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原始文化中,燕子是先民的图腾物。
燕子是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对象。原始时期三大部族华夏族、东夷族、西南古族,其中东夷族少昊系统的图腾物之一便是玄鸟。玄鸟是古人对燕子的称呼,因燕子通体黑色,故名。《诗经·商颂·玄鸟》表明,商部族(东夷族后裔)把玄鸟作为为祖先而加以祭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此外,《吕氏春秋》、《史记·殷本纪》、《列女传》、《竹书纪年》等都概述了商部族的始祖母简狄在河边洗浴,因误吞玄鸟卵怀孕,生一子名契,契就是商部族的男性始祖。这些神话传说反映的就是东夷族(商部族)以玄鸟为图腾的文化现象。甚至后代许多民俗的产生,都与这一文化现象有关,例如,孙作云先生在谈到后世上巳节曲水浮卵游戏时说:“我认为这个风俗,不是人们随便想出来的,或毫无意义,应该有一个古老的传统。这传说,我想:应该追溯到原始社会东夷族以鸟为图腾,传说他们的始妣吞鸟卵而生子的信仰。”[1]
燕子意象与中国诗歌也有着不解之缘。从图腾物到文学意象,是从宗教情感发展到审美情感。宗教情感具有庄严、神圣的意义,而在文学审美中,燕子意象则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因而,在中国诗人的心目中,燕子是多情的。
(1)怀旧的燕子。作为眷恋故居的意象出现,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怀古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从这首诗以后,“王谢堂前燕”便成了中国文化中最常用的一个怀旧符号了。朱彝尊在《卖花声·雨花台》一词中写道:“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人世间的变化,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繁华成空……这本是人类的普遍感受,尤其敏感的中国人却找到了一个表达这一永恒情感的最佳意象。
燕子怀旧的这种情感属性,既是燕子的生物属性,也是人对燕子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以及对燕子意象所赋予的情感内涵,也和原始图腾密切相关。图腾是氏族的旗帜,起着族徽的作用,原始先民每当见到本族的图腾对象,必然想起自己的原始共同体,想起自己的家乡故土。燕子曾经是少昊系统先民的图腾对象,它自然会激发起思恋故土的情感。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把燕子意象和恋故怀旧、反本归根的情感观念联系在一起。燕子作为眷恋故居的想象出现,它的这种象征意义也是由原始图腾延伸出来的。
晋代文人傅咸在他的《燕赋》的序文中说:“有言燕今年巢于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他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中国燕子的的确确是怀旧的、多情的,于是才怀着深情写下了《燕赋》的,可见,燕子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意象决不是偶然的。
(2)春的女儿。中国诗人尤其善于把燕子和春天联系在一起。陶渊明就有一首是专门写春天的燕子的拟古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苏轼《碟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过后清明。” 中国的燕子是春的女儿,春的使者,春的象征。是燕子衔来了春天。写春的诗词,总喜欢用燕子作为最佳意象。明代诗人袁凯,以咏白燕诗著名,因而号称“袁白燕”。燕子在人的心目中代表着美好,于是,燕字也成了春天出生的女孩儿的名字专用字,春燕、燕春成了习见的名字,王春燕、张春燕、李春燕、赵春燕,等等。小燕子是中国女孩常见的乳名,在电视连续剧《环珠格格》中,赵薇扮演的小燕子以其聪明伶俐、富有青春活力而深受人们喜爱,人如其名。
(3)爱情的象征。尤其是成双成对、双栖又双飞的燕子,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诗人们也借此表达爱情的悲与欢。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几道《临江仙》:“去年春恨于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苏轼《少年游》:“恰似恒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赵佶《燕山亭》:“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汤显祖《牡丹亭》写杜丽娘青春的觉醒,人的青春和自然的春天融会在一起,其中写杜丽娘第一次游园,面对姹紫嫣红的春天,惊喜万分,有这样的唱词;“双双燕语明如剪,呖呖鹦哥溜的圆。”这双双燕正隐含着久居深闺的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2]。
《燕子》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抒发了作者思乡、怀乡的复杂情感。《燕子》是近现代文人席慕容所创作的一篇散文。席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和生命,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而在这些爱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忧愁。
文章鉴赏:作者席慕蓉把燕子作为结构文章的线索,作为自己心声的代言人,以清新、质朴的文字,将郁结胸中多年、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细腻、含蓄地表达出来。
文章虽题为“燕子”,却不从燕子写起,而是由一段歌词引出父亲的两个“好可惜”,然后宕开一笔,写自己在乡间生活的经历,写看见燕子后内心的感受,文章也由此埋下了伏笔,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一个“谜”。
作者简介:席慕容,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1954年迁居台湾,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选编了她的《乡愁》一诗。
“燕”大多与_春天_有关,雁则大多用来表达诗人_思念、思乡_的情感。
1---7小题,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D
A
C
D
6、做人要心胸豁达,心平气和。(或:做人不要心存猜忌,煞费苦心。或:做人要心胸豁达,不要心存猜忌。)
7、报春 思念(思乡,思亲等)
8、略(10×05=5分)
9、我的调查①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教辅资料和订报刊的开支越少。
或②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零食、娱乐消费、请客送礼的钱越多。(归结一点即可3分)
我的观点示例: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中精神生活更为重要。(2分)
我的致辞示例:“谢谢爸爸妈妈,拿到‘压岁钱’,我又长大了一岁,新的一年,我会更加努力,快乐成长的,请你们放心吧!”(2分)
我说金钱(2分)示例 金钱像一杆量秤,称出人们心灵的重与轻。
金钱像一把尺子,量出人们品德的高与低。
10、(2分)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1分) 运用比喻渲染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气氛,引出下文。(1分)
11、(2分)“输掉”仅能表现出胡小兵玩牌输钱这一事实。而“糟蹋”不仅表示输了钱,更能表现出胡小兵此刻因为毫不吝惜地浪费了自己的血汗之后的悔意。所以不能代替。
12、(2分)A:示例:屋内寂静无声,只听见披在身上的衣服和破棉被被风吹得“啪嗒啪嗒”的声音。(1分)
B:示例:窗外是北风疯狂的怒号,只看见远处的树木在不停地东摇西晃。(1分)
13、(3分)用“一只只”写出了给胡小兵凑钱的农民之多,“一张张”写出了农民工们凑的钱之多。而“粗糙皲裂的手”和“皱巴巴的人民币”更形象地表达了凑的这些钱都是农民工们靠自己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更能体现出农民工的淳朴,体现出彼此之间的真情。
14、(3分)作者用大雪来突出天气的寒冷,同时这些纯洁的雪花也象征这些农民工之间的片片温情。而彼此之间的温情在寒冷的冬天也温暖了我的心。更深刻的突出了主题。
15.(2分)。对问题探究很深,能把握核心。
16.(2分)。“必须”表明学问对于智慧的重要性,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
17.(2分)作者强调了学问是智慧的基础;学问和智慧融合得越好,就越能创新。
18.(2分),各1分。对比论证 通过对有学问没智慧和有智慧没有很好学问的人的对比,鲜明地论证了学问并非智慧。
19.(2分)。D
20.(3分,一空1分)(1)学问和智慧的区别 学问和智慧的关系 (2)C
21、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形容进入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每问各1 分,共2分.意对即可。)
22、“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盛赞民风的淳朴。 ( 2 分)
23.①参与;②目光短浅;③通“遍”,遍及;④案件;⑤赐福、保佑;⑥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的祭品(6×05=3分)
24、( 2 分)公/ 与之/乘,战/于 长 勺。 译:鲁庄公与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作战。(断句翻译各1分)
25、( 2 分) ①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1分)②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1分)
26、( 2 分)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分)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分)
27.( 2 分,一例1分)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等
28、(4×05=2分)取信于民 描写 语言 行动
①抒发了作者思乡,怀乡的复杂情感
②开头这段描写,实际上是在拓展文章主题思想的历史深度,思乡,怀乡是几代人的事
③文中的主体部分主要使用了叙述的表达手法同时还大量地使用了描写手法,如对话描写(父亲同作者谈论《送别》歌词),自然环境描写(作者领着儿子在石门乡间散步),心理描写(作者对燕子的触电感觉),行动描写(作者
在中国诗歌中,燕子是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文学意象
(1)怀旧的燕子。作为眷恋故居的意象出现,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怀古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从这首诗以后,“王谢堂前燕”便成了中国文化中最常用的一个怀旧符号了。
(2)春的女儿。中国诗人尤其善于把燕子和春天联系在一起。陶渊明就有一首是专门写春天的燕子的拟古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爱情的象征。尤其是成双成对、双栖又双飞的燕子,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诗人们也借此表达爱情的悲与欢。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几道《临江仙》:“去年春恨于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关于大雁的诗,我记得春江花月夜里写着: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小燕的话,比较多,因为燕子是古诗词里的一种意象,可以表达惜春伤秋之意,寄托诗人的相思之情,同时也能暗喻离别之愁、变异之悲以及羁旅之苦等等。比如杜牧借燕子比喻宫怨,“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李白以飞燕写离别,“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还有韦应物表达季节更替而感到的惆怅,“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