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当时可悲的世态。小说前三自然段介绍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和酒店的环境,这是孔乙己生活时代的社会缩影。然后,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几个生活片断的描写,在环境与人物的对比、人物与人物的对比、孔乙己自身的前后对比中,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的可悲。作品形象丰富、忧愤深广,迭起的哄笑声,让人感到无限的悲凉。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的分析,在问题的探究和语言的品读中,深入感受孔乙己悲惨的人生和封建末世世态的可悲,认识社会深层的罪恶。
教学目标:
1、 孔乙己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2、 社会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
3、 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及其对比手法。
教学重点:
1、 孔乙己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2、 社会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
教学难点:
以原文入题,营造氛围;再以读本课关键句入题,引发共同思考,揭示学习任务。
通过品味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并在对比中感悟作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听录音,回味小说结尾
听并跟读最后两段(小说结局)朗诵录音。
--然后出示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提问:“大约”是什么意思“的确”又是什么意思这两个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判断呢
(二)、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授以人物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堂课,让我们一起,从研究人物的悲剧人生入手,研究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感受人物遭遇,从现象看结局;
2、探究遭遇原因,从本质看结局。
二、新授(探究、讨论)
(一)、感受人物遭遇,从现象看结局。
1、自主学习(2分钟)
读课文,研究孔乙己的前后变化,寻找一个角度,从对比中分析孔乙己的结局。
例:从动作描写角度
“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写出了孔乙己的拮据、虚荣和穷酸气。)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一个“摸”字说明他穷困潦倒到极点,表明了他极度悲惨的境地。)
-- 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被打折腿的孔乙己已经穷困潦倒到极点,已经连让他虚荣一下的资本都没有了,他已经没有了活路。
2、交流讨论(读到了什么,读出了什么)
读中悟,悟中读,结合文本读出感受。
要求:从某个角度,找出重要语句,比一比、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从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中感受人物遭遇。
例: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一件破夹袄”
问题:矛盾在哪里站着喝酒的人穿什么衣服穿长衫的人怎么喝酒(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最后连“穿长衫”的最后一点虚荣都没有了。
(2)、从肖像描写角度
第4段写的“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说明他应该有谋生的身体条件,但生活却穷困潦倒,但至少还能过日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第11段的“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受到惨重摧残,丧失生活能力,前后对比令人同情。)
(3)、从语言神态描写角度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明他死要面子,但迂腐不堪、自欺欺人)
“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以读书人自居,以识字为傲)
“很颓唐的仰面答道”“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再也没有争辩的能力,精神彻底崩溃。)
再听再读,反复感受。
3、进行小结
(1)听录音(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情形),跟读,深化对人物悲剧人生的感受。
(2)判断结局:
从这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情形看,(齐读)--“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3)提出新的问题:
出场时的孔乙己还能站着喝酒,还能排出九文大钱,试想一下,当初刚刚拿起书本开始晨读的小小孔乙己,该是怎样一个天真有向往的孩子啊!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出令人深思的悲剧。悲剧的特点就是把美毁灭给人看。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我们先不去研究这种说法的对错,就今天我们研究的孔乙己来说,他的悲剧究竟属于哪一种呢也就是说,是谁毁灭了孔乙己的人生呢
过渡,深入第二个问题。
学习对信息进行提炼概括。
(二)、探究遭遇原因,从本质看结局。
1、分组讨论
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有几方面原因
学习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结合文本,每人都要说说自己的看法。(2分钟)
2、集中讨论
(1) 关于环境(环境对孔乙己意味着什么)
设问:设想孔乙己在弥留之际,回想起周围的一切,最能对他造成心灵冲击的是什么
讨论后小结:
笑(所有喝酒的人、掌柜、“我”)
人们的态度 逼得孔乙己不能生存
打(何家、丁举人)
(一个麻木不仁、冷酷、黑暗、欺贫畏富的社会)
(人们麻木不仁、冷酷无情、欺贫畏富,人们的态度意味着孔乙己没法生存,精神、肉体的摧残逼得孔乙己不能活。)
鲁镇的社会呈现出怎样的关系这样的社会对孔乙己意味着什么
从服装看: 长 -- 短
酒店环境 从喝酒地点看: 里 -- 外 没有孔乙己生存的意义。
从喝酒方式看: 坐 -- 站
从酒菜看: 要酒要菜 -- 买不起荤菜
(一个贫富悬殊的充满对立的社会)
(这是一个贫富悬殊的充满对立的社会,意味着孔乙己不属于任何阶层,他是可笑的、多余的,环境没有给他留下生存的意义。)
(2)、关于个人(思想个性对孔乙己意味着什么)
难道孔乙己的悲剧全部是直接源自社会的'取笑和毒打吗我们一起看看,孔乙己有多少无法解决的个人矛盾,他的思想个性意味着什么
自由读读描写孔乙己的相关内容,完成填空(课件演示):
孔乙己是个集许多矛盾于一身的人,他在经济上贫困潦倒,但在行为上却好喝懒做;他本性善良,但却免不了做些偷窃的坏事情;他自命清高、死要面子,但却常常自欺欺人、迂腐不堪。
提问:孔乙己为什么会养成好喝懒做的坏脾气他为什么会思想麻木、行动迂腐、自欺欺人、可笑可悲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世风,看不起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等级观念,热衷封建科举和陈旧知识的可笑。)
通过提问,深入引导到第二个问题第三步分析,指向本质。
(3)根本原因
何以造成麻木、冷酷的社会何以造成潦倒可笑的孔乙己
-- 封建制度、封建思想与文化
答案还是在文中,始终不能离开文章。
(找找体现社会根源的相关语句)
三、小结
在听读中开始,在听读中结束。
看来,孔乙己的悲剧归根到底是社会的悲剧。
所以,作者写道--
回顾、朗读最后二段(跟着录音),然后布置课后探究任务:
一个孔乙己悲惨地走完了他的一生。其实,在腐朽、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有着无数的孔乙己,他们一旦走进知识陈旧、毫无用处、让人半懂不懂的书堆里,一旦走进等级森严的封建秩序里,就只能成为一个可笑无用的废物。即使如丁举人一样科举成功了,那也只是充当了残害人的工具,同样是无用的东西。尽管这样,还是有许许多多的读书人走着那条没有好结果但他们却依然梦寐求、令他们如痴如醉的道路,甘愿一辈子没有生气地活在那个“长衫的世界”里而至死不悟。社会的悲哀除了如此,还能怎样建议同学们课后去研讨《范进中举》,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收获。
板书设计
社会环境
充满对立
麻木不仁、黑暗冷酷、欺贫畏富
个 人
矛盾、可笑、可悲
没有活路
封建制度、封建思想与文化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发言精彩纷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对话和结合文本对作品的深入解读是本课的亮点。
课堂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沉浸式语文教学”所倡导的师生共同追求完全投入状态的教学这一基本观点。在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师生所得所悟的解读与交流中,较好地完成了经典语言的输入、作品情感的浸润,也产生了一些“高峰对话”。如,学生从衣着角度看到,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时,“穿一件破夹袄”,说明他已经丧失了穿长衫的能力,他连最后一点自欺欺人的维持个人尊严的能力都没有了,他失去了他唯一的精神依托。一个精神已死的人,是没有活路的。
总结本课教学,我觉得较好地处理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学策略问题。教学设计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使学习不仅仅是课内的事。课前,我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在文章中划出人物描写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去把握人物的遭遇,思考人物的结局。二是结合文本,寻找依据,就孔乙己的结局写作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要求学生们能够带着准备的头脑走进课堂。课上,重视对话与生成,努力使课堂成为生命的对话、情感的互动。课后,布置拓展阅读,带着对封建末世多方面的思考走进《范进中举》。本课教学从探究问题开始,到产生新问题结束,自然引导学生进入下一课的学习。
二是宏观设计问题。从宏观上讲,本课教学重视小说学法指导和阅读思维训练。根据小说特点以人物研究为核心,从人物看社会。怎么看呢先根据人物遭遇,从现象看;再探究内在原因,从本质看,即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
三是微观处理问题。其中,第一是重视营造沉浸的氛围。教学从听、读开始,以听、读结束,中间将听、说、读的训练结合起来,对人物结局的探究这一主要问题贯穿全课。第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章。主要问题有两个:(1)孔乙己必死无疑吗(悲剧的必然性)(2)悲剧由谁造成三是重视角色体验。教学中安排学生尝试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孔乙己,设想弥留之际的孔乙己想起周围一切时,会想到什么,对他临死造成最大冲击的记忆会是什么。这一设计使学生进入了深层思考,引导学生较好地触摸到了社会本质,学生们在有所知的基础上有所思,在有所感的基础上有所悟,效果不错。
附录像剪辑建议
建议剪辑三个片段:
片段一:开始 -- 00:15:07,主要内容是在听、读中浸入文本,关注人物的结局,并从人物遭遇方面探讨孔乙己是否必死无疑,从现象看结局。
片段二:00:21:28 -- 00:25:34,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看悲剧由谁造成。
片段三:00:41:20 -- 42:53(结束),课堂的结束与课后延伸。
孙绍振老师在第一章介绍了他的阅读美学的基本理念——情感的审美超越实用后,后面的章节主要是从不同的文学形式来逐一解说和论证的。
其中从第二讲主要分析的就是 小说的情节功能 ,三四五六讲分别从曹操的人物形象特点、武松打虎的精彩点、祥林嫂之死的经典及鲁迅为什么偏爱《孔乙己》来具体阐释,分析精当深入,有很强的说服力。
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让小说情节精彩的正确打开方式,有益于我们分析小说,也有益于我们写作小说。
首先,什么叫情节?好情节的原则是什么? 这是要先树立的观念。
孙老师批判了至今仍在中学课堂上大行其道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荒谬性,认为它不符合现代小说的实际,现在有很多小说不追求传记式连续性叙述模式,而是从生活截取一个侧面。而且故事和情节是有区别。根据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的理念,“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这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因悲痛过度而死”这才是情节,而且得是情感原因,不能是实用原因。 所以情节的构成要具有假定的,独特的情感因果性。 也就是说评判小说情节好不好的 原则是审美情感要超越实用情感。
其次,让情节精彩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下列三种。
第一,把人物打出常规。
写常规状态的人物,故事会无聊无趣, 要想故事有趣有料,就得把人物置入一个他平时不会处的那个环境境遇中去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如果光写林冲有房有工作有娇妻,那没什么看头,这是常规,但是把他发配到沧州,又继续派人追杀,逼入人生的绝境这个非常规环境中,故事才有曲折有跌宕。光写黛玉和宝玉心心相印,故事不好看,就是要看他们各种折腾各种折磨,才有意思。
所以,要想小说好看,就要把人物置入非常规环境情境中!
第二,暴露深层心态。
把人物置于非常规境遇中,就是 为了把人潜在的不像他平常的那个自我暴露出来,挖掘人性深处的特点。 如果没有逼入绝境,林冲还是个安逸的中层公务员,哪能有后面血性反叛的豹子头的精彩;如果没有不可逆再也不能学法语的最后一课,那小孩还是一个讨厌学习的孩子,哪能有后面既后悔又热爱的反省。
萧亚轩唱的都是因为那盏灯,忽然那么闪了一下,于是就想起你。灯闪,提醒了非常规的环境的唤起,想起你,说明现状你已不在跟前。于是故事就开始脑洞大开了。
所以要想塑造精彩的人物,就要把人物的深层心理挖掘出来。
第三,造成多个人物之间情感错位。
上一点是针对一个人物要求,但是小说一般有多个形象,要想精彩纷呈,就得 让同一情感结构之中的人物心理发生错位。
鲁迅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所展示的小说美学原则,重要的不是人物遭遇,而是人物在他人眼中错位的观感。所以你可以发现,鲁迅很少正面描述故事,他的故事很多都是通过不同的人说出的,同时也就带有不用的人的看法和情感理解。祥林嫂的死,是通过长工的嘴透露的,他说是“穷死的”;鲁四老爷说“可见是个谬种”;我的惴惴不安。三种情感是错位的不统一的,甚至还是矛盾的。所以祥林嫂的死就尤其显得可悲。
我们在看**看小说的时候都可以发现,相爱不能相守,事业不能顺利,友情不能长存……人与人之间总是没有默契,不能心心相印反倒心心相错,所以才虐心虐情,情节精彩!
所以要想有人爱看情节,就得让人物之间矛盾迭出,情感错位。
无论是判断小说是否精彩,还是想要写好小说,这几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你学会了吗?
内容预览:
5 孔乙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能力目标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3.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词。
(1)注音: 阔绰(chuò ) 羼(chàn) 绽出(zhàn) 拭(shì)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孔乙己的地位
(3)孔乙己的结局 教师提示:
(1)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点明孔乙己地位的语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语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3.请学生理清小说情节结构,并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
六个生活片断是:
(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
(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
(3)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
(4)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5)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
(6)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
4.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形象。
(1)填写下列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 投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被人们讥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使人快活但又_______的人。
穿长衫 好喝懒做 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偶有偷窃 从不拖欠酒钱屡遭冷遇 想和人交流 无人关心、可有可无
(2)深入探因
学生合作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学生研讨回答,教师归纳:
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
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
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
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陶,好逸恶劳。
孔乙己从不拖欠酒账说明他质朴、忠厚。
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
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
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的空虚、无聊、迂腐。
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地位卑下,已沦为笑料。
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结局可悲。
(3)师生共同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四、揣摩关键语句,理解人物刻画方法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
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点拨,归结:
(1)概括介绍: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委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亡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4)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课文老辣深刻的语言。
五、布置作业
写人物片断练习。请观察你周围的一名同学。最好选择一位有个性的同学,描写他(她)的外貌、语言、神态。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课文
请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朗读个人习作,师生共同点评。
二、研读探讨,深透理解文意
1.学生阅读课文的前三语段,也即序幕部分,思考:小说一开始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而是介绍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顾客的情况。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适时用多媒体课件插播江南城镇,咸亨酒店资料,并点拨:
小说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大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和人之间冷酷的关系,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2.学生通读课文第4~12语段,也即小说的主体部分。合作探究:
(1)文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2)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为了寻口酒喝,以此来麻醉失落的灵魂吗?请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
(3)作者没有采用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的写法,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提示:
(1)文中四处写众人的哄笑。
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处于社会底层,麻木不仁,自私冷酷,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与帮助,相反只知哄笑取乐,在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用众人的哄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更加深刻了。
(2)孔乙己到酒店不仅是为了寻口酒喝,以此麻醉灵魂深处的隐痛,他可能另有所求:
①他只有站在短衣帮这个社会群体中才能显示他读书人的身份,他要在这里寻求人们对他的读书人社会地位的肯定和认可,以抚慰他那因没考中秀才而产生的悲哀;
②不拖欠酒钱是为了表现他想在酒店这个小社会里寻求人们对他品行的认可;
③教小伙计认字是要求得到人们对他学识的认可;
④孔乙己在别的酒店那里承受的是冷酷无情的嘲笑,只有在孩子们中间才能寻求到一点温暖;
⑤他每次用辩解来掩饰自己的劣迹,同时也是为了想寻求一个读书人的自尊。
(3)本文要在短短的篇幅中交代孔乙己的一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以一个小伙计我的角度审视观察周围世界,既方便叙述,减少叙述文字,又显得客观、真实、可信。连一个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有利于表达一种悲喜交融的气氛。另外,小伙计涉世未深,还不像掌柜的那样冷酷,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
3.讨论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
分析后归纳:
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三、扩展引申,比照阅读
请学生阅读《范进中举》一文的节选,与课文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两文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上的差异。 投影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瞪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足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爷们,再为商酌。
教师点拨:两篇文章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孔乙己坐着用手爬进坟墓。范进光着一只脚走进天堂,可以说,他们虽结局不同,但却是殊路同归。
《范进中举》是以科举使人狂迷来讽刺其罪恶的,而《孔乙己》是以封建科举吃人来揭露其罪恶的,揭示封建末世的病态,意义更深刻。范进的形象是丑,孔乙己的性格是悲,两篇文章不同的批评角度,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和结局,周围人对主人公不同的态度,显示了作者对封建科举不同的批判力度,也使得社会对两种读书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揭示了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势利。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塑造的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穿着长衫的孔乙己形象,与别里利夫何其相似。面对时代的变革,有勇气脱下长衫,才是一个全新的人,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愿孔乙己的长衫给我们的启示历久常新。
五、布置作业
请你设想一下,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况,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续写小说。
板书设计
环境:咸亨酒店 封建社会
人物形象:热衷功名——科举失败
死要面子——自欺欺人
好喝懒做——至死不悟
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主题: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批判麻木冷漠的国民性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双边互动活动,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却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谭莉老师的这篇文章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从课内“主渠道”的发掘、课外“拓宽网”的建立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方法切实可行,例举生动典型,可以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些有益的启示。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前不久,笔者上了一节《孔乙己》创新教学的公开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成功之处在于,能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通过授之以学法,使他们在形象中感知人物形象,在情境中掌握小说阅读三步法(理解内容、揣摩妙点、评说人物),从而达到提高兴趣、打开心智、举一反三、一石三鸟的课堂效果。
本课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广州市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优化的意见》,其中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优化的意见中具体指出,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策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作用应放在“导”上,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解答学生学习语文时遇到的疑难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参与教学)结合起来。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主动参与对提高课堂成效格外引人注目。在“主动参与”教改实践中,教师最有效的做法是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其内涵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其外延则是课内外相结合,双管齐下。
之所以提出语文课应双管齐下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是基于语文教学本身的规律及学生认知语文知识的程序所决定的。试想,一节课,纵是口若悬河的雄辩家,你又能向学生“灌”多少知识?经过几年的“主动参与”教改实践,笔者以为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应双管齐下,其一为:课内“主渠道”;其二为:课外“拓宽网”。
一 课内“主渠道”的思考
无庸置疑,课内为语文教学的“主渠道”。问题是老师该怎么做才能使课内真正成为“主渠道”,老师又怎样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呢?我认为教师应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1课堂用语要刻意取舍。
教师应刻意在课堂用语上作一番取舍,以温柔的语调、明白的词汇、尊重学生的心理、诚恳的态度、亲切的体态语构筑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温馨的课堂氛围。
《孔乙己》离我们的时代太远,学生兴趣不大,如老一套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随便应付。因此,导入新课应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着手,与现代有关热点链接。于是我这样处理:近几年来,有一种病风行世界各地,引起人类恐慌,由于通过禽鸟传染,世界各国都很难防治。你们知道是什么病?(学生回答是禽流感)――对。禽流感属于生理疾病。中国历史上也曾经流行一种病,不过它不是生理上的疾病,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这种病开始于隋朝,明清达到鼎盛。中华民国前夕才销声匿迹。得这种病的都是读书人,同学们知道是什么病?(学生回答是科举病。)对,科举病。这种病主要有两种。清朝讽刺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的范进属于第一种,我称这种为“热式”。因为范进因中举而发疯了。鲁迅这位既懂医学又擅长文学的伟人,以他独特的方式,给我们塑造另一种──冷式,这类典型的病人就是孔乙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小说。
2学习方式要有自主开放。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点。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过去的那种以教师为主角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个性难以发挥出来。其实,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只能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跃与否,关系到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及能力培养的程度高低。因而,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不剥夺他们主人的权利。《孔乙己》 教学设计 中采用了填写病历卡的方式:鲁迅以文学的笔调撰写了孔乙己的病历──《孔乙己》。我们先听听鲁迅的介绍(放《孔乙己》课文朗读带)。听完后,我问:同学们,我们接下来就把文章“翻译”成医生的诊断书,好吗?诊断书看过吧!(让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的介绍,我归纳并补充为四项内容:病人概况(姓名、年龄、住址、外貌特征等)、病人症状(与人不同处、言行矛盾处)、病因、处治方法。然后布置学生填写孔乙己病历卡。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
3教学过程要互动生成。
教学初始,我把《孔乙己》的教学目标预设为:通过讨论探究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以及可能死因来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当学生在朗读《孔乙己》最后一节“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引出讨论题“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我预先设的结论是:孔乙己一定死了。在分析理由时,师生得出:前后两次外貌描写的对比,当时的天气状况与孔乙己的穿着,孔乙己三“辩”不同,动词“排”与“摸”,孔乙己的生活习惯。
接着,引出讨论题二:孔乙己的死亡原因是什么。传统的教学,往往是讨论后得出:直接原因、制度原因、社会因素、性格因素。大多数是辅导用书上的归结性说法,学生没有深入思考,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教师也仅仅是以概念性的短语作结。当学生最初的回答也仅是“科举制度”,我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追问:“就这么简单吗?那丁举人?”学生想了一会,慢慢答:“丁举人是成功者。”我又问:“作为科举制度的失败者,就一定落到孔乙己的下场吗?那不参加科举的短衣帮呢?”同学们又议论起来:是啊,短衣帮还能自食其力呢!从而慢慢地悟到,科举制度除了给人以应试能力外,对普通人来说,恐怕就没有什么了;作为科举制度的失败者,孔乙己失去了求生的能力,只能落得如此下场。通过以上的玩味,学生深刻地理解鲁迅所说的科举制度的毒害,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生成”是语文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具有“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一个真正师生开放的生活时空。
二 课外“拓宽网”的建立
之所以称课外语文学习为“拓宽网”,是因为此时学生是自由的,当老师有效地让学生选择学语文,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才能够得到拓宽,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得到拓宽。
在课外,老师又当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呢?我以为应当让学生们沉浸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课后训练重在多角度引导,走从发散式思维到创造性思维之路。
俗话说:十只手指还长短不一。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尽相同。原因是受个人投入学习的热情多少,智商的高低,听课的质量等诸多因素影响,从而形成效果优劣的差异。实际上语文学习的效果绝不是几节课便能大幅度提高的。关键是课后学生对课文熟悉、理解的程度。因此,课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多角度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在《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的教学之后,我让学生通过两篇名著异同的比较,把握主题的深刻性。“这两篇都是小说”,“都通过典型环境来衬托人物”,“都揭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悲苦”,“具有强烈的讽刺性”等角度的切入,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由此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而“《孔乙己》是现代小说,《范进中举》是古典小说,前者是一个因落第而为科举制度夺走生命的读书人,后者是一个因中举而为科举制度逼疯的读书人。无论中举与否,都会带来灾难”,“孔乙己是中举前的范进,范进必将成为丁举人”等角度提出,学生的思维突破了求同方式,向着另一个方向即求异进行,在“流畅性”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变通性”,即思维的灵活性。如果进一步加以引导,他们会打破常规思维,能超越一般想象甚至可能超过教师的课前准备,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从发散式思维培养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我们就能自觉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鼓励博览群书,留心生活,关注社会。
创新必须依赖一定知识为基础,每一项创新都是以前人的经验为基础。书便是前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经验的总结。我们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倘学生对自然、社会、历史一无所知,又怎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呢?所以,笔者以为这便需要教师时常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开卷有益”,读书方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只有让学生掌握大量的信息,才能更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而这是每一个学生自觉的个体行为。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地把新大纲附录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儒林外史》等十部名著向同学们做推荐。让学生有计划地读完这些推荐书目,并具体要求学生做文摘、读书笔记、周记。教师要抽查,这样既克服了学生的惰性,促使学生自觉的拓宽视野,独立探索语文世界的奇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在大语文的环境中,“主动参与”教改实践认识到:语文教师以课内“主渠道”、课外“拓宽网”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是可行的。不仅可行,甚至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习惯才会得到训练与养成;只有这样,学生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学生一生的成长将受益无穷。
谭莉,语文教师,现居广州。
第一章:真善美的错位。
词:艺术是逼真的幻觉
(统一性、矛盾性)
实用价值、情感审美价值
自动化、陌生化
恶不必丑、善不必美
情感逆行(曹操杀吕伯奢)
句子:情感的丰富和复杂的多方面、多维度的发现,就是美的发现。
第二章:因果关系,打出常规和情感错位。
词:情节——假定的独特的因果关系
生活的横断面
突变和对转(第二环境、第二心态)
句:总的来说,情节的功能,第一是打出常规,第二是暴露第二(深层)心态,第三是造成人物之间的情感错位。
第三至第六讲:多重错位
词:曹操—美化至丑化
武松—神性与人性(李逵)
感知错位
祥林嫂—三重矛盾四层深度
情节淡出、
多重感知错位
孔乙己:叙述视角拉开情绪距离
平静叙述、杂文成分
笑
句子:从鲁迅的追求看来,小说美学就是人物的多元感知变幻学。鲁迅的伟大就在于,发现了人物的生命不仅仅在行为和语言、思想的冲突之中,而且在人与人感受部分重合/部分偏离的结构之中。各人的感知,是各不相同、各不相通的,但是,并不仅仅是直线对立的,而是多元交错(错位)的。在鲁迅的错位感知美学中,他人的感知和自我的感知形成一个有机的结构,变异了自我感知的功能,一元化的自我独立感知失去了自主性。人物对自己的感觉往往没有感觉,对他人的感觉却视为性命攸关。人物的自我感觉取决于他人,主要是周围人的感知,好像是为了他人的感知而活的;最极端就是,人家不让她端福礼,她的精神就崩溃了,就活不成了。
第七讲 古典诗歌:比喻、意象、意脉、意境和直接抒情
总结起来说,中国诗歌的意境大致有三种:第一种以意脉或强或弱的变化转折取胜,情感处于一种动态,其意脉为线性的曲折状态。第二种,意脉不是处于动态,而是处于持续性凝神状态。从视觉来说,是目光的静止;从听觉来说,是听觉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第三种,以意味的渗透、扩散为特点。情感不但是静态,而且有虚态,意象则自在、自为,不加修饰。这透露出某种理念,弱化、虚化的情感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感知越过情感直达理念,水乳交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物的融合、意与境的高度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应该更符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理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