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能否完全不带个人情绪去教育学生呢?

作为教师,能否完全不带个人情绪去教育学生呢?,第1张

答:作为教师,尽可能不带个人情绪去教育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是,能否完全做到不带个人情绪教育学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下面我将就此展开阐述。

首先,人性是情感的,作为教师,面对学生,难免会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比如说,学生表现得特别出色时,我们会感到高兴,而当学生表现差时,我们会感到沮丧或者失望。这些情绪都是人的自然反应,很难完全控制。

其次,教育工作本身就需要情感的参与。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培养。作为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回应和引导,需要从情感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育工作本身就是情感化的。

但是,情感化并不意味着带有个人情绪,教师需要保持专业和客观。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自己的情感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这需要教师们具备足够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能够从自身出发,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沟通技巧,避免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波动影响到学生。

此外,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支持,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学习表现和情感体验,从而对学生的情感状态进行了解和疏导,帮助学生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变化。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尽可能地控制个人情绪去教育学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带情感参与教育。

老师不带任何情绪的教育学生就是不可能的。

不带情绪教育学生之所以困难,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人的天性:人作为情感动物,情绪是我们天生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以避免情绪的出现。对于教师而言,他们也不例外,很难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摆脱情绪的影响。

2 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建立信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如果完全剥离情感,教育过程可能变得冰冷、机械,缺乏生命力。

3 教育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和需求。教师需要关注这些差异,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敏感性和同理心至关重要,有时候也难以避免产生情绪。

4 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家庭背景、社会压力、学校政策等,都可能影响教师的情绪。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教师可能难以保持冷静和理智。

5 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教师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多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工作压力较大。此外,教育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学生问题、家长投诉等也会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难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

6 情绪对学习的促进作用:适度的情绪表达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面情绪如热情、关爱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适度的负面情绪如严厉和批评,有时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促使他们改进。

情绪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

1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充满热情的教学态度和关爱学生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情感交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彼此的信任和理解。这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3 提高学习效果:教师情感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情绪化的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升同理心和社交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本片讲述了一位名叫约翰·基廷(John Keating)的教师在一所保守的男子寄宿学校教授英语诗歌课程。基廷老师鼓励学生们追求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他的热情和鼓励对学生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们勇于挑战权威和传统。

在夏洛特·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简爱在洛顿庄园担任家庭教师。她对学生阿黛勒表现出关爱和耐心,以及对她成长的关注。简爱的情感关照对阿黛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她逐渐摆脱贵族子女的娇气,学会独立思考和行事。

在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教师们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教授如邓布利多、麦格教授和海格等人,他们关爱学生,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展现了教师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授如斯内普虽然表面严厉、冷漠,但他内心的关爱和保护也对哈利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视和文学作品都表现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情感关怀、理解和支持对学生的成长发挥了关键性的影响。这些作品通过各种角色和情境,展示了教师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可或缺。

负面影响:

1 情绪波动:如果教师无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愤怒、失望等,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恐惧、焦虑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 评价偏颇:教师情绪化可能导致在评价学生时受个人情感影响,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能力。

3 学生依赖:过分依赖教师情感支持的学生可能难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下来可能影响他们的成长。

4 情绪传染:教师情绪化可能导致负面情绪在班级内传染,影响整个班级的氛围和学习效果。

总之,情绪化对教育的影响既有正面意义,也有负面影响。教师应学会调控情绪,保持适度的情感交流,既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又不过度依赖情感支持。这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情绪的积极作用,减少负面影响。

如果学校想更好地避免教室的情绪化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参考一下建议。

教育者培训: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方面的培训,使教师具备更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情绪调节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情绪表达渠道:为学生提供各种情绪表达渠道,如写日记、绘画、音乐、戏剧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和释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课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减轻情绪化对教育的影响。

教学策略调整:教师可以采用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习压力,降低情绪化的影响。

鼓励学生自我调节: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教导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失望和压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通过这些建议,教室能更好地应对教育中的情绪化,减轻负面情绪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听话,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我有欠你的吗?你怎么能这样做!

你不嫌丢人我都嫌丢人!

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你要把我气死吗?

……

这些言语和行为都叫做情绪勒索,情绪勒索对孩子不是爱,而是伤害,它会把父母的焦虑、不安的情绪送到孩子心里面,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剥夺孩子的安全感。

什么是情绪勒索呢?情绪勒索指的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勒索”手段,使当事人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的行为和现象。在行为上或语言上不尊重,却让孩子按父母的意思做,比如我们的亲人或者我们身边的人对于我们的一些选择和做法不满,从而进行情绪上的攻击和控制,也是一种操纵,希望能够得到满足。

大多数父母不经意间就对孩子进行情绪勒索,甚至很多父母还在自己是儿童时就被父母情绪勒索,当自己成为父母后又把这种情绪勒索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可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样教育孩子的危害,以为这种教法最快最有效的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进而马上改正。恰恰相反,结果适得其反,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有心理阴影 。以下六大情绪勒索看看作为家长的你有没有:

一、为了你——我都是为你好,我难道会害你吗?

很多父母常常讲:我都是为你好,这类语言,其实这一类语言是一种绑架孩子的语言,常常让孩子不知所措。而且他的情绪起伏会更大。

二、你害我——-你怎么总是讲不听,你是不是要把我气死

其实孩子不听话,并没有半点要气死父母的意思,是父母自己把自己气死。这一类情绪勒索会让孩子很焦虑、很紧张。

三、你好丢脸——你表现那么差(你成绩那么差),真的让我很丢脸

这一类的语言无形中充满了比较,会让孩子自我否定,而且会让他自信心降低。

四、否定亲情——孩子说我讨厌妈妈,妈妈说我也讨厌你

这一类的语言会让孩子怀疑亲情,因为父母用亲情这件事情来当赌注,希望孩子听话,当孩子一时想不通时,走入极端后就会觉得世界没有什么可留念的,家人不疼妈妈不爱,往往做出傻事留给家长的就是无限的后悔和伤痛。所以这一类的语言,我们要少说。

五、求回报——我对你这么好,你是怎么对我的

这句话会让孩子心里过度羞愧,他有可能接下来会暴怒,也可能会有逃避的行为,因为父母会让孩子接下来不知道怎么办?

六、比较—-别人的孩子都那么听话,你为什么做不到?

父母传达的是希望孩子听话。可是,孩子听在心里却是父母对他充满了失望和放弃的语气,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况且,只是一味听话,没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对他来说真的好吗?

这些情绪勒索有一些 共同的特色:

这些情绪勒索的话,对孩子的教育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要尽量避免,尽量少说。

这些情绪勒索还可能造成几个严重的后果:

学会拥抱哭泣的孩子是大人的课题。多跟孩子拥抱多跟孩子对话,不要让他们情绪起伏更大。当家长有情绪的时候闭上嘴巴,抱抱孩子!安抚孩子的同时也治愈了自己!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让情绪控制住,这对孩子也是一种示范,潜移默化中孩子也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更不要用控制的方法破坏了亲子关系。

教育是一项高度人际交往的活动,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因此,教育过程中完全不带个人情绪是不太可能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是情感教育

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教育。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情感因素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情感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二、情绪对教学影响很大

教学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对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陷入情绪波动,如情绪低落、焦虑、愤怒等,就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三、带情绪的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

情感因素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情感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另外,教师的情感因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因此,带情绪的教育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教育需要适当的情绪表达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表达一些情绪,如喜悦、感慨、激动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教师在表达情绪时,需要注意适度,不能过于情绪化,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育过程中完全不带个人情绪是不太可能的。情感因素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带情绪的教育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适当地表达情绪,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中国式教育”中,很多家长喜欢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同样在一个教室,别人可以考满分,你怎么不行?真丢人!”

“我这么累死累活的,还不是为了你?你能不能争气点?”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是要气死我吗?”

甚至还有的家长在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事情时,会说“我再也不爱你了”、“真想没你这个孩子”这样的气话。

在这些家长看来,自己的话可以引起孩子的内疚,继而达到教育的作用。殊不知,这些话却是在无形中对孩子进行“情绪勒索”,其危害远大于所谓的“教育”。

关于“情绪勒索”,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这样解释:“在冲突双方里,有一方通过情绪希望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却因此牺牲了另一方的利益。这样相互较劲的力量拉锯,就变成了情绪勒索。”

美国家庭治疗师朱迪斯·P西格尔在《情绪勒索》一书中说:“情绪勒索,是指以爱为名,通过要求、威胁、施压、打击、沉默等手段,在亲子、情侣、职场关系中争夺控制权,让对方就范。”

因为“情绪勒索”一般都有“爱你”、“为你好”这样的美好外套,不管是“勒索者”还是“被勒索者”,都很容易把“情绪勒索”误以为是一种爱的方式。

在短剧《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妈妈便“以爱为名”,“情绪勒索”着自己的儿子:

儿子的人缘好不好无所谓,成绩一定要好,因为这代表着面子;

儿子是不是已经吃饱了无所谓,热好的牛奶一定要喝,因为这是权威。

最终,朱朝阳变成了表面听话、骨子逆反的孩子。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正确地爱孩子。当父母的爱夹杂了“情绪勒索”的时候,孩子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被“情感勒索”的孩子,有哪些心理变化?一个长期被“情感勒索”的孩子,通常会有这四种心理变化:

1没有安全感,性格变得懦弱。

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总是会说出一些情绪“绑架”的话,比如“如果你,我就不要你了。”

虽然父母不会真的不要孩子,但是孩子却会因为恐惧而没有安全感,从而形成对权威妥协的习惯,不仅会顺从父母的命令,同伴的要求,孩子也往往不敢去拒绝。

2叛逆心起,用暴躁对抗。

孩子在“情绪勒索”中,感受到了父母带来的压力和恐慌,但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在短暂的顺从后,他们发现“听话”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就会站在父母的对立面,来抗议这无形中的“勒索”,比如和父母顶嘴,或者故意不按父母要求做事等等。

电视剧《小欢喜》中的英子,便是在妈妈的“情绪勒索”下,用离家出走的方式来对抗自己的妈妈。

3没有信心,过度依赖父母。

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情绪勒索”中,会扩大内疚,觉得父母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有责任去弥补这一切。

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孩子会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放大自己的错误,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开始以父母的意愿为准,形成过度依赖的相处模式,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妈宝”。

4以自我为中心,学会错误的亲子模式。

虽然每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同,但不可否认,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超强的,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会模仿自己的父母。

同样,当父母习惯用“情绪勒索”的教育方式,被“勒索”的孩子也会不自觉学会这样的亲子相处模式,让自己的孩子也陷入这样的亲子相处模式中。

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家长无形中对孩子的“情绪勒索”?

“情感勒索”对孩子有如此大的影响,那家长在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在无形中对孩子“情感勒索”呢?

第一,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很多父母在外受了委屈,便会把这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因为孩子对自己的依赖,让这样的发泄很有安全性。

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妈妈因为在单位的不良情绪,会直接发泄在孩子的身上,让孩子误以为是自己的原因才让妈妈情绪失控。

第二,用否认孩子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存在感。

有的父母会习惯性说孩子的不好,并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为由,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比如孩子一次考试没有考好,父母便会把原因归结为孩子太笨还不听自己的话,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第三,强化他人眼光的重要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有的父母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看上去格格不入,所以,总会去强调他人看法的重要性:“如果在路上碰到熟人不打招呼,大家就会说你没有礼貌。”“如果你不把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大家就会说你小气。”“如果你和妈妈顶嘴,其他家长就会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你玩,因为他们会觉得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这样斩断孩子个性化发展的话,却被很多家长认为是教育“良言”。

家长如何避免“情绪勒索”孩子?

看到这里,大家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无意识行为中,居然给孩子带来了这么多的隐患。但也不要担心,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这两点,就可以避免自己成为“情绪勒索”孩子的人。

1不要进行无效沟通。

“情绪勒索”的语言往往有这两个共同特点:发泄情绪和传递恐惧。而对于教育孩子,这两点往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这只会得到孩子暂时的听话,并不是教会了孩子方法。

当父母发现自己在恐吓孩子,或者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时,可以按下“暂停键”,等自己冷静后,再和孩子进行一场心平气和的有效沟通,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想法,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2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我们会发现,父母在“情绪勒索”的时候,往往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这其实就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我们正确的做法,不是让孩子直接听自己的,而是让孩子对事情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多给孩子一些耐心,让孩子先进行思考,而不是直接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上去

父母之爱子女,必为其计深远。

“情绪勒索”式的教育,可以换来孩子暂时的听话,但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却是有害无益的。

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将来,爸爸妈妈们,避开“情绪勒索”吧!

不要以爱为名,伤害孩子!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难以直接向别人提出要求,也会耍一些操纵的小把戏,比如说:“哎呀,要是有人把窗子打开就好了。”而不是说:“能请你把窗子打开吗?”这些小把戏只要没给双方带来不适,其实也无伤大雅。

而从日常的操纵转变为极其有害的行为,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即:“以我们的意愿、健康和快乐为代价,不断地利用操纵的手段来迫使我们妥协,满足他们的要求,操纵就变成了情感勒索。”

因为情感勒索者深知我们有多珍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解我们的弱点,甚至熟谙我们心底的秘密。一旦他们自己的需求未被满足,就会利用掌握的隐私来威胁我们,以让我们妥协和让步。所以你会观察到,情感勒索有6大典型症状:

要求:勒索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向勒索者提出要求。

抗拒:被勒索者认为要求不合理,感觉不舒服和抗拒。

压力:勒索者对被勒索者施加压力。让被勒索者感到恐惧、内疚或者认为按照勒索者说的做,是自己的义务。

威胁:在遭到被勒索者拒绝后,勒索者威胁对方。如:分手。

屈服: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焦灼(可能是恐惧、内疚和义务感带来的压力),被勒索者压抑自己的需求,屈服于勒索者。

重复:需求、施压、屈服的关系模式奠定下来,并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不过,很多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勒索,要比保罗对待弗雷迪的伎俩来的更加隐晦,不易察觉。这是因为“情感勒索者会释放出厚厚的迷雾(FOG),来掩盖他们的行为,因而几乎不可能看出他们是如何摆布我们的”。FOG就是情感勒索者的勒索工具。

02 情感勒索者的工具:FOG

FOG代表的是:恐惧(Fear)、责任(Obligation)、内疚(Guilt)。勒索者很擅长通过巧妙的方式唤起我们的这些内在感受,让我们焦虑难耐、压力山大,最终迫使我们屈服于他们的要求。

Fear:恐惧

你可以尝试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我是不是害怕他们反对我?

我是不是害怕他们生气?

我是不是害怕他们不再喜欢我、爱我,甚至会离开我?

如果有肯定的答案,那么勒索者正是利用我们最深的恐惧作为威胁手段,让我们臣服于他。其实这些恐惧早在婴儿期就存在了,早期的无助感给婴儿带来被抛弃的恐惧。当成年人遇到情感勒索时,原初的婴儿式的恐惧就容易被唤醒,让我们在压力之下不得不屈服。这是我们童年恐惧的成人版在上演。

这类勒索者常以惩罚者或者自我惩罚者的面孔示人。他们告知我们,如果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可能会要承担何种后果,或者他们就会对自己做出什么。比如,“要是你想和我离婚,就再也别想看到孩子。”“你要是离开我,我就去死。”

有时,他们也会带上诱惑者的面具:“我可以给你帮助/金钱/事业/爱情……如果你按照我说的做……否则……”诱惑者给予我们奖赏,但很明显奖赏是有条件的,我们必须对他们唯命是从,否则就别想得到奖赏。

Obligation:义务/责任

勒索者强调自己因为他人而放弃和牺牲了多少,还会利用社会传统、宗教信仰等的信条,强调别人应该感到对他们有亏欠。这一招也常常被全身心扑在子女身上(而疏忽自我成长)的父母所利用,他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向子女灌输:一个好孩子应该陪伴在家人身边;我为这个家做出了这么多牺牲,你应该服从我。

勒索者把他们对我们的要求,转换成了我们应尽的义务。这是一种乔装打扮的勒索,是一种强迫之下的责任感,等同于道德绑架。

而那些被责任和义务操纵的人,苏珊形容他们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阿特拉斯神,用自己的双肩扛起了整个天穹。他们模糊了自己对他人所承担责任的边界,只记得要对他人尽心尽力,却忽略了自己,他们的内心OS常常是:

这是我欠他们的。

他们为我做了那么多,我不能拒绝他们的请求。

这是我的责任。

Guilt:内疚

内疚,是对伤害、欺骗、虐待等行为的一种自然的恰当的心理反应。但过度的错误的内疚感,会让我们误读自己的行为。有一个例子揭示了“错误内疚心理”的形成过程:

我打电话告诉妈妈晚上不能陪她一起吃饭了。(我的行为)

妈妈不高兴了。(别人因为我的行为而感到难过)

我应该为妈妈的不高兴负责。(迷雾出现了:我为此负全责,不管和我的行为有没有关系)

我感到内疚,因为我的行为让她感觉到了被忽视。(迷雾出现了:我感到内疚)

我推掉了所有其他安排,陪妈妈一起吃晚饭。(我愿意做任何事情来补偿,以让我感觉到好受一些)

这个例子中的逻辑一推便倒:为什么仅仅因为一顿饭没有女儿陪伴吃,妈妈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而不高兴?这应该是妈妈自身未解决的关系议题,而非女儿应全权承担的责任。

但是勒索者释放出的FOG太厚重,常常让我们看不见这样的逻辑漏洞,尤其当勒索者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时,我们内心的OS自动切换为:

如果我不这么做,我会感到内疚。

如果我不这么做,我会觉得自己很自私、没有爱心、贪婪、小气。

如果我不这么做,我就不是一个好人。

这类勒索者像受害者一样,常唤起我们的错误内疚心理。让我们觉得如果不按照他的要求做,他就会受到伤害,而这是我们的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79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