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文学方面的知识

关于西方文学方面的知识,第1张

个人的终究不全,查一些专业网站。最好按历史时间:古希腊,启蒙运动,按时间顺序十七世纪,十八,十九。。。我知道一点点。去新浪读书看看

百科: 西方古典时期的文学观念总的来说有这样几个传统:一、在文艺与世界的关系上形成了模仿——再现的传统;二、在文艺与作家的关系上则是激情——天才的传统;三、在文艺与读者的关系上则形成了教化——愉悦的传统;四、在文艺作品自身的审美形态上则形成了和谐——整一的美学传统。正是这些传统使得西方文艺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貌。

1)、文艺与世界:模仿——再现论的传统。

在文艺与世界的关系上,西方文论最古老的一个传统便是认为文艺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模仿”。文艺和外在自然、外在世界的关系是古典文论不可回避的最基本、最中心的一个问题,是文艺所面临的最自然、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西方文论的一个传统是朴素地认为文艺是对外在世界的"模仿”、"再现”。早在前希腊时期,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便提出了"模仿说”,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文艺应该仿效好人、好事而不应模仿坏人,他的这些主张奠定了西方文艺"模仿说”的基础。进入古罗马时期,西方文论的这种模仿说实际上变成了对古希腊文艺范例的模仿。而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科学主义的兴起,人们又开始把文艺看作是对外在自然世界的真实模仿与反映了,镜子说成了这一时期的一个主要观点,以后这种"镜子”的模仿论传统逐渐转变成了比较自觉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要求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如实的反映生活,再现世界,出现了像斯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歌德等这样影响巨大的一大批世界性的大作家,把"模仿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意识形态性质、文艺典型性等理论的论述中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从"模仿”到"镜子”,从"镜子”到再现,从再现到能动反映、典型的现实主义理论,模仿——镜子——再现——能动反映——典型,这是"模仿说”传统的发展历程。

2)、文艺与作家:激情——天才论的传统。

强调作家的主观创造才能、个人天才、激情与灵感,强调作家用自己灵魂的"探照灯”来照亮整个世界,进行创作,这是西方文论的又一个传统。中世纪神学时期,人们世俗的人间激情受到压抑,把上帝看成一切事物的根源,认为七情六欲腐蚀人的心灵,要求人们对上帝绝对的虔诚与恭敬,宣扬禁欲主义。文艺复兴兴起后,人们以感性的人性论对抗宗教禁欲主义,以科学主义对抗愚昧主义,强调人现世生活的享受,强调人的自然真情,强调人自身个人才能的自由施展。启蒙主义兴起后,强调用知识理性"照亮”人,强调人的个性解放,更加强调创作中作家个人的主观才能,在这一时期,人自身自然的、自由的情感也得到了强调,以后,随着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强调文艺是作家激情表现更是成为一股世界性的创作思潮,华滋华斯、拜伦、雪莱、济慈、雨果、夏多布里昂、惠特曼、普希金、歌德等一大批浪漫主义的伟大作家相继出现,在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德国等浪漫主义都成了那一时期主要创作方法,文艺表现个人激情成了席卷世界的创作思潮。西方古典时期这种激情天才的传统到19世纪中期以后,它的内涵有了明显的改变,传统的激情变成了一种以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个人情感,

3)、文艺与读者:教化——愉悦的传统

在文艺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对读者的作用这个问题上,西方古典文论非常重视文艺对读者的引导、教化功能,强调文艺作品积极的社会价值与功利作用,形成了所谓的教化传统。这种教化传统常常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要求文艺给读者以教育与益处;二是要求文艺给读者以愉快和喜悦;三是要求文艺能够寓教于乐。那种游戏与纯粹自我发泄的文艺观是很少见的。从古希腊的哲人到黑格尔,在文艺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上都强调文艺对读者的这种教化、灌输作用。

4)、文艺作品自身:和谐——整一的美学传统

在文艺的美学形态上,古典时期的文艺理论都追求和谐、整一的美学理想。西方古典时期人们一个最大的审美理想就是追寻事物的和谐、有序,事物之间比例、关系的适当、协调,希望把多种纷杂的事物统一为一个秩序井然的整体,追求一种安宁、和谐静谧的美,其主要的审美品格相当于现在意义上的优美。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到近代的黑格尔,许多美学家都表现出这样的审美理想。

3、美的根本特点是什么?

答:1)感性形象性。

形象性就是说不是抽象的。美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抽象的真理和知识,即使美的东西有某种普遍性,典型性,蕴涵着"某种道理”,那也一定是在形象中包含着的,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如果不是感性的显现理念,而仅仅只见理念,那这个东西不能叫做美。美是人的视觉一下能捕捉到的一个鲜明的栩栩如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这是美的首要条件。然后这个物象要能够引起人们的想象、情感等活动,把这个画面自己构筑成一个连贯的完整的有生命力的包含欣赏者自己情感的美的画面,如果还仅仅只停留在物象的阶段,就很难有更美的感觉。所以,美实际上是感性形象经过人的感性"综合”而形成的一个"意象”,是一个"物乙”而不是物体原样的"物甲”了。

2)、非功利性。

人遭遇一个事物的时候,对它们会有多种态度。而通常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科学的态度,一种是现实功利的态度,一种是审美的非功利态度。所谓科学的态度,就是对事物的结构、构成和功能等做实事求是的客观地分析、调查研究,寻找其规律和原理。而现实的功利态度就是考虑这个事物和我的直接的利害得失的现实关系,对于我有什么用,非功利性的态度就是只着重于事物的形象给我的整体的感官的感觉,而不去看它对我有没有实际的现实得失关系,也不去对它的细节做详细清楚的深刻的科学认识。从科学的态度下解放出来,从实际利害得失的考虑中解放出来,人就会得到一种自由的心态,而这就是一种审美的心态。

3)、情感的感染性。

美是靠形象调动人们的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等多方面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象中去,审美是人的一种亲自的体验,审美主体完全沉浸在对象中,如醉如疵,获得一种忘我的彻底的身心愉快。审美必须以形象感染人,打动人,以情动人是审美的重要特点。它不象传输科学知识或者哲学道理,用抽象、客观的概念给人理性的知识。

情感的感染性是审美的一个基本特点。没有情感就没有美。

所以,文学首要的特质就是形象的、具有非功利性的、以情感感染人的。

4、审美想象的特点是什么?

答:审美中的想象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想象,它有自己的特性,不同于科学的想象或一般日常想象。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也要进行各种想象,比如飞机还没有造好的时候,他要想象飞机起飞和起飞后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怎么处理,也就是说科学或日常的想象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实际功能的想象。而审美中的想象主要是想象审美对象的整体形象,事物的形状,充满了审美主体的情感。比如诗人在想象飞机起飞,他常常只会想飞机起飞在云层里飞翔是多么飘渺美丽,而不会考虑遇到恶劣天气飞机怎么应对。刘勰在《神思篇》中说:"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审美中的想象是与事物的形象分不开的,它是一种自由的想象。审美想象具有非功利性,而科学想象则具有功利性,他想象的是事物的功能。作为想象,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超越时空的限制,感觉、知觉都只能感知眼前的"此时此地”的东西,而想象却能使那些失去的东西不在眼前的东西”如在眼前”,所以,总的说来,审美想象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

第一:审美想象是包含着情感的想象;第二,它需要充分调动形象。

在本章中,我们通过对文学艺术的起源、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文学的纵向发展和文学的横向交流等问题的学习,将更深入地从动态的角度理解文学的本质,初步掌握研究文学史和分析文学史现象的观点和方法。细读教材仍然是基本的要求,同时要加深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

一、探讨文学艺术起源的几条途径 一是对于今天保留下来的古代典籍中有关资料的整理研究; 二是从考古学的角度对史前艺术的研究; 三是对现在世界上尚残存的原始民族的艺术形态的研究; 四是对儿童审美心理的研究。

二、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诸种学说

1、摹仿说 这一学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外在事物进行摹仿的本能。德谟克利特和亚里斯多德是首倡者。

德谟克利特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摹仿说的缺陷:摹仿本身却并不构成艺术产生的原因,史前人不会是“为摹仿而摹仿”的,史前艺术总是联系着实用目的,如果将摹仿归结为人的天性和本能,则忽视了他们的实际需要以及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从事的实践活动在史前艺术中的主导意义。另外,用摹仿说也不能说明全部史前艺术的起源,史前艺术并非都是摹仿外部事物的,如音乐、歌唱和舞蹈,就不一定都是摹仿的结果,一概而论地归之于摹仿也显然存在着片面性。

2、游戏说 此说主要认为发泄过剩精力的游戏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此说最早来自康德,康德认为,包括文艺在内的审美活动是非功利的、自由的活动。后来席勒和斯宾塞对康德的这一观点加以发挥,正式提出了游戏说,被称为“席勒-斯宾塞学说”。 席勒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束缚,得不到充分的自由,于是便用过剩的精力创造了游戏的世界,这也就是艺术的世界。

游戏说的局限:、现代原始部落中的一些歌舞往往在劳动或战争之余进行,而且其表现形式如声调和节奏明显有别于劳动或战争本身,带有娱乐和愉情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游戏说的情况,而且此说将艺术看成是区分人类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也有较大的合理性。但是此说仅仅从精力发泄这一生理学、生物学的现象来看待文学艺术的发生,抹煞了影响文学艺术的社会根源,而将具有较为高级较为丰富内涵的文学艺术与一般的游戏等同起来,也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3、巫术说 提出巫术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弗雷泽和法国人类学家雷纳克。泰勒《原始文化》一书最早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认为原始人普遍持万事万物都有神灵并受神灵支配的观念,盛行对于神灵的信仰和崇拜。 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提出了“交感巫术说”,认为原始人有一种企图通过巫术来控制现实的倾向,而巫术的效果是通过交感的方式达到的。

“交感巫术”可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同类相生”,即同样的结果来自同样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相似律”,据此所施行的巫术为“顺势巫术”。 二是凡接触过的事物在脱离接触后仍然继续发生相互作用,这就是所谓“接触律”,据此所施行的巫术为“接触巫术”。通过这种“交感巫术”,施行者便可以对别人或别的事物施加影响。

雷纳克在发表于1903年的《艺术与巫术,关于驯鹿时代绘画和雕塑的谈话》一文中第一次将艺术产生的原因与交感巫术联系起来,把旧石器时代的原始艺术确认为史前人巫术信仰的一种证明。后来他又明确指出,史前人的岩画和雕刻,目的不在于使人愉悦而在于召唤或祈求神灵,而史前人戴着动物面具跳舞,则是在对动物施展魔法,以此招引动物到来,以保证狩猎取得成功。

巫术说的弱点:巫术说是西方的艺术起源论中最有势力的一种观点,虽然如此,但它也因自身存在的弱点而不断遭到非议。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指出,原始人的艺术活动未必都来自巫术,例如原始人将某些图形和符号刻在骨片、树皮、陶片、岩壁之上,用以帮助记忆和传递信息,原始人在夜晚举行的歌舞活动,也是出于饱餐后的满足或性欲的冲动,这与巫术显然没有什么关系。

4、情感表现说 这是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以来近代西方文论中盛行的一种观点,以英国浪漫派诗人和列·托尔斯泰为代表。此说认为,人类自童年时代起,就具有表现情感的本能,喜怒哀乐都有相应的表现方式,这种本能在声音、形体和语言上表现出来,便成为音乐、舞蹈和文学。 列·托尔斯泰认为“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

情感表现说的局限:、此说强调了情感因素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有其合理的方面,情感因素确实是文学艺术中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如果将它视为唯一的和最高的,那就大谬不然了,那就抹煞了其他审美心理的重要性,也否定了同样重要的另一方面———客观方面,甚至连这些主观因素是从哪儿来的都无法解释清楚了。

5、劳动说 大量考古学、人类学的资料说明,史前艺术的产生常常与原始生产劳动相关,甚至它本身就是原始生产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生产劳动,很难设想艺术的产生。

     首先,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的审美能力。恩格斯的观点

     其次,文学艺术的发生也是生产劳动的需要,如协调动作、提高效率,分散注意力、减轻疲劳等。《淮南子·道应训》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劳动推动了从猿到人的转变的完成,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2)劳动促使人的脑髓、语言器官、感觉器官和手的形成,这就为最早的文艺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劳动也促使这些器官的各种性能的形成,如灵巧性、复杂性、完善性等,这就使得人们具备了进行初步创作的精神的、实践的能力。 (4)更为高级的文学艺术只是在具备以上所有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结果,缺少了这些条件也就不会有这最终的结果。

再次,劳动过程和劳动对象最初是原始艺术的表现对象,构成了原始艺术的基本内容。

     《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也常常以想象和幻想的形式表现人们

西方文论呈现的方式大体有三种:

一种是在一些哲学家、政治家、宗教家、美学家的著作中包含着的文学理论。

第二种是诗人作家著书立说谈他们的文学见解。

第三种是19世纪以后才有的专门的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写的文艺理论论著。

西方文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也可以分为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的后现代文论四个历史阶段:

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文论

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

近代文论:启蒙主义——自然主义

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

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

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

后现代文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

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

学习西方文论应注意影响西方文论发展的以下几种因素:

第一, 注意西方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与文艺理论发展变化的关系。

第二, 注意西方社会生活的演变,特别是政治生活的变化对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三, 注意哲学思潮的变化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四, 注意基督教神学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五, 注意语言学、符号学的发展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六, 注意西方文论研究重点的转移和自身范畴的演变,文学艺术理论是在文艺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受政治、哲学等条件的影响而发展的。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一、名词解释

1隐含的读者

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主导西方文论界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形式主义文评批判最为有力,并最终结束了它的使命,开当今“读者时代”之先河,而“隐含的读者”所针对的正是形式主义的文本自足论。

所谓隐含的读者,implied reader,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2“陌生化”

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3“能指”和“所指”

都是索绪尔语言学创作的的术语。是索绪尔在谈论语言符号的性质时提出来的一对概念。与把语言视为一种分类命名集的天真看法不同,索氏认为,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能指和所指是语言符号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能指:语言符号的形式,能被人感知。 所指:语言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支配着索绪尔的整个语言的语言学系统,是头等重要的。

能指:语言符号的形式,能被人感知。 所指:语言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指”和“所指”都是索绪尔语言学的术语。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比如英语的“tree”这个单词,它的发音就是它的“能指”,而“树”的概念就是“所指”。“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但是,索绪尔认为,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在“树”这个词中,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树”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明显不同,但却都能表达了“树”的意思。这就是符号的任意性原理。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支配着索绪尔的整个语言的语言学系统,是头等重要的。

4“超越语言学”

是巴赫金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提出的一种独特的哲学-语言学研究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不是把“死”的语言体系,而是把“活的语言中超出语言学范围的那些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走的是一条超越语言学规则和语言学体系的道路,因而具十分重要的学术创新意义。

5文学性

是显著但不是本质的特点。报告文学多种表达方式共用,叙述和描写并重,在既不虚构又不夸张的前提下,对大量材料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 也可以适当运用曲折的情节, 并采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反映社会上的人物和事件。文学性首先体现在形象性上,报告文学既需要直接诉诸读者,就是说寓报告于文学, 又吸收了不少文艺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为了更好地刻划人物形像, 报告文学吸取小说的表现手法最为明显,诸如性格刻划、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等。然而,由于思想与哲理表露的强度, 由于外在观察更多和写作发表更快,报告文学仍不是文学作品, 在个体生命的内在体验及艺术表现的执着追求上还需提高,以赢得独立的艺术生命和品格。

6解构主义

上世纪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 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它的哲学渊源则可以追溯到1967年。当时一位哲学家德里达[1](Jacque Derrida,1930——2004)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他的核心理论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 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 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 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 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7含混

也称复义或多义等,是文学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语言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味,令读者回味无穷。含混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能会感到其中含蕴着多重意义,有多种“读法”。对“含混”理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威廉·燕卜荪。

二、论述题

1“为艺术而艺术”

(l’art pour l’art)口号是法国人的发明。但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为艺术而艺术”实际上是对康德与席勒美学的一种粗浅而通俗的表述。我们知道,德国古典美学深奥的思辨性与晦涩的语言,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备感艰难,而“为艺术而艺术”的成功之处也正在于此。它汲取了德国美学的要义与精髓,又除去其繁琐的细节,以精炼的法语铸造成一句响亮的口号,成为法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一面醒目的旗帜。

相关资料

19世纪30年代以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逐渐演变为不同的倾向,其中一种倾向就是所谓“社会小说”。乔治·桑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小说和雨果的《悲惨世界》等,都是这种“社会小说”的代表作。与此同时,出现了与“社会小说”对立的倾向,它反对文学为现实生活所限制,反对文学艺术反映社会问题,反对文学艺术有“实用”的目的。这一种倾向成为“为艺术而艺术”的潮流,在19世纪末叶的法国文学上曾经占过短时期的优势。

1832年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在他的长诗《阿贝杜斯》的序言中宣称:“一件东西一成了有用的东西,它立刻成为不美的东西。它进入了实际生活,它从诗变成了散文,从自由变成了奴隶。”1834年5月,戈蒂耶为他的小说《莫班**》写了一篇长序。他认为:“只有毫无用处的东西才是真正美的;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丑的,因为那是某种实际需要的表现,而人的实际需要,正如人的可怜的畸形的天性一样,是卑污的、可厌的。”这篇序文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宣言。

戈蒂耶为艺术而艺术美学观点的具体实践是他的诗集《珐琅与玉雕》(1852)。这部诗集为帕尔纳斯派诗人奉为艺术典范。1875年,在这部诗集重版时,戈蒂耶在集中增加了一首结论式的诗,题为《艺术》,大意如此:人间的一切都是过目烟云,昙花一现,只有艺术是永恒的;连天上的神明都会灭亡,可是高妙的诗句永垂千古,比青铜更为坚硬。

2对文学主义理论的理解。

3谈谈陌生化理论。

源于艺术创作,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

内容:作为俄国形式主义主要代表的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化是通过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延长审美时间,增强审美效果,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形成陌生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应用:国画等,如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胸有成竹”,这些例子都在阐释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需要也必须经过艺术家们的理解、加工,或者说是原基础上筛选后的“陌生化”,而后才能引起受众情感的认同,进而发出共鸣的感叹。

4无意识理论?

简介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主要的无意识情况有:①确实没有意识到,如视而不见,听而未闻;②曾有所意识但没有与别的意识片段联系起来,因而一过去就丧失了;③对个别情况的意识被组织在一较大片段的意识活动中而没有特别显示出其存在。无意识起初是由哲学家提出来的,后来,它才逐渐吸引了心理学家尔后是神经生理学家的广泛兴趣。

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荣格通过词语联想测试发现,在无意识之中存在着与情感、思维、记忆相互关联的种种族丛,他称其为情结,情结常常是人类灵感和内驱力的源泉,对伟大的艺术家而言,为了取得卓越辉煌的成就,这些灵感和驱力是必不可少的:凡高、毕加索为绘画之境癫狂,莎士比亚、郭沫若为文学之美着魔,伟大的艺术作品莫不由艺术家内心情结的驱使喷薄而出。

5荣格的原型理论

荣格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始意象,原始意象一词意指一种本言的模型,其他相似的存在皆根据这种本原模型而成形。原始意象的同义词就是原型,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荣格指出,“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是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

原型尽管归属于集体无意识,但是却能够体验为一种印象式意象。在每一种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大量的原型。同一原型可能细部或名称有些变化,但它的核心意义是基本相同的,符合人类的某种普通心理要求。譬如,英雄,大地母亲、智慧老人、魔鬼等原型在作品中屡屡出现,其各个内在意义仍是相对统一的。譬如西方艺术中的圣母题材的作品多如恒河沙数,但却没有穷尽的时候,因为它们面临的是深邃无底的集体无意识,呼应着人类对母亲的无尽之情,因而具有不朽的魅力。

荣格对于原型的界定一直采取了诗性的态度,他说“自从远古时代就存在的普遍意象,原型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人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意象和模式。”荣格通过对神话的广泛研究和临床的治疗经验,揭示了原型和神话以及神话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他把原型理论扩展到文艺领域。原型,是人类长期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现象,然后在不同时代通过无意识激活为艺术形象,这些原始意象及原型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这个载体。因为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不断地以本原的形成反复出现在艺术作品和诗歌中。

6拉康的镜像理论

镜像理论是由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提出的。镜像理论是指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意识称为镜像体验的理论。“镜像阶段”就是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瞬间。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之后才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其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然而,它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

其具体过程是,刚开始,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这个阶段,婴儿首次充分认识到自我。而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婴儿只有通过镜子认识到了“他人是谁”,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他人”的目光也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人”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在他人的目光中,婴儿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拉康的镜像阶段从婴儿照镜子出发,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都称为镜像体验。

7文学艺术作品的基本结构?

英伽登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他认为,文学作品是由四个异质的层次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这四个层次是:一,语音和更高级的语音组合层次;二,不同等级的意义单元层次;三,再现的客体层次;四,图式化观相层次。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说明“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和方式”,这种研究方式与现象学理论是相合拍的。

8艺术生产理论?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有多重意义。第一种意义是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第二种意义是指实际的创作过程;第三种意义专指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我们一般主要从第一种意义和第三种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并非孤立的存在,我们必须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的最终解释。

艺术生产,说到底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必然要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但是艺术生产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精神生产,又与物质生产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在市场语境下,艺术生产既要适应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走向市场,又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和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超越市场。如: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孟母三迁远离闹市等。

9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

瓦尔特·本雅明从艺术生产理论出发,从制造技术的角度,剖析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区别。机械复制技术制造了“世物皆同的感觉”,消解了古典艺术的距离感和唯一性。导致了古典艺术的“灵光”消逝,即艺术美境的流失。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不再以仪式为基础。而是建筑于政治学之上。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全译彩图本)中。其超现实主义和犹太神秘主义风格,给20世纪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

10史诗剧理论?

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理论在20~30年代与资产阶级为文艺而艺术的思潮作斗争中逐步形成。他要求建立一种适合反映20世纪人类生活特点的新型戏剧,即史诗戏剧。这种戏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突破“三一律”编剧法,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宽广多彩的内容,让读者通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热情。布莱希特把戏剧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按照亚里士德在《诗学》中为戏剧体裁所界定的标准而创作的戏剧,他把它称为“戏剧式戏剧”或“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一类是违反亚里士多德的标准而创作的戏剧,他把它称为“史诗式戏剧”或“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布莱希特早期的作品曾实验过达达主义和表现主义,但很快的就发展出一套属于他自己独特风格的观点。他厌恶亚里士多德戏剧方法,让观众和剧中的英雄人物产生共鸣进而同情,认为这种恐怖的情感和怜悯导致观众情绪沉沦而无法思考。布莱希特希望借由柏林剧团,来实践他打破这种剧场幻觉的决心与愿望。

11巴尔克写作的维度?

12语境理论

语言环境即指说话时,人所处的状况和状态。语言环境有多种:一般地说,有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自然语言环境是指以该语言为母语的生活环境。

局部的语言环境是指学习者部分时间生活或学习于该门语言环境中。而人工语言环境主要指学习者在头脑中用该门语言复述、描述、记忆或营造某些的场景。

语境对语言有限制、补充、补述的作用。

13期待视域

“期待视野”由尧斯提出,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文学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现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 层次是相对应的。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 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宽着“期待视野”。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82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