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介绍了胸部的肌肉,我们训练也是根据肌肉的功能去训练,只有了解清楚肌肉的功能,才能更好的去训练。简单讲胸部分为上胸,中胸,下胸,知道这些后我们根据相应的功能进行训练。
这张图划分的比较清楚,大家一看就很清楚的了解训练胸部的构造,胸部的形状更多是天生基因决定的,有的人是圆胸有的人是方胸,大家不必去纠结这些。只要你把胸部练大,视觉冲击是一样的。
先从上胸部开始:
上胸部是很多人在训练时容易忽略的一个区域,一般来说,我们的上胸部都是较弱的,而下胸部的力量相对较大,所以我们需要考虑优先进行上胸部训练,当然下胸也不能忽视,下胸的体积大小直接决定了胸型是否好看。
1:正确的热身过程可以比较大限度的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也能比较大化你的训练效果。正确的热身应该以关节为主导,重视关节功能,关节是产生动作比较关键也是比较脆弱的结构。 2:从上斜训练开始
上斜卧推,可以使用杠铃、哑铃、史密斯机。以上斜开始,这样可以用比较大重量来刺激使用频率较低上胸部肌肉纤维,以使其获得比较大增长。
3试着在卧推时顶峰收缩2-3秒
在上斜卧推的时候,推举到比较高点后顶峰收缩时候停留2-3秒,更多的去刺激,可以在卧推动作中,手臂始终保持内收状态。
4使用哑铃
哑铃活动轨迹相对比较灵活,可以不用局限于一个角度,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变换角度,多做离心收缩,目标肌肉刺激更好,注意不要让肩关节肘关节锁死。
训练建议动作:
上斜杠铃卧推:
目标肌肉:胸大肌上束以及整体面积
协同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势:坐于斜板櫈上,双脚自然分开踩实地面,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核心收紧,腰背挺直,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双眼位于杠铃的正下方,双手全握杠铃,握距是肩宽的15倍。
动作过程:吸气准备,呼气将杠铃推起至锁骨正上方,注意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吸气胸大肌控制大臂将杠铃下放至胸部上方2-4指高度,大臂平行或者略低于背部,小臂垂直地面,呼气胸大肌发力将杠铃推起至起始位置,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重复动作,呼吸速率保持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过高,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小臂不垂直。
上斜哑铃卧推:
目标肌肉:胸大肌上束和厚度
协同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势:坐于斜板上,双脚分开,踩实地面,俯身双手拳握杠铃,将哑铃放至大腿前侧,身体缓慢躺下,顺势将哑铃放至胸前位置,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核心收紧,腰背挺直,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保持挺胸。
动作过程:吸气准备,呼气将哑铃推起到锁骨正上方,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眼相对,吸气胸大肌控制大臂将哑铃打开身体两侧的位置,注意大臂平行于地面或略低于背部,肘关节略低于肩关节,小臂垂直于地面,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眼相对,哑铃平行于地面,呼气胸大肌发力将哑铃推至起止位置,重复动作,呼吸速率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过高,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小臂不垂直。
上斜哑铃飞鸟:
目标肌肉:胸大肌上束内外侧线条以及轮廓
协同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势:坐于平板凳上,双脚自然分开踩实地面,俯身双手拳握哑铃,呼气将哑铃放至大腿前侧位置,保持挺胸,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慢慢躺下,顺势将哑铃提至胸前位置,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核心收紧,腰背挺直。
动作过程:吸气准备,呼气将哑铃放至锁骨正上方位置,注意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心相对,哑铃不要相碰,同时平行于地面,吸气胸大肌发力将哑铃向身体两侧打开,主要大臂平行于地面或略低于背部,肘关节略低于肩关节,肘关节夹角100-140度,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哑铃平行于地面,呼气胸大肌发力将哑铃向上环抱至锁骨正上方位置,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心相对,重复动作,呼吸速率保持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过高,肩外旋,
健身界一直有句话说「新手练胸老手练背」,所以你练什么?然而,背部肌群也是全身最重要的三大必练肌群之一,但背肌的训练动作可以只练一个就好吗?这篇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有练背之王与黄金招牌动作称号的「引体向上」,可是这个动作有两派人马的说法,有的人认为单纯只做引体向上就可以练出宽厚的背肌,另一派人认为引体像上这个动作太过于局限,无法让背部肌群获得充分的发展,那到底能不能只练「引体向上」这个动作?
背部肌群也是全身最重要的三大必练肌群之一,到底能不能只练「引体向上」这个动作? 不能只做引体向上?
支持背部肌群不能单练引体向上的这派人,主要有以下这两个观点:
1动作难度太大
首先,要进行引体向上这个动作时,需要上肢肌力负载自身体重100%的拉力,这对于许多的人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再加上这个动作很难找出正确的背肌发力点,有许多的人都会使用到肱二头肌发力,造成背部肌力没用到却让肱二头肌先无力。 另外,引体向上这个动作对于刚开始的初学者来说,也没办法立刻上手。煮要的原因除了无法正确找到发力点之外,还有就是背部肌力与核心肌力不足,因此,无法正确的训练到背肌。
2着重于侧边
背肌要练得漂亮需要着重于厚度与宽度,然而,单纯引体向上煮要是练背阔肌(宽度),再加上单纯的引体向上训练只有上下的垂直拉力,进而缺乏了横向左右的拉力。因此,有些人就会建议使用徒手或是器械式训练,来增加背肌的各种角度训练,让体态能更加完美。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EMILY(@emily_hpf)分享的贴文 于 PST 2020 年 2月 月 7 日 下午 12:02 张贴
训练动作越多越好?
网路上有许多的练习动作,让很多的新手们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动作,因此,有许多的人就开始东拼西凑,完成一份超大量的训练菜单。其实,训练动作在精不在多,你可以试着去看看许多健身老手或是健美选手,它们的菜单就是那几个动作在练,只有在一段时间之后调整自己的训练角度获式训练节奏频率而已。
因此,你必需要先知道自己的目标为何?如果你不是为了要去参加比赛或是追求很大的视觉度的人,其实,引体向上可能就已经足够你的背肌发展,而且,有很多的人都低估了引体向上的效果,这个动作对于一些喜爱追求有趣健身动作的人来说,引体向上就是一个不二选的动作。你可以先从基本的标准引体向上开始练起,等有一定水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变花招式,例如前水平、拉弓式引体向上或是打字机引体向上等变化动作。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上西隆史 TakashiJ - ᴀɪʀғᴏᴏᴛᴡᴏʀᴋs(@takashi_jonishi)分享的贴文 于 PDT 2020 年 3月 月 28 日 上午 7:05 张贴
维持 的三个重点
引体向上会不会练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习惯这样的强度让肌肉失去 与成长?毕竟,引体向上是一种自重型的徒手训练,因此,我们的体重无法像机械训练一样可以随时增减重量与强度,并且时间久了之后,身体出现适应性训练的效果就会下降,那该如何继续维持肌肉的 度?以下这三种建议你可以参考。
1进阶训练
这个字眼非常好理解吧!就是当你正常的引体向上已经可以做标准之后,就可以改用宽握距引体向上来训练,接着还可以练单手引体向上等等,也可以在进阶到前水平引体等动作,引体向上只要改变一些距离或动作,就可以重新 肌肉的发展。
2尝试负重
引体向上主要是运用我们自身的体重来进行训练,没有办法如同机械器材一般的随时增加重量,因此,你可以采用背包放置书本或沙袋背心来增加自身的重量,这样的方式对于爆发力与训练次数都有绝对的好处。
3控制速度
控制上下的速度是最容易的方式,例如你原本引体向上是拉一秒停一秒再下降一秒,那下次训练时你可以采用拉一秒停两秒下降一秒或是拉一秒停两秒下降两秒,这样的训练步调来控制速度,同时也可以增加肌肉的 度,这也就是人家常说的离心与向心训练。
结论
首先,要再次说明这篇不是强调引体向上就一定优于其他的训练动作,而只是要说明引体向上可以符合一般大众对于健身的需求,而这个动作也是不需要太多的器材,只要去公园或是学校操场就可进行的背肌训练动作,或是在家里拿着桌子也可以进行训练,再加上正确的引体向上动作能练出不错的背部肌肉,因此,非常的建议大家可以进行这项动作的练习。
通过长期的健美训练实践,觉得有些人们熟知的训练理念并不具备普遍指导意义,若不加区别地一味照搬,则可能妨碍体格的发展,或引起不必要的运动损伤。这里依次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也许你可从中收益
1 一般对训练动作的要求都强调要准确到位。在采用孤立重量(即传统的10-12次/组)时,因为能完全掌控重量,故动作应要求幅度充分,收缩伸展到位,这很正确。但在做极限重量(1-3次/组),尤其是超负荷极限组时,应将动作安全、确保目标肌不受伤放在首位,其他则是次要的。动作幅度亦不应有过分要求,否则会使韧带、肌腱无谓受伤。待负重能力提高后,再将这一重量的动作规格逐步提高,直至做到标准、到位。
2 下背部一直是训练中的难点,多数都建议用硬拉来发展。硬拉确是发达下背部的方法之一,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是下背部缺乏拉伸幅度。硬拉时要求肩部后展,目的是为了起拉伸背肌的作用。但因动作局限,拉伸幅度很有限,所以硬拉的主要作用还是在增加背部肌肉(包括下背)的厚度上。为了使下背部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向两侧生长),必须加大下背肌的拉伸幅度。
通过训练检验,有这样几个动作对增加下背部的宽度和厚度有较明显的作用。
①单臂哑铃划船。要点是哑铃与身体纵轴垂直而不是通常的平行。背部保持自然状态,腰部随动作自然转动,这样才能保证大的运动幅度,既能放得远,又能拉得高。与身体纵轴垂直的握法(正握)对背部的拉伸感比侧握(常规握法)更明显。
②T型杠划船。超级背阔肌从上背至下背都有一个弧度。直线三角形背阔肌无论是力度还是实际面积都不尽人意。
宽握类划船对发展背阔肌的两侧有很大作用,但对背沟附近肌群及背部弧线的塑造不如窄握。窄握T杠划船则是使背部圆实的强力动作,其拉伸作用之强连坐姿滑轮窄拉也难以相比。通过对动作技术细节的调整,对下背也有极好的训练效果。
方法是:如果做窄握划船的极限负重是100公斤(1-3次/组),那就将负重调至最大强度的80%左右(80公斤上下),下放时尽可能伸展背阔肌,仿佛要将重量放至极低位置;上拉时采用暗示技术,用躯干迎接T杠。这样可保持整个上半身的前倾角度,避免出现在使用极限重量时站得较直,有较大的后仰借力情况。同时使把手位于腹部近腰处,以确保下背部的训练效果。
由于有意识地迎接T杠,躯干会有一个不自觉的"下沉"动作,这可使下背沟加深,形成"翻起"的效果。视觉上整个背肌的轮廓会更加分明,更具力度,比赛时更具竞争力。
③史密斯架卧推。要点是横杠位于胸线以下近腰部位置(以不妨碍动作起落为准),注意力集中在下背沟处。下落时刻意收缩下背部,使之像活塞般压缩,然后推起,重量不要过大,以6-8次为宜。这个动作对增大整个下背部面积,尤其是腰长者很有益处。
④窄握坐姿拉力器划船。要始终以背部肌肉对抗负荷,保持一种拉伸感。拉近时把手应位于腹部而不是胸前,还原时肩部前送放远。每组8次左右,保证动作幅度到位。此动作对整个背形的弧度及下背肌的生长都有较好效果。
3一般的10-12次/组是大众健身的要求,此范围既能使肌肉有一定的发达度,又能避免受伤。但对健美Fans或有志于参赛者来说,这远远不够。
初练者只要经过6个月左右的系统训练,就应逐步加进低次数组,保证一个动作的基本组(一般是5组)内必须有1组(一般是中间的第3或第4组)做8-10次或6-8次的较低次数,一年后可降至4-6次/组。随着体格的进一步发展, 1-3次/组的极限组和有保护的超负荷组也应在考虑之列。这是体格开拓者不可避免的必经之路。
4 比较特殊的部位--肱二头肌。关于肱二头肌的训练,可谓千奇百怪,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小肌群,训练的总组数应在9组以内,否则容易疲劳过度,如多里安·耶茨和纳赛尔·桑贝蒂。有人认为它是一个中等大小的肌群,16组最理想,以克雷格·泰特斯为代表。"超人"李·普锐斯特认为做20组也只是在挠痒痒,只有做足30-35组才能彻底震撼这块具有标志性的肌肉。最不可思议的是有着65厘米臂围的曼弗雷德·胡伯勒,他在《十分钟练就粗胳膊》中宣称,只需严肃认真地竭力做上6组弯举,即可"搞定"肱二头肌。那么,到底该听谁的呢?
训练实践表明,每个人的肱二头肌对训练的反应各不相同,差别很大。你认为不够的组数,别人也许已训练过度,反之亦然。所以,最终是要通过训练的信息反馈来决定各自的训练组数。如果16-20组不行,即应适当减少动作和组数,做10-12组或降至10组以内。但要保证一个动作用杠铃做,一个动作用哑铃做。如果你的训练反应与李·普锐斯特相似,那么超高组数就应是你的选择。正因为肱二头肌不像胸背等大肌群有个相对通行的组次标准,所以每个训练者应在不断尝试中找到适合个人特点的理想训练组数,惟此才能使肱二头肌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5 令人费解的部位--斜方肌。与肱二头肌相似,它也是一块较为特殊的肌肉,有些直接刺激它的动作效果反不如一些间接动作好,如深蹲、硬拉、拉力器下压和杠铃高翻等,这确实有点让人费解。
肱二头肌的训练反应不同,是因为每个人肱二头肌的红肌纤维与白肌纤维的比例不相同,且由于在上身训练中胳膊都直接或间接参与用力,故对疲劳的耐受度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训练组数的极大差异。
斜方肌的构造特点是:被周围的肌肉包围,做动作时很难相对孤立地对抗负重,颈部、上背肌及三角肌都会参与用力,大负重时三角更是"热心参与者",从而使训练效果减弱。所以直接针对斜方肌的训练重量应适中,并要将意念集中在目标肌上。另外,深蹲、硬拉和下压动作可采用4-6次/组的低次数组(在充分热身后)。推荐的斜方肌训练动作是杠铃身后耸肩,每组12次左右,效果较明显。
如果不是为参赛,则无需专门发展斜方肌,让其在训练中自然增长即可,这样肩部会显得更宽阔自然些。
6 怎样进行布道凳弯举?只有极少数人肱二头肌天生较长,一直达到肘弯部,具有得天独厚的长条型肌肉形态。这类肱二头肌大多训练反应良好,只需将训练的重点放在打造"尖峰"上即可。但大部分人没有这么幸运,侧视一般都有一个较明显的"缺口",所以布道凳弯举就成了训练的必修动作。
为了使肱二头肌的下端尽快发达起来,每次动作都要下放到底部,有意识地将胳膊伸直,注意力集中在肱二头肌的下端,以此发力起动,带动整个肱二头肌的收缩。
有种说法是布道凳弯举不可将胳膊伸得太直,否则有损肘关节。事实并非如此。训练中只要采取逐加重量的方法,就可使次数降至4-6次/组,不会对肘关节及肌腱造成伤害。只有肘关节伸直,才能刺激到肱二头肌下端,否则就失去了布道凳弯举的意义。当然,纠正错误动作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并不要求降至较低次数,让肘关节和肌腱有个适应阶段,逐步掌握正确发力方式并使动作定型。若无特殊目的,一般不提倡做极限组(1-3次/组)或超负荷。
不少训练者为了举起较大重量,将动作的准确性和训练目的置之脑后,胳膊弯曲得很厉害。这样长久练下去不会有什么好效果,对改善肱二头肌的外形也不会有什么帮助。
7 要不要专门练小臂?通常的说法是:在练上臂的过程中小臂已得到了足够的刺激,无需专门练小臂。
实际情况是,如果不进行专门练习,小臂与上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明显的缺陷。虽然小臂在弯举和划船、硬拉等动作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难和上臂达到和谐平衡,这是绝大多数训练者存在的切实问题。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必须专门进行小臂练习。由于小臂与小腿一样,耐受性很好,因此最好安排在弯举或背部练习后进行,这样效果会更好。但手腕关节相对较弱,故采用的重量不要过大,以每组12-25次为佳。
8 深蹲要不要蹲到底?深蹲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要不要蹲到底。
大量训练实践证明,蹲到底对腿部力量的增长和围度的增加更有效。原因是这样做大腿肌群能拉伸到极限长度,同时对腰骶部力量增大也更有帮助。另一个作用是对臀大肌的刺激也很大,臀肌围度也会随之增长。
对臀肌欠发达者来说,可以借此获得改善,使之与大腿肌群平衡发展。对臀大肌本来就较发达者来说,则应考虑改变一下动作方式(可选择平蹲),可在脚后跟垫一块高度适中的木块,使压力更多转移到股四头肌上。也可做一些颈前深蹲(横杠位于颈部锁骨处,双手交叉托护杠铃)。这样既可兼得下蹲到底的益处,又可减少其弊端。但这些变化最好采用自由深蹲,而不是在史密斯架上做。史密斯架的过度限制和前深蹲的取放不便,会对动作造成一定影响。
平蹲(大腿与地面平行)能使用更大的重量,故也是腿部训练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动作。将深蹲、平蹲及倒蹬等方式结合起来,你会在腿部发展上取得最大的收获。
以上8条训练建议供大家参考。只有切实面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放任、回避,才能使自己的体格进一步发展。
1、背肌功用就是保护后方的脊椎骨!
背肌能够平衡胸肌、保护脊椎不受伤,并协助人体维持姿势。以位置来看,背肌可分为上背(肩颈不适多半与上背相关)及下背肌群(腰酸的酸痛感几乎源自于下背)。
如果用肌肉的深浅度来区分,则能分成背浅肌(阔背肌、斜方肌、菱形肌等)及背深肌(主要为竖脊肌)。
2、背肌的训练也让你的穿着更好看!
常常会提到,我希望穿衣服更挺。没错,练胸部当然有帮助,但是其实背肌能够让你把衣服撑得更满,假如只单独训练胸部的话,穿衣服的效果就比较有限了。
“倒三角”这个词,也是在形容身型好,其实他的贡献也来自于背部,一个倒三角的形状能够让你穿衣服有宽窄凹凸的区别,就不会像一个水桶一样全身两侧呈现一个平行的样子。
这里会为大家提供几个练习背肌的计划:
要虎背不要熊腰,要狗公腰!先从虎背开始!健身房宽厚虎背训练计划,想要练出宽厚的背部,你必须按照这个流程走一遍!
NO1
槓铃躯体划船
注意:提起槓铃时,应感受到下背稳定、上背出力,不是单用双手将重量提起。
NO2
略宽于肩宽的握距,将身体拉至胸部接近杆的位置;在动作最上端稍作停留,缓慢下放身体至手臂伸直或接近伸直,全程感受背阔肌收缩,躯干下肢不能摇摆。
NO3
坐姿绳索划船
躯干略微后倾15-30度,肘部贴近躯干;每下动作都做到全程匀速,最后3-5个力竭时允许借点力;放回重量时一定要控制感受肌肉的拉伸感,最顶端停留收缩肌肉。
NO4
高位下拉(正手)
在自己舒服的情况下用较宽的握距,下拉杆至上胸位置;下拉时收缩背阔肌,稍作停留,缓慢放回重量,感受背阔肌拉伸,保持动作稳定不要大幅度摇晃身体借力
NO5
硬举(Deadlift)
注意:起身动作应将意识摆在下背及腿后肌群,不是靠手的力量将槓铃拉起。
NO6
直臂下压
手臂伸直,肘部略弯曲,在略高于肩的位置开始动作;肘部角度全程不变,不需要使用太重的重量;下拉至最下端略做停留收缩肌肉,无法做到停留的话需要减重。
6个动作
足够全面刺激你的背肌!
大部分腰痠背痛发生的原因(尤其是下背),多为肌肉拉伤、肌腱、韧带发炎所引起,通常只需适当休息或改善姿势后,就能减缓痠痛程度。
最后提醒大家,进行负重训练时,请依个人能力选择适合的重量,以免受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