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中的集体无意识

文学艺术中的集体无意识,第1张

Graham Dean  I  英国每每谈到一个举世瞩目、或在世或已过世的艺术家,总说,这是个天才;对于如何成为艺术家,无论唱歌、绘画、写作还是跳舞,总说灵性天分比技巧重要得多。

灵性和天分是什么?

高晓松在某期节目里说,自己曾在小酌后挥笔写下一首歌词,事后回看,歌词好似不从自己的思想而出,而是更高的智慧通过他的手写出了优美无比的字句。

这算是灵感的现实经验吧,似乎和个人能力以及技巧无关。

击中人心、引发剧烈情感、影响巨大的艺术作品,是非个人的,它脱离艺术家的个体情感,它掀起集体的底层情绪,引发群体的情感共振,成为抒发集体情感的管道、是承担集体无意识的载体。

人的心灵拥有多种面向。和生理结构一样,我们的意识和心灵也遗传继承了原始人的心理倾向,这种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心理倾向被称为集体无意识,而意识,从无意识中发展出来,成为人能感知的自我、理性等。每个时代,特点不同,需要人呈现的面貌也有所区别。符合时代需求的集体意识被突出,那些不被重视的其他心灵功能则受到压抑和隐藏。

被压抑不代表消失,那些集体意识越是被强调,作为补偿作用的无意识越是汹涌,若这时出现集体无意识的管道和载体,它们通过艺术或文学表达出来,便可能掀起一股浪潮,该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和艺术家,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

集体无意识的呈现方式是什么?在历史的早期,是神话和宗教形象,是部落图腾和抽象符号。是幻象。每个文化有自己的神话体系和宗教信仰,通过遗传,传递给子孙后辈。我们的无意识中拥有和祖先共同的对外界的幻象体系。

早期神话和宗教形象,是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那时,人与外界融为一体,在理性思维和科学思维没有高度发展的时期,这种感知便是体悟的全部内容。本能,应该不仅仅只有生理本能,还应该存在心理本能、情感本能。那些早期的神话和宗教形象,就是心理本能的表现形式。随着西方理性科学思维的发展,我们开始忽视心理本能,开始不信任个体的心灵体验,我们受到理性思维的压制。

那些真正的艺术家,不知疲倦的创作着,一刻也无法停止。他们的心灵似乎无法像普通人那样压制和控制自己,集体无意识的召唤让他们形似疯癫,幻象浮现在眼前和脑中,必须用诗歌、旋律、画板记录下来方能让他们得到片刻宁静。歌德的《浮士德》,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毕加索的画作,他们每个人都是在用成千上万人的声音说话,预告他那个时代中意识观念所发生的变化。

荣格说,“ 艺术是一种天赋的动力,它抓住一个人,使他成为它的工具。艺术家不是拥有自由意志、寻找实现其个人目的的人,而是一个允许艺术通过他实现艺术目的的人。他作为个人可能有喜怒哀乐、个人意志和个人目的,然而作为艺术家他却是更高意义上的人即‘集体的人’,是一个负荷并造就人类无意识精神生活的人。为了行使这一艰难的使命,他有时必须牺牲个人幸福,牺牲普通人认为使生活值得一过的一切事物。 ”

所以,艺术家的生活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吧,他们一方面是个普通人,另一方面又肩负“集体”使命。对集体无意识敏感,受到它时不时的冲击,艺术家是他的作品的工具,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

那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动人之处,来自于它让人呼应到心灵的本能需求。

我们所说的高阶智慧,也许,就是忽略许久的直觉体验。那神来一笔,其实是来自内心的人类集体呐喊。

一、含义不同

1、潜意识是人类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一种思想,它是发生在已经意识到的思想和设计活动最初期之前的阶段。

2、下意识仅从心理学意义上讲,即人的不自觉的行为趋向或受到外界影响不受控制做出的自然反应。

3、无意识,也称潜意识,并不是没有意识,是个体不能知觉到的心理活动。

二、特点不同

1、无意识状态,即潜意识状态,是认识主体客观存在的一种精神活动、一种潜在的认识过程,是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意识。

2、下意识或前意识状态,这种中间的意识状态较接近于意识状态,虽然此时此刻尚没有意识到,但在集中注意力,认真回想之后是容易随时被回忆、感觉而重复出现于意识状态的部分。

三、作用不同

1、下意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者“稽查者”的角色,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

2、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下意识“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

意识、下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关系:

三者之间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充满矛盾和斗争。无意识总是想往意识层面上冲,而意识不允许其入内。下意识如同“稽查员”,不允许无意识随意进入意识之中。意识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显部分,对个体精神活动的支配最为无力,下意识也同意识一样没有什么重要作用,而无意识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人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作用,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基础和主宰。

参考资料:

——下意识

——无意识

——潜意识

无意识及其相关学说是20世纪心理学界乃至科学界最具争议的创举之一。关于它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长久以来,一直是心理学家和艺术家颇为关注的理论课题。人们一方面深切体会到无意识与艺术创作的广泛联系,另一方面,对其理论基础以及作用的评价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鉴于此,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共同探讨无意识与艺术创作相关问题。

一、心理学界对于无意识理论的探索  

在心理学史上,关于“无意识”理论的诠释和推广始于19世纪末,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  

真正把无意识现象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加以科学探讨的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他通过大量的精神病人的案例分析,以及对于艺术作品的深入研究,认为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占据了绝大部分,并对人的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并认为构成无意识的根本因素是人的性欲或“力比多”,如果人们一味加以压抑,就会导致人的精神疾患。因此人们通过艺术、宗教、政治和军事等社会活动将其间接的宣泄出来。这样,弗洛伊德一反传统心理学对无意识的长期贬低,而将其置于人类心理结构的基础地位,认为它在人类一切社会活动中都起着根本作用。这种理论一经提出,就导致了理论界经久不息的争议。当然,弗洛伊德把各种文化和社会活动都归结为对于性本能的间接发泄,是一种片面的泛性论观点,但我们必须看到,弗洛伊德指出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存在着一个我们所无法意识到,但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着巨大影响的无意识领域,这无论如何都是伟大的理论贡献,其开创之功不容抹杀。也正是为了纠正这种片面性,他的学生容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并因此而与其分道扬镳。容格的理论尽管克服了弗洛伊德思想的泛性论和个体主义色彩,但他把集体无意识看作是经由遗传获得并传递的,而没有看到无意识现象的社会历史内涵,因而仍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这至少已经表明,通过把无意识与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可以从根本上克服精神分析理论的局限性,从而探索并建立真正科学的无意识理论。  

二、无意识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表现对象  

  

现代艺术区别传统艺术的一个主要突破口就是改变艺术的题材和表现对象,把创作的视线由外在世界转向内心心理。当然,近代艺术的心理描写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例如达.芬奇《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摩西》和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等,因而刻画心理世界并不是现代艺术的专利,但是现代艺术家对心理世界的看法和以前的艺术家却是大相径庭的。其主要表现就在于,过去的艺术家一般认为心理活动就是由显意识构成的,而现代派艺术家则不同,他们认为显意识只是心理世界的表层内容,深不可测的潜意识世界才是艺术家大显身手的地方。这种思想一方面受到了弗洛伊德等人理论的影响,但更主要的还在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后现代主义的神话——波依斯,其代表作之一《油脂椅子》就是其劫后余生的艺术记载,我们从作品中不难发现那场灾难对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超现实注主义艺术家曾经表示,他们之所以要改变以往占据主导地位的创作传统,根本上是因为现代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这也就是说,现代艺术家把无意识活动纳入自己的创作范围,是源于现实人生的启示和对艺术的责任感,而并不是出于某种标新立异的猎奇心理。也正因为这种艺术创新有着坚实的生活积淀,因而才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毕加索之名作《格尔尼卡》就是源于艺术家对祖国遭受内战的焦虑和愤慨。全图以巨幅的尺寸(3493厘米×7767厘米)刷出单色惨淡、嘶吼痛苦的生命,惊心动魄地布满了整个画面。虽然所描写的景象与刻画的状态,多来自毕加索心灵所感受到的痛苦,甚至将自己嵌入画中的左下角,参与这场悲惨的事件,但是这件作品的力量却得到了全世界的回应与重视。  

毕加索后期的绘画价值所在,也许就在于他的作品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即“再现”的是具体的事物。这种再现的事物往往是扭曲的女性人体;头部的连结和错位令人费解;眼睛或嘴也被夸张的难以分辨;即便是一个畸形的半身像也会刻画得轮廓模糊;巨大的雕塑人体是用异状的骨骼构成的;形体有梦魇式的,也有实际的,富有生命力的。“这些艺术作品如果不用想象来源于潜意识这样的理论,就不能合理的加以说明。毕加索在创作时,很明显是处于一种白日梦的状态。除了美学上的考虑外,这种艺术的价值还取决于他带给画布表面并直接传达给整幅油画的意象。很多看过他的作品的人都证明,这些作品具有令人难以忘怀的力量。不论毕加索所表现的力量属于何种性质,它都具有不容质疑的魅力。我们并不认为,绘画中的纯美学性质,如色彩的协调、构图的安排,形式的选择,在整个艺术作品中可以作为不甚重要的成分而被省略掉。毕加索无论如何都是实至名归的艺术家,他绝不会违背他在形式和色彩方面的天赋,而且这种才能在纯本能的条件下会发挥得格外有效。”<1>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现代艺术家对于潜意识的描写无论多么奇特,终究也是要服从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的。  

并且,无意识现象的大量涌现,必然要求要求艺术家发展起相应的艺术技巧和手法,来对其加以成功的表现。从而增强了现代艺术的创新性和探索性。对于潜意识的表现乃是现代艺术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最初的无意识创作难免带有某种形式主义的特征,虽然有时显得富有创造性,但其艺术价值毕竟有限。爱尔兰文学大家乔伊斯在创作了《尤利西斯》这样的不朽之作后,却写了《菲内根守灵夜》这样极端晦涩,具有浓厚实验性的作品,以至于人们至今也无法成功地加以解释。这说明,艺术家们在当时对于无意识活动的表现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超现实主义及现代艺术诸多流派的表现手法显然已经不再是什么纯形式的,而是完全服从于塑造艺术形象和表现思想主题的需要,成为艺术家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内心世界的有力手段,无意识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就完全融入到人类艺术发展之中了。

三、无意识可以作为艺术家创作的思维模式  

艺术活动不同于科学认识等其他思维活动,它需要艺术家情感和想象力的积极参与,事实上,大多数论者也都不是主张艺术创作是一种理智活动,而是认为这是一种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过程。这就表明,艺术创作在总体上是一种感性的形象思维活动。而前人已经指出,在感性意识和无意识活动之间常常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有许多无意识的心理内容就是从感性记忆转化而来的。这也就是莱布尼茨等人把感性认识称为“混乱或微小的感觉”的原因。由于理智因素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降低,潜意识所受到的压抑也就随之减轻了。在这种状况下,它就有可能突破意识的阈限,直接参与到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来。换言之,艺术创作在总体上是一种显意识活动,但也并不完全排除潜意识的参与。  

其实潜意识参与艺术家创作活动的根本作用也就在于它可以使艺术家打破理智因素和各种社会规范与艺术陈规的束缚,把各种有悖于艺术规律的陈词滥调抛诸脑后,从而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实际上,中外艺术史上早就存在着许多关于艺术家在潜意识状态下创作出鸿篇巨制的佳话。“李白斗酒诗百篇,梁楷疯痴画泼墨”就是对于艺术家在灵感勃发状态中才思泉涌,妙笔生花的传神写照。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因为酒精的作用使艺术家的理智活动趋于减弱,而情感和想象力则空前活跃,同时,潜意识因素走向前台,使艺术家在艺术和人格上都显示出空前的勇气和灵感。  

四、无意识的作用是有限的  

毋庸讳言,我们肯定无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的积极作用,并不意味着把艺术创作归结为一种纯粹非理性的无意识活动。艺术创作在整体上无疑是一种清醒、理智的意识活动,艺术家也绝不是无意识的牺牲者,而只是将无意识现象译成有效艺术形式,从而向人类揭示无意识现象的解释者。  

到目前为止,为何无意识理论依然无法更加有效地来筹建其美学与艺术创作理论呢?其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这两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太少了。无一例外,无意识心理学家们都对人类艺术作品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但是仅靠好奇是不够的。“他(指弗洛伊德)自己固然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除非他学会使用话画笔、刻刀或者一种乐器,并能使接触的艺术体验在他的眼睛、耳朵和手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因此他不可能真正有助于艺术的发展。原因在于这门学科不仅需要严格的方法,而且还要有对本质的直觉的洞察力,以及对变化着的现实的敏锐预知。”<2>而这种敏锐的洞察力仅靠心理学或者说非专业艺术家的探索和评价是远远不够的。  

实际上,从艺术创作的动机问题来看,无意识理论的吸引力或许就在于其片面性。“片面性的存在是因为没有其他更为充实有效的补充,其理论使嘲讽与反嘲讽的辨证过程进行下去,如果没有那种有力的挑战,理论的片面化倾向就会不受限制地增长下去,直至成为对自己的嘲讽。”<3>  

其二,无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的参与只是局部性和间歇性的。  

古斯拉夫.容格曾经说过:“经验告诉我们,对关于梦的心理学理论的理解经常导致人们过分相信无意识,它削弱了意识的决定力量。只有当意识完成了其力所能及的任务之后,无意识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4>  

艺术家在消极地决定接受来自于下意识的本能冲动之前,他或许希望记住,这类语言的表述是倾向于混乱的。我们可以从超现实主义者自发创作出的作品中了解这一点。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达利之《内战的预感》,就不仅仅只是无意识的参与,其作品蕴涵了更多的社会历史暗示。实际上,类似于原型的论述,也“只能被发达的大脑作为对复杂的混淆的摆脱或作为已经感到厌倦了的味觉的调味品加以接受。它预与其说是展露,毋宁说是调节。因为若要达到复杂文明的要求,人类经验的基本意象必须由形成我们自身的条件、传说、记忆和思维来调节。”<5>    

艺术的生命力有赖于感觉与其从所处的社会因素中滋生出来的任何一种理智或情感的连生物之间的巧妙平衡。因此,我们不断探索无意识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并不是试图否定理智与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导地位,而旨在能够进一步认识无意识现象并发挥无意识现象的积极作用,摈弃其不利影响,以便更好的为艺术创作服务。

谈谈对无意识心理现象的理解

从人的心理能否被感知到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心理现象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等。

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感知到的心理现象。我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意识到作用于感官的外界环境(如感知到各种颜色、声音、车辆、街道、人群等等);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目标,对行为的控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体验;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行为特点,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还能意识到“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个人对自我的意识称为自我意识。意识使人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并实现着对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

总之,意识是我们保持生活正常的心理部分,它涉及到我们心理现象的广大范围,包含着我们感知到的一切消息、观念、情感、希望和需要等。它还包括我们从睡眠中醒来时对梦境内容的意识。我们对这些心理的感知,通常是用词来标记的。

除了意识活动,人还有无意识活动。无意识活动在人的心理中是很普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验,梦境的内容可能被我们意识到,但梦的产生和进程是我们意识不到的,也是不能进行自觉调节和控制的。人的自动化了的活动,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是意识不到这类活动的结构的。无法回忆起的记忆或无法理解的情绪常属于无意识之列。偶尔,无意识中的一些东西也会闯入意识之中,诸如失言说漏了嘴、笔误,会把无意识中的愿望泄露出来。有意识的动作或经验可能在梦境、联想和神经紧张症中表现为无意识的东西。

总之,无意识活动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人借助于它来回答各种信号,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反应的整个过程或它的个别阶段。在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无意识(也叫潜意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早在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就已经有所认识了。但是,只有到了弗洛伊德,才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完整学说。按照他的说法,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两大过程。即一为意识过程,二为无意识过程。其中无意识活动是重要的,因为它不是象意识那样以言词作为思维工具,仅仅反映整个人格的表层方面,而是不借助于任何语言文字作为媒介,却能准确无误地“再现”出隐藏在深处的真实思想的流动状况。本世纪初以来,“意识流”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学表现手法,广泛地被运用于西方现代派文艺创作中,而引导意识流作家去深入发掘精神世界的最强有力理论,则正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

4K%}-^)n'm Ia 近年来,我国一批学者对西方的无意识理论发生了浓厚兴趣,文艺工作者也试图着将这一理论具体地应用到创作实践中去。但是,关于潜意识的思想资料,我国却是古已有之的,如庄周在《齐物论》篇中所说的“喜怒哀乐,虑叹变热,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即是说人的各种思绪轻浮荡逸,不断变化,其意思已与意识流差不多了。《盗跖》篇写孔子遭到盗跖训斥后“执辔三失”,《秋水》篇写公孙龙闻魏牟之言后“艺而不合,舌举而不下”,则都是在意识、知觉暂时障碍情况下所出现的失知觉潜意识行为。当然,这里所列举的仅仅是发生在世俗之人和方外之士身上的一些例子,还不足以说明《庄子》中无意识活动的一般情况。

x3Uu8Yv j 众所周知,“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它“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也就是说,它是感官不能察知的、无形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永恒的绝对精神。它不但生出了天地万物,而且还赋予了鬼和上帝以无比神奇的力量,但它的所作所为却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而完全是无意识无目的的。因此,在“古之人”身上也就最能体现出大道了。因为“古之人在混芒中”(《缮性》)、“若愚若昏”(《天地》),“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马蹄》),“莫之为而常自然”(《缮性》)。他们当中的“真人”,则更象大道那样无意识无目的,“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其心志(安于天道),其容寂,其颡[img]http://peohnadlcn:8080/cgrs/temp/F285C39D143AAFCFAC3E4C710030BA84/14f367e7c17aed8975e81eac95192353jpg[/img];凄然似秋,凄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详见《大宗师》)从心理学方面来看,这些早期人类正如尚未形成清晰完整的言词性意识的婴儿一样,能够凭借本能无意识对外界事物直接作出图象式的第一信号系统的反映、所以就无怪乎庄子要发出“古之人其备(体现大道之全)乎”(《天下》)的惊叹了。"pz^1D c

但是,随着人类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抽象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就习惯于凭借语言文学对外界事物作出第二信号系统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对客观事物作出符合理性的是非判断。在庄子看业,这恰恰是使大道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所在,“在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齐物论》)因此,要恢复“古人之大体(全面领悟大道的精神)”(《天下》),关键就在于不断消除自觉成份,由意识域回返到无意识域,即所谓“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知北游》)基于这样的认识,庄子就大胆地突破了以实证为基础的逻辑推理的常规,而以他的生花妙笔图写出一则又一则荒谬诡诞的故事,让一大群体认大道者“损之又损之”于其中。于是,无意识活动就与他的寓言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_:_k$ts 一CheY D

庄子有不少言论,涉及到了对于梦的认识问题。如他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指人生)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齐物论》)这里,对于他以人生为大梦的虚无主义思想,我们必须加以批判,但从心理学方面来看,他以:“梦之饮酒”、“梦之哭泣”“为真”(刘凤苞《南华雪心编》)的认识,却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因为人们在意识清醒时,大脑思维活动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进行的,是非得失等常规观念总会出来干涉任何非理性的越轨思维,以致随时都可能出现各种扭曲人类本能思维的虚假行为。梦境则是人们的自觉意识受到抑制,本能无意识得以充分活跃的结果。它不受人为理性的干涉,较多地表达了原始人类和自已婴儿阶段所遗留下来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情感意识。叔本华所谓“真实而悠久者必源于无意识”(《悲观论集》),龚自珍所谓“童心来复梦中身”(《己亥杂诗》),大概就是指这种情况而说的吧。/p|iVllL

基三这样的思想认识,庄子便描绘了许多梦幼境界,作为领悟大道的重要途径之一。他现身说法,在《齐物论》结尾处做了一场很有名的“胡蝶梦”:“昔(夕)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在朦胧的状态中,非理性的无意识活动得以逐渐活跃起来,清醒时那种“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的自觉意识已不复存在。在庄子看来,这才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大道境界。《至乐》篇写庄子“见空髑髅”,“所言皆生人之累”,几近一介“辩士”。及至神游梦境,髑髅把死比作“南面王乐”,他才不复有“辩士”之言。可见,由于潜意识参与了梦境活动,主体终于进入了生死不分的浑同境界。

sC)kqT]I%en 除了自己做梦外,庄子还让其他人在梦境中“损之又损之”。《人间世》篇载,“匠石(虽)非用世之人,而未能无用,则是几死之散人”(陆树芝《庄子雪》)。但他通过到“极轻圆破碎”(胡文英《庄子独见》)的梦幻世界中自由联想后,便豁然领悟到了道家“无用之用乃为大用”这一处世哲学的奥义所在。《知北游》篇写“神农隐几阖户昼瞑”,刘凤苞谓其“意境超然,正其相与无相与(正在领悟无言之妙)也。”(《南华雪心编》)林云铭以为“便有‘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一段功候。”(《庄子因》)。

jM\%cm;@ 与梦境描写相一致,对病患无意识的描写也是庄子寓言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宗师》篇中,就有三则寓言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第一则写“子舆有病”,潜意识借幻觉的形式乘机而出,“浸假(假使)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尻灸;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显然,这时他已唤回了童心的天真。因为只有童年和原始人才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区别,可以对万物进行随意的移动和重新的组合,把象左臂与鸡、右臂与弹丸、尻与轮、精神与马这些互不相关的事物拉扯到一起。所以他能够“安时而外顺”,任凭大道对他的运化和改造。第二则写“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而他自己则无意于将变为“鼠肝”还是“虫臂”。说明处于病患无意识中的他,已用童年和原始人的天真取代了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生。第三则写子桑患病,气力衰竭,虽有“父邪!母邪!天乎!人乎!”的呼叫,已是“不任其声”。但就在这种吐辞混乱的潜意识状态中,我们才看到了他那颗赤条条袒露着的童蒙之心。正如刘凤苞所说:“父、母、天、人在空中摩荡,亦人穷呼天、疾痛则呼父母之意,无心流露,皆属真情。”(《南华雪心编》)总之,在庄子看来,病患无意识能使人们从现实人生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而返回到童年和原始人的纯真世界中去,所以子舆、子来、子桑三人都在病患时的朦胧状态中领悟到了大道。R$g4P{ ni

二F$,u(|:E@(a,Y7~J

庄子曾用醉者不为外物所伤的事例,来说明人们一旦知觉模糊,就能更加接近大道。他说:“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img]http://peohnadlcn:8080/cgrs/temp/F285C39D143AAFCFAC3E4C710030BA84/cb4df82b92e2ff54d73b8cabdcd736jpg[/img](逆)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达生》)庄子的这番论述,其中很有值得我们珍视的地方。现代心理学表明。人一旦醉酒,便会因情绪过度亢奋而导致意识的昏蒙迷幻,这时潜意识就会迅速淹没理智而使他不再意识到外物正伤害着自己,因此伤害也就可以大大减轻了。庄子所说的“神全”,便是指这种不识不知的潜意识状态。而醉者坠车“虽疾不死”,正说明了这种潜意识活动所起的积极作用。)X/w$fKFD4~'x H2o

但在庄子看来,与“酒者以沈湎迷其知”(江遹语)相比较,“冥于自然”(成玄英语)而“藏于天”者则更加符合大道“自然无心”(郭象语)的基本精神,因此《庄子》中涉及到这方面的文字就更多了。

vA)uk6lF 《齐物论》篇写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他自己说,这就是所谓“吾丧我。”丧我,“便是把小我忘掉,溶合于大宇宙之中,即是无我。”(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也就是说,“我”指后天产生的是非得失等理知考虑,属于自觉意识。“丧我”,就是要通过“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等途径来消除一切自我意识,从而达到一种与天(道)合一即“藏于天”的境界。《田子方》篇写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img]http://peohnadlcn:8080/cgrs/temp/F285C39D143AAFCFAC3E4C710030BA84/3c2b715c18711e8829f29ac6fe29f4ejpg[/img]然似非人”,显示出一种“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的样子。老聃清醒过来后解释说,当他刚才“游心于物之初”的时候,他是“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的。何谓“似非人”?刘凤苞说:“‘似非人’三个字,与内篇‘吾丧我’句同一语妙,均是神与天游,超然物外之象。”(《南华雪心编》)何谓“物之初”?成玄英说:“夫道通生万物,故名道为物之初也。”(《庄子疏》)可见,这时老聃的意识功能已失去作用,只是一凭潜意识活动“与碧虚廖廓同其流”(米友仁语)。所谓“心不能知”、“口不能言”,正说明了他在潜意识状态中身不由已的现象。tB0J$l$I/eeg

这种忘怀一切的情景,也同样表现在“心斋”、“坐忘”、“守宗”之中。《人间世》篇载“心斋”之法是:“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可见,“心斋”不外是要人们完全废弃感官的作用,停止一切自觉的意识活动,从而让大道停留于空明的心境之上。颜回谈他的体会时说,他在接受“心斋”之法前,始终觉得“实有回”,即时时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从接受“心斋”之法后,却是“未始有回”了,即已经进入了不知不觉的无意识状态。而“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正是指在这种无意识支配下空明的心境所呈现出来的一派美好幻象。《大宗师》篇载“坐忘”之法,说颜回由“忘仁义”而“忘礼乐”,最后到“坐忘”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道)”。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仁义”、“礼乐”观念出于理性思维,是由自觉意识控制的。“离形去知”则表现为忘怀一切,是潜意识不断涌现,并进而占据整个身心的结果。因此,从忘“仁义”、“礼义”到“坐忘”,也是一种意识与无意识彼消此长的过程。同篇又载“守宗”之法,说女偊“凝神静虑,修而守之”(成玄英语),“参日而后能外天下”,“七日而后能外物”,“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道)”。“朝彻”,谓“如初日之光,通明清爽。”(王敔注语,见王夫之《庄子解》)即指在自觉意识彻底消失后所出现的一种莹朗明彻的幻象,正有如佛教徒大彻大悟时眼前突然出现的万道金光。可见,“守宗”之法,也同样表现为自觉意识逐渐消失后潜意识活动得以高度活跃的过程。

-k;y ]+@n(L!u6f 总起来看,上述寓言所反映的体道过程,大致都可分为“忘”和“不知”两个阶段。所谓“忘”,就是逐渐削弱自觉意识的监督、指导功能,是主体以意识目的形式参与“损之又损之”的活动。所谓“不知”,指主体已潜藏蛰伏在“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山本》)的状态之中。但它不是死的象征,只不过是说,这时全面崩溃的仅仅是理性意识,而趁机涌出的潜意识却达到了异常活跃的程度,此即《在宥》篇所谓“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的情形吧。因此,在庄子看来,虽然“忘”是“不知”的基础,没有“忘”的作用就不可能有不知不识状态的出现,但它毕竟还有自觉意识的参与,还不能完全体现出大道“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关于这一点,庄子在《知北游》篇中则表述得更为明白:知三次问道于无为谓而皆“不知答”,就只好去问狂屈,狂屈则“中欲告而忘之。”于是黄帝评论道:“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这就是说,“中欲告而忘之”是伴随有理性指导的意识消失过程,还不能象“瞳焉如新生之犊”那样具有“真其实知”,即完全凭借本能无意识而了悟大道的真实。所以狂屈只能达到近似大道的地步。而“不知”却是大知,“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孰知不知之知?”所谓“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不就说明昏蒙无知中有勃然的生机涌出吗?所以说,无为谓才算真正领悟到了大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庄子的这些说法也确实体现了他对审美心理特征的深刻理解。因为人们往往会有这么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即当你的身心极度放松,内心的感知活动不再按照任何指令性程序而只是任凭它无意识、无目的地进行的时候,你可能会在忽然间领悟到天地万物之理,但自己却又说不出其所以然,这大概就是庄子所说的“不知之知”吧。

(b$k@s {e~#MyB 三

%}%~is|t^ 在《庄子》中,有一部分寓言赋予给了其中的人物以各种各样的奇特功能。从心理学方面来看,这正好涉及到了无意识问题。8bv-|(I+r@9J

《秋水》篇说:“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达生》篇说:“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大宗师》篇也说:“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这些人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之举呢?《达生》篇曾解释说:“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成玄英疏:“夫不为外物侵伤者,乃是保守纯和之气,养于恬惔之心而致之也;非关运役心智,分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20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