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的思想

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的思想,第1张

魏玛时期是赫尔德的成熟期,他继续收集民歌,研究了许多学科,写出大量重要著作。1778年出版他收集的《民歌》,1807年再版,亨利希·封·米勒把书名改为《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1783年开始写他的巨著《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1784~1791),随后又写另一部重要著作《关于促进人性的通信》(1793~1797)。赫尔德还参加了当时关于斯宾诺莎的争论,撰写了《上帝几篇对话》(1787,1800年再版时书名改为《上帝关于斯宾诺莎体系和舍夫茨伯里自然体系的几篇谈话》)。此外,赫尔德还写过一些剧本和诗歌,并翻译了法国剧作家高乃依的古典主义悲喜剧《熙德》。

赫尔德的著作包括文学与美学、音乐与绘画、语言与语言学、神学与哲学、历史与地理、教育学与心理学、医学与人种学、地质学与植物学。在所有这些方面,赫尔德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贯穿他全部著作的基本思想是总体主义、民主主义和历史主义。这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目标就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亦即实现使人的本质得以充分发展的理想。赫尔德的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 3部主要著作《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和《关于促进人性的通信》中。

赫尔德认为,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都是统一的,是相互关联彼此制约的。只有从总体出发,掌握各种知识,才能认识世界,了解人;也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一种全面发展的人,而这种全面发展的人又是人成为真正的人的一个重要前提。

赫尔德的民主主义思想不仅表现在他对法国大革命始终如一的肯定(这在当时德国的知识分子当中是罕见的),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对“人民”的看法。在赫尔德的词汇中,“人民”同“人性”差不多是同义语。赫尔德认为,每个民族的人民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宝藏,而这些宝藏又都属于全体人类。他的集子里不仅有德国的民歌,而且有英、法、西班牙、意大利、希腊、丹麦等国的民歌。他的理想是各族人民平等地共同生活。另外,按照他的观点,民歌也不仅仅是由广大下层人民所创造,一切进步的作家都创造了这种健康、真实而又生动的民歌。因此,他收集的民歌也包含了莎士比亚和歌德等人以及他自己写的诗,还有荷马这位“最伟大的民间诗人”的作品。正是这种民主主义的精神,使赫尔德收集民歌同后来浪漫派诗人收集民歌有原则的区别。

赫尔德认为,人类社会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是自然环境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象自然界一样,人类历史的发展也遵循一定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是历史的产物。赫尔德对他所研究的每一个社会现象都要探讨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上的每个时代他都承认有它存在的价值,都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他纠正了启蒙运动思想家认为中世纪是“野蛮时代”的错误看法;否定了历史是直线进步的观点,认为历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既有曲折,又有歧路,更不乏挫折和失败,但它的总趋势是朝着实现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即人性的充分展现而前进。

“人性”,按照赫尔德的解释,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它并不是单指“人道”,亦即对他人的怜悯和同情;它也不单指“人的权利”、“人的义务”、“人的尊严”和“爱人”等,而是这一切的总和,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目标,也是人类全部活动的结果。“人性”必须永远加以“培养”,否则,人类就会再回到“野蛮”,变成只有“兽性”的动物。

赫尔德没有专门创立独立的美学体系,他的文艺观就体现在上述思想之中。他的文艺观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个民族各种生活条件的总和,要促进艺术的繁荣,就得改变产生它的社会条件。文学艺术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的变化,因此它是“培养人性”的重要手段,作家和艺术家是民族(或人民)的创造者。

感情与理性的统一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前提,艺术家只有使用感情与理性的全部力量才能把握和表现现实。但是,艺术家能否成功地把握现实,关键又在他对现实的态度,就是说,看他是否对现实抱有“同情”。

赫尔德的思想中有唯物主义的倾向,更有辩证法的因素,但他的基本哲学思想仍是客观唯心主义。他从未否认过上帝的存在,他的世界统一论认为到处都存在着“神”,自然和社会的一切都受“神性”的支配,因而具有它们的规律。赫尔德的这种泛神论思想使他在当时居于先进思想家的行列,同时也使他的思想掺杂了一些神学的成分。赫尔德一生担任神职,但他的宗教观已完全脱离了正统宗教的教条。他实际上在为新兴资产阶级作舆论准备,可是他又是从全人类的角度提出问题,并为他所认为的全人类的思想而斗争。正是这些决定了赫尔德思想的伟大和它的局限。

赫尔德作为一个作家并没有突出的成就,但作为一个思想家却具有时代的意义。他影响了包括歌德和席勒在内的一批作家,成为狂飙突进的精神领袖。他接受并且净化了康德和哈曼的思想,为德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继承莱辛的思想,把德国文学引向新的发展阶段。他的思想是德国启蒙运动文学向古典文学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他本人是从康德与莱辛通向黑格尔与歌德的一座桥梁 。

参考书目

R Haym,Herder, 1877~1885

V M Schirmunski,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963

FMBarnard,Zwischen Anfklrung und politischer Romantik, 1964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蜕变的产物,也是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理论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自然主义思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成就基本只局限于文学领域,尽管“自然主义”一词本身来自绘画艺术领域。

是指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而盛行于50年代的,以废除奴隶制度,揭露和控诉奴隶主罪行为目的的美国资产阶级进步文学潮流。 19世纪30年代之后,美国北部进步人士掀起越来越高涨的废除黑奴运动。黑人的处境激起许多作家的同情,从爱默生、朗费罗到惠特曼都写过反对蓄奴的诗篇。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称她为“发动了一次战争的小妇人”。诗人惠蒂埃抗议蓄奴制的诗篇数量最多,反映了19世纪废奴运动历次重大的斗争。废奴文学虽限于道义上的谴责,却推动了废奴斗争,在文学史上,也是19世纪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

狂飙突进运动,又称“狂飙运动”(德语Sturm und Drang),发生在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十五年。它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全国性的一次文学运动,也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与继续。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都在狂飘突进运动中得到发展与加强。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20世纪20年代起,意识流技巧在小说领域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意识流小说理论》封面就,但是并未形成一个文学流派。这是因为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而是一些不同国家的作者,如爱尔兰的詹姆士·乔伊斯,法国的马赛尔·普鲁斯特,英国的弗吉利亚·伍尔芙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运用新的概念与方法创作小说。他们的作品着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采用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这些作品在当时虽然受到某些责难,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和广为流传。20世纪60年代以后,创作这类小说的作家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创作手法。

骑士文学就是一切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大致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

艺术特色:

(一)美丑对照

雨果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运用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照的艺术原则,编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塑造异乎寻常的人物,展现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主要体现为:

情节场景的对照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由爱斯梅拉达先后五次遇险与得救、最后被害的曲折过程构成,情节体现鲜明、强烈的美丑、悲喜对照。

爱斯梅拉达被抢(悲)——被救(喜);

爱情幽会(喜)—— 被诬告判刑(悲) ;

被救入圣母院(喜)—— 被出卖杀害(悲) ;

愚人节歌舞、喜剧性的开场——被害徇情、悲剧性结局遥相呼应,随着情节发展而形成的场景的尖锐对照,又使小说增添了反映历史、概括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两种节日、演出场景的对照:

主显节——封建宗教节日,上演宗教神秘剧,呆板僵化,千篇一律,演员甚多,观众极少。 ——死气沉沉

愚人节——贫民的狂欢节,爱斯梅拉达的街头演出,一人歌舞,观众云集,掌声不绝,欢呼雀跃。——生气勃勃

接着,是两个“王朝”,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

封建王朝——以路易十一为代表的封建王朝,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血腥镇压百姓,致使爱斯梅拉达遭尽凌辱与迫害。——专制残暴,草菅人命,任意诬陷

“奇迹王朝”——以克罗班为首的乞丐“王朝”,虽衣衫褴褛,却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平等人道,尊重人权,公正廉明

作者安排了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种法庭、两种审判的对照。一个是历史上确实有的法兰西路易十一的封建专制王朝,另一个是作者虚构的乞丐王国。在封建王国里,他们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血腥镇压百姓,冤狱遍布国内,致使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遭受凌辱和迫害。而在乞丐王国里,尽管那些平民、乞丐、流浪者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心地善良、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团结一致与封建王朝、天主教会做斗争,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这里,有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封建王朝的法庭是貌似尊严,实则残酷卑鄙,随心所欲,罗织罪名,故意制造冤案,那是“法官吃人肉”的行径。而与之对照的乞丐王国对甘果瓦的审判,看似森严恐怖,实则公正合理,既不诬陷无辜,也不刑讯逼供,虽然法律和过程简单了些,但却给人辩解的权利。小说借着这两个王国、国王、法庭和审判的强烈对照,揭示了爱斯梅拉达悲剧的社会根源,增加了作品反映历史、批判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增加了情节的起伏变化,更加富于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

情节场景的强烈对照,不仅使小说的布局结构显得紧凑、匀称,还有利于揭示社会斗争的复杂性,使小说富有紧张的戏剧性,扣人心弦。

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对比

巴黎城市和圣母院的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在作品第三卷,作者撇开情节的主线,插入相当的篇幅,专门介绍圣母院的建筑史和巴黎城市的鸟瞰图。这似在中心情节之外,却又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和背景。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了圣母院的崇高和圣洁:和谐而壮丽,庄严而伟大,这是一部用石头砌成的历史,是永恒的见证者。而当时的巴黎简直就是一个艺术之宫,赏心悦目,圣洁而美丽。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所在,到处布置着绞架、刑台、地下牢房、存尸墓场,发生着诸如爱斯梅拉达这样无辜的人们遭受摧残迫害的耸人听闻的悲惨事件。这三者之间的对照,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作者对造成巴黎和圣母院成为人间地狱的社会的愤慨。

3、人物形象的对照

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

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巴黎圣母院》的清洁,就是以美的代表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与丑的代表副主教克罗德的矛盾冲突及鲜明对照中展开的。(具体内容见第三讲讲义)

雨果相信,运用对照艺术,能透过表象,揭示出美丑、善恶的本质。在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对照中,心灵美胜于一切。人心是艺术的基础,就像大地是自然的基础一样。

(二)史诗气质

《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为背景,全面再现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

场景宏阔——修道院、王宫、贵族府邸、贫民街区、监狱、刑场;

事件重大——狂欢节、丐帮夜生活、法庭审判、教会阴谋、人民起义;

人物众多——国王、主教、大法官、军官、士兵、神甫、诗人、乞丐头目、流浪汉;

画面丰富——有对巴黎城市沿革、教堂建筑历史的全景式描绘、雄奇浩瀚;有对家庭、宗教、王公、贫民流浪汉生活及社会风俗的工笔描写,色彩斑斓;有对母女生离死别、爱情悲欢离合的深情刻画,丝丝入扣。

全书是一幅包罗万象的中世纪法国社会全景图。显示了雨果深邃的历史视野、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描绘宏大场面的高超艺术。

(三)情节传奇,描写夸张

小说以情节离奇曲折、惊心动魄为特色,强烈震撼人心。

夸张的描写是这部书的特色之一。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种夸张并不是“无病呻吟”的做作,而是一种铺垫。雨果通过夸张为后文的强烈对比做好了准备。

卡西莫多力大无比,当街抢人,烈日下受鞭刑暴晒示众;劫法场;一人保卫圣母院;摔死克罗德;殉情。

爱斯梅拉达倾城的舞蹈,一句话救甘果瓦,给卡西莫多水喝;受审受刑;对弗比斯的思念;对克罗德*威的拒绝;死难;两人死后死骨一分开化为灰烬,乞丐王国攻打圣母院等等。

充分运用夸张、巧合、悬念等艺术手法,情节大起大落,出人意表,描写浓墨重彩,强烈感人。

显示了雨果奇特的构思和想象力。

(四)心理描写

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的曲折过程,揭示行为的内在原因。

克罗德对爱斯梅拉达的种种念头:在宗教与现实、教规与情欲、灵魂与肉体之间苦苦挣扎的痛苦;对美的渴望,得不到美的嫉恨,占有美的邪恶,摧残美的凶残。(第九卷P435)

爱斯梅拉达:单纯、善良、直观、略带孩子气、爱憎分明、强烈、表里如一的心理(对弗比斯的爱、克罗德的憎恶、对受难者的同情)

卡西莫多受感化后的心理:正直人的感恩、爱美、为爱牺牲自己的痛苦;摧毁邪恶的义无反顾,显示英雄气、壮烈美。

人物性格的强烈性,很大程度来源于心理变化的强烈起伏。

(五)景物叙事

善于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庄重神奇、动人心魄,仿佛使富有灵性的活物。

第三卷:巴黎圣母院-前墙、神龛、阶梯、塑像、祭坛、玻璃窗、钟楼、历史上遭受的种种伤害(时间、宗教改革、艺术改造)、教堂建筑的历史沿革-古代多种艺术风格的融合。

“既永恒又多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

“是民族的宝芷,世纪的积累,人类才华升华的产物 ”“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

“人类的智慧在哪里凝聚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人民就是泥瓦匠。”

再通过伽西莫多有如神助的敲奏的美妙的钟声,激活这座建筑,使之有声有色(第四卷)更为神秘庄严。

又如对巴黎城的描写(第三卷)是一部伟大城市的编年史“一个中世纪建筑学与历史学的产物,一部石头的编年史。”

小说在景物描写中,往往都穿插激越的议论,通过这种直抒胸臆式的、政论式的议论,加深景物的历史内涵,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

最后以巴黎“晨钟齐鸣”的诗一般的描写感受《巴黎圣母院》深沉的诗意。

总之,《巴黎圣母院》以其丰富的想像,奇特的情节,鲜明的对照,浓烈的色彩描绘了具有中世纪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凝结成一部浪漫主义巨著,为浪漫主义奠定了一座丰伟的文学纪念碑。这部名著塑造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是世界艺术长廊中不朽的人物形象。

狂飙突进 Sturm und Drang

当时,德国的一批年轻知识分子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影响下,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以表达他们摆脱封建束缚、解放个性和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的新时代的要求。运动的矛头主要针对封建专制暴政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这些年轻作家除标新立异外,还接过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提倡投入自然的怀抱,并对民间文学表现了特殊的爱好。60年代中期赫尔德的《论现代文学片段》等一系列论著以及对于民间文学的发掘和研究,为这场运动作了思想准备。1770年赫尔德与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的相会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端。狂飙运动的参加者主要有以赫尔德和青年歌德为首的斯特拉斯堡派,包括JH福斯、JM米勒、JA莱泽维茨等的格廷根林苑派,以及与之接近的M克劳迪乌斯和GA毕尔格等;以青年席勒和CFD舒巴特为首的南德派。此外还有克林格和KP莫里茨等。到80年代,这些青年作家或是退隐,或是思想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创作方法有了重大改变,不再一味听凭感情的宣泄,而是以希腊罗马艺术为榜样,追求宁静、纯朴之美,主张感情与理智、理想与现实、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实现古典人道主义理想。1781年席勒《强盗》的出版标志着这个“天才时期”的结束。但一般把8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一些作品也列入狂飙突进文学。

狂飙突进运动在文学上的成果以戏剧创作最大,代表作有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以及克林格的《孪生兄弟》和《狂飙突进》,伦茨的《家庭教师》等。小说方面的代表作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及荣格·施蒂林的传记小说《亨利希·施蒂林的青年时代》等。在诗歌创作方面,以青年歌德的抒情诗,尤其是以他的《普罗米修斯》为代表。格廷根林苑派是狂飙突进诗歌创作的中心。

狂飙突进虽然未能发展为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但它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给了封建专制以猛烈的一击。从所张扬的思想主张来看,它既是对启蒙运动的反拨,又是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是浪漫主义的序曲。狂飙突进时期的文学遗产对后来的作家和文学思潮、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过影响。

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

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的下面人物,描

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如哈姆雷特就是人文主义者的

典型形象。惨痛的变故使他所珍视的理想全部破灭,为父报仇、重整乾坤又使他感到

任务艰难,因而忧郁、犹豫,陷入深刻的思索。在艺术上,悲剧是莎剧中成就最高

的。首先,多线索手法的运用体现了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哈》剧中安排三条

复仇线索,以王子复仇为主线,另两条线索穿插糅合其间。《李》剧中也有两条平行

交错的线索。其次,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善于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性格更

丰满深刻。如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富有哲理性。麦克白杀人后精神崩溃的过程更是

刻画得细腻真切。此外,作者还善于渲染气氛,营造悲剧性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理

活动。如《麦》剧中夜与血的形象贯穿始终,阴森恐怖。《李》剧中暴雨荒原一场,

激烈哀愤……凡此种种,都使莎士比亚悲剧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

2

四大喜剧代表了莎士比亚喜剧艺术的最高成就。其基本主题是歌颂爱情和友谊,如在《威尼斯商人》中,作者通过安东尼奥的形象,赞美了友谊和仁爱精神,又通过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的爱情故事,说明真正爱情的纯洁与朴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中那些追求爱情自由的年轻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作者无情地批判了封建门阀观念、家长专制批判了中世纪以来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并在对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赞美中,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

作者塑造了许多具有高尚情操的敢作敢为的青年男女形象,论身份,他们是贵族,然而他们的思想行为却体现了人文主义原则,具有新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女主人公的形象。更为光彩照人。她们率真、热情、刚毅、机智。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勇敢地追求爱情。如罗瑟琳女扮男装,逃出宫廷,自己挑选爱人,并大胆地表白。薇奥拉更是积极、热情、坦率,并表现了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她们聪明果断、敢作敢为,如鲍西娅假扮律师,以惊人的才智战胜狡猾贪婪的夏洛克。这些女性形象是理想化了的资产阶级新女性,寄托了作者的最高理想。

莎士比亚的喜剧是抒情性的浪漫喜剧。故事多发生在南欧,具有异国风光,异乡情调。作者善于利用误会和巧合,用面貌相似、乔装改扮或设圈套、开玩笑等手段,人为地制造一些离奇曲折、变幻莫测的戏剧情节和滑稽可笑、意趣磺生的场面。多线索平行交叉,构成完整的艺术整体,更使情节显得生动丰富、跌宕起伏,自然地激起欣赏者的情感波涛。

总而言之,莎士比亚喜剧充满了明朗的色彩、乐观的基调,具有浓厚浪漫色彩。

3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

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英国社会

的方方面面。莎剧以生动曲折的情节著称于世,构思壮阔,内容丰富,多采用多线索

结构,将各种戏剧因素自然结合。其人物都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总以性格的丰富

性和复杂性显示自己的特色。语言丰富多彩、清新隽永,既富有哲理,又带有浓郁的

诗意。他的创作集中地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

人们对莎士比亚的评价:

1、“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马克斯

2、“他的作品是建立在广泛的生活基础上的,因此他笔底产生的每一样东西都使我们感到真实可信。曾经有人暗示过,他并不属于被称作‘浪漫主义的’现代诗人的范畴,而属于‘自然主义的’流派,因为他的作品充满着近代的真实,除了在他最高亢的时候,很少触及未遂愿望而引起的激情。”

——恩格斯

3、“如果说,有一个人使我心里浮现出这样一个庄严场面:高高地坐在一块岩石顶上!他脚下风暴雷雨交加,海在咆哮;但他的头部却被明朗的天空照耀着!那么,莎士比亚就是这样!--只是当然还得补充这一点,他的岩石宝座的最下面,有一大堆人在喃喃细语,他们在解释他,拯救他,判他的罪名,为他辩护,崇拜他,诬蔑他,翻译他,诽谤他,而他对他们的话却一点儿也听不见!”

——赫尔德

4、“莎士比亚就是无限”;“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包含的精神方面的真实性远远超过看得见的行动”。

——歌德

钱钟书,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赴欧美留学数载,著作等身,先后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以及《宋诗选注》、《谈艺录》、《七缀集》等。1979年煌煌巨著《管锥篇》问世,极大地震憾了中外文坛,人们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奔走相告,中外媒体连篇累牍、广而传之。一位外国记者言道:“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简直把他当作神秘人物而来“朝圣”。

是的,钱钟书一生“独来独往在人生的舞台,他的神秘一如他的文采。”孔庆茂先生在《钱钟书传》中作如是评价:“钱钟书的照相机式的记忆力,淹贯中西古今的博学,滔滔不绝的口才,浓郁的机趣与睿智,澹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使得他极富传奇色彩,风靡海内外。”他精通英、法、意、德、拉丁、西班牙多种语言,令那些国家的学者、专家、语言大师自叹不如。不仅如此,钱钟书还是一位“钟情于书”的幽默大师,“健谈善辩,口若悬河,隽思妙语”,让人忍俊不禁。

钱钟书惜时如金,常常闭门谢客。有位英国女士来到中国,给钱钟书打电话,想拜见他,钱钟书回答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他就这么风趣而又不失礼仪地将来访者拒之门外。

时下“会海”如潮,各种巧立名目的节庆活动铺天盖地,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奠基、开工、封顶、剪彩,没完没了,甚至只捐资三五万元,也要邀请头面人物出席以壮声势。只要有吃有拿,人们便趋之若鹜。而钱钟书则深恶痛绝,他在给华中师范大学友人的信中曾说过自己对诸如此类的“请帖征文”,“概置不理”,“窃以为不如息事省费”;在他看来,这个会、那个节,无非是“招邀不三不四之闲人,谈讲不痛不痒之废话,花费不明不白之冤钱也!”如此妙语,令主办方哭笑不得。这对习于办“会”办“节”而疲于奔命的诸君,不知可有触动否?

作为一代鸿儒,钱钟书向来淡薄名利。1991年,全国十八家省级以上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名人录》,钱钟书名列其中,友人告诉他将以钱酬谢,他淡淡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像这样幽默语言,在《围城》中更是比比皆是。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出国留洋并没有“深造”,买得一张“克莱登大学”假文凭炫耀于乡里人前。钱钟书写道:“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须知,这是钱钟书于1947年写的文字,五十八年后的今天读来,其幽默仍不失新鲜,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讽刺意义。

又如方鸿渐从国外回到老家,应邀到县学堂演讲,不知所云,洋相百出,“只有大胆老脸胡扯一阵”:“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另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洋文明。”钱钟书借方鸿渐之口,慨叹中国人没有学到西洋的高科技而却学会了吸鸦片,学会了嫖娼而患梅毒,岂不哀哉!听众的表情如何?钱钟书继续写下去:“听众大多数笑,少数张了嘴惊骇;有几个教师皱着眉头,那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下笔不写,仿佛听了最后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表演失贞操。”

何谓“围城”?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给黄罗芳一张纸条,阐明了“围城”的丰富内涵,上面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钱钟书对于这一切,在《围城》中作了淋漓尽致地描述,幽默、生动、有趣。无独有偶,他的短篇小说《猫》与其长篇《围城》亦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婚前各自掩起自己的本来面目,结婚后才发现对方不是自己的意中人,可是生米已煮成熟饭,进退两难,都被“围困”起来了。钱钟书妙笔生花,如此描写一个马丈夫毫无爱意可言的女人心态:“李太太深知缺少这个丈夫不得,仿佛阿拉伯数字的零号,本身毫无价值,但是没有它,十万千万都不能成立。”寥寥数语,比喻精致,回味不尽。

钱钟书就是这样,以生动的比喻,隽永的幽默,把深刻的人生哲理,深邃的思想意蕴传递给读者,让人们在笑过之后,品味其中的奥妙。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说:钱钟书的幽默--永恒的经典

《浪漫主义革命》([英] 蒂莫西·C W 布莱宁 (Timothy C W Blanning))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xekn    

书名:浪漫主义革命

作者:[英] 蒂莫西·C W 布莱宁 (Timothy C W Blanning)

译者:袁子奇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出版年份:2017-4

页数:280

内容简介:

卢梭、歌德、拜伦、贝多芬、李斯特等巨匠领衔的一场文艺狂飙,人类社会、文化、心智走向现代的一次精神洗礼。

一本融汇诗与思的历史书,带你感受文学、音乐、绘画名作背后的时代精神,领会浪漫之真谛。

观察家精选之3。

——————————————————————————————————————————————————————

内容简介

《浪漫主义革命》为你带来18、19世纪间的一段别开生面的欧洲历史和艺术史。这是关于“浪漫”的最初的故事。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用理性、科学为人类社会勾画了一幅宏伟蓝图;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样的社会是冰冷的——用科学公式贬低了人的灵魂,用理性和功利压制了人们挥洒个性、表达情感、纵情想象的本性。

于是,越来越多的思想家、艺术家和活动家汇集到“浪漫主义”的旗帜之下,发起了一场反抗启蒙主义理性和科学精神的文化起义。他们把内心呐喊化作不朽的诗文、画作、音乐、建筑,乃至狂欢庆典和社会风潮,深刻改变了历史和人性的面貌。

思想家卢梭、赫尔德,诗人歌德、华兹华斯、拜伦,音乐家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画家德拉克洛瓦、透纳、戈雅……这些人类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心灵,我们常常虽有耳闻却不甚了解。《浪漫主义革命》将带我们认识这些最不负“浪漫主义者”之名的思想、艺术巨匠,见证一次冲击世界的人类情感、创造力的大爆发,并且真正领悟诗歌和爱情之中那种令人神往,而又让人困惑的“浪漫”情怀。

编辑推荐

1 为什么说浪漫主义的艺术和文化革命缔造了现代世界呢?浪漫主义时代是文化、艺术、社会乃至人性走向现代的一段重要历史:歌剧、音乐会、画展真正成了大众的享受;艺术家成了比王公贵族更显赫的人物,拥有领导时代精神和社会风潮的巨大能量;人们开始为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奔走呐喊;大众开始尊敬天才、重视想象力的创造力……文化和艺术,此时开始得到我们如今的意义。

2 如果你有志于阅读拜伦的诗、歌德的《浮士德》、卢梭的《忏悔录》,或者希望了解贝多芬、李斯特、帕格尼尼、瓦格纳的音乐作品背后的精神内涵,这本书一定不容错过。本书另附16页全彩插图,配合书中内容展示了浪漫主义时代的代表性绘画和建筑。

3 关于“浪漫”和“浪漫主义”,我们已经听了太多肤浅、庸俗的说法,《浪漫主义革命》将正本清源,讲讲“浪漫”的渊源与真谛。

4 “新思•观察家精选”系列之3。“新思•观察家精选”汇集具有当代回声的历史话题,旨在帮助我们收整见识的碎片,读懂现代世界的由来,反思现代人的生活境况。书的篇幅都在200至300页之间,外形精巧;这些权威作者所讲述的既是各自最擅长的话题,也是同一个大时代的不同投影。希望你通过了解永不止步的时代变迁,增长对未来的远见。

评论

“对浪漫主义时代精神的精彩、简要而发人深省的介绍。”

——《星期日泰晤士报》

“蒂莫西•布莱宁非常合适来讲述欧洲舞台上浪漫主义革命的降临。他文字中的热情、广度与权威性,超越了任何的期待。”

——《国家评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蒂莫西•C W 布莱宁 (Timothy C W Blanning)

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历史学退休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成员。他专注于钻研从17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近代欧洲史,对两个多世纪中的绘画、音乐、文学、思想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历史作品包括:

《追逐荣耀:塑造近代欧洲的五场革命,1648—1815》(“企鹅欧洲史”卷6)

《力量的文化和文化的力量:旧制度的欧洲,1660—1789》

《音乐的胜利:作曲家、音乐家及其艺术的降临》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以赛亚·柏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当时正是写一篇和浪漫主义相关的论文的时候。柏林的这本书虽然是由讲稿组成的,但是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逻辑严谨,可以说在当时给了我很多启发。因为说到浪漫主义,我们会想到浪漫主义诗歌,浪漫主义绘画,但是柏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却把思路完全打开,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思潮,发端于哲学,酝酿在启蒙,表现在文艺。真正的浪漫主义精神不是男女卿卿我我,动辄感动唏嘘,而是康德仰观宇宙,思索道德律令的笃定与磅礴,是德国古典哲学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浓烈的绽放。

《浪漫主义的根源》根据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万物有本然,终不为他者。

——约瑟夫·巴特勒

巴特勒这句话是以赛亚·伯林最喜欢的引语之一。在他最重要的一篇论文中,伯林一再引用。我以此开头是为了消除任何可能的误会,因为这部集子无论如何不能算做伯林关于浪漫主义的新书。自伯林于1965年三四月间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A W 梅隆系列讲座上做了关于浪漫主义的脱稿演讲之后,他曾试图将其变成文字的著述。在其后的那些年里,特别是他于1975年卸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一职之后,他不断扩展自己的阅读,积累了一堆笔记,以期完成一本浪漫主义的专著。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把所有笔记存放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重新开始整理他的资料:他列出一些标题,并把筛选出来的笔记口述录制到磁带上,归纳到预设的标题之下。他甚至考虑利用已有的材料为E T A 霍夫曼的著作写一个长长的序言,而不是独立成篇,作为他的一个专题研究。但这个计划屡屡搁浅,部分原因可能是资料准备的过程太长,致使写作的兴味阑珊。据我所知,到后来他对这本计划过的专著未著一字。

显然,对于伯林的读者来说,他未将演讲修订成书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对他本人来说亦是如此。但未及付梓也不是件坏事。如果当初就完成此书的写作,那如今这本充其量只算是编辑过的讲稿就永远不会出版。一旦经过精心修改和扩充,伯林演讲所特有的那种清新、直接、强烈和令人心潮澎湃的文风难免会变得晦暗。伯林还有一些脱稿演讲最终都是以录音或抄本的形式保留下来,我们不妨拿这些演讲与那些终于修订成文的稿本,或者演讲参照过的文字稿本做个比较,就会看出伯林为了出版曾经三番五次修改过他的内容。显然,这些修改使其更具知性和精炼,但有时不免减弱了口头表述本有的魅力。或者,反过来说,根据一篇尚未斧削的长篇底稿——伯林称之为“残篇”——来做演讲,而非照本宣科,演讲内容就会显得酣畅淋漓。或许,以多元论的术语衡量,这二者之间的优劣根本不可比较。在这种情况下,优也罢,劣也罢,伯林的主要思想成就之一也只能以前一种形式存在了。

我所用的标题是伯林自己早年计划写作该书时拟用的。在演讲时,他将标题换成了“浪漫主义思想的来源”(Sources of Romantic Thoughts)。因为在索尔·贝娄1964年出版的小说《赫索格》的开篇几页里,书中的主人公,那位名叫摩西·赫索格的犹太学者,正在经历一场自信的危机。他在纽约的一间夜校里试图讲授一门成人教育的课程,却未能成功。这门课程的名称恰好就是“浪漫主义的根源”(The Roots of Romanticism)。据我所知,这完全是个巧合。伯林自己明确否认它们之间有任何直接联系。不过,无论如何,先前的标题显然更加响亮。如果伯林当时确实因为某些理由放弃使用一个更好的标题,这些理由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其间与艾耶尔、奥斯丁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的运动。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担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

《卡尔·马克思》(1939)、《自由四论》(1969,后扩充为《自由论》)、《维柯与赫尔德》(1976)、《俄罗斯思想家》(1978)、《概念与范畴》(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扭曲的人性之材》(1990)、《现实感》(1997)等。

绪论

第一节 学习西方文论的意义和方法

一、西方文论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二、学习西方文论的意义

三、学习西方文论的方法

第二节 西方文论发展的基本历史脉络

一、古典时期:古希腊罗马文论

二、神学时期:中世纪文论

三、复苏时期:文艺复兴文论

四、展开时期:17-18世纪文论

五、德国古典时期

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

七、大发展时期

第三节 现代性与西方文论新变

一、什么是现代性

二、启蒙理性对文论的影响

三、科学主义对文论的影响

四、美学现代性

第一章 古希腊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柏拉图

一、模仿说的缘起

二、诗的道德标准

三、诗为迷狂说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

一、为模仿正名

二、悲剧的结构

三、净化说

第二章 古罗马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贺拉斯

一、“合式”的原则

二、天才和艺术

第三节 《论崇高》

一、崇高与规则

二、崇高的来源

第四节 圣奥古斯丁

一、文学的罪责

二、论符号

第三章 中世纪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世纪早期和中期的文论思想

一、圣经阐释理论

二、早期基督教诗人论诗

三、文索夫的乔弗瑞

第三节 托马斯·阿奎那

一、隐喻的权力

二、经为寓意说

第四节 但丁

一、诗为寓意说

二、论俗语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薄伽丘

一、诗的神圣意味

二、诗的教化功能

第三节 锡德尼

一、诗的自由创造特征

二、诗的虚构问题

第四节 《诗学》的复兴与特里西诺

一、《诗学》的复兴

二、特里西诺

第五节 卡斯特尔维屈罗

一、诗的特性和目的

二、悲剧理论

第六节 塞万提斯

一、小说的开创性理论

二、艺术真实和作家才情

第七节 莎士比亚

一、真善美的统一

二、论想象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沙坡兰

一、古典主义的批评先例

二、新古典主义戏剧观

第三节 高乃依

一、当代悲剧的要求

二、突破三一律

第四节 德莱顿

一、变革古典主义戏剧法则

二、人物性格塑造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布瓦洛

一、理性与自然

二、三一律与语言问题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

一、伏尔泰

二、卢梭

三、狄德罗

第三节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

一、鲍姆嘉通

二、赫尔德

三、莱辛

第七章 德国古典时期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康德

一、哲学美学体系

二、美的艺术

三、天才与审美意象

第三节 歌德

一、艺术与自然

二、古典的与浪漫的

三、世界文学

第四节 席勒

一、游戏说

二、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三、悲剧冲突论

第五节 黑格尔

一、三种艺术类型

二、史诗、抒情诗和戏剧诗

三、两善两恶的悲剧冲突

第八章 浪漫主义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德国浪漫主义文论

一、缘起与发展

二、诺瓦利斯

三、弗·施莱格尔

四、奥·施莱格尔

五、海涅

第三节 英国浪漫主义文论

一、时代背景

二、华兹华斯

三、柯勒律治

四、雪莱

第四节 法国浪漫主义文论

一、斯达尔夫人

二、夏多勃里昂

三、雨果

第九章 现实主义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论

一、巴尔扎克

二、司汤达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论

一、狄更斯

二、萨克雷

第四节 俄国现实主义文论

一、别林斯基

二、车尔尼雪大斯基

三、杜勃罗留波夫

四、列夫·托尔斯泰

第十章 实证主义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圣伯夫

一、传记式批评的任务

二、“作者中心论”的局限

第三节 丹纳

一、三要素决定论

二、艺术本质观

第四节 左拉

一、实验小说与实验医学

二、自然主义实验小说

第十一章 现代文论的先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意志主义文论

一、叔本华

二、尼采: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三、艺术的形而上学

第三节 前期存在主义文论

一、克尔凯郭尔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四节 前期解释学文论

一、施莱尔马赫

二、狄尔泰

第五节 唯美主义文论

一、戈蒂耶

二、王尔德

第六节 前期象征主义文论

一、波德莱尔

二、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

后记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包括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文艺本质论,以极端功利主义为特征的文艺功用论,具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文艺创作论,其完整性和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古希腊思想家,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 就文艺对现实的关系来说,柏拉图肯定了文艺摹仿现实世界,却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也就是否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

b 就文艺的社会功用来说,柏拉图明确肯定了文艺要为社会服务,要用政治标准来评价,这样就抹杀了文艺的艺术标准;柏拉图强调理智,压抑情感,抹煞了文艺的娱情作用。

c 就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来说,柏拉图的灵感说抹杀了文艺的社会源泉。

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古罗马时期的朗吉弩斯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浪漫主义倾向;普洛丁创立了新柏拉图主义学派;中世纪的奥古斯丁把柏拉图主义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发表自己美学思想;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在佛罗伦萨建立了柏拉图学院建立柏拉图学园;启蒙主义运动中,德国的温克尔曼和英国的舍夫茨伯里都是新柏拉图主义者;在浪漫主义运动中,赫尔德、席勒、施莱格尔、雪莱都受到柏拉图的影响。柏拉图建构了美学史上第一个美的哲学,直到被康德主义所取代。

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说”已趋于全面和完整。亚里土多德的“模仿说”是在继承和发展老师柏拉图的观点基础上形成的,更具有唯物主义的性质,但他们关于“模仿说”的观点还是有区别的。柏拉图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认为有不模仿现实的艺术,也有模仿现实的艺术,模仿只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模拟。柏拉图的贵族身份注定他会站在贵族阶级一方,这无疑会表现在他的文艺思想上。他希望文艺能为贵族统治阶级服务,反对现实主义,否定文艺的真实性,因此,他的“模仿说”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柏拉图的文艺观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认为现实世界的不真实决定了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也是不真实的。在他看来,感性世界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是感性世界的摹本,艺术作为现实世界的摹本,自然也就离真实的感性世界更远,是“摹本的摹本”,当然无真实性可言。他的“模仿说”是一种机械的“模仿说”,认为模仿只是对事物简单的表象抄袭,忽略了主体的积极作用。这是一种自然主义观点,是反现实主义的。 与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更全面、更准确,符合现实主义的特点。他批判地继承了柏拉图的观点,认为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现实世界的本质规律的再现,艺术可以引起人们的快感,起到净化和教育作用。亚里士多德属于中产阶级,是自然科学家,这就决定他的“模仿说”不会有阶级偏见,因为他对客观世界进行了客观、科学的分析。求实的科学态度使他认识到现实世界存在的客观性,严谨的逻辑研究方法使他看到了艺术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从而使他走入了现实主义的领域,向唯物主义靠拢。他认为模仿是一种认识活动和学习方式,是人的天性,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善于模仿,人类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中得来的。他强调现实世界是真实的,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必然也是真实的,这与柏拉图的观点正好相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762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