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脾俞穴的定位 9 脾俞穴的取法 10 脾俞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脾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脾俞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脾俞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脾俞穴研究进展 161 对胃功能的影响 162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63 对血糖的影响 164 对肝功的影响 165 治疗胃痛 166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67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68 治疗糖尿病 169 治疗腹泻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脾俞 1 拼音
pí shù
2 英文参考Píshū BL20 [中国针灸学词典]
pí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2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2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脾俞 汉语拼音 Pishu 罗马拼音 Pishu 美国英译名 Spleen Locu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V20 富耶氏 V20 德国 B20 英国 B20 美国 BI20
脾俞为经穴名[1](Píshù[2]BL20)。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脾俞是脾的背俞穴[1]。脾即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脾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脾俞[1]。脾俞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呕吐,噎膈,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带下,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腹胀,水肿,背痛,纳呆,食不化,现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疗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肝脾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肠炎,神经衰弱,自细胞减少症,子宫下垂,荨麻疹,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肾下垂,月经不调,肾炎,小儿夜盲等。
4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脾俞在十一焦(椎)之间。
5 穴名解脾即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脾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脾俞[1]。
脾,是人体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场所和最大的淋巴器官,五脏之一。《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载:“脾、胃…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内通脾脏,并合精气,助胃化食。此穴为脾在背之俞穴,内应脾脏,是脾气转输、输注之所,治脾要穴,故名之。[3]
6 特异性脾之背俞穴。
7 所属部位背部[4]
8 脾俞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脾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脾俞穴的取法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俯卧位,第11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3个椎体,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脾俞穴[7]。
10 脾俞穴穴位解剖脾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皮肤由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穴位对第十一肋间隙的结构。胸膜为一层薄而迤明的浆膜,富有神经末梢,被覆胸内筋膜的内面和肺的表面,两层相互移行形成胸膜腔。腔有少量液体,呈负压。壁胸膜的下界,在背部肩胛线上投影于第十二肋上,由该点向内作一水平线达第十二胸椎棘突;向外,在腋中线投影于第十肋骨;向前内,锁骨中线上投影在第八肋,以上各点联于第六胸肋关节既为胸膜壁下界在体表的投影。肋胸膜和膈胸膜移行处的胸膜腔为该腔的最低位,称肋膈窦。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1]。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第11和第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部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
11 脾俞穴的功效与作用脾俞穴有健脾化湿等作用[1]。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统血,主四肢肌肉,故本穴为治疗脾胃病、妇科病、血病及四肢无力等疾病的重要腧穴[9]。
脾俞穴具有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的功效[9]。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旁,与脾脏内外相应,是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之处,脾与胃相表里,故可治疗脾胃病[9]。
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于背部,脾俞穴又位于背部,故可治疗背痛[9]。
脾俞穴与脾相应,可健脾利湿、益气统血,治胀满、吐逆、痃癖、积聚、疟、黄疸、食不化、羸瘦、泻痢等症。凡关于脾者,以脾俞穴治之。[3]
脾俞穴兼取膀胱俞治脾虚,食不消。因脾阳虚则不健运,不健运则阳虚,阳愈虚,则水不化气,而多湿,故食不消。两穴并用,有助于渗湿也。譬如用药,君白术,须佐以茯苓也。[3]
内脏下垂患者,脾俞处常可出现明显的压痛或凹陷[1]。胃病患者在此穴可出现皮下组织松弛、凹陷或结节性阳性反应物,是胃病等常用的诊断穴[1]。
12 脾俞穴主治病证脾俞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呕吐,噎膈,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带下,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腹胀,水肿,背痛,纳呆,食不化,现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疗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肝脾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肠炎,神经衰弱,自细胞减少症,子宫下垂,荨麻疹,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肾下垂,月经不调,肾炎,小儿夜盲等。
脾俞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呕吐、噎膈、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等[1]。
脾俞穴主治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便血,带下;以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等[5]。
脾俞穴主治腹胀、泄泻、呕吐、胃痛、消化不良、水肿、背痛、黄疸[8]。
脾俞穴主治呕吐,纳呆,食不化,腹胀,泄泻,痢疾;黄疸;背痛;水肿[6]。
现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肝脾大、贫血、慢性出血性疾病、肝炎、肠炎、神经衰弱、自细胞减少症、子宫下垂、荨麻疹、糖尿病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肝炎;
2 其它: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肾炎,小儿夜盲,荨麻疹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斜刺03~05寸[5]。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腰部放散[6]。
直刺05~1寸[8]。
注意:脾俞穴不可深刺,以防气胸[6]。
132 灸法可灸[1][8][6]。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脾俞穴的配伍脾俞配章门,为俞募配穴法,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胀。
脾俞配膈俞、大椎,有扶脾统血,清热止血的作用,主治吐血,便血。
脾俞配足三里、三阴交,有清热利湿,健脾养肝的作用,主治黄疸,肝炎。
脾俞配大肠俞、胃俞,治急慢性肠胃炎[6]。
脾俞配胃俞、中脘、内关、公孙,治腹痛、泄泻[6]。
脾俞配关元、归来、三阴交、隐白,治崩漏[6]。
特效 :当吃饭没胃口时,不妨按按脾俞穴,很快就会感觉有点饿了[7]。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腹中气胀,引脊痛,食饮多身羸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大肠转气、按之如覆杯,热引胃痛,脾气寒,四肢急,烦不嗜食,脾俞主之。黄瘅善欠,胁下满欲吐,脾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虚劳,尿血,白浊,灸脾俞百壮。泄痢食不消,不作肌肤,灸脾俞,随年壮。
《针灸大成》:黄疸,善欠,不嗜食。
《医宗金鉴》:小儿慢脾风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两旁相距各一寸五分……腹胀引胸背痛,食饮倍多,身渐羸瘦,黄疸善欠,胁下满,泄利体重,四肢不收,痃癖积聚,腹痛不嗜食,痰疟寒热。
《类经图翼》:此穴主泻五脏之热。
16 脾俞穴研究进展 161 对胃功能的影响针刺脾俞对胃功能的调整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比针刺足三里等远端腧穴对胃的调整作用明显,提示脾俞对胃功能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对胃分泌功能也有影响,可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总酸度和游离酸度趋于正常化,同时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实验发现电针脾俞对胃肠推进运动具有双向调整作用。临床上电针脾俞既能治疗腹泻,又可治疗便秘,即与此种机制有关。[6]
162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针刺脾俞可增加血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针刺后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3含量测定比较,发现治疗后IgA明显升高,C3含量降低,IgM、IgA、IgD则增减不明显。从而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症状好转。[6]
163 对血糖的影响针刺脾俞、膈俞、足三里,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下降,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作用明显。对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也有一定的影响,血沉、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有明显改变。[6]
164 对肝功的影响针刺狗的“脾俞”,可使血中胆固醇下降,对高胆固醇者,其下降较明显,对正常机体影响不明显[6]。
165 治疗胃痛一患者因食生冷饮食,胃脘部剧烈疼痛,肌内注射6542疼痛不减,即针双侧脾俞、胃俞,针感向上腹部放射,留针30 min,出针后在胃脘部加拔火罐10 min,疼痛消失,恢复如常[6]。
166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取脾俞、胃俞、中脘等穴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0例,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交替使用。结果:治愈14例,显效11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92%[6]。
取脾俞等埋线治疗胃炎和溃疡病166例,有很好疗效。取脾俞、胃俞,埋线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45例,有很好疗效。
167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针刺脾俞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7例,主穴取脾俞,配穴取足三里、三阴交,常规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经治2个疗程[6]。痊愈50例,占467%;好转31例,占29%;无效26例,占243%。总有效率为757%[6]。
针刺脾俞等,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7例,有一定疗效。
168 治疗糖尿病针灸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疗糖尿病30例,常规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d,继续下一疗程治疗,经治4个疗程后,观察血糖、尿糖的变化情况。基本痊愈12例,占40%;显效10例,占33%;好转5例,占17%;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6]
针刺脾俞等,治疗24例,有一定疗效。
169 治疗腹泻你好
练习引体向上,找不到背阔肌发力的感觉,靠手臂的力量,勉强拉上几小个,然后,手臂就酸疼无比,掉下杠来。这在新手中是常见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背阔肌力量薄弱,以及没掌握动作要领所导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分两步去练习。
一,找背阔肌发力的感觉
①向上拉时,双肩向后舒展,就是用力向后撇双肩的感觉,这时,身体会本能地挺胸,肩胛骨会逐渐内收。
重点是肩胛骨逐渐内收过程。
②随着手臂弯曲,头部尽量后仰,身体呈弧形,头部离杠越远,后仰角度越大,背阔肌发力感觉越强烈。
重点是头部后仰。
③当下巴过杠时,挺胸,尽量用胸口触碰杠。
重点是挺胸。
④在杠上停留一秒,让肩胛骨收紧到最大值。然后,控制下落速度,这样做,背阔肌发力很充分,最大化。
重点是顶峰收紧。
⑤意念始终在肩胛骨的收紧与舒展过程中,也就是背阔肌发力的过程中。
重点是意念集中在背阔肌上。
⑥勤练,有空就练习,不仅能增加背阔肌的力量,还能有效找到背阔肌发力的感觉。
重点就是勤练。
二,至于手臂酸疼,也分两种可能性。就是小臂酸疼以及大臂酸疼。
①小臂酸疼,多练习垂吊,戓者是摆浪引体,增强手指握力和小臂力量。
②大臂酸疼,要多练习反手引体向上,弥补大臂力量。
平时再练习,哑铃弯举,哑铃俯身飞鸟等辅助动作,锻炼肱二头肌以及三角肌,这都可以增加手臂的力量。
练习引体向上,不管正手,反手,戓者是其它握姿。背阔肌是第一动力源,也是最主要的拉力,其次,才是手臂力量。
背阔肌强大,发力充分。手臂粗壮有力,身体协调有序,再练习引体向上,就不会手臂先酸疼了。
本人长期从事 体育 健身工作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引体向上是练背之王,但很多人却找不到背部感觉。训练中因手臂先酸痛而停止,这是由于动作要点没有掌握的导致的。
引体向上是经典的训练动作,它主要的刺激肌群是肱二头肌为主的手臂屈肌肌群和背阔肌为主的背部肌群,这其中以背部肌群最为重要。很多人训练引体向上,就是来用它锻炼背部来达到倒三角身材的。
但是很多朋友在训练过程当中却因为手臂酸痛而停止训练,结果背部没有达到良好的刺激。久而久之,引体向上次数也上不去,背部也没有得到提升。
在训练引体向上时,一定要注意沉肩姿态。并且在发力时一定要注意收缩肩胛骨,这样会对背阔肌的发力最有帮助。如果觉得难受看不懂的话,就注意在训练时沉肩挺胸即可,想象把自己的肘去碰屁股一样。
这样去训练就能够更好的找到背阔肌发力的感觉,对背部的提升就会更加有效。
第一部分 引体向上锻炼哪些肌肉
引体向上锻炼哪些肌肉呢?我分两个版本进行描述,大家选择简单版本即可,如果有兴趣深究,可以把详细版本也看了:
1简单版:引体向上以肘关节和肩关节作为主要活动关节,主要发力肌群包括以肱二头肌为主的手臂屈肌肌群(完成屈肘)和以背阔肌为主的背部肌群(完成肩内收、后伸)。
2详细版:当我们做引体向上时,主要涉及以下几类运动:
(1)肩内收:背阔肌、大圆肌、肩袖肌群(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胸大肌;
(2)肩后伸:背阔肌、大圆肌、肩袖肌群(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长头);
(3)屈肘: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4)肩胛骨后缩:斜方肌、菱形肌;
(5)握杠:前臂肌群。
第二部分 引体向上分类
引体向上的种类很多,当我们采用不同的握距、握法、身体姿势和运动轨迹时,动作的难易程度、安全性以及我们能重点锻炼到的肌肉是有所差异的。因此,我简单做了以下分类:
(1)不同握距:窄握距、正常握距、宽握距
在肌肉发力上,窄握距会利用更多的手臂力量;而宽握距会限制手臂发力,同时能更充分地刺激背部肌肉,对背部的锻炼效果相对更好。但是对新手而言,正确有效地募集背部肌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他们通常更多地用手臂来完成动作,所以应该优先选择相对较窄的握距,后面可以慢慢过渡到宽握距。
(2)不同握法A:正握、反握、对握
在肌肉发力上,反握时,肱二头肌发力最多;对握时,手臂发力最强,但是由于前臂旋前的姿势导致肱二头肌发力不充分,更多的手臂力量由肱桡肌和肱肌提供;正握时,手臂发力最弱,此时前臂进一步旋前的姿势导致肱二头肌发力严重受限,主要由肱桡肌发力。
关于握法的选择,女性和力量基础较弱者可以先从反握窄握距引体向上开始,后面可以慢慢过渡到宽距正握引体向上。提醒一下,对肌肉特别恐惧的女生,不要做太多反握引体,你懂的。。
最后补充一点:对大部分力量基础不好的人而言,可能会更倾向于做反握引体向上,因为能发出更大的力。但是反握是有风险的,反握的受伤风险比其他方式更大,尤其是在引体向上最低点手臂伸直的时候。如果使用直杆,这种情况会更明显。另外,如果有条件,建议用弯杆代替直杆做反握引体向上,可以大大减轻手腕压力。
(3)不同握法B:全握、开握
与全握相比,开握对手腕比较友好,但是没有全握抓杆抓得牢。
(4)不同运动轨迹:颈前、颈后
宽手正握时,我们可以选择做颈前引体或颈后引体。但是颈后引体更难,颈后引体对大体积的背阔肌锻炼程度较小,但更能调动小体积的斜方肌中下部,所以做颈后引体的力量更弱。此外,颈后引体对肩关节不太友好,容易受伤。如果力量基础不好,不建议练习。
(5)不同脊柱姿势
我们做引体向上时,脊柱有两种形态:上身保持正直或挺胸上身微向后仰!前一种属于下拉动作,我们的身体越笔直,对背阔肌和大圆肌刺激越大;后一种相当于一个下拉动作加一个划船动作,我们的上身越后仰,越能更多地募集斜方肌(中下部)和菱形肌参与发力。
(6)其他引体向上
上面所列引体向上,属于最基本的引体向上,还有一些引体向上没有纳入分类,比如单臂引体、偏重引体、打字机引体、击掌引体,再比如crossfit常出现的kipping pull up、蝶式引体,以及引体向上的一些高级变式如双力臂、前水平引体等等。在这里,就不做分类了。
第三部分 引体向上小技巧
(1)肩胛骨下沉
很多人做引体向上找不到背部发力的感觉,这里推荐一个小技巧——在上拉前先做一个肩胛骨下沉的动作,再完成上拉。通过这个预拉动作,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提前募集背部肌群,以便它们能更有效率地参与到我们接下来的动作中去。
(2)引体向上最好的替代动作——高位下拉
如果你不做或做不了引体向上,或者做引体向上始终找不到发力感觉,那么高位下拉是最好的替代动作。这两个动作的动作模式非常相似,但是高位下拉可以很方便地调节动作负荷和动作轨迹,你可以从低配重开始慢慢寻找背部发力的感觉。此外,很重要的一点,你从高位下拉这个动作获得的发力感以及背部和手臂力量可以正向迁移至引体向上。
(3)降阶训练——弹力带引体向上
如果你做不了引体向上,除了高位下拉,另外推荐一个降阶训练方法——利用弹力带做引体向上。如果你能轻松完成3组,每组10次,那么你就可以换一根更轻的弹力带。随着你使用的弹力带越来细,你便越来越接近标准引体向上。
(4)辅助训练——离心引体向上
如果你已经练习了很久的引体向上,一直没有什么突破,可以试一试离心引体向上:通过借力的方式完成最难的上拉过程(向心收缩),然后以不借力的方式有控制地完成下放过程(离心收缩)。
既然提到了离心训练,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那么在这里就多两句,简单介绍一下离心训练及其好处:
离心训练是指肌肉被拉长的抗阻训练。研究表明,同一肌群的最大离心收缩力量是向心收缩的14-2倍,平均在15倍左右,也就是说在肌肉离心收缩时可以承担更大的负荷。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我们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引体向上的上拉过程(向心收缩),但是却可以有控制地完成下放过程(离心收缩)。离心训练的好处有很多,下面简单列举几点:①有效改善力量训练中出现的力量增长停滞现象;②提高肌肉抗牵拉能力,大大降低肌肉损伤发生;③速度较慢的离心力量训练更有利于肌肉体积的增长,速度较快的离心性力量训练更有利于提高肌肉爆发力。
(5)其他辅助训练
在第一部分我讲过了,完成引体向上的主要发力肌群包括以肱二头肌为主的手臂屈肌肌群和以背阔肌为主的背部肌群。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的背阔肌训练(如杠铃划船、哑铃划船、反向划船等)和肱二头肌训练(如二头弯举),提升其力量和耐力,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完成引体向上。当然,与引体向上相关的其他肌群(大圆肌、肩袖肌群、肱三头肌长头、三角肌后束等)也应该在平时的锻炼中涉及到,以避免力量短板的出现,同时也有助于预防运动伤害。
第四部分 注意事项
这部分很重要,不管是新手或是老手,都建议看看。之前,我断断续续练了很多年的引体向上,从没有受伤,所以我一直觉得只要动作标准、能控制发力,引体向上就是一个很安全的动作。但是后来我开始做负重引体,在几个月内背部肌肉和肘关节伤了几次,我这才开始反思。确实,并没有绝对安全的动作,而且很多你不曾留意或者不知道的细节都会导致伤害。
虽然没有人能绝对避免伤害,但是如果我们能在训练前了解受伤风险和预防手段,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这也是我增加这部分内容最主要的原因(第四部分原本不在写作计划范围之内)。
这部分完全参照《德拉威尔引体向上训练全书》44-54页内容。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讲了如何避免引体向上导致的病症:
1 完整幅度引体向上导致的危险
引体向上的幅度越大越容易导致伤病,尤其是在动作的最低地和最高点。此外,动作的爆发性越强,风险越高。
■引体向上的典型病症包括:
①在引体向上过程中,如果在低位或负重训练时控制不好动作,肱二头的远端肌腱有可能受伤甚至断裂。
②如果快速下降时控制不好,或者固定杠或器材负重训练时,冈下肌肌腱和肩关节腔有可能被牵拉,并导致其半脱位,因此产生的疼痛会影响稳定性。
③下降时控制不好或手臂过度伸直时容易导致桡骨一肱骨半脱位,肘韧带可能过度牵拉,肘关节可能受伤,导致关节不稳定。
④在重复进行引体向上时,或者对某些喙肩弓下方空间狭窄的人而言,冈上肌肌腱可能受到摩擦和损伤。
(1)引体向上低位引起的损伤
在引体向上的起始位置,手臂处于伸直状态,我们的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处于特别不稳定的位置。即便如此,每次引体向上结束时,我们还是倾向于快速下落,积攒足够的弹跳力量,这会让接下来的引体向上更容易一些。这种技巧虽然有效,但如果滥用,可能导致些非常典型的损伤。尤其注意,体重(或负重)越大,风险越高。具体损伤包括:
1)肩部半脱位:在起始位置时,手臂伸直,肩关节腔被拉伸。突然跳起时,由此产生的压力会导致孟肱关节(肩部)韧带松开。一旦这些韧带半脱位,肩关节会变得不稳定,动作稍有错误,它就可能脱臼。
2) 冈下肌撕裂:当手臂伸直时,冈下肌也会被拉伸。在跳起时,这块支撑肩膀的肌肉可能
被撕裂。作为预防,可以在引体向上之前做几组肩外旋的动作,起到热身和增强冈下肌的作用。
3)悬挂综合征:跳起动作越剧烈,冈上肌被拉伸得就越严重。这种严重的拉伸会导致肌肉接触到肩峰。这种摩擦如果反复出现,最终会导致冈上肌擦伤和耗损。久而久之,这会导致发炎和肌腱炎。小幅度的水平抬升对三角肌和冈上肌起到热身效果。
4)肱三头肌长头撕裂:引体向上中的弹跳也会对肱三头肌在肩胛骨上的附着点的弹性产生影响。这个肌腱不断受到拉伸之后可能会部分断裂。为了把这个问题减少到最小程度,必须在每次锻炼前做几个针对肱三头肌的拉伸练习。
5)肱二头肌撕裂:
A肱二头肌下部撕裂(远端肌腱):做反握引体向上时,如果手臂伸直,肱二头肌远端肌腱将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位置,导致肌腱炎甚至撕裂的风险都很高。但是,如果是正握或者对握,肱二头肌的下部会得到较好的保护。如果做反握引体时,肱二头肌下部有疼痛感,可尝试正握或对握。
B肱二头肌短头撕裂: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引体向上,在弹跳时,肱二头肌短头的上部都会被拉伸。虽然断裂这种情况不太常见,但还是会出现一些疼痛感。在这种情况下,试着改变一下手的位置和两手间距,找到一个让你感觉不太疼的位置。所以,在开始引体向上锻炼之前需要对肱二头肌进行热身,至少要做些轻微的拉伸练习。
6)手腕屈肌肌腱炎:弹跳的效应会一直蔓延到前臂,更准确地说是手腕屈肌方向。创伤会产生在肱骨内上踝(屈肌在桡骨上的附着点)附近。这个附着点部位的炎症会蔓延到所有手腕屈肌,哪怕某些手腕屈肌在引体向上中只起次要作用。疼痛感会扩散开来,因为许多肌肉都附着在这个部位。没有肘关节内部的默默奉献,我们什么都抓不住,更别提做引体向上了。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创伤,必须要做一些轻度拉伸练习,为前臂和手腕热身。
7)肋骨错位:这个问题可能会发生在负重训练过程中,但比较罕见。重物会向地面拉伸腰方肌。因此,腰方肌会直接向下拉伸第十二根肋骨,第十根肋骨和第十一根肋骨会间接受到拉伸。处于压力状态下的胸大肌会把肋骨向上拉。在这多重压力之下,肋骨可能会半脱位。虽然这种错位比较微小,但疼痛感非常明显,因为附近有许多源自脊椎的神经。
(2)引体向上高位引起的损伤
做引体向上时,将身体拉到高位也有风险,主要包括:
1)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做宽距引体向上时,身体抬升得越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就会愈加紧贴在腱沟处。这种重复摩擦会损害肌腱。我们会感觉肩膀前部疼痛,但其实受到刺激的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2)肘关节疼痛:无论引体向上采用何种握距,身体抬升得越高,肱三头肌下部的拉伸度就越大。未经热身的肘关节无法承受这种拉伸。然而,这种创伤不一定会立刻导致疼痛,它有可能过段时间才会表现出来。正因为此,人们不会立刻意识到自己在做引体向上时伤到了肘关节。这就更加突出了在进行引体向上训练之前拉伸肱三头肌的必要性。
挺胸。
保持挺胸,两肩外展,肩胛骨内收,用胸去触杠或包持用胸触杠的姿势。从手臂弯曲前就开始。
正握(手心向前)比肩稍宽,训练背阔肌偏上的位置;反握(手心面向自己)与肩同宽或稍窄,训练背阔肌下面。
注意顶峰收缩和离心训练。在胸触杠的位置或你的最高点停留一下,如果可能用力收缩一下肩胛骨。感觉一下挺胸收肩胛骨的感觉。然后有意识的控制的下放。虽然这样会让你做的数量减少,可效果好。
个人愚见,欢迎交流,不喜勿喷。
引体向上是健身的主要动作之一,主要练的是背阔肌,所以,希望在做引体向上时让背阔肌更有感觉,很正常!但引体向上之所以是健身的黄金动作之一,主要还是因为这是个复合动作,并不单纯锻炼背阔肌,对前臂肌肉(握力),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都有一定的锻炼作用,所以,如果做引体向上时,感觉手臂先酸,说明你的手臂力量较弱,坚持做,增强手臂力量也是必要的!
另外,在做引体向上时注意收紧肩胛骨试一试吧!也许对你能有些帮助!
要想给人强壮魁梧的感觉,就必须拥有发达的大肌群。
大肌群才有大块头。才能展现出强壮的身体于魁梧的身材。
具体来说,以下几组大肌群部位肌肉发达,就可以展现出强壮魁梧的感觉。
1,背部肌群。
我们说一个人强壮,常说“肩宽背厚”这句话。
从背部看,发达到背部肌肉可以展现出魁梧的感觉,让人觉得这个人非常强壮。
2,胸大肌。
胸部肌肉发达,给人的感觉是充满了力量的感觉。
因此,发达的胸大肌是让人觉得强壮魁梧的重要因素之一。
3,肩部三角肌。
俗话说的“肩宽背厚”中宽宽的肩膀,就是发达的三角肌支撑起来的。
因此,发达的肩部肌肉会给人强壮魁梧到感觉。
4,腹肌。
大腹便便,肯定不会让人觉得强壮魁梧。
发达的腹肌,充满力量感,也能塑造完美体型,让人感觉更加强壮魁梧。
5,腿部肌肉。
细胳膊细腿,肯定既不强壮又不魁梧。
健壮的腿部肌肉,可以让人显得非常强壮,也能让人显得更加魁梧。
以上几部分肌肉的发达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体型如何,也是展现这个人身材是否健壮,是否魁梧的根本因素。
而且只有这些部位的肌肉群都非常发达,才能真正给人以强壮和魁梧的感觉。
如果只是某一部分肌肉发达,而其他部位肌肉弱小,那就不会有强壮魁梧的感觉了,只能让人觉得身体羸弱了……
一、叫背阔肌。
1、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肌,呈直角三角形。
2、上内侧部被斜方肌遮盖,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髂嵴外侧唇后1/3。
3、背阔肌及其起止点:
(1)、位置:腰后和胸后外侧。
(2)、起点:借用腱膜起源于第七至第十二胸椎及所有腰椎棘突、骶正中脊、髂嵴后部和第十至第十二肋骨外侧。
(3)、终点:肱骨结节嵴。
(4)、支配神经:起源于脊神经臂丛的胸背神经。
二、训练方法:
1、起始位置:双手握紧水平杆(手掌向前),双脚离地,手臂独立。
2、行动过程:使用背阔肌收缩力将身体向上拉至水平杆接触或接近胸部,休息一秒钟后背阔肌完全收缩。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并放松。
3、缓慢下降至完全下垂,恢复。重复。
4、呼吸法:吸气,身体向上拉,下垂时呼气。
5、注意事项:
(1)、上拉时注意背阔肌。身体拉得越高越好,上拉时不要上拉。
(2)、身体摆动,脚不能碰到地面。杠铃可以钩在腰部以加重重量。
6、背阔肌坐姿悬吊术:
(1)、起始位置:坐在长凳上,握力间距大,直上,握力悬根。
(2)、行动过程:收缩背阔肌,尽可能向下拉吊带,直到它接触到颈部、肩部、背部或背部。还有前胸。然后慢慢放松背阔肌,让吊带收缩到手臂伸展的高度。
(3)、呼吸法:当棍子被拉下时吸气,当棍子松开时呼气。
7、注意事项:
(1)、重点控制背阔肌的收缩和松弛。
8、背阔肌屈身成排:
(1)、这个动作是背阔肌的基本运动之一,可以用杠铃和哑铃来完成。
(2)、使用杠铃时,当握力距离较宽,腹部受到触碰时,背阔肌下部握力距离较大。
(3)、很好的锻炼。当握力距离较窄时,直接向上拉以触碰胸部,背阔肌上部则相反。
9、行动过程:收缩背阔肌,拉起上臂,尽可能高地拉起杠铃,休息一秒钟。让杠铃慢慢下降到双臂完全伸直和下垂。
扩展资料:
1、背阔肌肌皮瓣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肌皮瓣之一。背阔肌肌皮瓣位置隐蔽,血供丰富,切除范围广,抗感染能力强,是理想的选择。有些背阔肌常被切除而不是全部切除。
2、用背阔肌皮瓣代替肌功能重建创面时,背阔肌的切断和胸背神经的切断,使保留的背阔肌失去了神经支配功能。
3、近年来,根据支配背阔肌的胸背神经的解剖特点,切断肌皮瓣时保留了对胸背神经的控制,保留了未切断的背阔肌的功能。供区费用降低,移植的背阔肌皮瓣仍有良好的血供。
4、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的发展,ct血管造影逐渐应用于游离皮瓣的显微外科修复。皮瓣提取的关键是解剖血管。然而,由于血管类型的多样性,一些肌皮穿支的解剖结构复杂、耗时。术前准确定位血管蒂和穿支尤为重要。
5、血管三维重建实现了手术模拟和术前设计。cta和三维重建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血管变异或畸形,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在于术前了解血管的走行和直径。从而达到合理设计皮瓣的目的。
6、三维软件可以分割和重建独立的骨骼、血管、皮肤和肌肉。重建图像可以单独显示,也可以组合显示,便于对各种结构的观测和测量。
-背阔肌
怎么科学的锻炼肌肉
怎么科学的锻炼肌肉,很多男士都会非常在意自己的体型,特别是热爱健身的男士们,更是追求健硕的肌肉身材,频频去健身房却没什么效果,下面就来看看该怎么科学的锻炼肌肉。
怎么科学的锻炼肌肉1脉搏(心跳率)与训练的关系
在初练健美时,运动时的脉搏应掌握在每分钟最高脉搏(最高脉搏=220减去年龄数)的60%-70%之间,锻炼2~3个月以后可使脉搏提高到70-85%之间。
健美锻炼时配的音乐节奏与心率也有一定关系,健康成人理想的脉动节律应为每分钟60次左右,每分钟在60拍左右的节奏(即中速)与人的正常生理节奏正好共振。
如果音乐取这种速度的节奏最使人保持心身平衡,血脉呼吸平稳,既不兴奋又无抑制,是调养生理的最佳节奏(瑜珈功音乐都取这种节奏),而选择慢于每分钟60拍左右的音乐节奏,就有抑制、迟缓人类生理节奏的作用(催眠就是这类节奏)。
反过来,如果选择每分钟快于60拍左右的音乐节奏的,就有兴奋性,能促进生理生化的效果,如Disco音乐节奏,每分钟120拍左右,这正是几乎比生理节奏快一倍的速度,能使机体的生物活性物质被激发,情感也随之兴奋起来。
总之,在健美锻炼时,我们要根据每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等不同情况,掌握好脉率,选择适宜的音乐节奏,这样,才能对机体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为什么要锻炼(锻炼的必要性)
1、增加抵抗力身体健康: 经常参加锻炼能使肌肉发生质的变化,使肌肉的肌糖元、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红(血红)蛋白等含量增加。能增加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使身体更为健康。
2、促进新陈代谢: 经常参加锻炼能使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有肋于身体的新陈代谢。
3、身体强劲有力: 经常参加锻炼能使肌纤维增粗,肌肉横断面和体积增大,使身体强劲有力。
4、肌肉紧实: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一般表现为肩部、腰腹部,臀部及下肢肌群的肌肉松驰,皮下脂肪增多,肌肉弹性降低等等。
所以,经常参加锻炼是很是必要的。
透过有效的健身锻炼,可以加强肌肉力量,增大肌肉面积,减去过厚的脂肪层,一般来说,只要坚持3-4 个月的练习就可以初见成效,如果有系统地坚持10个月左右的时间,肌肉面积就可以增加5-15厘米。
怎样预防肌肉僵硬,为何会肌肉僵硬
肌肉长时间、高强度地承受负荷,耗能多,氧债大,因而肌肉中便会堆积乳酸,使得肌肉的内环境发生变化,如血糖降低等,这时肌肉的工作能力就会下降。
这是一种暂时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机体保护性抑制的反应和“自卫信号”。主要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注意力分散等,这说明肌肉已经疲劳,如果不注意调整和休息,肌肉就容易产生僵硬现象。
肌肉僵硬的影响
一般力量较差或中断练习时间较长的人,突然进行大重量、高强度的练习,容易造成肌肉负荷量过大,供氧不足,大量代谢产物(乳酸,二氧化碳)堆积在肌肉里,会使肌肉产生僵硬现象,有时便会引起肌肉抽筋。
肌肉抽筋后,其收缩和伸展的幅度便会减小了,动作出现不协调(如果此时动作不熟练或用力过猛,肌肉还会拉伤,出现伤害事故)。
出现这种情况后,大脑皮层会出现保护性,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从而以加剧了肌肉的疲劳,如果僵硬的肌肉得不到放松和休息,其机能会越来越低,肌肉僵硬程度会越来越大。
那么要如何预防肌肉僵硬呢
1、安排适当运动量和练习的强度和密度: 应该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强度、密度、时间性和数量,安排好运动量和练习的强度和密度。
2、训练要多变化: 锻炼的肌肉群要全面,练习手段要多样,用力和不用力的肌肉要交替作功。
3、掌握肌肉放松的能力: 应掌握肌肉放松的能力,每组每次练习结束后,应用抖动,深呼吸、按摩、热水浴等来充分放松肌肉,使其尽快消除疲劳
不经常锻炼的人身上的肌肉会出现下坠,脂肪增多等,经常锻炼的人身材好身体各方面新陈代谢会加快,更加年轻,所以一定要加强坚持锻炼。以上介绍了几组锻炼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从而坚持锻炼下去收获好的身材。
怎么科学的锻炼肌肉2跑步
每天坚持跑2000-5000米长跑,能让身体心肺功能耐受性大大提高,同时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群,是快速练好健美肌肉的基础。
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一天分早中晚做3组,每组做25-50个,是最为快速练腿部肌肉及拉长全身肌肉线条的方法。
俯卧撑
俯卧撑适合有一定力量基础的朋友做,每次做要让身体尽量绷直,尤其是腿部和腰部不能弯曲,每天至少做1组,每组20-50个,是锻炼手臂肌肉和力量的好方式。
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是常见的练腹肌方式之一,不占用场地,也很适合在家开展,仰卧起坐建议一次做30个以上。
哑铃
想要锻炼肱二头肌的朋友可以试试哑铃,通过手臂对哑铃的提拉,强化局部肌肉的锻炼,每次至少做50个,才能有效强化肌肉的形状。
游泳
会游泳的朋友,不妨试试每天去室内游泳池游几圈,游泳比跑步练肌肉更有效快速,且肌肉线条会更为修长漂亮。
无论哪个练习,都必须大重量、低次数,唯此肌肉才能增长。做每个动作时,开始用一组12次的练习热身,然后再做6组,每组都要适当加些重量,但要减少次数,最后两组只能做一次。
每组都要竭尽全力,即做最后一个动作时要达到力竭(做不起来)。注意,每组增加的重量要合适,即完成最后一个动作时恰好感到力竭。再就是组与组之间的休息要充分。
肌肉锻炼的方法
1、硬拉: 硬拉需要极其强大的握力,如果没有握力,那么再强大的腿部力量,腰背部力量,在没有镁粉的帮助下,便无法拉起最大的力量。故硬拉是非常好的训练握力的方法之一。
但是因为硬拉的特点,即很难让腰背部在短时间内恢复,所以硬拉从综合方面考虑,不是好的训练握力,前臂肌群的方法。
2、哑铃农夫走/哑铃/杠铃耸肩: 农夫走或者耸肩都需要强大的握力,否则不仅无法完成耸肩,更无法完成农夫走。此外,因为耸肩或者农夫走都需要斜方肌的巨大贡献。
3、引体向上: 很多人反映引体向上做不了,归根结底往往都是因为握力的缘故。因为握力不是说你握住就是有握力,而是要靠前臂肌群的力量带动身体上升,所以握力对于引体向上便非常关键。
当然这并不是说决定人攀爬能力的背阔肌等背部肌肉群就不重要,而是相比之下引体向上在初始阶段对于握力的考验更大。
肌肉怎么锻炼的三种方法中,农夫走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无法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实际上,哑铃农夫走不仅可以锻炼强大的的握力,对斜方肌,前臂肌肉群都是非常好的锻炼方法。而且相比于其他锻炼方法,哑铃农夫走不需要长时间的休息,有效率更高。
一、运动中如何让你的肌肉放松
1通过准备活动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准备活动要重视柔韧性练习,通过对肌肉、关节的拉伸,逐步提高其灵活性。
2通过选择动作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多样化的动作既能提高训练兴趣,又能全面发展肌肉。
(1)远近结合。肌肉收缩牵引其所附着的骨骼运动,其中一骨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相对移动。固定点在近侧时叫近固定,如卧推时胸大肌就是近固定;固定点在远侧时叫远固定,如俯卧撑时胸大肌就是远固定。选择动作时,为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可以远近结合,如将引体向上与滑轮下拉一起练,卧推与俯卧撑一起练,等等。
(2)倔伸结合。主要是把拮抗肌群结合在一起练。这种方法能使大脑与肌肉的神经联系得到不断加强,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
3通过动作练习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肌肉方式的能力其实与在运动中的控制动作能力相关,所以训练中如过你学会了随心所以的控制动作那就对身体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1)明暗结合。“明”指形式上在做动作,“暗”指自我暗示,默念。练习中体会“肌肉挂在骨上”的感觉,深呼吸,调整精神状态,面部表情松弛或面带微笑等,使动作与想象相结合。
(2)快慢结合。缓慢地做动作,可有意识地感觉肌肉的紧张、松弛和用力等,并注意体会动作的细节及差异。比如,哑铃旋内弯举,旋与不旋就有很大的区别。
(3)动静结合。静力收缩与动力收缩相结合,向心收缩与离心收缩相结合。
(4)轻重结合。重量的变化能使练习者感到肌肉随着运动的变化,注意主体用力的意识,达到举轻若重、举重若轻之效果。
(5)长短结合。在讲究动作彻底性的同时,有意识地练练半程动作,让动作的幅度有所变化,全程动作和半程动作相结合。
(6)伸缩结合。组间间歇时,将所练的肌肉适度拉伸,使处于紧张而有所缩短的肌肉得到及时的松弛和恢复。
4通过整理活动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结束后,要认真做放松整理活动,特别是按摩,以促进肌肉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营养状况,消除疲劳,加速肌肉放松。有条件的可洗个温水澡,促进肌肉新陈代谢,使神经系统抑制过程更完善,有利于肌肉放松。
5通过造型动作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方法一:随意将某部分肌肉紧张收缩,使肢体某部位维持在一定位置,紧张5秒钟,然后使这部分肌肉完全放松,让该部肢体完全下落;或者肢体部位不变,有意识让某部位肌肉紧张5秒后完全放松;主动使各部肌肉轮流紧张放松,体会肌肉紧张放松的感觉。
方法二:由同伴用语言指示某部位肌肉紧张或放松,锻炼大脑皮层对肌肉主动随意放松的指挥能力。方法三:经常练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即使不准备参加比赛。因为造型是学会调控肌肉的最佳方法,而不仅是摆几个姿势。有时也不妨创造几个别出心裁的造型动作。
二、肌肉放松作用有哪些
1 增长肌肉力量,促进肌肉发展
肌肉力量来源于完成动作时各肌群收缩的合力,各肌群之间的协调性如何则是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对抗肌不能放松,主动肌的力量就会被对抗肌抵消一部分甚至全部。
从生理学方面分析,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进行的,当主动肌收缩用力时,对抗肌即处于放松状态;肌肉一次收缩结束后,在下次收缩前应有一个放松过程。若肌肉只是一味地紧张收缩,不能很好地放松舒张,则对肌肉的刺激就不易达到较深层次,也就不能有效发挥人体的运动潜能。
2减缓疲劳,避免运动损伤
在健身运动中,紧张收缩的肌肉会影响血液流动,压迫肌肉中的血管,而肌肉一旦放松会大大的改善血液循环,让血液流动边框,降低学乳酸含量,从而减缓疲劳和运动损伤。
3改善动作协调性
运动过程中的有关刺激会使人产生较重的心理负荷,必须让心理不断有放松调节的机会,才能更好地调控肌肉运动。对初学者来说,肌肉放松能提高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使动作经济,轻松自如,具有良好的节奏感,从而加快动作的学习过程。
三、如何保持健身热情
1。目标的力量是无穷的制定目标,这种目标可以是“穿上小一号的衣服”,或是“为公路赛跑做准备”。reebok训练师皮特拉-考伯说:“每年我都会去尝试学习一项新的运动或健身方法。
最近,我利用休假的8天时间,学会了风帆冲浪。学习新东西的感觉真好,这项运动使我的手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更强壮,不需要走进体育馆就可以健身!”
2。找个健身伴儿纽约某瑜伽研究所所长贝里尔·伯驰的经验是跟朋友一起健身。“我喜欢和朋友一起散步或一起骑车。我发现,和别人一起健身会比独自一人时更努力。”如果1个朋友不够,可以找2、3个。“参与的朋友越多,自觉性就会越高。”
3。想象瘦身后的模样当健身计划变得令人头痛时,想想瘦身后的样子——这是《塑造完美身材》一书的作者白瑞德-斯科菲尔德的经验之谈。“当我不想再做另一组力 量练习时,我会对自己说,再有几秒钟就可以了,再努力一次,这是值得的。”
4。随“季”应变,改换项目如果每天都吃一样的东西,你很快就会感到厌倦。所以为什么要每天都重复同样的运动呢美国总统健身理事会的常务理事莉莎-奥莉芬经常把郊外远足或新型舞蹈与平常的跑步和力量练习结合起来。
在坚持基本性项目的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就增加1种新的项目。有时候你甚至可以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换健身项目——夏天去山地骑车和越野跑,冬天则可以去滑雪。
5。快乐才是运动的理由不要去计算你的运动究竟燃烧了多少脂肪,或是锻炼了哪块肌肉,而是想一想玩得高兴与否。美国健身委员会塞德里克·布赖恩特博士说,“如果我觉得提不起精神,我会放下哑铃练习或传统的心肺运动,而去参加竞技性更强的活动,比如篮球比赛或网球比赛”。
如果你不喜欢参加比赛,那么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安排一些游览性的运 动项目,如疾走或跑步。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的主任彼得-弗兰克斯博士就将自己对园艺的爱好融合在健身中,他的健身方式是边散步边参观邻居家的花园。
6。健身和吃饭一样,是习惯不少健身的专业人士都把健身作为日程安排上的重要项目,甚至会在每天检查自己第二天的日程,思考什么时间可以安排跑步或去健身俱乐部。如果能将健身跟吃饭一样,变为一种生活习惯,你会发现坚持其实不太难。
7。偶尔把运动强度降低“有时我会把运动强度降下来,与其认为反正无法完成5公里长跑而什么都不做,还不如出去散步1公里,让自己感觉良好。”
四、适合瘦子的健身计划
合理安排运动量
运动量的安排是科学锻炼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消瘦者应以中等运动量(每分钟心率130至160次之间)的有氧锻炼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负荷(最大肌力的50%至80%)为佳。时间安排可每周练3次(隔天1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每次练8至10个动作,每个动作做3至4组。做法是快收缩、稍停顿、慢伸展。连续做一组动作时间为60秒左右,组间间歇20至60秒,每种动作间歇1至2分钟。一般情况下,每组应能连续完成8至15次,,如果每组次数达不到8次,可适当减轻重量;以最后两次必须用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对肌肉组织刺激较深,"超量恢复"明显,锻炼效果极佳。
注意安全
健美锻炼的器材都有一定的重量,不仅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而且要注意检查器材安装得是否牢固,以防不测。锻炼时要注意重量是否适度,切勿做力不能及的练习。使用杠铃等重器械时,要有人保护。最好是结伴锻炼,以便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保护。
打好基础
消瘦者在初练阶段(2至3个月)最好能进健美培训班学习锻炼,以便正确、系统地掌握动作技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特别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逐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有重点和针对性
消瘦者经过2至3个月锻炼后,体力会明显增强,精力也会比以前充沛。这时,应重点锻炼大肌肉群,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背阔肌、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等,运动量要随时调整。另外,同一个部位的肌群可采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器械进行锻炼,并且要使所练肌群单独收缩。随着肌肉力量的啬和动作协调性的提高,锻炼的效果会越来越显著。一般情况下,练习动作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变换一次。此外,锻炼时精神(意念)要集中于所练部位,切忌谈笑、听音乐等。所练部位肌肉的酸、胀、饱、热感越强,锻炼效果越佳。这样,再坚持半年到一年,体型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少练其它项目
消瘦者进行健美锻炼时,最好少参加其它运动项目的锻炼,特别是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不利于肌肉的增长,而且会越练越瘦。此外,平时不要做耗费精力太多的其它活动。
合理的膳食
只有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人才能变胖。因此,消瘦者的膳食调配一定要合理、多样,不可偏食。平时除食用富含动物性蛋白质的肉、蛋、禽外类外,还要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及赤豆、百合、蔬菜、瓜果等。只要饮食营养全面,利于消化吸收,再加上适当的健美锻炼,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变得丰腴起来。
坚定信心持之以恒
消瘦者要使体型由瘦变壮、丰腴健美,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的事,凭"一时热",想"一口吃个胖子"的练法不行,因锻炼方法不对、效果不明显而丧失信心也不行, 只有坚定胜利的信心做好吃苦的准备,以高昂的情绪积极建立科学的健身计划、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后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