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没有感情,感觉不在状态,怎么办

唱歌没有感情,感觉不在状态,怎么办,第1张

 怎样才能使歌唱充满感情魅力呢?应该先从歌曲本身出发,任何音乐作品都是“情”的产物,是作者“情之所至、有感而作”的结晶,每一首好歌,其中都蕴藏着丰富的表现力,如果我们只是把它平平淡淡的唱会,而没有“情”,那么,再好听的歌,也缺乏艺术感染力,达不到唱歌的预期。

  方法1,从听众的角度出发:

  实践要求我们,唱歌要把歌曲唱得感情充沛,富有艺术表现力,使听者能受到音乐美的感染。贝多芬说:“唱歌不是表现音程、音阶,而要唱出音乐的内在内涵——思想感情。”所以,唱歌既要唱声,更要唱情,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样的歌才会感人。

  方法2,感情处理的重要性:

  艺术是表演艺术,歌唱者要善于准确的理解分析声乐作品。领悟其内涵,用歌唱技能技巧,把它表现出来,使歌唱富于艺术表现力的非常重要部分。歌唱的美感固然重要,然而歌唱的情感表现也十分重要关键。歌唱者发挥高的演唱水平,声音的美感技巧固然是重要前提条件,却不能忽视情感表现,两者因素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推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同样一首作品由不同的演唱者演唱,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形象,出现不同的艺术效果,有的演唱者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使声与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演唱者则过多地强调演唱技巧,忽视了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在演唱过程中缺乏情感和韵味,失去了艺术感染力,无法引起听众的共鸣。由此可见,正确把握好一首歌曲的感情,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命脉。

  方法3,了解音乐特点:

  即组成这首歌曲的音乐要素。如:歌曲题材、体裁、情绪、速度、节拍、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律、节奏、和声等。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感情基调。如:优美的、欢快的、柔和的、活泼的、激动的、悲伤的、辽阔的、赞美的等等。我们要一遍一遍的朗读歌词,准确把握好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方法4,速度与力度:

  确定一首歌曲的速度除了它上方标出的速度术语外,还可以根据歌曲的感情基调来定。比如:欢快的歌曲用稍快的速度唱;优美的歌曲用稍慢的速度唱。为了乐曲发展的需要,也可以在歌曲的进行中改变速度。力度在歌曲中对情感的表达有着明显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选择力度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确定。比如:表达激动的情绪或旋律上行时用渐强力度,相反则用渐弱;有时,为了突出某一乐思或强调某种乐感而采用对比强烈的力度,

  方法5,运用正确的呼吸表达情感:

  呼吸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歌唱的技巧强调“声情并茂”,而“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气息的运用正确与否,因而呼吸本身也就是音乐表现的一部分,所以在演唱和训练时应当按歌曲的感情需要进行呼吸。至于怎么去控制气息,把我好呼吸,在这我就不多说了。

  方法6,手势和表情处理:

  手是感情表达的“无声的语言”,它不仅能够帮助情感表达、渲染气氛,而且能够为形体造型。眼睛则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各种复杂的乃至细微的感情,均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不同的眼光、眼神,反应着不同的心态与感情。而面部表情一定要有“春、夏、秋、冬”之分。歌唱者在舞台上表达歌曲中的感情一定要从面部表情上有所体现,要敢“做戏”,敢表演,是什么感情就要用什么表情,感情不同,表情也要随之变化。但是一旦你做好了,那对你的演唱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方法7,歌曲结尾的处理:

  歌曲的结束方式有“由强渐弱”、“由弱渐强”、“强到底”和“弱到底”等方式。但不管是那一种,一定要将感情保持住,不能松懈。有个完美的结局,整个过程才会显得更加完美。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方法。结合起来,那效果将会更好。

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音乐教师非常注重情感教育。但由于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不一致,挖掘的深浅也就不一致,特别是情感教育切入点的不同,其教育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音乐教学中,选准情感教育的切入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情趣、拓展教学想像空间、加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都有积极的意义。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一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一、利用欣赏教学引发情感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的首要特征是“听”。没有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变得毫无意义。要想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体验,音乐欣赏教学是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最好的阵地。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听觉内容,让学生在听音乐和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用多彩的音乐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步入这蕴涵着丰富情感的世界。

  以优秀的民族音乐来讲,优秀的民族音乐是人类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作为一个民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理应是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要让每个学生真正喜爱民族音乐,就得让学生从音乐中去感受一个民族灿烂的文化和浓厚的民族情感。这就需要通过广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来跨越时空感受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情感及精神世界。如《青藏高原》就是一首具有浓郁藏族民族风格的歌曲;又如《新疆好》则是一首飘逸着浓郁瓜果香的新疆民歌。只要我们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听觉感受内容,我国的民族音乐就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唤起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情感体验可以学生对欣赏曲的理解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普通中学的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如:在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通过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产生对人的影响,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情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自己认为满意的结果)等等。情感体验疏通了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产生的情感响应就有了音乐知识内容的积累,音乐兴趣的提高,寻找到适合自己,并与性格相吻合的差异的音乐去聆听、顿悟。中学音乐欣赏课在目前课时少、内容少的情况下,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下面是我校张健同学,在七年级音乐课即将结束后写在日记上的个人体会:“音乐欣赏课给了我很多以前闻所未闻的音乐知识,但说实话,使我记忆犹新的并不是贝多芬、莫扎特、肖邦传奇的音乐创作经历和脍炙人口的名曲,而是我沉浸在每部乐曲中那难以名状的感觉:那似乎是一次次圣殿中的洗礼,洗去我心灵上的各种而产生的灰烬,洗出自然的亮色和心灵的一片净土;又仿佛是一次次母女般的交谈,那么亲切,那么真实,你尽可以倾吐所有的烦恼和不快,你可以得到最诚恳的劝导和开导甚至超出你所预计的。提起音乐,我总觉得有很多心得,很多感触,但确实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但我将永远不变那颗――爱乐心”。这是一名普通中学生发自内心的人独白。个人的情感已与音乐相融被吸收化作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由此足见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魅力所在

  三、升华情感,净化心灵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所以,在音乐课本中:进行情感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众所周知,《梁祝》是一个千古传颂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对于“爱情”这个中学生敏感的话题,我在《梁祝》一课教学中不回避这个问题,而是从正面引导学生认识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高尚纯真爱情的歌颂及对封建礼教压制人性的鞭挞。为了揭开这个故事的神秘面纱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我把故事的结局进行了拓展,留给学生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故事的结尾为什么会出现《化蝶》这一情节?2《梁祝》故事为什么流传至今?学生争论不休,各抒己见,其实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梁祝》的传奇性已经深深的触及到学生的内心,引发了他们无限丰富的想象,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情心和共鸣,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在音乐声中得到了润物无声般地净化。

  总之,音乐课堂教育应努力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更多的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利用音乐教育让学生多感知、多想象、多体验,多创造美的情感。并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直接或间接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让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实现。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纽带,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灵魂。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只有牢牢把握好这条纽带,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才能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才能让学生真正在音乐课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做到心中有音乐,心中有学生,为学生们插上音乐梦想的翅膀,让我们的情感与音乐一起翱翔。

论歌唱中情感的表达与运用方法

[摘 要] 歌唱是人们用声音来抒发感情、寄托希望和表现美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既是声乐艺术,又是舞台表演艺术。通过词曲作者的创作和演唱者的声音、情感的演绎,给人以美的享受。一个好的演唱者不仅要有好的嗓音条件和娴熟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地运用和表达歌曲的情感,从而引发听众的共鸣。歌唱中的情感表达与运用是多方面的,从对作品时代背景的了解到风格的掌握以及声音的正确运用都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歌唱应该成为多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完美艺术。

 [关键词]歌唱;情感表达;声音

 一、情感的表达与运用对歌唱的重要性

 “情感”一词在歌曲的演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被情感渲染的音乐是枯燥和乏味的。歌唱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是最能体现和营造各种情感的艺术形式。我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声为情役,腔为情设”“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就很精辟地说明了情感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情感是沟通歌者与听众的一座桥梁,就唱歌而言,一位歌者的技巧再熟练,音色再美妙,如果缺少情感,只会让人感到单调乏味。在歌唱艺术上来说,声音只是一种音乐语言工具,只有以“声”唱“情”,以“声”表“情”,才会有更好的艺术效果。盲目地炫耀声音技术,或不管作品的类型情感随意宣泄,会陷入一种僵硬的情感模仿和纯技术的发挥。这种歌唱技术与情感表达的不协调,使歌者难以与听众产生共鸣。正如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张美林教授所说:“歌唱者与歌唱家仅一步之遥,而情感的把握正是歌唱者与歌唱家的区别所在。”我们在欣赏一位优秀歌唱家的演唱时,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尽管语言不同,但是从歌声的情感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这说明他融入了感情。

 二、歌唱中正确运用与表达情感的方法

 (1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声乐作品的创作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词曲的创作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个性,也反映了他们所处的社会现实、时代精神和音乐风格。如《黄河大合唱》以昂扬、急促的旋律与节奏体现了反日反侵略的时代情绪和特征;《歌唱祖国》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新音乐的发展动向,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而《田野的春天》则以明快的旋律和欢腾的节奏反映了改革开放后21世纪人民的新生活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后,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也为我们在演唱时的感情注入了依据,这样才能在演唱时更加准确地表现歌曲的内涵。

 (2)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一首歌曲风格的形成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民族、环境是分不开的。民族不同,语言不同,风土人情不同,歌曲的艺术风格也不同。而歌曲风格掌握得好与坏,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歌曲的风格主要指音乐材料所形成的曲调风格。一般来说,歌曲中的音乐语言都是比较接近生活的,尤其是民族歌曲。如歌曲《海风阵阵跟愁煞人》就是大量地吸取和运用河南地方豫剧的音乐风格,整首歌曲的音乐与剧情密切相关,开头运用了善于表现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的豫剧风格,使歌曲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高亢、激昂、先声夺人,把女主人公珊妹倔强的性格和焦虑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成功塑造了珊妹这个渔家女的英勇形象。在演唱这首歌曲之前,我们应该大量欣赏河南豫剧以及与这首作品有关的音响材料,了解它的音乐风格。在演唱时,要注意歌曲中大量的装饰音,控制好它的幅度,做到自然流畅,把歌曲的韵味和风格完整地表现出来。

 (3)发挥艺术想象力

 在歌唱情感的表达中,除了要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发挥。只有发挥想象力,歌唱者才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生动的音乐形象,才能通过自己的演唱将作品准确完美地表现给观众。要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所演唱的作品中,进入一种忘我的思想境界,用最真挚的情感来诠释角色,才能使自己的声乐演唱更接近完美。俄国音乐评论家谢洛夫曾说过:“音乐是灵魂的直接语言。”演唱中贯穿丰富的想象,想象与情感活跃的交互作用,使情感得到升华,声乐作品才会散发出更大的艺术感染力。演唱者应该将歌曲的内容在自己的头脑中化为一幅幅的活动画面,把自己化作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换句话说,就是要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如果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唱歌者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和生动。例如,在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时,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美丽动人的维吾尔族姑娘,手拿细细的皮鞭,在宽阔的操场上赶着羊群的情景。这样的想象和意境会帮唱歌者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或者说歌曲的主人公形象。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统一了,歌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当然,这种解释音乐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种生活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越丰富,“灵感”也越活跃、越丰富。所以作为歌者应该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去感受生活,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4)声音的正确运用

 我们在演唱一首作品时,运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符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作为歌者,有了美妙的声音之外,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的变化的能力尤为重要。比如在演唱一首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的声音,而面对一首圆舞曲时,应该用比较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面对一首摇篮曲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这里的声音也需要有一个想象的过程。总之要善于调动人的声音“库”中最恰当的声音,唱出歌曲内容所需要的听觉效果,贴切地表现作品。一般来说,表现高兴而欢乐的情绪,声音必须明亮而有光彩,明快而灵活;唱气势强大的或感情强烈,音量就应放大,音色要洪亮、有力;表现爱情的歌曲,声音则要尽量的柔和、温情,流动感较强,只要用半声的效果就可以表现出爱情缠绵的意境。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巧妙地运用声音色彩的变化,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角色当中,刻苦钻研,把音乐形象与生活感受紧密结合,运用恰当的声音进行演唱,才能更好更完整地表现歌曲内涵。

 歌唱中的情感表达与运用是多方面的,从对作品时代背景的了解到风格的掌握以及声音的正确运用都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歌唱应该成为多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正如清代著名声乐理论家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唱曲不得其情,则正邪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词曲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着索然无味矣。”这段论述说明了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强调了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在演唱声乐作品之前,要仔细地对歌曲进行分析和了解,知根知情,才能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感情。只有把“声”和“情”融为一体,做到“声情并茂”,才能使我们的声乐演唱更加接近完美,从而散发出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51-54

 [2]王占文声乐中的情感艺术与表达[J]黄河之声,2008,(18):71

 [3]张智斌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09

 [4]王鸿俊声乐学概念[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143-145

 [5]王春萌论民族歌剧的演唱――以歌剧《红珊瑚》选曲《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J]音乐创作,2012,(04):186

 [6]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4

 [7]黄振华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的情感运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04):97

 [8]张建国声以情为源,请随意而行――论歌唱中的“意情气声”[J]中国音乐(季刊),2009,(02):234

 [9]赵淑云歌唱艺术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82-184

论声乐教学中情绪情感的调控方法 王 洁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 453007) 摘 要:对于声乐教学及歌唱心理来说,情绪影响着声乐活动的一切运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第一文库网学生心理,强调其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本文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声乐学习及演唱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情绪;教学;歌唱;情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8)06-0122-02 在歌唱和声乐教学中,人们所重视的往往只是 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忽视了心理因素对声乐和歌唱的影响。歌唱不但是人与呼吸器官、声源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吐字器官、听觉器官等共同参与下的多种动作组合,更是人心理活动的表现,感、情绪、个性、心理因素等左右。因此,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好坏,,用。法,把声乐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完成声乐的艺术创造。本文通过对歌唱者心理的分析,帮助声乐学习者了解和克服教学及演唱中的消极心理,从而更好地提高歌唱能力。 一、歌唱中心理失控的原因(一)单纯的技术观点 有一部分学生对声乐学习非常酷爱,常常认真甚至近乎完美地寻求歌唱方法,对理论更是有独到的见解,但只要提及演唱,便十分追求理论上的尽善尽美,高度集中想发挥自己所知的所有“方法”,结果往往弄巧成拙。原因是他的歌唱心理已经极度紧张,故而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肌体,气息憋滞,肢体僵硬,音色难以入耳。对于此类学生我们要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思路,引导其排除单纯的技术观念,懂得学习是阶梯性进步之后,方能进行正常的教学。 (二)个人得失感过重 这类学生演唱时杂念颇多,在汇报、考试或演出时怕丢面子,心理紧张,完全顾不上表达歌曲的感 情;另有一类就是在技术、大型作品,。所以教师在进,懂得,加上自信就能胜人一筹。目前我国各,它不仅是单纯的技能培养,而且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较量,不怕失败,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有思想观念正确,学习才能更加行之有效。 (三)缺乏自信心 声乐学习是表现艺术的学习,它能力的体现就是个人站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无法进行的。现今大部分高校的艺术类生源,尤其是师范类中更多的孩子来自农村,受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考前辅导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突然走入高校面对规范性教育,以及和早期就接受规范性教育的城市考生的对比,使得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束手无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找到问题的根源,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加大歌唱心理培养的力度。 二、声乐教学中情绪情感的调控方法 认识了声乐教学中心理活动所起的作用后,我们试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以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克服学生紧张心理,提高学习效率。 3 收稿日期:2008-10-30 作者简介:王 洁(1977—),女,河南新乡人,硕士,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一)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情绪 托尔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一个“情”字,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都会送出情感的信息,所以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亲切自然、满怀信心地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其留下美好印象,使其心情开朗、满怀喜悦地准备学习和练习。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把消极情绪感染给学生,以免干扰正常的声乐教学情绪状态。教师还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从而强化声乐教学的情绪作用,使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应从平时练习做起常听人们说练习歌唱要用心,这个“心”字是在平时养成的,练唱时要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要有自信、愉悦、坦然不被技术方法所吓倒的心态,要相信技术方法并不神秘,自己定能学好,就能排除任何紧张心理,做到心情坦然,经得起困难和挫折,良好的歌唱心理便自然建立。另外练习时想象成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愿望,抒发内心的情绪,则可避免思想技术方法所造成的心理紧张,养成声情并茂的良好歌唱心理。 (三)用美好的事物激发情绪 一样。,、音乐欣赏,,从而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四)运用竞争手段激发情绪 声乐教学活动具有竞赛性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和强化竞争意识,以产生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在讲解、示范、习唱、考试等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激发、表情激发、情景激发和竞赛激发等形式,激发学生竞争情绪,使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声乐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情绪更加饱满高涨,学习积极进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听课,上小组课,尤其是那些不善于表现的学生,要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演唱,互相听,互相指出问题,互相鼓励,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经常在众人面前公开演唱的机会,使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消除杂念。 (五)加强舞台实践,培养自信心 歌唱艺术是必须同听众见面的艺术,培养“调控”心理还应加强舞台的实践活动,多搞小型汇报或演唱会,使学生体会舞台感,增强驾驭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些带有娱乐性的场合进行表演,较为轻松的气氛和快乐松弛的环境会缓解表演者的紧张情 绪。指导学生在上台前稳定自己的情绪,体会平时练声、练唱时的感觉,心里默唱即将演唱的歌曲,这样的松弛不仅有利于表演,更有利于发音器官的生理机能自由活动,而不会因心理紧张造成僵化呆滞的状态,以至破坏声音自然流畅的表现。告诫学生在舞台上演唱时,要把注意力和兴趣投放到表演的过程中去,不能把听众当成专门来挑毛病的检查者,这样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要感到是在用歌声向听众朋友倾诉情感,传达一种艺术境界,这样心情就会放松自如,演唱时就能始终处于可控状态。要经得起意外事故或失败的考验,如舞台、服装、钢琴伴奏或观众席上出了问题时,要在最快的时间做到冷静和放松,杜绝影响情绪。另外,落落大方的台风,上下台的步态以及演唱中有较长的间奏时,台上的表情感觉都要与乐曲表现的内容相吻合。故而我们说作为演唱者,“它的最终目的是去表现作品,同时也内含了自我情感的表达”,这种“心理控制能力”,而且起着相当重要的支配作用。 ,调,则有。因此,声乐教师应该认识到心理活动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适时地应用各种调控情绪的手段,激发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保持高涨的情绪来对待课堂,从而达到优化声乐教学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芳露娜浅谈歌唱状态的“放松”与“紧张”[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4) [2]冯之力声情并茂与声乐艺术美感[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4(2)[3]郭德俊,田 宝,陈艳玲,周鸿兵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0(5)[4]曾文莉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音乐天地,2004 [5]黑格尔美学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美]杰罗姆汉奈斯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歌唱[M]人民音乐,1991(9) [7][美]约翰卡罗伯金教歌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8]于永顺,刘雪清情感—审美想象的动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9]刘 锋浅谈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情绪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3[10]容 霞性格特征与声乐学习及延长影响研究[D]西 北师范大学,2004

流行音乐演唱中情感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引起听众共鸣

对于听众而言,情感即为纽带,只有做好情感控制,流行音乐中的情感才能更好的传递给听众,实现情感传递,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主要是由音乐自身特点所引起的,作为一种依靠声音进行艺术展现的形式,音乐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演唱者必须要将自身对于歌曲的理解灌输至整个演唱过程,这样才能为听众带来更良好的感受,使其能透过歌声,从情感上与演唱者产生共鸣,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二)较好展现音乐作品

任何一首流行音乐作品,在创作之初都融入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如何较好展现作者情况,则是演唱者必须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可以说,演唱就是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加工,需要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然后结合自身理解,对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进行有效控制,帮助观众透过旋律、演唱,深入了解音乐作品含义,此时音乐作品的内涵、核心、情感抒发等,也可以被充分展现出来,被观众所了解,进一步提升了音乐作品的自身价值。

(三)提升舞台的表演效果

情感一直都是流行音乐的核心,只有充分展现情况,观众才能对流行音乐产生印象,并在其通俗易懂的歌词下,从自身情感角度出发理解音乐作品。若在流行音乐演唱过程中缺少对情感表达与控制,单纯依靠演唱技巧来支撑演唱,则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观众也难以从音乐中产生情绪,使整个音乐表演显得更为僵硬、死板,丰富的情感表达与控制,则能进一步升华音乐,使整个音乐作品能够更为生动,借助丰富情感,与听众之间构建联系,再配合演唱者的肢体表现,增强舞蹈表现力,增强音乐内涵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2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