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独居,两眼惺忪,三餐外卖,四季淘宝,五谷不分……”
关于“空巢青年”,你了解多少?今年全国两会,一份关于推动“空巢青年”群体向“筑巢青年”群体转变的提案引起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居住。据统计,2018年就有超过7700万独居状态的“空巢青年”,预计2021年,“空巢青年”数据会上升到9200万。
在走进公众视野之前,“空巢青年”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
主动“空巢”的他们
时常有趣,也会孤独
据人民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空巢青年”是主动选择独居。其中,因“想有自己的隐私空间”而选择独居的占比475%,因“自己的生活作息和别人不同,不想受到他人影响”而独居的占比392%。选择“一个人生活很方便”和“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单纯地想体验独自生活”的“空巢青年”分别占比335%和322%。
“对,我就是这样,不是故意不找对象、不结婚。”
生于1986年的何何,毕业后从宿舍直接出发去往丽江,开启了至今近10年的独居生活。从西安到丽江,从拉萨到济南,从太原到哈尔滨,何何每到一处就找一家青年旅舍打工,她的求职诉求就是管吃管住、月薪随意。“在青年旅舍工作就是打扫公共区域、换换床单被罩,偶尔帮忙做个饭,有大把自己的时间,而且我对物质的需求很低。”何何说,自己家中有姐妹4人,自己是老二,从小就是被“放养”的一个,所以无拘无束的生活没有引起家人太大的意见,偶尔还会收到些生活补给。
何何在一个人的旅行中也遇到过“真爱”,两人还一同开了家书店,最终因为“性格不合”分了手。“我很习惯一个人的生活,灯泡坏了就让它坏着,脏衣服丢在地上就丢在地上,不用什么事都井井有条。”何何坦言,自由散漫的独居生活让她很难配合另一个人的勤劳、规矩甚至关心,这让她觉得“麻烦”。
何何是朋友们眼中过得最潇洒的一个,不用背负父母的催婚、物质的压力。“偶尔孤独、时常有趣”是何何对自己生活的形容。孤独,多半在生病的时候。“记得有一年我在太原把腿摔骨折了,正好小姨也在那里,在小姨家住了一个多月,我才发现在家的幸福,不像独居的日子,干什么都要靠自己。”何何说。
网友“暴躁小朋友”喜欢在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独居生活,独居六七年,她说“好处是自由,管好自己就行。想吃饭就吃饭,不想吃就不吃,想出门就出门,想宅家就宅家。”不过,在她每天发出的四五条朋友圈里,也会偶尔夹杂这么一条:也许有个男朋友会比较好,至少能在水管爆裂的时候给我递一下扳手。
3月6日,我们发出了关于“空巢青年”的调查问卷,受访者年龄多在25岁至35岁。他们之中,有4962%表示身边有很多“空巢青年”,4077%表示有少数。对于“空巢”的原因,4135%受访者认为他们是因厌烦人情世故主动“空巢”, 3846%认为他们是因逃避家庭责任主动“空巢”,认为他们是迫于生活压力或追寻“真爱”而不得所以被动“空巢”的分别占1346%和673%。
打开新浪新闻,查看更多
打开新浪新闻,查看更多
被迫“空巢”的他们
沉迷加班,不敢开灯
“外卖红包多到不好意思群发,发给文件传输助手自己领一下;买的食物多到一个人吃不完,总会放在冰箱坏掉一部分;爱上在公司加班到很晚,总比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和孤独作伴有意思……”
这是网友“西河”的感受。7年前大学毕业独自前往深圳创业,家境殷实的他为梦想选择“南漂”。“我一个人在深圳生活,租的房子是一室一厅,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奢侈的。”“西河”说,租个像样的房子是为了让生活显得不那么压抑。
“我的公司现在有七八个人,绝大多数都是外地人、独居,除了上班就是自己呆着。”在“西河”看来,现在绝大多数“空巢青年”聚集在一线城市,是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他们感觉在家乡“施展不开”,希望能靠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大城市意味着房租高、消费高,养活自己都难的年轻人没有多余的财力去应对各种社交,也就只好忍受着独来独往的孤独,“我们虽然觉得孤单,但宁可单着也不想为了省钱去合租、凑合找个对象。”
张玲玲是济宁人,在济南工作七八年了,现在她已经结婚成家,但在此之前也经历了五六年的独居生活,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在独居中总会遇到一些难题,形单影只的不便、安全感的缺乏,“晚上回到合租单间都不敢开灯,越是明亮越要面对自己孤独的事实。”
“合租伙伴有两三个,但是跟空巢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人经常换。一回到合租房就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很没有安全感。”张玲玲说,尽管如此,她也没有想过随便找个人成家,而是希望顺其自然遇到可以一起生活的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女孩更要自立,所以并不想依赖于别人,况且现在社会进步了,我一个人也可以赚到养活自己、改善家庭生活的收入,并不一定要跟谁捆绑在一起。”
张玲玲遇到过很多渴望结束独居的“空巢青年”,可惜单身的状态并没有那么容易突破。“好在我所见过的‘空巢青年’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一个人去旅行、看演唱会,研究一人食、健身,努力工作,让自己在可以享受独处时光的时候变得更优秀。”张玲玲遇到与她情况类似的女孩,也总会送上鼓励,因为“空巢”并不意味着“空心”。
在我们收回的问卷中,有75%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越来越多的客观原因是婚恋焦虑,找不到合适的伴侣,6635%受访者认为经济发展,很多年轻人不得不去大城市寻找机会,另外社交变味宁可独善其身和社会进步不需要组成家庭也能好好生活,同样是大家认为“空巢青年”增多的原因。
从“空巢”到“筑巢”
关爱服务,融入城市
“空巢青年”嘴上说着“自由”“享受”,就意味着真的不需要关爱和陪伴吗?
不久前令无数人遗憾叹息的“货拉拉事件”就是个典型案例:23岁的单身女孩,一个人深夜搬家,却因与货拉拉司机缺乏沟通和信任,最终发生身亡的悲剧;今年春节,在北京过年的一位独居女孩,大年初一因浴室门锁出现问题,又没有携带手机而被困浴室长达30多个小时,趴在马桶上睡觉、渴了喝自来水,最后反复敲击管道,终于引起邻居注意,才得以脱困;2019年,一位39岁的知名网文作家,去世10天后才被人发现……还有许多独居者,过得小心翼翼:不敢给外卖差评、不敢与人争执、遇事能忍则忍,就是因为自己一个人。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十分关注“空巢青年”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他的提案就与此有关。胡卫表示,近年来空巢青年人数持续攀升,主要带来两大问题:一是“空巢青年”群体中出现身心问题的人群增加,二是持续攀升的“空巢青年”人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婚率和生育率,这些都对未来影响巨大——饿了吃外卖、饮料奶茶当水喝、熬夜加班、追剧、玩游戏,独居让一些青年人提前患上诸如急性胰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老年病”,甚至越来越多人年轻人面临猝死的危险。而在心理方面,空巢独居的生活方式相对缺乏家庭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支持,存在着缺乏情感寄托、有孤独感等问题。
胡卫建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半公益形式、公益组织、社区服务等模式,为“空巢青年”群体中有需要的人群提供身心健康能力服务和家庭建构实务能力服务,前者包括身体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后者包括婚恋咨询服务、个体和家庭财务管理及风控能力提升服务等,切实改善“空巢青年”群体的身心状况和婚恋难题。
市民黄振光认为,“空巢青年”之所以“空巢”,也与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有关。“除了给他们身体、心理上的帮助,还应该考虑到他们的现实难题,比如房价高、落户政策波动。”黄振光说,相关部门应该更多从现实角度出发,积极完善“筑巢青年”的易居机制,让这些年轻人下定决心落巢、筑巢。
“我觉得脱单是让‘空巢青年’变成‘筑巢青年’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应该多组织一些婚恋咨询、线下相亲,让我们找到心灵上的归属感。”独居女孩杨雨晴说,“空巢”是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应该被尊重,但从社会方面,还应该积极想办法给“空巢青年”提供更多选择。
2014年,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被称之为职业拥抱师,他们的工作职责就是拥抱陌生人,聆听需要拥抱之人的心声,并通过拥抱让他们的内心收获一份温暖和鼓励。
当这个职业兴起的时候,有很多人特别费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钱“买”一个拥抱?一名年收入40万的职业拥抱师解答道:因为生活的无奈,让人们充满了焦虑和孤独感,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宣泄的方式,来短暂逃避孤独的现实。
在2017年,我国的“空巢青年”成为了新的热门话题,有调查显示在我国已经有超过半亿的青年群体,是处于一个人在城市生活、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的生活状态,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外出娱乐的行为,大多都是沉迷互联网,在网上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可想而知,当代都市人的生活境遇,竟让孤独泛滥成灾,在美国,孤独感可以通过寻找拥抱释放,而在我国,你或许可以在“聚缘公园APP”里找到陪伴。
“聚缘公园”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的孤独感而存在的一款社交APP,它以“陪伴”的概念,为有着孤独感困扰的人群提供伴侣,以及参与聚会、看**、吃饭、玩游戏、旅游等等的机会,“聚缘公园”与职业拥抱师有着共同的目标,而不同之处在于,“聚缘公园”提供的是一个更加全面,自由的陪伴和交友环境。
在“聚缘公园”的交友广场中,人们可以看到众多不同地区,不同兴趣爱好的“征友”启示,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自己发布交友信息,筛选,配对出自己心仪的伙伴,共同逃避这暂时的孤独感。而这也是职业拥抱师所给予不了的感受,职业拥抱是单方面的情感诉讼需求,而“聚缘公园”所创造的,是两个“知己”的空间对话,让人更容易产生惺惺相惜和共鸣的感觉。
平台上所有的“征友”启示都将受到平台的严格监管,正如每个用户的信息,也都需要得到聚缘公园的严格考察,女生用户在申请过程中,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视频验证,确认真实和有效性,才能够获得“真实”的标签,而男性用户则需要受邀或者填写申请。这样做是为了保障陪伴过程的安全和真实。
在“聚缘公园”主页,用户可以与系统推荐的附近人进行聊天交友,培养“陪伴”互动之前的第一眼缘。人们可以通过照片阅后即焚的功能,既可以确定双方的第一印象,又不用担心自己的照片隐私被泄漏。
“聚缘公园app”以“陪伴”为初衷,以“收获陪伴”期许,总而言之,它能让人们在孤独的城市和生活里,享受有人陪同的欢乐,而这,也是一种互相鼓励的,温暖的情怀。
1 单身族在壮大,我们在学习全新的生活方式
陌生的东西总会让我们焦虑。从未有过任何一个时代,有这么多年轻人单身,选择独居,没有了媒妁之言的限制,在更广阔的选择中,反而没有了选择。
空巢是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必经的一个阶段,大都在尝试去适应,在学习,在改变。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克里南伯格在其所著的《单身社会》一书中所描绘的,单身一族正在不断壮大,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不管你出于空巢青年的那个阶段,或者你是空巢青年的父母,或者同伴,去了解,去学习这种生活方式都很有必要。
2 精神慰藉靠那般?
空巢青年选择独自居住,独自生活,而这份选择背后,大多是无奈和被动的。进而成了“开开心心”享受寂寞的人,然而他们并非真正享受这份孤单,这不是新的物种,也不是新的人种,只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交往的渴望,对群体的向往,对亲密关系的需求。
从精彩热闹的大学生活,走进熙熙攘攘的社会,再加上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很多人还没有爬起来的时候就已经被打趴下了。
于是有了更多的社交网站,有了更多的网购平台,买买买的背后,都是精神的慰藉和心理的需要。
3 一人一居室,世界两重天
听到很多朋友羡慕《爱情公寓》的这种居住方式,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生活,有说有笑,有情调,有生活,有爱,也有性生活。要么羡慕《生活大爆炸》中群聚的居住环境,一群人熙熙攘攘在一起生活,仿佛年轻人就应该吵闹一点,互动多一点。
而我们的生活基本都是一人一居室,房门一关,自此世界两重天。走不出房门的你,自然不会独自走更远,期待的是自己的老同学,老朋友,圈子并没有扩大,或者说我们太害怕去交往,太害怕受伤。
4 一边是享受着的寂寞,一边是满足不了的需求
空巢青年,看上去大都很潇洒,洒脱的生活,积极正能量的朋友圈,不是在加班工作,就是在努力生活,或者奔走在各个旅行社团中,或者是拼命的跑步健身,然而看着洒脱的身影背后,留下的都是寂寞的身影。
其实空巢的大多数,工作积极上进,在努力赋予生活情调和意义,咨询中接待过很多类似的,有人说工作一直很努力,但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和朋友结伴去旅行,旅游总是好的,花时间花钱让自己开心,可是回来如旧;
有人说一个人太孤单,总的需要把日子充实起来,于是每天晚上健身跑步,挥洒青春的荷尔蒙;
有人说因为回去也只有自己,现在习惯在公司呆着了,没事干看看书,看看**,也挺好的。
5 网络成了救赎式的寄托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少,真实社交圈的缺失,让网络很容易便成为一种救赎式的寄托。
就社交而言,不管是封闭社交的微信,还是公开社交的微博,我们活跃其中,看着别人的故事,说着自己的故事,去发现,去分享,满足我们与周围人和环境链接的需求。
还有很多散发荷尔蒙气味的社交软件,填补很多人的生理和情感空白,却也让他们更加空虚和寂寞,这就像瘾,一旦有了,戒掉就很难了,或者说舍不得戒掉。
生理需求在很多地方可以得到解决甚至互换,情感需求同样可以,和陌生人不着边际的聊天,情色信息和心态的交流,释放着压力,也走向着真实。
“如果一个人说他很孤独,那么他是在描述一种状态。如果一个人说他很寂寞,那么他是在描述一种需求。”无论状态还是需求,网络确实是很多人的寄托,如果网络不是,那么手机一定是,很多时候也不知道刷屏在期待什么,但就是停不下来。
《空巢青年》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NJYS3buRylBtLQgfFuLYg
pwd=d5uo 提取码:d5uo简介:
本书讲述了空巢青年在帝都、魔都等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工作、生活的故事。男主沈欣是一枚成色十足的北漂屌丝,海拔仅1米7,长相在电视剧里活不过两集,智商也被王者农药和鹅的世界掏的一干二净,在帝都买不起房,娶不起媳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一个智能机器美女捕获,成为美女的猎物,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大城市的吸引力和可怕之处不在于高消费、紧张的节奏和复杂的人脉关系,更在于你的视野开阔开阔更开阔之后,难以抑制不断膨胀的欲望和野心。以及你打开微信朋友圈之后,所有人都在卖命都在打拼停不下来的精神压力。大城市竞争激烈却又吸引大家的无外乎是因为资源稀缺,竞争机制相对公平,整个城市的政策导向是鼓励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和末位淘汰会让人变得居安思危,这是一种来自城市推力的一种向上的力量。
去**院买**票,我说了买一张,售票员都会贴心地追问一句“买一张吗?”,放佛一个人看**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每次周末睡懒觉,如果一不小心从中午睡到黄昏,那么醒来就是昏暗而安静的卧室,那种充斥宇宙的孤独感每次都让我戚戚然。大多数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每天的生活状态大致都差不多,可以预知明天,等公交挤地铁,工作一天然后回家的路上一个人逛超市。半年后的生活好像都可以一眼望穿,工作忙忙碌碌,周末懒于社交,的确鲜有人找,周末的时候往往是躺过去的,自我为伴习以为常。
情感需求自然被追求一段情感的巨大成本所轻易击败,最后只能接受“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的生活状态,而且,一个人久了,也会渐渐觉得一个人没有什么不好。 但其实,一个人久了,也没有什么好的呀!一个人空巢久了,时不时看到二人世界的你侬我侬,三口之家的温馨生活,那种充斥宇宙的孤独感也会时不时冒出来折磨人。
现在更多的年轻人有独立的思想,想去更广阔的平台追求梦想,于是背井离乡打拼,但是生活压力大,加上游戏的兴起,更愿意宅在家里休息,而不愿应酬,所以在外漂泊的单身狗越来越多!一般不愿意出行,尤其是休假日。倒不是不想出门,更多是因为懒得出门。或是想出门,但又不知去哪,想着想着一天就这么完了。
孤独也是一种历练。对于刚开始学会独立的青年人来说,孤独其实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历练,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这种人生状态,而是要对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清醒的定位与判断,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在大城市做空巢青年,还是回小城市小富即安,青年期都是用来奋斗的,在缘分和机遇没有到来的时候,慎独而不放弃努力,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不放弃努力的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