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公司排行榜,怎么比较各家公司?

SEO公司排行榜,怎么比较各家公司?,第1张

1、网站的适配性

网站有三种适配方式:跳转适配、响应式/自适应、代码适配。在百度资源平台的网站属性中设定网站类型的话,搜索引擎的识别和把握变得容易。SEO公司采用先进的技术开发和多种建立方式,使网站适应用户的体验,更好地适应移动终端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网站在移动终端上的排名。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反复更新网站,提高网站的转化率。

2、内容质量

现在流量越来越高,注意力越来越不足,高质量的网站内容是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网站的内容质量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衡量的,网站的内容对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用户可以解决问题的内容是高质量的。SEO公司根据优化原理和目标用户的需要对内容进行布局,制作高质量的原创文章,提高内容的可读性,通过SEO优化提高内容排名,提高曝光度。

3、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用户体验不仅影响到童虎体验好感,还影响到搜索引擎的排名和网站的转化率。用户体验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包括感官体验、交互体验、信任体验和情感体验,网站只有符合用户体验了,才能获得用户的好感和信任。SEO公司始终从用户角度出发,通过用户属性分析、流量效果分析、页面热度分析和访客流失分析等,提升官网用户体验。

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搜索品牌和产品信息,获取信息的SEO优化也越来越占比重。因此,网站的适配性、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SEO公司哪家好深圳壹起航不仅可以对整个站点进行SEO,还可以为移动终端建立单独的站点,创造高质量的内容,提高网站的流量和转换率。

互联网所形成的网络有很多可以让商家直接与消费者对接的体验接触点。这种对接主要体现在:浏览体验、感官体验、交互体验、信任体验。通过上述这些体验活动给了消费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用户参与和分享的兴趣,提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

具体而言,浏览体验,是指消费者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品牌信息接触并保证其顺畅。这种浏览体验主要表现在网络内容设计的方便性、排版的美观、网站与消费者沟通的互动程度等。让消费者通过自身对于网络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品牌产生感性认识。感官体验,即充分利用互联网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的特点,让顾客通过视觉、听觉等来实现对品牌的感性认识,使其易于区分不同公司及产品,达到激发兴趣和增加品牌价值的目的。

所谓交互体验,说白了就是网上互动。交互是网络的重要特点,能够促进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双向传播,通常通过论坛、留言板等方式实现。消费者将自身对网络品牌体验的感受再以网络这个媒介反馈给品牌,不仅提高了品牌对于消费者的适应性,更提高了消费者的积极性。信任体验,即借助网站的权威性、信息内容的准确性以及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等,从而构成了消费者对于网络品牌信任的体验程度。

用户体验的76个要素

一、感官体验:呈现给用户视听上的体验,强调舒适性。

1 设计风格:符合目标客户的审美习惯,并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网站在设计之前,必须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并针对目标客户的审美喜好,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网站的总体设计风格。

2 网站LOGO:确保logo的保护空间,确保品牌的清晰展示而又不占据过分空间。 3 页面速度:正常情况下,尽量确保页面在5秒内打开。如果是大 型门户网站,必须考虑南北互通问题,进行必要的压力测试。

4 页面布局: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图文并茂。与企业的营销目标相结合,将目标客户最感兴趣的,最具有销售力的信息放置在最重要的位置。

5 页面色彩:与品牌整体形象相统一,主色调+辅助色不超过三种颜色。以恰当的色彩明度和亮度,确保浏览者的浏览舒适度。

6 动画效果:与主画面相协调,打开速度快,动画效果节奏适中,不干扰主画面浏览。 7 页面导航:导航条清晰明了、突出,层级分明。

8 页面大小:适合多数浏览器浏览(以15寸及17寸显示器为主)。

9 展示:比例协调、不变形,清晰。排列既不过于密集,也不会过于疏远。

10 图标使用:简洁、明了、易懂、准确,与页面整体风格统一。

11 广告位:避免干扰视线,广告符合整体风格,避免喧宾夺主。

12 背景音乐:与整体网站主题统一,文件要小,不能干扰阅读。要设置开关按钮及音量控制按钮。

二、交互体验:呈现给用户操作上的体验,强调易用/可用性。

13 会员申请:介绍清晰的会员权责,并提示用户确认已阅读条款。

14 会员注册:流程清晰、简洁。待会员注册成功后,再详细完善资料。

15 表单填写:尽量采用下拉选择,需填写部分需注明要填写内容,并对必填字段作出限制。(如手机位数、邮编等等,避免无效信息)

16 表单提交:表单填写后需输入验证码,防止注水。提交成功后,应显示感谢提示。

17 按钮设置:对于交互性的按钮必须清晰突出,以确保用户可以清楚地点击。

18 点击提示:点击浏览过的信息颜色需要显示为不同的颜色,以区分于未阅读内容,避免重复阅读。

19 错误提示:若表单填写错误,应指明填写错误之处,并保存原有填写内容,减少重复工作。

20 在线问答:用户提问后后台要及时反馈,后台显示有新提问以确保回复及时。

21 意见反馈:当用户在使用中发生任何问题,都可随时提供反馈意见。

22 在线调查:为用户关注的问题设置调查,并显示调查结果,提高用户的参与度。

23 在线搜索:搜索提交后,显示清晰列表,并对该搜索结果中的相关字符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24 页面刷新:尽量采用无刷新(AJAX)技术,以减少页面的刷新率。

Ajax是新兴的网络开发技术的象征。它将JavaScript和XML技术结合在一起,用户每次调用新数据时,无需反复向服务器发出请求,而是在浏览器的缓存区预先获取下次可能用到的数据,界面的响应速度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

25 新开窗口:尽量减少新开的窗口,以避免开过多的无效窗口,设置弹出窗口的关闭功能。

26 资料安全:确保资料的安全保密,对于客户密码和资料进行加密保存。

27 显示路径:无论用户浏览到哪一个层级,哪一个页面,都可以清楚知道看到该页面的路径。

三、浏览体验:呈现给用户浏览上的体验,强调吸引性。

28 栏目的命名:与栏目内容准确相关,简洁清晰,不宜过于深奥。

29 栏目的层级:最多不超过三层,导航清晰,运用JAVAscrip等技术使得层级之间伸缩便利。

30 内容的分类:同一栏目下,不同分类区隔清晰,不要互相包含或混淆。

31 内容的丰富性:每一个栏目应确保足够的信息量,避免栏目无内容情况出现。

32 内容的原创性:尽量多采用原创性内容,以确保内容的可读性。

33 信息的更新频率:确保稳定的更新频率,以吸引浏览者经常浏览。

34 信息的编写方式:段落标题加粗,以区别于内文。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35 新文章的标记:为新文章提供不同标识(如new),吸引浏览者查看。

36 文章导读:为重要内容在首页设立导读,使得浏览者可以了解到所需信息。文字截取字数准确,避免断章取义。

37 精彩内容的推荐:在频道首页或文章左右侧,提供精彩内容推荐,吸引浏览者浏览。

38 相关内容的推荐:在用户浏览文章的左右侧或下部,提供相关内容推荐,吸引浏览者浏览。

39 收藏夹的设置:为会员设置收藏夹,对于喜爱的产品或信息,可进行收藏。

40 栏目的订阅:提供Rss或邮件订阅功能

41 信息的搜索:在页面的醒目位置,提供信息搜索框,便于查找到所需内容。

42 页面打印:允许用户打印该页资料,以便于保存。

43 文字排列:标题与正文明显区隔,段落清晰。

44 文字字体:采用易于阅读的字体,避免文字过小或过密造成的阅读障碍。可对字体进行大中小设置,以满足不同的浏览习惯。

45 页面底色:不能干扰主体页面的阅读。

46 页面的长度:设置一定的页面长度,避免页面过长而影响阅读。

47 分页浏览:对于长篇文章 进行分页浏览。

48 语言版本:为面向不同国家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浏览版本。

49 快速通道:为有明确目的的用户提供快速入口。

四、情感体验:呈现给用户心理上的体验,强调友好性。

50 客户分类:将不同的浏览者进行划分(如消费者、经销商、内部员工),为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

51 友好提示:对于每一个操作进行友好提示,以增加浏览者的亲和度。

52 会员交流:提供便利的会员交流功能(如论坛),增进会员感情。

53 售后反馈:定期进行售后的反馈跟踪,提高客户满意度。

54 会员优惠:定期举办会员优惠活动,让会员感觉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55 会员推荐:根据会员资料及购买习惯,为其推荐适合的产品或服务。

56 鼓励用户参与:提供用户评论、投票等功能,让会员更多地参与进来。

57 会员活动:定期举办网上会员活动,提供会员网下交流机会。

58 专家答疑:为用户提出的疑问进行专业解答。

59 邮件/短信问候:针对不同客户,为客户定期提供邮件/短信问候,增进与客户间感情。

60 好友推荐:提供邮件推荐功能。

61 网站地图:为用户提供清晰的网站指引。

五、信任体验:呈现给用户的信任体验,强调可靠性。

62 搜索引擎:查找相关内容可以显示在搜索引擎前列。

63 公司介绍:真实可靠的信息发布,包括公司规模、发展状况、公司资质等。

64 投资者关系:上市公司需为股民提供真实准确的年报,财务信息等。

65 服务保障:将公司的服务保障清晰列出,增强客户信任。

66 页面标题:准确地描述公司名称及相关内容。

67 文章来源:为摘引的文章标注摘引来源,避免版权纠纷。

68 文章编辑作者:为原创性文章注明编辑或作者,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

69 ****:准确有效的地址、电话等****,便于查找。

70 服务热线:将公司的服务热线列在醒目的地方,便于客户查找。

71 有效的投诉途径:为客户提供投诉或建议邮箱或在线反馈。

72 安全及隐私条款:对于交互式网站,注明安全及隐私条款可以减少客户顾虑,避免纠纷。

73 法律声明:对于网站法律条款的声明可以避免企业陷入不必要的纠纷中。

74 网站备案:让浏览者确认网站的合法性。

75 相关链接:对于集团企业及相关企业的链接,应该具有相关性。

76 帮助中心:对于流程较复杂的服务,必须具备帮助中心进行服务介绍。

其实对一个网站做一次用户体验分析是很细很累的活,但是意义却很大,尤其对年销售额上千万级的电子商务网站而言,用户体验做好了,转化率能增加千分之一那就能促进数百上千万的销售额,你说要不要重视呢?

作为缘盾情感的一名婚姻情感咨询专家,我更觉得自己是一名“幸福挽回师”。现在社会上对于婚姻情感咨询都会有一种误解,以为婚姻情感咨询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或者只能提供一个倾诉情绪的平台。

在此,我有责任提醒所有婚恋有问题的求助者,婚姻情感专家不会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会通过以下步骤来解决问题:

1共同挖掘问题所在

每段婚姻和恋爱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世上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婚姻情感专家需要通过跟求助者长久的沟通咨询,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所在,很多求助者一上来就要求婚姻情感专家马上提供挽回方案,这是不现实的。

2提升你的情商

婚恋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很多人在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环境当中,抑制了部分心理,一旦婚恋问题出现的时候,立即陷入崩溃、封闭、压抑、痛苦等复杂情感当中,婚姻情感专家首先要用心理学的知识为求助者排解情绪,提供心理正能量,让求助者以正面的态度去面对婚恋问题。

3面对自我

中国人信奉“家丑不可外扬”,可婚姻情感专家偏偏就是要与你共同面对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黑暗、失败、软弱、背叛、痛苦……如果婚姻情感专家的处理不当,只会让求助者拒之千里,回头又说婚姻情感专家根本没有用。

4长时间的协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婚恋问题可以追诉到求助者的幼儿期,很多我们在成长环境当中养成心理问题,最终成为了困扰我们婚恋幸福的大问题,这些几十年积累出来的问题怎么可能通过区区几次的谈话就能轻易改变呢?

总之,婚姻情感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有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不是跟闺密聊天可以相提并论的,这也需要求助者提供充分的信任与支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忽然开窍了。这可能缘于一次解题的神奇方法,可能缘于教师对一道题解的巧妙解答,也可能缘于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学生对这些偶然会感觉非常有趣,会越思考越有味道。从此,学生对数学的喜好,一发不可收拾,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被彻底激活。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明确指出:“数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数学教学的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即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必须改变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了“助推器”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它以变幻无穷的画面、声色俱佳的组合、便捷的信息操作等优势,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也使数学慢慢撩开“冷峻”的面纱,变得富有情趣并贴近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借助信息技术的 “引擎”优势,从形象思维入手,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尤其是在抽象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情感思维等方面加大训练力度,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

在数学情境的直观感知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钱学森指出:“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用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形象思维是主要的思维形式。只有在教学中创设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再加上科学而又可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情境教学的直观感知中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与具备敏感的形象感受能力,快速的形象识别能力,生动的形象描述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形声、视听结合所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以及趣味性等特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教学《讲讲算算》一课,上课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一个情境,先出示苹果图,让学生根据图意自由编故事:星期天妈妈给芳芳买了许多苹果,每盘放了4个,放了3盘。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把题目里的这些话依次放在一张表格里,第一格放什么话第二、第三格再放什么呢它们分别在应用题中叫什么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逐一出示问题情境,让学生回答。最后多媒体画面显示出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色图:明亮的蓝天上漂着白云,树上停着小鸟,白鹅、鸭子在河里游来游去,绿色的草地上盛开着鲜花,还有小鸡在玩耍等,让学生在美好的自然情境中自由的想象编题。借助信息技术的引擎作用,创设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数学情境的综合概括中,增强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具体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我就先运用多媒体录像叙述一个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故事(森林里要举行运动会了……),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提出疑问,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所需探究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什么叫做四边形的周长,从而引出周长的含义。

对学生较难理解的算式(8+5)×2=

26,运用多媒体课件的适时播放,化静为动,有效地突破了“(长+宽)×2=长方形周长”这一公式推导的难点。这里采取了看图形――说算式――析思维――看演示――想算法的教学步骤,在数与形、图与式的一一对应中,让学生比较、分析、概括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再联系实际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清晰地领会教材上的思路和解法,领悟出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概括方面过渡,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了广阔的时空。

在数学情境的发散想象中,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它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寻求新关系、探求新答案的思维过程。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情。”这就是说教育必须促进学生积极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实现思维的迁移与发散,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例如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一课,其中有一内容是让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于是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才能通过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教师接着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借助信息技术的引擎作用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数学思想的感染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思维能力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以自己在以往实践中所形成的理智性的或理性的情感反作用于认识对象的思维形式就是情感思维,学生的情感思维始终在发展中,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影响,它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尤其是高年级的数学,容量有所增多,难度也有所加深,往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缺乏自信,走进害怕数学、疏远数学进而厌恶数学的怪圈。或许是一两次小测验的不理想,或许是某几道难题的困惑,或许是老师不经意的言语,都对他们的数学学习情感产生伤害。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我听到老师在讲同一圆上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有个同学站起来大声问“为什么”,引起大家的哄笑,这时老师对着这位同学说:“看来你真想当老师。”,就让该同学坐下,然后转向别的话题了。我认为,学生这一问非常好,是课堂上的生成问题,难道提问题就只是老师的专利吗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契机,借助信息技术动态生成作用解决教师认为不需要讲解的知识,只要花几十秒时间演示,就能保护好该学生的自尊,又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是多好的机会啊,何乐而不为试想,教师不高兴,学生无所适从,下次谁还敢“妄为”

巧妙借助信息技术的“引擎”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他们的学习热忱和潜能是始料不及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教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是与信息技术的引擎作用分不开的。正是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学生才在学习动机上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他们才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才体验到学习本身带来的快乐,进而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进入创造性思维阶段。只有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思维,才能真正放飞学生的思维。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

余胜泉 陈莉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迅速被广泛传播,各种整合的教学也纷纷进入课堂,但很多课都侧重形式或模式探索,出现了一些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倾向,什么样的课程整合才算有效,一直以来困扰着从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者。本文从长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出发,提出了有效整合的六个基本特征,并由此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开展给出了十点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有效整合

当代基础教育变革有两大主线,一是国家2000年启动的教育信息化(“校校通”)工程,一是国家2001年启动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它们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力之源。这两者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新课改为教育信息化提供理念指导,而教育信息化为课程改革提供方法、工具与环境的支持。它们之间的结合点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2000年11月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的报告中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而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和,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至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热”,各地纷纷启动了大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项目,各级中小学为此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希望能够通过改善硬件环境,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使信息技术介入到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很多课都侧重形式或模式探索,出现了一些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倾向。在实践中,教师们最大的疑问就是:怎样的整合才算有效?如何才能实质性促进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发展?在各类评优课、公开课上使用精美的课件,在一节课中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媒体,给学生大量的信息(戏称从“人灌”到“电灌”)就算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吗?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其内涵在于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从而实现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相互融合,以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否有效,并不在于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一节课中用了多长时间的技术,而在于是否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使用,使学生完成某些用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事,在高水平完成既定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获取信息技术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因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出发,来判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否有效。

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的按需学习,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教学结构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及其具体体现(何克抗,200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如下图):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在“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习活动等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很大的自主权,又能保证其学习不会发生质的偏离,能在适当的时候得到教师或专家、伙伴的指导。学生处于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看信息技术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更要看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这四个核心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及其是否符合上表所列的基本特征。

二、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不再视学习为负担。而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堂,怎样才能体现让学生乐学爱学呢?绝不是简单的一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解决的。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分析,判断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考察以下三点:

1、课堂是否有广泛的参与度:包括参与学生的人数和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这个层面上,需要关注大多数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相互协作,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有没有积极主动的探究。参与度决不是表面热闹,全班学生形式上、表面上的参与,也不是看似小组讨论,实则个别优秀学生包办成果汇报的表演。

2、学生有无积极的情感投入: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学生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传授,被动的观看同伴的学习,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原意参与学习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获得进步。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教师能将书本知识还原为实际生活经验,将抽象的知识具化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学生喜闻乐见、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在问题的设置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学习。

3、学生有无成就感的获得:只有及时获得成就感,才能使之转化为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一个没有尝过成功滋味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容易放弃努力从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照顾学生的层次性,需要教师在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上关注课堂的弱势群体,及时给予他们明确的鼓励;在一些自主学习活动中,给予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特别的指导;在习题练习的设计上注意层次和梯度,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同一层次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同时呈现给学生(借助网络环境往往比较容易实现),以保证所有水平的学生都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积极的情感投入中进行学习,课堂不再是教师精彩表演的天地,而成为学生积极投入、成就体验的乐园,从教师的精彩到学生的精彩,乃课堂的真情真谛。

三、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在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下,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教学内容。网络环境更是带来了全球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知识的联网,因此丰富的网上资源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源泉。在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要求人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整合课堂如果仍然只能让学生学到教材上的知识,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没有体现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互联网上各种优秀的科普网站、专题网站甚至各类新闻,都为学生提供了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多媒体的介入可以使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获得图文音并茂的文献资料。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做到这一点,可以有两个途径:一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关的拓展资源,可以是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也可以是辅助理解重难点的解说说明,还可以是帮助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启发性事例、文字、等等;二是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能网上搜索,这种方式下首先需要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且较为熟悉网络环境,同时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点拨,而不是放羊式的让学生在各个搜索引擎上盲目搜索,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网站,或者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同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搜索的内容以及搜索过程进行监控和及时点评,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的网络迷航,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对自己从网上获得的东西有正确的认识,能够批判的吸收。

四、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认知范围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因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大信息量。但是在这种思想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课堂无边无际的扩展,整个课堂的组织大而散,学生局限于一些材料的堆砌而无深层次的认知思考。例如,一堂历史课,讲商鞅变法,然后让学生“去网上搜索你想知道的变法还

有哪些”,于是学生就漫无边际的在搜索引擎里进行搜索,最后也得出了丰富的资料,每个小组做成汇报PPT。PPT上的内容呢,其实就是各个网页文字内容的拷贝,学生纯粹是在照着念PPT上的文字,但并没有将文字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出现这样的现象,源于我们往往将“信息”和“知识”这两个概念盲目等同,认为“信息即知识”。其实信息与知识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称之为知识。因此,认知网络和联接的重要性在于内化,而不是孤立的数据或信息的简单排列,更不是因过于广泛而无法整理或归类的一大堆内容。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意义建构的一个过程,学习需要依靠学生个人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加工,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才能将它转化为自己有用的知识,需要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认知体验,否则这些大量的信息非但无用,还会使学生淹没于浩瀚的信息海洋,同时还会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所以,有效的信息化课堂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怎样才算课堂中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质疑,不是无端的猜疑、简单的否定,也不是脱离了课本内容时代背景天马行空的猜想,质疑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有根据的怀疑,是学生思考的最终成果。质疑能力包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和有根据解决别人质疑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关键,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让学生的质疑和探讨是对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的,既要鼓励学生提出相互矛盾或两难判断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启发,以达到异中求同,解决问题的效果。另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学生自主组织的信息的能力,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外在信息,能否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话语体系;看学生的行动、作品、思维方式是否受到外在信息的影响,能否运用信息解决学习问题。

五、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应具有递进的层次性,应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再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逐渐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整合都应具有成效。在以各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整合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高效地解决学科课程中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涉及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即阅读、计算、写作、看图、识图、实验以及上机操作等。在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中,以问题驱动为主,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其中心是思维的灵活运用,是指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指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等五个方面。高层次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成分及表现形式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林崇德,1995)。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序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序,它反映了智力与能力的迁移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的能力;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要促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教师在日常的 教学设计 中应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在老师启发性提问和帮助下,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要求学生质疑问难,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与独创性;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利于帮助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材料进行的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和直觉性等特点,多媒体完全可以做到在课堂中

通过创设情境、出示具体材料帮助学生感受其形、体味其情、理会其理,促进形象思维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是教师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优伙伴,多媒体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想象力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是学生强化重要信息、训练多种思维品质的得力助手;多媒体是学生开辟多向立体思维通道的最佳向导;多媒体是学生实践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载体。

第三,利用几何画板等促进学生探究和认知加工的工具训练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训练思维的深刻性。直觉思维是人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能迅速用自己的全部经验和知识,对对象进行总体反映,以单刀直入的方式,力求一次接触事物的本质,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快速的猜测,设想或领悟的思维方式。最关键点在于“直觉思维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把握,而不考虑事物的具体属性”。以几何画板为例,它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使学生通过主动发现、主动探索,避免了以往数学教学只重视“定理证明”(重逻辑思维)而较为忽视学生的直接感性经验和对整体的关系把握,在几何画板中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真正实现了直觉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的结合,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都得到很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另外,学生利用认知工具对知识重构,可以有效促进思维的深刻性。

第四,设计探究性学习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解决的空间(情景、资源、工具、案例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并促进知识迁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学生会有意识地运用记忆,调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充实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认识。因此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技能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至关重要。

第五,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协作式学习培养发散思维,促进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协作式学习提倡讨论、交流,学术民主,鼓励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因此能集思广益,便于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同一小组(或同一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对同一复杂问题,获得多方面的(正、反两方面及其他方面)较深入的认识,这对于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和培养辩证思维、发散思维,无疑大有好处,除此以外,协作学习还能和谐人际关系,并有效地培养学生为同一目标而团结共事的协作精神。

六、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要抛开学科知识,也不是要否定课堂的知识目标。相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课堂中,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并且对学生对知识目标掌握的层次和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掌握牢靠的知识,所谓培养能力,如同在沙滩上建大楼。在传统的教学中,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终极目标,以能答出考试题目(这些题目大多是对陈述性知识的记忆和对程序性知识低水平的应用)为最后目的,考试结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样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显然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能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这样的思想相违背。在信息化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能否将课堂里所学的学科知识迁移到其它情境中,能否有效地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怎样才算有效运用学科知识?我们认为,首先要有清晰的问题解决的思路,遇到一个具体的问题学习情景,学生能够快速的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知道通过什么方法、什么途径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与资源;其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要带有综合性,如果学生只能孤立的运用本课的知识点,而没有联系已有的知识,即使解决了一些问题,也不能算有效的运用了学科知识;最后需要学生掌握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问题加以阐释,即使是考试或测试,学生也能根据事物及其

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将知识重组、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期在知识的交融、各种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怎样才能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量的同时,实现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呢?三个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注意:一方面拓展知识和资源要紧紧围绕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设置合适的问题和情境帮助学生能将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第三个方面是主题探究式的教学要与学科相结合,要通过开发与学科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主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学科知识建构则留给学生自己,使教学的过程成为亲历体验、参与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

七、实施有效整合的十点建议

从上面几个特征可以看出,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并不是单纯看使用的技术有多好、多新,使用技术的时间有多长;关键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合理应用,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目的,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对整合课堂教学开展提出如下十点建议:

1、内容结合多一点、课堂信息量大一点——多结合符合学科特点,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拓展资源,扩大学生认知范围;

2、学生自主学习放开一点——在教师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多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生成与建构,淡化教师的预设与讲授;

3、自主学习调控能力好一点——自主学习不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是要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学习品质;

4、课堂氛围活一点、活动形式多样化一点——多种活动形式围绕同样的教学目标,在多种活动中体现学生能力的层次发展;

5、深层次参与课堂的学生多一点——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参与中有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探究,有主动参与的意识;

6、思维活一点、认知深一点——设计良好的问题和进行良好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深层次的思考;

7、课标要求和拓展要求结合好一点——拓展为课标服务,不是盲目的发散,两者以课标主旨为主线贯穿,课标是拓展的基础,拓展是课标的升华;

8、单元复习的课时结合一点——打破课时壁垒,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单元复习的方式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

9、学生信息技术技能强化一点——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是影响信息化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课程整合的教学中,有必要多结合一点信息技术素养培养,让学生适应数字化环境下的思维与学习。

10、信息技术的运用灵活一点——不要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还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资源工具、认知工具、资源工具、情感激励工具、评价工具等。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cn/academist/hkk/blendinghtm

[2] 余胜泉、马宁,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电化教育研究》20036;

[3] 姚梅林,论问题解决与学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1;

[4] 肖川,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要义,《人民教育》,200312;

[5] 王甦,汪圣安,《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

[6] 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什么是UEO

EO中文的意思是用户体验优化,其英文为user experience Optimization。本质也就是把你的网站针对于用户的体验来进行优化,面对用户层面的网站内容性优化,本着为访客服务的原则,改善网站功能、操作、视觉等网站要素,从而获得访客的青睐,通过UEO来提高流量转换率

UEO与SEO的区别与联系

UEO虽然跟SEO只是差别一个字,差别确很大,针对的着重对象完全不同,SEO主要是为搜索引擎而服务,以前的概念就是做好了搜索引擎优化,那么SEO就只是代码优化,内链外链的优化,文章的质量以及站内布局等等一切跟搜索引擎有关的优化,而对于UEO来说,SEO只是UEO最基础的一部分,就好比你要做一张展示图,那么你首先得会PS技巧,而SEO就是我们所要说的PS技巧,是我们做好UEO的基本。

所以SEO只是UEO中的一部分,SEO重点是面向搜索引擎的,UEO是在SEO的基础上面向用户的,SEO只是UEO过程中的一个工具

SEO的未来UEO

今天我们看看UEO的发展状况。

SEO在国内发展已然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现在的你处于SEO的哪个阶段,相信你越深入了解就会发现SEO其实只是网络营销的基础。前段时间的网上曝光的慧聪花几千万买卖自由流量的入口传得沸沸扬扬,SEO的性质已然开始发生转变!而UEO以及用户交互体验或许是未来SEO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百度今年六月份出台的《百度搜索引擎网页质量白皮书》,从内容质量、网页浏览体验以及可访问性三个大的方面来谈网站质量,以告诉我们搜索引擎所注重的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跟以往白皮书不同的是,百度这次并没有谈到内容的原创性,跟SEO相关的东西也说得比较少,而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已经属于UFO的范畴之列,是否也是在间接的告诉我们UEO的重要性。

自UEO被提上台面以后,那么对于站长而言,我们的主体单位已然从搜索引擎像用户过渡了,UEO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用户体验度,但是做起来却是非常的不容易,这里面会涉及到用户的情感体验,视觉体验,点击习惯体验以及页面交互体验等等,这最终将会决定一个用户在我们网站上的点击次数,点击时间以及是否找到其所需求的产品。

既然UEO是用户体验,那么我们在做网站质量就得首先考虑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一篇文章就算你写得再好,关心的不是这个,就好比你是卖大型设备的,你的客户关心的是机器的运行参数,价格以及尺寸等等,而你给出的描叙全是机器的优点以及产品的改进技术,那么对于这样子的网站而言,跳出率将会大幅度的提高。UEO所要研究的将会是用户交互体验,用户在我们网站的点击行为,入口页面以及退出页面,网站的页面点击轨迹,研究这些数据才能将网站的UEO做得更好。

今年听到最多的就是SEO越来越不好做了,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开始慢慢怀疑SEO是否重要,其实我们也应该反思下,当我们像用户推荐我们的产品的时候,我们是否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替用户想过问题,是否我们还在把重点放在SEO身上,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品牌的宣传往往会比产品的宣传更加容易传播。SEO已经在慢慢淡化它的作用,而UEO的正在迈着与大步向我们走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339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