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是时代和个性的产物。出于社会环境和自身的才能,使音乐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内容的扩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的曲式布局,动机型的主题运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基础上的离调变音体系,成为贝多芬的和声风格特征;灵活的离调转调和大幅度的节奏对比及力度对比,对于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对位法的运用,乐队音响的组合,钢琴音乐的写作,都有鲜明的特点。贝多芬集中了古典主义音乐的精华,开拓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因此,莫扎特早就说过:“震惊寰宇的将是他 ——贝多芬。”
克洛德·阿希乐·德彪西,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是欧洲音乐历史转折关头的重要人物,他所代表的风格成为连接传统和未来的纽带。
还在巴黎音乐院学习期间,德彪西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具有敏锐、新颖的音响感觉,厌烦传统和声的繁琐规则。他虽于1889年获得官方颁发的“罗马大奖”,但依旧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个性。1885年赴意大利深造。1887年返回巴黎后,常和印象派画家和象征派诗人交往,创作逐步呈现出个人的独特风貌。这是他创作的第一个时期。
德彪西独特的个人风格成熟于九十年代,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特征是:擅长用色彩斑斓的和声、细腻透明的配器、变换丰富的织体,描绘自然景物或风土人情,强调主观感受和直觉印象,音乐往往具有朦胧、飘忽、空幻、幽静的气氛。正是由于这些与印象派绘画风格相似的特征,德彪西的音乐被称为印象主义音乐。
他主要的代表作品有: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管弦乐组曲《夜曲》,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月光》、《帆》等均被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的杰作。
由于健康和战争的原因,德彪西晚期的创作量减少。作品体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音乐语言的继续复杂化,突破了传统的和声与形式的约束,出现了多调式因素;另一种是回复到法兰西古典器乐曲的传统道路,两者都预示了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开始患了致命的癌症,在备受折磨之后,于1918年在德军猛攻巴黎的炮声中悲愤地去世。
德彪西是法国最富于创造性的作曲家之一。毕生致力于音乐艺术的“革新”。他独特的、被称之为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特征是:音乐较少激情,避免文学性的叙事,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暗示多于直率的表达。德彪西的创作视野比较狭窄,对自然景物画面的描绘,引起人们遐想的声音,对早已消逝的梦境的回忆以及某些生活场景的再现等,是他作品内容的主要领域。但在这一范畴中德彪西达到了那一时代的最高成就。
在西方音乐中,描写月光的作品最著名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与德彪西的《明月之光》,两者都称为《月光》。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既有从视觉的角度来描写月光,又有内心所赋予月光的某种心理起伏。对《月光》的光线背景的描述和人心的思维与逻辑情绪之间的比拟,成为德彪西《月光》的音乐主题。同样,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质,对于德国著名古典浪漫派作曲家贝多芬而言,他的《月光》似乎更注重心灵的起伏与表达。如果说德彪西的《月光》是从外部的视觉来描写自然景致,从而引起了视觉印象的变幻,那么贝多芬的《月光》第一乐章,可以说是从内心来审视心灵的世界,升华了对英雄的赞美。英雄内视自己灵魂深处的幻想、诗意、渴求、欲望,从而谋求某种心灵的平静。《月光》是德彪西钢琴作品《贝加玛组曲》中的第三首,是其钢琴作品中最流行的作品之一,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向印象主义风格过渡的作品。这是一首优美、明净且充满诗情画意的钢琴曲,以视觉艺术轻柔的笔触、清淡的调色板,以浓郁的调性(降D大调)、清澈的和声与流动的织体,给我们带来了音乐视觉下的关于月夜明净的大自然之情景。其曲式属再现三段体结构,且首尾相呼应。
前者是奏鸣曲,后者属《贝加莫组曲》第三乐章
如果说“静”是贝多芬月光的最大特点的话,那么“动”便是德彪西月光的精髓所在。在他的音乐里,月光如水般倾泄,缓缓流淌,充盈整个房间。德彪西的音符是有些离散的,打散了旋律。然而散而不乱,像是溢出的水银在地板或是台阶上走走停停。每一个音符,都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
贝多芬的月光是月光下流淌的故事,那流畅的旋律将故事娓娓道来;而德彪西的月光就是月光本身,一夜倾城。
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克洛德·阿希尔·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生于巴黎近郊的圣日尔曼·昂莱,7岁时开始学钢琴,但是他的音乐才能在10岁时就被肖邦的一位女学生发现,从此,音乐成为他的终身事业。德彪西从小就具有高尚品味,当同伴对那些便宜的糖果垂涎欲滴的时候,他却宁可选择一小块精致的蛋糕。当然长大后他也成为品味超卓的人士,买的书籍、印刷品无不美轮美奂。在饮食方面,他非常讲究,是个偏好鱼子酱的美食家,穿着更是尽善尽美、精心搭配,时尚所流行的衣饰都曾出现在他身上。总之,德彪西重质不重量。
1873年,德彪西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进行12年的专业学习。作为一个天生的叛逆者,德彪西有满脑子疑惑,往往提出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而自己却不以为然。他在音乐学院学习时也对老师提出诸多挑战,令法朗克、纪罗等音乐家七窍生烟,火冒三丈。而他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趣味,在这些年间有着决定性的发展。德彪西在这期间写出的一些浪漫曲,如《曼陀林》、《木偶》等,反映出他对独特的音乐语言的探索已经颇有一番新意而有别于同时期的后期浪漫主义。与此同时,他那精于感官享乐和讲究贵族气派的性格特征,也有十分鲜明的表现。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子》获得盼望已久的罗马大奖,作为获奖者的一种物质待遇,他在罗马美第奇别墅生活了3年。
19世纪80年代末,德彪西从罗马回国后,便同象征派诗人和印象派画家开始密切交往,就此进入他创作的成熟和繁荣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20年间,他的创作总结了欧洲音乐前一时代的成果,又为音乐的下一个新的时代开辟了道路,成为架通两个世纪的重要桥梁。由于他的具有开拓意义的创作,法国音乐在20世纪音乐文化中得以占有重要的地位。
德彪西也崇尚印象的瞬间交替和变幻,为了追求自由的色调对比,他套用姊妹艺术创造的先例——他运用暗示的功夫不下于马拉美,也学魏尔伦那样表达介乎语言与音乐之间的模糊不定的意境。尽管德彪西对当时人们称他为“印象主义者”一事极为反感,他倒确实是印象主义乐派的创始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彪西写了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英雄摇篮曲》和《无家可归的儿童的圣诞歌》,表明了他的爱国热忱。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都签署了“克洛德·德彪西,法国音乐家”的字样。
德彪西的晚年是在疾病中度过的,他感到沉重的压抑,但依然挣扎着坚持写作。这时,他重又回到19世纪90年代接触过但中断了20多年的室内乐创作,可是计划中的6首奏鸣曲只写出3首。1918年3月25日,德彪西逝世于巴黎。
德彪西的钢琴小曲《月光》是一首迷人的作品,它以轻盈的乐音描绘出这样一幅静寂怡人的意境——在空中浮动的融融月光,辐射到夜晚的每个角落,柔和地笼罩着万物。此曲灵感源于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同名诗篇,原诗描绘几个已故舞人在月光下跳着魔鬼般的舞蹈。不过德彪西的音乐着重于描绘月光的美丽与神秘。
1892年至1903年是德彪西创作的黄金时期,《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是印象主义乐派唯一的一部歌剧,也是德彪西创作风格的一次集中体现。这部歌剧是德彪西用了近10年的时间根据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写成的,它来自于德彪西在各种音乐领域中的不懈探索。歌剧的每段音乐在舞台上都显得色彩斑斓,绚丽夺目,抒情性和戏剧性、欢快的基调与悲剧的色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音乐产生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三)德彪西的“自由节奏”
从上文来看,德彪西的《版画集》里有许多关于微妙的速度变化的提示,钢琴家们对《版画集》的演绎也充满了丰富的“自由节奏”——Rubato。提起Rubato,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是肖邦。肖邦的自由节奏是有张有弛的,即渐快要以相应的渐慢来补偿。反之,渐慢要以相应的渐快来补偿。这种补偿意在寻求音乐表现上的某种平衡。在德彪西的作品里,类似的“借贷”与“补偿”也随处可见,其隐含的Rubato之多可与肖邦钢琴音乐作品中的Rubato相媲美。
可以说德彪西的作品与肖邦的作品在音乐创作上存在着某些共通之处,即他们都注意到了细微的速度变化对整体演奏效果所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共通与德彪西对肖邦音乐的迷恋有一定的关系。德彪西还在童年时代就在其启蒙女教师M弗莱薇(肖邦的学生)那儿接触到了肖邦的作品,肖邦诗人般的气质
深深感染了德彪西。或许正是缘于对肖邦音乐的迷恋与喜爱,德彪西把这种情感溶入自己的乐思中。从以下几点,我们可以感受他们之间的师承关系:
1肖邦的作品大多为ABA’再现的三部曲式,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也大多是ABA’再现的三部曲式。它们通常在再现段时回到乐曲开始时的速度。
2肖邦在谱上标有较多的关于减速、加速或恢复原速的速度提示,如accel,rit和atempo;德彪西总是细心地在乐谱上注上各种关于速度的提示,其中以Retenu,tit和tempo1°最常见。
3肖邦的作品里含有很多的Rubato;德彪西的钢琴作品里也含有很多Rubato的因素。
除了以亡的这些共通之处,德彪西也显示了与肖邦所不同的一面:德彪西音乐作品巾速度的转换显得更为丰富与复杂化。如,在德彪西的作品里有时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速度转换,从而造成类似“块状”般的衔接效果;有时乐句之间的速度转换顺畅而自然,从而又具有了“流休式”的绵延效果。如《格拉纳达之夜》里的第23至26小节,这里作曲家所标注的自由速度是专门针对这四小节而言的,而不是就一个较长的段落而言。因此,不论是从节奏音型上,还是从速度上,都与前几小节(第17至22小节)和后面的几小节(第29至32小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如该曲第15至16小节也与其前后的音乐材料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对比。钢琴家哈莫夫斯墓在《德彪西的速度记号和速度的细微变化记号的某些特点》上是这样描述作曲家的这种“侵入的rubato”:“作曲家开始愈来愈少用那决定全曲或大段的速度的记号tempo rubato,而开始只在那突然侵入业已确立的节奏进行和显露最独出心裁的形象的轮廓的色彩的短片段(1至2小节内)中标出rubato。在这些时刻音响也许是最微妙和光彩夺目的;进行可能是或全是‘紊乱的’或只是稍稍变了形的。演奏者应当把独出心裁的‘混乱’带入进行中,而这‘混乱’的魔力是德彪西的音乐所特有的。”可见,这种插入的、局部的、“块状”般的速度变化是德彪西钢琴音乐里特有的重要特征。
另一种“流体式”的速度变化,即随着音乐的进行在演奏中对音乐作品中的速度进行微妙的调整。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作曲家在其乐谱上频繁标注的rit及其在演奏中的运用而得到印证。
不论是“流体式”的速度变化,还是“块状式”的速度变化,它们都是自由速度(temporubato)的一种形式。帕德雷夫斯基认为:“自由速度与节拍器永远是相敌对的,但从很久以前它就是音乐的亲密朋友。其起源较浪漫派音乐及莫扎特、巴赫都更早。在14世纪之初,弗雷斯科巴尔迪(Girolanao Frescobaldi)即已充分使用。”⑦可见,自由速度并非肖邦或某位作曲家所独有,它很早就存在了。德彪西《版画集》里的“流体式”或“块状式”的速度变化只不过将自由速度加以充分的利用和发展。
由此可见,不论是对作曲家的乐谱进行研究,还是对钢琴家们的诠释进行比较研究,德彪西钢琴音乐给人的感觉是其音乐似乎总是在不断变化的速度中进行,音乐自由而灵动,流动的音符产生了一种类似于画面切割、转换的效果,特定的音乐情境转而切人另一音乐情境而没有过多的停留和过渡。而这也正是德彪西的“自由节奏”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德彪西钢琴作品里这些细微的速度变化是我们学习、演奏的重点和难点。然而由于过度的白山较之严谨守法更为有害,因此在学习《版画集》时,我们要更加严格地遵循作曲家所标注的速度标记,要对其标记加以正确的理解并采用适当的速度加以表现。惟有忠实地按音符的时值来弹奏,并根据谱面上的速度标记来弹奏,我们的演奏才能达到作曲家所设想的艺术效果,才能把那些流动的画面适时地“展现”在听众的面前。正如法国著名的女钢琴家玛格丽特隆在《和德彪西在琴旁相处》一书中所写的“他(德彪西)的音乐蕴蓄着如此内在的组织性,人们的即兴感觉干脆是不可靠了。”因此,惟有凭着理智的头脑、灵活的手指、细腻的情感和严密的组织性,我们才能准确地再现作曲家的艺术构思,让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充分地展现出它的魅力。
1、罗伯特·舒曼: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bai》、《C大调幻想曲》、《童年情景》等。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舒曼狂喜的、热情的精力增加了他音乐的个人特征。他关注高于他内在自我和灵感的源泉,无论是霍夫曼还是克拉拉。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
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3、舒伯特:代表作:《未完成交响曲》;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
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4、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代表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5、弗朗茨·李斯特:
代表作《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
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印象派画家所要捕捉的是光影感觉,而德彪斯就像这些画家一样,他尝试以音乐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绪,而且要用最经济的方式把某个念头的正确本质凝塑下来。
德彪西可说是一位革命性的音乐家,他创新和声与旋律,在他的音乐中,色彩、音色与节奏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和声与旋律。虽然他的作品还存在著调性,但是几乎已经濒临溃散的地步。经过德彪西创新之后,音乐创作就不再被既定规则所限制,改革风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德彪西的乐曲几乎都有标题,但并不表示他有意创作标题音乐,他从不说故事的,宁可给听众一个印象,他的音乐只是暗示人们某种意象,而不明白的指出。德彪西曾说:“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诺诺企图制造意义的音乐”。
德彪西穷其毕生精力要将钢琴从电光石火声音中释放出来,弹琴时就像直接在琴弦上挑抹,未曾经过琴键与琴槌干预,大量运用踏板创造出前所未有效果,从他指尖流泻出来的音韵简直就是一首首清澄优美的诗歌。
节选自
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克洛德——阿希尔·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奠基人和完成者、现代音乐创始者,是打开20世纪音乐大门的人。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出生在巴黎近郊圣日尔曼恩雷一个小陶器店主家里。他的父亲不懂音乐,希望儿子成为一名船员。德彪西却对音乐有异常浓厚的兴趣,具有精细的鉴赏能力。
德彪西7岁向婶婶学钢琴,8岁向肖邦高徒富劳维尔夫人学弹钢琴。1873年,凭自己的才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进行了长达11年的学习。德彪西既是全院著名的钢琴演奏者,又是理论班有名的捣蛋鬼。他凭自己的敏锐听觉和键盘能力,常常不按传统和声规则,而是寻找新鲜音响组合,演奏一连串增和弦、九和弦与十一和弦。因此,常遭到教师责怪、同学嘲笑。德彪西不以为然,依然故我,继续执著地探索新颖音乐语言。
学习期间,德彪西曾两次去俄国,使他有机会听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巴拉基列夫和鲍罗廷的一些作品,特别是一些真正的俄罗斯茨冈人的自由即兴演奏。1879年,他被俄国富孀、柴可夫斯基的赞助者冯·梅克利夫人聘为临时家庭音乐教师和首席乐师,并随梅克利夫人去瑞士、意大利和奥地利游历。在维也纳,他第一次听到瓦格纳的歌剧《特列斯坦与伊索尔德》,并很欣赏这部作品。
在意大利期间,德彪西给法兰西学会寄来两部作品:《春》和《被选中的姑娘》。《春》招致了非议,德彪西从而反对学会主持演出《被选中的姑娘》。这种演出是按照传统,为了奖励罗马奖获得者的辛勤创作而组织的隆重演出。1884年,他的《浪子回头》曾获得罗马大奖。后来,《春》由民族协会首先公演。
后来,德彪西开始和斯特凡·马拉美交往,后者的家是许多年轻艺术家,尤其是诗人和画家的聚会场所,又是象征派的圣地。在这里,德彪西认识了许多象征派和印象派的艺术家,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德彪西觉得这些人的艺术观点与思维正与自己的契合,所以这些艺术家在潜移默化之中极大地帮助了他完善自己的艺术修养。
1892年,受马拉美的一首诗的影响,德彪西写了第一部交响诗《牧神午后序曲》。从此,他接连不断地创作出了一些优秀作品,他的名字逐渐从那个小圈子里传出来,他出了名。
但德彪西很少抛头露面,而是过着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他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他一个一个的,似乎勉强地把他长期推敲过的作品交给他的出版人,他在这些作品中越来越流露出一种愿望,即以最简短的形式表现最丰富的思想。
德彪西生命中的最后几年,身体日渐消瘦,1909年身患癌症,但他还是分秒必争,坚持与病魔作斗争。1915年开刀割瘤,1917年二次手术,1918年3月26日在德国法西斯轰击巴黎的隆隆炮声中与世长辞。
德彪西的一生是在音乐事业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一生,他开创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先河,使法国音乐在20世纪乐坛上占据了一个重要席位。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有两种音乐以外的影响导致德彪西去探索自己的独特道路:即象征派诗歌和印象派绘画。作为一个马拉美集会的积极参与者,德彪西在那里确立了对浪漫主义虚假做作的厌恶。他后来愈来愈抛弃这种音乐修辞上的清规戒律,因为它只不过是一种专向极端发挥的艺术,是一种从一个主题中汲取超出它本身所包含和适合的内容的艺术。他反对滔滔不绝,主张千万不要浪费我们的时间。他限制我们的乐趣,为的是使之更完美,他总怕人们会感到厌倦,他总是慎重地尽量简洁。
19世纪末,在历来新文艺思想就活跃的巴黎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即印象主义艺术。印象主义首先在绘画方面兴起,以马奈·莫奈和雷诺阿为代表。1874年,这些年轻的画家举办了一次画展,其中有一幅风景画是莫奈的《日出印象》。这次画展由于它的反传统性,遭到了很多的非议和攻击。一些人根据莫奈的这幅画,把这些年轻的画家贬为“印象主义者”,印象派也由此得名。印象派画家离经叛道,反对学院派的严谨和传统,反对从宗教和神话故事中汲取题材,主张走出画室,到大自然去。印象派的特色在于,它以光和色彩为视角,借助光和色的变化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这一艺术观点同当时自然科学对光的传播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有关,也反映了人们寻求新的艺术手法的要求。对于德彪西,人们正好可以说,他喜欢色彩胜过线条,即和声胜过旋律。
至于德彪西所受的音乐影响,则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他的导师马斯内,其次是夏勃里埃。他们一个给予感官上的温柔,另一个则是讥讽性的幻想,始终是德彪西精神上的启蒙者。在他的探索中,他特别以俄国的先例为其引导。主要是穆索尔斯基使他走上了一种更为自由的和声道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鲍罗廷使他窥见各种艺术手法。
正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德彪西才博采众长成为一个杰出的发明者,同时又是一个激情的创造者。也许在整个音乐史上,人们还未能见过如此突然的或如此根本的技术改革,所有的传统和声学因之而被推翻。
《牧神午后》是德彪西根据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诗歌而写的,诗歌本身神秘而模糊。它的风格和绘画的印象主义近似,而德彪西的音乐用空间中的音响诠释了这首诗的意境。
乐曲一开始,响起了柔顺而飘忽不定的无伴奏长笛,带着微微的倦意和恍惚,长笛的音调代表着牧神。牧神——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叫“潘”,他上半身是人形,下半身是羊身。他曾热恋山林沼泽女神绪伦克斯,而绪伦克斯总是躲开他。一次潘追逐绪伦克斯来到河边,无处可逃的绪伦克斯跳入河中化为芦苇。潘悲伤地采下芦苇,做成排箫随身携带,他不时地吹奏,以表达对绪伦克斯的怀念。长笛的音色接近排箫,这支旋律也形象地描绘了牧神。长笛之后,在薄膜般透明的织体中,竖琴快速地闪烁着,圆号似乎仅用三个音就把夏日的甘美和伤感的倦意倾吐了出来,把我们带进广阔的、布满青草的丛林里去了。这里躺着牧神,他深深地凝视着无边无际的苍穹,或者去聆听引人入胜的嗡鸣和静观各式各样的昆虫生气勃勃地在纠缠不清的花草中忙忙碌碌地奔忙。牧神躺在这里,每次我们听到这音乐,我们就又见到了他——在树林掠过、追逐,匆匆地离去;躲藏,无节制地嬉笑和恳求。他每次飘忽地出现,都由乐队把他的惊喜反映出来,他的每次绝望和挫折都使发光的和跳动的音响蒙上阴影。往后,是更多地追逐和销魂……在乐队的表现上,突然犹豫起来,举足不前。接着在木管和圆弓的衬托下,小提琴演奏着欣喜若狂的旋律。这一切之后,长笛又懒洋洋地吹出了如梦的情欲般的乐曲,最后逐渐消失,万籁俱寂。
《牧神午后》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的第一个范例,其创作思路十分清晰,德彪西采用了精美的雾状网织体所造成的音响很好地表现了马拉美的诗篇。所以马拉美听过这首作品后大为赞赏,特地把自己的一本诗集送给德彪西,上面题着一首诗:
原始气息的森林之神,
如果你的笛子已经制成,
请你细细聆听,
德彪西注入了呼吸的光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