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的治疗方法,有骨刺怎样治疗好呢

骨刺的治疗方法,有骨刺怎样治疗好呢,第1张

骨刺骨质增生是人体骨骼周围组织向外扩长的一种状态,所在部位的不同而具有的特点也相应不一样。增生的骨质本身不需要治疗,但有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的,需要进行止痛甚至手术治疗。

消炎止痛常用骨质骨方世帖等。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水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针灸、牵引等。

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到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大部分人都认为骨刺一旦发现就应该切除。但实际在治疗骨刺的问题上治疗的关键并不是将骨刺消除,而是使骨刺增生引起的周围无菌性炎症得到消除。一般不是特别严重的骨刺,不会引起人们疼痛或是其他的不适,一旦出现疼痛或其他症状,说明发病部位已经出现了无菌性炎症。如将炎症消除可以将患者的症状缓解就没有必要进行骨刺切除,除非是骨刺造成的炎症给患者带来相当严重的影响,达到了不切不可的地步。

但患者需要注意的是,骨刺切除手术本身来说,对骨骼就是一种损害,而且有可能刺激骨质增生更加快速的生长,术后仍然有复发的可能。少部分患者在将骨刺切除后保养得当,会对最终的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人体就会越来越不好,各种病痛都会来打招呼。骨刺也是其中之一。骨质增生也是关节炎的一种表现,年纪大的人或者长期使用某个关节部位的人容易患上骨质增生,那么什么是骨刺?长了骨刺怎么办?我们来看一看。

1、骨刺的症状

1、颈椎骨刺的症状

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

2、腰椎骨刺的症状

好发部位,以腰三、腰四最为常见。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

3、足跟骨刺的症状

其症状是足根压痛,脚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轻,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时轻时重,走路时脚跟不敢用,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跟骨部位长骨刺,多见于中老年人。

2、骨刺是怎么形成的

1、年龄因素:人体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运动磨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退行性改变,绝大部分60岁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时均可发现的骨刺形成。

2、外伤史:青少年时代的外伤,也是中年以后发生骨质增生的原因。

3、劳损因素:除随年龄变化以外,还与劳损有很大关系,骨骼长期受到反复劳损以及过度活动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则有可能加速的退变,骨刺的形成并不断增大。

4、姿势不正确:骨质增生症患者主要是与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同时姿势不正确导致睡软的席梦思床垫,长时间睡姿不正确也会导致骨质增生。

3、骨刺的检查

1、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2、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如颈、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3、颈部活动动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

4、患椎棘突压痛、椎间孔压迫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5、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

4、骨刺的治疗方法

骨刺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减少残废,应根据不同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自我调理、医疗锻炼、减肥、理疗、针灸等,药物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激素等为主,对于功能严重障碍者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大多数骨刺患者预后良好,少部分患者遗留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5、预防骨刺的注意事项

1、维持正常体重:这是预防骨刺的方法之一。如果体重过重,会使腰椎及下肢关节(尤其是膝关节)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进而造成关节退化及骨刺形成。

2、避免长时间久站或久坐:久站或久坐会使承重关节长期承受过重的压力,增加骨刺形成的机会。如果姿势不良时,受力不正常,骨刺更容易产生。

3、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或者歪着头:预防骨刺也不能做这些事情。这些情形会使颈椎长时承受不正常的压力,容易引发颈椎骨刺的形成,可能造成颈部神经、血管的压迫症状。

4、避免经常弯腰取物:经常弯腰取物,尤其是下腰去提重物,会增加腰椎骨刺形成的机会。预防骨刺应养成曲膝蹲下取物的习惯,而不要直接下腰取物,以避免腰椎经常承受过重的压力。

5、经常运动:经常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及骨质的强度,帮忙分摊关节面的负担,因而可以预防骨刺的发生。

6、什么是骨刺

骨刺一般指关节退行性病变,关节退行性病变又称骨质增生,即骨的退行性病变,是关节炎的一种表现。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由于机械应力分布失衡或负载过度引起软骨磨损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133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