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人们被太多的信息和没有足够的直接经验所淹没。仅互联网上的大量故事就使人们成为假装客观的基于意见的信息的接受者。再加上生活薪水的压力增加,实体世界缺乏社区,建立长期关系的难度更大,这使得同理心供应短缺。
我不敢说人们缺乏同理心,因为我相信真正的同情心存在于大多数情绪健康的人身上。然而,他们受到社交媒体网站、点击诱饵故事和许多对人类动机的愤世嫉俗的围攻。对普通人缺乏信任会损害同理心。
如果你的生活在电脑上,移情将被逮捕,因为一个人需要离开家去见证他/她的邻居。如果有人看到残疾人将车停在残疾人专用区,第一反应是什么?他或她是否正在观察司机走出汽车的情况?该人是否认为残疾人正在为那个珍贵的位置欺骗系统?为什么这么多贴有残障人士贴纸的人会因为使用一个被认为合法可用的地方而瞪大眼睛?这归结为缺乏对残疾的直接经验。有些人没有明显的残疾。有些人为可能患有骨癌的孩子使用那个地方,需要帮助从车里出来——父母必须坐轮椅,把他们带到他们需要去的地方。最近,一位朋友告诉我,有人用口红标记了一辆汽车,因为他或她确信司机是在骗局。原来司机的孩子得了癌症。她去商店买东西给她的孩子。不幸的是,她没有向那些不敢直接面对她的人“证明”她需要残疾人通道,但她认为贬低她的汽车并没有错。
当然,这表明缺乏同理心。这也表明缺乏人类苦难的经验。有些人需要先体验痛苦,然后才能理解他人的痛苦。有些人需要忍受可怕的磨难,然后才知道人类正在受到伤害,需要同情,而不是判断。我不认为这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当人们不再关心他人时,世界会感觉更冷,因为日常生活让他们疲惫不堪,让他们变得痛苦。所以愤怒是匿名表达的,而同情则来自那些试图与痛苦和平相处的人。从志愿工作到看护,这些人可能更多地与他人交往。
我仍然认为人们有同情邻居的能力。对**和书籍的反应表明,人们并没有在情感上死去。但在媒体文化中,过多的轰动可能会阻止同理心的发展,因为太多人会合理化为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自我——我的需求。由于很少有人对他们表现出同理心,所以他们无法向其他人表现出来。冷度越来越高,直到很大一部分人决定他们必须考虑自己,因为没有其他人会关心他们。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寻找我们的社会鼓励同理心的方式。然后看看它是如何将自私推向自恋的。有平衡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您可能有答案。然而,我们没有理由对苦难不感同身受。我们可以选择以牺牲同情为代价来 不断的自我推销。它始于选择将善意带入我们的生活。这样我们就不必经历可怕的经历来理解他人的痛苦。
每个人都有秘密,不为外人所知。我们常说人冷如冰,其实只是黯然神伤。
—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
前不久,《我就是演员》第一期播出,由重新饰演的《无名之辈》中的残疾人马,让很多评委和观众哭了。关于李宇春演技的讨论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在采访中,李宇春说她用移情技术来理解瘫痪角色的孤独。她回忆起自己最孤独的时候,把这种感觉用在了表演中。
剧中,演员因为很好地与角色共情,所以演出了一场动人的戏剧;但在生活中,如果你也开始行动,那可能是因为你缺乏同理心。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向我吐露了这样的苦恼。她说,别人跟她说话的时候,她心里其实没有波澜,只是会假装表演一些合理的情绪反应,这样别人就不会觉得她冷漠无情。其实她还是觉得自己不会爱,去剧院也不会轻易被感动。她觉得别人都在努力对她好,很难信任别人。
不幸的是,她不是一个好演员。渐渐地,她的朋友们感觉到了她的冷漠,对她敬而远之。她告诉我,她以前不是这样的,但她好像记不起当时是谁了。
朋友的感受让我想起了KY之前关于共情的讨论。那么,对于这些“资本冷漠”的人来说,他们真的缺乏同理心吗?今天,我想和你谈谈缺乏同理心的问题。
一般来说,同理心的缺失可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如果你也觉得自己缺乏同理心,不妨先看看。是否有以下表现:
1你觉得自己应付不了各种情绪化的情况,那就尽量避免情绪化的情况。
在人际交往中,当你的朋友带着情绪来找你聊天的时候,你会不知如何应对。比如好朋友在一边哭,你只会觉得尴尬,甚至觉得“那又怎么样”。你不知道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才算“合适”。
你很难真正理解和感同身受别人的情绪;你也想尽量避免情绪状态,所以很少有情绪波动。
2你常常表现得很理性,一切都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你相信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找到方法来解决。你眼中的感性和情绪,有时候只是解决问题的绊脚石。
所以你在安慰别人的时候,总是想着怎么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希望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就算你表现出感同身受,那也是出于礼貌或者不想伤害对方。
你似乎对别人的事情不太感兴趣。
别人不主动来找你,你也不会管别人的事。你对别人的事情不太感兴趣。只要想到关心别人,就要承担更多他们的情绪,就觉得疲惫不堪。
谁可能缺乏同理心?
一般来说,男性的情感共情水平低于女性,这种性别差异与两性的生理成熟度和性别角色倾向有关(Derntletal2010)。
一方面,两性分泌的激素中,催产素有助于情感共情,使两性共情水平在生理层面上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女性的性别角色以关心他人为导向,男性的性别角色以关心公平正义为导向。在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下,两性的共情也是不同的。
此外,一些社会学研究者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家庭和个人开始变得原子化(田,2010)。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逐渐弱化,父母不自觉地用功利的标准衡量孩子的表现。孩子既不能在家庭内部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也没有机会在外面与同龄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牛楠森,2012)。成年后,这些个体表现出人际疏离和利己主义,恰恰是他们缺乏同理心的表现。
除了性别、城市化等因素,人格特质也与共情有关。研究表明,大五人格特质中的宜人性与共情和亲社会行为密切相关(松石,2017)。那些不信任别人,不太乐于助人的人,共情水平很低。
如果你也觉得对别人的情绪漠不关心,你可能会好奇。你天生缺乏同理心吗?其实共情困难背后的心理机制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1脑力劳动的认知成本让你对同理心望而却步。
如果给你两张有难民图像的照片,一张让你描述他们的体貌特征,另一张让你感同身受,告诉他们,你会选择哪一张?
这是美国心理协会设计的一个“共情选择任务”。结果只有35%的被试选择了共情照片中的难民。即使照片显示微笑的表情,大多数受试者选择不感同身受(Cameronetal2019)。
实验结束后,一些受试者表示,当ta们试图与照片中的人感同身受时,他们会产生负面情绪,从而感到不安甚至困扰。因此,精神上为共情所做的努力可能会阻止共情的发生。
但实验也发现,对于那些自认为擅长共情的人来说,给予外部鼓励会让ta更愿意与他人共情。
2情绪传染让你开始自我保护。
情绪是会传染的。当一群人开始笑的时候,往往很难停下来,处在悲伤气氛中的人容易互相影响。当来自他人的情绪非常强烈时,保护自己不被“感染”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因共情过载而导致的倦怠。
但如果每次收到别人的情绪,你都选择转移注意力,封闭自己的情绪,这也会留下另一个隐患:过度的自我保护会让你逐渐麻木,无法与他人共情。
3焦虑会影响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尤其是当你开始担心自己缺乏同理心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开始为此感到焦虑了。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焦虑导致的人际担忧会损害同理心,影响一个人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的能力。
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们让一些受试者回忆过去的焦虑来唤起他们的焦虑,而另一些受试者则保持情绪平静。然后,给他们看一张坐在桌子对面、左手拿着一本书的男人的照片,然后让他们回答书是在左边还是右边(Todd,BrooksGalinsky,2015)。
结果有一半心情平静的人说他们的书在左边是因为采用了照片中人的视角。焦虑的人只有四分之一在左边讲故事。也就是说,在焦虑状态下,人更注重自己的视角,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冷漠的背后是对伤害的防御。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以上三种解释可以看出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似冷漠的人,未必真的缺乏同理心。相反,ta们原本的共情能力可能特别强,现在却因为一些原因让ta们开启了防御机制而显得冷酷无情。
在一个案例中,助教有过不太顺利的共情经历,他们选择避免共情,因为他们害怕重复同样的错误。这是类似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概括。
例如,你可能试图同情处于愤怒情绪中的人,但对方却拿你出气;或者,你试图安慰一个悲伤的朋友,结果却让你想起了一段悲伤的往事。所以,当别人的情绪再次传递的时候,为了避免再次伤害到自己,你不敢再次移情。
另一种情况,ta们经历了严重的创伤,他们早就在心里建立了一种叫做亲情隔离的防御机制。比如,一些经历过重大灾难的个体,在回忆和描述那些可怕的暴行时,会无动于衷,甚至可能用脱离现实、近乎欢快的语气讲述这段经历。
其他人在原生家庭中遭受暴力甚至虐待。年轻的ta们无法应对这些创伤性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于是隔离自己的情绪,有效隔离自己的痛苦经历。长大后,ta们仍然在使用这种防御机制,他们常常被别人视为冷血动物,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原来处理情绪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成年人的情况。
所以,当我们听到有人说“不会爱”的时候,ta可能并不是真的缺乏爱的能力,而只是害怕再次被伤害。
1同理心因人而异。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
共情的前提是认同情绪。根据客体关系理论,当人还是婴儿的时候,如果养育者能够恰当地照顾婴儿的需求,通过迁就他们的情绪给予适当的回应,ta就可以与他人建立联系。这样既能帮助宝宝发展自我意识,也能为以后识别别人的情绪打下基础。
所以,想要培养同理心,就需要学会识别、理解和连接自己的情绪。因为共情需要我们调动自己的情绪去感受他人,只有你和自己的情绪紧密相连,你才能更好更强烈地感受他人。
2同理心是相互的,也取决于对方的自我暴露和反馈。
如果只把自己无法感同身受归结为个人能力的不足,是有局限性的。OneRoerig(2015)等人认为,共情的发生还取决于对方是否愿意和能够讲述自己的故事。移情者的情感能力和被移情者的情感能力一样重要。
换句话说,移情可以被视为一个相互的过程。同理心是你自愿选择释放的善意。别人是否接受这种善意,能在多大程度上与你感同身受,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
3社会习俗和情境也会影响共情的发生。换个角度看换位思考。
研究发现,痛苦中的共情具有“道德偏好”,人们会根据一个人的道德表现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标准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共情(Singer,2004)。因此,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等社会分类标准都会影响共情。
其实用“能力”来谈共情,可能会让人把共情当成一种可消耗的资源,让人不自觉地降低共情。当我们把共情当成个人选择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害怕被评价而回避共情。我们需要认识到,共情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时候我们真的无法与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所以我们不必对自己太苛刻。
1接受比认同更接近共情。
很多人把握不了合理共情的尺度,往往是因为误以为别人需要完全认同对方的观点。每个人都希望被认可,但你不必为了感同身受而牺牲自己的价值观。不加判断的接受是比认可更合适的方式。
2让同理心为你的生活服务。
移情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对他人感同身受,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围着别人的生活转。合理的同理心需要可持续的自我照顾。我们建议你为自己的生活建立一个共情充电机制。
比如我会把自己的共情想象成一个杯子。当我觉得自己的情绪状态是积极而充实的时候,我的杯子就是满的。我可以把自己的杯子展示给别人,同时给别人带来能量;
但如果我处于自我疲惫的状态,杯子空了给别人用,别人的情绪就会涌入我的杯子,占据我的空间,让我的心更加疲惫。
所以我们需要时不时的看看自己的杯子是不是快空了,先充实自己的内在资源,让同理心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才能更好的支持别人。
参考资料:
Ang,RPGoh,DH(2010年年)。青少年中的网络欺凌:情感和认知共情的作用,以及性别。儿童精神病学和人类发展,41,387397。
Cameron,cHutcherson,cFerguson,aScheffer,jHadjiandreou,eInzlicht,M(2019)移情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人们选择避免移情是因为它的认知成本。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148(6),962-976。
德恩特尔,b芬克尔迈尔,a埃克霍夫,s凯勒曼,t法尔肯伯格,d施耐德,f哈贝尔,U(2010)共情能力的多维评估:神经相关性和性别差异。心理神经内分泌学,35,6782。
罗里格、范韦塞尔、埃弗斯SJTM。克拉本丹、L(2015年)。研究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移情能力:混合方法的重要性。神经科学前沿,9。
宋,杨,石,米(2017)。中国医学本科生共情与大五人格特征的关系106PLOS一号,12(2),e0171665
t。辛格(2004)。对疼痛的同理心涉及疼痛的情感成分,但不是感觉成分。科学,303(5661),1157-1162。
(2009年),哈特菲尔德,拉普森,勒,纽约。情绪传染和同理心。移情的社会神经科学,19-30。
托德,a福斯特曼,m伯格默,第页,布鲁克斯,a加林斯基,A(2015)焦虑和自我中心:特定情绪如何影响观点的采纳。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144(2),374-391。
杨军,侯,徐,魏,王,李,邱军(2016)。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创造力和宜人性上表现出差异:来自行为和解剖结构研究的证据。大脑成像和行为,11(2),493-502。
田毅鹏,吕方。(2010)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天津社会科学(05),70-75
牛楠森。(2012)家庭原子化的教育学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19-123
同理心这种能力也是需要磨练才会成长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强调的是理性思维,因此我们也很少会用到感性思维。同理心的触发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是否可以加对方的处境代入到自己的感受为前提的,所以如果有类似的经历,那么就会很快的调用出记忆里以前的感受。
顺带一说,我们的基础教育里唯一会起到磨练同理心的学科就是语文,但是课程的要求却完全没有敲掉过这一点。而语文课程里面最容易体现出来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古诗词,去除那些怀才不遇的诗歌(因为一般情况下青少年是体会不到的),那些带有强烈情感的诗词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引起我们内心的共鸣的,不过有些时候我们因为人生经历不足而在学习的时候没能够感受罢了。
所以,回到问题,你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同理心,而是缺乏相关的生活经历,所以在遇到别人的情感倾诉的时候,你不知所措了!另外,在提供司法服务的时候,能够理解诉讼人的感受固然重要,但是保持理性也是作为司法服务提供者的职业素养,所以我觉得你其实没有必要担心这些,当你有了可以自我代入的环境时你就会明白了。
1、缺乏共情能力的原因可能是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果长时间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中,共情能力也会慢慢变差,如果压抑了悲伤和难过,就容易导致心情低落,也就是抑郁。如果压抑了愤怒,会变得冷酷凶狠。如果压抑了害怕和恐惧,容易变得敏感,没有安全感。情绪是一股能量,只有发泄才会让它流动起来,从你心里释放出去,如果一味压抑,很容易导致情绪固着在身体内。
2、缺乏共情能力的原因可能是个人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人都是有自己的基本需求的,如果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时间长了,这个人的心理就会不健康,人的内心都有深深渴望的事物。若有一种渴求没有得到满足,内心深处就会滋生不安,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使得生活充满了失望。时间久了他的情绪值会慢慢降低,没有什么能触动他的心,自然而然的,他的共情能力也会变得特别差。
扩展资料:
其实共情能力可以后天培养,它是由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生活经历所决定的。如果想要在某种程度上体验共情能力的作用,这可能需要更多地去接触内心的情感。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可能是在那些避免与自己内心接触,甚至不断谴责他人的家庭中长大的。有些人很早就学会了封闭自己的感情,以至于他们也封闭了自己的内心。
生活中,男女双方,如果只是站在自己角度去考虑问题,总是觉得自己比对方辛苦,那么这种没有共情能力的行为,就会让双方关系越来越差;作为下属没有共情能力,不会得到领导赏识;作为领导没有共情能力,则不能长久得到下属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