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屈原说....300字

我想对屈原说....300字,第1张

  屈原,我想对你说

  在众多的历史古人、名人中,屈原,您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此时此刻,我只想对您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感到您的死是伟大的,犹如泰山之重,祖国的人民永远铭记你。革命前辈徐特立说过:“人民不仅有爱国权,而且爱国是一种义务,是一种光荣。”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之魂。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一支点燃为祖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发挥一切聪明才智的献身精神火炬。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血肉一般,密不可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我读完《离骚》一文时,我知道“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过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种纽带,是一种号令,没有爱国,国家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就不可能抵御外侵,一击就破。

  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爱国就意味着无条件听从国家的召唤。当我们在巨大的个人利益面前,当我们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时,我们千万别忘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用生命和汗水捍卫我们的国家的尊严,如果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某人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永远遭人唾弃,所以,我认为您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今天的中国,是腾飞的中国,当时代的浪潮推动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当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中国成了举世瞩目的强国,在世人面前成功的,骄傲的举办了百年奥运、残奥会,并成功的发射了继神六之后的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中展现了我国的强大与魅力!祖国在迅速发展,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了您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您那坚贞爱国的情怀。

  我们身为90后的人,身为一个现代化的中国人,我们永远怀念着你,在今天祖国59周年国庆之际,我想对你说:“我们永远热爱祖国。永远继承您的遗志,将爱国精神永远记在我们心中,发扬光大。

  我想对屈原说

  翻开一页页尘封许久许久的史册,抖落属于历史凝重的尘埃,他,身着兰草香服,眼神伤感迷离,拥着仅存的诗人的理想纵身一跃,消失在滔滔的汩罗江水中……始终的始终那绝美凄凉的跳跃是历史的必然,而我似邂逅了他的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屈原,我想对你说。

  你是古人,我是今人,时间于我们是逾越不了的鸿沟,我于今日仰怀你,吊慰你,你于斯,安能知否?

  你,若每一个男子汉一般拥有远大的抱负,出身于贵族的你,成为楚王的大臣似一个必然的生命历程。于是于政坛,于国家,于人民,你想施展你的才华,前期受到楚王重用,后期却只得游于江潭,行吟泽畔。人生的巨大落差让你感慨世态炎凉,愤懑难以抒怀。楚王的昏庸最终葬送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于是你成了亡国之臣,抱着对政治理想的坚持走向死亡。

  我说亡国之痛是难以挥别的,可是为何你要选择死亡?为民族灭亡而死是崇高而坚贞的,可为何你只看到一个楚国,只看到楚国之一国百姓?难道你的眼中就容纳不了异国百姓吗?春秋亦有孔圣人,在鲁国无法施展抱负,游列各国,传播“仁”之思想,创建私学,桃李芬芳。你有你的才华与抱负,为何不去造福更多的百姓,如此的价值不是更大吗?守着无道的楚王,压抑自己走上不归路,试问值得吗?

  屈原,我亦想对你说。

  你以浪漫主义创造了骚体,留下了千古绝唱的《离骚》,为中国文坛创出了不朽。或许你仅仅为了表达对人民的忠诚与挚爱,而于我们却是代代的感动。中国文化厚重且华丽,一部《楚辞》,一部《诗经》便奠定了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础。

  于文坛你是不朽的脊梁,我愿意站在汩罗江畔,且听风吟,为你再吟一曲《离骚》,愿汩罗江之水能够带去我的信笺……

  那段历史似永恒的结系于我心间,屈原,我想对你说,一场历史的邂逅,归于平静的心间,仿若渡口,你于我始终是渡口那边的人,仅以席慕容小诗予以相别:

  在渡口找不到一朵花相赠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

  而明天

  明天又隔天涯

是屈原的《烈酒》。

歌名:烈酒

歌手:屈原

作曲 : 蒋蒋

作词 : 蒋蒋

编曲:王柏鸿 

歌词:

分开后总喝不够,醉了后总会难受

我像个过街小丑,也像个滑稽玩偶

还把你放在心上,有好多话还没讲

用不着摆我的人墙,不回头不肯罢休

要亲手撒我伤口,我想过多年以后

也想过长相厮守,反驳声多么高亢

好几副吓人模样,你搞得我也很彷徨

喝过最烈的酒,才显得我悲伤

上了头烧了喉,让相思愁断肠

那长亭的邂逅,离别总在深秋

终于释怀,终于放了手

那壶最烈的酒,没有诗和远方

小阁楼老黄狗,已被岁月遗忘

那无意的回眸,深情总要腐朽

终于摊牌,终于放了手

分开后总喝不够,醉了后总会难受

我像个过街小丑,也像个滑稽玩偶

还把你放在心上,有好多话还没讲

用不着摆我的人墙,不回头不肯罢休

要亲手撒我伤口,我想过多年以后

也想过长相厮守,反驳声多么高亢

好几副吓人模样,你搞得我也很彷徨

喝过最烈的酒,才显得我悲伤

上了头烧了喉,让相思愁断肠

那长亭的邂逅,离别总在深秋

终于释怀,终于放了手

那壶最烈的酒,没有诗和远方

小阁楼老黄狗,已被岁月遗忘

那无意的回眸,深情总要腐朽

终于摊牌,终于放了手

喝过最烈的酒,才显得我悲伤

上了头烧了喉,让相思愁断肠

那长亭的邂逅,离别总在深秋

终于释怀,终于放了手

那壶最烈的酒,没有诗和远方

小阁楼老黄狗,已被岁月遗忘

那无意的回眸,深情总要腐朽

终于摊牌,终于放了手

扩展资料:

《烈酒》是歌手屈原的作品,蒋蒋作词作曲,王柏鸿编曲。收纳于专辑《烈酒》中,歌曲于2017年10月26日由梦童娱乐开始发行。专辑介绍:夜那么黑,路那么长,感到害怕时,那么就闭上眼睛睡觉,睡着了就什么也不怕了。

《烈酒》表达出愿静且安。我喝过最烈的酒,也放弃过最爱的人。年少时,你扬言要饮遍天下千种烈酒; 年老时,你慨叹白开水原来最长情。 年少时,你做了一个决定,要把生命献给爱情;后来,你没死,年轻替你抵了命。歌曲将爱情讲述成一个悲伤的故事。

屈原我想对你说

翻开一页页尘封许久许久的史册,抖落属于历史凝重的尘埃,他,身着兰草香服,眼神伤感迷离,拥着仅存的诗人的理想纵身一跃,消失在滔滔的汩罗江水中……始终的始终那绝美凄凉的跳跃是历史的必然,而我似邂逅了他的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屈原,我想对你说。

你是古人,我是今人,时间于我们是逾越不了的鸿沟,我于今日仰怀你,吊慰你,你于斯,安能知否?

你,若每一个男子汉一般拥有远大的抱负,出身于贵族的你,成为楚王的大臣似一个必然的生命历程。于是于政坛,于国家,于人民,你想施展你的才华,前期受到楚王重用,后期却只得游于江潭,行吟泽畔。人生的巨大落差让你感慨世态炎凉,愤懑难以抒怀。楚王的昏庸最终葬送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于是你成了亡国之臣,抱着对政治理想的坚持走向死亡。

我说亡国之痛是难以挥别的,可是为何你要选择死亡?为民族灭亡而死是崇高而坚贞的,可为何你只看到一个楚国,只看到楚国之一国百姓?难道你的眼中就容纳不了异国百姓吗?春秋亦有孔圣人,在鲁国无法施展抱负,游列各国,传播“仁”之思想,创建私学,桃李芬芳。你有你的才华与抱负,为何不去造福更多的百姓,如此的价值不是更大吗?守着无道的楚王,压抑自己走上不归路,试问值得吗?

屈原,我亦想对你说。

你以浪漫主义创造了骚体,留下了千古绝唱的《离骚》,为中国文坛创出了不朽。或许你仅仅为了表达对人民的忠诚与挚爱,而于我们却是代代的感动。中国文化厚重且华丽,一部《楚辞》,一部《诗经》便奠定了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础。

于文坛你是不朽的脊梁,我愿意站在汩罗江畔,且听风吟,为你再吟一曲《离骚》,愿汩罗江之水能够带去我的信笺……

那段历史似永恒的结系于我心间,屈原,我想对你说,一场历史的邂逅,归于平静的心间,仿若渡口,你于我始终是渡口那边的人,仅以席慕容小诗予以相别:

在渡口找不到一朵花相赠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

而明天

明天又隔天涯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意思是: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这句话的出处是: 先秦·屈原《渔父》

该作品的原文如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这里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词汇,单独解释一下吧:

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

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

三闾(lǘ)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

是以见放,是:这。以:因为。见:被。

淈(gǔ):搅浑。

哺:吃。糟:酒糟。歠(chuò):饮。醨(lí):薄酒。 成语:哺糟歠醨

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

沐:洗头。

浴:洗身,洗澡。

察察:皎洁的样子。

汶(mén)汶:污浊。

皓皓:洁白的或高洁的样子。

莞尔:微笑的样子。

鼓枻:摇摆着船桨。鼓:拍打。枻(yì):船桨。

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或谓沧浪是说水清澈的样子。“沧浪之水清兮”四句:这首《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濯:洗。

缨:系帽的带子,在颔下打结。

遂去,遂:于是。去:离开。

不复与言,复:再。

作者写下该作品的时候,当时的背景是怎么样的呢了解创作背景才能更好地赏析该作品:

《渔父》的写作背景,按司马迁本传和东汉文学家王逸的说法,大约是在楚顷襄王执政时期,屈原遭到流放,政治上遭到重大打击,个人和楚国面临着厄运的情况下,诗人心情忧愤苦闷,来到汨罗江畔,边行边吟而成的。《渔父序》在末尾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为楚人因怀念屈原而收集整理屈原之诗词互相传赠。这说明《渔父》在秦汉以前已经广为流传。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赏析该作品:

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楚辞章句》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在《楚辞》中,《渔父》已作为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之一收入。据此,则认定屈原作《渔父》,又可上推至刘向时。后世认同屈原作《渔父》,影响较大的有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但此说漏洞颇多。从外证来说,司马迁在《史记·屈贾列传》中引述《渔父》文字时,只是作为行文的一部分,而并非作为屈原的原作转引。王逸《楚辞章句》在明确指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之后,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则作者又非屈原而成了“楚人”。从内证来说,《渔父》中的屈原表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以下当是赴湘自沉的一幕,似不可能再有心绪用轻松的笔调续写“莞尔而笑”的渔父。何况全文采用第三人称,亦与屈原作为此文作者的身份不合。故近人一般都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郭沫若说:“《渔父》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屈原赋今译》)按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还是比较可信的。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接近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间的某一江边、泽畔;其时屈原的情况是正心事重重,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文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在这部分中,渔父上场,并开始了与屈原的问答。对渔父不作外形的描述,而是直接写出他心中的两个疑问。一问屈原的身份:“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官名),显然渔父认出了屈原,便用反问以认定身份。第二问才是问话的重点所在:“何故至于斯”落魄到这地步,当是渔父所没有料想到的。由此一问,引出屈原的答话,并进而展开彼此间的思想交锋。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由此引出渔父的进一步的议论。针对屈原的自是、自信,渔父提出,应该学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榜样,并以三个反问句启发屈原“淈泥扬波”、“哺糟歠酾”,走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保护的道路。他认为屈原不必要“深思高举”,从思想到行为无不高标独立,以致为自己招来流放之祸。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庄子说:“虚而委蛇。”(《庄子·应帝王》,后世成语作“虚与委蛇”)渔父所取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正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过来的。他所标举的“圣人”,指的正是老、庄一类人物。儒家的大圣人则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坚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九歌·橘颂》)的高尚人格的屈原,对于渔父的“忠告”当然是格格不入的。他义正辞严地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他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两个浅近、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又以不能以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玷污的两个反问句,表明了自己“宁赴湘流”,不惜牺牲性命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屈原在《离骚》中就曾旗帜鲜明地表示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渔父》中的屈原,正是这样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司马迁将《渔父》的文字作为史料载入屈原的传记中,当也是有见于所写内容的真实性,至少是符合屈原一以贯之的思想性格的。

全文的最后一部分,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听了屈原的再次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他唱的歌,后人称之为《渔父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八十三卷将此歌作为《渔父歌》的“古辞”收入),也《沧浪歌》或《孺子歌》。歌词以“水清”与“水浊”比喻世道的清明与黑暗。所谓水清可以洗帽缨、水浊可以洗脚,大意仍然是上文“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意思,这是渔父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的一种较为形象化的说法。

最后这一部分,不见于《史记》屈原本传中。从全篇结构来说,这一部分却是不可或缺的:它进一步渲染了渔父的形象;渔父无言而别、唱歌远去的结尾,也使全文获得了悠远的情韵。不少研究者认为《渔父》这篇作品是歌颂屈原的。但从全文的描写、尤其是从这一结尾中,似乎很难看出作者有专门褒美屈原、贬抑渔父的意思。《渔父》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而与此同时,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后世众多诗赋词曲作品中吟啸烟霞的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楚辞中的这篇《渔父》。如果一定要辨清此文对屈原与渔父的感情倾向孰轻孰重,倒不妨认为他比较倾向于作为隐者典型的渔父。

《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都着墨不多而十分传神;中间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生动、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性。从文体的角度看,在楚辞中,唯有此文、《卜居》以及宋玉的部分作品采用问答体,与后来的汉赋的写法已比较接近。前人说汉赋“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在文体演变史上,《渔父》无疑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的。

最后,在这里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屈原是楚国名门望族之后。在《左传》中,屈氏家族世代世袭叫做莫敖的官职。莫敖,《淮南子·修务训》作「 ”莫嚣”。原为楚国最高官职。楚武王初称王时犹然,武王嫌其封号太重,始改以令尹为重臣。《左传·庄公四年》以令尹与莫敖并提,当处于同等地位。后莫敖废置不常,地位逐渐降低。《左传·襄公十五年》叙楚国封官事,列莫敖于令尹、右尹、大司马、右司马、左司马之后。莫敖是楚国的重要官职,主要掌管楚国的国家祭祀,也是确认楚王之正统性的官职。屈氏是出自拥有悠久历史的楚王之后的名门,如同周公一族维护周王的权威,屈氏也大概同样肩负着维护楚王权威的使命。 《楚辞》是一部收集了楚国诗歌的诗集,非常有名。很多时候它被作为南方文化的代表作品,与收集北方诗歌的《诗经》相提并论。 传说屈原就是《楚辞》的作者。实际上《楚辞》是经多人之手而成的,并非屈原一人所做。也就是说屈原是「 ”被指定为”《楚辞》的作者。这种假托的出现是有原因的。《楚辞》中大量收集了与祭祀相关的诗歌。屈氏家族世世代代的主要任务即是掌管祭祀。因此,屈原就被假托为《楚辞》的作者。 据《左传》记载,屈氏家族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也颇为显著,战国时代出现了很多将军。《左传》记载的楚国最早的莫敖为屈瑕,是楚武王之子,屈原的先祖。前701年,屈瑕领兵伐绞国,迫使其签订城下之盟(成语出处);前699年,领兵伐罗国,因骄傲自大而战败,是以谢罪自杀,开楚国统帅以身殉职、以死谢罪的先例。有着这种家族背景的屈氏,在楚国的郢都被秦国军队攻陷之后,突然就销声匿迹了。屈氏既然是掌管祭祀的官员,这就说明屈氏家族也居住在王都之内,屈氏受封的都市也应该在湖北或湖南一带。王都陷落,加之湖北、湖南一带都变成了秦国的统治范围,于是屈氏的势力也逐渐衰落。 即使是这样,名门屈氏与楚国王都共命运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震撼了楚国人民的心。有关屈原的传说也得以流传至今。 其中有个传说与端午节吃粽子相关。屈原因失意而投身洞庭的泪罗江。洞庭湖内栖息着很多大鱼,人们往河里投掷食物,以免这些大鱼啃食屈原的遗骨。据说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虽说这是把自古以来的习俗套用在了屈原身上,但人们对屈原的思念也可见一斑。 从起源来看,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每年端午节,百姓们就挂起昌蒲剑,喝着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老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 死的,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他们摇着龙船,去纪念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因此,端午节人们划龙船、包粽子、挂菖蒲和艾叶,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并成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民间习俗。同时端午节也成了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据说屈原曾向楚王提出过意见,但没有被采纳。甚至有人认为这个意见很有可能与制度改革相关。屈原掌管祭祀官,其立场要求他要尊崇传统秩序。站在这种立场上的屈原居然要求进行改革。如果这是事实,倒也是件值得研究的事情。不过我们还是能看出这个传说影射出了人们想把楚国灭亡的原因归咎于楚王没有采纳屈原意见上的想法。给这个传说添加上制度改革这一亮点的,应该是进入近代之后的见解了。 《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了屈原向楚怀王进谏的故事。这段谏言在《楚世家》内则是昭雎说的了。注释上注明了两个人就同一件事情进言,所进谏之人是楚怀王,他与屈原一样,同样都是「 ”反秦”的象征性人物。这是因为这段故事被摆到了象征性的位置。 楚怀王中了秦国的圈套,前去会见秦王,最终被生擒并软禁了下来。此事发生于公元前297年。如果只看这一件事情,它就是一个讲愚蠢的楚怀王掉进秦国圈套里的故事。然而,如果把前后的来龙去脉都连贯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孟尝君的「 ”合纵”是公元前298年促成的,此后形成了秦国无法走出函谷关的局面。此次「 ”合纵”是由三晋(韩、魏、赵)组成的,楚国是局外人。在这种状况下,秦国以割地相让为诱饵要求会见楚王。楚怀王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前往秦国,结果被擒。这使楚王变成了一个愚蠢的国君。不过事实上君主之间相互会见是有先例的。所以,既然由秦国提出要求会面,楚怀王也就毫无防备地应邀前往了。结果,秦国突然扣留了楚怀王,将其软禁了起来。 楚怀王设法逃亡,逃到了赵国,却被赵国遣返给了秦国。公元前296年,齐国、宋国以及中山国都加人了「 ”合纵”的队伍,楚国仍旧没有参加。楚怀王在软禁中死去,其遗骨被运回了故国。这时楚国太子在齐国。齐国向楚国提出条件,只要割让土地就放太子回国。事态变得非常紧迫。由于这个原因,后来齐国和楚国一直都没能建立同盟关系。 楚国国内局势也是非常严峻。楚国答应割让土地,委派个叫做屈署的人物出使齐国,于是太子终于能回国了。楚国又派人去曾为夙敌的秦国,搬来援兵。齐国知道了楚国有援军之后才放弃了要挟,没再要求割让土地。这时回国的太子就是后来的楚顷襄王。 《屈原列传》中记载说屈原与这个顷襄王关系不合,并讲屈原曾经批判过顷襄王及其亲信对秦国张仪的处置过于宽大。不过,记载同一个故事原委的《战国策》中却没有屈原的名字。因此屈原与楚王关系不合一说可能是后来编进去的。 作为公元前278年楚王准备向东部的陈(最后称为陈郢)迁都时的事件,有文章介绍说当时楚国还保有湖南部分(黔中、巫郡部分)和东方。屈原自尽的地方是在洞庭湖的汨罗江,所以他很有可能是被委派去管理湖南的人物之一。如果屈原受命管理湖南,而湖南最后还被秦国攻下了,这不仅意味着屈原逃向东方是极其困难的事,同时也意味着楚国连这个地方也失去了。屈原就是这样葬身于秦国的征服战争之中。 在匡复楚国这一口号下,屈原变成了英雄。众矢之的便是秦国。楚怀王因这个秦国的「 ” ”计谋而客死他乡。这样,楚怀王也成了抗秦的标志。所以,向楚怀王进谏的人物就被改写了,后人把这个人物改成了屈原。这就是顷襄王与屈原不合一说的发端。 现代学者已经质疑了作为历史人物的屈原、其著作《离骚》的身份,以及通过作者传记阅读作品的方法。对汉代及后来的传统学者而言,这些问题都是禁区。屈原是为不可忍受的绝望所驱动的诗人原型。在司马迁看来,屈原简直就像孔子一样,是他的精神先师,无数后来的作者也将他的命运看成是自己命运的一种预演。贾谊《吊屈原》、扬雄《反离骚》都批评屈原的逃避主义和自杀行为,但司马迁同情这位悲剧英雄的看法更占上风:屈原徒劳地试图使自己的君王与国家免于灾难,他为自己的高风亮节付出了最昂贵的代价。到了现代,如闻一多、郭沫若等人,他们在日本侵华期间的创作中,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塑造了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积极参政的知识分子,中国的「 ”第一位人民诗人”。(一南整理) 中国通史(共5册) ¥251 购买

第一次流放

(汉北地区)

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带了很多财宝到楚国活动。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怀王不以为然,听信了张仪的鬼话,就把相印授予张仪,封张仪为相;贪图六百里的商砖之地,真的和齐国断绝了合纵之盟;还派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愚蠢的怀王,还以为是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长宽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还被占去汉中大片土地。

这时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11]”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糊涂透顶的楚怀王居然又把张仪给放了;还和秦王结下了婚姻关系。等到屈原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当时屈原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 (今河南泌阳县东北)。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楚国人都怜悯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断绝交往。

第二次流放

(江南地区)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很忧虑,就谋划再与秦国讲和。屈原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和楚国人民一样,一方面责怪子兰不该劝怀王入秦,以至使怀王死在秦国,又责怪他不该怂恿顷襄王向秦国屈膝投降。他写诗抒情,表达了他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自尽

后人写有屈原自沉前的情景: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12]

秭归----诗人之乡

秭归是我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故有“葫芦城”之称。又因城墙均有由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汉代始设县,唐朝时曾设立归州,民国元年改归州县,民国三年改为秭归县,一直沿用至今。

传说秭归县名由屈原而来。屈原有个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赶回来宽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后人为表示对这位贤惠的姐姐的敬意,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演变为现在的“秭归”。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

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从唐宋以来,经数次迁址修葺,后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修建此祠。现位于秭归城东向家坪。改名为“屈原纪念馆”。三峡工程的兴建,屈原祠将再次迁建。

在乐平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甚多,如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为 “八景”并以景名联诗一首:“降龙伏虎啸天来,乡鼓岩连擂鼓台。照面井寒奸亡胆,读书洞出离骚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荡谷俟。锁水回龙含泽畔,三关八景胜蓬莱”。

秭归还是历史悠久的柑桔之乡,屈原在他的名篇《桔颂》屈原祠中,曾对桔树的形象和性格作过深刻的描写。今天,秭归已成为我国七大柑桔生产基础之一。深秋时节,满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绿叶藏红果,如诗如画。

在屈原故里还有一奇值得一提。这里的耕牛不穿绳,却能听从指挥。相传屈原从楚都回家,快到家门口时,侍者挑书简的绳子断了,一老农当即把牛鼻绳解下来给他,从此以后,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绳了。

他是一面镜子

 自汉代始,读骚解屈即就被士林视为高品位精神活动。可是,解屈常常伴随曲解。《离骚》就像供给中国士人的一坛烈酒,有人痛饮,有人浅尝,有人不屑,有人干脆将这坛酒一脚踢翻。

 汉武帝令淮南王刘安编撰《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汉书·淮南王传》)可见刘安早就将《离骚》烂熟于心。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用刘安所论:“国风好色而不*,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司马迁进一步评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刘安、司马迁是最早对屈原作出高度评价的人。

 此后,历代文人、非文人围绕屈原,或褒或贬,或爱或恶,对垒分明。

 西汉初贾谊、西汉末扬雄皆激赏屈原品格及作品,同时痛惜其遭遇,责其未能离楚,全身远害,致遭蝼蚁之辈欺凌。

 东汉的班固,青年时激赏屈原。中年后奉诏修史,一改从前立场,激烈反对刘安、司马迁观点,对屈原从人格到作品全面否定,在《离骚序》等文中指责屈原“怨主刺上”“非明智之器”,不合儒家“法度”。可视为屁股决定脑袋的古代版本。

 东汉末王逸作《楚辞章句》,对后世影响甚大。与班固相反,王逸视屈原为标准儒家门徒。为此,王逸不惜削足适履。他这样解释《天问》:“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天问”命题方式,在屈赋及诸子中甚为普遍,屈赋中尚有《橘颂》《国殇》等。重要的是,他的解读有违《天问》主旨。《天问》正是昊天之下却“日暮途穷”的屈原,对“天”的激烈发难。

 班、王观点虽相反,思想却并无本质不同。班固感到实在很难把屈原当儒家门徒对待,干脆“打倒屈原”。王逸则煞费苦心“解屈”,务必将屈原修饰成标准儒家门徒。

 自唐代始,统治者不断加封屈原,意欲将其打扮成忠君道德神。南宋理学家朱熹作《楚辞集注》,努力把君臣大义从屈赋里读出来,无视屈赋显露的冲天怨气、如梦似狂的精神状态,将“怨”全解读为“忠”。元明清诸朝,对屈原或褒或贬,并无超出前代新意。

 皇权时代,围绕屈原的论争,少有艺术批评意味,多有政治道德纠缠。

 那些真正的诗人、文学家对屈原是何心态刘安、司马迁之后,贾谊、扬雄、李白、杜甫、柳宗元、辛弃疾等皆厚爱屈原。他们把屈赋精髓融入血液,融入诗文。“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杜甫《天末怀李白》)在杜甫想象中,遭遇冤屈奔波湖湘的李白会写诗投入汨罗江,与蒙冤的屈原对话。“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李白《古风》其一)真正的诗人,他们与屈原往往能惺惺相惜。

 竟也有憎恶屈原的诗人。中唐诗人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一诗,对屈原评价之低令人瞠目:“名参君子场,行为小人儒”“死为不吊鬼,生作猜谤徒”“怀沙灭其性,孝行焉能俱”“如今圣明朝,养育无羁孤”——这简直是咬牙切齿的诅咒,连屈原自杀亦被视为不孝之举。诗最后歌颂“吾皇圣明”,社会福利好得很。如此仇视屈原,原因何在孟郊有《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狂喜至此。孟郊为“苦吟派”诗人,眼里只有功名却半生困顿,大约永存一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梦想,精神人格之苍白干枯由此诗可见一斑。俨然已成“小人儒”,却完全不自知。

 对屈原的解读,至王国维、梁启超,始基本摆脱皇权阴影,置于现代理性阳光之下。可是,时至今日,对屈原的曲解仍然存在。

 屈原是一面镜子,每个文人或非文人都可以拿来照一照自己。

  一座文化丰碑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像《离骚》这样,将个人情感、政治际遇、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所谓长歌当哭,《离骚》是也。“自铸伟辞”(刘勰语),自成天籁,《离骚》是也。屈原一直深刻影响着后世。屈子精神极大地扩张了中国人的文化视野和情感深度。

 楚辞形式上与《诗经》迥异,句式、篇幅不拘长短,随物赋形,曲尽幽情,诗的表现力得到大解放。孔门诗教:“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屈子却是又怨又怒,气吞声悲,肝肠寸断,大哀极伤。以北方诸子为标准衡量,屈赋真可谓不伦不类,不经不典,可是正因如此,屈赋才具备了自为经典的品格。《离骚》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源头。从此,中国文人的伤感有了参照,有了深度,从此,《诗经》《离骚》并峙,进而风骚并称,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屈原代表了人类困境的一种类型。“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抽思》)屈原说,在流放地,他的梦魂一夜奔往楚国郢都“九次”。君、国、党人、屈原,形成一个无解的困境。他那“一夕而九逝”之魂,想的是存国,存国,还是存国。他对君的忠、恋、怨、愤、婢妾心态,全部根源于此。

 屈原横空出世般的伟大文化创造,与其非同寻常的爱国激情深度关联。现实困境是立体的,人格是立体的。只要有一方不陷入极端状态,就不会有彻底的悲剧。极而言之,如把爱国精神从屈原身上剥离,其作品其文化创造则无法解释。

 读到一当代文化名人解说屈原的文章《诗人是什么》。文中说:“我们怎么可以把中国在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对峙性诉求,反而说成是‘爱国’呢……现代人怎么可以不知道,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把速朽性因素和永恒性因素搓捏成一团,把局部性因素和普遍性因素硬扯在一起,而且总是把速朽性、局部性的因素抬得更高,这就是很多文化研究者的误区。……当年的‘国界’早被诗句打通了,根本不存在政治爱恨了。”作者将多种莫名其妙因素“搓捏成一团”,文意看似曲折,实则甚明白:秦亡楚,楚速朽了、局部了,“政治爱恨”化为尘烟,所以屈原爱国说不成立。这一思路如成立,人类将难以找到“爱国者”。宋亡于元,明亡于清,版图都扩大了不少,该也算“对峙性诉求”与作者高见恰恰相反,“现代人怎么可以不知道”:具体的“国家”、朝代往往是速逝、速朽的,真正的爱国精神绝不会速朽。屈赋楚辞的每个字都浸透着爱国血泪。屈原因此才超出了“当时当地”,成了中国的、世界的。屈原不论生于何国,如果他抱持那种精神,进行了那样的文化创造,不论其国家存亡,他都一定是伟大不朽的。深邃的文化一定是从泥土里、血液骨髓里生长出来的,不是嘴皮子吧嗒出来的。“政治爱恨”一定是具体的、时代的,诗句固然可以超越国界,真实的“国界”却一定不是诗句所能打通的。秦国铁蹄横扫六国国界时,完全不会理会屈原的诗句。

 婢妾心态,曾遍布历史,遍布朝野,在现实中亦未必绝迹。给你一个婢妾环境,你就有可能为婢为妾。可以批评屈原的愚忠、婢妾心态,可以惋惜屈原没有诸子的达观,但一个中庸、玲珑的屈原一定不可能完成伟大的文化创造。现实中困境中的屈原,最强烈的向往一定不是靠写诗“打通国界”留名青史,甚至也不是文化创造,而是存国存国存国。屈原伟大的文化价值是后世的历史的认可,若以这一认可否认屈原为爱国者,或认为承认屈原为爱国者就降低了屈原的文化意义,这无疑极端荒谬。

 数千年间,屈原给了我们极宝贵的文化营养。这种营养不可或缺。可是,数千年间,朱熹们反复欣赏玩味并企图加以利用的实际是屈原的婢妾心态。婢妾心态,这一定不是屈原与生俱来的,一定不是屈原的主体人格,是屈原人格被压迫被扭曲的那一部分。婢妾心态为屈原走上自杀之路加了一把劲。但屈子自杀,他该是要把那婢妾心态也杀掉吧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江上吟》)历史知道,应该把谁立为丰碑。真正的诗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诗人。

《屈原列传》中屈原与渔夫的第一次对话揭示出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第二次对话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宁愿葬身鱼腹,也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蕴含着作者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史书名。西汉司马迁著。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时代,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本文以强烈的感情歌颂了屈原卓越超群的才华和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虽然事迹简略,但文笔沉郁顿挫,咏叹反复,夹叙夹议,是一篇有特色的评传式散文。

全文(节选)如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译文如下: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

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

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扩展资料:

屈原(约前340~前278)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黄老道家。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列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906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