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碳水比例

增肌碳水比例,第1张

增肌碳水比例

 增肌碳水比例,健身是现代人最经常谈到的话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完美的身材,有的人通过减肥,有的人通过锻炼长出肌肉,增肌和减肥不同,那如何确保自己既能达到身体所需营养,又能增长肌肉呢?增肌碳水比例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增肌碳水比例1

 魔鬼训练前后,你需要确保你的身体有足够的燃料来支撑你的健康和你的健身目标。

 而这里所说的“燃料”,比你想象的要更加具体。通常,许多专家会建议蛋白质和碳水的摄入比例应为 1:3,这样方能确保你达到身体所需营养。这个比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要如何保证你的身体达到它的需求?

 首先,运动前的养分补给和运动后的再补充非常重要,这能确保你的正常代谢功能,肌肉得到它们需要加强和发展的能量,你的身体将会从这个这个过程中很好地恢复。养分补充有助于优化燃脂增肌的性能。如果你没有正确地补充好应有的养分,就如同把柴油放进了汽油发动机种,无论你再怎么积极努力训练,最终还是会对你的训练产生负面影响。

 你会意识到 1:3 的比例其实可以是晚餐的一份肉加两三份蔬菜,肉类提供蛋白质而蔬菜会帮助你储存能量。这个比例对于重新合成糖原是最有效的。根据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低强度运动 90 分钟就会把糖原储备清空。这些储备会转化成能量帮你塑造肌肉、过后帮助恢复。如果没有糖原,你是在空运行。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中的分解代谢激素的释放会将肌肉和蛋白质的储备瓦解。这就是你需要确保有足够的蛋白质来帮助你的训练更加有效的原因。对于想要塑造身体的人来说,过量的带白纸需求是必须的。

 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你在运动中维持血糖水平,并取代肌肉糖原。如果没有足够的碳水补充,在运动中会经常有低血糖或血糖过少的情况发生。要是在距离训练时间很短的时候补充过多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肿胀和恶心反胃。你的肌肉依靠于快速的碳水燃烧作为养料,碳水可以延缓疲劳感并且能够与蛋白质共同作用提高你的耐力水平。

 对于碳水的摄入来说,建议每千克体重摄入 6-10 克的碳水,帮助进行力量训练。每千克体重摄入 2 – 4 克蛋白质。这不影响脂肪和水分的摄入,当然它们也会恢复和力量训练不可或缺的因素。

 你可以通过以上提到的 1:3 比例饮食摄入规则来获取你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不一定只是肉和蔬菜,鸡肉、鱼、青豆、酸奶、浆果、鸡蛋、奶酪、坚果和水果都可以成为你养分补给的来源。

 当你找不到其他补给来源的时候,蛋白质棒和奶昔便起了作用。蛋白质混合物及配方混合了碳水、蛋白质和其他维生素及养分,来适应你的训练强度和目标(以上我们所提到的“野心”)。你的人体吸收蛋白质奶昔的速度会比消化食物更快,并且能在训练后快速直接地获取 1:3 比例的养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建议是:最好不要用这些补剂代替三餐,然而如果有可以随时拿在手上的饮品能在训练后回家的路上能随时补充能量也是既方便又健康的选择。

增肌碳水比例2

 在健身人群眼中,食物基本都能被分成三大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要减肥,我们就降低碳水和脂肪摄入

 要增肌,必然会提高蛋白质的摄入

 对于减肥来说基本是这个情况,但是增肌呢?每天把蛋白粉当饮料,配以无数个蛋白就能让肌肉慢慢充气吗?必然不是这样的!

 增肌饮食在增加蛋白质摄入的同时,也是需要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摄入比例的配合,并且在不同年龄段摄入的配比也是完全不同的。

 蛋白质

 肌肉增长的过程其实就是肌原纤维补充蛋白质的过程,外部摄入的蛋白质进入人体会形成降解作用与合成作用,当蛋白质合成速率高于降解速率的时候,增肌效果就明显。

 而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与人体的代谢功能关系密切,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大,代谢功能会逐渐减弱。从理论上来说,年龄越大的健身人群需要摄入越多的蛋白质。

 每天摄入蛋白质总量与年龄配比

 小于18岁:06-08克 X 自身体重

 19-40岁:08-11克 X 自身体重

 41-65岁:11-13克 X 自身体重

 大于65岁:13-15克 X 自身体重

 年龄小的健身人群过多摄入蛋白质只会被人体代谢掉,对增肌并无明显作用。年龄大的健身人群应该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当然也不能过分,否则各种胆固醇问题会让你去医院的次数多过去健身房的次数。

 碳水化合物、脂肪

 营养均衡不仅对于增肌,对于健康都是必要的。对于健身人群而言,碳水化合物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胰岛素,胰岛素也是健美运动员最常使用的“兴奋剂”之一。

 原因就是,胰岛素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加速蛋白质合成,促使更多的氨基酸进入肌肉,帮助增肌。

 同样因为年龄的增长,代谢能力的降低,过多的胰岛素甚至会对年长的健身人群造成致命的威胁。

 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总量与年龄配比

 小于20岁:18-26克 X 自身体重

 21-40岁:15-23克 X 自身体重

 41-65岁:12-2克 X 自身体重

 大于65岁:08-17克 X 自身体重

 对于脂肪的摄入,应该与碳水化合物配合,随着碳水化合物的递减而增多脂肪摄入作为平衡。

 每天摄入脂肪总量与年龄配比

 小于20岁:025-045克 X 自身体重

 21-40岁:035-055克 X 自身体重

 41-65岁:045-065克 X 自身体重

 大于65岁:055-075克 X 自身体重

 增肌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肌肉对于身体的保护作用适用于所有人。就算年长如施瓦辛格(70岁)也还是在尽力保持自身的肌肉,依照以上配比摄入正确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你的肌肉总是不会抛弃你的。

增肌碳水比例3

  一、饮食原则

 对需要减脂的人

 建议每天的热量摄入控制在比消耗热量低300大卡左右,这样一周减掉的体重(不是脂肪)是1kg。(消耗热量=基础代谢+运动额外消耗)

 而增肌的人

 给身体提供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不够,就不能会增重!

 需要你每天摄入的食物热量比消耗的热量高300大卡,那么一周也就会多摄入2100大卡≈1kg体重。

  二、科学配比

 除了饮食的量,营养分配也是很必要的。不管增肌还是减脂,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例都是最大的,蛋白质比脂肪略高。碳水足够多,才足以支撑增肌所进行的锻炼消耗减脂才能提供足够能量,并最大限度的限制肌肉损失。就是说碳水大概占一半,或略高于一半,蛋白质比脂肪高。

 建议增肌碳水:蛋白:脂肪为5:3:2,

 减脂碳水:蛋白:脂肪则为6:2:2。

 蔬菜可以随便吃,但是要注意油盐控制(具体比例视个人训练情况调整)

  优质蛋白质

 牛奶——容易吸收、常见,也是最常用的。

 鸡蛋——天然食品中最优秀的高蛋白食品。

 去皮鸡胸肉——优质高蛋白食物,价格较亲民。

 牛后腿肉、牛排等瘦牛肉——脂肪含量比鸡胸肉略高。

 但也是不错的选择金枪鱼罐头——价格不贵,脂肪含量低。按照100克计算。

 

  优质碳水

 燕麦——热量和GI值偏低,消化吸收缓慢,饱腹感时间长。

 水果——尽量选择低升糖的水果,即口感不那么甜的。

 水果的消化吸收速度比燕麦等复合碳水化合物更快,一般在上午及力量训练前后摄入。

 红薯或山药——消化吸收缓慢,饱腹感强烈。

 糙米——复合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速度缓慢。

 按照100克计算

  优质脂肪

 杏仁、核桃等坚果——优质健康脂肪来源,不过要注意量。

 牛油果——健康脂肪来源,且蛋白质含量也可观。

 橄榄油——作为炒菜的时候用油,价格稍高。

  三、烹饪法则

 水煮、蒸为主,其次是煎,最后是炒,不油炸。调料以粉末状为主,酱类不放。大家都记好了么?

就算是严格减脂期间,每天也至少应该摄入100克糖类。去除各种奶类、水果类、蔬菜等食物的含糖量,每天大约还需通过主食提供45克糖类,进行减脂。

大部分粮食中,以原料生重计算碳水的含量只在70%左右,所以要提供45克糖类,需要至少摄入64克主食(45÷75%=64),这是合理的减脂期间该有的摄入量。人马君帮助更多的朋友领略到运动健身的魅力,步入健康生活的大门,在这个熙熙攘攘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崭新而积极的生活节奏,摆脱亚健康,练就美好身材。

一公斤体重不少于4g,最少每天也不能少于每公斤体重2g碳水。

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质,并且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功能。机体中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葡萄糖、糖原和含糖的复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与其摄入食物的碳水化合物种类和在机体内存在的形式有关。

1、膳食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能够提供和储存热能。

2、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并参与细胞的组成和多种活动;此外还有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抗生酮、解毒和增强肠道功能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化学组成:

糖类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H和O的比例通常为2:1,与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m(H2O )n表示。因此,曾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化合物按其构造和性质应属于糖类化合物。

可是它们的组成并不符合Cm(H2O )n 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等;而有些化合物如甲醛、乙酸(C2H4O2)、乳酸(C3H6O3)等,其组成虽符合通式Cm(H2O )n,但结构与性质却与糖类化合物完全不同。

-碳水化合物

问题一:减脂期间碳水化合物一天应摄取多少? 每磅体重不应少于2g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一公斤体重不少于4g,减脂期间也不应该少于每公斤体重2g碳水。

要想减少体脂,你就必须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是,如果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时间太长,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变慢。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你可以在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期间,每隔45天,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高到至少每天每磅体重2克的水平。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新陈代谢速度变慢,还可以增加你的体能水平。最终,你的减脂过程将变得更容易。

问题二:减脂期每天应该每公斤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每磅体重不应少于2g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一公斤体重不少于4g,减脂期间也不应该少于每公斤体重2g碳水。 要想减少体脂,你就必须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是,如果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时间太长,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变慢。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你可以在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期间,每隔45天,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高到至少每天每磅体重2克的水平。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新陈代谢速度变慢,还可以增加你的体能水平。最终,你的减脂过程将变得更容易。

问题三:减肥期间应该每天摄入多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脂肪越少越好!碳水化合物可以摄入!因为是能量的源泉!没有碳水化合物就没有能量运动

问题四:减脂期饮食,到底是控制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 减脂期饮食,三分练,七分吃。可是具体饮食应该控制摄入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

跟糖相比,脂肪更容易让人发胖,下面我详细讲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在看文章的时候,注意不要走极端,也不要片面的理解。我之前听人说,完全不吃脂肪也不行啊,如何如何还说了挺多。我挺替他惋惜,因为我根本没有说要完全不吃脂肪啊。

相对于糖,食物脂肪更容易储存成身体脂肪。我既没说,碳水化合物绝对不会胖人,也没说绝对不要吃脂肪。我想对极个别朋友说,都是成年人了,这点阅读能力还是应该有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美国人肥胖率比中国人高,很多人可能觉得美国人吃的比中国人多,其实不对。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里有个表,对比了相同体重的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饮食总热量和成分比例。相同体重的美国人跟中国人相比,热量摄入都要少得多。拿65公斤体重组来说,美国人热量摄入是1989千卡,中国人是2641千卡。2641千卡,比美国77公斤成年男性的能量摄入还多。还有很多研究也支持这种观点,并且发现,排除了体能消耗的差异之后,美国人的能量摄入还是比中国人少。也就是说,美国人比我们胖,不一定是因为比我们吃的多,更可能是食物的成分有区别。实际上,数据显示美国人的脂肪摄入量是中国人的2倍以上。

想减肥,吃多少很重要,吃什么可能更重要。原因下面我慢慢讲。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我们看一下食物热量,前两者都是每克4千卡,脂肪是每克9千卡,前两者的2倍。我们一算,100克蛋白质的热量跟44克脂肪相同,那就是说吃100克蛋白质,相当于吃44克脂肪,对吗?答案是不对。实际上,吃100克蛋白质,从能量摄入的角度说,大约只相当于吃了25克脂肪。

原因有2个:1、蛋白质的产热效应比脂肪高出好几倍,之前说过,大概能达到自身热量的20%-30%。也就是说,吃100克蛋白质,只能提供70-80克蛋白质的热量。剩下的都在消化和吸收和利用过程中消耗掉了。而脂肪的产热效应只有3%-5%,基本是吃多少吸收多少。2、多余的蛋白质如果想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又要额外消耗25%-40%的能量。

也就是说,蛋白质吃进肚子里,吸收利用,浪费一部分能量。如果有点盈余,想变成脂肪,又要消耗一大部分能量。所以,蛋白质多吃一点,也很难变成脂肪,除非长期有极大的盈余。另外,蛋白质摄入越多,会 越多蛋白质氧化,让更多的蛋白质变成能量消耗掉。我们的身体设计,就不喜欢让蛋白质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跟蛋白质一样,碳水化合物也很难变成脂肪。这可能跟我们一直以为来的认识相悖。但试验发现,一些人的糖原储存能力会随着碳水化合物摄入而增加(Eckel)。并且,储存够必要的肌糖原和肝糖原之后,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几乎都被直接氧化。除非饮食中连续提供大量过剩(超过需要30%-50%)的碳水化合物。而且,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高,也会 更多碳水化合物氧化。

这就是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是不易转化成脂肪的营养物质。这其实是身体保持能量摄入平衡的手段之一。Swinburn和Ravussin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说如果你在40年内每天多吃一片巧克力蛋糕(大约100千卡)会怎么样?你会额外摄入1500000千卡热量。这些热量都转化成脂肪,40年你会增重190公斤。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原因是我们的身体希望保持一个稳定的体重,能量过剩,限制能量的储存。能量不足,限制能量的丢失。否则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早已灰飞烟灭,所有的人不是胖死就是瘦死。

相对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来说,膳食脂肪比较容易变成身体脂肪储存起来。膳食脂肪储存成体内脂肪,只需要额外消耗4%-7%的能量。并且,膳食脂>>

问题五:减脂期应当怎样安排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健身营养

1不要在锻炼中大量饮水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3哑铃健身者每日4-5餐较为合适,休息半个小时后即可进餐,大运动量休息一小时再进餐

4不要空腹锻炼

5不要在饭后大运动量锻炼,一般饭后15-2小时后开始哑铃健身锻炼

问题六:减脂一天摄入多少碳水为好 这个没有规定,你要明白减脂是你消耗的比你摄入的大就能减脂,不管你摄入多少,只要你能消耗比摄入的多就可以了。

问题七:减肥者应每天摄入多少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各多少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取量》一书,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摄取1800~1900卡路里的热量,男性则需要1980~2340卡路里的热量。其中,蛋白质摄取量应为人体每日所需热量的10%~15%;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应不少于人体每日所需热量的 55%;脂肪的摄取量应不超过每日所需热量的30%。此外,每天摄取的盐不应超过6克,膳食纤维每天的摄取量应不少于16克。以健康的成年女性为例,平均每餐应摄入热卡含量为600~650卡的食物,相当于10~12只黑芝麻汤圆、12~15只水饺或4只卷着豆芽和酱肉丝的春饼。而如果吃的是火锅,则相当于50克羊肉、50克肥牛、150克各色青菜、50克豆腐,外加一枚烧饼及一碗浓浓的羊肉汤。男性每餐应摄入的热量较女性为多,约为680~800卡,换算成食物,约比女性多四分之一左右,即每餐应摄入12~15只黑芝麻汤圆、15~20只水饺、5~6只卷着豆芽和酱肉丝的春饼,或60克羊肉、60克肥牛、180克各色青菜、60克豆腐,外加两枚烧饼及两碗羊肉汤。下面10种方法被专家们视为减肥的最佳途径。以每天平均摄取2000大卡热量为基点。 一、降低热量的摄取 营养学家认为,无论你控制什么――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最终降低的是热量的摄取。如果一个人每天少摄取800大卡的热量,可在6个星期内减少 10磅体重;少摄取 500大卡,可在 2个半月内减轻10磅体重。但切忌体重降得过快,否则是很危险的。须知,每人每天至少要摄取1200千卡的热量,如果供给身体的热量太少;就会失去肌肉。肌肉是人体消耗热量、促进新陈代谢的关键。 二、少吃脂肪类食物: 专家们指出,每1克脂肪合9千卡热量。与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所含热量要低得多,约4千卡。因此,要减肥不必少吃东西,可以以新鲜的蔬菜、水果、谷物代替每日所食用的含脂肪的食物(如奶油等地专家们认为,如果做到每天只吃20―40克脂肪,可以在 2个月内减轻体重 10磅。然而,不是每个人少吃脂肪都能减肥,如果碳水化合物食用过多,也会使体重增加。 三、减少食物的摄入量: 要想减轻体重,无须放弃喜爱的食物,重要的是要加以控制。如果偏爱某种食物且食用量大,那就要注意减少每次的分量。不是每周4次,每次 200克肉的食用量,而是每次 100克,这样就可以少摄取1200千卡的热量,可在大约7个半月的时间内减少们磅体重。建议减肥者在厨房放一个秤,贴一条提示标语,注意提醒自己摄取食品的重量。 四、多吃流食: 通常,流食的制做是很方便的。若每天有一餐只食用流食或饮料,则可在8个月内减轻10磅体重。流食要多样化,以免缺少营养。在医生指导下,甚至可以每日两餐流食。这样可在5个星期内减轻10磅体重。但要确保所选择的流食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和蛋白质,并要保证一日三餐。 五.走掉体重: 坚持每周5天,每天1次,每次在45分钟内走5公里的路程,这样做可在6个月内减去10磅体重。若在45分钟内走65公里,则体重下降得更快。也许有人会说“没有时间散步”。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心血管医生指出:采用这种减肥方法可能会增加食欲。因此,散步之前或之后,可以吃一些低脂肪的食品或新鲜水果,多喝水,以补充因出汗减少的体内水分。 六、固定锻炼: 每周进行3―5次固定锻炼,不失为减少体内脂肪、减轻体重、增加肌肉、使精力充沛的好方法。跑步,每周 5次,每次45分钟,每分钟 170米的速度,可在3个月内减少10磅;跳舞,每周6次,每次1小时,可在4个月内减少10磅;游泳,每周4小时,可在4个月内减少10磅;骑自行车,每周4次>>

问题八:如何减脂?碳水一天该摄入多少 做有氧,每天晚饭前跑步1小时,平时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碳水化合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我有个同事也就是每天中午吃小半碗米饭。

问题九:想减脂,每天到底应该吃多少碳水化合物 脂肪越少越好!碳水化合物可以摄入!因为是能量的源泉!没有碳水化合物就没有能量运动

问题十:减脂期,男生一天蛋白和碳水摄入量分别是多少,怎么计算 你用什么方法减肥呢?脂老虎吗

那么减脂期该摄入多少热量呢?要怎么计算?

第一步:计算基础代谢(BMR)

BMR有2个计算公式,优先选择计算公式(二)。

基础代谢率(BMR)计算公式(一):

BMR(男)=10×体重(kg)+625×身高(cm)-5×年龄(岁)+5

BMR(女)=10×体重(kg)+625×身高(cm)-5×年龄(岁)-161

基础代谢率(BMR)计算公式(二):

BMR=370+216×体重×(1-体脂率)

第二步:BMR×运动系数

每日正常热量摄入(A)=BMR×运动系数,当每日摄入热量为A时,体重不增不减。以下是不同人群的运动系数:

不进行或很少进行运动的人群:12

一周进行1-3次低强度运动的人群(心率<120):1375

一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的人群(心率<150):155

一周进行6-7次强度较大运动的人群:1725

从事非常高强度运动或活动的人群:19

第三步:A×减脂系数

健康减脂热量摄入(Z)=A×减脂系数,当每日摄入热量为Z时,体重稳定持续下降,同时不影响健康。以下是不同人群的减脂系数:

不进行或很少进行运动的人群:09

一周进行1-3次低强度运动的人群(心率<120):085

一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的人群(心率<150):08

一周进行6-7次强度较大运动的人群:08

从事非常高强度运动或活动的人群:08

第四步:计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

在Z值范围内,不同人群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如下:

1 不进行或很少进行运动的人群

蛋白质摄入量(g)=08g×体重(kg)

脂肪摄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Z-脂肪摄入量×9-蛋白质摄入量×4)÷4

2 一周进行1-3次低强度运动的人群(心率<120)

蛋白质摄入量(g)=1g×体重(kg)

脂肪摄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Z-脂肪摄入量×9-蛋白质摄入量×4)÷4

3 一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的人群(心率<150)

蛋白质摄入量(g)=14g×体重(kg)

脂肪摄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Z-脂肪摄入量×9-蛋白质摄入量×4)÷4

4 一周进行6-7次强度较大运动的人群

蛋白质摄入量(g)=18g×体重(kg)

脂肪摄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Z-脂肪摄入量×9-蛋白质摄入量×4)÷4

5 从事非常高强度运动或活动的人群

蛋白质摄入量(g)=22g×体重(kg)

脂肪摄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Z-脂肪摄入量×9-蛋白质摄入量×4)÷4

刚刚超过身体所消耗的卡路里就够了。

无论、是减脂还是增肌,训练后摄取适量的碳水化合物都会对你的训练有帮助。

健身的时候,特别是力量训练,是将肌肉撕裂,然后通过营养进行重组,肌肉想要复原或者增大必须补充氨基酸,蛋白质的摄入是提供了修补肌肉的原料,而碳水化合物则是提供修补肌肉的能量。

其实蛋白质提供了砖瓦,而碳水化合物是建造房屋的工人。

扩展资料:

碳水化合物的计算:

食品营养标签中的碳水化合物是指每克产生能量为17kJ/g (4kcal/g)的部分,数值可由减法或加法获得。

减法:食品总质量分别减去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和膳食纤维的质量,即是碳水化合物的量。

加法:淀粉和糖的总和即为碳水化合物。

总碳水化合物指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总和。

参考资料:

碳水化合物

1 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糖、淀粉等)

根据美国食品与营养委员会制定的推荐膳食摄入量(RDA),普通成年人每日至少应摄入130克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以保证葡萄糖作为大脑细胞和中枢神经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防止以上细胞通过酮体进行供能。这里的普通成年人是指:①年龄≥19岁;②身体健康;③非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④非健身者或运动员;⑤现阶段没有增肌或减脂目标。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制定的可接受宏量营养素分布范围(AMDRs),每日总热量摄入的45-65%应来自碳水化合物。例如:如果每日的总热量摄入为2000千卡,那么900-1300千卡的热量应来自碳水化合物,这相当于225-325克碳水化合物。

2018年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低(<总热量摄入的40%)或过高(>总热量摄入的70%)都会增加死亡率。最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全天总热量摄入的50-55%。

然而,并不是所有饮食法都遵循以上原则。一些饮食法提倡较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如生酮饮食法;一些饮食法提倡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如普里特金饮食法(Pritikin Diet)。

世界卫生组织(WTO)建议成年人和儿童将添加糖(added sugar)的摄入量控制在全天总热量摄入的10%以内。添加糖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到食物和饮料中的营养性甜味剂。

碳水化合物是肌肉的主要能量来源。过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能会引发肥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过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能会造成肌肉流失、新陈代谢下降、月经不调和疲劳等症状,从而影响运动水平。为了达到特定的健身或运动目标,健身者或运动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1)根据美国营养和饮食学会(AND)和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的建议:运动员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6-10克/每公斤体重。例如:一名70kg体重的运动员,每天应摄入420-700克碳水化合物。如果这名运动员的运动量较小,那么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以降低到3-5克/每公斤体重(低强度训练)或5-7克/每公斤体重(中等强度训练,每天训练时间约为1小时);如果这名运动员的运动量极大(运动时间≥4小时),那么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提高到8-12克/每公斤体重;

(2)处于增肌期的健身者/运动员,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通常为4-6克/每公斤体重;

(3)处于减脂期的健身者/运动员,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通常为05-45克/每公斤体重。

2 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虽然无法被人体(小肠)消化,但却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和憩室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如果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则会显著提高死亡率。

根据美国食品与营养委员会制定的适宜摄入量(AI),19-50岁男性每日应摄入38克膳食纤维,女性则为25克。当年龄超过50岁后,男性和女性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将分别降低到30克/天和21克/天。此标准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居民(>97-98%)的营养需求。

根据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制定的每日营养摄入量(DV),每摄入1000千卡热量,就需要补充125克膳食纤维。例如:如果每日的总热量摄入为2000千卡,那么就需要补充25克膳食纤维

大家分享一个短期减脂的饮食方案,碳水循环饮食法,碳水循环优势在于短期刷脂的同时保存肌肉。碳水循环法有很多种,这里分享一下我亲身实践过的一种。

注意:饮食必须配合运动,否则没有意义。

注意:饮食必须配合运动,否则没有意义。

注意:饮食必须配合运动,否则没有意义。

碳水循环一般用于突破减脂瓶颈,

这个方法我也是今年(2018)1月份接触到,尝试了4周(其中1周是过年假期,实施的不是很好)。体重从78公斤减到了73公斤,卧推训练重量从30KG增长到45KG,深蹲从30KG增长到70KG,硬拉增长到60KG。这里说的训练重量是1 RepMax的75%,1RepMax指的是只能做一次的极限重量。照片就不分享了,不过效果是肉眼可见的,身上之前下坠的肥肉明显变小并收紧了。

说完了亲身体验,现在说说原理。

碳水循环(CarbCycling),指的是低碳水化合物摄入与高碳水化合物摄入按照计划交替进行,一般是两天低碳日,一天高碳日,以周为例,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低碳日 低碳日 高碳日 低碳日 低碳日 高碳日 低碳日 低碳日 高碳日 低碳日

以此为例不停的循环,一般以3-4周为一个周期,视个人情况而定。

一说到减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节食,不吃主食,节食的确能减重,但是弊端是除了减脂还会减肌肉,掉肌肉就会降低基础代谢,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而碳水循环同样通过降低碳水的摄入限制身体的糖原储备,并且配合运动榨干身体的糖原储备,增加脂肪的消耗和利用。那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觉得那天天低碳就好了,为什么还要高碳。原因如下:身体的出厂设置并不是为了减肥也不是增肌,而是为了生存。身体发现你总吃很少碳水,而且以后可能还是很少,所以身体出于生存的目的必须寻求其他的能量源,然后就发现,咦,身上有这么多肌肉,每天不帮忙提供能量还不停的消耗能量,那就把肌肉转化成能量吧,然后你就发现天天低碳的你轻了不少,然后能撸动的铁也轻了不少。好不容易练出来一点儿肌肉,一下都没了,哭都来不及。所以我们低碳日中间混入高碳日,告诉身体别担心,我死不了,我还是会吃碳水的。

了解了碳水循环为啥这么吃,下面说说碳水循环的实操。

第一步,了解自己的每日能量消耗。

首先,你需要测量计算如下数据:体重、体脂率、干体重、高强度训练时间。

体脂率测量方法可以参考下面这个方法,很实用

刘洹说健身超实用丨在家简单测体脂的方法! - 刘洹Burning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341016

干体重=体重 x (1-体脂率)

BMR=干体重(磅) x (系数)125(个人为例:约1500大卡)

训练消耗=(训练系数)0086 x 体重(kg) x 时间(分钟)(个人为例:约300大卡)

得出训练日消耗总和为:1800大卡

第二步,按照第一步得出的热量,我们用下面的比例来分配我们三大宏观元素:

低碳日:碳水5% 蛋白质35% 脂肪60%

高碳日:碳水65% 蛋白质25% 脂肪10%

按照碳水1g=4cal,蛋白质1g=4cal,脂肪=9cal,我们计算可以得出

低碳日三大巨量元素分别摄入:碳水225g 蛋白质1575g 脂肪120g

知道了高碳日和低碳日的摄入量,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食物的选择。

碳水:碳水分为复合碳水和简单碳水。

简单碳水适合训练前后摄入,训前可以为身体储备能量,提高运动表现,训后配合蛋白质可以在窗口期帮助肌肉恢复。

其他时间选择复合碳水为佳,比如:燕麦、地瓜、糙米等。

这里注意,低碳日在计算碳水时只计算主食的碳水含量,不计算蔬菜水果坚果等的碳水。

蛋白质:减脂期优先选择低脂蛋白质来源,比如去皮鸡胸肉、巴沙鱼、龙利鱼等鱼肉。

脂肪:这里说的是膳食脂肪,指的不是身上的脂肪。优质的膳食脂肪有橄榄油、牛油果、坚果。低碳日摄入的脂肪比较多,需要额外补充。

第三步,训练安排。

碳水循环期间不建议孤立训练,最好按照上肢、下肢和全身来安排。以两个循环为例: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低碳 低碳 高碳 低碳 低碳

上身 上身 全身 下肢 上身

这里上身可以是胸+肱三的组合,也可以是背+肱二。但是不要按照手臂、胸、背、核心、腿等孤立训练。

低碳日由于糖原储备较低,对运动表现有一定影响,所以把腿和全身放在高碳日,储备充足的日子和第二天。

最后说说碳水循环的个人感觉,低碳前两天可能会觉得饿,但是我第一个高碳日循环结束之后就适应了,低碳日也并不会觉得饿。但是考虑个体差异,如果觉得低碳日碳水摄入太低,身体状态不好,可以适当提升碳水摄入,降低脂肪摄入。高碳日如果算下来要吃非常多碳水,吃下来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撑!所以经验告诉我要尽量吃单位重量中碳水含量高的食物。

碳水循环期间,每天都有秤体重,每个循环的高碳日第二天我一般会掉体重。另外原则上是两天低碳一天高碳,但是考虑到不可控因素,可以自由安排,我有的时候会连续三天低碳,一天高碳。由于当时刚刚接触,对食物摄入的量控制和执行的不是很严格,但效果还是很明显4周减了10斤,力量也增长了。

希望对各位想运动减脂的朋友有帮助。

2019年5月15日

在这里先感谢各位的点赞支持。

时隔一年,我再一次开始碳水循环减脂,结合评论中的问题更新几个常见问题和再次开始碳水循环的一些心得。

常见问题

低碳日摄入脂肪的同时碳水容易超标怎么办?

低碳日常见的脂肪来源有橄榄油、牛油果、坚果等,其中坚果和牛油果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但是这里不计入低碳日的碳水摄入,低碳日只计算淀粉类碳水,像燕麦、地瓜和米饭等。

同样的,很多食物中也含有蛋白质,但是如果条件允许,不计算费肉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因为其中氨基酸种类不同,只计算肉类蛋白质为优。

2低碳日碳水摄入量非常少,如何安排?

低碳日碳水建议放在训练前后补充,保证训练有足够的能量和练后肌肉恢复,个人一般放在练后。

3高碳日放在哪一天?

高碳日一般根据训练计划安排,放在大重量训练前作为能量补充,让身体有充足的能量应对高强度训练。如果在一天当中的中午或晚上训练,那么建议大重量训练当天高碳。如果在早晨训练,则把高碳日放在大重量训练前一天,因为早晨训练的时候消耗的是前一天储备的糖原。

4食物选择

低碳日碳水优选简单碳水放在运动前后让身体快速消化吸收,高碳日非训练前后饮食优选复合碳水。蛋白质优选鸡胸肉和鱼类等低脂肉类。

个人低碳日最近一天食谱

5AM 练前一份乳清蛋白 28g蛋白质

6AM 抗阻训练1小时

7AM 早餐(训练后)

100g米饭 约25g碳水

300g鸡胸肉炒青菜 约60g蛋白质 20g脂肪

12PM 午餐

150g 鱼类 约27g蛋白质 10g脂肪

炒菜 20g脂肪

110g 鸡蛋 约13g蛋白质 10g脂肪

4PM 零食

84g混合坚果 42g脂肪

6PM 慢跑30-40分钟

7:30PM 300g 巴沙鱼柳 约47g蛋白质 54g脂肪

炒青菜 15g脂肪

粗略巨量营养素总结: 碳水25g 蛋白质175g 脂肪 122g

高碳日烹饪以蒸为主,主食优选复合碳水,为一点儿脂肪留给必须外出的一餐。

个人心得

1最大限度保存肌肉

训练时尽可能维持增肌训练方式,尽量保持大重量训练。不要为了多出汗多一些低重量多次数的训练动作。

有氧运动每周最多3-4次低强度有氧或最多一起高强度间歇运动。

2建议减脂速率(保存肌肉角度)

1-4周 每周减重15% 5-8周 每周减重1% 9-12周每周减重05%

3灵活安排饮食

虽然饮食是减脂增肌的核心之一,但是如果因为连续的“干净”饮食导致对一些“垃圾食物”极度渴望,完全可以吃,计入有价值的巨量营养素,减掉食物热量即可。

健康有效的减脂必须具备可持续性,根据自己的状况合理制定计划和目标,一点点改变,慢慢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越是极端就越容易放弃。

我在这次减脂之前有半年没有运动,刚开始没有马上碳水循环,先从每周3-4HIIT和适当减少垃圾食物开始,然后逐渐加入慢跑恢复心肺能力,大概执行了4-5个星期后开始这次碳水循环。目前第9天,体重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5518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