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练胸的几个动作
健身房练胸的几个动作,现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许多人为了锻炼身体或者保持好身材都会坚持进行运动,常见的运动方式有跑步,健身,羽毛球等等,下面具体来看看健身房练胸的几个动作。
健身房练胸的几个动作1健身房练胸的动作:
第一式:平板哑铃飞鸟锻炼部位:胸大肌外侧健身功效:很好地锻炼胸部的肌肉,可以让胸大肌变得更加结实、有力,能刺激胸部肌肉的生长。练习组数:3~5组,每组8~12个健身吧提示:开始时可以使用较轻的哑铃重量,以便掌握动作要领,保持双肘微弯的固定角度,下放到背平面即可,上举时像抱一棵大树一样,不是直上直下,沿一定弧度推举,感受胸肌的拉伸和收缩。发力张开双臂时,呼气;动作恢复放松时,吸气。
第二式:拉力器十字夹胸锻炼部位:下部胸大肌,中部胸肌健身功效:这个动作充血效果很明显,用轻重量多次数,保持双肘微弯,低头含胸,动作顶点努力挤压胸肌。练习组数:4~6组,每组20个
第三式:蝴蝶机飞鸟锻炼部位:胸肌中缝健身吧提示:直臂比常规的屈臂动作效果好。坐于凳上,伸直双臂。拳眼向前,小臂抵住挡臂板。这样双臂能在胸前交叉,幅度自然大于屈臂动作。交叉双臂时坚持1-2秒钟,顶峰收缩。以尽量对胸肌近中缝处进行挤压,逼其:“立“起来。练习组数:3~5组,每组8~12个
第四式:上斜哑铃推举锻炼部位:上部胸大肌。健身吧提示:哑铃比杠铃好处就是没有横杠限制,可以充分拉伸胸大肌,注意不要下放的太低,以免拉伤胸肌。这个练习放在前面做,因为自由重量需要花很大精力。斜板的角度控制在30-45度之间,角度太大对三角肌前束的'压力也越大,会影响到胸肌的发力。练习组数:3~5组,每组8~12个
第五式:下斜哑铃卧推锻炼部位:下部胸大肌。健身吧提示:哑铃或杠铃下放到最下面的肋骨两侧,不要放到胸大肌中间部位,以免给肩关节造成压力。练习组数:3~5组,每组8~12个
第六式:杠铃或哑铃平板卧推锻炼部位:打造整个胸部围度。健身功效:有效地刺激胸部肌肉,能让胸部肌肉更饱满、圆润;双臂弯曲的同时也加强了臂部肌肉锻炼。练习组数:3~5组,每组8~12个健身吧提示:
如果使用杠铃则不同的握距刺激的重点也不同。比肩略窄锻炼中部胸大肌,与肩同宽锻炼整个胸肌,比肩稍宽锻炼胸肌外侧,再宽的话就是侧重锻炼三角肌后束。身体仰卧在平凳上或踏板上时,始终保持悬腰、挺胸,手肘高度与平凳水平,大臂与躯干夹角成90度左右。在动作进行中,呼气时,发力向上推举;吸气时,控制哑铃或杠铃匀速下落。
健身房练胸的几个动作2上斜杠铃卧推
杠铃卧推是练胸肌的主要动作,当然主要是练胸肌的基础力量。
一般来说,杠铃卧推能推100公斤的话,胸肌规模就差不多了。对于矮个子来说,能推80,胸肌也会很明显。
但是我们做杠铃卧推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胸肌的训练重点,也就是上胸。
多数人都是上胸薄弱,所以我们把最好的状态留给胸肌上束,所以要做上斜杠铃卧推。
杠铃卧推的时候,保持肩胛骨后缩,让后背两块骨头死死顶在卧推床上面。
同时注意,大臂与身体的夹角,一定要小于90度,也就是腋夹角要小于90度。
平板哑铃卧推
哑铃卧推,一般可以增加胸肌面积,让胸肌更宽。
哑铃卧推本身的幅度就很大,所以不需要再用上斜姿势,当然上斜姿势也可以,但就是要控制幅度。
所以我们尽量用平板哑铃卧推姿势。
做哑铃卧推的时候,把哑铃稍微往中间倾斜,这样可以让负重施加在身体内侧。
同时采用上窄下宽的卧推轨迹,连推带夹,不仅胸肌更好发力,而且刺激也会更好。
负重屈臂撑
对于胸肌下束的训练,我觉得负重屈臂撑的实用性都要比下斜卧推的实用性强一点。
负重屈臂撑不仅胸肌活动范围更大,而且胸肌发力也会更强一点。
做负重屈臂撑这个动作,跟练肱三头肌的方式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我们尽量要选择较宽的握距,这样对胸肌刺激更强。
再一个就是,身体要往前倾,不能垂直上下,垂直上下对肩部负担更重,而且更侧重肱三头肌训练。
如果没有负重条件,那就用单杠或者史密斯横杆来做宽距屈臂撑,胸肌会得到更好刺激。
史密斯卧推
我刚进健身房的时候,不知道听谁说的,说史密斯卧推是垃圾动作,所以我有三个多月没练过史密斯卧推。
后来上手并且熟悉了史密斯卧推以后,发现这个动作其实比杠铃卧推对胸肌的刺激要大一些。
因为史密斯卧推是固定动作,所以控制起来更容易,胸肌发力也更容易。
做史密斯卧推大概选择8RM的重量区间就够了。
如果是直上直下的那种史密斯卧推器械,你也应该调整哑铃凳大概上斜30度左右,这样对肩关节更友好。
史密斯卧推是可以采用半握姿势的,这样胸肌孤立性更强,自然刺激更好。
坐姿推胸
越是大佬,越喜欢坐姿推胸这个动作。
坐姿推胸集中了安全性高、动作幅度大、胸肌孤立性强这几个优点。
所以对于不重视运动能力,而只想练胸肌的这些人来说,你只练坐姿推胸也可以。
坐姿推胸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作标准,只要你肩部不前伸就可以。
如果你想胸肌刺激更好的话,那么你可以放松你的腿部,这样胸肌会得到更好的刺激。
健身房练胸的几个动作3动作一、上斜哑铃卧推
1 坐在上斜凳上,双手各持一只哑铃,将其放在大腿上,掌心彼此相对。
2 然后,用大腿将哑铃举起来,每次举起一只,将其放到胸前,掌心向前,与肩同宽。同时向后躺到靠背上,挺胸收腹。这是动作的起始位置。
3 然后用胸部力量将哑铃推举起来,同时呼气,记住全程要保持对哑铃的掌控力度,并且挺胸收腹。
4 手臂自然伸直,到达顶点的时候稍适停留,然后开始缓慢下降,下降的时候吸气。理想情况下,下降所花费的时间应为举起所花费时间的两倍。
动作二、哑铃飞鸟
1 坐在上斜凳上,双手各持一只哑铃,将其放在大腿上,掌心彼此相对。
2 然后向后躺到靠背上,挺胸收腹。再将双臂向上自然伸直,手肘微屈,掌心相对,两个哑铃互相接触。这是动作的起始位置。
3 吸气的时候,开始缓慢将手臂向身体两侧打开,随着打开幅度的增大,手肘弯曲程度略微增大。
4 在胸部被拉伸到极限之后,稍适停留,然后呼气的同时,将哑铃举回起始位置。
5 整个动作不是简单的上下推举,而是像鸟类煽动翅膀。运动的轨迹与地面垂直,而不是与身体垂直。
动作三、拉力器胸部推举
1 将双滑轮设置为与胸等高的位置,选择一个合适的重量档位。向前站一到两步,双手各持一只滑轮把手,你可以采用双脚一前一后站立的姿势,这样稳定性会更佳。
2 手臂弯曲成90度,挤压肩胛骨,这是你的起始姿势。
3 保持身体其他部位稳定,伸直肘部,将两个滑轮把手拉至你的正前方,彼此相邻。
4 停留片刻后,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四、史密斯架上斜杠铃卧推
1 躺在上斜凳上,双脚支撑地面,腰部微微挺起,臀部和上背部贴在靠背上支撑身体。双手中握距握住杠铃,双臂向上伸直将杠铃举到胸部上方位置。这是动作的起始位置。
2 保持挺胸,弯曲肘部慢慢降低杠铃,同时吸气。直至杠铃杆几乎触碰到胸部。
3 然后用胸部发力,快速将杠铃推回起始位置,同时呼气。
4 以上是一次完整动作,重复动作至推荐次数。注意正常情况下,杠铃下降所花费时间是上推的两倍。
参考一下:
一、三、五日——第一项跑步机5分钟快走热身;第三项有氧,跑步机计时位移(30分钟计时)能跑多远跑多远,但是务必把时间做足;拉伸放松
一日:第二项器械,胸大肌锻炼,杠铃卧推(上斜、水平、下斜);哑铃卧推(上斜、水平、下斜);坐姿夹胸器;拉伸放松5分钟
三日:第二项器械,背部训练,坐姿下拉器或引体向上或助力引体向上(双臂上伸展,双肩放松舒展靠背部发力保持脊柱正直改善脊柱侧弯);单膝跪凳单臂哑铃划船或俯身杠铃划船或坐姿划船(此为针对目的肌群,要重点锻炼,轻重量多次数,多组数,改善含胸弓背);杠铃硬拉;拉伸放松5分钟
五日:第二项器械,手臂训练,杠铃或哑铃手臂弯举,窄握距引体向上,杠铃窄推,双杠双臂屈伸;拉伸放松5分钟5分钟
二、四日——第一项跑步机5分钟快走热身;第三项有氧,动感单车计时运动(30分钟计时,自有阻力);放松拉伸
二日:第二项器械,肩部训练重量不用大,训练前抡臂把肩周活动来,坐姿杠铃推举(史密斯架)或坐姿哑铃推举(三角肌前、中束);哑铃侧平举(中束)、哑铃前平举(前束)、俯身单膝跪凳单臂提铃(三角肌后束);拉伸放松5分钟
四日:第二项器械,腿部训练,杠铃深蹲(史密斯架),坐姿腿屈伸,健步蹲腿,坐姿或站资提踵;拉伸放松5分钟
六日——第一项有氧,跑步机计时位移(30分钟计时);第二项腰腹,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或悬垂举腿;转腰
七日——自由日
因为不清楚你个人的体能及其他一些状况就先给你列这些,先锻炼几个循环看看
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训练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要随时改进变换的,如果遇到强度大可以减少次数或者组数或者去掉接近的动作,可以将第六日第二项的动作分散到一至五日中去,将六日和七日作为自由日。
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短信我
回答者:
lsesaga
-
千总
五级
9-11
12:12
正确的锻炼+充分的休息+合理的饮食=肌肉增长!!!!
要买哑铃建议您买外层包橡胶的,可以增减重量的,重量由自己的能力来决定!
下面是哑铃锻炼身体各部位的方法:
单独用哑铃来训练的动作(主要是以下部位的训练动作1>胸
2>背
3〉肩
4〉肱三
5〉肱二
6〉腿):
一、胸部
1平卧推举:主要练胸大肌的厚度和胸沟。
动作:两手持哑铃仰卧凳上,哑铃置于肩部,掌心朝上,上推哑铃至臂伸直,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提示:上推和下降呈弧线,使胸大肌得到充分收缩和彻底伸展。
2上斜推举:主要练上胸肌。
动作:动作要领与平卧推举相同,不同之处是将凳面调到30~40度倾角,斜躺在上面做。
3平卧飞鸟:主要练胸部中间沟。
动作:仰卧凳上,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两臂自然伸直于胸部上方,两臂微屈肘向两侧弧形下放哑铃至最低点,胸肌充分伸展,胸肌用力收缩将两臂弧形上举还原。
4仰卧直臂上拉:扩展胸腔,练胸大肌、前锯肌的最佳动作。
动作:肩部仰卧横凳上,两脚着地,双手握紧哑铃一端于胸部上方,以肩为轴将哑铃缓慢放至(下降)头后方(感觉胸肌和胸廓伸展),放到极限时再提拉哑铃还原。
注意:为防止损伤,下放过程速度不宜太快。
你想要知道哪些动作是最好的胸部训练吗?
或许你也知道练胸的方法有很多种,然而我也相信你肯定不想把整个星期一的下午都用在训练上,那么在那么多胸部训练中,你想知道最好的胸部训练都有哪些吗?
今天的这份训练计划中没有包含高难度的动作,它的重点在于增肌训练,而且这些训练不需要过多的说明和指导去完成,小伙伴们都可以用这些动作去代替现在的肌肉训练,同时制定出适合自身的训练。又或者是,等到你厌倦了现在的训练的时候,你可以尝试其中的一个训练。
杠铃卧推:
实际上,你大多数的力量都可以参与到杠铃卧推中,因此使用标准的杠铃卧推可以推起大重量。相对于哑铃而言,这个动作更容易控制。这里有足够的杠铃卧推计划可以提供,也相信你会更加容易掌握!
你可以采用大重量小次数的方式开始你的胸肌训练。尝试用不同握距的卧推,可以更全面的刺激胸肌。
仰卧哑铃卧推:
哑铃卧推要求身体都要孤立的训练。相比于杠铃,哑铃会比较难以控制。而且,哑铃在动作的低端和顶端都具有更大的运动范围,所以你可以推起相对较重的哑铃。如果你对长期的杠铃卧推已经感觉到厌倦了,那么其实,哑铃卧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同样是用大重量和小次数开始做仰卧哑铃卧推。因为哑铃卧推和杠铃卧推的动作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相似的,所以如果你在训练的时候已经做过杠铃卧推的话,就可以跳过哑铃卧推这个环节了。
根据分析肌电图的数据以及肌肉的活性,我们不难发现哑铃卧推和杠铃卧推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上斜杠铃卧推:
在健身房里,相信你也看到过许多稳定的倾斜角度的斜板。实际上通过这些斜板其实对于三角肌前束的刺激会大于胸肌。条件允许的话,你可以尝试把斜板角度放低,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刺激上胸肌而且还不会给三角肌带来过大的压力。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史密斯架的辅助去完成这个训练。
通过分析肌电图的数据,假设你是追求上胸肌的发展,那么较窄的握距能够更加有效地刺激上胸肌。
很多小伙伴做胸肌训练都是以平板卧推开始的,接着再尝试斜板卧推。改变一下训练方式,让以后的胸肌训练都以斜板卧推开始。你会发现,身体会更加的兴奋并且能够推起更大地重量,同时,斜板卧推对于上胸肌的训练效果也是特别显著的。
器械斜卧推
健身房里有一些器械,像Hammer架,它可以让你孤立地运动每一个手臂,那么在练胸日,这就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使用Hammer架就等同于躺在平板架上,如果你尝试着在斜板上卧推,这还会给你带来不同的刺激。
大家都知道胸部运动最主要是横向内收,这种感觉在飞鸟中会表现得更加明显。而在斜板中进行卧推,还能够使胸肌的横向内收最大化,在训练中可以获得更加高效的刺激。
开始训练最好就采用自由力量,这是因为和固定器械相比较起来,自由力量会需要更多的力量的输出以及肌肉的稳定性。这个训练也将会是训练计划中的最后一个复合关节动作。
坐姿器械推胸:
前面讲了自由力量卧推,那么其实固定器械推胸也有独特的好处。就是在使用固定器械的时候,你能够更加容易地控制每次训练的速度,尤其是在同心和偏心的过程中。另一方面,固定器械也可以更快地完成递减组。
而肌电图之所以会显示是因为固定器械对于肩部稳定性的要求会比较低,因此,在和自由力量推胸的比较下,使用固定器械推胸对于三头的压力更加少。
固定器械都能够把肩部参与降低到最小同时还能获得一个强烈的泵感。所以如果想要增肌,就建议在训练的最后用固定器械来练胸。
上斜哑铃卧推:
或许你在平板卧推中无法一系列的训练,都可以通过上斜板去解决。用不同的动作或者是在每组间改变斜板的角度,你会发现不同角度的斜板可以刺激胸肌,让胸肌更加充分地发展。
这个动作偶尔会作为第一个动作来练,但是其实它可以作为第一到第三个动作。时刻记住,你做这个动作越晚,你能推起的重量就会越小。
想要冲击一个强烈泵感,你可以试着缓慢地旋转哑铃,在同心训练过程中,从一个手掌向前的姿势到手掌相对的姿势,然后在顶端一定要用力挤压。这个细微的变化能够增强对胸肌的刺激。
双杠臂屈伸
在这个动作中,如果你确定的目标肌肉是胸肌的话,那么就要把双腿放在身后,尽可能地向前倾斜身体。并且在下降的过程中手肘要向外逐渐展开。
假如你足够强壮,在这个下胸肌的动作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束训练的动作,但是如果你不够强壮,你就可以选择早一点做这个动作。把它和引体向上组成一个超级组,就可以在训练的最后带来一个超强的泵感。
上斜绳索飞鸟:
虽然上斜绳索飞鸟是单关节训练,但是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因为在完成一个复合关节训练以后练上斜绳索飞鸟可以很有效的孤立肌肉,并且使用绳索可以在训练中维持一个强烈的紧绷感。
在训练的最后以更高的次数(每组10-12次)来做上斜绳索飞鸟,可以找一个好肌友一起练,让他辅助你做递减组。
上斜哑铃直臂下拉:
如果你之前都是使用平板直臂下拉的,从下次训练开始,不妨用上斜哑铃直臂下拉。因为上斜的角度会以一个更长的运动范围让你的胸部肌肉纤维持续地处在一个相对紧张的状态,而你就你只需坐在45角的斜板上并且保持哑铃在顶端的时候停顿几秒,确保你的动作是单关节的,不要屈伸手肘。
每一个肌肉训练都有特定的目的,下拉训练就能够充分地伸展肩部的肌肉。这是因为你的胸肌是这个训练中最重要的参与肌肉,因此,你可以通过这个动作从而让你的胸肌燃烧起来。
把直臂下拉放在最后做,并且每组12次,在每组训练的最后一此直臂下拉的时候保持5秒的顶峰收缩。
器械夹胸:
在训练过程中手臂要一直保持微曲的姿势,所以用哑铃或者绳索做夹胸训练对于许多健身爱好者来说有一定困难。但是不要沮丧,由于固定器械提供一个稳定的运动轨迹,所以你能够更加容易地去完成这个动作。你可以通过器械来做夹胸达到一个强烈的泵感,而且你不需要稳定重量所以你可以很标准地掌握这个动作。
在最后练这个动作,并且每组训练要做10-12次。在训练中贯彻递减组和部分次数(partialreps)训练原则。夹胸夹到你完全没力气。
说了这么多,这已经是最好的练胸方法了,别再说你不知道练胸该怎么做,关键还是要做行动派!
“负重深蹲” 也叫“负重全蹲”,是健美运动中最复杂,练习部位最多的动作之一,也是力量举比赛的一个动作。“负重深蹲”对整个下肢和躯干都有强烈的刺激,能锻炼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并对竖脊肌、梨状肌、大收肌、臀中肌、臀小肌及小腿肌等也有很强的作用。此外,“负重深蹲”对心肺功能、神经调节及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都有积极的影响,所以练“负重深蹲”是职业选手及业余健美爱好者的必修课。
“杠铃深蹲”属于“负重深蹲”。杠铃深蹲练习是发达下肢肌肉的基本动作之一。但有些初学者练深蹲后身体却产生不适,如腰背酸痛,颈后出现压痛、红肿等现象,即使肩颈部垫了海绵垫也无济于事。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动作不够正确,特别是杠铃放置不恰当所致。杠铃放置不恰当、不稳妥不仅会分散练习的注意力, 影响效果,而且易引起运动损伤。统计表明,深蹲时因杠铃滑脱,或左右倾斜、摇摆晃动,是导致腰背损伤的重要原因。因为深蹲时杠铃重量大,不易控制。
动作过程:将杠铃置于颈后,双手抓握杠铃,身体挺直,两眼平视前方,丙脚同肩宽。屈膝慢慢蹲下至大腿平行地面或稍低于膝,保持后,股四头肌等到收缩用力,蹬腿伸膝至还原。动作节奏:下蹲2 -3秒,静止1-2秒,蹲起2秒。
深蹲是伸髋、膝的双关节动作,可划分为准备姿势、下蹲和蹲起三个阶段。
1准备姿势。初学者首先要明确杠铃放置的准确部位。抬头挺胸直腰,背部挺直,但不能过伸。肩胛收缩后,将横杠放在隆起的斜方肌和三角肌上,调整平衡。杠铃的重量由四点分担,其中斜方肌承受绝大部分重量,这样就不需要再垫海绵等缓冲物。即使身体偏瘦,三角肌、斜方肌等较薄弱,也完全能“吃重”,且不会有疼痛等不适感觉。两手臂侧抬双手握杠起稳定作用。脚跟下垫一厚约3厘米的木板或杠铃片。因肩部负重后,人体和杠铃的总重心后移,而背部不能前倾,只有脚跟垫高,使重心被动前移,才能还原成稳定的支撑状态。重新获得的平衡还能使股四头肌在深蹲时受力增加。将杠铃扛起后,调整脚的位置。两脚间距一般同肩宽,分得过开内侧内收肌群受力过大而过于发达,于审美于生活不利。两脚应呈30至45度角的自然站位。杠铃放到颈椎骨上,造成疼痛,还会形成含胸弓腰的动作,使腰背肌的紧张性加强,使四肢伸直,背部挺直。
2下蹲。做好准备姿势后,深吸气的同时慢慢屈膝控制下蹲。下蹲时膝关节的方向同脚尖的方向,蹲至大腿平行于地面或稍低于膝。若臀部落到踝关节,则下蹲过低,既没有必要,又易造成膝踝等关节损伤。下蹲速度不宜过快,应掌握好节奏,起码下蹲的速度不能比蹲起的速度快。由于肌肉被拉长后有明显的时间效应,时间越长肌力下降越多,反之肌力下降越少。所以,举重运动员下蹲后立即蹲起能举起的重量,在他下蹲后停顿时间稍长就不一定能举起。原因是他立即蹲起利用了臀肌和股四头肌等肌群被拉长,增加了肌肉弹性,增强了肌肉力量。健美锻炼的要求不一样,下蹲至最低要保持1-2秒,然后再蹲起。尽管这样做蹲起的重量要小一些,但下肢肌群的实际受力并未减小,且
相对要安全些。
3蹲起。深蹲锻炼价值最大的是蹲起阶段,此阶段注意力集中在腿部,腿部全和用力,同时呼气。头要抬起,想象蹬腿用力使头能向上顶,而不要先抬起臀部后直腰。整个蹲起过程要保持重心稳定,脚不能移动。身体直立后,股四头继续用力,极度收缩,使膝关节保持过伸的趋向1-2秒。
根据杠铃放置的不同, 深蹲可分为前深蹲、后深蹲和支撑蹲三种,要求各不相同。
一、支撑深蹲。杠铃位于后上方,两臂伸直,用较宽的握距支撑住杠铃,然后练深蹲。支撑时,三角肌与斜方肌尽量收紧,固定肩胛和上臂;前臂旋内,使肘部鹰嘴进入鹰嘴窝;肱三头肌收紧,固定肘关节,完成“锁肩”动作。同时,腕、肘、肩、上体和杠铃应在同一平面内, 头部稍前伸,以利平衡、稳固地支撑住杠铃。支撑深蹲有一定的难度,稳定性相对较低,要求练习者的踝、髋、肩等关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否则不易正确完成动作。即使能做出动作,表现也较勉强。再说,由于上肢力量弱于下肢,故所用重量一般也达不到练下肢肌肉的要求。若重量过大,则需放在深蹲 架上或由他人辅助举起。另外,支撑过程中上肢、肩 等部位用力多、消耗大,杠铃对下肢肌肉的刺激不集中,影响效果。因此,在健美训练中一般较少采用支撑深蹲。
支撑深蹲的优点在于:
能有效发展相关关节的柔韧性和力量,增加肩、肘等关节的稳固性。能有效发展全身肌肉的力量,锻炼的部较多,有利于身体匀称协调地发展。
培养、提高上下肢协调用力的能力。
二、前深蹲。杠铃在颈前,横杠的正确位置是放在锁骨和两肩三角肌上,以使杠铃重量由三点分担。两肘抬起,肘关节位于横杠垂直面以前,上臂尽量接近水平,使三角肌前束能托起更多的重量(实际上三角肌承受的重量可达到70%以上)。同时要收紧腰背肌,上体挺直,抬头,下颌微收,使总重心接近或通过支撑面中心, 以保证动作的稳定。
前深蹲对横杠放置的部位要求精确:
若腕、肘、肩关节的柔韧性较差,则不易完成两肘抬平的动作,往往肘关节和横杠处于同一垂面,杠铃放得较下,直接落在锁骨,甚至胸上。这样支撑,重量不会很大,时间亦不会长久,还会造成锁骨或胸部压痛。
杠铃搁得较前,会增大阴力臂,增加躯干支撑与两 臂固定杠铃的困难。
杠铃 搁得靠里,横杠会压迫气管和颈动脉,造成呼吸困难或头部供血不足,容易导致昏厥。
不难看出,前深蹲对关节的柔韧性要求更高,除踝、髋、肩关节外,腕、肘关节的柔韧性和力量也要很强。正因为如此 ,很多业余健美爱好者几乎不能完成前深蹲动作,还有人觉得杠铃 放颈前对胸部的压力不可避免,很压抑,呼吸困难,难以忍受,因而放弃这一动作练习 。
前深蹲的优点在于能更有效、更集中地练股四头肌,同时能改善身体有关部位的机能。因此,练习者应克服困难去完成这一动作练习。
三、后深蹲。杠铃放在颈后。要点是抬头(很重要),挺胸直腰,肩胛收缩,将横杠准确放在隆起的斜方肌和三角肌上,两手臂侧抬,双手握杠。
练后深蹲 最常见的错误是低头。人的状态反射规律告诉我们:头后仰,会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使四肢伸直,背部挺直。这说明低头不利于深蹲 动作 的完成,尤其是当练习者达到或接近极限重量或极限次数时。低头常常使初学者将杠铃 放在颈椎骨上,造成剧痛,还会含胸弓腰,增加腰背肌的负担。这便是有些人练深蹲 后腰酸背痛好几天的缘由。练后深蹲只要动作正确,杠铃放到位,一般肩部是无需垫海绵垫的;即使身体偏瘦,三角肌、斜方肌不够发达,也能“吃重”,且不会有疼痛等不适感觉。
由于后深蹲容易做,且承受重量大、安全系数高, 帮受到大家的喜爱,是练深蹲的首选动作。得研究发现,后深蹲既能发达股四头肌, 也能发达臀肌。因此,要想发达下肢肌肉练后深蹲是不行的,必须和支撑深蹲、闪深蹲结合起来练习才能奏效。若条件允许,最好与深蹲 器练习,或坐姿蹬腿,或挺髋等 交替进行。如果只有杠铃,则不妨在后深蹲时运用分腿或夹腿等不同的起立姿势加以变化。分腿深蹲可用不同间距的站位方法;夹腿深蹲的箭步蹲、单腿前蹲等效果不错。这些动作能弥补后深蹲的一些不早间,并能提高练习的趣味性。
总之,练深蹲一定要放稳杠铃,使练习安全有效无痛。为此,请注意以下几点:
量力而行。深蹲的重量较大,不可盲目增加重量。 在缺乏保护与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练习,一定要小心谨慎。
明确杠铃放置的部位不要让杠铃直接压在关节 或骨骼上,而应放在柔韧的肌肉上, 以提高承受力。还要使杠铃尽量与肩部多点接触,以增大接触面,减轻压力,避免疼痛,维持杠铃的稳定。另外,要使杠铃和身体的总重心接近,或通过支撑面中心。总之,明确放置部位是杠铃放稳妥的基础。
正确的动作。弓腰塌背练深蹲是错误、危险的。做动作时一定要注意抬头。
合理的动作节奏。深蹲时切忌下放速度过快,放得过低,否则极易损伤膝踝等关节。杠铃下放速度快的原因是支撑的肌肉过分松弛。杠铃重量较大,加上有一定的速度,就会造成起不来或滑脱。调查表明,杠铃滑脱发生在下放过程中占70%以上。
练深蹲时保护与帮助非常重要,主要有“把腰”和“托杠”两种方式。把腰:在练习者背后,同向站立,双手环抱练习者腰部,同蹲同起。托杠:在练习者前或后站立,双手掌心向上扶托杠铃。
初学者宜先用15-20RM的重量体会动作,开始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加大重量,缺乏保护帮助时练习者要慎重。组间休息时,要走动走动,避免血液在下肢滞积。另外,深蹲时杠铃的重量是由腰背部传导到下肢的,要提高深蹲的重量,相关部位肌肉的力量也需要加强。
“深蹲之王”布伦特迈克塞尔
迈克塞尔的训练计划以四天为一个循环。第一天和第三天专攻深蹲,第二天练习卧推、推举和拉力器胸前下推,第四天练习硬拉、直腿硬拉和腿弯举。第二天的动作全部都是卧推的辅助练习,第四天的动作则是硬拉的辅助练习,迈克塞尔一般不为深蹲安排辅助练习。他认为深蹲本身就是最全面的练习,只有在腰部不适时,他才会考虑使用腿举。迈克塞尔的训练遵循典型的举重训练原则,多组数,大重量,少次数,组间休息时间很长。他的深蹲重量一般不低于4RM,硬拉重量不低于6RM,卧腿重量不低于8RM。推举和胸前下推使用的重量小些,一般为10~15RM,因为这两个动作很容易受伤。腿举使用的重量最大,至少是3RM。
迈克塞尔认为,要想成为高水平的力量举运动员,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决不能有“尊上情结”。核心力量才是全身力量的关键。迈克塞尔认为自己很幸运,他小时候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对这一点有切身体会。而那些没有过体力劳动经历的人,就容易错误地把力量和上肢力量画上等号。有些运动员竭尽全力训练,力量增长却始终比较缓慢,就是因为他们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卧推上,却不肯认真地练习深蹲。第二,如果致力于力量举,就必须忘掉自己的体型。很多力量举运动员和健美运动员一起训练。但力量举和健美无论在目标上,还是在训练方法上都有很大不同。力量举运动员拥有世界上最强壮的股四头肌(大概只有举重运动员能与之相比),但分离度远不及健美运动员,健美高手有着雕塑般棱角分明的股四头肌。健美要求运动员尽量减小腰围,但腰围不达到一定程度,就很难拥有强大的力量。健美强调中等重量,大强度,而力量举强调大重量,中等强度。明确的目标是进步的首要条件,它比训练方法和努力程度更重要。如果在目标上摇摆不定,就很难在训练中集中精力。
迈克塞尔对力量举的热爱溢于言表。他小时候是个出色的橄榄球运动员,如果专注于橄榄球,也许现在早已是百万富翁了。但迈克塞尔更喜欢杠铃和深蹲架接触时发出的碰撞声,以及运动员发力时的叫喊,对他来说,这是世间最美妙的音乐。力量举最吸引他的,还是深蹲时的那种感觉。“那种快感实在是难以描述”,迈克塞尔说,“每当看到深蹲架上杠铃两边那厚厚的一堆杠铃片,我都有一种英雄般的感觉,渴望要征服它们。当我下蹲到最低点开始发力时感觉世界好像处在天堂和地狱的边缘,只有我才能拯救。我绷紧全身的每一块肌肉,努力让双腿像发射火箭一样启动起来。身体完全站直的那一刻,我感觉世界上简直没有什么我不能作到的事情。力量举使我对生活也充满了热爱,充满了激情。”
迈克塞尔崇拜历史上所有的大力士,但他最崇拜的还是埃迪科恩。他认为,科恩虽然不是历史上最强壮的力量举运动员,但他是历史上最有韧劲的力量举运动员。力量举界的竞争非常激烈,冠军一旦被人超过,就很难卷土重来,而科恩却曾经多次在被超越之后加倍努力,反超对手。科恩所在的年代也是力量举成绩处于谷底的年代,他的出现对于当时的力量举界尤为可贵。迈克塞尔认为现在的力量举界已经处在复苏之中,但竞争也更加残酷,现在很多高手的深蹲都在1000磅以上,对力量举之王的宝座虎视眈眈。迈克塞尔说,“我要向科恩一样,作一个时代的统治者”。当人们告诉迈克塞尔,他自己已经是当今的顶尖大力士,成为无数力量举爱好者崇拜的偶像时,迈克塞尔说,“我的目标是深蹲1207磅。”(一般认为,历史上标准的全程深蹲最高纪录是1206磅。)从迈克塞尔惊人的力量增长速度来看,这个目标是很有可能达到的。
迈克塞尔每天都在不遗余力地向人们推广力量举。他自己的训练成绩和生活方式就是力量举最好的广告。迈克塞尔说,“现在还有一些关于力量举的误解。但只要人们看到我,这些误解就会很快消失。有人说深蹲妨碍身高增长,但我身高6英尺,比父母都高得多。深蹲刺激骨骼生长,对身高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有人说深蹲对腰部不利,但我从未有过严重的腰伤。力量举的危险性比体操要小得多。还有人说深蹲容易造成眩晕,其实正相反,深蹲是最好的强心运动,我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都非常健康。事实胜于雄辩,在高水平运动员里,力量举运动员的健康状况显著好于体操、拳击和游泳运动员。受伤等不利的后果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训练方法造成的。” 迈克塞尔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包括热身不足,动作不标准等。他特别强调了两点:第一,一定要重视有氧训练。有氧训练为力量举训练提供足够的能量,像跑步、爬楼梯这样的练习是每一个力量举运动员都需要的。第二,远离危险动作,像推举、颈后臂屈伸、飞鸟等,使用大重量练习这些动作时受伤的概率极高,超过了这些动作本身的价值。
想练麒麟臂
快收藏这套肌肉图谱(三角肌篇
1、哑铃侧平举
主要针对训练侧三角肌,也能带动刺激三角肌其他区域、上斜方肌等。
角肌前束
三角肌中束
前锯肌
2、哑铃前平举
主要针对三角肌前束,也能带动训练肩部其他区域、胸肌、胁二头肌等。
3、前倾式哑铃侧平举
主要能刺激、强化侧三角肌后束,斜方肌等
4、哑铃躺姿单手侧平举针对单侧三角肌练习,能改善肌肉力量不平衡问题。
5、哑铃阿诺推举主要能全面刺激三角肌前、中、后各区域。
三头肌
三角肌前束
三角肌中束
前锯肌
6、哑铃坐姿过头推举
同样的,能全面刺激、训练三角肌各区域三头肌等。
7、绳索侧平举
主要刺激侧三角肌,较哑铃而言,能使肌肉受力更为持续、连贯。
8、绳索前平举
换用绳索练习,肩部肌肉刺激效果仍是相似的。
9、杠铃过头推举主要刺激前、中三角肌、斜方肌和上胸肌等部位。
10、颈后杠铃推举
主要能刺激三角肌各区域、脑三头肌等,对肩膀灵活性要求较高
11、史密斯机颈前推举使用史密斯机,动作更容易发挥,适合新手。与杠铃过头推举,肌肉刺激效果类似。
12、器械反向飞鸟
主要针对训练后三角肌,同时也能带动刺激斜方肌、长斜方肌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