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杠引体向上和双杠臂屈伸能天天练吗?

单杠引体向上和双杠臂屈伸能天天练吗?,第1张

1

你最好不要天天练。不管是以增肌为目的还是以保持肌肉力量为目的,同一个部位的肌肉都不要天天训练,频繁的训练不仅不会促进肌肉增长,甚至还会造成肌肉劳损。

2

我建议你这两个当中每周练两次即可,两次之间要让肌肉充分休息,时间不要少于48小时。每次每个动作练4组,每组的个数是你单次极限次数的60%,组间距休息2分钟。然后所有动作组要在1小时内完成。

哑铃臂屈伸最快了,练到握紧拳时小臂紧绷时即停止当天联系,不然影响后来的练习

1、坐姿单臂哑铃屈伸:单手举哑铃过头,使手臂紧贴脸部,控制哑铃慢慢向头后另一侧肩膀下放,保持肘关节外展。

2、 仰卧哑铃臂屈伸:仰卧在平凳上,双脚着地,腹部绷紧。双手用中性握法(掌心相对)各握一个哑铃,伸直手臂,与肩膀垂直。轻吸一口气,屏住呼吸;肘部弯曲,慢慢将哑铃往下放,至头部的两侧。往下放哑铃的时候,保持上臂不动;小心不要让哑铃砸到头或肩,在最低点处也不要让哑铃碰到平凳。在最低点时,继续屏住呼吸;然后向上伸直双臂,回到起始位置。

整个运动过程中,双肘要向身体收紧,不要向外张开。双臂伸直到最高点处时呼气;用力收紧三头肌,做顶峰收缩;然后重复这一动作至规定次数。运动量:3-4组,每组8-12次。不要使用太大的重量,因为在将哑铃往下放的过程中,如果用的重量太大,你就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

3、杠铃弯举:身体直立,中握距(同肩宽)正握杠铃,垂于体前。两上臂贴紧身体两侧。向上弯举,至肱二头肌完全收紧,稍停。然后缓慢还原,练习时身体不要前后晃动,不要借助惯性力。即使有意借力,幅度也不能太大。负重大时到最低点手臂不完全伸直,以防肘关节受伤

1、身体确保不要晃动;

2、确保不是惯性发力;

3、一个动作来回至少3-5秒,不要太快,充分保证肌肉的参与;

4、组间休息控制在30-45秒内,不要间隔太久;

如果不是这几个原因,可是试试其他动作来刺激三头:

练的方法不对怎么能练起来胸肌呢,双杠是学生时代锻炼的最常见的。

双杠臂屈伸能锻炼胸大肌,肱三头肌,还有三角肌,区别就是比肩膀宽一点的是能练胸大肌的,窄的话就主要练肱三头了,这和俯卧撑,卧推的规律是一样的,与两手的距离有关。

个人觉得俯卧撑动作更全面,胳膊,胸肌,背,腿,腹都能练到,但是在双杠上做臂屈伸的话,能刺激胸肌更深。注意杠的宽窄。

专门练背的就是单杠了,宽距离做正手的引体,还有颈前颈后的区别,主要是颈前可以让背部更宽阔,而颈后能让背部更厚实。难度也不一样了。

说双杠吧,基本上只能练上半身了,可以再双杠上做俯卧撑,因为下去的幅度最大,对胸肌的刺激也最深了,和在平地上相比的。还可以支撑在杠上做收腿的动作,练腹肌的,一般会把腿架在杠上做仰卧起坐,那样腿会很难受的。

臂屈伸的动作要领就不说了,次数的话,循序渐进,一次做3到4组,每组12个左右就可以了,基本上可以间隔一天做,中间休息时间我觉得不用搞得那么专业,也因为条件的局限,没办法做很多,所以也不会很累,自己恢复力气就可以继续了。

有点啰嗦了,高中时期是身体长得最快的时候,适当的锻炼很有助于体型的健美,祝你好运。

一:选3~5个动作(新手可以2~3个动作),每个动作至少5~8组(新手可以3~5组),每组8~12RM次(注意:这个次数决定你要选择的重量),锻炼时要努力控制速度、要慢速!

组间:休息不要超过90秒、必须做肌肉伸展放松运动(重点),做各种弯举、曲伸等动作时一定要慢慢控制其恢复原位!

二:那么如何选择重量呢?根据健美学5~10RM能促进肌肉增粗,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重量你最多能连续举起5~10次(或者只能连续做5~10次)。

那么这个重量就能更好的刺激你的肌肉增长,这个重量也就是你增肌训练需要选择的重量了,如果你通过训练发现这个重量能连续举起12次以上了,那么你就应该适当增加重量了!

扩展资料:

哑铃:增强肌肉力量训练的简单器材英文dumbbell,举重和健身练习的一种辅助器材。 比杠铃小。轻哑铃的重量有6、8、12、16磅(1磅=04536千克)等。

重哑铃的重量有10、15、30千克等。因而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青睐。因练习时无声响,取名哑铃。

它的主要材料是铸铁,有的外包一层橡胶。用于肌力训练,肌肉复合动作训练。因运动麻痹、疼痛、长期不活动等导致肌力低下的患者,手持哑铃,可利用哑铃的重量进行抗阻力主动运动,训练肌力。

哑铃可训练单一肌肉;如增加重量,则需多个肌肉的协调,也可作为一种肌肉复合动作训练。

参考资料:

哑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802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