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验Taycan——因为“电车引擎”声,你才知这是一台电车!

深度体验Taycan——因为“电车引擎”声,你才知这是一台电车!,第1张

算起来这是K哥第三次参加Taycan的活动了。之前关于taycan的测评→(哪有人讨厌电动车!只是没开过Taycan罢了)

从第一次福州的发布,第二次上海PEC(保时捷体验中心),再到上周末的西安城市试驾。

如果说福州发布会是一种见证;上海PEC是了解这台车,尝试Taycan的极致性能;那么上周末的西安行就像是一位准车主一样去深度体验Taycan。

保时捷这颇有组合拳味道的三波活动,节奏合理,深入浅出,搞得K哥心很痒痒,只恨自己兜里没钱,拿捏不起Taycan。

当然兜里没钱是K哥自己的缺点,不是Taycan的。

另外文章开始之前,不得不提一下活动地点的巧妙,西安古都和最新科技之间的碰撞。古老的城墙、山路。。。

不管怎么说,反正K哥拍照是拍爽了,所以今天的文章在介绍Taycan活动的同时,更像是一本图集。

 6月23日

活动第一天,这天的开车总行程接近150公里。

三个关键词:骊山十连发卡弯、西翁城、公共充电桩。

早上起来我们一行人直奔酒店停车场,然后远远的就看到了保时捷公共充电网络中的关键一环 —— 目的地充电。

这东西就是保时捷和一些高端酒店、机场、购物中心等地方合作;然后如果你有一台需要充电的保时捷,你就可以在这些网点进行免费充电。

所以很显然交到我们手上的Taycan此时都是100%状态。

保时捷给我们组了一个由五台保时捷组成的保时捷车队 —— 

头车是20款的Cayenne E-Hybrid Coupe,中间跟了三台Taycan Turbo S,尾车则是另外一台Cayenne。K哥开的是第一台,也就是编号01的那台Taycan。

在西安早高峰的时候有这么一列保时捷车队穿梭在车流中,回头率真的是蛮高的。基本上所有等红绿灯的司机都会扭头看一眼。

从酒店到骊山,一路上有普通城市道路,也有高架,甚至还开了20多分钟的高速。。。

这个过程中也让我肯定了上次在保时捷中心对Taycan的初印象:这台车真的很像汽油车。

无论是电门刹车,还是方向盘的感觉,它们的力度和回馈都很接近传统的保时捷车型;动力输出也很“油车”,如果不是车内那极具未来感的“电车引擎”声在时刻提醒K哥这是一台电车,恍惚中都有种错觉 ——我在开一台自吸911。

K哥开不习惯电车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能量回收那玩意儿,一松电门整台车就一顿,开起来逻辑就和油车很不一样,弄不好还会把副驾驶的女朋友整吐。

而Taycan这车只有关闭、开启和自动三个选项,开自动的时候能量回收挺明显的,其他两个模式简直舒服到爆,高速上一脚电门下去然后松开,这车滑起来就像油车一样。。。

滑着滑着,我们就到了骊山,这个号称拥有“西安最美公路”和“网红十连发卡弯”的地方。

先看张图,明白下这个十连到底是个啥概念 —— 

所以Taycan在山路上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钣金王中里毅当年要是开这个车用抓地跑法,可能就没高桥兄弟什么事了。

稳准狠,Taycan利用了电车天然的优势,最重的电池组在下方,整台车重心就低了;再加上保时捷出色的调教和底盘,以及Turbo S标配的后桥转向系统(其他车型选装),Taycan的过弯非常出色。

走线-入弯-切入弯心-踩电门-出弯,出色的车身姿态控制再加上28S百公里的提速,啧啧啧。。。也难怪纽北能跑7分42秒啊!

而且让K哥没想到的是,Taycan不仅运动性能强悍,当你把模式调回来,底盘升高,慢悠悠的开起来时 —— 这车同样很舒服!?

同行的媒体朋友交口称赞,说整体舒适性甚至比Panamera还要好。这点K哥先保留意见,因为两台车我都开过坐过,个人感觉还是Panamera要舒服些,可能氛围营造的更好?

但是有一说一,当你慢慢开Taycan的时候,配合上中国市场标配的固定全景天窗和柏林之声音响,真是保时捷的浪漫。

这张图是隔着天窗拍的

从骊山出来,我们开向一个之后Taycan车主会经常用到的地方—— 公共充电桩。

Taycan可以接入市面上超过九成的公共充电桩,通过保时捷App提前查询充电桩信息,充完之后也可以通过App直接支付。

虽然充电速度和保时捷自己的800V相比慢了点,但是公共充电胜在一个“万一”。

万一你没电了,万一你刚好少那么一点电去到专用充电桩呢?

在西安市区的公共充电桩短暂停留之后,我们去到了今天行程的最后一个目的地 —— 西瓮城。

(途中还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一辆AMG GT看到我们保时捷车队之后疯狂的靠近挑衅。。。视频K哥就不放了。)

西翁城大概就是这么个概念:

没别的说的,就狂按快门就完事儿了!

用官方的话来说:“仿佛一夜之间梦回长安,转身,却又是前所未有的‘电驰’魅力。”

 6月24日

活动第二天,今天开的路程不长,但是同样精彩。

俩关键词:穿越机,尊享充电。

这天K哥刚起床就和同行媒体老师一起被拖到了酒店边上的灞渭生态滩区,接受中国航空运动协会ASFC专业无人机飞行员的指导。。。

任何这种协会,名称上挂上中国这两字,就不太一般。

K哥本来以为就飞飞大疆啥的,然后眼睁睁看着老师掏出一台穿越机。。。

(其实K哥一直觉得车这个东西,有时候视频确实比图文有先天上的优势,所以K哥最近也在着手准备做些视频相关的内容,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

当然K哥没飞穿越机,只是和朋友拿了台DJI。。。

这里顺便说一句,K哥比较喜欢的一个保时捷颜色是迈阿密蓝,所以在工作人员给咱们送水的时候,K哥抓住时机,拍下了下面这张照片 —— 

树荫斑驳,倒影在洁白的Taycan车身上,又是谋杀相机存储的一个上午。

下午K哥来到了这趟旅途的终点,也就是西安高新保时捷中心。

在这里主要体验了保时捷公共充电网络中的最后一环 —— 尊享充电。

在高端商圈和保时捷中心配备的Turbo充电桩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将电量从5%提升到80%。

也许是一杯咖啡,也许是一顿快速的午餐,也许是买一身衣服,出来之后Taycan又是一条好汉!

800V的高电压方案是从919 Hybrid上挪过来的。让充电速度更快的同时,也可以让Taycan车身上的线束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其实在这个充电这个领域,电车和手机目前在用的快充还挺像的 ——想要提升充电功率要么提高电流要么提高电压,所以现在的快充一般分为:低压大电流快充和高压快充。

低压大电流,比如VOOC/DASH等有个缺点就是充电线都很粗;但是高压快充,比如QC、PD等就没有这个问题。

保时捷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选用了高压充电的方式,加快充电速度的同时,给Taycan成功瘦身。

这部分体验结束之后,K哥就收拾行装打道回杭州了。临走之前又低下身去摸了摸Turbo S上标配的PCCB碳陶刹车系统。

21寸大轮毂,前十后四大尺寸刹车卡钳+碳陶刹车盘,K哥想拆一个下来带回家挂墙上。

太好看了!

这套刹车系统在同价位的燃油保时捷里都是选配,而在Taycan Turbo S上是标配。而且根据官方资料,日常行驶中这套刹车系统几乎不工作,90%的刹车动作是由电机完成的能量回收制动。

只有在高速行驶制动时,这套刹车系统才会介入。

K哥觉得保时捷完全可以给Taycan Turbo S配一个相对普通的刹车系统,效果也不会差。但是为了对得起这个“Turbo”之名,为了对得起性能二字,这就是一种追求。

首先这是一台保时捷,其次她才是一台电动车。

其实Taycan身上还有挺多点能说的,但是篇幅有限,再加上很多东西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了,所以今天就不多扯了。

最后还是重申一下K哥的观点 ——我会更偏爱传统车企的纯电动车,不是一点半点的偏爱,是很多很多。因为品牌理念或者某些长久以来形成的产品特质,在它们的身上不会被轻易放弃,而这正是一台车的灵魂。

毫无疑问,这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电动跑车,我想不到任何拒绝她的理由。

(除了我穷)

最后感谢保时捷的这次邀请,感谢送给K哥的Taycan Turbo S车模 —— 

是真的爽到!

如果您也喜欢汽车内容,一定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公里每小时 每天都有深度实用的汽车内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保时捷9个月卖了22万台,说明保时捷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同时也说明保时捷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保时捷的产品能够卖这么多,主要还是由于符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由于保时捷属于豪华汽车品牌,这使得保时捷的汽车销量并不能够和普通汽车品牌相提并论,然而当保时捷在9个月的时间里卖出22万台的成绩之后,保时捷的出色业绩还是得到了认可。

一、保时捷的销量数据出色,是因为保时捷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虽然保时捷属于豪华汽车品牌,但是由于保时捷为了抓住年轻人的市场,也推出了符合年轻人气质的汽车产品。正是由于保时捷对于年轻人的需求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所以才使得保时捷的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如果没有消费者的支持,那么保时捷就不可能创造出如此出色的销量佳绩。

二、保时捷的销量数据说明,保时捷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在保时捷创造出如此出色的销量成绩之前,保时捷的品牌价值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甚至很多人觉得保时捷已经沦为了二线豪华品牌。然而在保时捷牢牢抓住年轻人市场需求之后,保时捷的品牌价值也出现了明显的提升,甚至很多人都觉得保时捷的价值已经重新回归了豪华汽车品牌领域。

三、保时捷的汽车能够卖这么多,是因为保时捷符合了民众的需求。

虽然汽车领域并不缺少豪华汽车品牌,但是保时捷的产品销量成绩却要比其他豪华汽车品牌更加出色。其实保时捷的产品销量成绩之所以会如此出色,就是因为保时捷满足了大部分人对于豪华汽车的需求,为了给车主带来极强的荣誉感以及尊严,保时捷也花费了很多的心思。

992代的保时捷911理当勾走所有车迷的魂魄,此其中最具浪漫意象的911 Targa更在日前正式现身,到底Targa是什么?保时捷又为何发展出这支半敞篷车系?

全新911 Targa 4S较之同样搭载可输出450hp峰值马力30升水平对置六缸涡轮增压引擎与四驱系统的911 Carrera 4S Cabriolet,更惹人关注的,则是仍延续991 Targa的电动敞篷动作模式,虽然已见识许多次,但再看依旧引人入胜。

究竟911 Targa为何有这般独树一格的设计,那终究得细说从头才清楚。基本上Targa这个字,是由1906年开始当时最盛大的耐久赛事Targa Florio而来,这比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举办,长达72km的环形山路,参赛车辆必须跑满11圈才算数,在当年近八百公里的赛程当然极度严苛,也因此自1956年以550 A Spyder首度取胜后,1959~1960、1963~1964、1966~1970与1973年保时捷接连在此取得冠军简直有如奇迹,直至1973年该项比赛走入历史前,这间德国跑车名厂俨然成为赛史上最大的赢家,也因此当911首度推出敞篷车型时,自然联想起有着许多敞篷赛车参与的Targa Florio耐久赛,用以纪念其于该项比赛中的丰功伟业。

不过由于911于半世纪前便以速度闻名,无论性能与操控甚至车架强度都是保时捷锱铢必较的部分,因此在那个车体设计与材料力学尚未成熟的年代,想造一款敞篷车容易,但想要一辆又快又敞篷还很安全的跑车,势必无法单纯砍掉车顶交差了事,那时保时捷工程师所想到的方法便是留下左右B柱并延伸至车顶形塑出笼型车体,于是乎,911 Targa就这么于1966年横空出世并持续演化,直到今日依旧是911车系的中流砥柱。

值得注意的是,911 Targa在前三代直到964,都是延续最初有着B柱横杆的样子示人,但自90年代中的993开始,Targa车型则改以全景玻璃天窗结构呈现,其中的关键在于1983年第二代911总算推出真正的全敞篷版本—911 Cabriolet,从此911开始有了两款不同的敞篷常售车型分支,也因此保时捷才为1996年所发布的993 Targa发展出独特的可开启式全景玻璃车顶系统,并在之后的996与997再增添尾窗开启功能,从此摇身一变成为911史上运载功能最强大的车型。

随着时光推移,911终于进入991代,2014年保时捷再度推出全新911 Targa,这下所有车迷都疯了,因为俨然复刻经典轮廓的991 Targa,重新配上了众人期待已久的大面积曲面玻璃尾窗以及横亘两侧宽厚B柱,而新增的电动启闭功能更让帅度倍增,不过说来有趣,正因为Targa的电动启闭系统又大又重难免影响前后配重,自997开始,保时捷便仅提供Carrera 4与4S等四驱车型给予911 Targa,提供更安定可控的动态反应,当然991与992代更不该例外,毕竟实际看过操作过程的车迷都该能想像这套系统有多复杂且沉重,利用四驱底盘协助更好的循迹反应,想想也自属理所当然之事了。

然而矛盾竟就这么自己跑出来,想当年,911 Targa是为了维持高性能跑车性能而来的权宜之计,而今的911,却反倒特地在本已强悍的构架下装上一具笨重的电动半硬顶,然后开阔感还不及真正的全敞篷911 Cabriolet,仔细想想,确实颇有本末倒置之嫌。

然而话说回来,所谓经典与乐趣,通常难免得为自己找点麻烦,听黑胶如此,玩跑车又何尝不是,况且992代的911实在已经有够快,电控系统又相当厉害,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辆敞篷911又不会经常开篷吹风,那么Targa跟你还真是绝配,不过如果要小编选,则宁愿把钱押在得以把所有车顶都打开的911 Cabriolet上,没为什么,就因为这样的天空更辽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57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