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有什么特点

红牛有什么特点,第1张

红牛的特点如下:

含有咖啡因。红牛中含有的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抗疲劳的作用。

降低胆固醇。红牛中含有肌醇和牛磺酸,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

增强心肌收缩力。红牛中的牛磺酸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液输出。

含多种维生素。红牛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6和P。

无角红牛毛色从浅红色到黑红色。该品种以其母性特征、胴体优点和遗传稳定性著称。

平凉红牛是指在中国甘肃平凉特定自然环境和精细饲养方式下,经过长期繁育、改良生产的红色牛的商品品牌。包括当地秦川牛在内的各种杂交牛,以皮质厚韧,肉质细嫩著称。

林肯红牛原产地英国林肯县。体型长,胸深,后躯长宽平,大腿丰满,全身肌肉发达,比短角牛体格大,四肢短,骨骼粗壮。

丹麦红牛是丹麦特有的乳用品种之一。是丹麦本地牛与安格勒牛和乳用短角牛进行杂交培育而成的,近年来又参入了美国瑞士褐牛的血液。该品种形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良好的泌乳性能和产肉性能。

草原红牛是较早育成的乳肉兼用牛种之一。是以乳肉兼用的短角牛与蒙古牛长期杂交而育成。头清秀,角细短,向上方弯曲,蜡**,有的无角。

无角红牛被广泛认为增重速度快。平凉红牛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驯,好管理,生长发育快。

林肯红牛体型大,生长快、成熟早,寿命长,体质强健,四肢结实,蹄质好,利于放牧。

以上就是红牛的一些特点,有提神醒脑、增强心肌收缩力等作用,但需要注意不要过量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主产地:河南省南阳市,四川省阆中市、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辽宁法库县、安徽蒙城、甘肃张掖市、洛宁县、荣昌县、清水县等。

主要是黄牛和水牛还有短角牛和夏洛莱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

世界肉用牛主要品种现有40余个。较著名的除短角牛和夏洛莱牛等外,还有下述品种。海福特牛 最古老的中小型肉用牛品种。育成于1790年。原产地在英国的赫里福特及牛津等地区。早熟易肥,耐粗饲,体格结实,适应性好。全身被毛红色,仅头部、颈垂、腹下、四肢下部和尾帚白色,具典型的肉用体型。成年公牛体重 850~1100千克,母牛体重600~700千克。一般屠宰率60~65%。

分有角和无角两种,后者是在该品种输入美国后由突变产生的。其他外形均与有角者近似。该品种现广泛分布世界各地。饲养较多的有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苏联、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非等。中国自60年代开始由英国引进,饲养于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山西、河北等省(自治区)。并用以改良黄牛,效果明显。

阿伯丁-安格斯牛 简称安格斯牛。古老的小型肉用牛品种。原产于英国阿伯丁-安格斯地区。体躯低矮,无角,全身被毛黑而有光泽,部分牛腹下或乳房部有少量白斑。头小额宽,额上方明显向上突起。成年公牛体重800~90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早熟易肥,生长快,肉质好,泌乳力较强。但有神经质,较难管理。19世纪自英国输出,现遍布全世界。

利木赞牛 大型肉用牛品种。原产法国中部。本为役牛。1900年以后逐步转向肉用,1924年育成肉用牛品种。生长快,肌肉丰满,且多瘦肉,四肢坚强,体躯结构匀称。全身被毛红**,四肢内侧、腹下、眼圈、口鼻周围等处毛色较淡,角白色,蹄壳红褐色。

公牛角向两侧平展,母牛角向前弯曲。成年公牛体重1000~1100千克,母牛体重800~850千克,屠宰率63~71%。除法国外,以美国、加拿大饲养较多。中国1974年开始引进,多饲养于北方地区,其杂交后代产肉和役用能力都有提高。

圣赫特鲁迪斯牛 肉用牛品种。原产美国得克萨斯州。育成历史较短,1940年始才被承认为一个新品种,含有3/8婆罗门牛和5/8短角牛血液。耐热,具有抗焦虫能力。生长快,脂肪少,适应性强。全身被毛红色,短而光亮。耳下垂,皮肤松弛,颈部多皱褶,胸垂发达,阴鞘下垂,公牛有明显瘤峰(图 2)。成年公牛体重850~1000千克,母牛体重500~700千克,一般屠宰率为65%左右。泌乳力也较高。但繁殖力低,利用年限短。1960年引进中国。

中国原来没有专用的肉用牛品种。现除利用国外引进品种改良本国黄牛的肉用性能已取得较好效果外,有些地方良种黄牛如秦川牛、南阳牛、梁山县的鲁西黄牛、晋南牛等,也具有较好的肉用能力,可作为选育肉用品种的基础。

牛肉的做法:

1买来的牛肉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再充分洗净,冷水下锅大火将水烧开,将牛肉的血水充分焯出,大约烧开2分钟左右盛出,将牛肉用热水冲洗干净。

2将洗净的牛肉放入高压锅锅中,加入所有调料和没过食材的水高压20分钟。

3程序结束,从高压锅中倒出牛肉,继续在煤气灶上大火煮至汤汁浓稠即可。

4盛出放凉。

5放冰箱冷藏一晚切片口感更好。

扩展资料:

牛肉辨别方法

一看,看肉皮有无红点 ,无红点是好肉,有红点者是坏肉;看肌肉,新鲜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较次的肉,肉色稍暗;看脂肪,新鲜肉的脂肪洁白或淡**,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泽,变质肉脂肪呈绿色。

二闻,新鲜肉具有正常的气味,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三摸,一是要摸弹 性,新鲜肉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次品肉弹性差,指压后的凹陷恢复很慢甚至不能恢复,变质肉无弹性;二要摸黏度,新鲜肉表面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次新鲜肉外表干燥或粘手,新切面湿润粘手,变质肉严重粘手,外表极干燥,但有些注水严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见到外表呈水湿样,不结实。

牛肉的禁忌有

(1)不宜食用反复剩热或冷藏加温的牛肉食品

(2)内热盛者禁忌食用

(3)不宜食用熏、烤、腌制之品

(4)不宜用不适当烹制方法烹制食用

(5)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状腺的牛肉。

(6)不宜使用炒其它肉食后未清洗的炒菜锅炒食牛肉。

(7)与猪肉、白酒、韭菜、薤(小蒜)、生姜同食易致牙龈炎症。

(8)不宜与牛膝、仙茅同用。

(9)服氨茶碱时禁忌食用。

(10)印度教徒不食用牛肉。

(11)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不食用动物食品。

(12)有皮肤病、肝病、肾病的人最好不要吃牛肉。

PS:牛肝的禁忌

(1)忌鲍鱼、鲶鱼。

(2)不宜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食。

(3)心脏病者不能多吃。

1 有人认为 当牛肉开始腐烂时的味道最为鲜美。其实这是极为荒唐的说法。虽然在屠宰后的牛肉熟成时期比其他肉类久,但却因为到店铺陈设之前,已经完全熟成,而可放在家中的日期只有三四天,整块肉则以一周为限。同时为了防止氧化而变质,应置于冰箱保存。

2 一周吃一次 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应少食为妙,否则会增加体内胆固醇和脂肪的积累量。新鲜牛肉每日可80-100g,速冻牛肉配合其他菜可以配用120g,牛肉干,不宜过多 每日食用不超过50g。腌制牛肉,经过炒可以80g。

水煮牛肉的做法

主料:牛肉、油麦菜。

配料:泡椒、干辣椒段、郫县豆瓣酱、蚝油、生抽、鸡精、姜、蒜、小葱、花椒、白糖、花椒面、辣椒面、淀粉、油。

1、牛肉切片,加少许水搅匀,待牛肉吸收了水分后再加少许水,再次吸收后依次加入蚝油、老姜粒、盐、鸡精码味,码好味后加入淀粉;泡椒、姜蒜、郫县豆瓣酱切碎(我不喜欢做出的菜里还有整个的豆瓣,所以一般都会再把豆瓣酱剁一剁);油麦菜洗净切段;葱切葱花。

2、锅内加清水烧开,下油麦菜焯熟后铺在碗底。

3、锅内加油(不用太多),油热后改中火下切碎的泡椒、姜蒜、郫县豆瓣酱,花椒、糖炒香,再加入干辣椒段再炒一小会儿(加早了会炒糊的)。

4、料炒好以后加一碗水(饭碗),再加鸡精、生抽调味。

5、水开后用筷子划入码好的牛肉(千万不要一下子全倒进去,那样牛肉成块,有些没熟有些就老了),不要搅拌,以免脱浆浑汤,如果有水没淹到的牛肉,用锅铲压一压就好了。

6、待水再次开起,牛肉变色,就可以了,起锅倒入铺好油麦菜的碗里,撒上花椒面及辣椒面。

7、锅内倒少许油烧热,浇在撒好花椒面辣椒面的牛肉上,哇,劈劈叭叭,香味扑鼻,再撒上葱花开吃。

仔姜牛肉的做法

主料:牛肉、仔姜、鲜小米椒。

配料:泡椒、蒜、蚝油,水淀粉,鸡精。

1、牛肉切丝加蚝油、鸡精、盐码十分钟,再加入水淀粉;仔姜、泡椒、鲜小米椒、蒜切丝。(左侧的是鲜小米椒,右侧是泡椒,嘿嘿,切出来看着一样的)。

2、锅里加油(稍多一些),油热后下牛肉划散(火一定要大,油一定要热,要不肉就老了)。

3、牛肉基本变色后,加入泡椒、蒜炒香。

4、加入仔姜、鲜小米椒翻炒调味起锅。

酱牛肉的做法

锅中做水,烧开放入牛肉(最好是前腿牛腱子,切成10cm见方的块),煮开,捞出牛肉,用冷水浸泡。

2 重新用一只干净的锅,放入清水加热,放入大料、花椒、桂皮、香叶、葱、姜、生抽、老抽、糖、五香粉,然后放入牛肉。

3 大火10分钟后,转小火,一直到肉熟(可以用筷子扎透就OK了)。中间的时候放盐调味,如果一开始就放我觉得肉会容易硬,放的太晚又不入味,所以我一般都是在肉快熟的时候放盐。

4 捞出牛肉在一个盘子里,放置晾凉至常温,锅中的汤料不要处理。

5 将汤料加热,把放凉的牛肉重新倒入汤中,再小火煨制20分钟,关火前加些鸡精。

6 将煮好的牛肉篦汤捞出,放在盘中放置到常温,再放入冰箱存放就可以了。

凉置过的酱牛肉会很好切。

参考资料:

牛肉-

选购奶牛时只注重价格,而忽视其品种和生产性能。一些牛场或牲畜交易市场的奶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生产性能不适宜继续饲养,或者因某种疾病影响正常的生产性能而被出售的。但其价格较低,许多养殖户图便宜而购买,结果效益低下,后悔莫及。

圈舍设计不合理,场地利用率不高。农村养殖奶牛一般因陋就简,通常是利用废弃的旧房舍,或搭建简易的牛棚,没有请专业人员设计。因此,建造的牛舍很不合理,采光、通风、供水、排水都不便,给饲养操作带来很多麻烦。

日粮搭配不科学,粗、精饲料比例不合理。多数农户缺乏奶牛营养需求方面的基础知识,错误地认为精饲料越多越好,结果导致奶牛发生代谢性营养疾病。

泌乳期营养过盛,干奶期营养缺乏。许多养殖户认为,奶牛在泌乳期应加强营养,才能增加产奶量,因而过分看重精料的增加,造成营养过盛;而干乳期不挤奶,对营养要求低,便大幅减少精饲料用量,随意降低营养成分,结果导致奶牛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防检意识淡薄,缺乏“防重于治”的观念。多数农户在日常饲养管理中,不注重防疫检疫,不注重环境卫生和消毒,致使奶牛出现种种疾病。奶牛发病后才急于求医问药,造成投入增加,产出降低。

此外,在繁殖上不注重精液的质量,挤奶时间长,干奶期短,奶牛淘汰不及时等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

(1)荷斯坦奶牛

该牛属于大型引入乳用品种,其因毛色为黑白花片、产奶量高而得名,其又因原产于荷兰滨海地区的弗里生省,而又被称为荷兰牛或弗里生牛。该牛的选育过程已有2000多年,其历史悠久,早在15世纪即以产奶量高而驰名世界各地。

荷斯坦奶牛风土驯化能力极强,故其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经在各国长期的风土驯化(自然选择)和系统选育(人工选择),而演化或进化成了各具新特点、新特性的荷斯坦奶牛,所以各国均以其国名冠以荷斯坦奶牛,以示与原产地荷兰荷斯坦奶牛的区别。

我国除了从原产地荷兰引进之外,还更多从德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展地区引进,从而用这些国家的荷斯坦奶牛经过驯化也形成了中国荷斯坦奶牛。

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各国的选育方向不同,育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乳用型及以原产地荷兰为代表的乳肉兼用型两类荷斯坦奶牛。

①乳用型荷斯坦奶牛

美国、加拿大及日本等国家的荷斯坦奶牛属于此种类型。

外貌特征:该牛体格高大,结构匀称,皮薄骨细,皮下脂肪少,被毛细短,乳房庞大,乳静脉明显,后躯较前躯发达,侧视体躯呈楔形,因而具有典型的乳用型外貌。该牛毛色为明显的黑白花片,虽然黑白的多少不一。额部有白星(三角星或广流星),腹下、四肢下部及尾帚为白色。

生产性能:乳用型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居各乳牛品种之冠,一般母牛年平均产奶量为6500~7500千克。

乳用型荷斯坦奶牛由于生产性能高,对饲草、饲料条件要求较高。其耐寒性好,但耐热性差,高温时产奶量明显下降。因此,夏季饲养,尤其是南方饲养要注意防暑降温。

②兼用型荷斯坦奶牛

原产地荷兰以及德国、法国、丹麦、瑞典、挪威等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荷斯坦奶牛多属于此种类型。

外貌特征:体格偏小,体躯宽深,乳房发育良好,体格略呈矩形。鬐甲宽厚,胸宽且深,身腰宽平,臀部方正,发育尤好,四肢短而开张,肢势端正。乳房附着良好,前伸后展,发育均称,呈方圆形,乳头大小适中,乳静脉发达。毛色与乳用型荷斯坦奶牛相同,但花片更加整齐美观。

生产性能:平均产奶量比乳用型荷斯坦奶牛低。一般年平均产奶量为4500~5500千克,群体高产者可达6600千克,个体高产者可达10000千克以上。乳脂率36%~42%,平均为39%。兼用型黑白花奶牛的产肉性能颇好,其18月龄体重可达500千克,平均日增重可达900~1200克,屠宰率可达55%~60%。

(2)西门塔尔牛

该牛属于大型引入乳肉兼用品种,原产于瑞士,我国从20世纪初就开始不断地引进,先饲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三河地区和滨州铁路沿线,后推广到全国各地。该牛对我国黄牛向乳肉兼用方向的改良曾起到很大作用。

外貌特征:该牛体格高大,额宽,角为左右平出,向前扭转,向上向外挑出,母牛尤为如此。毛色多为黄(红)白色,头尾与四肢为白色。后躯较前躯发达,中躯呈圆筒状。四肢强壮,蹄圆厚。乳房发育中等,乳头粗大,乳静脉发育良好。

生产性能:该牛成年公牛体重约为1100千克,母牛约为670千克。1岁体重平均可达454千克。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该牛的泌乳期平均为285天,乳脂率为39%~43%,平均为41%。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有计划地进一步从瑞士引进西门塔尔牛,经20多年的繁育对比,在乳、肉生产性能和役用性能方面有良好效果。西门塔尔牛适应性强,耐高寒、耐粗饲,寿命长,因此较受养殖户欢迎。在饲草条件不够充足的地区,用西门培尔牛杂交改良我国当地牛时,杂交代数不宜过高,一般以3~5代为宜。

(3)短角牛

该牛属于中、小型引入乳肉兼用品种,其原产于英国英格兰东北部梯斯河流域,该流域气候温和,牧草繁茂,放牧条件优越。短角牛是由该地区的土种牛经杂交改良而育成的。现已分布于世界各国,其中,以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为多。

外貌特征:体躯宽大,肌肉丰满,皮下结缔组织发达,体躯呈长方形,肉用体形典型。分有角与无角两种。头短,额宽,颜面窄,角细而短、淡**、向两侧下方呈半圆形弯曲。颈短肉多,胸深而宽,鬐甲宽平,背腰平直,臀部丰满,四肢短,肢间距离宽,乳房大小适中。多数为红毛,少数为沙毛。

生产性能:成年牛体重,公牛为1000~1200千克,母牛为600~800千克,180天体重约为200千克。屠宰率为65%左右。该牛的泌乳期平均为195天,个体最高纪录,每胎可达7243千克。乳脂率为27%~51%,平均为39%。短角牛输入我国杂交改良蒙古牛后,不仅毛色70%以上变为红色,且产乳、产肉性能有显著提高,很受群众欢迎。

(4)娟姗牛

娟姗牛是英国古老的中、小型乳用品种,原产地为英吉利海峡的娟姗岛。该品种早在18世纪已闻名于世,并被广泛地引入到欧美各国。该品种以乳脂率高、乳房形状好而闻名。19世纪中叶以后便陆续地被引入到我国各大城市郊区。目前,娟姗牛纯种牛及其杂交改良牛在我国为数不多。

外貌特征:毛色以褐色为主,个体间有深有浅,一般在腹下、四肢内侧、眼圈及口轮有淡色毛,鼻镜、副蹄、尾帚呈黑色。骨骼细致,额部略凹陷,两眼突出,颈垂发达。体躯各部位结合良好,结构匀称,后躯丰满。乳房形态好,质地柔软,乳头略小,乳静脉发达。

生产性能:一般每胎产奶量为3000~3600千克,乳脂率5%~7%,乳蛋白率37%~44%。其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含量为各个乳用品种之冠。

该品种性成熟早,耐热性好,我国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可以其为父本与当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培育适合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条件的奶牛新品种。

(5)丹麦红牛

丹麦红牛原产于丹麦,为引入的大型乳肉兼用品种。

外貌特征:外貌特征:体格高大,胸部宽深,胸骨向前突出,垂皮大,背长腰宽,臀部发育好,腹部容积大,乳房丰满,发育匀称。被毛为红色或深红色,鼻镜为瓦灰色。但公牛一般毛色较深,头颈部呈黑色或黑红色。

生产性能:在原产地丹麦,年产奶量为6712千克,乳脂率为43%,乳蛋白率为35%。日增重在哺乳期可达1020克,在12~18月龄可达1010克,在18~30月龄可达640克。屠宰率在55%~62%。

丹麦红牛杂交改良我国黄牛,杂交一代的体尺体重、产肉性能和产奶量均有提高。杂交二代的体尺体重、产肉性能和产奶量继续提高,杂交三代以上的体形外貌和生产性能与丹麦红牛非常相似。杂交改良的各代牛均具有抗寒、耐暑、耐粗、抗病等优点。

(6)瑞士褐牛

属引入的中、小型乳肉兼用品种,其原产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区。

外貌特征:该牛体格略小于西门塔尔牛,被毛从浅褐到深褐不等,乳房和四肢内侧毛色较淡,头宽短,额稍凹陷,颈粗短,垂皮不发达。胸深,背线平直,臀宽而平,四肢粗壮结实,乳房匀称。

生产性能:该牛具有较高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平均泌乳量2500~3300千克,乳脂率43%,乳蛋白率36%。该牛一般18月龄体重可达485千克,屠宰率可达50%~60%,幼牛日增重为850~1150克。

(7)爱尔夏牛

爱尔夏牛原产于英国苏格兰西南部的爱尔夏岛,为英国古老的乳用品种之一。该品种是由荷兰牛、娟姗牛、更赛牛等同原产地的土种牛杂交选育而成的。

外貌特征:体格中等,全身结构匀称,乳用特征典型。角形颇特殊,角细长、由基部向外扭转并向上弯曲,角尖向后,角体呈蜡白色,角尖呈黑色。头清秀,颈薄,有皱褶,垂皮小;胸宽深,躯干长,背腰平直,臀部丰满,四肢正直,关节明显;乳房发育匀称,前伸后展,附着良好,乳头长短适中,排列整齐;被毛细短,呈红白花色,以白色居多,红色则由淡红到深红均有,色块多分布在头颈和前躯;眼圈和鼻镜为肉色,尾帚为白色。

生产性能:爱尔夏牛一般年产奶量可达4000~5000千克,乳脂率为38%~44%,一些优秀个体,年产奶量可达12688千克。

爱尔夏牛具有适宜于放牧、耐粗放环境、耐粗饲、耐寒冷、体质强健、早熟、产奶量及乳脂率高等优点,但略具神经质,胆小敏感,不便管理。我国曾引进过几次,现其纯种牛及其各代杂交改良牛在全国各地仅有少量饲养。

(8)更赛牛

更赛牛原产于英国更赛岛,亦是英国古老的奶牛品种之一,与娟姗牛称为姐妹品种。更赛牛是由当地牛与法国的布列塔尼牛、诺曼底牛杂交选育而成的。

外貌特征:更赛牛的外形酷似娟姗牛,但体格略大。头小额窄,角较长,向内上方弯曲。颈细长,胸宽深,多数背平直,少数背凹陷。后躯丰满,四肢正直。乳房发育良好,但不如娟姗牛匀称美观。被毛多数为浅**或金**,个别为浅褐色。额、腹、四肢下部及尾部多为白色。鼻镜为深**或浅红色,角、蹄为蜡**,角尖呈黑色。

生产性能:更赛牛以所产的奶浓稠,脂肪球大,干物质和蛋白质含量丰富而著名。成年公牛平均体重为800千克;成年母牛平均体重为550千克。一般年产奶量为4000~5000千克,乳脂率为44%~50%。

更赛牛性情温驯,容易管理,性成熟早,产犊间隔短,能适应炎热气候条件,但体质欠结实,抗病力较差。

每天能够保证牛有一半粗饲料为新鲜、少纤维青绿饲料,牛就比较容易长膘。

牛主要进食青绿饲料,并以精饲料为补充。肉用牛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20%-25% ,每头每El需蛋白质04千克,可消化热能60-122兆焦,钙11-28克,磷11-28克。

体重500千克的母牛,全年供给干草1吨、秸秆1吨、青贮1吨、混合精料500千克、盐20千克、骨粉20千克,日平均干草3千克、秸秆3千克、豆壳粉1千克、苜蓿干草1千克、青贮4千克、混合精料16千克,食盐和骨粉各005千克。

精饲料又称精料,是相对于粗饲料而言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 精饲料主要包括农作物的子实(谷物、豆类及油料作物的子实)及其加工的副产品,从营养的角度,可分为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两大类。一般来说,能量饲料的适口性好,可消化养分含量高,加工调制的意义不大。

是指在饲料中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等于或高于18%,并以风干物形式饲喂的饲料。如牧草、农作物秸秆、酒糟等。

扩展资料

1、驯化的牛,最初以役用为主。以后,特别是18世纪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消费需要的变化,除少数发展中国家的黄牛仍以役用为主外,普通牛经过不断的选育和杂交改良,均已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如英国育成了许多肉用牛和肉、乳兼用品种;欧洲大陆国家则是大多数奶牛品种的主要产地。英国的兼用型短角牛传入美国后向乳用方向选育,又育成了体型有所改变的乳用短角牛。现代牛的生产类型可分以下4种:

2、乳用品种:主要包括荷斯坦牛、爱尔夏牛、娟姗牛、更赛牛等。

3、肉用品种: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阿伯丁-安格斯牛、夏洛来牛、利穆赞牛、皮埃蒙特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红牛、无角红牛、格罗维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瘤牛与普通牛杂交育成的一些品种,如婆罗门牛、婆罗福特牛、婆罗格斯牛、圣赫特鲁迪斯牛、肉牛王、帮斯玛拉牛和比法罗牛等。

4、兼用品种: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门塔尔牛、瑞士褐牛、丹麦红牛、安格勒牛、辛地红牛、沙希华牛和中国的,以及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别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红牛和新疆褐牛等。

5、役用品种:主要有中国的黄牛和水牛等。有的黄牛也可役肉兼用,如中国的南阳牛,秦川牛和鲁西牛等。70年代前水牛在中国一些地方也作乳役兼用。

参考资料:

——肉牛

按杂交的目的,育种杂交又分为级进杂交、导入杂交、育成杂交三种。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牛的杂交方式、类型有哪几种。

1级进杂交

级进杂交又叫吸收杂交或改造杂交,是用高产牛改良低产牛最常用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杂交方式。

即用生产性能低的母牛与高产的良种公牛进行杂交,所产的杂一代母牛再与该品种不同的种公牛回交,若杂交后代中表现的性状符合理想时,可选择其中的理想公母牛进行横杂固定,来培育新品种。

级进杂交的第一代可获得最大的改良优势,随着级进代数的增加,杂交优势逐代减弱,以后优势水平趋于回归。

级进杂交代数不易过高,根据国外经验,级进三代加以固定可以育成新品种。

但是在改良育种过程中,随着杂种肉牛生产性能的提高,饲养管理条件必须相应改善,才能使改良肉牛的优良性状和生产潜力充分体现出来。

如果盲目引种杂交,片面追求级进代数,不注意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就会出现改而不良的后果,改良牛的生产性能得不到提高,反而丢掉当地黄牛固有的优良特性特征。

2导入杂交

导入杂交又称引入杂交。

如一个较为优秀的当地黄牛品种大部分特征特性较为理想,但个别性状还存在缺点,这时可选择一个理想品种的公牛与需要改良这一缺点的一群母牛交配,使该品种趋于理想。

这种改良方式不改变原来品种的优点,一般只导入一次。

因此,正确选择优良品种很重要,必须选择一个生产方向与被改良品种相同,但又能矫正其缺点的优良品种杂交一次,所得杂交一代含导入品种血液为1/2,再将其与原品种回交一次,所得杂二代含导入品种血液1/4,达到改良效果后便可自交固定,或者用杂二代再与原品种回交一次,使其含导入品种血液达1/8时再进行自交固定。

我国的秦川牛就是引用丹麦红牛进行导入杂交试验而形成的。

3育成杂交

育成杂交又称创造杂交,是指用2~3个以上品种牛进行杂交,使双亲的优良特性结合起来并表现在后代身上,同时产生出原有品种所没有的新特征特性。

如果用两个品种杂交,称为简单育成杂交;如果用两个以上品种进行杂交,称为复杂的育成杂交。

开展育成杂交,首先要以当地黄牛为母本,组织小型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最佳杂交组合方案,为大规模育成杂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之后,要根据确定的最佳杂交组合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群众性的黄牛杂交改良,为育成新品种奠定基础;再根据育种方案,杂种牛出现一定数量的理想型个体时,就横交固定,自群繁育,以缩短世代间隔,加速育成进程。

我国用育成杂交培育出的品种有红牛(短角牛蒙古牛)等优良品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9768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1
下一篇2023-10-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