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风歌”

浅谈“古风歌”,第1张

周围看抖音的人多了,身在其中,就算自己不看,也难免会被几句魔音贯耳的歌词洗脑。而格外令人反感的,是一些打着“古风”的旗号,写出来的却是狗屁不通的辞藻的“伪古风歌”。

不得不说,抖音热歌中不乏精品歌曲。一首歌之所以能够火遍全网,好听肯定是第一要素,所以就算是像《盗将行》这样被某大学教授批判过的歌,单听曲调,照样能感动不少人——包括我,真的,我承认自己非常喜欢这首歌的曲子——这也是为什么有太多人忽略了“我与虎谋早餐”这样的句子而执意为这首歌洗白的原因了。虽然我个人对这位大学教授过于激烈的言论并不赞赏,但他对歌曲的评价,我还是觉得很有道理的。

再比如《游山恋》。曲调优美婉转,舒放自如,戏腔……由于我个人小时候学过一点京剧,所以游山恋在我听来实在是一言难尽。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戏腔跟戏曲其实半点联系都没有,所以有人喜欢这种表现方式,这一点我表示尊重。烟嗓配戏腔,对于一部分能够接受它的人来说,确实算得上很惊艳了虽然并不包括我。

说回歌词,从“我醉提酒游寒山”开始,歌词一直很正常,甚至给人一种苍凉的意境。虽不算顶级优秀,但基本文学素养肯定是有的,再一句“寒山别哭”,乍读有点出戏,强行解释成拟人修辞倒也没问题,不过接下来的“我带你出,我画美观带你出”,真的有点让人迷惑不解,主谓宾结构不全,省略的宾语和前面的句子实在不连贯。以及副歌部分的“白发老人背着孩下山”,依旧出戏。我们可以推断一下,说不定,这几句歌词就是词作押韵押不上而强行拼凑的呢?

所以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很多所谓的“音乐人”,作得还不如游戏企划。诸如剑网三、忘川风华录等,古风歌曲,中华文化,从未让人失望。

而这就不得不令人想起之前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成词藻堆砌的《依山观澜》了。严格来说,这首歌被定义为“词藻堆砌”,站在局外人来看,确实有嫌疑。不过对剑网三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其中像“玉泉鱼跃花港湾”这样的句子,根本不是词汇不通强行押韵,因为——玉泉鱼跃,是藏剑的技能名啊!而省略的一个“于”,在文言文中却是正常的文言现象,构不成语病。

说起来,现在的“古风歌”实在是缺少一个比较客观的定义。我个人认为,古风歌,主要目的在于“古”。不过很显然,如今我们对古代音乐的窥探只是冰山一角,要在作曲编曲这方面做到古风,不仅难度极大,而且还很难流行——具体例子看看传统戏曲就知道了:大街上随便抓个年轻人问会不会唱昆曲,十个人里有八个不会唱,还有一个连听都没听说过。所以,古风歌的“古”,最应该体现在歌词上。

那么这个时候肯定有人站出来批判那些非纯古文的歌词了——什么“半文半白狗屁不通”啦,什么“古不像古今不像今”啦……

其实,真的没必要。

比较著名的如《青花瓷》,方文山的歌词时常有“的”“着”“了”这些现代化的词汇出现,但它们并不影响我们在脑海中构建出歌词的古风意境。水墨,丹青,烟雨,江南……浪漫至极,唯美至极。

若方文山这一个例子还不够,那我再加一个许嵩。

其实,只要真正做到了“古代的风格”,歌词文体、编曲伴奏、曲调是否为宫商角徵羽,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能希望以后的“伪古风”音乐,能够少一些吧。

我觉得一些词藻华丽却无实际含义的二次元流行古风歌曲到达了足够的意境。这取决于这首歌是否达到了足够的意境。 我知道一首名为《泼墨漓江》的歌,这首歌有很多歌词,但它勾勒出漓江的全景:“在模糊的房间里,进人水中的山歌一个接一个地绕着弯。雨停了以后,老鸭子慢慢地滚起来,慢慢地裂开。它仍然需要观察。老鸭听从江蓠的指示,捕捉黄鱼。远处有几处奇怪的悬崖、泉水和白色瀑布。”风景的诗意令人困惑和陶醉。

 

桂林少数民族的山川伴随我们进入蜿蜒的漓江。雨水流向云层,海浪很大。即使眼睛看风景,他们也不会再累了。钓鱼的老鹈鹕似乎听到了河心穿着椰壳的老人的呼唤,抓了几条黄鱼。远处,奇怪的悬崖峭壁和白色瀑布飞溅。这是按照游览顺序,先写入漓江,从远到远,层理清晰,听后很有带进来的感觉,写一篇作文也会有灵感。 不过,我个人认为花粥的“盗将行”,其实只是堆砌了一句话:“趁擦肩把裙掀”,这描述的不是豪放的大盗,而是下流;『枕风宿雪多年,我与虎谋早餐』。“在风中睡觉,在雪中住宿”这个小问题暂时被忽略了,但是你为什么要和老虎一起寻找食物呢?吃老虎什么的。

 

“你的笑像一条恶犬,装满了我心弦”“撞乱我心弦”。这句话不需要我说。你也会觉得有问题。“恶犬”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原谅我不理解普通人真正做的事。“心弦”最初指的是被触摸引起的共鸣,但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把“心弦”和“心”混淆了。然而,为了押韵,一个人不能因为写作而犯如此明显的错误。“一千英里的烟就像一个头衔,把所有的人都扔进一个宴会”这句话可以被每个人翻译。“盗将行”的歌词押韵于每一句,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间句与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显然,这是一个单词的集合,而句子的东部是一个Sila句子,这是有实际意义的。

 

此外,歌曲应该传达侠义和无拘无束的野心,而他们创作的曲调和歌手让人觉得做作和懒惰。 我前面提到的“盗将行和“泼墨漓江”的比较表明了清与浊。目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不断高涨。中国文化中的美,无论是侠义精神还是山水诗,都是宝贵的文化财产。然而,自以为是的古体风格和错误的写作,甚至难以启齿的话语,让人觉得虚伪。所以我觉得一些词藻华丽却无实际含义的二次元流行古风歌曲到达了足够的意境。

作诗要先选择一种诗体:五言亦或七言,古体还是近体。填词则要先考虑选择一个词调。从千百个词牌中选择一个与内容相适合的词调,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大多数词调的适用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度,不像诗体的适用性那么广泛。除了词体的长短,还需考虑调情的悲喜,调声是否好听。有的词调就像它的调名一样,所咏内容还有专属。择调不当,或声、文乖戾,或影响美听,或不合曲名与传统作法,都将妨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是故宋人杨瓒《作词五要》中就说:“第一要择腔”;宋人张炎《词源》卷下“制曲”条也说:“作慢词看是甚题目,选择曲名,然后命意。”都把选择词调看作是作词的第一步。 唐宋时择调,除了注意词调的长短,如宜用小令的就不取长调,宜作长调的则不取小令;往往更重在词调的声腔特点。唐宋人生活在“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的声乐环境中,耳濡目染,浸*其中,对于各类词调的声腔特点,是有亲知亲感,相当熟悉的。他们作词应歌,有的喜好取用新声,有的喜好取用熟腔易唱之调。但不管用哪种词调,都不能不顾及其腔调声情。所以择调当时又叫择腔、择曲,或称选声。这与后世光从文字句式上着眼,是有很大不同的。唐宋人择调,实包括了择声情,择曲名等多方面的含义。明末清初《九宫谱定总论》说:“凡声情既以宫分,而一宫又有悲欢、文武、缓急、闲闹,各异其致。如燕饮、陈述、道路、军马、酸凄、调笑,往往有专曲。”观之唐宋词曲的声情,亦正如是。不过由于词乐的失传,当日许多名家词如何声情交融、声调谐美,如今已不能从纸上去获悉了。 一、择声情 曲调之别,首先在于音。曲调固然有长短之分,但更重要的,它还有悲喜、刚柔、急慢等区别。有的雄壮,有的哀怨,有的高昂,有的低抑。从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以及宋代王灼的《碧鸡漫志》中可看出唐宋宫廷舞曲,分为健舞曲与软舞曲两类,前者刚健,后者柔婉。词曲的情况,当与之大致相似。燕南芝庵《唱论》“凡唱所忌”条说:“男不唱艳词,女不唱雄曲”。唐宋词中,就有艳词与雄词两类,它们有十分显著的声情区别。因此作词择调,首先要选择调的声情。唐人白居易《问杨琼》诗:“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于君君不会,试将此意问杨琼。”可见唱歌不仅唱声,更要唱情,这就要求调的声情与词的文情彼此谐和,融为一体。写壮词不能用艳歌,写艳情难以用雄曲,这是很自然的。 词调中可列为艳曲的很多。《花间集》中,有相当一部分,词为艳体,调为艳曲。宋词中或称“艳歌”、“丽曲”,或称妍曲,或称相思曲。这些都属于艳曲一类。这类艳曲的声情,可举《剔银灯》一调为例。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太妖娆”即是此调的声情。毛滂《剔银灯》自注:“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侑歌劝酒即此调的功用。宋词中最早作《剔银灯》调的,沈邈有《剔银灯》词二首,为“途次南京忆营妓张温卿”而作;柳永《剔银灯》,也写邀妓寻欢。这些词的内容与《剔银灯》的调情可谓融合无间。这种艳曲,就适宜秦楼楚馆,歌筵舞席。当然,称为艳曲的不尽如《剔银灯》,其中也有情调较为高雅健康的。 词调中堪称雄曲的也不少。宋王明清《挥尘余录》卷一,记有宋嘉佑间蔡挺知庆州、渭州,赋《喜迁莺》长调:“汗马嘶风,边鸿新月”,“剑歌骑曲悲壮”。这些塞下传唱的“剑歌骑曲”,在声情上就与艳歌不可并论。辛弃疾为陈亮赋“壮词”用的是《破阵子》词调。《破阵子》是唐教坊曲《破阵乐》中的一段。《破阵乐》是武舞曲,演奏时兵士军马上阵,极为壮观。辛弃疾用此发扬蹈厉的词调,写向往中的战斗生活,就是壮词而用雄曲,与调的军乐声容非常和谐。《六州歌头》为鼓吹曲,也是军乐。北宋李冠用此调作怀古词,以用项羽庙,程大昌《演繁录》卷十六云:“《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传其声为吊古词,如‘秦亡草昧,刘项吞并’者是也。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之,闻其歌使人怅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后来贺铸、张孝祥、刘过、汪元量,也用《六州歌头》,以悲壮的音调,寓慷慨雄伟的歌词,皆成名作。宋鼓吹曲除《六州歌头》外,还有《导引》、《十二时》等调,其声情也不与艳词同科。不过唐宋词调并不能简单地分为艳歌与雄曲两部分。有相当多的词调,既不能归之为艳歌,也不能归为雄曲。由于音谱、歌法的亡佚,唐宋词调的声情,后人不能亲获,茫然莫辨,但也绝不是一无所知。倘若钩稽史载,有些词调的声情,仍能约略可考,试举例一些常用的词调。如:(注:为省篇幅,略去考证过程及举证材料,同调异名不多注明。) 《竹枝》:其声怨咽,是个凄苦的曲调。 《甘州遍》:出于大曲《甘州》,是个高调。 《渔家傲》:也是个高调,歌唱时可用小鼓伴奏。 《水调歌头》:歌头为大曲散序之后歌唱部分的第一个曲遍,是个高亢而悠扬的慢声长调。此调在宋时还用于军乐,作为凯歌使用,所以又名 《凯歌》,这也与调的雄壮声容相关。此调还可用于元旦朝会,所以又名 《元会曲》。 《水龙吟》:是个清沏嘹亮的笛曲,属越调。 《念奴娇》:应是个高调,又名《鼓笛慢》,也是个笛曲,可用小鼓伴奏,声情奔放豪迈。 《贺新郎》:又名《金缕曲》,音韵洪畅,歌时浩唱。 《雨中花》:歌声悲壮激烈,也是个高调。 《霜天晓角》:声调凄婉,也是笛曲。 《沁园春》:声韵清美。 《苏武令》:声韵凄楚。 《雨霖铃》:极为哀怨。 《小重山》:婉转抽绎,其声有琴中韵。 《兰陵王》:也是笛曲,末段声尤激越。 《暗香》、《疏影》:音节谐婉。 《扑蝴蝶》:腔调婉美。 《采绿吟》:本为《塞垣春》,音极谐婉。 《解语花》:音韵婉丽。 《梦行云》:曲节抑扬可喜,来源于《六么·花十八》。《六么·花十八》本舞曲。 《花犯》:适于低声吟唱。 由于词调在声情上颇有差异,加上各家词风不同,其选声择调也就大为悬殊:婉约派常用《诉衷情》、《蝶恋花》、《临江仙》、《雨霖铃》之类婉转缠绵、凄咽清怨之调,豪放派词常用《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贺新郎》之类激越奔放、慷慨悲凉之调。不过因情择调并非易事,唐宋词中,有相宜的,也有不合声情甚至相违背的。后两种情况,有的是出于“不知”,有的是出于“不顺”,这在某些名家词中也未能豁免,在作词只为了抒情而不是为了应歌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进行变奏处理,可以扩大词调的适应范围,作词择调也就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方便。有些词人用同一词调,写了内容与感情彼此歧异的词,却都能付之演唱,其原因或在于此。

近几年来,除了流行歌曲,一些小众类型的歌曲也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综艺《即刻电音》,让很多人了解了电音这个音乐类型。同样的,古风音乐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古风歌曲本身的魅力,歌词如诗、曲调唯美、旋律突出、意境深远,让人沉醉。“一想到你,我就。空恨别梦久。烧去纸灰埋烟柳。于鲜活的枝丫,凋零下的无暇,是收获谜底的代价。”一首《芒种》在去年夏季成为了人们的单曲循环曲目,洗脑的旋律让大家迅速的找到了这首歌的记忆点。芒种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以此为题,进行古风歌曲的呈现,还是比较有新意的。还有一首《红昭愿》,也深得古风爱好者的喜爱。

第二个原因就是对于中国的文化,我们越来越自信了,综艺、**、电视的推动,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古风音乐。“谈爱恨不能潦草,红尘飘啊飘。用信任立下誓言我来扛。这缘分像一道桥,旌旗飘啊飘。你想走就请立马抽刀,爱一笔勾销。”谭维维和王力宏都是受年轻人喜爱的歌手,他们合唱的这一首《缘分一道桥》是张艺谋的**《长城》里面的歌曲。曲风恢弘有力度,特别大气。有网友戏称真是自古烂片多出精品歌曲。“你曾经是我的边疆,抵挡我所有的悲伤。西风残,故人往如今被爱流放,困在了眼泪中央。”电视剧《东宫》中的《爱殇》让多少人听了都忍住落泪,这就是古风歌曲的魔力,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

古风歌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面前,让小众化的音乐越来越大众化了,这自然是有它的魔力!

中国风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因为中国人和老外们越来越注重中国的发展和它的元素的价值,但是说到曲风,中国风和古风还是不同的。

判断方法:

1中国风曲风是在古风的基础之上创作的,比如周杰伦的《东风破》,用了中国古典音乐乐器琵琶,利用古代的诗词情调,借用拥有中国味道的曲调,融入欧美的R&B风格,成为经典的中国风歌曲。简单地说,这种歌曲一般兼有西洋和古风。

2古风是一种单纯利用中国乐器进行演奏的,比如《十面埋伏》等,也是利用琵琶,但是没有融入其他地方的音乐元素,是一种纯中国的元素,诗词意境蘸满了整首歌曲。

3当下,已经有很多歌曲开始在古风和中国风之间徘徊,据个例子,就比如林海的专辑,他的《琵琶》《爱情风华》等风潮音乐专辑看似有钢琴伴奏,爵士风格,充满的音乐情绪有什么空灵、恬静等,但是还是充分利用了中国古风,比如《月光边境》《琵琶红》等,这种其实也应该属于中国风。

这些都是个人见解,其实音乐听得多一点,就比较容易判断了。

"中国风就是带有民乐的流行乐并且用古典的旋律唱现代的歌曲,古典的旋律自然是五音搭配而成的。但是也有部分中国风不按照五音来进行,比如后弦的一些歌。用古典的乐器唱现代的旋律。这个看你自己怎么去定义,怎么去下手编了。12356肯定没错"

"古风,是严格按照5音,一首曲子里面只能出现中国古乐器,这才叫古风。小提琴做渲染也只能全是中国风,古风是不能出现西洋乐器的,包括鼓点也是一样的"

"古风本来就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其实现在所谓的古风已经往流行方向发展了,可以融入神马电子摇滚等元素

有人认为古风无非就是中国风,三寸天堂加个古风歌词就叫古风个;还有反对的人说古风背后要有什么什么故事管他是什么,自己编着玩就好了

至于配器方面,用啥都可以了啦,比如说柔的歌,弦乐、电钢琴、钢琴、竖琴、各种合成pad、轻柔的合唱等等,也就是抒情歌曲或者newage的那一套;激情的就偏向与摇滚那一套了;要大气的可以偏向交响之类的。如果把握不好风格就加俩民乐

你也可以听听别的古风歌曲或者中国风的配器或者编排,比如刘欢的《凤凰于飞》说是古风也不为过,墨村的一些歌,还有“小旭游戏”的游戏音乐也可以参考"

以上这些都是我和其他编曲者交流他们所说的,我原封不动的转给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个人认为当前中国风和古风界限已经不太明确,也没有什么纯粹的古风了,喜欢就尝试就好

我觉得古风歌的标准就是节奏一定要缓和悦耳,定义的话就是要看意境的了,如果意境很美的话就会很好听,让人感觉能够身临其境,还有就是古风歌都是把古诗词套进去的,既委婉又动听。特别是在加上古筝或者笛子的伴奏就会更加有韵味的了。

广义的古风歌其实好一部分已经不能算古风了,只要用书面化的半文言半白话句式填词的都是,如墨明棋妙的《如梦令》(不过这首歌还可以……其实墨明棋妙的歌都不错哇——我真不是做广告的……)

狭义的古风歌歌词偏重文言句式,乐器限制不大,但曲调一般都比较唯美。这种歌的歌词要求极高,至少是类诗词,且必须言之有物,主要手法是用典(也有自己编故事的,不过这类大都依据历史记载进行扩展或改编,单纯自己创作难度太大,也有,如《梦回秦淮·玉梨缘》),一般将故事的内容或感情穿插于歌词中,其中好的如心然的那首六分多种的《白河寒秋·变奏版》,此歌歌词穿插一个朦胧的故事,大致可看出从相识到别离,曲调哀婉,音色略带忧愁,且有主要感情,诗词用典极多,(我看出五首,汗 ……)令人叹为观止。

其余的主要是个人爱好问题,不需要太过深究,事实上每个人心中的定义都不同,听此类歌主要是为了摆脱流行歌的浮躁(爱爱爱,爱来爱去都不知道爱写什么,还有伊能静的《念奴娇》,那个“羽扇纶(lun)巾”……)和世俗的喧嚣,在古典的世界中小小地放松和沉醉一下,就像品茶一样,追求的是一种细腻和回味的感觉。(说到茶,这有一个乐队,叫《沧海乐茗》,以原创为主,他们的《暮雨潇湘》以及《乌啼夜·离别歌》可算是真正的经典了,个人认为在原创古风这一类要凌驾于绝大多数音乐之上,即使有,也最多持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54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