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dear parents
Family, all
Without whom there is nothing
(XXX YYY 父母拼音首字母或英文名) Thanks!
The best years you brought to me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腓总神经损伤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病因 10 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01 运动 102 感觉 103 营养 11 腓总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12 检查 121 电生理检查 122 超声检查 13 诊断 14 诊断要点 15 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 151 腓总神经的显露 152 胫后肌腱转移纠正足下垂畸形 153 针灸治疗 16 预后 17 腓总神经损伤的预防 1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穴位 1 拼音
féi zǒng shén jīng sǔn shāng
2 英文参考mon peroneal nerve injur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腓总神经损伤为病症名。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1]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自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缘斜向外下,穿过腘窝外上方,到达股二头肌腱和腓肠肌外侧头之间,经腓骨长肌深面绕过腓骨颈,分为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二终支。腓浅神经于腓骨长、短肌间下行,小腿下1/3穿出深筋膜至足背内侧和中间。腓深神经于趾长伸肌和胫前肌间,贴骨间膜下降,与胫前动、静脉伴行,于拇、趾长伸肌之见之足背。支配腓骨长短肌、胫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短伸肌、趾短伸肌及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
腓总神经易在蝈部及腓骨小头处损伤,导致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出现足背屈、外翻功能障碍,呈内翻下垂畸形。以及伸拇、伸趾功能丧失,呈屈曲状态,和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感觉障碍。
4 疾病名称腓总神经损伤
5 英文名称injury of mon peroneal nerve
6 腓总神经损伤的别名mon peroneal nerve injury
7 分类骨科 > 四肢损伤 > 周围神经损伤 > 下肢神经损伤的处理
8 ICD号S841
9 病因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由于腓总神经在腓骨颈部,位置表浅,并在骨的表面,周围软组织少,移动性差,易在该处受损。如夹板、石膏压伤及手术误伤;膝关节韧带损伤合并腓总神经损伤亦非罕见;危重患者长期卧床,下肢在外旋位也可压伤。
10 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01 运动由于小腿伸肌群的胫前肌、长短伸肌、趾长短伸肌和腓骨长短肌瘫痪,出现患足下垂内翻。
102 感觉腓总神经感觉支分布于小腿外侧和足背,故该区感觉消失。
103 营养足背部易受外伤、冻伤和烫伤,影响功能。
11 腓总神经损伤的并发症腓总神经损伤可合并足下垂内翻。
12 检查 121 电生理检查电生理检查可见患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下降,F波或H反射潜伏期延长;SEP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波间期延长;腓总神经支配肌肉的肌电图检查多为失神经电位,而健侧正常。
12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能确切显示外周神经特别是腓总神经,能为临床提供腓总神经病理状况的形态学资料,可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3 诊断腓总神经损伤主要根据外伤史和临床表现诊断。受伤史,由于小腿伸肌群及腓骨长短肌瘫痪,呈足下垂内翻,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丧失。肌电图检查能确定损伤及损伤程度。
14 诊断要点本病诊断要点:①有外伤或局部受压史。②足不能背屈,外翻,不能伸踇趾。呈垂足畸形。小腿外侧及足背大部感受障碍。⑨电 及肌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1]
15 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注意预防,如上石膏或夹板前在腓骨头后加用衬垫保护,腘窝或腓骨头处手术时应防止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应尽早治疗,多数可通过神经直接吻合进行修复,如果神经缺损过大,可考虑选用自体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临床治疗表明,伤后3个月以内手术的效果最好。闭合性腓总神经伤尽管有自行恢复的可能,但也应尽早手术探查,行松解术、吻合术或神经移植术,如无恢复,可转移胫后肌或行三关节融合术,以改善功能。感觉障碍不在负重区,可不处理。
151 腓总神经的显露(1)腘窝部腓总神经的显露(图1):俯卧 ,患肢稍垫高。手术步骤如下:
①切口:自股后腓骨头上约8cm处,沿股二头肌内缘,由下外经腓骨头后方,转向腓骨颈前下,长约12cm。必要时可延长切口(图1A)。
②切开筋膜:在股二头肌内侧深部游离出腓总神经,用橡皮条轻轻牵引,继续向远侧游离,至腓骨头后外稍下。必要时在此处分离出腓总神经浅支与深支(图1B)。
(2)小腿部腓深神经的显露(图2): ,仰卧位。手术步骤如下:
①切口:沿胫骨前肌外缘切开,其部位及长度视需要而定(图2A)。
②沿切口线切开深筋膜,于胫骨前肌与长伸肌之间分离,显露胫前动脉,静脉紧贴于动脉旁,腓深神经位于动脉外侧(图2B)。
152 胫后肌腱转移纠正足下垂畸形转移胫后肌腱至足背以代替伸肌功能,有经胫腓骨骨间膜孔转移和经胫骨前内侧皮下转移两种方法。
仰卧 ,手术步骤如下:
(1)足背内侧缘舟骨结节处做一长2~3cm之纵行切口(图3A),显露及游离胫后肌腱,于紧靠其止点处连同骨膜一起切下。
(2)于小腿下1/3内侧、胫骨后缘后方做一长5~6cm之S形切口(图3A),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显露及游离胫后肌腱,将其远段由此切口抽出(图3B)。注意勿损伤该肌后面的胫后神经血管束。
(3)于足背正中相当于外侧楔状骨处做一长2~3cm之纵切口(图3A),显露楔状骨,剥离骨膜后用手鉆向足底方向鉆一骨洞。
(4)在足背切口与小腿内侧切口之间做一皮下隧道,将胫后肌腱经皮下隧道拉至足背切口。此时即可缝合足背内侧切口及小腿内侧切口(图3B)。
(5)使足背屈至80°位,用拉出钢丝法将胫后肌腱末端缝合固定于外侧楔状骨的骨洞内(图3C)。缝合固定时肌腱要保持适当张力。缝合足背正中切口。
(6)术后用短腿石膏固定于上述位置,6周后去除石膏及拔除固定钢丝,开始功能训练。
153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取用患肢委中、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太冲、太溪、商丘等穴。刺委中要求有触电样感觉向足底或足背外侧放散,足三里、阳陵泉、太溪行提插捻转补法,解溪、太冲、商丘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另外,可配合梅花针、电针、穴位注射等法。[1]
16 预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不满意,但胫后肌肌腱转移术,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17 腓总神经损伤的预防哑铃旋转:将一端哑铃片卸下,虎口朝上握住哑铃,把前臂垫在桌子上,屈肘,小臂紧贴桌面,将小臂向内旋转,然后向外旋,或者是反过来做都可以。
腕弯举:蹲姿,将手肘至于桌板上,也可以采用坐姿,把前臂垫在大腿上,使手腕以下部分探出来。双手握住杠铃,掌心向上,使手腕以下部分探出来,保持小臂不动,然后弯曲手腕,向地面低压杠铃,然后将杠铃慢慢抬起,做的过程中要靠的腕部的力量来卷屈。
注意事项
改变握距的宽度可以对二头肌的长头和短头产生不同的刺激效果。当握距越宽时,能更好的刺激二头肌内侧的短头,减少二头肌外侧的长头;当握距越窄时,能更好的刺激二头肌外侧的长头。
手掌向上做哑铃弯举时,手臂运动的过程中将哑铃竖向握,在这样可以更好地刺激位于二头肌下面的肱肌,直接增大你胳膊的纬度。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力量训练不可忽视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1、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肱二头肌有长、短二头,故名。肱二头肌属于骨骼肌三大肌群中的四肢肌。
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长,短二头于肱骨中部汇合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
2、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系上臂后群之伸肌。起端有3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的盂下粗隆;外侧头和内侧头都起自肱骨的背面,向下,3个头共续于一个腱,止于尺骨鹰嘴。此肌功能为伸前臂,并助内收上臂。受桡神经(颈6~8)支配。手臂背侧的肌肉。覆盖整个肱骨后面。由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合成,作用是伸肘。
3、三角肌
三角肌俗称"虎头肌",是一个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部皮下,从前、后、外侧包裹着肩关节,是一块多羽状肌。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此肌所形成。肌束分前、中、后3部。
扩展资料
四肢肌可分为上肢肌和下肢肌。
一、上肢肌:
上肢肌结构精细,运动灵巧,包括肩部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部肌分布于肩关节周围,有保护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其中较重 要的有三角肌。
臂肌均为长肌,可分为前后两群。前群为屈肌,有肱二头肌、肱肌 和喙肱肌;后群为伸肌,为肱三头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多为长棱形肌,可分为前、后两群。 前群为屈肌群;后群为伸肌群。手肌位于手掌。分为外侧群、内侧群和中间群。
二、下肢肌:
下肢肌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髋肌起自躯干骨和骨盆,包绕髋关节的四周,止于股骨。按其部位 可分为两群。 髋内肌位于骨盆内,主要有髂腰肌、梨状肌和闭孔内肌。
髋外肌位于骨盆外, 主要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和闭孔外肌。 大腿肌分为前、内、后三群,分别位于股部的前面、内侧面和后面。 前群有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内群位于大腿内侧,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等。 后群包括外侧的股二头肌和内侧的半腱肌、半膜肌。 小腿肌可分为前、外、后三群。足肌可分为背肌与足底肌。
-肌肉组织
-三角肌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