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肌肉线条咋练出来的?

李小龙的肌肉线条咋练出来的?,第1张

李小龙的肌肉多半是在武术训练的时候形成的,并非刻意像现代健美健身运动员那样去雕刻线条。

整体上看,李小龙的肌肉块儿的确不大,肌肉维度跟那些健美运动员根本比不了。但可以说他是典型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身板儿,也是很多健身爱好者的基础追求。这样看的话,李小龙好像真没多厉害,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身材能吊打他的人太多了。但实际上对于他这样练武而非健美的人来说,肌肉维度不是重点,真正值得讨论的,是他身体的一些细节。李小龙的肌肉整体上和健美运动员是比不了,但绝对可以秒杀大部分普通人了。尤其是他下背部肌肉、小臂肌肉和腹肌,甚至已经与健美运动员不相上下。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的是,在李小龙那个年代,外国人印象中的华人都是留长辫、吸大烟的“东亚病夫”,直到李小龙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形象。从这一点来说,无论精神还是肉体,李小龙都足够强大。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的健身方法不是绝对科学。但当时的健身器材远不如现在,李小龙自己构思设计健身器材的做法可以说是先驱性的。他的武术理念和理论,超越了那个时代,与其理论相匹配而现在很热门的UFC,90年代才出现。

你提的问题范围很广,概括的说李小龙的肌肉训练原则是为了出功夫,或者说增加杀伤力,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肌肉块,他认为人体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速度、灵敏性、柔韧性和耐力素质,最后才是最大的绝对力量。李小龙的训练计划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众所周知,他每天坚持跑步,计划最多的是15~45分钟内跑3~10公里,而且不断变换方式,如在风天逆风跑,倒退跑,或走跑交替。有时他也骑45分钟固定自行车来练习。还有跳绳,他也是李小龙每天的必修课,快速跳、单腿跳、双脚交替跳、跳一次摇绳多次等,每天至少15分钟。这两项对增强耐力减少脂肪很重要。还有李小龙训练时要先训练大肌肉群,然后再有针对的训练每一块肌肉。值得注意的是李小龙的训练原则是爆发力与速度的结合训练,这样锻炼出的肌肉很少但质量却提高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肌肉不多却杀伤力惊人了。双臂训练:李小龙常进行每周三次的手持哑铃拳击练习,每次练习进行12组,每组100次,双手各持1、2、3、4、5、6、7和10磅哑铃进行‘金字塔形’递增6组,然后再依次递减重量,进行6组拳击模仿出拳。对关节的训练李小龙很重视,如拉负重滑轮和用短棒绳系30千克哑铃进行“卷腕”练习前臂。杠铃练习李小龙也很青睐,如模仿举重运动员用重杠铃抓举和挺举以增加臂力和腰力,同时也锻炼了腰部的爆发力;(一)杠铃屈臂练习:双手握杠铃,由垂直位置快速向前、向上弯曲前臂并经水平位置后,快速向上屈拉至 胸前,然后落下重做。此动作对于拳法中的勾拳攻击益处颇大。(二)膝上硬举: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腿稍屈,两手抓握杠铃于腰间,接着,两臂稍微弯曲,且使上体正 直,两腿亦伸直,同时双手使用爆发力向上提杠铃,使其高与肩平,然后再放下重做。此动作对于强化“勾漏手”中的抓手、搂手等技法相当有用。(三)颈后推举:两脚开立同肩宽,两手握杠铃置于颈后,随后利用挺膝和双肩的力量将杠铃向上推举。然 后再落下并重复此过程。此练习主要强化双肩的肌力及斜方肌的力量,因为这是有效攻击的动力源无器械训练有指上压、拳卧撑、引体向上。引体向上分几种方式:双手距离近时侧重锻炼肱二三肌(小于等于肩宽),距离大时侧重锻炼背阔肌(大于肩宽)。打击木人桩也是锻炼他肌肉的要诀,这种训练可以不增加手臂肌肉体积,而提高肌肉质量。(这点是他从泰拳训练中吸取的)腹肌训练:李小龙特别重视腹肌,因为欲进行剧烈的搏击,你的腹部必须能经得起任何强猛重击。方法有:一、仰卧起坐:平躺地上,小腿搁在长凳上。然后收缩肩膀,在上腹部创造一个弧形,就好象要向前滚翻一样。做动作时不把头伸得太前,以致触到了腿,因为这意味着背部将离开地面,这样臀部便开始分担本应由腹部进行的工作了。下降时,让肩膀缓慢地回到地面,始终不松弛。二、悬垂举腿:做这个动作时首先应注意避免摇摆,应把身体绷紧,控制动作速度。为了刺激肋间肌,双膝要左右转动,这也锻炼了腹斜肌。正确举腿的要点是臀部略向前伸。如果只是简单地举腿”当然很舒服, 但那只是刺激臀部而不是腹肌。动作速度因人而异,但应确保放腿过程缓慢,以防止摇摆。

三、坐姿抬腿:这个动作能更好地刺激腹肌下部。坐在长凳的边缘, 腿向前下方伸出,身体向后倾斜10度左右,抓住凳的边缘以保持身体平衡。膝盖不要弯曲,向上举腿。直到脚尖与双眼平行,然后控制着控制和紧张在整个动作中至关重要,稍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下背部损伤。随着腹肌越来越疲劳,可逐渐弯屈膝盖,直到彻底力竭。腿部训练:腿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最用力的武器。1.单腿起蹲练习:这是用来锻炼腿部耐力及爆发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练习时做四组,每组至少十个。2双腿起蹲练习:练习时要负重,下蹲吸气,起身呼气,在起来时猛力起身,最好脚跟离地,这样对爆发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3蛙踢:在蛙跳的同时将一只腿踢出。4负重纵跳:它对发展你的弹跳很有益。还有其它踢沙包、踢铁棍之类的主要练习的是技术,但也是促成他肌肉的一部分。李小龙训练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训练结合食补,他的训练消耗了大量能量,他经常通过喝一种特殊的饮料补充,这种饮料由一定量的牛奶、蛋白质粉末、香蕉泥、生奶油、生鸡蛋液混合、再加1/4加仑的由花生油奶油综合的果汁制成。(有兴趣不妨试试,但我提醒你,据悉,李小龙逼他弟弟喝时,他弟弟每喝一口,两眼都流出豆大的眼泪)。李小龙的训练是他经过研究大量的有关书籍而制定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这里有他的部分训练表:

表一:周一 踢腿练习 跑步 深蹲

腿举

深蹲跳

腿屈伸

腿弯举 站式提踵

坐式提踵

负重纵跳

踢铁棒

周二 拳、膝、肘、摔、拿练习 踏单车 深蹲

腿举

深蹲跳

腿屈伸

腿弯举 仰卧起坐

仰卧举腿

升旗

滑轮下拉

杠铃划船 杠铃弯举

哑铃弯举

三头肌下压

握力练习

周三 踢腿练习 跑步 深蹲

腿举

深蹲跳

腿屈伸

腿弯举 站式提踵

坐式提踵

负重纵跳

踢铁棒

周四 拳、膝、肘、摔、拿练习 踏单车 深蹲

腿举

深蹲跳

腿屈伸

腿弯举 仰卧起坐

仰卧举腿

升旗

滑轮下拉

杠铃划船 杠铃弯举

哑铃弯举

三头肌下压

握力练习

周五 踢腿练习 跑步 深蹲

腿举

深蹲跳

腿屈伸

腿弯举 站式提踵

坐式提踵

负重纵跳

踢铁棒

周六 拳、膝、肘、摔、拿练习 踏单车 深蹲

腿举

深蹲跳

腿屈伸

腿弯举 仰卧起坐

仰卧举腿

升旗

滑轮下拉

杠铃划船 杠铃弯举

哑铃弯举

三头肌下压

握力练习

周日 踢腿练习 跑步 深蹲

腿举

深蹲跳

腿屈伸

腿弯举 站式提踵

坐式提踵

负重纵跳

踢铁棒

功力练习 表二:1968年1月1日,星期一

09:20/09:30

热身运动:剧烈的搏击及残酷的打斗都可能会使得身体非常紧张,而且我们又要尽力避免因肌肉紧张所引发的肌肉、关节、韧带损伤,所以训练或搏击前的热身运动,都有助于肢体在比赛或训练中发挥最大的效力。

09:30/09:49

慢跑:这项运动除可增强你的心血管功能外还可促使你的身体与精神逐渐进入战斗的状态。

12:00/12:45

1拳法练习:将重点强化直拳这种最具杀伤力的攻击武器,这是一种幅度最小但震荡力与穿透力最强的速度最快的拳法。

2制戳练习:300次,这是格斗武库中最凶狠的一招,主要用来攻击对手的眼睛与喉结等最薄弱的环节。

15:00/15:55

1腿起蹲:通过腿部的起蹲动作来联系膝关节的伸缩上的弹性力量。

2腿部专项练习

3吊腿:也就是用固定滑轮拉腿来进一步强化髋部与腿部的韧性与灵活性,尤其对进行高位踢击极为有用。

(1)控腿:控腿是腿功训练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亦是一种对退步实力的检验,因为他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良好的对重心及身体的自控能力。

(2)脚靶踢击:沙包可以用来增强腿部的杀伤力度及脚部的硬度,但脚靶却更可用来培养实战的感觉及距离感,并对踢击的准确度是有良好的锻炼作用。重要的是,你虽把全身的力量都发放到靶子上,但却不会挫伤持靶人,因为目标是活动着的。

(3)勾踢腿:勾踢腿是继侧踢腿之后的又一主力踢法的攻击力度。

19:30/19:50

1.指戳练习:100次,结合步法的灵活移动来练习这一最难防御的凶狠杀招。

2.拳法练习:200次,重点发展直拳,并可通过重击沙包来练习与发掘人体内在潜力。

21:00/21:30

1.单腿起蹲练习:这是用来锻炼腿部耐力及爆发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练习时做四组,每组至少十个。

2.腰部练习:四组,一是用来发展腰部的韧性与灵活性,二是用来舒弛一下身体,或用来调整一下身体。

总计:2小时59分。

1968年1月2日,星期二

09:20/09:25

热身运动:要兼顾到腿、脚、膝、腰、肩、颈、手、肘及头,但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人尚未认识到热身运动的重要性。

09:27/09:41

跑步练习:14分钟。为了避免单调,应使跑步练习变得多样化,即在跑步时要经常变换步幅与节奏,以使腿部的所有肌肉都可得到锻炼,并由此使身体更可接近与瞬息万变的剧烈搏击的需要。

11:30/12:35

1.拳法练习:500次,用以体会内力的发放与如何有效地作用于对手身上,当然仍是以直拳练习为主。

2.指戳练习:虽然有些武术界人士也谴责这种技术太野蛮、残酷和不人道,但是在情势危急的情况下你没有必要去考虑具体使用什么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

15:00/15:45

生物修炼:45分钟,也就是进行有关内功心法的修炼。

16:00/16:40

重量训练:用来发展拳脚打击时的杀伤力度。

1.杠铃练习:3组,即分别通过负重深蹲,抓举或挺举来锻炼全身的整体肌力,不过在这里以锻炼腿肌的蹲起练习为主。

2.轻沙包练习:轻沙包主要用来练习拳脚的快速击打力量,还有灵活性。

3.重沙包练习:3组,重点发展左直拳,主要利用重型沙包来练习摧毁性的力量。

17:15/17:45

1.起蹲练习:5组。

2.腰部练习:5组。

3.上举腿练习:5组,亦即控腿练习与搬腿练习的一种综合训练。

20:20/20:24

静力训练:亦即利用静力训练器来锻炼前臂的肌力。

总计:2小时23分

1968年1月3日, 星期三

07:00/09:00

功夫练习:用来研究与练习振藩截拳道中的各种精华元素,还包括各种尚未被振藩截拳道吸收过的新元素,如对刚买回来的一些新的中文武术资料进行研习等。

09:00/09:15

热身运动:15分钟。

09:25/09:50

1.拳法练习:500次,15分钟。

2.跳绳练习:3组,十分钟。在振藩截拳道中,跳绳是锻炼耐力的最佳方法,它还可以使你脚下变轻以加快你在步法移动上的速度,同时跳绳亦可用来有效地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10:00/10:30

指戳练习:今天主要进行指插靶物的训练,以强化关节上的硬度。

11:05/11:15

跑步练习:这十分钟的跑步训练主要用来使身体更加接近与实战的需要,而不仅仅是用来热身,当然跑步时亦要结合步法移动来练习。

15:06/16:00

1.高位踢击练习:4组,用来发展高位腿法,因为高位腿法亦是截拳道中的一种重型武器,因为低位腿法虽能容易击中目标,但却不会形成致命的创击。所以能以高位腿法踢中对手的头面等要害部位将会是最有效的打击。

2.侧踢腿练习:4组,这是截拳道中的运用频率最高的腿法,也是李小龙的拿手绝招。

3.滑轮吊腿练习:3组,即通过滑轮拉腿来增加腿步的柔韧性与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4.右前勾踢练习

(1)

踢击重沙包:3组,即通过重沙包来磨练勾踢这一腿法上的杀伤力度与关节硬度。

(2)

踢纸:3组,即通过勾踢纸片来练习这一腿法的准确度、距离感与快速度。

5.左右勾踢练习:(同上)

16:15/16:45

1.踢靶练习:即通过踢击脚靶与空气袋来磨练侧踢等直线型攻击腿法的杀伤力度与有效的距离感。

2.腹肌练习:欲进行剧烈的搏击,你的腹部必须能经得起任何强猛重击。

李小龙一周健身日程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腹肌练习

仰卧起坐

仰卧提腿

上提腿

侧腰哑铃 腹肌练习

仰卧起坐

仰卧提腿

上提腿

侧腰哑铃 腹肌练习

仰卧起坐

仰卧提腿

上提腿

侧腰哑铃 腹肌练习

仰卧起坐

仰卧提腿

上提腿

侧腰哑铃 腹肌练习

仰卧起坐

仰卧提腿

上提腿

侧腰哑铃 腹肌练习

仰卧起坐

仰卧提腿

上提腿

侧腰哑铃

心肺练习

跑步 心肺练习

踏单车 心肺练习

跑步 心肺练习

踏单车 心肺练习

跑步 心肺练习

踏单车

手臂练习

指上压

杠杆哑铃弯举

钢线弯举

反向杠杆哑铃

三头肌钢线下压

握力练习 手臂练习

指上压

杠杆哑铃弯举

钢线弯举

反向杠杆哑铃

三头肌钢线下压

握力练习 手臂练习

指上压

杠杆哑铃弯举

钢线弯举

反向杠杆哑铃

三头肌钢线下压

握力练习

背肌练习

杠杆哑铃上举

背下拉

坐式划艇

背肌哑铃上拉

杠杆哑铃曲身

握哑铃出拳 背肌练习

杠杆哑铃上举

背下拉

坐式划艇

背肌哑铃上拉

杠杆哑铃曲身

握哑铃出拳 背肌练习

杠杆哑铃上举

背下拉

坐式划艇

背肌哑铃上拉

杠杆哑铃曲身

握哑铃出拳

脚部练习

深蹲

深蹲跳起

大腿伸展

脚踝上提

坐式脚踝上提 脚部练习

深蹲

深蹲跳起

大腿伸展

脚踝上提

坐式脚踝上提 脚部练习

深蹲

深蹲跳起

大腿伸展

脚踝上提

坐式脚踝上提

拳击练习 踢脚练习 拳击练习 踢脚练习 拳击练习 踢脚练习

腹肌和背阔肌这两个部位李练的是爆发力量训练其他部位训练为持久耐力训练没有刻意练肌肉手臂和腿是李的攻击武器散手武术家对腿的训练最为主要古话“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手和腿的比较是“一寸长,一寸强”肌肉不是力量的象征,只是体魄强壮的代表功夫讲究的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外练强硬度抗打所谓抗击打训练又分两种:一种是受外力攻击自身某部位疼痛感轻于常人或此部位长期训练不惧怕一定力度的摧残2种就是自身攻击对方,由着力点反弹回来的力度不轻易震伤自身或攻击武器的表面强度训练;

肌肉每个人都以为要到健身房才有这种效果,

但李小龙的肌肉是从练武的过程中联到的。肯定是难的!

求知若渴

李小龙马上订阅了所有能够找到的健康和健美运动杂志,包括乔.韦德的《美国先生》和《健美者与力量》。他把这个杂志有价值的部分裁剪下来并整理保存好,在洛杉矶时他只要一有空就逛各书店寻找健美杂志,他所收集到的有从本世纪初到60年代的各种各样的力量练习杂志的书籍,他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望几乎到了发疯的程度。从那时候一直到1973年去世,李小龙积聚了大量的有关哲学、武术的书籍,另外还有约400册有关健身健美,运动训练学、营养学和举午等方面的书籍,他仔细钻研,把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划线,并在空白处注明。

训练计划

经过钻研大量资料和信息,李小龙汇编了一套适合自己并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力量,又相对不增长体重的训练计划。包括每周3次的训练内容,恢复手段和营养等,尤其是把素质练习和武功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其本已很高深的武功升华至几乎完美的程度。结果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惊人的。

李小龙安排的力量训练比重很大,仿佛要把失去的时间弥补回来,而且改变过去对力量训练的看法。事实上,他从中受益匪浅,并把这计划传授给最常来馆训练的学生之一———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贾巴尔曾对《肌肉与健美》杂志记者说:“布鲁斯是在1970年夏让我进行力量训练的,那是每周3次的计划,大多数内容都是布鲁斯经常练习的,虽然我当时只能做每项两组各12次,但是它的确有效!”

李小龙对力量练习简直到了“疯狂”地步。据伊鲁山度回忆,除每周3次力量训练外,李小龙还在武功练习中渗入很多相似的练习。他说:“李小龙在武功练习常手持哑铃进行拳击练习,每次练习进行12组,每组100次,双手各持1、2、3、4、5、6、7和10磅哑铃进行‘金字塔形’递增6组,然后再依次递减重量,进行6组拳击模仿。李曾让我和他一起练过一次,哇,练习后三角肌和手臂是如此酸痛!”但不仅仅这些。李小龙在那三天的力量训练日和未负重练功以外时间里,就会用哑铃“发泄”多余能量。“他就是那副哑铃。”琳达说道。他从来不闲着。当电视里有拳击赛时,他经常是边看边持铃“模仿”,即使是在看书时,也是一只手拿着书而另一只手做着哑铃练习,真是不可思议。

力大无比的前臂

李小龙尤其注重前臂训练,以增强他的握力和击拳力量。他的妻子琳达说他对前臂练习几乎“入迷”的地步,只要有人采用任何一种新的前臂练习方法,他一定要想办法得到它,他甚至让他的一位在旧金山的老朋友李鸿新给他制造几种握力练习器。李鸿新说:“小龙经常把设计草图给我,然后让我按照要求和规格去完成,当然我也不傻。”他笑笑后接着说,“我知道小龙设计的这些器械对练习肌肉是很有效的,所以我往往给他寄一个的同时也留一个在家自己练。”鲍勃.沃尔是李小龙的另一位朋友,他还在李小龙主演的《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等3部影片中扮演过角色。他说李小龙力大无比的前臂在他的功夫中占有很突出的位置。他说:“布鲁斯的前臂和身体的比例是我所见的人中最大的,他不但前臂异常发达,而且还拥有一双铁拳和十只钢指,简直真是太可怕了。”奥林匹亚健美先生多里安.耶茨这样评价李小龙:“他浑身每块肌肉是如此结实,击出的力量是如此的可怕,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人。”李小龙的拳头是令人生畏的,他曾将一个由钢丝条编制的头盔击了个“坑”,而这个头盔事实上已经经受住了好几次砸击!

1965年,李小龙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系列电视剧《青蜂侠》中扮演二号男主角加藤时,与“青蜂侠”的扮演者、好莱坞影视明星范.威廉姆斯成了好朋友。两人都拥有粗壮的前臂,但取得的方式不同,李小龙是通过练功有目的的训练获得,而后者则通过多年“骑野牛”的竞技表演和越野摩托而练就。这位身高1.86米(6英尺1英寸)、体重95公斤(210磅)的大汉是当时惟一能和李小龙“掰手腕”较量的人,现在想起这些事来他还不好意思地说:“他(李)真是不可思议,我们之间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我超过他40磅,但是他的前臂是我所见同等体重的人中最粗壮的。”李小龙在“掰手腕”比赛中总是获胜。

据赫伯.杰克森回忆说,李曾开玩笑说,准备当“此项目世界冠军”。李另一位好朋友木村武之说,你如果抓住李的前臂,感觉就像抓住了“一根结实的棒球棒”。李小龙每天坚持练习前臂,他认为前臂的密度很大,所以必须每天给予它们一定量的刺激,才能够强壮。范.威廉姆斯回忆说:“布鲁斯那时总是开车带上琳达和布兰顿(李国豪)到我家度周末,即使来我这里他也不忘练习,总是随身带着练习用的小玩意。他从不沾烟酒,是名真正洁身自好很不错的人。当我在他死前约一个月看到他们时,他看上去真是棒极了,他的身体就像岩石一样的坚硬。”他说:“布鲁斯很尊重我,只要我们在一起,气氛就会活跃起来,他还经常开玩笑,有一次他将一张粘贴物粘在我车子后窗,上面写着‘《青蜂侠》保护此车’”。当电视连续剧《青蜂侠》播出后,李小龙名声大震,他训练更加刻苦,并修改了计划的部分内容,增加了器械重量,减少了次数,并在每项练习中相应增加两组练习。 难以置信的力量

原址:http://wwwyelg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592

李小龙的力量素质是超群的,根据被称美国跆拳道之父的李俊久所述,他曾和李小龙交过手,深深被李小龙的武功、速度力量所征服。他说:“李小龙真是天才人物,我从未见过如此强壮的人,他可以单手用一只食指来做俯卧撑,而我用四个指头撑都很吃力。”曾是李小龙徒弟的2.23米高的大个子篮球运动员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回忆说,李非常有力精干。他总是速度特别快,动作像猫一样敏捷。李还独创了一种他称为“升旗”的下腹肌练习方法。70年代美式自由搏击的倡导者乔.刘易斯(Joe Lewis)曾拜过李小龙为师。乔回忆说,按照李的身体和体重来说,他具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他可以把34公斤重的杠铃直臂水平前伸、收回,再伸出静止“锁住”控20秒钟!这对一名体重62公斤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即使一个90公斤重的人都未必做得到。而伊鲁山度说的比这更“玄”,他说曾亲眼目睹李把56公斤的杠铃水平前举并停留片刻。李小龙在美国的第一个徒弟杰西.格洛弗也回忆说,师傅经常做这样一种练习:一手持32公斤哑铃水平前举接一个顺势后摆,然后呈侧举至肩部水平并坚持数秒,这重量对一般人提摆尚有困难,更不用说做动作了。

此外,李小龙还有很多“小绝活”,如可以轻松地把手指插进一罐未开封的“可口可乐”,或者一个侧踢使一只45公斤的沙袋破裂。美国著名柔术大师威利.杰伊(Welly Jay)回忆说,他最后一次看到李小龙是李小龙住在好莱坞时。“那时李刚刚把家从卡佛城搬到洛杉矶贝尔空港。在李小龙新家的院内,悬挂有两只很重的沙袋,大约135公斤重,我几乎都移不动它,然而李对我说,‘嗨,威利,看着!’接着,他就飞起一脚把它踢悠得老高,几乎碰到天花板,然后又重重弹回来,李小龙的力量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李小龙的绝招还有他的“寸拳”。他的“寸劲”可将一名体重45公斤以上的人击出相当一段距离。泛美柔道冠军海沃德.小本曾领教过这种拳的滋味,每当一提起这件事他就不无伤感地说,怎么也没想到李的拳头竟如此厉害。当时他从后面抱住李,以为李动弹不了,没想到李只抽动了一下身体,回头就是一拳,小本只觉得自己飞行一段后撞到墙上再摔倒在地上,就这一拳使小本躺倒很久才恢复。和李小龙同时期的武林高手一谈到李都有一种恐惧感,特别是李小龙的速度。他们共同的感觉是发现李小龙出奇地快,并能够事先察觉对手意图,即使是和对手同时出击也是李先击中对方。李小龙的另一名徒弟道格.帕尔默是这样评价他师傅的:“布鲁斯的全盛期就像麦克尔.乔丹和默罕默德.阿里一样称霸于自己的领域,不是别人不行,而是他实在太出色了。”

铁人李小龙的第一步计划

尽管李小龙具有超乎常人的素质天赋,但是他仍然很崇拜具有相似超群素质的选手,他曾写道:“训练不仅能提高体能,而且还能培养精神和感情,它需要智力和天赋的高度结合才能达到完美境界。”(摘自李小龙遗著《截拳道之道》)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强大的力量来源于肌纤维的增粗和神经系统的高度完善。李小龙的妻子琳达说,布鲁斯生前有收集健美明星和资料的嗜好,其中包括拉里.斯科特、大卫.德雷珀和当时还不太为人所知的年轻小伙子——阿诺德.施瓦辛格。在收集过程中,李小龙把这些著名选手适合自己的训练内容和计划“裁剪”下来并粘贴到专门的笔记本上。伊鲁山度回忆说:“布鲁斯每次回‘中国城’的武馆时都带回一大堆从外面买来的健美杂志,然后从中精选,结束以后对我说,‘丹,这三个伙计都说这是发展肌肉线条清晰度的最佳方法,简直是太棒了。’然后他就会亲自去体验。”这就是李小龙在1969年时的状态,但是他是如何对健美和力量训练感兴趣的呢?一种推测可能是他和严镜海在加州奥克兰认识后受严的影响所致。严镜海有很多“背景”和“关系”,他曾和当时著名健美选手史蒂夫.里夫斯、克兰茜.罗斯、杰克.拉兰以及日本著名举重运动员、奥运会冠军汤米.片岗一起训练了很长时间,而且积累了丰富的训练方法。在李小龙和琳达结婚后不久,他们由西雅图搬来奥克兰,和严镜海一家住在一起,所以李小龙有机会和严镜海一起练习。

然而《李小龙传》的编写者、来自纽约的乔治.泰恩说,布鲁斯在遇到严镜海前几年在香港时就有力量练习的记录和裸露上身肌肉的照片。根据泰恩的资料,李小龙的大姐李秋源有一次将她男朋友罗伯特.陈带回家,陈是一名健美运动员,身体很强壮,虽然李小龙马上要返回他的出生地美国,但他对陈说以后回香港再安排和他一起训练。不管谁是李小龙首位健美启蒙者,所有李小龙传记作者都一致认为李小龙在1965年以前很少进行力量练习,他当时主要还是练习咏春拳等中国传统功夫。杰西.格洛弗回忆说,布鲁斯18岁时到达西雅图,他的训练只有击打柚木制作的“模仿靶”,一些单、双杠练习,健美操和柔韧练习。但过了不久,布鲁斯就有一些力量练习如拉负重滑轮和用短棒绳系30千克哑铃进行“卷腕”练习前臂。格洛弗还补充说,布鲁斯特别注重关节力量训练,因为认为要发力首先要使关节强壮,并传递击打时所迸发的强大力量。

原址:http://wwwyelg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592

转折点

这些看似简单然而有效的力量练习,结合武术功夫的训练,使得李小龙在60年代初就已小有名气。但是一直到了1964年,他才得以对力量和其他素质的理解更加深入,因为他一直是在旧金山他的“武馆”传授武艺,在1964年下半年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一场对他身心具有强大震撼力的“大比武”之中。那是当李小龙正准备向他的学生传艺时,门突然被一伙人踢开,进来的是几个中国武术高手,他们是当地中国社团的“代表”。据琳达说,当时她正好在场,并怀有他们的后代———李国豪8个月的身孕。这些“代表”走到李小龙面前,给了他一个最后能牒:“要么停止向非东方人传武,要么和我们比武!”

“我教给任何想学的人!”李小龙回答说:“我不在意他们的肤色,只要怀有真诚,我就教!”(当时布鲁斯的学生包括了“联合国”以外国家的人,包括了世界上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人。)但是1964年在旧金山的“中国城”,把中国武术的秘密传授给西方人,在当地华人武术社团被认为是一种背叛行为。双方的态度很自然地导致一场“比武”。在开始前这些中国武术高手曾说过李最好关闭这所“所馆”,否则的话......

根据那些了解和曾与李小龙训练过的人说,李小龙是有名的火爆性,从未受过“挑战”或“愚弄”,只见他缓缓地戴上拳套,控制一下情绪,经过一阵激烈的交手就把那位与他比武的“功夫高手”打跑了。尽管李小龙功夫征服了“挑战者”,但是在这场较量中他的体能消耗很大。琳达回忆说布鲁斯当时真是累极了,他认为这次“较量”的时间不应该这么长,都是由于自己“杀伤力”还不够所致,他当时真是难过极了。通过这次搏斗,使得李小龙认识到真正的“武功”不光是一招一势的拳脚,而且还必须具备超人的体能与力量素质,他把这次事件看做是一个起点,从此之后他更专门收集和埋头苦练,这也就是李小龙对力量练习认识的转折点。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

祝你成功!

你体重有点偏瘦,李小龙的初期的肌肉想练出来并不难,只要用中小强度训练多组数,一般重量选自己能承受最大重量的1/3左右,这个重量可连续训练15-20次每组,多组数练习,练到皮脂降到0就跟李小龙早期肌肉一样了,光靠打拳是练不出那样的体形的,用这种方法练出来的肌肉线条非常明显,但肌肉体积不大,看上去非常精干, 而李小龙后期的肌肉非常变态,为了维持体形李还用电击的方法来保持一定的刺激肌肉的频率,这是因为肌肉在没有高强度刺激的情况下,不增大体积,又要肌肉收放差异明显,几乎是不可能,这种需要高强度的锻炼,并且需要控制蛋白质的补给,李小龙自己调配的牛肉餐控制配合高强度力量训练和体能训练才能达到。高强度力量训练主要用于增大肌肉收放幅度和爆发力,牛肉餐用来补给蛋白质维持肌肉的体积不缩小,体能训练用于消耗多余的蛋白质补给避免吸收后转变为脂肪。本人是业余的健身和搏击爱好者,我认为要练到李小龙后期的肌肉形状非常困难,需要要很强的毅力,和系统科学的计划,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给你,但需要你做好心理准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另外有可能再高强度也只是接近李小龙,另外,个人推荐,强身健体只是为了健康和一般性防身,不需要追求极致,不然容易心理疲惫而不能坚持!

李小龙私人的超级训练计划 \x0d\ 李小龙的遗孀琳达于1996年召集李小龙当年的十余位顶峰门徒成立"振藩截拳道核心"的目的,是想将李小龙生前所教授的内容传播给现在的搏击爱好者。虽然现在也有一些组织在教授截拳道,但人们所关心的是真正属于李小龙个人的东西,那种原汁原味的李氏格斗技系统。为了满足广大截拳道爱好者的心愿,特将李小龙生前制定的一个短期强训计划披露如下。李小龙为什么要制定一些类似的周期性训练计划呢?原来到了李小龙武道生涯的后期,他要经常客串一些演出活动,因此必然影响自己的正常训练,所以每当他结束其他表演活动后,都会利用这种超强度短训计划来迅速恢复自己,同时他亦利用这些特训计划来训练那些美国武坛顶级高手,如著名空手道大师查克·罗礼士及乔·刘易斯等人。\x0d\1968年1月1日,星期一\x0d\09:20/09:30\x0d\  热身运动:剧烈的搏击及残酷的打斗都可能会使得身体非常紧张,而且我们又要尽力避免因肌肉紧张所引发的肌肉、关节、韧带损伤,所以训练或搏击前的热身运动,都有助于肢体在比赛或训练中发挥最大的效力。\x0d\09:30/09:49\x0d\  慢跑:这项运动除可增强你的心血管功能外还可促使你的身体与精神逐渐进入战斗的状态。\x0d\12:00/12:45\x0d\  1拳法练习:将重点强化直拳这种最具杀伤力的攻击武器,这是一种幅度最小但震荡力与穿透力最强的速度最快的拳法。\x0d\  2制戳练习:300次,这是格斗武库中最凶狠的一招,主要用来攻击对手的眼睛与喉结等最薄弱的环节。\x0d\15:00/15:55\x0d\  1腿起蹲:通过腿部的起蹲动作来联系膝关节的伸缩上的弹性力量。\x0d\  2腿部专项练习\x0d\  3吊腿:也就是用固定滑轮拉腿来进一步强化髋部与腿部的韧性与灵活性,尤其对进行高位踢击极为有用。\x0d\ (1)控腿:控腿是腿功训练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亦是一种对退步实力的检验,因为他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良好的对重心及身体的自控能力。\x0d\ (2)脚靶踢击:沙包可以用来增强腿部的杀伤力度及脚部的硬度,但脚靶却更可用来培养实战的感觉及距离感,并对踢击的准确度是有良好的锻炼作用。重要的是,你虽把全身的力量都发放到靶子上,但却不会挫伤持靶人,因为目标是活动着的。\x0d\ (3)勾踢腿:勾踢腿是继侧踢腿之后的又一主力踢法的攻击力度。\x0d\19:30/19:50\x0d\ 1.指戳练习:100次,结合步法的灵活移动来练习这一最难防御的凶狠杀招。\x0d\ 2.拳法练习:200次,重点发展直拳,并可通过重击沙包来练习与发掘人体内在潜力。\x0d\21:00/21:30\x0d\ 1.单腿起蹲练习:这是用来锻炼腿部耐力及爆发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练习时做四组,每组至少十个。\x0d\ 2.腰部练习:四组,一是用来发展腰部的韧性与灵活性,二是用来舒弛一下身体,或用来调整一下身体。\x0d\ 总计:2小时59分。\x0d\1968年1月2日,星期二\x0d\09:20/09:25\x0d\  热身运动:要兼顾到腿、脚、膝、腰、肩、颈、手、肘及头,但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人尚未认识到热身运动的重要性。\x0d\09:27/09:41\x0d\  跑步练习:14分钟。为了避免单调,应使跑步练习变得多样化,即在跑步时要经常变换步幅与节奏,以使腿部的所有肌肉都可得到锻炼,并由此使身体更可接近与瞬息万变的剧烈搏击的需要。\x0d\11:30/12:35\x0d\ 1.拳法练习:500次,用以体会内力的发放与如何有效地作用于对手身上,当然仍是以直拳练习为主。 \x0d\ 2.指戳练习:虽然有些武术界人士也谴责这种技术太野蛮、残酷和不人道,但是在情势危急的情况下你没有必要去考虑具体使用什么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x0d\15:00/15:45\x0d\  生物修炼:45分钟,也就是进行有关内功心法的修炼。\x0d\16:00/16:40\x0d\  重量训练:用来发展拳脚打击时的杀伤力度。\x0d\ 1.杠铃练习:3组,即分别通过负重深蹲,抓举或挺举来锻炼全身的整体肌力,不过在这里以锻炼腿肌的蹲起练习为主。\x0d\ 2.轻沙包练习:轻沙包主要用来练习拳脚的快速击打力量,还有灵活性。\x0d\ 3.重沙包练习:3组,重点发展左直拳,主要利用重型沙包来练习摧毁性的力量。\x0d\17:15/17:45\x0d\ 1.起蹲练习:5组。\x0d\ 2.腰部练习:5组。\x0d\ 3.上举腿练习:5组,亦即控腿练习与搬腿练习的一种综合训练。\x0d\20:20/20:24\x0d\  静力训练:亦即利用静力训练器来锻炼前臂的肌力。\x0d\  总计:2小时23分\x0d\1968年1月3日, 星期三\x0d\07:00/09:00\x0d\  功夫练习:用来研究与练习振藩截拳道中的各种精华元素,还包括各种尚未被振藩截拳道吸收过的新元素,如对刚买回来的一些新的中文武术资料进行研习等。\x0d\09:00/09:15\x0d\  热身运动:15分钟。\x0d\09:25/09:50\x0d\ 1.拳法练习:500次,15分钟。\x0d\ 2.跳绳练习:3组,十分钟。在振藩截拳道中,跳绳是锻炼耐力的最佳方法,它还可以使你脚下变轻以加快你在步法移动上的速度,同时跳绳亦可用来有效地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x0d\10:00/10:30\x0d\  指戳练习:今天主要进行指插靶物的训练,以强化关节上的硬度。\x0d\11:05/11:15\x0d\  跑步练习:这十分钟的跑步训练主要用来使身体更加接近与实战的需要,而不仅仅是用来热身,当然跑步时亦要结合步法移动来练习。\x0d\15:06/16:00\x0d\ 1.高位踢击练习:4组,用来发展高位腿法,因为高位腿法亦是截拳道中的一种重型武器,因为低位腿法虽能容易击中目标,但却不会形成致命的创击。所以能以高位腿法踢中对手的头面等要害部位将会是最有效的打击。\x0d\ 2.侧踢腿练习:4组,这是截拳道中的运用频率最高的腿法,也是李小龙的拿手绝招。\x0d\ 3.滑轮吊腿练习:3组,即通过滑轮拉腿来增加腿步的柔韧性与髋关节的活动范围。\x0d\ 4.右前勾踢练习\x0d\ (1) 踢击重沙包:3组,即通过重沙包来磨练勾踢这一腿法上的杀伤力度与关节硬度。\x0d\ (2) 踢纸:3组,即通过勾踢纸片来练习这一腿法的准确度、距离感与快速度。\x0d\ 5.左右勾踢练习:(同上)\x0d\16:15/16:45\x0d\ 1.踢靶练习:即通过踢击脚靶与空气袋来磨练侧踢等直线型攻击腿法的杀伤力度与有效的距离感。 \x0d\ 2.腹肌练习:欲进行剧烈的搏击,你的腹部必须能经得起任何强猛重击。\x0d\  总计:4小时45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160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