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比较多,在临床上因为不同原因导致的气虚、脾胃虚弱、体湿等,表现为不同的症状特点,而不同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细微的不同。所以在具体的补气、健脾、祛湿的应用上也有选择,必须结合自身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辨证调理。通常常用的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补脾益肠丸、香砂六君子丸、理中丸、人参养荣丸等。服用此类药物时,日常生活避免寒凉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脾胃虚弱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全身乏力,不愿吃饭,整天没精神,大便溏泄,这种都是脾胃虚弱的临床表现。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第一个就是人参健脾丸,这种的一般是患者出现不愿吃饭的情况下,一般用人参健脾丸比较多一点,还有一种脾胃虚弱,以胀肚为主,就是患者吃完饭以后,会出现明显的腹胀,我们一般的用香砂平胃颗粒,或者香砂平胃丸来治疗也可以,另外一种脾虚的症状,表现为拉肚子为主,就是患者吃完饭以后,特别容易上厕所拉肚子,这种我们可以用参苓白术丸来治疗。另外除了吃药以外,在家里还可以食疗,比如说在家里可以吃一点山药、生粟米、白扁豆,这些都有健脾利湿的作用。通过药补和食补,可以达到治疗脾胃虚弱的情况。
专家提示:脾胃虚弱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精神不振,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较突出,选用人参健脾丸。饭后腹胀明显,选用香砂平胃颗粒或香砂平胃丸。饭后易腹泻,可选用参苓白术丸。食疗可选择山药、生薏米、白扁豆,药食共补,可治脾胃虚弱。
目前社会上很多人对疾病缺乏防范意识,不少人出现了脾胃不适的症状,也就是中医常言的脾胃不和。在调理脾胃不和这个问题上,权威中医建议除了要做好饮食调理以外,不妨吃一些调理脾胃的中成药,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调理脾胃的几种常用中成药。
1腹胀——选用香砂和胃丸
对大多数脾胃不和的患者来说,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大便不调等可用香砂和胃丸来调治。该方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加理气、消食、祛湿中药组合而成,功效健脾开胃,行气化滞,适用范围较广。但是,同时伴有口臭、恶心、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明显实热证患者及有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等阴虚患者不适用该药。
2胃寒——选用温胃舒
如果患者胃部不适、经揉按或保暖后减轻、乏力、手足不温,可选用温胃舒,顾名思义,其有温胃暖中作用,适于胃脘寒凉,饮食生冷、受寒更痛。虚寒胃痛冲剂、胃气止痛丸、附子理中丸也属此类药品。但如查看舌象发现有舌红、苔黄或腻等湿热症状及急性胃痛就不适用。
3胃痛——选用牛黄清胃丸
胃痛伴胃酸增多和口渴爱喝冷饮、大便干、小便黄等热象的胃热症状,治疗可泻火清胃,可使用牛黄清胃丸。但此药不可多用或长期应用,大量使用易伤脾胃阳气,使人体虚。如服用后未见明显好转,应去医院专科诊治。
4胃热腹痛——选用养胃舒
胃热型脾胃病病史较长,一般特征的上腹部隐痛灼痛、口燥咽干、饮水不解渴、手足心热、消瘦乏力,舌红少苔等,选用养胃舒治疗,可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
5萎缩性胃炎——选用摩罗丹
萎缩性胃炎患者适用摩罗丹,它药物组成较多,只要对证,其他胃病同样可以服用。主要起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止痛作用,凡有阴虚、湿阻、气滞、血淤均可使用,但有气虚无力、面色无华、手足不温等表现的阳虚患者不宜服用。
6积食——选用保和丸
积食型脾胃病一般表现为胃痛、总有饱胀感、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呃逆、烧心等症状,老百姓多称之为“脾胃不和”。这种一般多发于节日之后的脾胃不适多为食滞胃脘证,发病前患者常有暴饮暴食或饮食不洁史,表现为饮食停滞、打嗝出酸腐之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治疗可用消食导滞的法则,选用保和丸较为合适。保和丸为消食剂,具有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效。主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7脾胃虚弱——选用人参健脾丸
脾胃虚弱一般会有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状。人参健脾丸为补益剂,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功效。
8脾虚气滞——选用香砂六君丸
脾虚气滞的症状是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香砂六君丸的功效是益气健脾,和胃。适应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9脾胃虚寒——选用参桂理中丸
脾胃虚寒,阳气不足通常会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参桂理中丸是温补脾肾之阳、散寒止痛的名方,凡脾肾阳虚见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畏寒倦卧者,为首选之品。
10腹泻——选用参苓白术散
腹泻一般是由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其常见症状是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参苓白术散的功效是补脾胃,渗湿止泻,益肺气。
注意事项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最新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胃肠消化。
5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准。
6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就越大。
7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8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9戒烟限酒:不要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还应少饮酒,避免对胃粘膜造成刺激。
1、 健脾益肾颗粒
健脾益肾颗粒的主要成分是党参、枸杞子、女贞子、白术,对健脾益肾有很好的效果,像肿瘤病人手术后、化疗后,免疫力下降,脾胃和肾功能都很虚弱,可以服用健脾益肾颗粒来改善调理。
2、 桂附理中丸
桂附理中丸的主药为肉桂、附片、党参、炮姜,肉桂能补肾阳,炮姜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附片的作用也很多,在这里起一个温补脾肾的作用,几种药材合用达到温中健脾、补肾益阳的作用。像平时有腹痛腹泻、呕吐、手脚凉这些症状的人,多半是脾胃虚寒、肾阳不足,可以服用桂附理中丸来调理。
3、 刺五加胶囊
刺五加胶囊主要成分就是刺五加。刺五加药性温和,归脾、肺、心、肾经,对脾肾阳虚、肺气不足导致的困倦乏力、食欲不振、虚喘久咳、腰酸失眠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滋补调养作用。因此刺五加胶囊的主要功效就是健脾益气、补肾安神。与它有同等功效的还有刺五加片和刺五加口服液。
4、 脾肾两助丸
脾肾两助丸顾名思义,脾肾双补,有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肾虚弱引起的困倦乏力、气虚、没食欲、腰酸等症状。用淡盐水送服即可,一般是一天两次,一次一丸。如果服药过程中有上火症状,可以改成隔天服用,另外注意饮食清淡。
5、 固本益肠片
固本益肠片的主要成分是党参、黄芪、炒白术、炮姜和补骨脂,其中补骨脂虽然名字听起来怪,但其实是常用的脾肾阳虚和下元不固的用药。补骨脂归脾、肾经,性温,有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的作用,同时能固精缩尿、补肾益阳。因此固本益肠片能用来治疗腹胀、持续腹痛、腹泻、大便稀粘等肠道问题,以及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
6、 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主要成分是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这些药材都对脾胃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所以人参健脾丸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像日常也可以食用山药来调养脾胃,茯苓是比较易得的中药材,参就更不用说了,也可以用于平时进补。
7
、 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是常见的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腹胀、大便溏泄的用药。其主要成分是木香、砂仁、党参、茯苓、白术,茯苓补气益脾,木香、砂仁养胃,因此香砂六君丸有健脾和胃、补气的功效,用来治疗脾虚气滞。
8、 三肾丸
三肾丸主药是由鹿肾、狗肾、驴肾组成,以肾补肾,所以主治肾精亏损,有补肾益阳的效果。对于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四肢寒凉、气短神疲这些症状能起到改善作用。
中医脾胃虚弱可以吃中药,特别是中成药对症治疗,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健脾丸、大山楂丸、逍遥丸等。这些中成药对脾胃虚弱,都可在医生的辨证下合理应用、治疗。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很多人因生活作息不规律,还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脾胃造成很大伤害。个人以为要想调脾胃,首先要调心情,不然抑郁、焦虑的患者很容易出现胃炎,也很容易造成患者消化道紊乱的症状。通过有效地缓解精神压力,使患者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对调脾胃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合适地应用中成药,适当应用西药进行综合治疗,对脾胃的相关疾病会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