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H7N9?

怎么判断H7N9?,第1张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五、治疗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韦(Zanamivir),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 ,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四)中医药治疗。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

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治法:清热宣肺

参考处方:

桑叶 金银花 连翘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芦根 青蒿 黄芩 生甘草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液。

2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

炙麻黄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鱼腥草 黄芩

炒栀子 虎杖 山萸肉 太子参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肢冷、汗出淋漓者加人参、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咯血者加赤芍、仙鹤草、侧柏叶;口唇紫绀者加三七、益母草、黄芪、当归尾。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 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1呼吸功能支持:

(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较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

①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无创通气。但重症病例无创通气疗效欠佳,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②有创正压通气:鉴于部分患者较易发生气压伤,应当采用ARDS保护性通气策略。

(2)体外膜氧合(ECMO):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和(或)通气时,有条件时,推荐使用ECMO。

(3)其他: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

2其他治疗: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六、其它

严格规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防控措施。具体措施依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的相关规定。

都属于机械通气类。

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维持人体氧需求的技术。机械通气没有绝对的禁忌证,危重症抢救时均可使用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的目的是保持气道通畅、改善肺通气与氧合、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等,主要用于一些重大手术或者重症患者呼吸衰竭的抢救工作,利用呼吸机辅助、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的一种通气方式

俯卧位通气指的是病人采取俯卧位的体位进行机械通气的一种方法。该通气方法主要适用于重症肺部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经过高强度的呼吸机支持仍不能维持正常人体所需要的氧合。

明晃晃的白炽灯,病床上无知无觉的老人身上伸出一根根管线连着床旁的各种仪器,机械通气下,可以听到他们或急促或者粗重的呼吸声音

随着“新十条”发布,医院成了直面感染浪潮的第一道“防波堤”。

近日,记者走近青大附院ICU科室,直击ICU中的他们与病毒抗争、与死神赛跑。

23位老人21人新冠感染

有人血氧饱和度掉到80%来急救

ICU作为一线科室,感染潮来临后,收治的都是被分诊后的重症患者。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市南病区主任单亮明显感受到了新冠带来的冲击。

收治的患者由于新冠的症状变得严重,患者胸部CT图像中的“白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患者被送进来,医护人员经历不断减员的困境

单亮在和家属讨论患者病情,老人因为新冠感染,双肺已经变成“白肺”

在市南院区ICU的一病区,这里有23张综合床位,收治了23位老人,最大年龄92岁。其中,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人有21人。

他们本就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或者高血压、冠心病、酮症、心脏搭过桥,或有严重的血管疾病,加上感染新冠,肺部氧功能差,有的患者血氧饱和度甚至掉到80%陷入昏迷,被家属直接送进医院急救。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提出,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配足配齐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呼吸机、ECMO等重症救治设备,改善氧气供应条件。

为了更好地应对重症“高潮”,青大附院成立了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小组,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每天特定的时间组织重症肺炎患者疑难病例讨论,并且将急诊ICU、神经外科ICU、心外科ICU、呼吸ICU等专科ICU用于收治重症患者,全力保障患者医疗救治。

单亮作为ICU市南病区的主任,近一个月的时间,无论是否生病,都是和团队忙碌在一线。从早到晚,他几乎不停地穿梭在各个病床间,时刻高度紧张地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高祀龙则一起配合单亮适时调整用药和呼吸机的参数等。

起初社会面感染高峰时,科室大部分医护人员同样被感染,作为带头人,他们二人每天都是“备战”状态,在岗的每个医护人员也都变成了“超级战士”,他们一面要面对突然暴增的病人,一面要顶上同事们“阳”了不得不休息的缺口。

上午忙碌完后,医护人员简单用餐

高祀龙显然是应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老手”了。

在2020年疫情暴发时,他就成为青大附院第三批援助湖北的医务人员进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重症病房。之后又多次进驻医院隔离病房和青岛市应急备用医院、定点医院。

“这次全体感染的时候,有些同事实际上都算是普通型的肺炎患者了,但仍在坚持,正是我们的坚持,大多数的重症患者才得到及时妥善的救治。”高祀龙说道。

“高流量吸氧、接球囊面罩”

时刻准备与死神“抢人”

心电监护仪上的数字有着关乎生死的重要意义,平静是一种安全。

单亮和团队最怕听到监护仪上发来的“叮叮叮”的声响,一旦响起来,就意味着抢救开始了。

老人病情有变化时,医生护士会第一时间应对

一位极度缺氧的老年患者,自主呼吸已经难以维持体内的氧量,单亮立即戴上面罩和手套,和在场的医护人员一起,将喉镜插入患者的气管内,再固定好喉管位置。

几十秒的时间空隙里,患者的面色因缺氧涨红,胸膛高高耸起,喉咙里发出剧烈的喘息声。将喉管接驳到呼吸机的刹那,患者仰躺在病床上,面色终于恢复了平静。

“有创的气管插管就是要灭掉他的自主呼吸,完全通过器械通氧,新冠合并患者送来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很多肺部已经变白,上来我们就要给足他体内的氧气量。”单亮告诉记者。

患者侯先生今年80岁,本身有着严重的糖尿病。“由于糖尿病,他的血糖升得特别高导致了酸中毒,尿里出现酮体,我们目前主要是纠正他的酮症。”

单亮介绍,由于患者高烧到39摄氏度,给予患者CRT治疗,纠正患者的酮症。经过一夜输液,他的体温已经下降到36摄氏度多。

“有部分糖尿病患者,首发的表现不一定是突出的肺炎表现,也有可能是合并症的表现,比如说意识障碍、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感染诱发心衰加重,诱发了严重的心肌缺血事件,甚至心肌梗死。”单亮说道。

患者林先生78岁,由于之前做过心脏搭桥,肺部也有炎症。感染新冠以后,由于缺氧严重,肺功能更差了,之后林先生症状越来越重,最终进了ICU。

“再推5毫克咪达唑仑”、“气道压力太高了”,站在病床前,单亮如同一根“定海神针”。

患者家属在ICU门口,焦急地询问老人病情

于他而言,这样的紧急事件常常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衰竭、心脏骤停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心肺复苏,每一种危象都有手段应对。

短短几分钟,一个人可能由生到死,也可能被身经百战的ICU医护人员从鬼门关前拉回来。

“病区超过80岁的老人占比三分之一,对于老年人一切体征可能随时变化,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单亮说道。

患者从不配合到配合

“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改善血氧

为了迎接重症的患者,青大附院准备了很多重症床位,当有患者转出后,马上就会有新的重症患者被收治,各个重症病房始终保持着满负荷运转。

“现在看着ICU里,患者都还比较平静有序,都是靠每位医护人员撑出来的。”说话的间隙,单亮正在和同事配合为一位84岁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

床头微微抬高,患者俯身趴卧在病床上,胸前垫了一个U形枕。“咱们尽量多趴一会儿,俯卧通气很重要,它可以促进气道分泌物引流,改善患者氧合,减少纵膈和心脏对肺的压迫。”单亮说道。

有的时候患者由于身体难受,是不配合的。有的患者觉得自己坐着喘气都费劲,趴着会更加难受。这时候高祀龙护士长就会耐心劝导老人,让他坐在床边,趴在床头垫高的被褥上。几个小时后,他的血氧饱和度从88%到了97%,呼吸得到了明显改善。

医护人员在对老人进行“俯卧位通气”后,老人血氧得到明显改善

高祀龙介绍,俯卧位通气也就是“趴着”治病,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也能有效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肺及气管的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也能得到良好的引流,并且能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

“阳了后呼吸困难的人不少,新冠趴就在流行起来,部分患者是可以通过这个姿势改善血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的。”高祀龙说道。

新冠来临后,青大附院也在加紧培训,以确保更多医护人员具备重症救治能力。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青大附院将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培训。培训内容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解读等。

“重症的患者不等人,我们只能尽量克服困难,再多撑一撑,虽然守得艰难,但每救回一个患者,医护人员尽管疲惫,也是欣慰的,这既是医者的责任,也是医者的使命。”单亮告诉记者。

●据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毛梓权

中新网4月3日电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方案指出,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以下是全文: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2013年第1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3例均为散发病例,目前尚未发现3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五、治疗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韦(Zanamivir),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 ,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四)中医药治疗。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

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治法:清热宣肺

参考处方:

桑叶 金银花 连翘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芦根 青蒿 黄芩 生甘草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液。

2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

炙麻黄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鱼腥草 黄芩

炒栀子 虎杖 山萸肉 太子参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肢冷、汗出淋漓者加人参、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咯血者加赤芍、仙鹤草、侧柏叶;口唇紫绀者加三七、益母草、黄芪、当归尾。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 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1呼吸功能支持:

(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较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

①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无创通气。但重症病例无创通气疗效欠佳,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②有创正压通气:鉴于部分患者较易发生气压伤,应当采用ARDS保护性通气策略。

(2)体外膜氧合(ECMO):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和(或)通气时,有条件时,推荐使用ECMO。

(3)其他: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

2其他治疗: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六、其它

严格规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防控措施。具体措施依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的相关规定。

俯卧位通气操作错误是翻身时应熟练迅速,应直接将患者翻至俯卧位,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俯卧位通气操作应缓慢将患者翻至俯卧位,一人位于患者头部,保护气管插管并固定患者头部。

俯卧位通气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急性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常规通气模式。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在做俯卧位通气前,要先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禁忌证,如脊柱损伤、急性出血、颅内高压等,待确定没有禁忌后,才可进行俯卧位通气。

长期卧床的病人,如果家里护理不当,会发生很多并发症。严重者将威胁生命。所以了解家庭护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泌尿系感染可能:病人长期卧床,一定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局部保持干燥,多饮水,勤接尿。尽量不用纸尿裤。

2、肺部感染可能:有效通气受碍,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要多更换体位,翻身拍背协助排痰。

3、肌肉萎缩可能:长期卧床,几乎没有活动量,肌肉得不到锻炼。要给予按摩,帮助运动,锻炼肌肉,一日可数次。

4、发生褥疮可能:由于卧床,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最终导致皮肤破溃坏死。要给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5、静脉栓塞:肢体活动受限,血流缓慢,血管硬化狭窄引起。饮食清淡,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为主。要帮助多运动。

6、结石可能:多饮水,不要食含草酸钙的食物,以防止产生结石。

7、便秘:肠蠕动缓慢,排便习惯改变。可热敷或按摩腹部。必要时给润肠通便药物。

8、消化不良:可给一些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给促消化的药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990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