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唯物主义 唯美主义 举例

什么是唯物主义 唯美主义 举例,第1张

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 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

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 美的至上主义"。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

英国的颓废派作家们受瓦尔特·佩特的影响非常大。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颓废主义者们接受了这一观点。法国哲学家维克多·库辛和奥菲尔·戈蒂埃在法国推广了这一观念,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唯美主义运动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

唯美主义视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和雪莱为先驱,也受到了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在英国,唯美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卡·王尔德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这两个人都接受过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和唯美主义运动有关联的艺术家包括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和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唯美主义思潮对室内设计也产生了影响。唯美主义的室内设计师们喜欢以孔雀羽毛和蓝白相间的中国瓷器作为装饰。唯美主义运动曾经受到来自杂志《笨拙》以及吉尔伯特和苏利文的小歌剧《忍耐》的嘲讽。

唯物主义(materialism)

涵义概述

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辨证唯物论的代表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唯物辩证法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范畴。在部分国家的宣传材料以及中高等教育的哲学课程中对于唯物辩证法有如下的描述:“由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本身抽象出来的,因而它们既是客观事物本身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认识的普遍规律,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不是一种僵死的体系,它随人类的实践运动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含义、新的范畴、规律产生出来。”

世界范围内,并非所有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哲学研究人员都认同辩证唯物论这一哲学流派。爱因斯坦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阅读完毕后曾做出这样的评价:“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疯人之作。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勉强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02页)

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国古代“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80):“火”是万物的本原,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这个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②机械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但又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这三个根本缺陷。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要内容

对立统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部分组合而成的。 例如, 电现象中包含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原子是一个整体但也是由相反电荷的氢核和电子所组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统一思想来自黑格尔。

毛泽东所著《矛盾论》对对立统一有详细论述。

质量互变

物质的属性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质是指物质的性质,而不是质量;量是指衡量物质处在的某种状态的数量。从量变到质变,就是说物质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在每次由一种性质变化到另一种性质的过程中,总是由微小的变化(称作量变)慢慢积累,微小的变化的积累最终导致物质由一个性质变化到另一个性质。

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原理来自黑格尔的正-反-合三阶段论:“正”态事物由于内部矛盾的发展,会过渡到反面,成为“反”阶段,这是第一个否定;由反阶段再过渡到它的反面,是为否定之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后,事物虽然回到“正”态,但已不是原来的状态,而是更上一层楼。

中国民间谚语“物极必反”就是第一否定;“否极泰来”则是否定之否定。

物质和意识

①思维和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别;

③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知识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通常说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它是指,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这是对实际存在的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正确揭示。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决定哪个;二是,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存在。对这两方面的正确回答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可见,这里所回答的第二个内容,与前面说的第二个内容不是一回事,两处说的“关系”是有不同之处的。

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史的总结,历史上的哲学,都以不同形式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新的高度上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进一步科学地指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人类世代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与唯心论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明朝王夫之(船山):“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①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创造、决定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事先。”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③宗教:上帝、神创造和支配世界唯心主义两种形式,虽有某些差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真实关系,背离了自然科学和人们的实践经验。

理论上是冲突的,浪漫主义偏重感性和理想,唯物主义则偏重理性和现实。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与现实主义被并称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夏尔·波德莱尔给的定义是:“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唯物主义,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认有全知者存在。唯物主义认识到上述论断包含矛盾,但是不试图解决这个矛盾,而是把它承认下来。一神论也承认矛盾是存在的。

根据本原数目的不同,唯物主义分为两种,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一个本原,也称之为机械的唯物主义。二元论的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和运动两个本原,也称之为辩证的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主义没有区分自然的运动和人的运动,对人的运动也不作生产、实践和思辨的区分,认为它们在本质上一样的,可以用时间作为尺度统一衡量。

唯物主义(materialism)

[编辑本段]涵义概述

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出于对物质的反应。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辨证唯物论的代表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唯物辩证法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范畴。在部分国家的宣传材料以及中高等教育的哲学课程中对于唯物辩证法有如下的描述:“由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本身抽象出来的,因而它们既是客观事物本身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认识的普遍规律,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不是一种僵死的体系,它随人类的实践运动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含义、新的范畴、规律产生出来。”

世界范围内,并非所有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哲学研究人员都认同辩证唯物论这一哲学流派。爱因斯坦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阅读完毕后曾做出这样的评价:“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疯人之作。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勉强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02页)

[编辑本段]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国古代“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80):“火”是万物的本原,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这个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②机械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但又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这三个根本缺陷。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编辑本段]主要内容

对立统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部分组合而成的。 例如, 电现象中包含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原子是一个整体但也是由相反电荷的氢核和电子所组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统一思想来自黑格尔。

毛泽东所著《矛盾论》对对立统一有详细论述。

质量互变

物质的属性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质是指物质的性质,而不是质量;量是指衡量物质处在的某种状态的数量。从量变到质变,就是说物质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在每次由一种性质变化到另一种性质的过程中,总是由微小的变化(称作量变)慢慢积累,微小的变化的积累最终导致物质由一个性质变化到另一个性质。

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原理来自黑格尔的正-反-合三阶段论:“正”态事物由于内部矛盾的发展,会过渡到反面,成为“反”阶段,这是第一个否定;由反阶段再过渡到它的反面,是为否定之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后,事物虽然回到“正”态,但已不是原来的状态,而是更上一层楼。

中国民间谚语“物极必反”就是第一否定;“否极泰来”则是否定之否定。

物质与意识

①思维和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别;

③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知识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通常说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它是指,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这是对实际存在的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正确揭示。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决定哪个;二是,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存在。对这两方面的正确回答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可见,这里所回答的第二个内容,与前面说的第二个内容不是一回事,两处说的“关系”是有不同之处的。

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史的总结,历史上的哲学,都以不同形式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新的高度上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进一步科学地指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编辑本段]与唯心论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①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创造、决定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事先。”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③宗教:上帝、神创造和支配世界唯心主义两种形式,虽有某些差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真实关系,背离了自然科学和人们的实践经验。

[编辑本段]什么是唯物主义

彭哲也

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承认物质与意识相区分,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简单地说,只要承认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

曾经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上帝让一个神去统计这个世界上好人和坏人各为多少。这个神先去统计这个世界上的坏人有多少,结果却深感工作量之大。于是他改变方法,转而专去统计好人有多少。结果一下子就完成了任务。

既然这个世界上的唯心主义的各种表现各不相同,但真理只有一个。所以我们简单地定义一切反唯物主义的都是唯心主义,这样就简单地明白地定义了唯心主义。

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上意识与物质没有区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意识而没有物质。既如此,物质对意识的终极决定作用当然就不存在。主观有神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不灭的。这样就直接或者变相地承认了人死后人的意识化为灵魂。既然意识是不灭的,那么物质对意识的终极的决定作用也就不复存在。彻底的客观有神论认为,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而神是自造的。彻底的客观有神论所谓的神必是人格化的。所以这种神可以归入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意识的范畴。由于客观有神论认为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那么对这个世界起终极决定作用的当然就是神了,那么对人的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当然的就是神了,而不是物质世界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东西是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更有一种二元论哲学,这种哲学否认物质决定意识,也否认意识决定物质。但它既否认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那么它同样的是属于我们所说的唯心主义的范畴。还有一种泛神论。这种泛神论所谓的神未必是人格化的,但这种神是所谓的超自然力量。如果这种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话,那么对这个世界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无疑的也是这种超自然力量。所以同样的是,泛神论也否认了物质世界对意识的终极的决定作用。

从上面我们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非常明白地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所以这个定义是站得住脚的!

[编辑本段]重要补充

彭哲也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过度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作用,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过度地夸大物质对意识的作用,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它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中才能够终极地检验真理而无论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它们基本的方法论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割裂,它们对真理的证明,总是妄图在意识内证明一切,反对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于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割裂,所以把二者同称为唯心主义这个方法论才是二者最本质的共同

警告:请不要宣扬:“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这一类观点! 无疑,唯物主义跟唯心主义存在本质矛盾,但谁对谁错尚无定论,百科只需要不带感情色彩的介绍,不要把偏见带入其中!

[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名称唯物主义

拼音wéi wù zhǔ yì

解释以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近义词唯物论

反义词唯心主义

现在大多数的人都是唯金主义

唯物主义者

哎。。但是站在间接的角度去看

还是爱情值钱

你可以用爱去改变一个人

但是你可以用钱改变如果你浪漫主义者那么爱情比较重要

现在大多数的人都是唯金主义

唯物主义者

哎。。但是站在间接的角度去看

还是爱情值钱

你可以用爱去改变一个人

但是你可以用钱改变一个人么

金钱固然重要,但是却不能和爱情相提并论,钱是可以买到一切,可是唯独买不到真爱,买不到幸福。一个人就算你有再多的钱,

既然这个世界上的唯心主义的各种表现各不相同,但真理只有一个。所以我们简单地定义一切反唯物主义的都是唯心主义,这样就简单地明白地定义了唯心主义。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上意识与物质没有区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意识而没有物质。

“心外无物”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命题,也是中国哲学中最容易被人误解的命题之一。

很多人认为,物就是指物体、物质。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如果物指物体,那“心外无物”就是说人心之外没有物质存在,这不是说胡话吗?显然王阳明并没有这么糊涂。

事实上王阳明说的物,和人们在日常中说的物并不相同。王阳明对于物有明确的解释: 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果意在于孝亲,则孝亲就是一物,意在于忠君,忠君就是一物。

所以王阳明心学中的“物”,就是“意之所在”,翻译成白话就是“人意识的对象”。你此刻的意识观照在什么对象上,那一对象就是物。

如果理解了物的含义,我们就可以明白“南山花树”的故事是什么意思了。

有一天,王阳明的朋友指着南山中一棵开花的树问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

也就是说,你没看那花时,你是你,花是花,两不相干,花对你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成为你的对象。

只有当你看到那花时,花才进入了你的心中,成为你的意识的对象。从此花便在你的世界中占据了一个角落,你的世界有了花,花的世界有了你。

王阳明把物解释为意识的对象,主要还是为了阐释自己的“格物”学说。

朱熹将格物解释为研究客观事物。但是王阳明认为,朱熹的解释是错误的, “格”是“正”的意思,“物”是“意之所在”,因此格物的意思是:当你的意识在一件事情上时,你就堂堂正正地做那件事,让它符合你心中的良知。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梦露居士 ”,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它的出发点是:我活着的时候,能看到、知道各种事物,但我死了,一切事物就从我的脑海里失去了、不存在了。那么,在你(或者说人类)出生之前,你的父母是存在的(或者说世界万物是存在的)。(首)

心生万物,何止万物,整个大千世界都

是众生想心造出来的!

“心外无物”,“心外无法”,说得对极了!

“一切唯心造!”心没有了,心寂灭了,就

万物皆空。万法皆空。

一,心外无物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对不了解的事物不瞎说、不乱说,被人误解也不解释,清者自清。心理素质好,不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干扰内心,兼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二,心外无物即心内亦无物!

三,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心外无物所代表的常识也不同。心外无物,常理尚存!人生处处有“学问”。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是明代思想家王明阳先生的心学理论观点。

王明阳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没有“灵明”,天地万物和 社会 人生都将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无,因此才有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结论。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良知,如果识得“心外无物”之理那将“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重在解释“心”,告知世人做事须合天理,问心无愧,反之,天地万物皆为虚无即“无物”。

心学认为圣贤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为了遏制伪善流行,王明阳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一次,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王阳明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王并非指未见花时,花不存在,除了白痴才会这样认为吧。

未看花时,花与你同归于寂,表示花也有感知体验,你与未相遇时,彼此不在彼此的内心体验中,你对于花来说是无意义的存在,花对于你来说是无意义的存在,所以同归于寂灭。

当你与花相遇,则有相互提醒的作用,所以感觉到花的颜色一时也明白起来,花的生命也苏醒过来,这是二者互相交融的感觉。必须有一方是有感知的生命,才能有基于生命感知一方的相互体验。两块石头,即便叠压,也互相感觉不到对方,因为他们都没有生命,也就没有内心感知。但人与石头也能有基于人的感知的相互体验。

心外无物,是指基于内心能体验到为准,体验不到的,对内心来说,无意义,即可把它等同于寂灭不存在,而并未说它真的不存在。

心外无物,是人基于自己的内心感知,与外物的交往。

交往不到的,就于内心没有体验。凡是不存在于内心体验的,于内心体验无关的,体验范围外的物质,意识会自动湮灭它于内心的存在,不去想它,因为想它是毫无价值的。能感知的物体,都在心中,暂时感知不到的,暂时在心之外。所以,心外无物,并非是僵死的,凡是能入于个人体验的,都会入于心中,不入个人体验的,不相干的,死活于我何干,不管它,随它去,则不入于心中。

所以心外无物,即是拒绝无意义,不相干的事物占据内心,以能达清明之境。

交往到的,各自即时的体验会存留心中。虽有以往的体验,未见,则会空想回忆,则以往的体验会失真,与见到时会不一样,即空想回忆中的以往体验,是固定的,已逝的,静止的,不是活生生变化着的。

所以,王阳明是要讲求鲜活的个人体验,不能僵死地看待事情,不让乱七八糟的东西占据内心。

王阳明不是唯心者,他是基于个人感知体验的提升,以便有功效于外界的方法论者。

主体存在才是万物意义的支点!

“心外无物”是陆王心学的观点。

首先要理解“心即理”。

儒家孟子有重视“心”的传统,孟子的四心之说“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四心是孟子人性善的根源。

陆九渊接过孟子的思路,提出同心同理说,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相同的,都是同一个理。

“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

每个人的心都具有的普遍性,成为一个充塞宇宙的永恒之心。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理不在心外,与心是现实同一的。

其次,又“心即理”出发,把心本论贯彻到底,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把宇宙存在的价值纳入到“吾心”之中, 万事万物之理皆具于人心之中,万事万物的存在状态皆是由人心所关照,万事万物存在的意义也是由人心论断。

《传习录》“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所谓“ 心外无物”不是说具体的客观事物只存在人的心中,而是它们被人观照时,被人看时,才会“一时明白起来”,才会显示存在的状态和意义。心是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返身内求,外在世界尽管还在那里,但毫无意义可言。

这里的“心”不是一团血肉,而是指人的内在意识,人的知觉灵明。人的心(灵明)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

没有我的心,就没有价值判断和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我的心,我的灵明只有在与天地万物感应时,才会呈现出来。

超越生死方明白真正的心外无物。否则只是想象、猜测、思想而已。

所谓的心并不是心,只是取名为心。

一般的心指的是假心----思想(念头、精神、意识、欲求、理想、憧憬、想象、观念、概念、定义、判断、分别……)。

佛教的“万法唯心”的“心”与一般的心完全不同,唯有开悟、觉醒才明白,此“心”不能传递、表达,超越言辞,只可领悟。

所以,把佛法归结为唯心主义是天大的误解,是邪见而已。

物质主义者无法真正明白、理解佛经中的“万法唯心”的“心”。唯物主义思想是其明白、理解的障碍!

“心外无物”其实就是“万法唯心”的换汤不换药的说法,异曲同工。

放下“物质主义”、“唯心主义”、“钱权主义”等等各种各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假心),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是“心外无物”、“万法唯心”!

这“心”即佛,即当下,即不二,即圆满自在,即极乐,即智慧,即和谐,即永恒,即完美,即中道,即中庸,即至诚至善至情,即存在之源,即上帝,即真主,即慈悲,即良知,即妙明真心,即道,即超越矛盾,即超越生死……

心外无物乃心外有物,无能生有,心中承载万物自然心外无物,强调静心内省。我的浅见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揭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真理,就是告诉我们要打开自己的心门,直接在心上下功夫,开发自己心灵的宝藏,建设心灵品质,用以规范我们日常的行为。

圣贤智慧的奥妙就是提高心灵的品质,我们要充分地了解和实证圣人之道就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面临困难,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在事上下功夫,有时候,怎么都理不出一个正确的头绪来;在理上下功夫,偶尔会有一点点成就,但是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只有在心上下功夫,相互之间打开心门,坦诚相待,则就会事半功倍,成效显著,心上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就。

引导每个人在心上获得成就,在心上下功夫,建设崇高的心灵品质,这是阳明“心学”的根本。内心充满获得感,道和德也就会有相应的提升,我们就会进入事业发展的广阔空间,使自己的生命焕然一新。

“心外无物”的关键就是要明心见性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根本上就是品质高低的差别。心灵品质的高低体现在实质上就是明心和净心格局和境界的高低。

明心,就要深入了解心是身的主宰,是自己道德和思想的总源头。仁爱,智慧,胸怀都是藏在自己心里的无限宝藏,心胸越宽广,能量越高,事业成就也就越成功。

不要让不明和贪欲成为心的遮蔽,成为心的障碍,开发我们心灵的宝藏,去除不明和贪欲,提高心灵品质,从而主导自己的行为和作用。

净心,就是观照我们自己的念头,提醒自己不要有不好的念头。时常主动的反省和引导,持续净化心灵,就能把心中的贪念去掉,断除一切恶,行一切善。追求我们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梦想。

明心和净心二者是分不开的,没有明心,净心也就失去动力,没有净心,明心也只是做做表面的文章,不能持久和深入,只有相辅相成的相互发挥作用,才能拥有我们自在圆满的幸福人生。

有的人总有一副乐呵呵的心态,享受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喜悦,享受世间万物的美好。而有的人却总感受生命的艰辛,体验不到人生的美好,常常被困惑,绝望所笼罩。这就是明心和净心的程度不一样,没有充分开发自己内心的心灵宝藏,心灵品质得不到提高,成功也就无法实现。

如果一个心灵品质不好的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他就会传播他的偏知偏见,在大众面前推销他的歪理邪说,用他的歪理毒害民众的心灵,这种毒害要比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还要大,还要毒。

在圣贤的眼中,世间都是井然有序的遵循自然法则在运行,同时也引领着,让每个人都明心和净心,传递正能量,把我们正能量的行为贡献给 社会 ,让善德传播,不要让恶毒蔓延。

“心外无物”就是引导自己心存善念

圣贤的经典是指引我们的明灯,我们要与“致良知”结缘,主动引导自己内心永远心存善念。

与我们身边的人建立心与心的链接,只要有不好的念头,就立刻反省,绝不用不好的念头污染他人,因为不好的念头会变成相应的语言行为,只要说出来,做出来,就一定会伤害他人。要是心里不明的念头太多,则心也就变得阴暗冷漠,人生就会充满痛苦和烦恼。

明白了念头也是具有能量的,就能深切感受“心外无物”的道理,做到有利于自己身心 健康 ,向上发展的心的主人。

一个心底无私,心胸开阔的人,他的事业也一定很成功。

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打造我们美好的心灵家园,剔除内心的烦恼和痛苦,对的起我们自己的生命,不虚度不贪欲,为了自己的幸福,铭记圣贤的教诲,让我们的心时刻产生更好的念头,时刻牢记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这颗心。

王阳明做到了用至诚孝敬父母,用忠诚为朝廷办事,用良知教育弟子,我们与圣贤同行,把我们的心永远朝向光明,用圣人之道唤醒我们心中的智慧,改变自己,赢得自己的事业,赢得自己的美好未来,我们的人生就一定能成功。

打开心门,在自己的心上种一棵树,让我们拥有整片森林,提高心灵品质做到《中庸》“诚则明,明则诚,诚明相生”,一同成就伟大。

END

作者:五猫

以下是 整理的《跟马克思学“做人要实”》,希望大家喜欢!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革命导师马克思用其奋斗的一生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严”“实”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品格。每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不是这种精神的忠实践行者。单从“做人要实”而言,革命导师马克思就为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

马克思无限忠诚于人民。他爱憎分明,视权贵如粪土,公开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坚决抨击腐朽的社会政治制度,绝不做两面派。对劳苦大众近乎极端的大爱,赋予马克思必须时刻坚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清算一切唯心主义和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对党内外徒有其表之流,他坚定地展开彻底的批判,他无比诚恳地说:“任何科学的批判我都是欢迎的”。马克思锋芒毕露的批判姿态,使人们觉得他是个会“随时准备进入冲突之中”的“雷神”,但马克思事实上又是真实而坦诚,没有任何做作和矫饰的人。李卜克内西曾说,再没有任何人比马克思更忠诚老实的了。他不会“明明是无能而卑鄙,却硬装成高尚和尊严”,他“简直就是真实的化身,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只要是社会或政治方面不尽如人意,他总是“像个大男孩”般完全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毫不保留,他的脸就是他心灵的镜子。马克思不惧怕困难,敢于承担责任,哪怕是独自一个人承受着巨大压力,哪怕是创办一张当时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新莱茵报》。他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马克思从不投机取巧。这一点表现在治学上尤其明显。他脚踏实地,靠着勤奋努力,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研究不是为了应付,而是为了自己弄清楚问题”,“而且,没有一种研究是肤浅的”。为了尽可能地阅读原始资料并寻根问底,他几乎通晓欧洲所有的语言,50岁时,开始学习俄语。他要求自己必须深入研究数学、诗歌、小说和政治经济学、人类学,从不轻视任何知识。马克思不仅从不引证一件他尚未十分确信的事实,而且未经彻底研究的问题他也决不随便谈论。马克思在独自埋头揭示剩余价值理论时,“在他没有完全弄清这一理论的所有结论以前,他坚决拒绝发表关于这一理论的任何材料”,他“宁愿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半生不熟地遗留于身后”。每一篇稿件他都要反复推敲、修改、校对,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同时,在马克思看来,研究也不能回避现实实践,“如果一个有学问的人不愿意自己堕落,就绝不应放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应该像一条藏在乳酪里的蛆虫一样,逃避同时代人的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人是靠思想站立的,又因实践而强大。深刻思想指导下的丰富实践,使马克思对过去的反观比很多思想家都忧郁,而对未来的憧憬与推进却比许多思想家更具希望。

马克思公道正派。在给予他人应有的评价上,没有人比马克思更仁慈、更客观和更公正。马克思非常尊重他人诚实的劳动。保尔·拉法格就说,只有马克思参考原始资料时引用那些不知名的作家。《资本论》里就引证了许多无名作家的话。马克思认为,给这些第一个提出或第一次精确表达出某种思想的人署出姓名是给他们应得的奖励。人格价值本身就是马克思学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他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恩格斯说马克思的“一生可能有过许多敌人,却未必有一个私敌。”马克思做人的磊落伟岸令他的对手也不得不由衷地钦佩。

与文化/物质的二元概念相反,文化唯物主义的文化概念指的是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物质的东西或过程。威廉斯明确强调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历史唯物主义包含着……一种理解形形色色的社会和物质生产的方式……一种理解与作品相联系的且变化着的艺术范畴的方式。我把这种立场称为文化唯物主义。”但是将文化完全物质化,等同于物质过程,显然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模式有出入。事实上,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也是在修正上述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他认为,至少是部分马克思主义者沿用了浪漫主义的文化概念,将“文化”看做一种精神范畴、意识形式或知性和想象的产品,然后套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公式,让后者从属于并往往是机械地“反映”前者,结果是做出了许多已经被历史证明为十分荒谬的理论判断和“政治预言”。

可以说,威廉斯一方面反对将文化视为纯粹精神范畴的英国传统定义,另一方面想纠正将文化视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的某种马克思主义偏颇,这双重动机将“文化”概念径直推入和融入“物质”范畴之中。抓住这一点,就会深刻理解威廉斯“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命题中的“整个”二字的深刻含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051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