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减掉双下巴?

怎么减掉双下巴?,第1张

可以通过增加肌肉的力量,

来消除松弛的双下巴。

  这是一个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底下而导致双下巴状况的练习。通过锻炼下颚四周的肌肉来防止松弛或是水肿,从而改善双下巴的情况或是预防双下巴的形成。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下颚肌、广颈肌、胸锁乳突肌的练习方法。

  锻炼下颚肌的练习:

  下颚肌如果功能衰退就会导致前下颚松弛。通过锻炼下颚肌可以让你拥有流畅紧张的下颚线条。

2

  1:脸向上仰,嘟起嘴,保持这个动作3~5秒钟。

3

  2:嘴唇和脸慢慢恢复原状。

  

  进行三次1的动作,一边有意识地使用下颚肌肉一边来练习这个动作,这是有效进行练习的重点。先看图来确认下颚肌的位置,再慢慢做动作。

4

  锻炼广劲肌的练习:

  广劲肌是颈部前侧的肌肉。通过锻炼广劲肌,可以拉伸你的颈部到胸口部位的肌肉。可以有效防止泄露年龄的颈部皱纹。

  1:数3下,每秒一个动作。一边数一边慢慢地把头抬起来,脸向上。脸要在同一水平线上,脸要向上仰。保持住脸仰向上的姿势3~5秒钟。

  2:数3下,一边数,脸慢慢地恢复到正向前方。

 

  弯曲着腰,猫着背来做这些动作是不能充分拉伸广劲肌的,一边拉背部肌肉一边做动作,这一点很重要。还有,抬起头的时候,下颚往上顶,可以有效的对下颚施加压力。1~2的动作要重复5次。不要太用力慢慢做。

5

  然后还是数3下,一边数这次脸一边慢慢转向左边,脸横转向左之后保持住这样的姿势3秒钟。最后话3、4秒的时间脸再慢慢转会面向前方。

难道双下巴并不是胖子的专属,有人说双下巴可能跟脸型有关,那么哪种脸型更容易形成双下巴呢?如果有双下巴怎么消除呢?

双下巴跟脸型有关吗

有关,且圆脸脸型更容易有双下巴。 这是基因决定的, 圆脸虽显嫩,但要小心双下巴哟!这是 因为圆脸脸型的人,下巴和和颧骨并不十分明显,这就意味着圆脸脸型的人皮肤和骨骼的贴合度比其他脸型要低一些,这样皮肤保持紧致的难度相对要大些,因此容易形成双下巴。 还有一种是两腮无肉、棱角分明的狐狸脸,这种脸型皮肤和骨头结合紧密,虽不易变成双下巴,但一旦变成双下巴就非常难治,因为骨骼比较突出。

哪些原因会形成双下巴

1、皮肤肌肉老化或松弛

双下巴的出现跟面部的表情肌以及口腔、脸颊的肌肉群松弛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脸颊的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蛋白逐渐减少,皮肤的支撑力随之下降、弹力降低,于是出现松弛,引起双下巴。

2、长期生活姿势不对

生活中长时间坐着,背部弓起或者是睡觉的时候枕头过高,都会导致下巴低于水平线,脂肪长时间从一个方向转移就形成了双下巴。

3、咀嚼习惯差

咀嚼习惯对于双下巴的形成也会有影响,比如咀嚼次数较少,肌肉得不到有效锻炼而松弛,缺乏弹性,因此一般吃较软的、较小的食物容易引起双下巴,建议生活中要适当吃些硬质食物,如蚕豆、核桃等。

如何消除双下巴

1、按摩穴位

双下巴可用按摩来治疗,“人迎”、“大迎”两处穴位,有增进脸部血液循环和使皮肤紧缩的功能。“人迎”位于前颈喉结外侧3厘米处,“大迎”位于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指压要领是一边吐气一边压6秒钟,“人迎”重复10次,“大迎’重复30次。

2、锻炼下颚肌

下颚肌如果功能衰退就会导致前下颚松弛,通过锻炼下颚肌可以让你拥有流畅紧张的下颚线条。操作方法为脸向上仰,嘟起嘴,保持这个动作3~5秒钟。

3、锻炼广劲肌

广劲肌是颈部前侧的肌肉,通过锻炼广劲肌,可以拉伸你的颈部到胸口部位的肌肉,可以有效防止泄露年龄的颈部皱纹。操作方法为一边数一边慢慢地把头抬起来,脸向上。脸要在同一水平线上,脸要向上仰,保持住脸仰向上的姿势3~5秒钟。数3下,一边数,脸慢慢地恢复到正向前方。

 小编认为,拥有非常好看的下颌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都说美人在骨不在皮,能够拥有一个很好看的下颌线,也可以让大家的颜值提升很多,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下颌线是怎么炼成的?

减肥

有很多的人,脸上的脂肪比较多,所以就会显得整个人特别的臃肿,也会显得下颌线并不明显,大家如果想要拥有一个好看的下颌线,小编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减肥的方式来拥有。如果不想减肥的话,也可以通过抽脂的方式来融掉脸上的脂肪,这样的话,下颌线也就会更加的明显了。

拉伸

小编曾经在网络上面看见一组练下颌线的方法,首先,我们把嘴巴嘟起来,用力的吹一口气,再呼气重复30次左右。接下来再努力地把头仰起来,一直感觉到脖子有很明显的拉伸,这样的话就起到了一个锻炼的作用。但通过拉伸的方式,想要练出一个很好看的下颌线,是需要长期的进行坚持。

按摩

按摩的方法也是可以让下颌线更加的明显,大家可以在网络上面购买一个瘦脸仪,这个瘦脸仪也可以,家住脸颊两侧的肉多次的进行按摩,就可以刺激脸部的穴位,达到瘦脸的效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大家弯起两根手指,用两根手指砸紧下巴,从下巴一直拉到耳后。每天都是需要坚持的,想要让自己的下颌线更加的完美,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在按摩拉伸的时候,大家可以在两边的耳朵上绑上细细的小黑皮筋。小编曾经看过一个视频,是一名日本的女生做的实验,用两根扎头发的黑皮筋绑扎耳朵,上面十分钟之后,脸型就有了一些改变,但这只是暂时的,可以搭配着锻炼一起去做。

背部是组成整个形体的重要部分,在身体的稳固性上起着关键作用。所有拉起的动作都可以锻炼到背部肌肉,比如向上、向后、向下拉;但由于背部肌肉组成比较复杂,需要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锻炼。这里向大家介绍三种常用的锻炼背肌方法:  第一,引体向上。用引体向上锻炼背部,增加背部的宽度:双手握距比肩宽出一些,用力提起身体,使下颌超过单杠,然后控制身体缓缓下落。一般做3—4组,每组8—12次。注意做动作过程中身体不要摇晃,下放速度不要过快。握距越宽,对背阔肌两侧的刺激越大。

  第二、“坐姿器械下拉”。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力量不足,建议选用这种方法:坐在坐姿器械直杆下方,挺直背部、上身略向后仰,把直杆下拉到胸前锁骨处再还原,控制动作匀速进行。

  第三、“俯立杠铃划船”。这是健美训练者必选的又一经典动作,主要作用是增加背部的厚度。运动员站在杠铃架前,膝盖微弯、上身前倾、与地面约成45度角,保持后背部挺直,双手握杠铃,握距比肩略宽,向上方拉起杠铃,再控制还原,至双臂自然下垂。一般做3—4组,每组8—12次。

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重点锻炼斜方肌、背阔肌和肱二头肌。

  起始姿势: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两脚离地,两臂身体自然下垂伸直。

  动作过程: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直到单杠触及或接近胸部。静止一秒钟,使背阔

肌彻底收缩。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回复完全下垂,重复再做。

  呼吸方法:将身体往上拉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要点:上拉时意念集中在背阔肌,把身体尽可能的拉高,上拉时不要让身体摆动。下垂时脚不能触及地面。可在腰上钩挂杠铃片来加重。

背阔肌是健美爱好者重点训练的部位之一。它的发达程度对健美关系甚大。换句话说,背阔肌丰厚发达时,整个背部看上去才呈现出“V”字型。发达背阔肌及斜方肌、大圆肌、小圆肌、菱形肌、冈下肌、等背部肌群的训练方法很多。  其中引体向上是人们普遍采用颇有效果的一种训练方法。引体向上的动作过程十分简单,双手宽握单杠,两臂伸直,身体悬垂,腰背部以下放松,两小腿伸直或交叉。然后在吸气同时,用背阔肌的收缩力屈臂引体向上,至下颚(下巴颏儿)超过横杠或颈后贴近横杠止。稍停后,边吸气边用背阔肌的力量控制慢慢下降,直到复原。下颏超过横杠,这个动作叫“胸前引体向上”。颈后贴近横杠,也称“颈后引体向上”。

  还有一种引体向上,是将特制的横梁挂在横杠上,双手握住架下的横梁,做引体向上。这个动作叫“平行握引体向上”。一般来说,如果一次引体向上超过15个,可尝试着用皮带或绳束系上重物或杠铃片来练。有人喜欢把重物挂在腰上,也有人习惯系在脚踝处。不过有两点需要提醒您,一是重量要合适;二是注意安全

引体向上的技巧与锻炼介绍,实用而值得参考。  准备动作:

  1) 跳起或借助踏脚正手全握单杠,双手握位比肩宽。

  2) 保持身体稳定,屈膝,双脚交叉于身后。

  训练动作:

  3) 缓缓曲肘,将身体向上拉起,直到下巴超过横杠。

  4) 慢慢伸直手臂降低身体,回复到起始位置。

  5) 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一组练习。

  动作要领:

  · 保持身体挺直而稳定;你的肘部和肩部应当是全身唯一运动的部位。

  · 很少有人能做许多次引体向上。建议你第一组做到几乎竭尽全力,无论是三个还是四个。然后,再做两组,每组尽力而为,能做多少做多少。下次健身当你再做单杠引体向上时,尝试每组多做一两个,或多做一两组,直到你能做若干组,每组做六次。

  · 你的双手握位越宽,练习的重点越集中在背肌上。反之,你的双手握位越窄,练习的重点则转向二头肌。

  注意:动作技术要规范,意念要集中。上拉时想象背阔肌上部外侧末端一直被拉至腰部,直到胸部触及横杠不能再上拉为止,并静停3-5秒钟,保持背部所有肌群完全收紧,似乎全身的血液都涌向这个部位。这样才能真正获取练背阔肌所需刺激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有效地发达背阔肌。

  当然,初学者及体重大的人很难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引体向上练习。但不要着急,可以参照上述要求请人上托助练,或做重锤下拉等其它背部练习。

  当引体向上次数超过12次/组时,即可考虑负重练。一般要做3-8组,每组8-12次,组间休息1-2分钟,休息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也可按照规定次数做。例如,第一组采用顶峰收缩法做8次,有余力也不多做,组间休息1分钟。第二组也按规定做8次。直至最后几组,用尽全力,即便借助外力,动作不太规范,也要完成规定的8次。总共做50次左右,这样练习效果也不错。

  有些人练背时总是没有什么感觉。究其原因,还是动作没有做到家,或者没有领会文斯·吉龙达所说,“在做所有背阔肌练习时,当肌肉处于收缩用力状态时,数数1到6,然后再还原。”

  通过顶峰收缩来加强神经;中动,从而获得支配肌肉的神经感觉,使肌肉充分充血发胀,最终有效地发达肌肉。这就是吉龙达理论的要义。

  你在练身上其他部位肌肉时,如遇到同样的情况,也可运用顶峰收缩法来进行突破。只要按规范认真去练,奇迹也会在你身上出现

引体向上的技巧与锻炼介绍,实用而值得参考。  准备动作:

  1) 跳起或借助踏脚正手全握单杠,双手握位比肩宽。

  2) 保持身体稳定,屈膝,双脚交叉于身后。

  训练动作:

  3) 缓缓曲肘,将身体向上拉起,直到下巴超过横杠。

  4) 慢慢伸直手臂降低身体,回复到起始位置。

  5) 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一组练习。

  动作要领:

  · 保持身体挺直而稳定;你的肘部和肩部应当是全身唯一运动的部位。

  · 很少有人能做许多次引体向上。建议你第一组做到几乎竭尽全力,无论是三个还是四个。然后,再做两组,每组尽力而为,能做多少做多少。下次健身当你再做单杠引体向上时,尝试每组多做一两个,或多做一两组,直到你能做若干组,每组做六次。

  · 你的双手握位越宽,练习的重点越集中在背肌上。反之,你的双手握位越窄,练习的重点则转向二头肌。

  注意:动作技术要规范,意念要集中。上拉时想象背阔肌上部外侧末端一直被拉至腰部,直到胸部触及横杠不能再上拉为止,并静停3-5秒钟,保持背部所有肌群完全收紧,似乎全身的血液都涌向这个部位。这样才能真正获取练背阔肌所需刺激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有效地发达背阔肌。

  当然,初学者及体重大的人很难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引体向上练习。但不要着急,可以参照上述要求请人上托助练,或做重锤下拉等其它背部练习。

  当引体向上次数超过12次/组时,即可考虑负重练。一般要做3-8组,每组8-12次,组间休息1-2分钟,休息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也可按照规定次数做。例如,第一组采用顶峰收缩法做8次,有余力也不多做,组间休息1分钟。第二组也按规定做8次。直至最后几组,用尽全力,即便借助外力,动作不太规范,也要完成规定的8次。总共做50次左右,这样练习效果也不错。

  有些人练背时总是没有什么感觉。究其原因,还是动作没有做到家,或者没有领会文斯·吉龙达所说,“在做所有背阔肌练习时,当肌肉处于收缩用力状态时,数数1到6,然后再还原。”

  通过顶峰收缩来加强神经;中动,从而获得支配肌肉的神经感觉,使肌肉充分充血发胀,最终有效地发达肌肉。这就是吉龙达理论的要义。

  你在练身上其他部位肌肉时,如遇到同样的情况,也可运用顶峰收缩法来进行突破。只要按规范认真去练,奇迹也会在你身上出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654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