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大汗征宋之战

蒙哥大汗征宋之战,第1张

  一、战前一般情势> > 蒙古定宗贵由原为一病夫,身体虚弱。宋淳佑八年二元定宗三年(公元2148年),贵由赴叶密立河畔养病,途中崩 驾于别失八里附近,在位不及三年。定宗贵由崩后,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称制,初贵由之西巡也,拖雷遗书窦莎儿合黑帖泥,以拔都未入朝,疑贵由有图之之意,密 遣人告拔都,嘱自为备,拔都乃发自基辅东迎贵由。行至途中,闻贵由凶讯,乃托词休养,停驻于阿剌塔黑山,(今新疆省精河县南),召集大食于阿剌塔黑。窝阔 台系诸王,藉词选举大会应在蒙古地举行。皆拒不赴会,仅遣哈剌和林长官帖木耳代表预议。命其附合拔都及诸王多数之决定,时大会中列席者,主要为术赤,拖雷 系诸王。会既开始,札刺儿部之伊勒只夕首先提议曰:“前奉即位时,已有成约,只有此尚存一块肉,不奉他系之王为君。”宗王曰:“此 言诚是,汝辈首先违法,不从窝阔台遗命。按据成吉思汗法令,皇族有罪者,须经亲会龠飘定,而后正其罪,乃汝辈违法,而擅杀阿勒堵伦(成吉思汗之爱女,察 威儿之妻也。见成吉思汗传冯承钩注),其一事也。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嗣帝位(按窝阔台生有五子:曰贵由、曰阙端,曰阙出,曰哈剌察儿、曰合失。先是窝阔台钟 爱三子阙出,欲以位传之。不意于宋端平三年(公元1232年,阔出殁于湖广征宋军中,遂移爱于阔出之长子失烈门,养之宫中,欲使之承大位,乃马真皇后则主 持立贵由。)乃汝辈违命敢立贵由,此又一事也。”其不欲窝阔台后人嗣位者,皆执二事为词。拔都与窝阔台系有旧怨,曾与莎儿合黑帖泥同谋推戴蒙哥。蒙哥系莎 儿合黑帖泥之长子,在军中颇有权势(按成吉思汗,分所部兵与子弟时,拖雷所得独多,故其势最强。拖雷死后,以所部兵分属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末哥四 子。诸王幼时,事皆决于其母。莎儿合黑帖泥有才智,能收揽军心,拔都与诸王亦耸敬之,故推其一子登大位,其事较易。)时窝阔台系诸后王皆幼弱,尚未得众 心,此系争位者,除失烈门外,仅有贵由于火者斡兀立。> > 会既开始,忙哥撒儿首先在大会中推戴蒙哥,以其智勇,曾从其父立功于中原,又从 拔都立功于西域也。然诸王则以拔都为成吉思汗系诸王之长,当立。拔都不可。诸王乃请其审择一人,以备推戴,并立文约,许对其所挥之人,不生异议。次日大 会,拔都曰:“治此大国,非才能出众而热习成吉思汗法令者不可。”因推戴蒙哥。蒙哥逊让数日,其弟末哥斡兀立(冯承钩注斡兀立,犹言子,蒙古人名后常加是 称)起而言曰:“吾人既已约定,遵从拔都之推戴,若蒙哥不能践书,将来恐开恶例。拔都曰:“末哥之言是也”。议乃定。到会诸人,遂依俗奉蒙哥为大汗,由拔 都献盏。大会约定于来年春,在斡难河克伦鲁河源成吉思汗故地中重开大会,使受诸王及诸将之全体推戴。开会以前,仍由皇后海迷失称制。时皇后与其二子火者, 脑忽共摄国政,专事征求贺财。海迷失嗜巫术,终日与珊蛮共处,政纲极为紊乱!> > 火者、脑忽闻大会之决议已推戴蒙哥,大不悦,使告拔都 曰:“会议不在成吉思汗故地,诸王亦未全集,义不能从。”拔都乃请其赴来春之新会。且曰:“莅会诸王。以国土广大,特推皋一堪承此大任之人。今推皋已定, 未能挽回也。于是双方使者往还,迄于年终,议尚未定。拔都乃命其两弟别儿哥,脱合帖木儿将大军,卫护蒙哥至克鲁轮河畔,命于来春莎儿黑帖泥所召之大会中, 奉之承大位。及期窝阔台系诸后王及察合台子也速蒙哥,以蒙哥之推戴不合法,而帝位应属于窝阔台后人,皆不莅会。拔都及莎儿合黑帖泥,数遣使往劝,拔都且 言:“童稚不能治成吉思汗之大国”。仍不纳。别儿哥待之一年,恐久延生变,请命于拔都,拔都乃命其立蒙哥即位,违者诛之。> > 如是术赤、 拖雷两系诸王及成吉思汗诸侄至,集会于所定之地(冯承钩注元史载为阔帖阿兰之地),对于窝阔台、察合台两系诸王,作最后之劝请,遣使赴海迷失及火者,脑忽 所,别遣使赴也速蒙哥所,告以诸王皆集,仅待其至。失烈门、火者、脑忽三王见其反对无效,允赴会,并示以期。及期而不至,乃不复待,择定宋淳佑十一年(公 元1251年)7月1日,诸王奉蒙哥即大位,是为元宪宗。谱王皆解带置眉上,对之九拜,帐外战士万人,亦随之而拜。蒙哥命是日,人皆休业息争,宴乐终日, 并使万物皆同其乐,是日不可乘马,禁以牲畜蓑物,禁杀牲为食,禁渔猎,禁破土,不许扰动水之静源,如是大宴7日。由是蒙古帝统,自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 系,转入第四子拖雷系统矣!> > 蒙哥即依次日(7月2日),窝阔台第三子阔出之是予失烈门,结合火者、脑忽二王(按火者、脑忽二王皆跺由 之子),谋称兵作乱。拟乘宴会中,蒙哥及诸王酒醉之际,袭除之,而夺袭帝位。事为骡夫克薛侦知,驰归告密。蒙哥当遣诸将之长忙哥撒儿,率三千尉,往迎二 王,于距大会地2日行程之外,以兵围之,强三王经从未曾,密捕其党羽数十人,皆伏诛。蒙哥以三子皆成吉思汗子孙,宥其死,谪从军远征。> > 二、战地形势及战略指导> >宋理宗淳佑元年(公元1241年)12月,蒙古乃马真皇后称制时,遣月里麻思使宋,议和好。从行者七十余人。临行,月麻里思示众曰:“吾与尔等,奉命南 下,楚人多诈,当誓死,勿辱君命”。既发,抵淮上。南宋守将以兵胁之曰:“尔命在我,生死顷刻间耳!若能降,官爵可立致。不然,必不尔贷”。月里麻思曰: “吾持节南来,以通国好,反诱我以不义,有死而已”。宋守将知其不可逼,而囚之飞虎寨。至蒙哥即位为帝,已十有一载之久,尚未见使团北还,若非蒙古内部, 继承发生问题,早已与南下问罪之师。(上引见续通鉴卷百七十)> > 南宋自进军汴洛,恢复三京,而招致丧师辱国后,对蒙古大敌,惟有应战退 守,觅致偏安,并无彻底整军复国之大志。幸而江淮方面杜杲、吕文德等军之力撑危局。襄汉方面有孟珙一军,孟珙公忠体国,肝胆照人,治军严而得军心,故能将 襄樊收复。川陕方面则赖有余阶,锐意整顿,局面一新,屡扼蒙古军之南侵,且曾一度北伐汉中。及至宋理宗淳佑六年,孟珙不幸去世,诏以为京漠制置使, 余玢在川日久,自然不免有专断之处,使有人谗毁之,说他专制西蜀有无君之心。理宗竟于翌年(宝佑元年)5月,召余阶回京,奉命后暴卒,朝廷且下令抄其 家,此事令忠义气短,大失人心。从此宋室,自毁长城。而蒙古军遂长驱南入无阻矣!

说到贵由汗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这个大蒙古过的大汉也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厉害是厉害,话说他的大汉的位置却没有让给他儿子继承,而是由另外一位叫蒙哥的人继承了,那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啊?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历史上,蒙古帝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以后,汗位由三子窝阔台所继承。1241年,窝阔台去世,汗位由长子贵由所继承。不过,贵由只在汗位上待了短短几年,他在1248年去世。

此后仅仅过了两年,即1251年,拖雷的长子蒙哥继承汗位,蒙古大汗世系历史性地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并且一直传承下去。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折呢?要知道,不仅窝阔台继位是由成吉思汗亲自制定,而且窝阔台继位时,所有的蒙古贵族一起立下誓言,大汗位当永属他的后嗣,誓不改奉他系宗王。

所有人一起对着长生天发誓:只要是从窝阔台合罕子孙中生出来的,哪怕是一块臭肉,如果将它包上草,牛不会去吃那草,如果将它涂上油脂,狗也不会看一眼那个油脂,我们仍要接受他为汗,任何其他人都不得登上宝位。

其实,我们回顾蒙古人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汗位很少有父子相承的,就连成吉思汗本人,也不是靠着他父亲的地位,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勇气和胸怀争取来的。

虽然他的父亲也速该曾经凭借自己勇力统领了一些部族,但他被塔塔尔人毒死以后,曾经隶属于他的部族就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成吉思汗母子。

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写道,当时的蒙古草原儿子不服从父母,兄弟不服从兄长,妻子不服从丈夫,有钱人不再帮助本部落的族长。

就像草原上的狼群一样,头狼从来都是靠实力才能赢得。当一个首领死亡后,如果他的儿子没有足够的实力,原本团聚在他手下的部族们,必然要重新选择一个能领导他们打败敌人的首领。

之所以要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无论誓言多么庄重,在实力面前依然不堪一击。而对权力的渴望就像毒品一样,它令人上瘾,但也可以腐蚀一切人间亲情。

尽管窝阔台在死前,想指定年幼的孙子失烈门继位。但在他妻子脱列哥那的主持下,汗位由其长子贵由继承。贵由继位之后不久,母亲脱列哥那去世,贵由顺利掌握了所有的权力。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独断专行的人,也很想有所作为。当年成吉思汗把四个儿子分封,由于路途遥远,各个分封地和蒙古汗庭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贵由决定取消成吉思汗其余各支已经享受到、并不断扩大的自主权,他想要获得各个分封汗国的绝对服从。在处理了汗廷内部事务,稳定政局之后,贵由便开始想法对付藐视大汗尊严、拒绝参加忽里勒台大会的拔都(术赤的长子,金帐汗国首领)。

1248年,贵由假装要去视察自己的封地,随即便带领大军离开哈拉和林浩浩荡荡向西前进,试图打拔都一个措手不及,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消灭他。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大蒙古国的内战迫在眉睫之际。贵由突然离奇的死去了,年仅43岁。这个时候,他和拔都的军队之间的距离只有七天的路程。

贵由死后,权力暂时由他的妻子海迷失所掌控,不过,海迷失只是一个愚蠢的妇人,完全没有任何政治手腕。

于是,海迷失白白地浪费了摄政皇后的身份,没有网罗政治盟友,为即将召开的忽里勒台大会做好准备。相反,她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和萨满巫师呆在一起,以为靠祈祷就可以让汗位留在自己的家族内。

与此同时,贵由年幼且没有战功的两个儿子忽察和脑忽也一心想当大汗,各自建立自己的府邸与母亲对抗。

既然海迷失母子之间不能团结对外,宰相镇海也束手无策,于是整个汗庭内外一片混乱。

在这个时候,来自术赤系的拔都和来自拖雷系的蒙哥结成了盟友:拔都想要赢得独立,蒙哥想上位。

1250年,拔都以成吉思汗系诸王子中最为年长者的资格,接二连三的向诸王宗亲发出邀请:拥立一个能干的,我们认为合适的人登临大位。

然而,参加忽里勒台大会的诸王们,基本上以术赤系和拖雷系为主。至于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除了察合台系的哈剌旭烈兀以外,只派来一些代表。

大家最初提议拔都继位,但是被他自己拒绝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俄罗斯草原的风土人情,不愿再回到蒙古本部。

于是拔都让他的大将忙哥撒儿推举蒙哥为大汗。这一年蒙哥已经43岁,年富力强,他年轻时参与伐金,后来又在长子西征过程中统率军队鏖战高加索。

作为拖雷的长子,蒙哥无论是实力、战功、名望还是血脉都是当时蒙古诸王当中的佼佼者。

眼看无能为力阻止蒙哥继位,窝阔台和察合台系又提议由13岁的失烈门继位,理由是他曾经为窝阔台所中意。

不过一切选举背后都是要靠实力说话,就在距离忽里勒台只有10公里的地方,驻扎着拔都带来的十万大军。

所以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提议被置之不理,蒙哥被推选为汗。

于是,拔都说,按照蒙古人的习惯,父亲的位置是传给幼子的。而蒙哥正是圣祖幼子拖雷的亲生儿子,因此他具备继承汗位的全部条件。最后,参加会议的全体宗王一齐解开腰带,脱掉帽子跪倒在地。拔都举杯正式宣布由蒙哥继承汗位,在场众人当场宣誓效忠。

为了让蒙哥继位更具有合法性,不久之后,拔都命令弟弟别儿哥和不花帖木儿率领十万大军,保护蒙哥前往克鲁伦河地区,举行全体宗王参加的忽里勒台大会。

1251年7月,在蒙古本部召开的这次忽里勒台上,蒙哥被拥戴登基,正式成为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帐内外的诸王大臣同时九次叩首。蒙哥终于成为广袤无边的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拔都拥立蒙哥有功,取得了比以前更大的权力,塔拉斯河及河中地区成为他的势力范围。他的弟弟别儿哥因为直接率领军队护卫蒙哥登基,被赐予格鲁吉亚作为封国。

不仅如此,蒙哥继位后,宣布窝阔台家族试图发动政变。在一系列快速审判后,贵由的遗孀,海迷失皇后,被缝进口袋投入水中淹死。

此外,凡是牵扯进政变的大臣和将领均被处死。后来,那些对蒙哥继位表示不满的人以及曾经与拔都结怨的也纷纷被处以死刑。

窝阔台13岁的长孙失烈门也未能幸免,忽必烈很钟爱这个侄子,为了保护他的安全,特地把他带到自己的封地。但蒙哥后来还是下令将失烈门投入水中淹死。

贵由的幼子忽察被流放到哈拉和林以西的地区。察合台的另一个孙子不里,当年曾和蒙哥一起参加长子西征,因为在酒宴上和贵由一起咒骂拔都并拳脚相向,也被蒙哥交付拔都处死。

曾经在窝阔台和贵由手下担任宰相的镇海也被处死,同时被杀的,还有70多位曾经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的蒙古大将。

经历这次打击之后,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彻底失去了与蒙哥争夺汗位的实力。从此,拖雷家族取代窝阔台家族成为东亚至上的蒙古黄金家族。

引言、在最开始忽必烈其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王爷,但是在最后却得到了逆袭,建立了元朝,很多人都在好奇忽必烈为什么能够建立一个朝代?接下来这篇文章将会讲述忽必烈成为皇帝的原因。

一、忽必烈受到蒙哥的信任

其实忽必烈最后成为皇帝,建立了元朝,跟蒙哥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因为蒙哥对于忽必烈还是非常信任的。在最开始的时候蒙哥当大汗,忽必烈就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价值,让蒙哥对其很是信任。在最开始蒙哥并没有资格去当大汉,但是由于窝阔台想把汗位传给孙子,但是儿子却夺得了这个位置。后来儿子去世了,窝阔台的子孙后辈就在不断的争夺这个位置。忽必烈就想到了让蒙哥去当这个大汗的方法,也就是因此就受到了蒙哥的信任,再加上忽必烈也带着军队,帮助蒙哥扫清了一些障碍。所以对于忽必烈,蒙哥是非常信任的。

二、忽必烈的威信比较大

忽必烈曾经在漠南当过官,在当官的时候忽必烈就一直想拉拢一些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还得是汉人,忽必烈想用汉人的知识分子到南宋进行大肆宣传,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非常出色的君主,这样的话南宋就只知道忽必烈了,不知道有蒙哥这个人物。而且,忽必烈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非常仁慈的君主,所以忽必烈深受百姓的爱戴。在最后百姓都拥护忽必烈去当君主,而不拥护蒙哥,所以在最后忽必烈也就建立了元朝。

三、总结

其实忽必烈当上这个皇帝还是有着一定的手段的,但是忽必烈的手段相对而言比较和缓的,忽必烈很好的利用了百姓,而且也利用了蒙哥的信任,所以忽必烈当皇帝有着非常强的优势。

忽必烈在夺蒙古大汗之位前,整个蒙古草原上的贵族们,基本上都不支持他。但是在大家都不支持的情况下,他却获得了大汗之位。忽必烈是怎么实现这一奇迹的呢?

(忽必烈画像)

之所以整个蒙古草原上的贵族们,基本上都不支持忽必烈,有几个原因:

一是忽必烈继承大汗之位不合规矩。既不合蒙古“幼子守灶”的规矩,又不合汉人“嫡长子制”的规矩,前一任大汗蒙哥也没有立下遗嘱要传位给他。

二是在蒙哥当大汗的时候,忽必烈就在漠南搞得风生水起。当时很多蒙古贵族就对忽必烈不满,在蒙哥面前说忽必烈想闹独立。结果蒙哥对忽必烈进行查账,削夺了忽必烈的兵权。

三是忽必烈实施汉化的政策,让蒙古贵族们认为忽必烈是忘本。大家都不满意他,都反对他那样做。

也因此,在忽必烈宣布自立为汗以后,蒙古贵族们又在蒙古草原上召开了一次忽里台大会,大家一致推举蒙哥最小的弟弟阿里不哥为大汗。

不过尽管如此,最终忽必烈依然取得了全胜,夺取了蒙古的大汗之位。不被大家看好的忽必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蒙哥画像)

一、提前谋划。

忽必烈之所以最后成功,绝对是提前谋划得很好。可以说,当蒙哥上台,派他去攻打大理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提前谋划了。

为了得到南方人的认可,攻打大理的时候,他特意改变了蒙古人喜欢屠城的习惯,特别写了几十张“止杀”的牌子,让士兵们全城宣传。当时的大理王不服,一直在抵抗,忽必烈也没有为难他,最终还让他当大理的王。这让他亲善王爷的名声,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之后,忽必烈被蒙哥安排总理漠南。在漠南期间,忽必烈广泛吸纳人才,尤其是吸纳汉人知识分子。这样一来,他的王府一时之间人才济济,远远超过了大汗蒙哥所有的人才。这为他最终夺得大汗之位,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保证。

接着,忽必烈再次训练军队,囤积钱粮。

按照规定,忽必烈收起来的钱粮,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上缴中央国库。但是他指示下属,瞒报数量。绝大多数钱粮,都运进了忽必烈的开平王府。这也造成蒙哥“钩考”(查账)他的事件发生。

可以说,在争夺大汗之位前,忽必烈已经是兵强马壮。这也使得他争夺大汗之位,变得水到渠成。

(察必画像)

二、提高警惕。

蒙古人打仗,将领们有把家属带在身边,一同前往战场的习惯。这样的家属,通常都会组织成一个队伍,称为“奥鲁营”。

但是忽必烈随蒙哥南下攻打南宋的时候,他并没有把他的妻子察必带在身边,让察必留在王爷府上,观察阿里不哥的一举一动。

也正是因为察必的留守,当蒙哥去世,忽必烈还准备继续进攻南宋的时候,察必给他来信说,大鱼(蒙哥)已经死了,小鱼们都在蠢蠢欲动,你还留在南方干什么?

忽必烈接到这封信后,立刻匆匆忙忙和南宋贾似道签订了停战协议,回到北方,果断开始夺位行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617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