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小叶紫檀手串真假

怎么辨别小叶紫檀手串真假,第1张

1、紫檀比重大于水,即使是一颗珠子,若是檀香紫檀也会沉于水中。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但除紫檀之外还有很多木头都可沉水,所以不能作为绝对的鉴别方法,我们还要继续下一步。

2、取一木片或将木珠在白纸上划,若是檀香紫檀则有桔**的划痕。

3、取木屑或木块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十二小时以上可见水的最上层(视觉效果:水的最上层和玻璃杯壁附近最明显)有蓝色机油般荧光现象,时间久则更明显,此步主要用于排除卢氏黑黄檀'大叶紫檀'等其他酸枝木和非紫檀属木材,若有荧光现象继续下一步。

4、将紫檀木块放入装有酒精的容器中,会有红色紫檀素呈烟雾状从紫檀木中渗出。

5、横切面上看生长轮,若是紫檀则生长轮不明显。

1、看颜色,新切面为橘**,经过短时间的氧化,颜色就会有变化。从橘黄到橘红再到深红,久则深紫。很多人说紫檀后期会变成黑色,其实那是视觉问题,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你会发现那是紫色,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叫它“紫”檀。那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它变黑了呢,一方面是由于光线不足而造成了视觉上的误差,另一方面就是你玩的有点“脏”,是不懂得保养的结果。

2、闻气味,若是紫檀的话,在与物体磨擦时则有很微弱的清香气(似檀香味,但不与我们平时生活闻到的燃香一样),用锉刀锉、台锯刨的时候气味很大。

3、看纹理,若是紫檀则纹理交错,有的局部卷曲。看紫檀的纹路及颜色, 牛毛纹、金星都是紫檀的典型特点,但不可把其他木材的导管误认为是紫檀的牛毛纹,关键还是自己多看实物,看多了也就找到识别紫檀纹路的感觉了。

  现在有一些收藏玩家爱好收藏古玉,其中高古玉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那么你知道对于高古玉应该要如何辨别清楚它的真伪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高古玉的鉴别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高古玉的鉴别方法

1,断新老:器物的钙化,沁色过渡自然,并且深入肌理。短时间作假,绝对不会如此

2,看包浆:古玉除了被腐蚀外,都会有包浆,最重要的是,打孔及刀工中的包浆应该与外面的包浆一致,并且浑然一体。有的还会有区域性的氧化突起同时存在。

3:盘玩时,有钙化的地方会慢慢的变回玉的本性,根据钙化的轻重,时间有长有短;上面的沁色会逐渐变浅,但不会消失。完全变化后,玉器会很润泽。假货则绝对不变。

  4:把玉器放进80度左右的温水中,钙化的,会从裂缝中连续不断的冒出细小的气泡因为钙化后,改变了内部分子结构,变得疏松了。没有钙化部分不会出现此现象。

5:放进水中或是沾上水,用水捏搓会感到有一种粘粘的感觉。并且每次都如此,直到盘玩通透。

6:盘玩中的器物,见到汗液或是水后会有一曾灰皮出现。出灰现象

7:用PH值试纸测试,基本会成中性。与当地土壤结构也有关

8:玉器都有自然的裂纹,这是由于玉器长期在地下,受地热,地溼等影响,张裂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玉九裂”。这也是出土玉器的一个明显的特性。

9:出土玉器都有阴阳面,因为受地溼地热矿物质等的影响,阳面变化较阴面变化小,也就是钙化,沁色,腐蚀等比阴面差。

10:看反光,因为古玉是手工加工而成,由于用力不均,加工面会有很多细小的面组成,所以迎光看时,会有不同的反光。

仿制古玉的七大造假手法

血沁作假

古玉“血沁”,是因玉质松软,地下红色矿质沁入玉体所致。真品苍老温润,精光内含,土锈、土斑较重,浓淡深浅有自然变化的色彩。土斑土锈,决不是浮在表面的。“血沁”作假,一是玉石皮层假冒。红色玉皮看上去很像血沁,光泽较暗,缺乏浓淡深浅的色泽变化。二是染色所为,不是太深就是太浅。

“橘皮纹”作假

古玉的“橘皮纹”,是因地温、地溼因素在玉器表面作用产生,也叫氧化突起。侧光观察时最明晰,手摸不明显。作假的“橘皮纹”,用手不断抚摩可以除去。真古玉的“橘皮纹”,是抚摩不去的。

“黑斑”作假

某些古玉,会在地底受矿物质影响而产生黑斑。“黑斑”作假方法,一般是烧烤后抹蜡。这种带“黑斑”的假玉器,欺骗性大。

“鸡骨白”作假

“鸡骨白”是质地疏松的玉石在地下出现的钙化现象。“鸡骨白”在南方古玉中出土较多,学名叫做“石灰沁”。造假手段有放在火里烧烤和用硫酸泡,“鸡骨”之“白”就是腐蚀后形成的斑点。因这种制作痕迹较明显,有的造假者再雇工擦拭,以达到乱真的效果。

“褪光”作假

有一部分作假“古玉”有独特的亮眼光泽,全无出土文物上的那种沧桑或者斑驳。利用特殊手段把玉器上的“光泽”去掉,会有一种看上去较为古旧、细润的光泽,欺骗性大。

“羊玉”、“狗玉”作假

此二法颇具迷惑性,但“羊玉”用手盘热时嗅之,微有腥味;“狗玉”细看内有雕痕,却少有历史古旧感。

“牛毛纹”作假

真品“牛毛纹”古玉,有一部分纹理是有凹陷的;而假的“牛毛纹”古玉没有细小凹陷,却是道道裂纹。质坚者纹细如发,再加上提油上色,看上去以为是“牛毛纹”古玉。

高古玉的保养方法

一畏火:“常与火近,色浆即退”。强光的持久照射亦应尽量避免,尤其出土不久的玉器,受光热后色更易变淡。

二畏冰:“常与冰近,色沁不活”。

三畏惊气:“佩者不慎,往往坠地,如落砖石之上,重则损伤,轻则肌理含有裂纹,其微细如发,骤视之而不得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950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