到头紧头胀,后颈部发僵不适甚至疼痛,四肢腰背酸痛也常见;严重者坐立不安,不时有些小动作,如搔首搓手等,甚至来回走动,一刻也不能静坐。

另一种客观表现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尤其是交感功能亢进的各种症状,如口干、颜面一阵阵发红发白、出汗、心悸、呼吸迫促、窒息感、胸部发闷、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腹胀、尿频尿急、易昏倒等。

通常要兼有以上两方面的症状,才能确定为焦虑症状。只有焦虑心情而没有任何客观症状,很可能是人格特性或常人在一定处境下出现的反应(处境性或期待性焦虑)。而单纯根据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判定为焦虑也是错误的。

与一般的着急相比,焦虑症不仅症状严重而持久,而且它的性质特殊。这就是它脱离了引起“着急”的生活事件,不仅程度上远远超出一般的焦急反应(由担心――过分担心――恐惧),而且“引起”焦虑的事件微不足道甚至捕风捉影(蹭破皮、甚至没有破只是表皮发红,也担心破伤风、担心送命)。这时,与其说某个不值当的小事引起焦虑,不如说是焦虑情绪在寻找一个理由牵强的出口。极端情况下,焦虑在病人的观念上不与任何确定的生活事件或处境相联系,因此精神病学称之为自由浮动性焦虑或无名焦虑。

与焦虑症相反,处于现象谱另一极端的情况是无焦虑。这既可以是病态的情感淡漠和无欲状态,也可以是个别人经过努力所达到的“超脱”状态。后者不论古今中外都有人在追求,如道家的“清静无为”,禅宗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六祖慧能)之说,以及古希腊斯多葛派的“不动心”等。

西方宗教界人士的冥想,佛教的坐禅,练气功者所追求的入静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可以说都是内心的平静,即没有焦虑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努力所达到的超脱,往往是一种暂态。“顿悟之后也还要渐修”,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最极端的焦虑,即强烈的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也是相对的暂态。

从人群角度看,绝大多数人都处于焦虑症与不动心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状态。即不时地因为各种各样实际处境而着急、担心。不论何种处境一概毫不焦虑,绝不是精神健康的表现。

这样的物种也不可能存活下来。焦虑是促进人格整合和社会化的内在动力,是安于现状和不求进取的对抗剂。有欲望,便会有焦虑。我们都期望未来比现在要好些,但客观世界并不那么听话,人生充满着风险,未来具有不确定性,这就是所谓生存焦虑的根源。

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一般焦虑水平的高低,与其说取决于当前的处境,和既往生活中的某些事件,毋宁说更多地取决于A H Maslow(1970)所谓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Maslow说的基本需要涉及心理的有: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被人尊重和自尊的需要。

大量事实表明,临床上见到的焦虑病人,其个人史中都有这些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的证据。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子女过分保护、过分控制和苛求,是造成子女长大后容易焦虑的重要原因。

焦虑障碍除了上面描述的慢性焦虑的特征性表现外,还有以急性焦虑发作为主要特征的惊恐障碍。

如果焦虑出口锁定特定目标,并产生回避行为,则成为恐惧障碍。恐惧症患者有确定的外在客体作为恐惧的对象。单一的恐惧症(如怕封闭空间――幽闭恐惧)与慢性焦虑状态是显然不同的,但这两者之间有各种过渡形式。多形性恐惧症与随处境不同而有显著波动的焦虑症之间很难划出一条截然的分界线。

恐惧症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是对人恐惧,又称社交焦虑或社交恐惧。与一般的社交紧张之间也可以构成一个连续谱。

疑病症者的焦虑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和疾病,而焦虑症者的焦虑是弥散的,但两者的混合状态并不少见,即既有疑病性焦虑,也有无名焦虑。

还有一种特殊的焦虑表现,针对曾经的创伤性体验。可怕的创伤性体验反复地闯入,伴有明显的焦虑和回避,可以看做一种创伤后延迟的焦虑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

1894年,Freud首先把焦虑症从神经衰弱中区分出来,描述为一种神经症。今天,美国的DSM-IV中的焦虑障碍包括除上面已经涉及的慢性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外,还将强迫障碍纳入进来,几乎等于以前神经症这个总的类别,只是将躯体表现突出的疑病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另外划分出去而已。

焦虑症指向未来,指向可能的危险或不幸,在观念上是不确定的。抑郁症意味着已经造成的丧失,是无可挽回的既成事实,在观念上是确定的。临床上可以见到各种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同程度抑郁的混合。就现状诊断而言,只要抑郁程度足以达到迟滞性抑郁,则优先诊断抑郁症。而以心烦、兴趣降低、乏力、不满等负性情绪为主的“新”抑郁一族,如果焦虑体验更典型,在病程中占主导地位,诊断焦虑症更合适。再有就是所谓焦虑-抑郁混合状态,往往两者都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心烦意乱、易激惹,并伴身体症状(如纳差、疼痛)。

如果把典型的焦虑和典型的抑郁比作水面上相邻的两座冰山,焦虑抑郁混合状态就是水面下融合在一起的冰坨,在综合医院和初级保健等非精神科专业机构往往更常见。

以上是把典型的焦虑症状,放回到生活中以及放回临床各类互有重叠的分类中,以连续谱的方法进行说明(现象谱)。希望这样有助于对焦虑症状加深理解,尤其帮助初学者正确看待不典型的情况。

在精神病学领域,焦虑不仅作为一个症状(综合征)的名称,作为一类障碍的总称出现,而且精神分析学派更是有他们特殊的用法。I L Janis(1971)在列举了许多不同学派的学者,并指出他们的观点有根本分歧之后写道:他们在关于“焦虑”的行为后果的描述中,始终贯穿着几个共同的主题,这表明,多数(精神分析)理论家把“焦虑”这个词当作一个类别使用,它包括恐惧、耻感和罪感。焦虑的这一用法在文献中很常见,我们应该记住,不要把它跟临床医生关于焦虑的症状学概念混为一谈了。

焦虑还有第三种用法。S Freud认为,焦虑可以是“无意识的”。这不是对现象的描述,而是对现象的一种特殊的解释。例如,Freud用“无意识的焦虑”解释多种歇斯底里症状的发生机制,认为躯体症状是“无意识的焦虑”的“转换”,即“无意识的”心理本身变成了躯体症状。

事实上,歇斯底里者在发作时体验到的焦虑往往比一般常人还少。这就是法国学者所说的“泰然处之”的态度。

  超我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个体接受与选择对象的过程中,个体的自我的壮大是其基本特征。个体在其初期与对象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个体小而对象大、个体弱而对象强、个体有限而对象无限等等,由此形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不对称性和矛盾性;但是后来,随着个体的对象关系在个体自我中的积累,个体开始壮大起来,个体与对象的关系逐渐地趋向对等、平和、融通与同一。个体在对象关系中的这种地位的变化,是对象关系的本质使然。 个体的变化是必然的。从表面看,个体年龄增长了,衰老了,他甚至距离生命的终点更近了。从这点看,个体的接受与选择与他的初始目的是相悖的。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个体在内容上经历了由空洞到充实、由自然性到社会性的转变过程。个体从一个十分渺小的自然物,逐渐地转变为容纳了包括原始自然、人化自然和社群在内的所有的对象世界。他与世界等同起来,一致起来。他已经不是代表他自己说话,更不是代表他的某个时段(比如他三岁时候的某一天)说话,他容纳的对象世界越广泛,他也就与整个世界越接近,他就有可能变成一个“世界公民”,他就会为更广泛的世界代言,他也就有更加宽广的胸怀,他变成了一个反映整个世界关系的个体。 个体的对象关系是在接受与选择的交替、变换、统一中发展起来的关系。接受不是个体的最终目的。个体需要接受,不接受对象的个体就不是实在而只是一个空在,而空在的个体是无法进入到群这一高级对象之中的;但是,个体接受的对象愈多,个体受制于对象的方面也就愈多。但这个时候,个体受制于对象的方面已经不是对象的直接作用,而是作用于个体的对象关系所形成并寄宿于个体之内的自我对个体发挥作用。自我代表对象关系重新审视个体,他对“我”开始重新定义。 自我是一个矛盾体。自我寄宿在个体之内之后,他便处在矛盾的夹击之中。他既受到来自他的渊源——他的一切对象——对他的作用,他是这些对象的代言人;他又受到来自他的载体——他的命运共同体——对他的作用,他是他的载体——个体——的代言人。自我的这一矛盾,使得他不断地调和二者,不断地生成“新我”。由于对象是源源不断的,“我”就是生生不息的,自我总是在新的内容的充实之下不断地改变自己。显然,个体的对象关系越广泛,个体的自我所包含的外延就越广泛。如果接受是无止境的,那么自我的外延就是无边界的。 迄今为止,群是个体的高级对象。作为个体处在高级阶段的对象关系,个体所在的群是个体的现实关系。群内的每一个个体相互间的交往通过他们各自的自我而展开,个体的自我在交往中相互接受对方从而壮大了他自身。如此以来,交往的结果形成个体之间的普遍自我,正是这种普遍的自我支持了群的延续和发展。在随后的个体与群的关系中,个体进入群的最低的门槛就是个体的自我达到了群的普遍的“我”,低于群所要求的自我不为群所接纳。因而,个体的自我——被群所认可的自我——成为个体与群对话的平台,个体的自我上升为与群相统一的普遍的自我。 在与群这一对象的接受与选择中,个体的自我仍然继续发展并壮大。当着他的接受程度大到比群的普遍的对象关系更广泛的对象世界时,个体的自我超越了当前的群的普遍自我,他上升为超我。

  超我是孤独的我

  超我不是普遍的,他是个体自我中的少数,是个别的超乎普遍自我的“我”的状态。超我正因为他是个别的,因而是孤独的。超我处于群的顶端,由于他所拥有的对象世界超过了一般个体的现有的对象,超我便在更多的对象领域中显现了我的本性。他的多出的对象世界所形成的那部分“我”要放置在群体之中似乎就是一个难题。他没有同类,他缺少知音,他是孤独的。 从自我到超我,其实是每个个体的必由之路。自我的矛盾迫使自我不断地被新的对象关系所刷新,自我不断地壮大,不断地更新,他拥有了趋向超我的必然力量。所以,当超我出现在个体身上的时候,他也发现每个自我都会和他一样地走向超我。他经历短暂的孤独期,他等待其他个体由自我变成超我,他们在新的超我的阶段重新结为群并达到下一个自我的新的高度。

  超我是博爱的我

  超我的对象世界是广泛的。正像处在原始自然阶段的对象关系状态的人们仅仅把血缘关系看得很重一样,处在超我阶段的个体则把一切对象都看得很重。个体拥有的对象越多,个体就越是拥有对对象的更全面的认识,个体对所有对象的认识就越是超越个体初始阶段的狭隘的视角,个体就会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处理他与对象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看,拥有超我的个体的爱是广泛的、普适的爱。 个体的所爱由特定的、小我之下的对象扩大到普遍的、大我之下的对象,只有在超我的状态下才能够做到。普遍的自我虽然是群的“我”,但他仍然是以每一个个体的属性的方式存在。他的普遍性仅仅是我们的一个抽象,在其现实性上,他就是单个的自我——当然是服从于群的普遍性的单个的自我。因此,他的爱很明显是小我的爱,是站在他个体的角度发出的爱。相反,超我由于已经不受制于眼前的群的羁绊,他就摆脱了小我的现实关系。他从自我的对象转向了非我的对象,他更全面地认识了“我”。他爱所有的对象,他愿意奉献给所有对象,他的存在就是最高层次的爱的存在,就是个体在超我阶段的高尚的德性。

  超我是信仰中的我

  信仰中的个体是自我不在自身的个体。由于信仰,个体的自我被寄宿在信仰对象那里。个体放弃他的自我——或者说个体的自我相信那个托管者比他把个体管得更好——他直接地请求托管。自我甘愿放弃自己,个体也服从自我甘愿听从信仰对象的安排。从这一点看,处在信仰状态的个体是超我的。他已经不是他自己,他就是信仰对象的代言者,而信仰对象则成为决定个体一切的基本力量。 迄今为止,任何信仰对象都是超乎群的普遍自我的对象。有些信仰对象希望普度众生,有些信仰对象希望救世济贫,还有些信仰对象希望传播普遍真理,它们都是超出个体的现实的理想世界,是为个体设定的理想的彼岸。其超我的特性是明显的。 信仰中的超我与上述其它超我相比,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对象关系。这种对象的选择,并不是个体的实实在在的对象关系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来,它跳跃式的来到个体的面前,因而有被个体盲目选择的可能。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建立信仰关系或许可以起到解脱现实的自我所遭遇到的困境。

  超我是完善的我

  从个体追求对象的属性看,他的追求的最终的境界是群的普遍的自我的境界。每个个体都以此境界为追求的最终目标。这样以来,当个体追求到群的普遍的自我的阶段时,似乎对象世界被追求穷尽了,再也没有新的可以与之建立关系的对象了。此时在个体面前便可能出现“无”的状态,大多数个体满足到这一点就止步了。 但对有些个体来说,到了这个阶段之后,“无”是他进一步继续追求的对象。他追求了“有”,又追求了“无”,所以他追求了完善。他在群的“万物止于此”的世界之上继续他的追求,因而是超我,是完善的我的开始。 对“无”的追求其实就是对“有”的反思。因为“有”的对立面就是“非有”。“有”可以直接地去认识,“非有”正因为它是“非有”,是“有”的否定,它的根在于“有”,它来源于“有”,所以只有从“有”中才能真正认识“非有”。但在这个时候,认识的方法已经不是去重复地建立以前那样的对象关系,而是对个体所经历的“有”进行反思。当这个反思完成之后,个体获得了对“有”和“非有”的认知,个体获得了全面的对象关系,他也获得了超我。这个时候,他是完美的。 任何普遍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共有的、大众化的、普通的、平庸的。因而,在群的普遍性之中,拥有个性的个体消失了,这时的存在只是群的存在。对于个体而言,群取代了个体的位置,群代表了个体的意义。因而,群的普遍状态就是没有个体、只有群体的状态,就是个体的无的状态。 个体的无的状态与个体的源源不断的对象相矛盾,个体要超越无,走向超我。个体通过超越无而走向“新有”,个体获得了超我,他超越了普遍,他抛开了平庸的对象,他走向崇高。与处在群阶段的普遍的自我相比,超我是比自我更崇高的我,他就是完美的我。 超我之所以崇高,还在于他不同于个体初始阶段的“有”。虽然在那个时候,个体也是独立的,超出群的,但是,那个时候的个体因为对象的局限他还没有完成对象关系的重大转变,他不能把握对象,更不能自主。所以,超我只能产生在普遍的自我之后。他是个体集普遍自我的品质于他自身。他来源于普遍,又超越普遍。 在现实中,超我不一定是全面的“我”,他可能是“我”的某个侧面。他不是集结了所有对象关系的“我”,而可能只是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里超越了群的普遍性。对任何个体而言,获得全面地“我”当然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但在有限的生命时段内,个体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对象世界。因而,取得“我”的一个侧面的超越也是个体中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时候,如果对象是一个整体,对象由于其整体性而使其任何一个侧面都是它本身,取得了一个侧面的我也就是反映了整个对象的我。个体在某一个对象关系中超越了当时的群的普遍性,那就是崇高的我的显现。

  阅读链接

  《接受与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编辑本段理想自我

  来自社会环境中经由奖励与惩罚的历程而建立的是传统道德及规范的代表,如个人的行为与超我的自律标准不符,即会受到良心的谴责。父母的道德标准会内射成超我的次系统叫“理想自我ego-ideal”,良心透过让个人感到自豪或罪恶来奖励或处罚他。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份。在佛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 超我的形成发生在恋母情结的崩解时期,是一种对父亲形象的内化认同,由于小男孩无法成功地维持母亲成为其爱恋的客体,对父亲可能对其的阉割报复或惩罚产生去势焦虑(castration anxiety),进而转为认同父亲。

  编辑本段超我的功能

  (1) 抑制本我的不被社会接受的冲动特别是性及攻击等 。 (2) 劝自我向善。 (3) 努力表现成熟卓越。

  编辑本段自我取代超我

  藉由超我的形成父母的控制被自我控制所取代。

  编辑本段超我的意识流

  超我为精神一主要成份,多半无意识,少半有意识,产生于自我,对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的劝告、威胁、警告或惩罚表现出顺从或抑制,从而反映出了父母的良心和社会准则,有助于性格形成和保护自我来克服过胜的本我冲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超我是人格的道德部分,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或快乐。超我是由自我中的一部分发展而来的。它由两部分组成:自我典范和良心。自我典范相当于幼儿观念中父母认为在道德方面是好的东西,良心则是父母观念中的坏的东西。自我和良心是同一道德观念的两个方面。

  编辑本段神经症的产生

  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如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101种防御机制的简明定义

根据它们在发展中首次出现的大约顺序排列

口欲期(0-3岁)

1 投射(Freud 1894;Willick,1993):你将你自己的东西归结在别人身上。

2 内射(Freud,1917;A Freud,1936,1992;Sandler,1960;Meissner,1970;Volkan,1976):你形成一个他人的影像。

3 幻觉(Garma,1969;Arlow和Brenner,1964):你看见或听到一些你在试图不去思考的东西——愿望、意见、幻想或者批评——不具有现实检验。

肛欲期(15-5岁)

4 投射性认同(Kernberg,1975):这个术语有三种常见使用方式:

a) 投射了如此多的你自己在另一个人身上以至于你对他或她产生巨大的曲解。

b) 刺激他人使他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苦难的恋爱伙伴”)。

c) 刺激他人使他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表现得像那个曾经使你感觉如此糟糕的人一样。

5 投射性指责(Spruiell,1989):你因为自己的问题而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 否认(A Freud,1936;Moore和Rubinfine,1969):假定你自己已经感知到了现实(现实感是有功能的):

a) 本质否认:即使有大量的证据证实其存在仍对现实加以否认。

b) 行为上的否认:通过行为象征性地表达出:“那个令人厌恶的事实并非真的!”

c) 幻想中的否认:坚持错误的信念那么你就不必看到现实。

d) 言语上否认:使用一些特殊的字眼使你自己相信现实的虚假性。

7 失区别(自体-客体融合)(Mahler,1968):你变成了他人要你成为的那个样子。

8 分裂(Kernberg,1975):你把某些人看成是完全敌对的(McDevitt,1985),而把另外的人看成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痛恨你爱过的魔鬼。

9 泛灵论(Freud,1913;Mahler,1968):你把人的属性赋予非人类实体上。

10 去生命化(Mahler,1968):你所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类,所以你不需要担忧。

11 反向形成(AFreud,1936;Gorelik,1931):你感觉到相反的。

12 撤消与仪式:你违背自己的良心(超我)。或者你做一些自己感到内疚的事情,而后用另外一种象征性的行动惩罚自己来赎罪。

13 隔离(情感的)(CBrenner,1982a):你没有觉察到情感的感觉。

14 外化(Glover,1995):你认为“社会”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觉到内疚。

15 转向自身(Freud,1917;AFreud,1936):你对某人感到生气,但是却反而攻击/杀死你自己。

16 消极主义(Levy和Inderbitzin,1989):你拒绝合作,并且居高临下地对待他人。

17 分隔(Freud,1926):你阻止自己进行联结。

18 敌意的攻击(Symonds,1946;McDevitt,1985):你进入争斗状态以掩藏不愉快的感受。

第一生殖器期(2-6岁)

19 置换(Freud,1900a;Arlow和Brenner,1964):你对一个人有某种感受,但是把它转移到了另外的人或情况上面。

20 象征化(Freud,1900a;Arlow和Brenner,1964):你赋予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不合理的涵义。

21 凝缩(Freud,1900a;Arlow和Brenner,1964):你把完全不同的相近的想法焊接到一块儿。

22 幻想形成或者发白日梦(Raphling,1996):你有意识地想象一个忧愁或愉快的情景,并且知道那是一个幻想。

23 搪塞(Karpman,1949):你为了一个原因而故意撒谎。

24 虚构(Spiegel,1985;Target,1998):你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撒了谎,以缓解低自尊感。

25 压抑(Freud,1923;Arlow和Brenner,1964):你忘记了没有想要忘记的想法。

26 否定性幻觉(Wimer,1989):你对于就发生在你面前的令人忧愁的事件视而不见。

27 力比多退行[性心理退行](Freud,1905,1926):你对性和独立自强感到害怕,所以你反过来变得依赖(口欲)或者顽固(肛欲)。

28 自我退行:这个术语有三种使用方式:

a) 对功能造成干扰:你的自我功能或自我力量停止发挥作用,以致于你无法感受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

b) 倒退回较早期的防御机制:你开始使用出现于发展早期阶段的防御机制。

c) 无能的防御活动:你的防御未能关闭情感,而这种失败通过惩罚你来减轻内疚感。

29 现时退行:你把注意力放在早年的时光以便不去想到当下的冲突。

30 形态学退行(Arlow和Brenner,1964):你通过做梦来回避痛苦的现实。

31 压制(Werman,1985):你故意试图忘记。

32 与幻想认同:你表现得像你喜爱的英雄或女英雄一样。

33 与父母潜意识或意识中的愿望/幻想认同(Johnson和Szurek,1952):你做你父母禁止的事情,把他们堕落的愿望付诸行动,然后受到惩罚。

34 与理想形象或客体认同(Jacobson,1964):你像某个你认为伟大的人一样思考和行动。

35 与攻击者认同(AFreud,1936):你以虐待的方式对待一个人,因为有人曾经用虐待的方式对待过你。这保护你免于感觉到愤怒。

36 与受害者认同(MacGregor,1991):你表现得像另外一个人,通过允许或者寻求自己的受害。你这样做是作为一种救赎的愿望或者是为了竭力摆脱你自己的愤怒或内疚。

37 与丧失的客体认同(Freud,1917):你表现得像一个失去了的所爱的人一样。如果你保存纪念品而且从来没有去哀伤,那么你已经得了“确实的病态哀悼”(Volkan,1987a)。

38 与内射物认同(Sandler,1960):你使一个内射物成为你超我的一部分。

39 对攻击者的诱惑(Loewenstein,1957):你以性或者谄媚的方式诱惑某个人以缓解恐惧。

潜伏期(6-11岁)

40 升华(AFreud,1):936你从事于一个象征性地代表着一种幻想的活动。

41 挑逗/挑衅(Freud,1916;Berliner,1947;CBrenner,1959,1982a):你使他人跟你发生性关系或者惩罚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42 合理化(Symonds,1946):你制造借口来缓解紧张,通常是在否认某些现实之后。

43 穷思竭虑:你“过度分析”和“绞尽脑汁”试图解决问题。

44 逆恐行为(Blos,1962,1979):你越是害怕什么,你就越是做什么。

45 理智化(AFreud,1936):你非常投入且苦恼于一个异常的行为理论中。

46 社会化与疏远(Sutherland,1980):你用你的社交能力来分散你的注意力使你远离痛苦的想法。

47 自我功能的本能化(Hartmann,1955):你给一种自我功能赋予象征性的含义(例如,“洗碗是女人的工作”不合理地把某种类型的工作等同于性别)。

48 自我功能的抑制(Freud,1926):你本能化的自我功能跟内疚发生冲突,以致于你关闭这个功能(例如,你无法阅读因为阅读被等同于禁止的性活动[Anthony,1961])。

49 理想化(Kernberg,1975;Kohut,1971):你过于看重某人因为:

a) 自恋(Freud,1914a):减轻因为你的缺陷而引起的羞愧感

b) 自恋(Kohut,1971):你将一个人跟你自己高估的自体影像(“自体客体”)融合在一起

c) 爱:为了不体验到失望

d) 移情(Freud,1914b):他们就像你幼年时的一个美好的父母那样。

50 贬低:你瞧不起某个人为的是维护你自己的自尊。

青春期和以后 - 第二生殖器期 (13-20岁以后)

51 幽默(Zwerling,1955;Vaillant,1992):你用到处开玩笑来避免痛苦的感受。

52 具体化(Blos,1979):你停止使用抽象化思维(你所拥有的);你责怪某种“化学失衡”或者寻找一种病毒来避免想起人际关系使你感到苦恼。

53 不认同(Greenson,1968):你试图让自己不跟你的父母之一相似。

54 团体形成(Freud,1921):你围住你自己以防止性冲动。

55 禁欲主义(A Freud,1936):你避免跟人们接触。

56 同性客体选择:你的同性“伙伴”缓和对异性刺激的恐惧。

杂类

57 一种情感对另一种情感(Ackerman和Jahoda,1948):你把注意力放在一种情感上面以回避另一种。

58 高度抽象化:你滥用理论。如果你还否认并重构现实,那么你多半是精神病性的。

59 缄默:你停止讲话以避免被看穿。

60 饶舌:你说太多,但是并不详细或切题。

61 回避:你远离某些情境因为它们所产生的冲突。

62 被动:你在面对攻击时自动采取一种依从的或者惟命是从的态度。

63 自大感/全能感(Freud,1913;Kohut,1971;Kernberg,1975;Lachmann和Stolorow,1976;Blackman,1987):你是上帝送给地球的礼物,拥有特殊的力量。

64 转被动为主动:“你不能开除我;我辞职!”你控制你自己的受害。

65 躯体化(Kernberg,1975;Deutsch,1959):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以避免跟口欲、性欲、或敌意冲动之间的冲突。

66 正常化(Alpert和Bernstein,1964):你使自己相信你是正常的,尽管存在着明显的精神病理。

67 戏剧化:你在自己的言谈中注入了情绪以缓解关于被注意的冲突。

68 冲动化(Lustman,1966):你利用性、进食、或者敌意来缓解紧张或不愉快的情感。

69 物质滥用(Wurmser,1974):你用调合物来镇压不愉快的情感。

70 粘人(Schilder,1939):紧紧地抓住一个拒绝你的人。

71 哀怨:不停地抱怨,你没有看到自己愿望中的幼稚的特性受到照顾。

72 假性独立:你变成了独行侠,不允许任何人帮助你。

73 病理性利他主义(AFreud,1936):事实上是投射和与受害者认同:你否认口欲欲望,并把它投射到贫困者身上,然后代理性地感到被滋养。

74 点煤气灯(Calef和Weinshel,1981;Dorpat,2000):你导致别人变得精神失常或相信他们自己是精神失常的。

75 最小化:你意识到一个痛苦的现实但却有意地轻视这个现实。

76 夸大(Sperling,1963):你在某件事情上渲染得太过头了。

77 普遍化(Loeb,1982):为了不去憎恨某个人,你把他看成是邪恶集团的一部分。

78 现实重构(Freeman,1962):你重塑一个状况,在否认现实之后。

79 移情(Freud,1914b;A Freud,1936;Loewenstein,1957;Marcus,1971,1980;Blum,1982):你将对既往情境和人际关系的记忆转移到一个当下的人身上。然后你使用旧的防御来忘记过去,或者通过象征性地再次经历它或改写结果来征服它。

80 解离:(1)你忘记了关于你自己的完整面貌。如果你把它命名为Butch,你多半是精神病性的(Frosch,1983;Gardner,1994)。(2)你让某个人来定义你,然后驳回他或她的想法(Whitmer,2001)。

81 恐光症(Abraham,1913):你对光回避,以回避你的窥视色情癖(偷窥)冲动。

82 冷淡(Greenson,1949):你对于参加到一个活动中没有任何特别的兴趣。

83 恐吓他人—欺凌(Knight,1942;Blackman,2003):你使他人处于戒备状态中以缓解你自己的焦虑。

84 弥补不足(Ackerman和Jahoda,1948):你驱逐那些比你更加整合的人。

85 心因性抽搐(Aarons,1958):抽动以缓解紧张/愤怒。

86 内省(Kohut,1959;Fogel,1995):你全神贯注于一些内在沉思以缓解紧张或回避外在现实。

87 有保留的同意(Abend,1975):你表达了部分的同意,作为一种回避叛逆情绪的方式。

88 自我弱点的本能化(Blackman,1991a):你给自己在情感容忍度或冲动控制方面的弱点赋予了一个性别内涵(雄性的或雌性的)。

89 不真实(Akhtar,1994):你伪造事实,大概是习惯性地。

90 超合理性(Spruiell,1989):你使用次级过程来回避情感。

91 含糊(Paniagua,1999):你隐藏细节。

92 超唯美主义(Paniagua,1999):你陷入到美和真理中,回避现实或情感。

93 肤浅:你毫不犹豫地说着话,但是并没有想要表达很多。

94 躯体暴力(Glasser,1992):你“作废了这个客体”,终止你的仇恨。

95 与受伤客体认同(Kitayama,1991):你仿效自己所认识的受伤小鸟(而且有时候是所爱的)。

96 形式上的退行(Freud,1900a;Blum,1994b):你停止用逻辑的、时间导向的思维。

97 超警觉:你总是随时留意着,即使是在完全没有必要时。

98 时间置换到未来(Akhtar,1996):你想象着“只要……”或者“有朝一日……”

99 疲劳:你感到疲惫,但是你没有躯体疾病。

100 率直(Feder,1974):你诚实而且坦率,但是这点掩饰了你实际的想法和情感。

101 将自我批判转向客体:你批评其他人而不是训斥你自己。

1 前言

  

  客体关系理论作为新精神分析的一种理论在当今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领域应用相当普遍。在西方,客体关系早已应用于精神病理的解释,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分类以及疗效的预测;而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主要综述了西方客体关系的基本理论、客体关系的评估方法以及客体关系评估在临床中的应用,希望能对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2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概述

  客体关系理论是西方精神分析的最新发展之一,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塑造这种模式的留有“过去印迹”的早期生活关系[1]。自Freud创立精神分析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精神分析理论经发展演变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主流的精神分析理论经历了从经典的Freud精神分析向自我心理学发展,形成了客体关系及自体心理学理论,它们与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1)关注的重点从本能内驱力转变到关系;(2)对心理结构的性质和形成有不同的看法;(3)从不同角度看待发展阶段;(4)对心理冲突和治疗结果存在不同的观点[1,2]。

  Freud人格理论的基本要素是将本能内驱力作为基本的人类动机,内驱力先于客体,客体是用来满足内驱力欲望的,基本上决定着客体关系的质量。客体关系理论家梅兰妮·克莱茵是第一个修改了Freud的内驱力模型,对人际关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仍保留了对本能的强调,她认为本能与客体具有内在联系。费尔贝恩进一步发展了克莱茵的思想,立足于“纯粹的”客体关系立场,认为主要的内驱力都是对关系的驱动,而不是生物本能的满足,因此他是从人际互动而非生物本能方面考察人格和动机。其他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如伊迪斯·雅各布森及奥托·康伯格试图将内驱力模式与纯客体关系模式进行整合,发展新的模式。海因兹·科胡特不考虑Freud的Libido的客体投注,而关心自恋性投注,注重的不是两个不同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客体被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1~3]。

  客体关系理论家关于心理机构不同于Freud的本我、自我、超我,他们认为人格的组织和建立是内化的结果。个体通过内化将他或她环境中的规则性互动和特征,转化为内部的规则和特征[1,4]。

  对于发展阶段,Freud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俄底浦斯期(3 a~5 a)的关系,认为该阶段的危机重点是理解Libido的投注和神经症的类型,而客体关系理论家们则注重的是前俄底浦斯期(0 a~3 a)个体从融合和依赖母亲到增加独立和分化的发展过程[1,5]。

  客体关系和自我心理学对心理障碍的看法与经典的Freud的模型不同,Freud将心理障碍理解为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儿童未解决的冲突,特别是俄底浦斯期的冲突可以一直在无意识中延续,而到成人期才浮现出来,而客体关系理论家认为心理障碍的原因是早期发展的缺陷阻碍紧密结合自体的建立,妨碍心灵结构的整合。其治疗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移情帮助修复个体早期自体心理结构发展的缺陷[1,4,5]。

  客体关系理论是发展变化的一系列的理论,没有单一的普遍的被承认的客体关系学派和理论,虽然它们在概念表述上有些不同,或者在人格结构的划分及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但它们探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客体、心理结构、内部世界、内化及外化的心理过程[1,6]。

3 客体关系的评估

  31 客体关系量表的评估方法

  对客体关系评估多采用量表来完成,测评大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刺激的性质。(2)主体对刺激所做的反应。(3)对反应的评分。(4)作何种解释及如何评分。刺激的性质有从模糊到具体的,包括各种图案和调查或访谈问卷;对刺激的反应包括感知、记忆、绘画、梦、自传描述、人际关系的叙述等;解释评分等级一般从最低等级到最高等级[7]。

  32 客体关系量表的分类

  目前在国外,客体关系理论家们已发展了很多信度、效度较好的量表[7],从不同的维度对客体关系进行评价,投射测验(含罗夏测验和TAT)早就被用来作为评价客体关系的工具,还发展了很多客体关系访谈问卷或自我陈述量表。根据刺激的性质不同,我们大致可以将客体关系量表分成两类:(1)投射性客体关系量表,常见的有:自主同一性量表(Mutuality of Autonomy Scale,MOA),客体概念发展分析量表(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the Object),边缘人际关系量表(Borderline Interpersonal Relation Scale,BIRS),分离个体化量表(Seperationindividuation Theme Scale,SITS),发展性客体关系量表(Developmental Object relations Scale,DORS),社会认知客体关系量表(The Social Cognition and Object Relations Scale,SCORS)。前5个量表是在罗夏测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MOA、BIRS、SITS 、DORS都是基于玛勒的发展阶段理论编制的,SCORS量表是在主题统觉测验(TA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7,8]。(2)自评他评客体关系量表,如:Bell客体关系现实检验调查表(Bell Object Relations Reality Testing Inventory,BORRTI),客体关系调查表(Object Relations Inventory,ORI),客体关系质量量表(Quality of Object Relations Scale),Ainsworth陌生情景技术问卷(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Technique),自我功能评估量表(Ego Function Assessment),成人依附访谈量表(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成人依附量表(The Adult Attachment Scale,AAS)等[7,9]。

  另外,有些学者从量表所反映的领域不同进行过分类:如(1)更多关注内部心理世界,主要围绕内心的自体与客体表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包括现实和幻想的),其反应的是通常认为达不到的潜意识领域。如以投射技术为基础的测验,另外如 the Comprehensive Early Memories Scoring System and the Object Representation Scale for Dreams用于早期记忆和梦的评估的测验。(2)更多关注外部客观世界(包括观察者报告的行为或人际关系,或自评行为或人际关系),围绕自体、客体外部的行为及关系,反应的是可以直接观察到客观领域。如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Technique,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Social Behavior (SASB)等[7,8]。

  33 客体关系量表简介

  331 投射性客体关系量表

  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Method,RIM)是自1921年瑞士精神病学家Hermann Rorschach创立以来,临床心理学界应用最广泛的心理测验之一。罗夏测验的性质包含两个方面:其一,知觉认知作业,被试对于模糊的刺激的加工建构风格,代表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加工方式及外显的行为方式;其二,由刺激物引起的想象,在引发想象的过程中被试将潜意识的需要和冲动投射了出来。客体关系是一种内化的人际关系模式及在建立该关系时的认知情感体验,这种内化的关系隐藏在潜意识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及行动,罗夏测验性质决定了其作为客体关系评价工具的可能性[10,11]。

  近年来,Exner的综合系统的许多变量,如人际知觉变量(H,Hd,Isolate:R,AG)、自我中心指数(Ego)、合作运动(COP)、映象形状回答(Fr)、形状映象回答(rF)或成对回答等均用来作为客体关系的指标[10,11]。(1)人际知觉变量[H、Hd、(H)、(Hd)、AG、Isolate:R]的研究:H、Hd、(H)、(Hd)是罗夏测验中被试对卡片所作的关于人类的反应:H(Human)表示被试将图卡中的刺激知觉为人体,Hd表示知觉为人体的一部分,(H)表示知觉为虚构的或迷信的人体,(Hd)代表虚构的人体部分反应,四变量均为被试对卡片刺激作出关于人类的回答。被试在对卡片做出反应时,无关于人类的回答[即无记H、Hd、(H)、(Hd)等分]是罕见的,5 a正常儿童中86%的记录至少有一个人类回答,6 a时升高到90%,6 a~12 a可达94~96%,12 a以后到成人达100%。缺乏关于人类回答表示缺乏对人的兴趣和/或与人分离,或者提示有某种病理特性,如在认同和/或自我意象上的问题。纯H回答涉及关于对社会环境的看法和态度[10,11]。攻击运动(AG)、孤立指数(Isolate:R):均提供一些关于社会环境的看法和反应的信息。(2)映象回答(Fr、rF)或成对回答,对Fr的回答,同性恋病人及病态人格比精神病人及非精神病人要多得多。Exner提出Ego,Ego=[3(Fr+Rf)+Sum(2)]/R,研究结果提示那些自我中心或自我意识高的人其映象回答倾向高。(3)人类运动回答(M)是一个复杂的变量,Piotrowski(1957)和Exner(1974)发现M特征上的差异与行为表现和人际关系有效性的差异有关,合作的M越多,社会的有效行为也越多,大量性被动性M表明倾向于逃避责任和更多的依赖他人,进攻性M越多,在言语和行为上表现更多的攻击性,人际关系中倾向于攻击好斗。M与几种精神病理状态的关系:抑郁症病人减少,躁狂症病人增多,有幻觉的病人其M多于有妄想而无幻觉的。Exner1978年认为M回答是鉴别精神分裂症的关键标准之一,有人提出,1个M回答可能联系社会技巧低和人际关系不好[10,11]。

  目前国外建立在罗夏测验基础上的客体关系量表如下。

  3311 MOA

  由Urist1977在罗夏墨迹测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套评价个体客体关系的量表。量表共分7个等级,分别为分离、自主的相互作用(Separate,autonomous interraction,SI),分离、自主的相似活动(Separate,autonomous parallel activity,SA),依赖活动(Dpendent activity DA),反射性活动(Reflected activity RA),恶意控制(Malevolent control MC),毁灭性不平衡(Destructive imbalance DI)和压抑性封闭(Overpowering envelopment)等。量表中最低等级(等级7),代表个体身体各部分还未分化,包含共生融合阶段的主题;在稍高阶段(等级5、6)反应的主题基本与Mahler的分离个体化阶段相对应,婴儿此时已经具有对自我和对母亲的经验,但不能脱离母亲独立存在,其中一个的身体能感觉到处在另一个的控制之下,一个依赖另一个,或相互依赖;第3阶段(等级4)呈现的是镜像主题,婴儿与其他客体的相互关系是以第三者的需要为基础的,并且是这种需要状态的延伸和反应;第4阶段(等级3)个体已明显分离独立,但还要依靠另一方,需要另一方的支持,这个阶段的客体关系处在占统治地位的需要满足的基础上。在理论上与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联系最为紧密;量表次最高阶段(等级2)的发展水平是真正的客体恒定性,客体被看作是分离的;最高级(等级1)涉及到通情能力,是个体保持自身同一性的同时能考虑另一客体的需要,与另一客体的主观世界的现实的互动。其理论基础是Mahler分离个体化阶段的第4阶段情感客体恒定与个体化[12]。

  3312 客体概念发展分析量表

  Blatt等1976年编制,由经过训练的测评者对罗夏测验中人类形状或类人类形状从四个维度进行评分。该四个维度为:(1)反应知觉的准确性;(2)对所获得人、类人及其局部形状的区分性;(3)知觉或功能形状的清楚表述;(4)整合,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动机类型;②客体与其行为的整合度(积极消极);③客体与行为、与内容、与相互作用性质的整合。该测验高分被认为个体在认知情感上更加成熟,有较高的人际交往潜力,能区别不同的客体。Blatt1974描述了对应个体客体表象的5个认知发展水平,这5个水平是感觉、运动、知觉、外部内部表象、概念等。在感觉运动水平的个体,描述自体与他人时强调满足需要的方式;概念水平的个体已经发展了客体恒定性,开始将抽象性与独特性结合起来,高水平的看待自体和客体;外部表象和内部表象水平包含了个体日益从一种方法扩展到通过多种方法看待自体和客体,表明内部表象包含具有特定持久特征的独特客体。在概念水平自体与客体完全区分,以致不成熟的意愿和客体能被更成熟的方式取代,分离个体化阶段就发生在这个阶段。在该量表中,个体在两个维度被评分,第一个维度是概念水平,他是按以上等级,进行1~9级评分;第二个维度是从12个性质维度评估对个体的性质特征进行7级评分,12个维度包括爱、野心、恶毒、仁慈、冷暖、结构化程度、智力判断、积极消极思想、Nurturant、惩罚、成功等,性质特征评分一致性信度045~093;因素分析该量表发展了4个因素,即慈善、惩罚、野心、长度等。信度、效度资料由Lerner1991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评分者信度在52%~86%[13]。

 3313 DORS

  Ipp(1986)试图将玛勒的理论转化为罗夏有关的术语,该量表有5个基本项和2个亚基本项,每一项都代表了在个体出现自我感和他人感过程中的显著性发展阶段。包括(1)对于客体的坚定性:自律性,依赖性;(2)错误的自律性;(3)分离个体化:和解,实践;(4)共生;(5)灾难性分裂[11]。

  

  其他建立在罗夏测验基础上的客体关系量表如:BIRS、SITS等,前者是研究边缘人格障碍病人的客体关系水平,范围较窄,只强调了客体关系更原始状态;后者是依据玛勒的理论对罗夏测验最直接的应用[11,14]。另外还有建立在其他投射测验如TAT基础上的客体关系量表如:SCORS,这里不作详述。

  332 客体关系自评他评量表

  BORRTI由Bell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由90个对错自陈项目组成,含4个客体关系维度,3个现实检验维度,3个效度量表,由计算机进行评分。4个客体关系维度为疏离、不安全依附、自我中心、社会功能减退;3个现实检验维度为理解的不确定性、现实的扭曲、幻觉错觉。Bell提供了一个900人的常模资料,并将原始分转化为t分,便于使用和解释,信度系数在078~09之间,Spearman Brown 分半系数也大致相同。该量表快捷、方便、可靠,可以评估成人人格障碍及精神障碍患者,整个测验15 min~20 min即可完成。因此,BORRTI作为初步评估来访者的手段,对个体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7,9,15]。其他自评他评量表如ORI等,此处不作介绍。

4 客体关系评估在临床上的应用

  

  客体关系量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评估精神疾病的分类、诊断及疾病疗效和预后。Fairris1988年应用MOA区分了自恋性人格障碍与边缘人格障碍[16]。Stuart等1990年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比抑郁病人及对照组存在较高水平不良关系得分,MOA应用区分边缘性人格障碍和抑郁症病人是有效的[17]; Urist(1977)应用MOA评定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罗夏记录,将治疗师评定等级和临床等级作为客体关系相互独立的指标,发现量表结果与临床等级有显著相关[12]。Urist与Shill(1982)应用MOA评价患各种病症的60例成年病人,再次证明量表结果与临床等级有显著相关[7]。

  Harder(1984)年发现,使用MOA独立诊断与根据DSM3诊断的症状有显著相关。仅通过罗夏测验的4张卡片作出的反应就能够区分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及正常人群[7,11,18]。Blatt,Tuber和Averbach(1990)发现,MOA与临床症状和思维障碍有显著相关。MOA的评分一致性信度在70%~90%[19]。

  Blatt1976年应用MOA比较青少年与成人的客体知觉表象证明存在年龄差异,在评价精神病理的严重程度方面是有效的[13]。

  Goldberg(1989)调查了100名8 a~16 a的城市女孩发现MOA病态分抑郁症的抑郁程度有正相关[20]。

  Ryan,et al(1985)研究表明在正常儿童中,MOA记分与教师对人际功能评定、学业成绩、儿童知觉到控制感之间有显著相关[21]。

  Blais等1999年在大学医院临床门诊应用MOA对符合DSM4的边缘性人格障碍进行评估,发现MOA的临床评定与边缘人格障碍症状存显著相关;另外,还发现符合DSM4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标准的病人还包括不稳定的关系和自杀行为,两者均与MOA有一定的相关。因为MOA也与瓦解、分裂、攻击的测量密切相关,推断出边缘性人格障碍存在高水平的攻击或敌意的人际关系[22]。

  Blatt将Concept of Object与MOA在神经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精神病人中做了部分比较,发现单独将MOA中的瓦解分与Concept of Object 分比较时存在适度的相关,两量表中高分均提示与严重的精神病理有关,当用TAT故事取代罗夏图案时,相同的结论会出现[23]。Blatt用Concept of Object ;与MOA Scales探讨了心理治疗的疗效,对42名参加Menninger Psychotherapy Research Project高智商病人(平均121)进行精神分析,发现病人类型是与治疗类型相符的,情感依附的病人(那些倾向于寻找关系的病人)倾向于对心理治疗作较好的反应,而自我投注的病人(关注自我控制及定义)从精神分析中得到更多的益处,两组病人两量表评分,客体表象、扭曲性知觉均有明显的改变[7,23]。

  

  Horner & Diamond 1996研究了边缘性病人治疗脱落的因素,与期望的相反,虽然对不良关系的预测与精神病理的严重性密切相关,并不一定能预测精神治疗的脱落,而且治疗关系的性质或许更能预测病人是否脱落,对Concept of Object Scale的研究证实了更多严重的精神病理形式(边缘性与思维障碍)与预期的不良关系相关[24]。

  唐洁等2003年以罗夏测验MOA、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为工具,对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及正常人各30例进行施测,MOA得分在高客体关系等级上三者间无差异性,在低客体关系等级上差异显著;且MOA与EPQ各因子比较中,与精神质(P)、内外倾向(E)相关显著,特别是客体关系等级与P分关系密切,而与神经质(N)无显著相关[11]。

  综上所述,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套理论,但又不同于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西方客体关系理论家们近年来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1)客体关系与精神病理的关系;(2)客体关系在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方面的应用;(3)客体关系对疾病疗效及预后评估[2]。大量的研究证明,不同的精神疾病、心理问题、人格障碍病人客体关系水平是不同的,高水平的客体关系与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少出现精神疾病有关,而低水平的客体关系往往提示精神疾病,人格障碍,或治疗预后不良,不同的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其客体关系各有特点。在西方,不仅发展了一系列的客体关系理论,还编制了许多评估客体关系的量表,而在中国,对客体关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客体关系评估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简要介绍了西方客体关系理论家的一些理论,同时综述了客体关系评估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对国内相关领域的工作有所帮助。

佛洛伊德-其人、其事、其书

日期 2005-01-13 22:43:00 | 文章主题: 性学家

一个毫无疑问被母亲宠爱的人,终生都有一种征服者的感觉,

就是一种成功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往往导致真正的成功。

一、 佛洛伊德的生平

一个毫无疑问被母亲宠爱的人,终生都有一种征服者的感觉,

就是一种成功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往往导致真正的成功。

原文:Freud, Collected Works, Hogarth Press, London, 1952, Xol IV, P367

节自:佛洛伊德的使命,弗洛姆著,孟祥森译,水牛出版社19918, p18

1985年的5月6日,西格蒙˙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奥匈帝国的弗莱堡(Freiberg in Moravia现属捷克斯拉夫)诞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中。佛洛伊德的祖先像所有的犹太人一样居无定所:

……我有理由相信我父亲的家族在莱茵河(科隆,Cologne附近)定居已经相当久了,但是由於14、5世纪中犹太人受到迫害,他们才向东逃走;而在19世纪中,他们又从立陶宛(Lithuania)经加里西亚(Galicia)迁回到德属奥地利。

(节自佛洛伊德传,廖运范译,新潮文库18,p8)

佛洛伊德的父亲事毛织品的交易,生意做的并不好;母亲阿玛丽亚雷˙佛洛伊德是一位虔诚的犹太教徒,聪明善良、勤俭持家。此外,佛洛伊德还有二位同父异母的哥哥、两位弟弟与五位妹妹;全家共有12个人。

1860年因经商失败,加上逃避兵役,雅各˙佛洛伊德举家来到维也纳,当时的佛洛伊德才四岁。十岁以前,佛洛伊德的教育是在家中接受的,母亲对他关怀备至,宠爱有加,从小他的智力超群,父母为了培养他出尽其力,虽然家中并不富裕,但他却在卧室中拥有自己的汽灯;母亲虽爱好钢琴,但在他的坚决要求下,还是将妹妹的钢琴搬走了,以避免打扰他的学习;也因此,家中没有人受过任何音乐教育。

佛洛伊德的父亲是一位十分严厉的人,但为人诚实、单纯、心地善良、乐於助人,并且乐观、自信、坚强。佛洛伊德形容父亲像狄更斯小说<大卫˙柯波菲尔>中的米考柏一样,是个乐天派。佛洛伊德已遗传了父亲的优点。七岁之时,父亲要佛洛伊德诵读圣经,足见其对儿子教育之严与对宗教的虔诚;而七岁便能诵读圣经,也可见佛洛伊德超群的智力。

1865年,九岁的佛洛伊德提前一年考入了高等学校,就学期间更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连续七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受到特别待遇,从不用参加班里的考试。或许是父亲对他施予的犹太法典知识教育,也可能是犹太人总是处於被压迫的地位,佛洛伊德在高等学校时的志愿是学习法律,从事社会活动。除了规定的功课以外,他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涉猎非常广泛,尤其是文学,佛洛伊德爱之有加;他最推崇希腊故事、莎士比亚和歌德,在其后来的文章中,大量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与其在中学时打下的基础不无关系。

在毕业前夕的一场演讲中,卡尔˙布鲁尔教授朗诵了歌德的一篇散文<论自然>(注1),使佛洛伊德放弃从事法律工作的夙愿,「决定要做一名医学院的学生」。这篇散文对佛洛伊德的影响现已无从考证,但在其自传中提及:「我是为一种好奇心所驱使,而这种好奇心更多的是对於人类的关心,而不是对於其他事物」。一篇论自然的散文使佛洛伊德去关心人类,而不是关心自然,由此可见其独特的思维方式。

1873年,佛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保送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大学里,佛洛伊德一如往常,涉猎很广,什麼课都听,什麼书都看,人们都不知道他要学到哪儿去,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事实上,佛洛伊德初入大学时过得很不顺心:

当1873年刚进大学时,我感到极大的失望,尤其是发现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大家都期待我感到自卑,或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属於他们的外国人。……此外,在我大学的第一年裏,我就发现由於天赋的特质和限制,注定我要在我原先热衷的那些科学领域裏失败下来,於是我才了解「浮士德」中的魔鬼美菲斯妥弗立兹(Mephistopheles)所提出的警告的真谛:「为科学广博的涉猎是徒然的,每一个人都只能学到他所能学的东西。」(浮士德,第一部。)

(节自佛洛伊德自传,新潮文库18,p9)

大学二年级时,佛洛伊德再度显示了他的才智,他参加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获选为第一批到里雅斯特动物实验站的实习学生。在实验站中,佛洛伊德进行关於鳗鱼的性腺结构的论文,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其论文获克劳斯教授在科学院会议上宣读,并发表在科学院的<学报>上,这一次的成果,增加了佛洛伊德的信心。

1876年,佛洛伊德进入布鲁克的生理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助理,以佛洛伊德的说法是:「找到了归宿和充分的满足,同时也找到了应该尊敬并可奉为楷模的人。」这位佛洛伊德心中的楷模—恩斯特˙布鲁克(Ernst Brücke)是「柏林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自从进入这个研究所后,佛洛伊德所企求科学真理的热诚就被点燃了。布鲁克是佛洛伊德终生服膺的老师,二十年后当他已经名满天下之时,还对他的学生琼斯(E Jones)说:

他是个自觉的、不知疲倦的劳动者,……是个完全不懂得玩弄手段和权变的人。看学生,他只看才能。他像个父亲那样教导和保护学生,他要求学生的远远不仅是学问。但是他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鼓励他们放手做他们的独创性工作,即使见解不同也无妨,因此就有利於每个有才能的学生。

(节自佛洛伊德,陈小文著,东大图书,p7)

布鲁克指定佛洛伊德专研神经系统组织学,虽然这不太合他的胃口,他还是认真的专研,并在1877年提出第一个研究成果「鳗鱼的生殖腺的型态与构造」。布鲁克认为以一名新手而言,这个报告已经很令人满意了,於是推荐在科学院学报上发表。1878年,佛洛伊德以金氯化合物的神经细胞染色技术,研究八目鳗脊髓神经节细胞和蝲蛄神经细胞,发现了类似今日所谓的神经元相近的结构。他的发现获得布鲁克的激赏,认为:「已远远超过一名新手的水平」,并再次推荐给科学院学报。

1881年佛洛伊德获得了「姗姗来迟」的博士医学学位,并因为经济状况的困窘,接受了布鲁克的建议,离开了生理学研究所,进入维也纳总医院担任一名临床助理医生(aspirant)。据传记学家考证,经济的因素并非佛洛伊德放弃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因素,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於他的未婚妻—玛莎(Martha Bernays)。

佛洛伊德的未婚妻玛莎举止文雅、外表娇美,但佛洛伊德注重的是内在美。在给玛莎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不要忘记,“美丽”只能维持几年,而我们却得一生生活在一起;一旦青春的艳彩成为过去,那唯一美的东西,就在於内心所表现出来的善良和了解上,这正是你胜过别人的地方。」。玛莎的家族是个显赫的犹太世家,1882年6月17日在不顾家人的反对下,玛莎与佛洛伊德私定终身,一直到1886年9月14日成婚前,佛洛伊德蒙受了「江湖骗子」的恶名。

1884,佛洛伊德从Merck化学公司找到了尚未弄清其功能的古柯碱,并研究其生理作用,成名与成家的渴望使佛洛伊德对这项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也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期间,他还准备澄清,古柯碱的麻醉作用和局部外科手术的麻醉功效有待进一步的证实,这些结果原应该写入论文之中,但是他等不及了,因此匆匆地完成论文,将未完成的实验交给了好友—眼科专家柯尼西斯坦因。1884年9月佛洛伊德自与玛莎相会后回来,发现卡尔˙柯勒已抢先宣读了古柯碱麻醉的结果,失去了一次成名的机会,成家也泡了汤。此外,由於许多人因为古柯碱而成为瘾君子,成了社会的一大问题,佛洛伊德的论文使他背上了「江湖骗子」的恶名。

在这段时间,佛洛伊德一直在维也纳总医院实习,由於工作突出,升为住院内科医生,并将研究课题扩展到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由此结合医学,开始研究神经方面的疾病。1885年春季,由於组织学方面和临床方面的论文,佛洛伊德被任命为神经病理学讲师,并在布鲁克的推荐下,获得了一笔不小的奖金,当年秋天,终於成了萨伯里(Salpêtrière)医学院的学生。

进修之初,沙考并没有注意到这位来自奥国的留学生,佛洛伊德只是默默无闻地学习,直到沙考表示希望有人将他最近的讲稿译成德文,佛洛伊德的自我推荐获得接受,才开始了与沙考的交往,并参与了诊所的一切活动。佛洛伊德的学习主要在歇斯底里症(Hysteria)的研究,沙考证明了歇斯底里症的真正症状和规律性,并证明了男性歇斯底里症经常发生的情况。(注2)

1886年9月,佛洛伊德与玛莎成婚,并继续在维也纳总医院担任内科医生。在1886年到1891年间,为了确立自己在神经症治疗中的信誉,并保障自己的物质生活,弗洛伊德并没从事任何研究工作,直到1895年与布若尔合著「关於歇斯底里症的研究」。

布若尔是佛洛伊德在布鲁克研究所认识的老朋友,是维也纳最受尊敬的家庭医生之一,并有从事学术研究经历。该书中主要是布若尔的研究成果,强调情绪生活的意义,强调区别无意识心理活动与有意识心理活动的重要性,但其中并没有太多论述性欲问题,佛洛伊德提供的病历中,性因素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於性欲的注意程度和对於其他情绪刺激的注意程度,基本上是相等的,佛洛伊德认为此一研究试图建立的理论还很不完善,没有触及致病过程的根源问题。在行医过程中,佛洛伊德从累积的经验中认识到,在神经症现象背后其作用的,常常是一种性本能,可能是一种当时的性冲突,或者是早期的性经验的影响。

催眠术和宣泄法虽然在神经症治疗中发挥作用,但却有极大的局限,一是病人的「移情」现象,二是病人会有周期性的复发,无法从根本治疗。关於此点,佛洛伊德发现,应该通过深度催眠追溯病人痛苦发作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压抑学说」的看法,并以压抑理论进行诊治,暴露压抑,让病人用判断行动取代,弗洛伊德称之为「精神分析」。对於神经症背后的起因探究,佛洛伊德将之追溯到童年经验,认为人具有「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提出了「原欲(libido)」的中心概念。

由於以性的问题作为其理论基石,让人们闻之色变,亲友纷纷与其绝交,病人也不敢登门求诊,1897年的某日,佛洛伊德的门诊日志只记著三个人,二个免费,一个是他自己。现实的压力让佛洛伊德面临了抉择考量,但他仍决定继续前进。在此期间,佛洛伊德的自我分析使他自己保持在健康范围之内,并对梦的解释发生了兴趣。他发现,病人在进行自我联想时。总掺杂一些有关梦的叙述,同时也发现病人的幻觉与其梦有某些共同之处。1895年7月24日,透过对自己的梦的完全分析,佛洛伊德证实了「梦是愿望的满足」,这个梦便是众所周知的「伊玛的注射」。

1895年至1987年间,佛洛伊德分析了大量的梦,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取得了重大的结果,於是他计画写一本<梦的解释>。1899年9月,该书交由出版社印制,11月发行,但问津者却寥寥无几,学术界几乎是抵制地冷淡。1900年,佛洛伊德将书名改为<论梦>,保有原著的原理,但更简化、通俗化,这一次引起了英国和俄国人的注意,1913年开始将<梦的解释>一书译成自己的文字,该书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四方,德文本佛洛伊德也亲见再版了9次。

1902年是佛洛伊德重要的一年,当年成立「星期三心理学会」,该会是心理分析运动的萌芽,1908年改名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协会」。此后,佛洛伊德的医务日见起色,中欧各国的病人也纷纷慕名求医。1904年,佛洛伊德出版其最受欢迎的一本书,「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但也因此与好友弗利斯绝交,但此时的他已不是孤家寡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团体,1906年,荣格的加入,更使他声势浩大,由於荣格是雅利安人,又是新教徒,使其团体摆脱了「犹太种族的科学」之称,具有了「国际」的性质。此后佛洛伊德声誉日隆,门徒日增,1908年来自6个国家的42位学者,在萨尔兹堡(Salzburg)召开第一次国际心理分析学大会,同时决定创办「精神分析中央学报」,不久又创办刊物「意象」(Imago),力图将精神分析应用到心理科学中。

1909年,佛洛伊德获邀至美国麻州克拉克大学讲学,在美国他得到了平等的对待与应有的尊敬,这让他精神大振,他回忆道:

……在欧洲,我感到大家好像都看不起我;但在这里,我发现那些最优秀的人物对我是平等相待的。……,我好像实现了难以置信的白日梦,精神分析不再是一种幻想的产物,它已成为现实的一个宝贵的部份。

(节自佛洛伊德,陈小文著,东大图书,p22)

1911年至1913年间,精神分析发生了两起分裂主义运动,领导者是佛洛伊德的得力助手—阿德勒与荣格,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在观点上发生了冲突,荣格反对性欲论和伊底帕斯情结;阿德勒则完全否定性欲的重要意义,认为精神病的主因是人的权力和欲望得不到满足,以及自卑感。1911年,阿德勒另组自由精神分析学会,开创个体心理学;1914年,荣格另立分析心理学。为此,在琼斯的建议下,成立「守护佛洛伊德委员会」,以捍卫精神分析学说。事实上,这两次的分裂不仅没有危害精神分析运动,反而使其日益壮大,声誉鹊起。

鉴於这两次分裂,佛洛伊德进行组织上的重新调整。1920年,他将忠实追随的精神分析学家组织成一个秘密的核心小组,并以自己的戒指为样,另铸了六枚发给兰克、萨克斯、亚伯拉罕、艾丁根、费兰齐、琼斯等六人,戒指为埃及宝石,刻有一老人头像。他们互相通信,每两年集会一次,必要得增加会议。然而,这依然阻止不了新的分裂,1926年兰克脱离了组织,1929年,费兰齐也因其「泛性主义伦理学」被开除。

1912年起,佛洛伊德将精神分析运用到美学、宗教、神话、文化起源等领域,先后发表了「图腾与禁忌」、「米开朗基罗的摩西」、「目前对战争与死亡的看法」、「集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幻想的未来」、「为什麼有战争」、「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精神分析至此已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不再是一种专业知识。佛洛伊德也奠定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地位,并於1930年获得歌德文学奖,1935年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荣誉会员。

1938年纳粹入侵奥地利,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介入下,透过学生与友人的帮助,佛洛伊德终於得以离开奥地利,但是他的女儿被纳粹逮捕,妹妹们也未能逃离出来,后来他的四个妹妹惨遭纳粹杀害。安全抵达伦敦的佛洛伊德,受到空前的礼遇,社会各界表示对其欢迎,慰问信与电报不断,只写上「伦敦,佛洛伊德收」,也能送到他手中,英国国王亲自登门造访,社会名流亦纷纷前来拜望,令其激动的是,英国皇家学会送来该会自1660年创立以来代代相传的珍贵纪念册,请他在上面签名,佛洛伊德在有生之年终於看到自己的名字与达尔文并列,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

1939年,佛洛伊德病情日益严重,自1923年所患的上颚癌,虽经过33次的手术也未能痊愈,1939年9月21日,佛洛伊德要求医生实现晚期安乐死的诺言,在徵得她女儿的同意后,在1939年9月23日离开这个世界。

……我并不真是一个科学家,也不是观察家,也不是个实验家,也不是个思想家,我只不过是一个具有征服者气质的“Conquistador”—冒险家,假如要勉强翻译这个字的话,就是具有一种冒险家的好奇、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人。

(节自佛洛伊德传,廖运范译,新潮文库18,p201)

二、 本能论

达尔文为生物的起源与目的找到了一个解释:本能。人有著许多自身特殊的本能,人的世界形形色色,很大程度就是由於人的各种本能,佛洛伊德如此揭示本能的真谛:

人,生是缘著本能,死也是缘著本能

(节自性˙梦˙佛洛伊德,王垒著汉扬出版,p37)

(一)何谓本能?

佛洛伊德认为行为是一种动态的系统,应注重其中的过程,而行为需要有动力,因此可以用能量的观念解释人的行为。他将人视为一个复杂的能源系统,必须遵守能量守恒的定律,因此采用「心理能」说明人的行为,亦即:来自躯体的神经生理的兴奋状态。

当本能造成躯体的兴奋状态,其蕴含著很大的心理能量,造成心理紧张,因此会遵循物理学的平衡法则,寻求能量的释放,以缓解紧张、平息兴奋,这就是心理能量的涨消规律。

本能总会寻求表现,而表现的结果是要得到平复,这种从有到无,有是为了无的过程,是一种还原。从更广大的意义上说,人的出生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历程,需要被平衡、减除。这个平衡的归宿便是「死」,生与死的平衡是最大的还原。

本能具有四大特性,亦即「根源性」—本能的起源是因为躯体的状态或需求;「目的性」—本能的目的是为了减除兴奋、紧张;「对象性」—本能的活动必要指向环境中的某些人、事、物,或者是自己身体的特殊部位;「动力性」—由需求带来并满足需求的能量,为行为提供能源。

Libido……是一种力量,本能……即是藉这个力量以完成其目的。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佛洛伊德观察婴儿的吸吮行为,根据享乐原则认为,经历的持续发泄,必定是因为从中获得了快感,这种推动行为的本能力量便是Libido(力必多)—意指「性欲和行为的动力」,也就是说性活动的能量来自Libido,驱使人们寻求快乐,在出生前Libido便已存在,出生后便立刻发挥作用。

佛洛伊德对本能的概念来自生物学与物理学,这让他对本能的看法强调原始性、动物性,但当扩展本能,使用「自我本能」的概念时,已将社会化的内容注入本能之中。所谓自我本能是指:人有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其不违背社会禁忌、道德准则。而又能实现原始冲动的欲望和快感的本能,亦即人类社会现实性的自律表现。

(二)潜意识

佛洛伊德在其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所接触的歇斯底里病人许多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部分情绪经验,对过去的一些经历无法回忆起来,若透过催眠方法,使其回忆经历并说出来,病人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病也就随之痊愈。显然,人有部分记忆并不是遗忘了,而是无法接触到这些内容,无法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根据这种现象,佛洛伊德做出推论:人在意识之外,必定还有另一个部份,称为「潜意识」,堆积了各种创伤性、被人无法接受的情绪经验。当人恣意式的作用减退、削弱或抑制的时候(如昏迷、服用药物、醉酒、作梦等),人的心灵便在另一种状态之下,以另一种形式活跃著,这便是潜意识内容。

关於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佛洛伊德曾举了一个比喻:潜意识好比一个大房子,与其紧紧相连的是意识的小房子,两房之间有一扇门,门口站著一个守门人,负责检查在两个房子之间通行的内容,当无意识裏的冲动、欲望涌向门口时,守门人就会将其阻挡回去,这些内容是被压抑的,亦是必须抵挡这些被压抑的内容的冲动。人就是生活在两者间的交互作用;人受到潜意识的影响、驱使,意识则要挣扎、抵抗,这样的冲突若解决不好,就会导致神经症。

佛洛伊德相当看重潜意识,认为意识只是潜意识的可见部份,认为心灵就好像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一小部份就是意识,而浸在水裏的部份则是潜意识,占了心灵结构的大部分。潜意识包容了人的各种原始冲动与本能,因为与社会准则、规范的不相容,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简单的说,潜意识是本能冲动的避难所。

(三)性欲与文明

……身体的器官,除了他们原有的机能之外,都兼有性的意味,而且性对他们的要求若太强大,则原有机能便受牵制。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在佛洛伊德的时代,「性」当然不正当的,可是他并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性是本能,是「快乐的冲动」、「快感的来源」,并将性的含义推广到人的许多其他行为上—「大多数强迫性动作都是变了样子的手*,而手*则可视为各种性幻想的唯一基本动作」,这也就是他人批评佛洛伊德是「泛性论」的原因。

佛洛伊德之所以重视性是因为,他认为神经症的根源是性欲被压抑的结果,因此性成为他解释正常和异常行为的根据,也是他治疗病人的基础。佛洛伊德的时代曾深受维多利亚统治的影响,那是个连想到性也是有罪的时代,因此,他将性变态的原因归因於文明的压抑;因为性是本能的、原始的、非文明的,但社会却视性为「不正当的」,强迫人离开性,而以「道德」的方式行为处事,造成了两方面的压力。因此,人就会变态;性会以伪装的、矫饰的方式寻求转换的表现,也就会有各种性倒错。

(四)死的本能

佛洛伊德把所有的本能简化、归类为两大类:生与死。最初佛洛伊德并没有确立死的本能之概念,但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无法解释人类残忍屠杀的行为动机,因此认定:人的本质中必有求死的天性。

既然人有生的本能,也有攻击的天性,为了生而采取攻击的方式时,其实就是在接受死亡,就像动物间的互相攻击,双方必有一方最终要面对死亡,换句话说,攻击的受害者可能是对方,也有可能是自己,为了求生,在攻击中必须面临死亡的来临,就抽象的意义来说,不论是谁受害,本质都一样,都是对生命的践踏。

三、 人格的内容

本我是心的呐喊;

超我是脑的训斥;

自我是嘴的修饰。

~梦的解析者,王垒著,笙易文化,p69

(一)本我—快乐的伊德(id)

所谓本我,是指人原始本来的「我」,还没披上文明外衣的人;也就是生物的我,纯粹动物性的表现。佛洛伊德认为,既然本我是生物性的,当然就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是人格中的永恒成分,因为人离不开生物需要的满足。

那麼本我的作用又是什麼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即然是生物性的,当然就是满足人的生物需要,也就是生物冲动,寻求直接、即刻的满足,而且不讲条件,毫不掩饰;本我依照「快乐原则」行事,其功能就是在寻求快乐,争取各种肉欲的满足。快乐,是永远都需要的,因此本我不能忍受被压抑,更不会因为压抑就消失或减弱,只会改变方向、转换对象而间接地满足需求。

(二)超我—良知与理想(superego)

我们的痛苦要由我们的文明负责,如果我们背弃了它,复返於原始的情境,我们会比较幸福。

~佛洛伊德—文明及对文明的不满

处於文明社会之中,本我并不会如此逍遥自在,文明会以自己的方法重新塑造人,这就是文明的法则,以庄重、威严取代本能的原始、快乐。

良知便是社会以各种方式强化的禁忌,以压抑、束缚本能,当人逐渐内化这些教条,在意识中建立起伦理道德规范,行为上依照社会的规定而行,甚至连思想上也依照社会的规定思想。简单的讲,获得良知就是要发展出「是非感」,也就是一套判断是非善恶的准则,用来监督自己及解释外部的环境。其实。良知的获得,就是社会规范在心灵上的翻版,而这样的结果是以本我的压抑做为代价换来的。

除了良知的建立,人们还会建立一套自我理想,亦即:对自己的期望。既然是理想,当然和实际会有一段差距,因此自我理想就成了人们新的社会生活目标,而当人们越接近这些理想目标之时,离本我也就越来越远,其代价便是丧失本性,压抑本能,使其不能得到自有的满足。

佛洛伊德认为,良知与自我理想构成人格中的超我,也就是超越个人原始的本体,追求灵魂的净化。超我的建立主要在儿童期,受到父母的影响(注3),透过长期的家庭生活,人们将父母及祖先的社会道德变成自己的东西。由此建立的超我,充满了清规戒律,并强迫人们遵守;一但违反,便会产生内疚,甚至有强烈的罪恶感。

(三)自我—现实的妥协(ego)

人都需要快乐,佛洛伊德所指的快乐,是满足本能而取得的原始快乐,并非一般快乐的意义,而肉体的快乐和心灵的高尚,是永不相容的两回事。因此,在人格的内部,超我与本我必定有激烈的冲突,这样的冲突绝非人所希望面对,因此佛洛伊德认为人格还有第三个构造—自我。

依照佛洛伊德的观点,若人只生活在本我的世界中,社会恐怕会充满危险;若仅生活在超我的世界裏,社会就会充满空虚,因此就需要「自我」来调适双方,让不快乐的世界还能保有一些快乐。

自我是人格的调节器、润滑油,能机警的洞察本我的冲动,也要领悟超我的要求,并在现实中,敏感的寻求满足本我的途径。这就好像人的膝关节,调节小腿与大腿的运动,然而,恰如膝关节容易发生问题一样,自我的调适机能一旦减退或失灵,也就是神经症状发作的时候。

四、 性变态

针对性需求的满足,佛洛伊德提出两个名词,亦即:「性对象」(sexual object)—散发性吸引力的人、物;以及「性目的」(sexual aim)—性冲动所竭力以求的标的。

(一)性对象的变异

传说单性的古人被剖成两半—男人和女人,经由爱情,挣扎著再融合,因此,当男人的性对象不是女人的时候,便会引起人们的惊讶,而佛洛伊德称这样的人为「性倒错」,并且认为人数绝不会太少。

1、性倒错(意指同性恋)

性倒错有三种行为型态:有一种是全然倒错的,其性对象必须永远是同性;有些是两栖性的倒错者,而有些人则是偶尔倒错,多半是因为正常的性对象遥不可及或是模仿而来。

对於性倒错,佛洛伊德提出理由说明这并非「变质现象,degeneration」 (注4),因为性倒错者除了性行为外,其他部分和普通人一样,不仅能力分毫未损,反而在心智发展和道德涵养有高度的成就;而古文明中,性倒错往往有重大的意义,在原始民族和野蛮人之中亦十分流行。

关於性倒错的成因,佛洛伊德认为只有第一种的极端情形,才能猜想性倒错是天生的,但是部分性倒错者出现在儿童或成人期的外在影响力(同性相处、战时夥伴、监狱服刑、独身生活……),亦会导致性倒错的固置作用,因此,不论是先天或习得,均无法单独说明一切。(注5)

一般认为性倒错者的性对象,均与常人相反,男性倒错者有如女人,佛洛伊德认为这并不全然正确,不少的男性倒错者其举止俨然是个伟丈夫,并不表现多少

幼儿社会性游戏的初级形式是平行游戏。

社会性游戏:指幼儿能通过与同伴进行合作、分享、互助、解决,从而让儿童掌握社会交往技能。

平行游戏:是社会性游戏的初级形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在一起玩,他们操作同样的或相似的玩具,开展同样的或相似的游戏。

玩“轮流”的游戏:自闭症儿童习惯小团体的游戏行为之后,可以开始进行轮流等待的游戏,例如轮流放积木。

玩“共同目标”的游戏:待儿童学会轮流游戏之后,就可以进行共同目标的游戏教育,例如大家拼同一套的拼图,一次一人一块,共同完成拼图等。

游戏治疗起源于精神分学派Freud的“小汉斯”治疗案例。

它是游戏为治疗媒介和载体,让儿童在游戏中表达和揭示自己的情感、经验及行为,从而获得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第一步被称为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

在1岁到1岁半左右。这一时期儿童装扮行为指向的是自己,例如他们会模仿喝水、吃饭等动作。

第二步为外在导向装扮游戏:

发生时间大概在1岁半到2岁左右。比如这一时期,孩子会用她的玩具娃娃来进行打电话,而作为电话的替代者有时候是一块非常普通的积木,和电话并不像。她还会假装积木是玩具娃娃的食物放到它的嘴里。

第三个阶段被称为序列性装扮游戏:

发生时间在2岁到3岁左右。指的是在这一时期,儿童会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装扮行为反应一个主题,他做出的几个装扮行为具有连贯性。比如给玩具娃娃吃饭时,会先让她坐在儿童餐椅上,还要戴好围兜,然后再给她吃饭。

歇斯底里(hysteria)一词,来自于古希腊的医疗典籍,当初的学者以为: 只有女性才会出现歇斯底里(包括转化症与解离症)的症状, 他们并认为:歇斯底里是由于子宫在体内乱跑,移开原本该有的位置所造成的。 从字源上来看,hyster-这个字首,就是子宫的意思。 到了公元两世纪,伟大的医学家盖伦(Galen)大力驳斥此种说法,认为子宫不可能在体内乱跑。 盖伦并郑重宣称,歇斯底里的真正原因,是子宫内的分泌物异常囤积所造成的。 此后一千多年,各种关于子宫是如何产生歇斯底里的理论一一被提出来讨论, 直到十七世纪,一位英国医师Thomas Willis才开始怀疑: 跟歇斯底里有关的,说不定不是子宫,而是脑子。 此后两百年,人们的观念渐渐变了,脑部疾病说开始占上风。 到了十九世纪,人们已经相信:重大情绪 会诱发歇斯底里。 当时,有位法国学者Charcot就宣称,歇斯底里是大脑的功能性疾病,而非器质性病变,因为他发现: 催眠亦可以引发类似的症状。Charcot的理论传给了他的弟子Ja。 Ja宣称:歇斯底里是心灵功能的解体,导致原本统整的思想、情绪、行为、人格产生分裂。 后来,弗罗依德Freud前来请教Charcot,见识到催眠与歇斯底里的关系。 回去后,Freud便建构了他的理论, 他宣称:患者幼年时期,一些跟情绪有关的重大冲突被意识压抑(repression)到潜意识中, 才造成歇斯底里。 Freud认为这些冲突都是跟性有关,而Ja则扩大了冲突的范围。 这样的理论,在一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历劫归来的军人都发生歇斯底里,因此得到支持。 至今,尽管歇斯底里一词已经不再被使用,但他的致病理论则保留下来了。 唯一较为特殊的,是1961年Kreschmer提出的理论。 他认为解离现象是正常心理的机转之一,健康者在面对压力时,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但症状很快就能消解。而那些症状会慢性化为解离症的人, 是因为受到习惯化与自我增强(有secondary gain)的结果。 不过,这理论仍缺乏证据支持,有待近一步研究。

歇斯底里 注释: 形容情绪激动

举止失常 成语造句: 只不过是考不上晓明

何不歇斯底里的大哭大闹呢

形容一个人歇斯底里系指该人脾气或感情进入极至境地,如歇斯底里地哭指人哭过不停哭得不可收拾无人能劝阻的地步为之歇斯里底,一般指情感上的极度发泄如哭、笑骂等会在因发泄过度时陷于歇斯里底现象不自知的只待宣泄过后才正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322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