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叶集>的作者及其生平

<草叶集>的作者及其生平,第1张

  惠特曼

  《草叶集》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

  惠特曼从小热爱民主和自由,他只读过五六年书,十几岁就外出谋生。他当过排字工人、木工、泥水匠、农村教师和编辑等。惠特曼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他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开始写诗,于1855年出版了《草叶集》的第一版。他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说:“记着,这本书是我从1838年至1853年间在布鲁克林的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其中吸进了千百万个人和十五年的生活;那种亲密,那种热烈,那种陶醉,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的时代精神。诗人站在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讴歌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

  那里没有奴隶,也没有奴隶的主人,

  那里人民立刻起来反对被选人的无休止的胡作非为,

  那里男人女人勇猛地奔赴死的号召,有如大海汹涌的狂浪,

  那里外部的权利总是跟随在内部的权利之后,

  那里公民总是头脑和理想,总统,市长,州长只是有报酬的雇用人,

  那里孩子们被教育着自己管理自己,并自己依靠自己,

  那里事件总是平静地解决,

  那里对心灵的探索受到鼓励,

  那里妇女在大街上公开游行,如同男子一样,

  那里她们走到公共集会上,如同男子一样取得席次。

  《草叶集》中对大自然、对自我有着泛神主义的歌颂,泛神主义是崇拜大自然,以自然万物为神的;诗中极力赞美大自然的壮丽、神奇和伟大:

  攀登高山,我自己小心地爬上,握持着抵桠的细瘦的小枝,

  行走过长满青草,树叶轻拂着的小径,

  那里鹌鹑在麦田与树林之间鸣叫,

  那里蝙蝠在七月的黄昏中飞翔,那里巨大的金甲虫在黑夜中降落,

  那里溪水从老树根涌出流到草地上去。

  《草叶集》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我不知道这是《草叶集》的第几版。最早的一版《草叶集》出版于1855年,但显然惠特曼之后一直有对其做增补创作,一直到他人生的最后阶段。所以作品集中会出现SANDS AT SEVENTY这样的Section也就不足为奇了。

  惠特曼的诗作在美国的文学史上究竟占对重要的位置,我不敢评说。他的诗作并不完美,有时甚至不能称得上优美,太过雄性主义的高声呐喊,也会让人觉得刺耳、更会让人腻。但是它绝对是一次新鲜而有力的尝试,即使不能接受,但也对少会受其感染。有时一部作品的意义甚至不需要从其文字里去寻找,只需要感受一下它文字周围散发的那种激情,你就能和作者产生共鸣——就好像一首很有感觉的歌,可能你听不懂它的歌词,可能它的曲调经不起推敲,可是它就是能很轻易地将某种情感传递到你的心底,产生撞击和回响。《草叶集》留于心中的就是这种回响。

  1.I hear America singing

  我不是美国人,但是在惠特曼充满爱和自豪的文字底下,我也忍不住地喜欢美国(好吧,我本来也不讨厌)。

  惠特曼是绝对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诗作里经常出现美国各处的地名,他如此自豪的将美国的大好河山全部化在自己的作品里,他觉得那无疑能最好地表现他的思想。

  是的,他的思想就蕴含在美国的山山水水中,就紧握在那些新移民——那些工人、木匠、船夫、耕童——的手中。美国,这个新生的国家,他将完全摆脱那些古老文明的陈腐,有一种新的精神将在这里萌芽,他将成为新纪元的引领。

  是的,这就是惠特曼所坚信的——这个百分之百的、顽固的民族主义者!

  于是,他说:

  Ages, precedents, have long been accumulating undirected materials,

  America brings builders, and brings its own styles

  The immortal poets of Asia and Europe have done their work and pass'd to other spheres,

  A work remains the work of surpassing all they have done

  ("By Blue Ontario's Shore")

  他说:

  Any period one nation must lead

  One land must be the promise and reliance of the future

  ("By Blue Ontario's Shore")

  那谁将以这个领导者的姿态,在新的世纪里出现?对于惠特曼来说,毫无疑问,那只能是美国。

  于是他高唱着:

  I hear America singing, the varied carols I hear

  ("I Hear America singing")

  除了赞歌,只有赞歌;不只他唱,所有的美国人,在他看来,都会跟着他一起唱。

  2 为民主呐喊

  显然,惠特曼将自己作为一位斗士。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唤醒每个人对民主的意识——虽然他似乎并没有讲清楚过他心目中的民主究竟是什么。

  但是显然,惠特曼渴望着平等——女人与男人的平等,黑人与白人的平等,穷人与富人的平等。他渴望着完全和睦的世界——这简直就是只存在理想中的国度。

  他说:

  The earth to be spann'd, connected by network,

  The races, neighbors, to marry and be given in marriage,

  The oceans to be cross'd, the distant brought near,

  The lands to be welded together

  ("Passage to India")

  他为那些已经倒下的民主斗士哭泣,他说你们的死将被人铭记,曾经钉过你们的十字架将唤醒迷茫中的人们。在这些已经逝去的先驱之中,他最崇敬的是林肯。他为林肯的逝去而难过,那么真实,是对统一战线的同志的心心相惜和不舍。

  他说:

  O CAPTAIN! my Captain! our fearful trip is done

  ……

  But O heart! heart! heart!

  O the bleeding drops of red Where on the deck my Captain lies,

  Fallen cold and dead

  (O Captain! My Captain!----MEMORIES OF PRESIDENT LINCOLN)

  3 All Is Truth

  惠特曼的真理不存在于经史子集中,他对那些是唾弃的,他认为那些陈腐的旧典籍、旧思想应该被抛弃。他崇拜的是他通过他的双眼所看到的——雄壮的自然、无所不包的宇宙,他认为那些才是真理的终极存在。

  他宣传着自己所认为的MODERNITY,虽然那何尝不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复古,古到了耶稣诞生之前。

  4 对自己的反思

  显然有人质疑过惠特曼,问他究竟想用他拿没有韵律之美的文字给他的读者传达些什么?

  可能是想解答这样的疑问,所以惠特曼一遍遍地增补着他的《草叶集》,希望最终能让读者领悟自己的意图。

  他说:

  I am he who walks the States with a barb'd tongue, questioning every one I meet,

  Who are you that wanted only to be told what you knew before

  Who are you that wanted only a book to join you in your nonsense

  ("By Blue Ontario's Shore")

  惠特曼心目中的美国是新民主的繁荣地,他觉得与这种新民主共生的不能再是那些宫廷式的陈词滥调。他想为他的美国带来新的气息,

  他说:

  The conceits of poets of other lands I'd bring thee not,

  Nor the compliments that have served their turn so long,

  Nor rhyme, nor the classics, nor perfume of foreign court or indoor library;

  But an odor I'd bring as from forests of pine in Maine, or breath of an Illinois prairie,

  With open airs of Virginia or Georgia or Tennessee, or from Texas uplands, or Florida's glades,

  Or the Saguenay's black stream, or the wide blue spread of Huron,

  With presentment of Yellowstone's scenes, or Yosemite,

  And murmuring under, pervading all, I'd bring the rustling sea-sound,

  That endlessly sounds from the two Great Seas of the world

  ("Thou Mother with Thy Equal Brood")

  所以你明白了吗,如果这本诗集给了你意料之外的粗狂而情感丰富的一击——无论你是否欣然接受——他已经成功;如果这本诗集曾经给美国文学界带来过争议——无论是否每个美国人都能认同——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

  第一章古代文学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 古代文学概述

  一古代希腊文学。(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主要特征:

  ★★理解后简答题

  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

  1、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等二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

  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

  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独唱琴歌代表诗人

  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代表作《胜利颂》

  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

  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v@hIT'#d_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9)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几次著名的战役后,出现了正式的历史著作。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

  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对话录》。

  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

  主要成就: 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 `

  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5b98ab010004yn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这里很全,你可以自己下来看看!!希望能对你有用。

第十一章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基本要求

了解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发展概况;掌握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了解马克&middot吐温的生平与创作,掌握其各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哈克贝利&middot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二、重点及难点

废奴文学;《草叶集》的浪漫主义特色;欧&middot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哈克贝利&middot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三、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 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发展概况。

二、 斯托夫人和希尔德烈斯的创作。

三、 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及其《草叶集》。

四、 欧&middot亨利的短篇小说创作。

第二节 马克&middot吐温

一、 生平与创作。

二、 重要作品:《竞选州长》、《镀金时代》、《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三、 《哈克贝利&middot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惠特曼作为一名拥有强烈时代意识及民族意识的作家代表,他的人生经历出乎人们的意料,他的一生只有有限几年的上学经历,10多岁就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他曾从事过多项劳动,包括排字工、水泥工、木匠、农村老师、报业编辑等。惠特曼热衷于学习,业余时间博览群书,他在诗集《草叶集》中,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赞扬了人民对劳动的热情,歌颂了标志着人类进步的美国的工业发展、科技创新以及物质、精神文明,笔调新颖,愉快自然,令人耳目一新。《草叶集》是惠特曼以一名现代诗人的角色而亮相诗坛的典型代表,因为这是惠特曼首次将科技发展、城市繁荣以及物质文明视为美丽的想象融入诗歌中。

一、《草叶集》的影响

《草叶集》的出现在当时的美国乃至世界诗坛激起轩然大波,轰动极大,它体现出来的创业及奋斗精神是空前绝后的,不管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一部开拓性的革命作品。内容上倡导的民族自强和创新意识令当时的美国心旷神怡,同时,它奠定了美国奋斗梦想的坚实基础;形式上,摆脱了感伤主义者一贯的低沉含蓄的感情基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健康向上的旋律,从而开创了一种集豪放肆意与收放自如为一体的全新诗体。这种诗体以万夫不当之势,奔腾狂飙,穿越大西洋,来到欧洲、亚洲,淹没了旧的传统诗体,迎来了诗歌的新时代。受自由诗体影响重大的美国诗人还有金斯堡、林赛、庞德和克莱恩。英国的王尔德、丁尼生、叶芝、史文朋、萧伯纳等人极为看重惠特曼,并对他的诗集《草叶集》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文坛的佼佼者智利诗人聂鲁达也对惠特曼的成就大为赞赏。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也称赞他是令人震惊的诗人。由此可见,惠特曼的《草叶集》无论是文学价值还是艺术魅力,对“世界诗歌历史的典范”的称谓都当之无愧。

惠特曼的新诗体的种子也在中国生根发芽,清新的草叶日渐茂盛,他被中国人铭记,受中国人民的尊敬。他的诗集点燃了年轻一代的创作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激情。在他的影响下,郭沫若创作了革命时代振奋人心的《报晓曲》以及《女神》等传世巨作,音符高昂,音调激越。惠特曼对人类的美好未来充满期望,他将创新融于诗集的创作中,惠特曼在我们心中滋长,并跟我们一起为世界和平而努力,为社会前进而奋斗。《草叶集》中所蕴涵的民族奋斗及创新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它的精神财富及其价值永远不会被磨灭。

二、《草叶集》的主题思想

民主思想在惠特曼的诗歌中随处可见。惠特曼热爱劳动,劳动期间培养了他淳朴的感情思想,孕育了他在诗歌中对劳动者的理解与同情,也为他诗歌中的民主情感打下了基础。惠特曼的一生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对平等的向往,对博爱的精神寄托,因此自由、平等、博爱贯穿了他诗歌创作的始终,而他的民主情结首先体现在他对废奴的支持态度上。他生活在美国阶级矛盾突出的时代,所以,当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南方的奴隶制度冲突尖锐时,他不畏强权,顺应历史,毅然参加了废奴运动,并用诗歌坚定了自己的立场。他在《我为带电的肉体歌唱》诗中对奴隶交易深恶痛绝的同时,体现了对黑人奴隶的不忍之情。在《自我之歌》中讲述了他帮助奴隶逃脱奴隶主统治的过程,暗含了他对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奴隶们深切的同情。南北战争爆发后,他撰写了《桴鼓集》,意在颂扬那些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美国劳苦大众。诗人在感情上与失去亲人的劳苦大众取得共鸣,打鼓,吹奏,唤醒沉睡中的人民走向战场,捍卫自己的尊严;他强烈唾弃惨无人道的奴隶制度,他的著名诗歌《哦,船长! 我的船长哟》就是为为了解放奴隶制度而牺牲的美国总统林肯谱写的,诗中体现了对死亡英雄沉痛的哀悼。他诗中塑造的人物角色多以劳苦大众为主,很少歌颂大人物,包括工人、士兵、农民等。在他诗歌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他看来,世界应该是平等的,没有种族、性别、贫富之分,因此各行各业的人物都能在他的诗歌中找到原型。

三、《草叶集》的诗歌形式

《草叶集》在形式上进行了巨大的变革,诗人大胆摒弃了传统诗歌的不足之处,在先前的音步和音律的基础上开创了自由诗体(Free Verse)的先河。它的独一无二却又无所不容的独特风格,对当时的诗歌界来说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自此以后,诗歌多以行中短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诗歌形式来表达诗歌内部暗含的节奏。在他的以抒情为主的长篇诗歌中,伴随着豪爽的情怀、恣意的想象和无所顾忌的言论产生的收放自如的音律、节奏。他的诗歌的的确确给我们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美感和一种全新的体验。

惠特曼不仅仅局限于诗体的创新,他还注意独特的诗歌语言的运用,他认为诗的实质来自于人的生命,人的灵魂,而不仅仅是韵律和格式。诗人在诗歌《草叶集》中用了大量的笔墨赞扬了普通劳动者,他们的“淳朴自然,新鲜活力,真挚热情”给诗人的创作带来无尽新意和灵感,这正是诗歌实质的真实体现,而所谓的格式和韵律,无非是诗歌的附属……诗歌中伟大的创作,对我们来说是等同的,因为我们也要从中获取美感,享受美感。所以说,相对总统而言,诗人才是广大群众的公断人。因此,《草叶集》是将民主诗歌语言应用于诗歌文学的典型,诗歌中“大众语言”的引入使得诗歌的表现形式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同时,在诗歌中点缀了“旧词新用”或“自创新词”的新形势,突破传统音步规则的局限,也从受约束的诗歌枷锁中解脱出来。因此,诗歌自由、平等的表现形式在《草叶集》里一览无余。

四、《草叶集》中的东方文化

惠特曼对各国的文化都有所研究,他善于在文化研究过程中汲取各族的文化精髓,他渴求美国民主文化独立,他在很早以前就接触过古印度诗歌,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1875年,他就收到一份来自他的英国朋友托马斯·狄克逊的圣诞礼物,一本古印度诗集,就是那本印度诗集勾起了惠特曼对印度文化的兴趣。他在《向世界致敬!》一节中提到“我听到印度人在向他的得意门生讲授三千年前诗人们所写并珍传至今的战争、格言和恋爱罗曼司”。说明惠特曼对印度的古诗歌情有独钟。能够排解困惑,激发灵感,给诗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创作灵魂的启迪。

东方文化对于惠特曼的诗歌创造意义重大,从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东方宗教的身影,尤其是佛教的身影。他认为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救世主,指引者,圣经,并且说:“我属于每一种类型、等级、阶层与宗教。”说明惠特曼认同自己属于其中任何一表现形式的观点。在《草叶集》的部分诗篇中,都有“天人合一”的体现,其中最形象、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就是《真我之歌》,惠特曼从中深深地领悟了自我与真我的相通性,因此他摆脱了幻想的局限,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扩展,灵魂加之肉体,使得惠特曼升华到另一种境界,一种超凡脱俗、至高微妙的境界,他感受得到万物间细微的喜悦。他的诗歌处处暗含了对万物的关爱,包含了对万物一体的崇高领悟,这与佛教的教义如出一辙。此外,惠特曼对不幸的人们坚持不懈地帮助与照顾以及对世间万物客观生动地描述,都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悟性,认同万物一体,且能够对世界万物关爱怜悯,甚至小到蚂蚁和极其微小的生命。

五、结语

惠特曼的“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他建立了独一无二、坚不可摧的美国本土诗诗体,影响了全世界,自那以后一个世纪以来,虽然诗风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在精神上相悖,但实质上都脱离不了惠特曼的诗歌精髓,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在根基不变的基础上展示艺术上相对自由的诗歌表达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惠特曼可以跟贝多芬相媲美,他的诗歌《草叶集》是生气勃勃、香气弥漫的芳草,滋生于美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它是惠特曼毕生的创作结晶,也是一座遥不可及,不可跨越的里程碑,在美国的诗歌史上熠熠生辉。《草叶集》中的民族和民主思想蕴涵了深邃的精神意义,展现了惠特曼强烈而火热的激情。《草叶集》作为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影响着美国,影响着全世界。

[参考文献]

[1] 聂秋雨论诗歌翻译的“忠实”与“叛逆”——惠特曼《最近紫丁香在前院开放的时候》四种中译文评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2] 卢晓白惠特曼的诗学思想及《草叶集》的艺术魅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3] 朱纯林狄金森与惠特曼诗歌中“草”的含义对比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9)

[4] 赵彤沃尔特·惠特曼:美国诗歌史上的一盏明灯[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作者简介]

王艳玲(1978—),女,吉林市人,本科,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和语言学;王冬兰(1980—),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18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