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教学中对情感因素忽视的原因,如何解决。

现实教学中对情感因素忽视的原因,如何解决。,第1张

一是课程安排太满、教学任务太重,没时间;二是社会压力太大,没心情;三是教育体制让学校不够重视,没必要;四是学生情感太复杂,难度大;五是教师综合素质在够,不能胜任。解决的办法: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措施(情感教育方案、安排课时、小班……)教师要培训……家长要配合……。

第一次听到情感忽视这个词,我觉得很抽象,但昨天看了《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之后,就发现很具象了,每个人的童年可能都被父母忽视过,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表达出来,而父母可能也并不知道对孩子造成了忽视,以及忽视的影响也没有概念。

被忽视的影响会有很多外在表现形式,比如会莫名其妙地觉得抑郁,莫名其妙地觉得无意义,或者更甚的莫名其妙觉得想自杀等等;还有一个特征是被忽视的人,在沉默中不断地质疑自己,认为自己有很多缺点和错误。

那如果你想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情感忽视的症状,可以回答这么几个问题。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你就能够判断这个情感忽视离你有多远。

第一个问题,你有时会感觉与家人和朋友格格不入。

第二个,对不依赖他人感到骄傲。就是我特独立,我谁都不用依赖。

第三,不喜欢求助于他人,有事自己扛着。

第四,朋友或家人会抱怨你冷漠疏远。

第五,你感到还没有发现自己生命的潜能。

第六,经常希望自己独处。

第七,暗暗地觉得自己可能是个骗子。

第八,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不舒服。

第九,经常对自己失望或是生自己的气。

第十,对自己比对他人更严苛。

第十一,拿自己与他人比较,并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十二,比起人,你更喜欢动物。

十三,经常无缘由地觉得暴躁、不开心。

十四,不清楚自己的感受。

十五,分辨不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十六,有时感觉自己是个旁观者。

十七.相信自己是那种很容易过隐士生活的人。

十八,很难让自己冷静。

十九,总觉得有什么拖你的后腿,让你无法活在当下。

二十,会感到内心空虚。

二十一,隐隐地觉得自己有问题。

二十二,很难自律。

那如果这二十二个问题当中的大部分,你的答案都是“是”,那么你很有可能经历过情感忽视的这种症状。

所以大家可以自己对照一下,这里有几个警告。第一个警告就是不完美的父母不一定是情感忽视的父母。就是有很多父母,可能没有很好的教育方法,但他反倒未必是情感忽视的父母。

情感忽视的父母,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个是在重大危机时刻的忽视。就是这个孩子,比如说青春期的时候,他遇到了很大的危机,他有一场高压的事件发生,但是在那个时候父母缺席了。父母完全对这个重大危机事件没有反应,这是第一种症状。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个同事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成绩很好,儿子成绩也不错,但没有他姐姐的好,她儿子呢性格又较为内向,我这个同事在教育的过程难免会把姐弟俩进行比较,在中考的时候,姐姐考上了重点高中,弟弟后来没有如愿,我同事肯定就有点恨铁不成钢,对她儿子就会有一些抱怨的言语,然后有一天她儿子就毫无征兆的“病”了,整天整天的不吃饭不说话,精神和身体上都有了疾病,还因此住院了,医生就说是压力太大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抑郁,但我同事就很意外,因为她觉得她对孩子的照顾还是很到位的,而且沟通上也没有问题,就怎么也想不明白孩子突然就这样了。事实上我估计很多父母也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其实这里就是出现了情感忽视,大多数父母都是在照顾孩子饮食起居上尽心尽力,但对心智、心理的成长教育就会忽视或者很草率,尤其是处在特殊时期的孩子,比如青春期。

第二个是在非常重要的地方忽视。就是这个孩子,可能长期的某一个方面很重要,他的道德品质,或者是他的人际沟通关系,他的学习能力,他写作文的能力等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期地被父母忽视。

所以,这里边分成急性共情失败和慢性共情失败两种症状。

急性共情失败就是有一个大事发生,但是没有人给他共情,没有人给他缓解压力。然后另外一个是慢性共情,就是长期没有,多年以来都这样,这叫慢性的共情失败。

这是第一个提醒。就是不要随意地对号入座,说谁是谁不是。

第二个就是不必内疚。因为如果你发现,你是被情感忽视的孩子,你不用自己内疚,因为这不是你的错,甚至如果你是一个忽视了孩子情感的父母,你也不需要过度内疚。因为内疚对这件事于事无补,而且你也要知道,这也不是你的错,你能够给别人情感忽视,一定是因为你自己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障碍。

所以,大家首先要用开放的、接纳的态度来面对这么一个症状,而不是学了这个东西以后,到处对号入座说谁是被忽略的,谁对我忽略了等等。抱怨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童年期情感忽视究竟是什么?

童年期情感忽视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和家庭暴力或是儿童虐待相比,情感忽视的表现形式极其隐秘。情感忽视的表现有多种形态,从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不关注子女的真实心声,到忽视孩子的情感体验,造成他们的低自尊与自卑等等……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不仅仅是指榜样作用,亦是指孩子能从父母那里找得到回应和反馈。

而情感忽视下的孩子得不到回应和反馈,他们发出的所有信号,喜怒哀乐,都如同投进了深不可见的海底,没有回音。

被忽视的我们会是什么样?

1自我价值以及自尊缺陷

童年期情感忽视的人通常会表现出“低自尊”,一个人自尊以及自我价值的形成和你的家庭密切相关。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觉得自卑,得不到支持,很容易被打倒,气馁,孤独,丧失归属感。

2 表达障碍

无法明确自己的感受与需求,更无法对外界表达出来。在意识到自己有对于爱、关怀和赞扬的需要时,觉得这是羞耻的,自己是不值得的,是需要被隐藏的。

3 感觉被剥夺,普遍的缺失感

在潜意识里,你总觉得自己缺乏了某些东西,但又难以名状。你也有可能觉得自己的生活中缺乏各种东西:爱,乐趣,金钱等等。更极端的情况,可能是觉得自己的生活空虚无意义。

4抑郁

一直以来,抑郁都和丧失、剥夺感、需求不被满足、低自尊、缺乏支持、无法明确的痛苦和失望等因素相关。

5成瘾行为

童年情感忽视会造成孩子对生活丧失控制感,因此,一些人会转而从成瘾行为中寻求慰籍,重获控制感。

——摘自《童年情感忽视:所有的爱都像投入了深海》

你好,这种情感观存在诸多缺点,往往无法得到真正圆满的结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种情感观与爱情需要两情相悦,不相符合以这种情感观去恋爱很容易迷失自己,这种情感观指导之下的恋爱无法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这三个方面。

第一,谁爱我我就爱谁的情感观与爱情需要不相符合。爱情需要两情相悦,是两个人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倾慕的感情,只有达到这样的状态,两个人之间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谁爱我我就爱谁的情感观片面追求对方对自己如何如何而忽视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使两情相悦的爱情变成了单方面的追求。这样的恋爱是无法获得幸福的。

第二,以谁爱我,我就爱谁的方式去恋爱很容易迷失。恋爱的最终目标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与他携手生活在一起,共度一生,但是如果自己以谁爱我,我就爱谁的方式去恋爱的话。一旦有人表现出对自己的爱慕和追求,自己就会轻率答应。却没有认真考虑对方是否适合自己,这样的恋爱是无法获得圆满结果的,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第三,在这种情感观指导之下的恋爱无法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根据以上几方面分析,真正能够获得圆满爱情的方法是两个人之间彼此相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追求爱情,谁爱我我就爱谁的恋爱方式过于片面,根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爱情,如果以这样的情感观去恋爱的话,结果怎,还是让自己陷入情感的困境之中,不但不能找到幸福,反而会烦恼无限,因此这种情感观是不可取的。

祝你好运。

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一个人自身的个性、经历、信念等因素,客观因素则是指外部环境、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等因素。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详细讨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情绪的影响,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主观因素对情绪的影响

1 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固有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它包括情绪稳定性、情绪表达方式、情绪感受等方面。不同的个性特征会对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情绪稳定性较低的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而情绪稳定性较高的人则更能够自我调节情绪。

2 经历

一个人的经历包括生活经历、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方面。这些经历会影响一个人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对情绪产生影响。例如,一个人经历过失业、贫困等困境,可能会感到失落和绝望;而经历过成功、成就等经历的人则可能感到自豪和满足。

3 信念和态度

信念和态度是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系统,它们会对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一个人坚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和挑战,那么他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可能会更加自信和积极;而一个人对未来充满悲观和绝望的态度,则可能会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

二、客观因素对情绪的影响

1 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一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物理环境,包括天气、空气质量、噪音等方面。这些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例如,天气阴沉、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会让人感到不舒适和情绪低落;而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环境则会让人感到愉悦和轻松。

2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它包括社会价值观、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方面。这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从而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表达。例如,一个人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强调个人自由和独立,那么他可能会更加自信和自主;而一个人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那么他可能会更加重视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

3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一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家庭关系、亲密关系、友谊关系等方面。人际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例如,家庭关系和睦、亲密关系稳定的人可能会感到快乐和满足;而遭遇亲密关系破裂、人际关系紧张的人则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抑郁。

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关系

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有相互作用,也有相互影响。主观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对客观环境的感受和态度,从而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表达。例如,一个人情绪稳定性较低,可能会对外部环境中的负面刺激更加敏感,从而导致情绪波动较大;而情绪稳定性较高的人则可能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保持较为稳定的情绪状态。

另一方面,客观因素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经历、信念和态度等主观因素,从而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表达。例如,一个人生活在贫困和艰苦的环境中,可能会对未来充满悲观和绝望的态度,从而导致情绪低落;而生活在富裕和舒适的环境中的人,则可能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从而保持较为积极的情绪状态。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个性、经历、信念和态度等因素,客观因素包括外部环境、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等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对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关注和掌握这些因素,从而更好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努力尽可能做到不带个人情绪去教育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带情感或没有人性的理解和关怀。说到底,我们也是人类,也有情感反应和情绪波动。

首先,教育是一项相对客观的事业,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等方面。我们应该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教育活动中冷静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减少主观意愿对于学生进行干预或者偏见。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来淡化自己的情感反应。当某些情况发生时,我们可能会被激怒或者失落。但如果我们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独立于这些事物之外的人,就可以保持冷静思考。例如,在处理某个问题时,如果一个教师很沮丧或者想哭,可以试着让自己暂停一下行动,并提醒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此外,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一些客观、科学和良好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例如,在处理某个学生的问题上,教师可以将自己置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尽可能多地听取意见和反馈,并采取最合适的方式协助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教育需要把握好情感与理性的平衡点。我们可以尽量避免个人情绪的影响,但也不能完全舍弃人性关怀等方面。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我们才能成为更专业、更负责任的教育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402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