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结构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全身不仅由骨骼和肌肉构成,同时还有神经来协调、帮助我们进行正常的活动,那么背部的肌肉是身体最大的一个大肌群,通常是由三部分肌群构成的。
首先就是背阔肌,像背阔肌的话,其实就是我们背部最重要的一个肌肉部分,也是平时一些男士锻炼背部的重点。像其他背部肌群的话也有小肌群,比如说大圆肌、小圆肌甚至背阔肌等。其次就是斜方肌。斜方肌的话,可能有的人认为它只是我们背部单独的一块肌肉,但是它是包括两块的,在我们脊椎两侧各有一块儿,并且它也是我们背上劳动最多的一名“员工”,通常在我们的活动中,它主要起一个协助性的作用。
另外一个就是竖脊肌,这块肌群的位置主要是在我们的下背部后腰位,通常是辅助我们腰部进行活动的一块肌肉,那么它在腰部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在有的人可能每天对着电脑直接就坐一天,这样其实对腰部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我们在坐着的时候,腰部承受的压力是我们站着的数倍,所以平时也一定要锻炼好背部肌肉。
那么锻炼背部肌肉的话,其实可以尝试这三种运动,比如背部拉伸动作或者是颈部下拉,甚至还可以做划船的动作。像背部的一个拉伸动作,就是要把双手固定在墙面上,同时伸直的手臂和躯干中间的角度不要过大,感觉到自己背部肌肉拉伸的时候要暂停15秒左右,这样的话其实能起到一个缓解疲劳感的作用。然后可以再做一下颈部下拉的动作,这个动作主要就是能锻炼到背部的肌肉,不会因为一些角度或者是受力不匀的情况而受伤。
人体背部的大、小菱肌都在肩胛提肌的下方,在斜方肌的深层面,它们为一对菱形状的扁肌,小菱形肌呈窄带状,附着于肩胛骨椎柱缘的上部,在大菱形肌的上方,而大菱形肌薄且扁,几乎附着于肩胛骨脊柱缘的全部上面,菱形肌虽然非常薄弱,但它负责肩颊骨执行活动时许多的动作。
大菱肌与小菱肌
一般来说,菱形肌的损伤都以青壮年比较常见,这是一种背痛的警讯,急性损伤多因肩膀扛太多重物,或是手持物品向前抛扔,或是做一些重量训练以及搬运物品等,使得肩颊骨会向外旋转,由于力量过大或拉扯过度,导致肌肉纤维出血、水肿甚至筋挛等,相对的如果长期维持一个不良的姿势也会导致菱形肌产生慢性损伤,使肌肉纤维出现变性以及沾粘情况。 因为人体每天大量的活动都会运用到肩胛骨,所以菱形肌负荷越来越大,导致极度疲劳,都会造成不适。
大菱肌与小菱肌的位置 ©documentstips <span style="以下介绍三种基础大菱形肌与小菱形肌的训练,可以增加我们背部的肌肉力量。
1 哑铃划船
步骤1: 采站姿,双脚弯曲,双手握住哑铃,背部打直。 步骤2: 吸气时,将双手垂直往上举,保持手肘靠近身体,吐气时再回到起始位置。
2 前俯划船
步骤1: 将身体支撑在上斜45度的板凳上,双手握住哑铃,胸部紧靠在垫上。 步骤2: 吸气时,将双手拉起后弯曲手臂,呈现90度,吐气后缓缓放下。
3 反握杠铃弯举
步骤1: 采站姿,双脚打开与基绑同宽,双手握杠铃。 步骤2: 吸气时,将双手拉起,肩膀呈180度水平,吐气后缓缓放下。
A 准备
我们来看肩胛骨以及它们和脊椎之间的关系。
观察个体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椎的相对位置,判断肩胛骨是否有内收(后缩)或外展(前突)的情况。
许多人都会有轻微肩膀前突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多数人习惯于脊椎后凸的坐姿所导致。
注意
若无法辨认出肩胛骨内缘,可以轻轻地触诊。在触诊时,请测试者把手放在背后方便定位。当你找到肩胛骨位置之后,请测试者慢慢把手复位到身体侧边,再观察肩胛骨内缘的位置。
B 评估
a 被评估者的四指宽度将为参照物,可用评估者的四指宽度与之对
比记下差值
b 让被评估者闭眼踏步 30s,放松自然站立
c 背面观被评估者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间间距,是否大于被评估者
四指宽度
d 大于四指宽度则为肩胛骨前引(可以对批两侧肩胛骨分别与脊柱棘突间的距离,距离较宽的一侧为异常,也可能两侧均异常)
C 涉及肌肉
胸小肌
起点:第 3~5 拉肋骨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神经支配:胸内侧神经
前锯肌
起点:上 8 或 9 个肋骨外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功能:拉肩胛骨向前并紧贴胸廓
神经支配:胸长神经
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 1/3、肩峰、肩胛冈
功能: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
神经支配:副神经
菱形肌
起点:下位二个颈椎和上位四个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胸小肌、前锯肌紧张痉挛拉动肩胛骨前引,支持肩胛骨缩回的菱形肌、中下斜方肌无力,故导致肩胛骨长期处于前引状态
肩胛下角
继续观察肩胛骨,找出双侧肩胛下角并比较它们的位置。它们等高或是某一侧较高:肩胛骨可能像下图所显示的抬高又降低。
(右侧肩胛骨上抬)
涉及肌肉
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 1/3、肩峰、肩胛冈
功能: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
神经支配:副神经
肩胛提肌
起点:上位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上角和内侧缘上部
功能:上提肩胛骨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左侧的肩胛下角较右侧高,可能代表左侧斜方肌上部纤维和左侧提肩胛肌较短。
右侧肩胛骨上抬,则右侧的锁骨可能也有抬高的情况,因为两者是由肩锁关节连结在一起的。
肩胛骨旋转是某些软组织紧绷以及其他组织较弱或较松弛造成的结果。
向上旋转:内缘和下角外展远离脊椎;前锯肌和斜方肌下、上部纤维紧绷,以及菱形肌、肩胛提肌、胸小肌纤维较弱向下旋转:内缘和下角朝着脊椎内收;菱形肌、肩胛提肌、胸小肌紧绷,前锯肌和斜方肌下、上部纤维较弱。
我注:肩胛骨上角做垂线,与肩胛骨下角的距离,来判断肩胛骨的向下或向下旋转,肩胛骨下角位置在肩胛骨上角位置内侧约1厘米的距离。肩胛骨上角靠外较多,下角靠内较多,说明肩胛骨处于下回旋状态,会引起肩关节的活动障碍。平时肩胛骨处于上回旋状态的时候较多,便于盂窝承接肱骨头。
注意
评估肩部区域的时候,请不要急着推论与肩部疼痛有关。举例来说,一个人以肩胛骨前突,肱骨头内转的姿势站立,并不代表肩胛骨疼痛是这些骨头结构的解剖位置引起。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肩胛骨和上肢疼痛,可能是颈椎的椎间盘引起的
肩胛骨还可以背离肋骨缘翘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肩胛下角会突起。简称为翼状。
1 其实翼状这个术语主要是用来描述前锯肌无力将肩胛骨固定于肋骨缘时会发生的情况,这并不常见。真正的翼状肩胛骨是因为胸长神经或肌肉本身受损所导致。显然,这不是常见的情况。
注:推墙试验可以验证是否为前锯肌肌力下降:患者面向墙壁站立,距离墙壁大约两步远,患者两手用力推墙。
2 若附着于肩胛骨前方的肌肉缩短,使肩胛骨向前方倾斜,将会导致下角突出。从后方观察的评估结果,可以为身体前方组织的情况提供线索。
3 当稳定肩胛骨的肌减弱时,肩胛抬高或下降时肩胛骨向上或向下旋转,这种运动的肩胛骨(肩肱节律异常)可能造成肩峰下撞击,然后会出现为了避免肩峰撞击损伤,肩胛骨内侧缘在在手臂下降期间可能是突出的。
我注:肩胛骨前方的肌肉缩短,使肩胛骨向前方倾斜,应该是指胸小肌的缩短。可触诊肩胛下角与胸壁的缝隙,两侧对比,可判断出肩胛骨下角是否突出,即肩胛骨是否向前倾斜。
肌骨康复学习笔记集 http://qr14cn/AgzdMa
想知道如何评估肩胛骨位置的小伙伴,请耐心的看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工具/材料皮尺
01正确的肩胛骨位置是位于胸椎第二胸椎和第七胸椎之间。距离脊柱的距离约4 指(7CM左右)的距离,自然靠在胸腔上。
02肩胛骨外移:
肩胛骨到脊柱的距离远远大于4指的距离。看上去会肩膀会有点圆圆的。常见的原因是菱形肌和斜方肌的薄弱或胸大肌,胸小肌过度激活的原因。
03翼状肩胛:
肩胛骨没有紧贴胸壁,肩胛骨的脊柱缘失去牵拉而翘起,尤其是肩胛骨下角,会有点像蟋蟀翅膀的样子。看上去会有点驼背,常见的原因是前锯肌或下斜方肌薄弱。
04肩胛骨中间区域扁平,是因为形肌和斜方肌中束薄弱。肩胛骨区域冈上窝或冈下窝区域的扁平,也是因为形肌和斜方肌中束薄弱。出现这种症状是有利于判断肩带肌肉的情况。
05肩颈线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斜方肌和肩胛提肌的信息。当上斜方肌紧张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格特肩。以哥特式教堂的窗户形状命名。
06肩胛骨位置的偏移,肩带肌肉的失衡会造成上交叉综合征。进行肩部损伤做治疗时,对肩胛骨及周围肌肉调整也是很重要的。
-
项背部、肩胛区和三角肌区神经、血管
1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为第十一对脑神经,自颈静脉孔出颅后,向下外行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从该肌后缘中点斜越颈外侧区,入斜方肌深面,支配该肌。如一侧副神经损伤,则斜方肌瘫痪,导致下垂、抬肩无力。
2肩胛背神经dorsalscapular nerve(C5):起自臂丛的根部,穿经中斜角肌,斜向后下方,经肩胛提肌深面至菱形肌深面。支配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3肩胛上神经suprascapular nerve(C5、6):起自臂丛上干,向后与肩胛上动脉伴行,经肩胛横韧带下方入冈上窝。支配冈上肌,主干继续向外绕经肩峰与肩胛颈之间,进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下肌。
4腋神经axillary nerve(C5、6):自臂丛后束起始后,伴旋肱后动脉穿四边孔至三角肌深面;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穿三角肌后缘浅出,分布于肩部和臂外侧上部皮肤(臂外侧上皮神经)。
5肩胛下神经subscapular nerve(C5~7):已述于腋腔
6胸背神经thoracodorsal nerve(C6~8):已述于腋腔。
7肩胛上动脉suprascapular artery :起自甲状颈干,行向外下,经前斜角肌和膈神经的前方,自肩胛横韧带上方进入冈上窝,与肩胛上神经伴行,绕肩胛颈至冈下窝,分布于冈上、下肌及肩胛骨。
8颈横动脉transverse cervical artery:起自甲状颈干,行向外侧,经前斜角肌和膈神经的前方,越过颈外侧区下部,至肩胛提肌的前缘分为升、降两支。降支经肩胛提肌内侧,沿肩胛骨脊柱缘下降,分布于行程附近的肌肉(如冈上、下肌,斜方肌和背阔肌等)。有人颈横动脉缺如,则代之以直接起于锁骨下动脉的肩胛背动脉,亦可分为升、降二支。
此外,尚有已述于腋腔的腋动脉的分支:旋肱前、后动脉,肩胛下动脉及其分支(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等,均分支供给肩带肌、肩关节及附近结构。
9肩胛动脉网:在冈上窝、冈下窝和肩胛下窝,来自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的肩胛上动脉和颈横动脉降支,与来自腋动脉肩胛下动脉的旋肩胛动脉和胸背动脉形成广泛的吻合,叫做肩胛动脉网,动脉网的存在有助于腋动脉损伤或结扎时(在腋动脉第一、二段)侧副循环的建立。
肩胛骨酸痛 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从脖子肩膀,一直疼到肩胛骨。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先来说说 肩胛骨的位置 ,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介入第2至第7肋骨之间。
也就是说肩胛骨其实就是,平贴在后背上面的一块扁骨,注意,是平贴在背后的骨头,如果翘起来的话(不论是内侧翘还是下角翘)都属于紊乱表现,我们叫做 翼状肩胛 。
出现紊乱之后大体有这三种表现:
1、肩膀开始疼了
肩膀疼是久坐一族的标志性感受,肩膀一直处于一种僵硬的姿势状态,疼痛就会逐渐显现。
刚开始肩膀只是有点酸,之后发现肩颈交界处开始疼了,再后来肩胛骨周围都开始疼了。
疼痛的感觉从点状到面状,逐渐开始放射四周。
2、好像活动受限了
肩胛骨具有多种活动功能,可以实现 上回旋、下回旋、上提、下降、前伸、后缩 。
通过不同动作,不同的肌肉控制,共同完成。
肩胛骨周围或者肩胛骨疼痛的不断加深,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肌肉的活动范围都要受到限制。
直到变成 抬抬手就很疼 。
3、肌肉拉扯疼
肩关节的活动受限了,那么肌肉肯定受到损伤。
肩胛提肌、菱形肌、上斜方肌可以 上提肩胛 ;下斜方肌、前锯肌下部、胸小肌可以 下降肩胛骨 ;
前锯肌和胸小肌可以 前伸肩胛骨 ;斜方肌和菱形肌可以 后缩肩胛 ;
斜方肌和前锯肌可以 使肩胛骨上回旋 ;肩胛提肌、菱形肌、胸小肌可以 使肩胛骨下回旋 。
大家可以发现,这些肌肉都是很容易受牵拉疼痛紧张的肌肉。
长期废用肌肉使其受损,肩胛骨疼痛的问题自然越来越明显。
针对这一表现,给大家推荐 改善肩胛骨疼痛矫正动作
视频号
动作模式
全身肌肉记忆口诀如下:
1、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两边斜,颈部稳固全凭它。
下连胸锁两个头,上至乳突项线外。
2、斜角肌
乳后并行斜角肌,三条肌肉成斜线。
上至颈椎横突缘,下至一二肋骨面。
3、上斜方肌
上斜方肌在颈侧,连于棘突项韧带。
上至颈五上项线,下至锁骨三分外。
4、中斜方肌
中斜方肌居肩上,连于棘突韧带旁。
内至六颈三胸椎,外至肩峰肩胛冈。
5、下斜方肌
下斜方肌面最广,四至十二胸棘上。
外至肩嵴内侧端,肩胛提肌连上方。
6、胸大肌
胸大肌在锁骨下,锁胸肋骨三部加。
内至六肋软骨面,外至肱二肌沟外。
7、胸小肌
大肌下面小肌藏,上臂运动多损伤。
内至二五肋软骨,外至肩胛喙突上。
8、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甚重要,肩背负重常受伤。
上至四个颈横突,下至肩胛角上方。
9、菱形肌
大小菱形紧相连,同附肩胛内缘边。
大菱胸四棘韧带,小菱六七颈棘间。
10、背阔肌
大而有力背阔肌,稳固下背与上臂。
下连六胸和腰椎,上支合束大圆肌。
11、大圆肌
小圆大圆胛背落,辅助冈下和背阔。
内至肩胛骨下角,外与背阔成肌束。
12、三角肌
三角肌覆肱骨头,力量巨大臂上走。
内至锁外肩峰缘,外至肱骨中上段。
13、冈上冈下肌
冈上肌和冈下肌,同为上臂作贡献。
内至冈上冈下窝,外至肱骨大结节。
14、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分长短,盂上粗隆连长头。
短头连接喙突嘴,下至桡骨粗隆走。
15、肱肌
肱肌上臂居屈侧,功能屈肘须明白。
上至肱骨前表面,下至尺骨冠状突。
16、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肱骨后,盂下结节连长头。
外后表面短头接,远下尺骨至鹰嘴。
17、喙肱肌
前臂外侧喙肱肌,三重关系须牢记。
近连肩胛喙突头,远至肱骨内中间。
18、肱桡肌
前臂重要肱桡肌,杠杆作用有力气。
近至肱骨外上嵴,远至桡骨茎突底。
19、桡侧腕伸肌
桡侧长短腕伸肌,腕部稳定与伸展。
近至肱骨外上髁,远至二三掌骨底。
20、尺侧腕伸肌
两头尺侧腕伸肌,一连肱骨外髁面。
第二连接尺骨头,远至第五掌骨底。
21、指伸肌
小指肌和指伸肌,连接四个指骨腱。
近至肱骨外上髁,远伸指骨背侧面。
22、掌长肌
前臂屈曲掌长肌,唯一浮于腕带面。
近至肱骨内上髁,远至腕带掌筋膜。
23、桡侧腕屈肌
前臂桡侧腕屈肌,屈曲腕部并外展。
近至肱骨内上髁,远至二三掌骨底。
24、尺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两个头,下至掌骨和豌豆。
肱骨头接内上髁,尺骨头连鹰嘴后。
25、竖脊肌
竖脊背部起肌群,三组肌肉护平衡。
髂肋肌居最外侧,长肌棘肌居内宫。
26、多裂肌
多裂脊柱两边排,犹似支柱甚强大。
下至骶骨和韧带,上至所有椎脊突。
27、腰方肌
腰方肌在筋膜下,协调腰肌作用大。
下至髂嵴腰横突,上至腰椎十二肋。
28、腰大肌
重要肌肉腰大肌,下连小转与髂肌。
上至十二胸椎体,五个腰椎皆相连。
29、臀大肌
强健有力臀大肌,覆盖臀中和小肌。
上至骶骨骶尾后,下入筋膜股骨边。
30、臀中肌臀小肌
中肌小肌上下连,面上覆盖臀大肌。
上至髂后两线间,下至大转子侧面。
31、梨状肌
梨状肌在髂骨后,直下跨越小腿前。
内至髂骨大切迹,外至大转子上缘。
32、股四头肌
内外中直四头肌,分附大腿股骨前。
下越膝盖至胫骨,上面长短各不齐。
33、缝匠肌
膝上斜走缝匠肌,常会影响梨状肌。
下至胫骨内侧缘,上到髂前上棘边。
34、半腱肌半膜肌
半腱肌和半膜肌,内旋屈膝有意义。
下至胫骨内侧后,上至坐骨结节底。
35、股二头肌
股二头肌分长短,下方连至腓骨头。
长头连至坐骨结,短头粗线外侧缘。
36、阔筋膜张肌
阔筋膜肌股外侧,屈收内旋动髋骨。
上方连至髂前棘,下面嵌入髂胫束。
37、胫骨前肌
胫骨外侧有前肌,稳定髋部并外旋。
上至筋外骨间膜,下至内楔距骨底。
38、腓骨长肌
腓骨外侧腓长肌,直下小腿外侧面。
上至腓外胫外髁,下至内楔跖骨底。
39、腓肠肌
腓肠肌在小腿后,敏感肌肉分两头。
上连股骨内外髁,下入跟腱跟骨后。
40、比目鱼肌
腓肠之下比目鱼,足跟疼痛激发点。
上有多头连胫腓,下与腓肠入跟腱。
扩展资料:
人体肌肉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约有两千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
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红肌纤维,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
人体骨骼肌共有600余块,分布广,约占体重的40%,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器官。
头肌可分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kuan)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及行走有关。上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颈肌。
-肌肉组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