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成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白天轻夜晚重,也不能眠,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发病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及闪挫劳伤有关,伤及肩周筋脉,致使气血不通而痛,遂生骨痹。艾灸相关穴位可疏通气血,祛除湿邪,减少疼痛,从而治疗该病。
一般施灸的穴位有肩髃穴,臂臑穴,曲池穴,天宗穴,肩贞穴。
1肩髃穴位于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者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功效 通经活络,疏散风热
施灸方法 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手持艾条点燃另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到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到2次,每次灸10到15分钟
2臂臑穴 主上臂疼痛 位于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
功效:疏导阳气上行,通经活络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手持艾条点燃另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到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到2次,每次灸10到20分钟。
3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清热祛火。灸法同上。
4天宗穴: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在肩胛冈下缘中点与肩胛下角做连线,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用力按压有明显酸痛感。
功效:生发阳气 主治肩胛痛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或者坐一旁,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到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到2次,每次灸10到20分钟左右,灸到皮肤潮红。
5肩贞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候,腋后纹头上一寸。
功效:通经络
灸法同上
肩周炎的治疗法还有很多哦,推拿整复,针灸,小针刀等等。艾灸疗法是比较简单易操作的,适合家中日常理疗保健治疗,效果也不错,有温通经脉,祛风寒湿邪,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
如果严重的还请医生辨证施治。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我是李医生,祝你们身体 健康 ,下期再见!
肩周炎在临床上一般还是以按摩和中药为主,一般按摩取穴以患处痛点为主,按摩手法以按或模,揉抖为主。切忌扳拽,
如果手法不当会造成更严重地粘连或脱位。在按摩后,配合(敷 し % 肩し % 乐 帖)局部调理,症状会逐步该善的,另外注意
按摩的力度以病人可以耐受为主,就是还要有点痛感,还不能太痛,如果一点都不痛效果就不好,如果太痛,病人也会忍受不了。可以边按摩,边活动患侧肢体。尽量上举,外展,内外旋。按摩过后,病人自己要做爬墙活动,手指放在墙上,逐渐上爬,以自己感觉稍有痛感为度。
此时如果加上艾灸,会有协同治疗的作用。艾灸可以患处艾灸,每次艾灸可以在30分钟左右,双罐也可以在30-40分钟。主要取穴在患处,在痛点,一般这样的疾病得热则舒,用艾灸也是可以起到环节目的的。
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和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肩部疼痛,可向颈、肩胛、前臂及手部放射;肩部活动功能受限;肩前、肩后、肩峰下三角肌有压痛,以肩沟处为明显。 分两种证型:(1)风寒袭络:肩部漫痛拒按,得温痛减,受寒加重。取穴:天柱、大椎、天窗、缺盆、中府、肩井、肩髃、外关、曲池、阿是穴。(2)经筋失养:肩痛日久,肩部肌肉萎缩,举臂不及头,后旋不及背,酸痛乏力,局部畏寒,得温痛减。上述穴位外,加天宗、曲池、外关。 单纯艾灸以上穴位,至少一周能有效果,如果加上刮痧、拔罐、然后再艾灸,一天就能缓解疼痛。
艾灸治疗 肩周炎
艾灸善于温通经脉,最适合治疗因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痹症。
具体穴位选取:
1天应穴(又称阿是穴):可用局部压痛的方法来确定穴位位置,即用拇指或食指按压关节周围,寻找几个最敏感的痛点,然后逐一施灸即可。
2曲池穴: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头外侧肌肉隆起处。
3手三里:在前臂,曲池穴下两寸处,约两横指。
4合谷穴:在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虎口”。
具体操作
点燃艾条,令其缓慢燃烧;一手拇、食、中三指拿着艾条,同时小指放在皮肤上作为支撑;将艾条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以使穴位局部温热红晕,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还可以在穴位周围移动艾条,扩大施灸面积。每穴应保证施灸20分钟以上,依次施灸,每天1—2次。
注意事项:
1每穴施灸的时间一定要足够,让热力充分渗透,寒湿较重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施灸时间,并扩大施灸面积。
2取“天应穴”时,要尽量在关节周围全面寻找,比如肩周炎患者在后背肩胛骨处也常有压痛点,艾灸这些穴位时应请家人协助。
3肩周炎患者往往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因此,在进行艾灸的同时,应加强功能锻炼,如练习梳头或摸后背等动作,以防止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发生粘连。
4注意关节防风保暖。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继之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故又称“漏肩风”。
肩周炎这是一种常见病,由于疼痛是肩关节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导致软组织粘连引起的,疼起来不堪忍受,且不断加重,最终严重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降低生活质量,有些患者四处求医,反复发作,痛苦不堪,甚至心理蒙上一层阴影,认为肩周炎是不治之症。肩周炎初始疼痛症状往往较轻,常因天气变化或劳累而引发,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尤其是在肩关节内旋,后伸,上举,外展等运动时更为明显,甚至剧痛难忍。在休息时疼痛症状也会加重,尤其是夜间睡眠时,严重者可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压肩侧卧,肩关节活动受限一般发生在疼痛症状明显后的3-4周,之后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粘连、挛缩,导致肩关节明显僵硬。
肩周炎属于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起病缓慢,症状明显时,可能已经有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病史。而且,肩周炎与肩关节周围肌肉长期劳损、持续紧张有关,短时间或者一次性的治疗,是无法永久改善肩关节肌肉状态的。不过,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来改善肌肉状态,控制症状复发。
肩周炎的康复治疗方法最有效的就是艾灸,坚持艾灸,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艾灸治疗肩周炎,可以灸疗下面的几个穴位。
灸肩髃穴
取穴方法:上臂外展90度时,在肩部最高点前下缘的凹陷处。
功效:疏散经络风湿,活血化淤。
灸肩髎穴(liáo骨节空隙处)
取穴方法:在肩部于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髃穴和肩髎穴位置比较近,如下图:
灸肩贞穴
取穴方法:当双肩下垂时,位于腋窝后方竖纹上方大拇指横款的位置,左右各一。
功效:散热通经络,对治疗肩胛痛特别有效。
灸天宗穴
取穴方法:位于背部,大约在肩押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压时会有疼痛传到手臂。
功效:生发阳气。
肩贞穴和天宗穴都在肩后背处,距离也比较近,如下图:
灸中府穴
取穴方法: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如下图:
上面5个穴位,1个在肩前胸,2个在肩后背,2个在肩上部,有的朋友觉得这么多穴位,如果平均一个穴位灸15分钟左右,轮流灸的话,这么多穴位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灸完。其实这几个穴位的位置差不多用一个四联随身灸就都可以覆盖住,如下图:
灸阿是穴
取穴方法:在病变局部找点痛点。
功效:缓解局部疼痛不适。
灸曲池穴
取穴方法: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取穴时,将手掌抵住胸口弯曲手肘时,手肘关节会产生横纹,横纹外侧凹陷处与拇指侧端的交接点就是曲池穴,压迫此处会感觉疼痛,左右各一。如下图:
灸疗此穴位,可以绑一个随身灸施灸,也可以用高品级的艾条点燃直接对着此穴位熏,如下图: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温馨提示:
艾灸治疗此病期间,要加强周关节的功能运动,但注意不要扭伤和受凉。
预防需知:
1、要保暖防寒: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肩周炎,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不治。
2、加强肌肉锻炼:加强肩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肩周炎的发生和发展。据调查,肩关节肌肉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肩周炎发作的几率下降了很多。所以,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艾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
肩髃穴
取穴方法: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施灸时间:温和灸。被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持点燃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已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功效:疏散经络风湿,活血化淤
天宗穴
取穴方法:位于背部,大约在肩胛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压时会有疼痛感传到手臂。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缓解肩关节周围肌肉劳累、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 理气消肿。
肩贞穴
取穴方法:当双肩下垂时,位于腋窝后方坚纹上方大拇指横宽的位置,左右各一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散热通经络,对治疗肩胛疼痛特别有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