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学反思1: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地球上终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应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读为本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创设情景引发情感陶醉
由于儿童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这篇与我们孩子生活仍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即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想处理水的种种方法和理由,既能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于是上课伊始,我利用FLASH动画课件和凄凉的音乐为背景,我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接近时空距离,然后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认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就只有死亡。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二、自主识字,轻松识记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教学中。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读去拼音的生词,最后进入猜读小熊身后的不带拼音的字,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
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自主识字,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指导具有层次性。教学中我利用自读,读通难读的长句子,感情朗读来推进教学。而且每次读的要求不一样,层次也不一样。
2、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于读书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我让学生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画出学生最感动的语句,并思考是什么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然后让学生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立足之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并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如何将课文读得又感情,如何去体会课文所蕴涵得情感。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得同时习得读书得方法。
这一节课结束了,可是留给我得是深深的反思。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的不完善,今后应该改正: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2、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有些不准确。
我会用汲取本节课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用于以后的课改之路上。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2:今天,三年级举行“同堂异构”活动,我上了《七颗钻石》一课。《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神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的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随后跳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这篇神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回顾课堂,现将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做一番总结。
导课时,我利用钻石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借助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的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挖掘课文的内涵——爱能创造奇迹。
课文含义深刻,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内容,我借用重点词语,让重点词语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比如“一天夜里、哪儿、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匆匆忙忙、再也忍不住、咽”等,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吐沫”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给小狗喝水的时候,她还牵挂着母亲,所以她分一点水给小狗,而现在从母亲手里接过水罐后,她把水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过路人,这里再次体现了小姑娘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
从备课到上课,我常常地体会到要讲好一节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外,还要深钻教材,课堂要体现新的理念,要有大胆创新的勇气,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不足:
1、在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后,我又让学生看着本课生字说说应该注意的地方,从字形到字义再到读音,占用了大约一半时间,没有突出三年级的年级特点,应该过渡到以理解句段为主。生字教学只选取代表性的即可。
2、读了课题后,我问学生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七颗钻石代表什么为什么用七颗钻石做题目为什么是七颗不是六颗七颗钻石是从哪来的在学习课文时,应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只将这一步当做了引入的一个桥梁,没有起到实质作用,让这个环节成了空架子,走过场。
3、指导理解句子时太直白,没有让学生亲自去找重点句,重点词,有的直接告诉了学生,有点不条理,也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另外,有的过渡语重复,不够自然。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3:依据教材和学情我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找出体现水罐神奇的语句,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感受善心的伟大。教学难点确定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我用学生熟知的故事导入,展现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美人鱼等,让学生说说喜欢童话的原因。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童话的特点。用学生熟知的故事引入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概括内容
《七颗钻石》是一篇短小的童话,我要求同学们在读完课文之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大多数学生能概括主要情节,但是忽略了简洁二字。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用意是想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领会主旨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找出能体现水罐神奇的句子,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2、水罐的变化顺序可不可以稍微改变一下3、“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体会这个句子表达了怎样的美好愿望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一步步的引领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是小姑娘的孝心、善心、爱心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表明作者的愿望“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
四、了解作者,关注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除了是一位文学大师和思想巨匠外,更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教育大家,他在19世纪后半期所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对教育的思考,对俄国乃至整个西方现代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七颗钻石》的创作正是体现了托尔斯泰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对爱心的颂扬,并隐含着对道德自我修养的推崇。
这篇短小的童话和托尔斯泰的其他宏篇巨著比起来,可能很渺小,但它的教化意义却并不逊色。作者所颂扬的人性的善正如恒星,耀眼而永恒。而自我修养完善的道德,更如经历岁月益发夺目的钻石,璀璨而弥足珍贵。
五、发挥想象,自我创作
可以说,想象是童话的灵魂,没有想象就没有童话,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A、文中小姑娘找水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如果你是她会梦到什么 B、文中最后小姑娘非常口渴,想要喝的时候,来了个陌生的过路人,请想象一下当时小姑娘的心理是如何 两题任选一个要求:(1)展开想像的翅膀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2)与下文联系也要紧密。(3)要基于童话的真善美的原则。”
纵观整堂课,太循规蹈矩,重点不够突出,前松后紧。试想如若我与学生一起去完成这一真实的探究,我们不难发现《七颗钻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也不难发现作者不仅仅在倡导孩子们要有爱心,更是在教会他们怎样去爱。那种爱自己亲人的人伦之爱,说实在的更是出于一种天性,一种本能。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的事情,说的可能也就是这个意思。有点文学史知识的人也会知道“托尔斯泰主义”这个说法,他倡导人类要去爱自己的敌人,文中爱小狗的事情正是表达了这层意思。当然他还要大家要有一种仁爱之心,要爱所有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泛爱主义者。另外,作者在文末让跳出的七颗钻石变成北斗七星,意图也很明显,那是他在启示人们爱的方向,要大家怎样走出一条正确的爱之路。 这样的一番探究定会掀起课堂的“高潮”。
教材分析:
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你观察过那些可爱的小露珠吗
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通过对小露珠这一自然现象的产生、经历、消失的介绍,向同学们展示了小露珠活泼可爱、充满生机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更美,它在美化,滋润万物的同时蒸发牺牲了自己。赞扬了山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的质。这篇童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融科学知识和思想启迪于一体,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兴趣,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7自然段,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点明了小露珠形成的时间和过程。"夜幕"点明了小露珠形成的时间;"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这句话道出了小露珠形成的过程。"爬呀,滚呀"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既表现了小露珠的活力,又体现了小露珠的可爱。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小露珠很美丽,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露珠,课文借"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的夸赞,描绘了小露珠的美丽。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小露珠美化、滋润了植物,"所有的植物都变得格外精神,连那些衷老的花草、树木也都显现出生机。"还因为小露珠的存在,植物们才会如此"俊俏"。
第四段(第7自然段),写小露珠与大家告别,小露珠化作水蒸气飞走了,大家依依不舍。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于小露珠是略有所知的,但是对于她的形成和消失的原因是不太清楚的。他们年龄小,耐性差,但又有着强烈的模仿性和好奇心。对于这晶莹的小露珠,太阳出来时,小露珠闪耀着七色光彩,像是戴上了美丽的钻石项链这一情景。学生们是非常兴奋的,有的说,我好象看到了碧绿的白杨树变得生机勃勃,更有精神了!我脑子里出现了紫红的喇叭花,身上满是透明的小露珠,阳光一照,光彩熠熠,还吹奏着动听的歌曲。学生各抒己见,一句句生动的话语让人赞叹不已。
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作为一种沟通方式,意味着平等融洽,意味着现实开放,更意味着动态生成。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对话”,能促进师、生、文本间的交流与互动,引领学生正确地把握文本角色,进行移位体验。
特级教师左昌伦说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亲心体验离不开对课文充分有效的读。如果不认真有效地读文,学生的亲心体验就成了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如果不充分读课文,学生的亲心体验就很难深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本,引导他们在读中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通其情、意会其理,让学生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获得认知,形成情感,产生感悟,通过反复的读来体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美。
叶谰教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变成生命的涌动,人性的张扬。”在课堂实践中,我引导学生揣摩、探测特定环境下人物的语言、神情变化或心理活动,把抽象、凝固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的运动,将说演结合起来,让学生读了说、说了演,在演中悟、悟中获,在自主的参与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注入自己内心的体验,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认知,而且要重体验。认知可以解决知识和能力问题,但很难进入学生的情感领域。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亲历语文情景和实践活动,以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本课的教学设计围绕“引导学生体验”这条主线,精心创设语文实践活动情景:
1、利用课件创设情景,提供想象空间。通过欣赏课件,让学生愉快地感知、感悟、创造。
2、多层次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引领学生从课文语言中感悟到小露珠的美丽可爱,领悟到语句表达的精妙,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得到感悟,在读中深化体验。
3、多次运用情景对话、表演。从理解的角度讲,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词语的具体含义;从运用的角度讲,有助于学生把学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真正提高语言表现力。
教案
教学内容:
《小露珠》第二课时
了解小露珠的特点,体会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十六个生字,认识其中的多音字“乐”,会写八个生字。理解“夜幕降临、黎明、戴上”等词语的意思,会用“越来越……越来越……”说话。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露珠的特点,体会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练习展开丰富的想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感悟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
教学方法:
1、通过聊天交流,启发性设置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融进大自然。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约4分钟)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露珠》这一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6 小露珠》。
2、首先复习一下词语。(指名逐行认读词语、齐读)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约6分钟)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提问:小露珠在什么时候出现
2、学习第一句。
①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提问:小露珠在什么时候出现学生回答。(夜幕降临时,小露珠就出现了)(出示课件:夜幕降临 出现)谁来读读这一句话(指名读)
夜幕降临是什么时候(天快要黑的时候、傍晚、太阳下山了)谁能读好这个词语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夜幕降临”这个词。(齐读)夜幕降临了,小露珠出现了,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②初步了解小露珠形成的原因。
为什么夜幕降临了,就会出现小露珠指名说。(晚上天气冷了)。
师讲述:小露珠一般是出现在夜晚,白天太阳光一照,空气中的水分就变成了水蒸气,到了晚上,温度下降,这水蒸气就凝结成了小露珠。
3、学习第二句。
过渡:夜幕降临了,气温下降了,小露珠慢慢出现了,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①感受小露珠的样子,理解“黎明” 。
出示 这个时候的小露珠是不是有黄豆粒那么大了呀(出示:黄豆粒),谁来读读这个词
理解 “黎明”。
②指导朗读,体会两个“越来越”的用法。
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评价。读“越来越……越来越……”时读得慢慢地,为什么要这样读(小露珠在变化着)谁也想来试试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读得真好, 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是谁的变化(小露珠)让我们捧起书,齐读。
4、齐读第一自然段。
小结:课文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露珠出现了,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二)创设情境,分层朗读。(约15分钟)
过渡:清晨,起早的小动物遇见了小露珠,你们知道是哪些小动物吗他们和小露珠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课文2—5自然段,把你找到的答案用笔划出来。
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句子。
1、师:你们刚刚遇见了哪些小动物呀指名回答。
(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
2、师:他们是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的呢交流:
(1)我们先来看小青蛙:
(出示动画后)师:我们也来做小青蛙跟小露珠打招呼。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师:哦!老师听出来了,你是在夸小露珠像……你眼前出现了一颗怎样的小露珠
(相机板书:闪亮)你能读好这个词儿吗“闪亮”给你怎样的感觉呢(闪闪发亮)你体会得很好,你能把小露珠的闪亮读出来吗(学生读)亮是亮了,但小露珠的光芒是可爱的,在碧绿的荷叶上,那闪亮的小露珠是多么的轻盈呀!(学生读)对了,就是这样灵巧、可爱、闪闪发亮。(学生读)真棒,一起来!
(出示卡片:那么闪亮)(学生读)你听出了什么(更亮)
(出示黑板:像钻石那么闪亮)(指导朗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不但亮,而且美)
指导读好“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师:谁再来夸一夸。指名读(师评价语言:啊!读得多美呀,多亮呀!我觉得这颗小露珠更闪亮了。)
师:咱们一起来夸一夸小露珠吧!(齐读句子)
(2)小蟋蟀:
师:小蟋蟀又是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的呢(出示动画)
指名读句子。
师:小蟋蟀夸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像水晶那么晶莹剔透,从这一头能看到那一头。指读(词语:透明)
师:谁来读好这句句子(指导朗读)
(相机板书:透明)
师:男同学也来做一回小蟋蟀夸一夸小露珠吧。(齐读句子)
(3)小蝴蝶:
(出示动画,师有感情地解说画面)活泼可爱的小蝴蝶翩翩起舞,飞过了绿油油的草地,飞过了五彩缤纷、竞相开放的鲜花,来到小露珠的身边。
师:谁也来做小蝴蝶和小露珠打招呼呢(学生读句子)
师:小蝴蝶也来了。夸它像珍珠那么美丽,你见过美丽的珍珠吗(看课件欣赏:美丽的珍珠)
(指名读,相机板书:美丽)
师:谁来夸一夸小露珠。(指名读、齐读句子)
4、师:(指板书)啊!多么闪亮、透明、美丽的小露珠啊!(出示课件)我们来美美地读好这几句话。
齐读这三句话。
5、师:是啊,你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多么美丽的小露珠啊!难怪小动物们都喜欢它呢!
(三)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约7分钟)
过渡:小露珠不仅赢得了小动物们的喜欢,还有谁也喜欢小露珠呢(花草树木)
1、指名读第6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好,当评委。
2、读好长句子。
①出示长句子:“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闪闪发光的珠宝。
②指导朗读。
“有了小露珠,鲜花嫩草都像是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
1、师:植物为什么喜欢小露珠呢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
2、师:(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3、师: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
(1) 装点得格外精神。
师:“精神”这个词语有两个读音,这里应该读轻声。
师:“精神”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请再读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精神”的意思。(学生回答)
师:(就是有活力,充满生机,叶子更绿了,花儿更艳了,嫩生生、水灵灵)你们的体会很正确,这就叫(精神),也可以说(光彩熠熠),还能说(生机勃勃)指导读好这个词语。(课件显示)
(2)“格外精神”是什么意思(特别有活力,十分神气)指读词语。
(3)小露珠是怎样把植物装点得格外精神的呢请小朋友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用你优美的语言把植物装点得更加精神,有这个信心(看课件)
a、在阳光的照耀下,小露珠打扮下的向日葵,戴上美丽的珠宝。像珍珠项链、钻石手链、水晶耳环。
b、白杨树的叶子本来枯萎,现在有了小露珠的滋润,颜色更亮了。
C、黄的更黄,绿的更绿,红的更红,这就是生机勃勃。
(4)师:让我们再去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色吧!(出示课件欣赏)
师:植物们在小露珠的装点下,色彩这么鲜艳,显得这么美丽,这么生机勃勃。想像一下,假如你是其中的一种植物,你会对小露珠说什么呀(学生回答)
4、同学们,你们想的美,说的美,你能把这种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课件显示:练读——指名读——齐读)
5、师:这么美的一段话,让我们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快,试着背诵。(学生自由背、指名背诵)
6、师小结:多么了不起的小露珠,它的出现,使所有植物带来美丽,带来生机,把大地装扮得绚丽多姿,生机勃勃。
(四)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约5分钟)
过渡:小动物们和植物们都喜欢小露珠,小露珠很开心,她笑着,爬着,滚着,可这时发生什么变化了呢谁来读一读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第7自然段。评价。
过渡:这一小节中这句话比较长,谁再来读一读。
2、指导读长句:“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
①为什么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就越来越轻了呢(指名回答)同学们,刚才我们说到了,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气温下降以后形成的小水珠。当太阳一出来,小露珠又要变成水蒸气消失了。
②这句话中也有两个“越来越”,和刚才学的“越来越”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比一比。(出示句子)。
小露珠的变化过程多有趣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这句话中,也有两个越来越,和刚才的越来越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轻轻地读一读,比一比。(学生读并回答)同学们,看这儿,第一句中两个越来越都是谁的变化前面一个都不能是……后面一句前面是太阳的变化,后面是……而且只有有了太阳的变化,才有小露珠的变化。
③你能选其中一个句式,用上两个“越来越”说一句话吗(出示句式)。
同学们,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强,小露珠的身子越来越轻,它就要飞走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7自然段。
④齐读第7自然段。
(五)根据板书,总结课文。(约2分钟)
同学们,小露珠真可爱呀!她是那么闪亮、透明、美丽,让我们永远记住它,再一次美美地读课题——小露珠
让我们捧起书美美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约1分钟)
1、背诵课文。
2、小露珠一天的旅程可真有意思,以“我是一颗小露珠”为题,向大家介绍小露珠多姿多彩的经历。
附:板书设计
小露珠
闪亮
透明
美丽
《小露珠》教学反思
《小露珠》是一篇极美的课文。翻开课本,细细读来,如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我想,教学这篇课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孩子进入审美的天地!让我们的孩子感知美、感受美、为美感动,并进入审美佳境,从而体会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露珠》上完了,我的第一感觉是不爽!我自己觉得都没投入进去。
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文章的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描写了动物们对小露珠的赞美,从而揭示了小露珠的特点闪亮、透明、美丽,第六自然段讲了在小露珠的装扮下,植物们变得格外精神,从而突出小露珠对植物的滋润作用。在最后小露珠为什么还要笑盈盈的离开呢正是因为动植物们都喜欢小露珠,它让植物显得格外精神,所以在它消失了的时候也是开心的。
备课时,我感觉要教的内容很多,似乎在一堂课上还上不完。所以反复修改了我的教案。我感觉自己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但是在具体落实在每个环节上,衔接不够自然。尤其是最后一段,小露珠要走了,我不清楚具体怎么去指导好每一句话。
根据教案我认真地观看了媒体课件,一遍又一遍,课件是很漂亮,我想孩子们看了,一定会对小露珠有更深刻的印象。一堂课上完了,感觉我被课件牵着走了,受到课件的限制,后面很多内容就不那么顺利成章了。一些能在课堂生成的东西就被放过了。
在课堂教学中,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孩子们一下子都能找到,但是动物们对小露珠的赞美,我觉得理解得还不是很到位,为了能够让孩子们理解钻石闪亮、水晶透明和珍珠美丽在这里的比喻修饰的是多么贴切,进一步明白小动物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我着重设计了这样一个版块:让学生用笔勾画出都哪些动物喜欢小露珠,它们是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的。然后出示这三个比喻句:“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像珍珠那么美丽的小露珠。先美美地读,接着让孩子找出比喻句写得好的原因——比喻要贴切,也就是两个事物间要有共同相像的地方,并且要生动形象。然后也仿照这些比喻句,来说一说一个比喻非常贴切的比喻句。“像 的小青蛙。像 的小蟋蟀。像 的小蝴蝶。”最后让孩子们自己扮演其他的小动物对小露珠进行赞美,孩子们也说出了自己的赞美,这时让孩子自己能够更深一步的理解原来书本的语言文字那么优美,以后在自己写作的时候也能够借鉴与运用。从小露珠的美中体会动物们对它是多么的喜爱。整个这个环节引导的很好,可在引导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环节中时间花得太多了。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稍微欠缺了一点,今后应在朗读方面多下功夫。
不光动物们喜欢小露珠,还有谁也喜欢它呢在这段教学中,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孩子,孩子们很快就能找到还有植物也喜欢小露珠,然后我以“格外精神”为切入口,让孩子们找哪里可以看出植物们格外精神,在小露珠的装扮之下,植物们也是非常的开心,他们都想对小露珠表示感谢。在最后小露珠要消失了的时候,我设计了让孩子们自由地说,你想对小露珠说些什么呢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的能力不是特别的强,多数的孩子站起来就说一句,我觉得我对孩子的发言没有总结起来说一段话,对孩子进行及时的评价。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小露珠要说的话写下来,进行一个小的写话训练。这样即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写作能力。由于后面的留给我的时间太少了,指导就显得仓促了,也就不到位了,孩子的感情也没激发出来。
这堂课上完后还告诉我,孩子对学习的内容要有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他们上得才会有滋有味。我们班对这篇课文已经很熟了,时间拖得也太长了,前后隔了一个星期。孩子们没有太大的欲望了。
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下面是人家成熟的教案,可供参考:
导入新课
说说你看过的童话,从中你得到的认识。
(注:认识可以从童话中人物、童话的故事情节、童话中的世界、童话的语言、童话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说)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检查预习
1、指名给生字注音、指名拼读。
gān·hé bàn·dǎo tiǎn·jìng tuò·mo
干 涸 绊 倒 舔 净 唾 沫
2、指名说说文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探究课文内容
1、边读文章边填表。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2、全班讨论、交流。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无水爱心
有水小姑娘给母亲找水
端端正正的,满满的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
银水罐小姑娘 给小狗喂水
金水罐母亲留水 给小姑娘
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小姑娘 让水给过路人
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大熊星座
3、重点句解读。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人们讲故事时常用的开头。“所有”和两个“都”说明了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②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这一句是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4、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拓展延伸
1、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如此神奇,这是随着作者在丰富的想像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板书:想像)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想像力。
(难点引导:可想到美梦,也可想到噩梦。)
2、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行乞的人,面对他们的“可怜相”,也许你曾有过同情他的举动。可是,有人说,那些人很多是为获取钱财而装出来的骗子,你帮了他,就是傻瓜,就是受骗上当。请大家讨论:我们能不能因为有这种丑恶的现象或自己受过骗,就收起了自己的爱心,永远拒绝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课堂总结
围绕“爱心”和“想像”做总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