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是吴王李璟的第六子,因为他生得相貌出众,英俊秀美,特殊的项羽似的重瞳,便被心胸狭窄、阴险狡诈的长兄弘冀看作是未来争夺皇权的劲敌,从而使他遭到无端的冷漠和猜忌。尤其是弘冀毒杀其叔父李景遂的惨状,深深的烙在他的脑海中,每忆及此,他都不寒而栗。
为避免杀身之祸,这一时期,他推崇的是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和满腹经纶的高山隐士,加上身处乱世,萧清之内风云险恶,故而一心只想“独善其身”(《孟子•卷十三》),追求那种“幽深情远,自有林下一段风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的隐逸生活。遇有政事,退避三舍。以“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李煜《即位上宋太祖表》)作为理想和信条,并自号钟隐,别号钟山隐士、林峰居士等等,憧憬终身遁迹钟山,撑一叶扁舟,浪迹江河,去过那恬然自乐、世外桃源的渔夫生活。他在词中直抒胸臆,表现其内心的真性情。其两首《渔夫》词就是典型例证:
其一: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全词没有希求,忘我入化。就像是一幅旷野寂静的山水画,千里有雪,桃李花开,只身一人,一边饮酒,一边垂钓,意在鱼又不在鱼。
其二: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词中的“万顷波”象征着世事的险恶变化,而词人正是要从这中间摆脱出来,表明他虽处尘世,但追求解脱,追求淡泊的生活情趣。
当上皇帝时,也无半点掩饰,把自己亡国之前整日沉湎于宫中骄奢侈靡的生活之中,不思朝政,苟且偷安的情状表现出来,并抛开君王面目,不计毁誉地把自己纵情享乐的生活情景,不加掩饰,和盘托出与世人相见。李煜“性骄侈,好声色”[3],颇多内宠,其宫女生活之奢华冠绝当时。宫中陈设更是豪奢。“尝于宫中以销金红罗幕其壁,以白金钉玳瑁以押之。又以绿钿刷隔眼中,糊以红罗,种梅花于其外。”“每七夕延巧,必命红白罗有疋以为月宫天河之状,一夕而罢,乃歌之”。[4] “李后主每春盛时,粱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榜日锦泪天。”[5]面对一切繁华热闹的光景,李煜全身心投入,享乐到了极致。他在词中自述享乐生活。如《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萧鼓奏。
日高三丈,金炉依旧填香,预示着昨日便开始的达旦之欢还将继续。舞酣钗溜,酒恶嗅蕊,说明着放纵欢乐正无已时。结尾处,别殿萧鼓传来,又使这情景具有了空间的普遍性,此地的奢华绮靡,并非唯一,整个上层社会都已在这纵欲的氛围中沉醉。
另一首《玉楼春》也是写享乐生活: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该词声色豪奢,前浓后淡,形成鲜明的对比。既醉心于宴乐,又寄兴于明月。不受羁绊,不装假面,极其真率,繁华富贵,情爱欢畅,他肆意地享乐。
其悼亡之词,也情真意切,尽显其中
李煜的一生,尝尽了疾病与亲人死亡的痛苦,诸多亲属遭受病魔之苦,而且都是突然起病,迅速恶化,最终与世长辞。特别是亡妻丧子,对一般的皇帝来说,犹如换件衣服,但是幼子和大周后的相继而死对李煜来说,无疑是痛断肝肠,“与子长决,挥涕吞声”(《悼仲宣铭》)的悲痛,“浮生苦憔悴,壮年失婵娟”(《书灵筵手巾》)的哀伤,给他的心灵以强烈的刺激,使他产生人生无常、空幻如梦之感。李煜在此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都摆脱不了悲痛,终日郁郁寡欢,写下了一批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的悼亡诗。其中,悼亡词也有不少。如《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上片全无情字而无处无情,“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句以形象表怀念之情,更耐人寻味。下片用“思难任”三字点出主题,而用“满鬓清霜残雪”六字,使这内心的情感有了可见可感的具体外观。
冬天春来,先是桃红柳绿,继而落红狼藉,在此暮春时节,李煜自然又想起当年与他一起排遣春愁的周后,甚至入夜梦到周后乘风归来与他畅叙离情。醒来深悔好梦难圆,于是提笔再作《采桑子》: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李煜后期,从一个封建帝王一下子沦为一个受人蹂躏、任人宰割的阶下囚,这天堂与地狱的鲜明对比,这血淋淋的现实在李煜心理上不啻是一种大地震的效应,可以说彻彻底底的震撼了他的整个心灵。这段时期李煜的作品在内容上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无情的现实迫使他再也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去描写“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的奢侈生活,也不可能再把“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菩萨蛮》)的宫娥彩女当作写作对象,他唯一能抒写的只能是“垂泪对宫娥”(《破阵子》)的亡国之君的惨象。
这非人的囚徒生涯。天堂炼狱般的大绝望,苦难风流的大感伤,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使李煜产生了独一无二的苦难意识。
“亡国之音哀以思”《礼•乐记》。李煜后期词深刻地表现了这种思想情感和心境。政治上的愚陋,将李煜推到了亡国奴的地位,命运的孤舟在屈辱的苦海里飘零。生活遭际的这种转变,给李煜带来了切肤的痛苦和悲怆。生性多愁善感的李煜,一旦归为“臣虏”,总时时难忘昔日帝王生活。他“欲寻陈迹”(《浣溪纱》),却又“无奈天教心愿与心违”(《浣溪纱》),阶下囚的身份永远剥夺了他重归故国的权利,一切的一切,都如滔滔东逝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了。这怎能不使词人发出“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的感叹呢也正是因为有了切身的亡国之痛,才使他后期作品大大超过了前期,得以流传千古。真实的悲哀、无边的隐痛,字字渗透着血泪,正如他在词中写到:“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破阵子》),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刘永济在《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所说:“昔人谓后主亡国后之词,乃以血写成者,其言真切出于肺腑也。”[6]
二、李煜词感情之真
李煜前期生活有两个矛盾的侧面,一方面他可以得到一切物质的享受,可以做到纸醉金迷;另一方面哀愁却时刻缠绕着他。弟朝宗被扣,爱子的夭亡,妻子的离去,他精神上遭到了多次沉重打击,加上他继位之前南唐即已对宋奉朔臣服了,而宋对南唐虎视眈眈,李煜前期的精神生活是不幸的。“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清朝文人袁枚引《南唐杂咏》)。李煜是一个非常忠实于文学创作的人,他把词作为抒写心曲的工具,他的离愁别恨的无限忧伤都在词中倾泻出来了。仿佛飘在空中的淡淡闲愁,剪不断,理还乱。“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7]”,表现了淡淡的闲愁之美。
在李煜的闲愁之词中,《乌夜啼》是代表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暮春时节,在冷雨寒风的无情吹打下,林花匆匆地谢了。无可奈何花落去,春光流逝,令人感伤。然而这是大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挽留的,词人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惆怅。当这种惜春的愁恨与心灵深处的离恨相合的时候,词人发出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意味深长的慨叹。人不能重逢,水不能再流,主观和客观巧妙的融合,创造了富有深意的意境,加深了词的感染力,同时也使词抒情主人公的愁绪得到了升华,引发了读者广泛的共鸣。人们从不同的生活经历出发,可以认为这是亲爱者远别而引起的愁思,可以认为这是游子的怀乡之情,还可以认为这是对失落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刘毓盘《词史》亦论后主:“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愁苦时,能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无一字不俊。”[8]詹安泰也认为李煜词“超然直率,直写观感”,并且指出:“李煜所有的词都是由自己的亲切感受出发,大胆抒写,绝无拘束”。[9]叶嘉莹则同样强调:“无论是享乐的欢愉还是悲哀的痛苦,他(指李煜)都全身心的投入期间。”[10]
作为亡国之君,李煜是不幸的,然而,正如赵翼所说的“国家不幸诗人幸”,李煜具备了诗人最可贵的气质——真率!他以单纯明净而蕴籍丰赡的笔,开拓了词境,写真率的人生,写深沉的感慨,从而唱出了感发人心的千古悲歌。如他在亡国后作的《破阵子》: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在告别故国,沦为囚虏时,他依依不舍,垂泪相对的不是百姓宗庙,而是宫娥,因而苏轼讥讽他:“后主既为攀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叫教坊离曲”(《东坡题跋•书李后主词》)。但是他如果真能对民谢罪的话,那反而就不是李后主了。相反这首词实实在在的写出了李煜的心情,而他想抒发的也只是自己内心的感受,丝毫也不想掩饰什么,也好像从不会掩饰,感情真挚,一字一泪,如泣如诉,既是内心的独白,又是真切的陈情。
无限江山手中送,面对着如此重大的变故,他感到“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概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在他幽禁的场所,“一任珠帘闲不倦,终日谁来”(《浪淘沙》),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相见欢》),过那种“凭栏半日独无言”(《虞美人》)的孤独死寂的囚禁生活。现实既然让人如此哀伤难耐,李煜内心便常常追恋过去的欢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一时期他写梦的词又多又凄凉。“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浣溪纱》);“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由梦写出他真率的人生,写出了深沉的感慨,唱出了感发人心的千古悲歌。又如《望江梅》: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这是一首入宋后抒写眷恋故国心情的小词。“闲梦远”透出其中信息。“南国正清秋”一句,取景阔大,梦萦魂牵的是遥远的南国故里。读之顿觉一股清肃之气充塞天地之间,南国万千之景,词人万千之情,尽含于一个“清”字之中了。“千里江山寒色远”,这是全景。“寒”而有“色”,匪夷所思,却准确地表达了秋的特征;“芦花深处泊孤舟”,这是特写,芦花与小舟构成画面,而“深”“孤”二字,融情入景,耐人寻味。笛声打破了寂静,幽幽地在秋夜的氤氲中流荡,月光透着清冷,楼也只有一个黑色的剪影。写出了对故国之思,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着情感的原样,迸裂到字句上。
李煜后期的词和人类这种悲哀深沉的忧患意识结下了不解之缘。其词悲怆凄凉,展现了深沉的愁恨与忧愤。亡国之声哀哀欲绝,滴滴血泪。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人不堪回首故国的景物,在景事和现实情况的强烈对比中,来抒发自己浩渺无边的愁恨。此词意境大,感慨深,力量充沛,具有感召人心的极强烈的魅力。不仅是凄苦,而且是愤慨。以自己无可奈何的感受,向人们提出了真诚的诉说,表达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所产生的思想感情,虽居于个人特殊情况,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足以感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一切人,真可谓是哀哀绝语,滴滴血泪词,亡国之痛,令千古同悲。
三、李煜词语言之真
李煜词的语言也透出一个“真”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煜词语言质朴无华、自然清新,他几乎不用典,通俗易懂,读来很有民间文学的气息,虽平淡却韵味无穷。其语言之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语言朴素自然,通俗易懂。胡应麟在《诗薮》中评价后主的语言特色是:“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为当行作家,清便婉转,词家王、孟”。[11]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此词通篇朴素自然,开头一句从叙事直起,“无言”和“独”刻画出了一个愁容满面、愁肠满腔的词人形象。“月如钩”三字明白如话,反衬出作者心境之凄清和身世之残破如一钩残月,勾起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实写所见所闻,但一个“锁”字却在自然之中暗寓工巧——梧桐小院被清秋之气锁住,词人也被深锁在这不自由的“小楼”之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三句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比拟,虽浅显易懂,却又形象含蓄,把捉摸不定的精神状态化成了具体清晰的物质形态,增强了可感性。
其次,语言细致。李煜的词有一种细致之美,这和他的情深心细有关,主要表现在其前期作品中,而且往往是通过两三个字表现出来的。例如“云鬓乱,晓妆残,带眼眉儿远岫攒”(《捣练子令》),这里“乱”、“残”、“攒”三个字分别刻画,却又连成一体;“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蝶恋花》),这两句比“花明月暗笼轻雾”(《菩萨蛮》)的静态描写,又显得生动起来了,但前者的静态正是为了反衬人物的动态;又如“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菩萨蛮》),这是传神之笔,其细致之处则在“暗”、“横”两字,而“欲”字更写出了“横”而未“流”将“流”的神态。
再次,语言妙绝,在“隔”与“不隔”之间。后主为词,“赤子之心”跃然纸上,他的词语言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含蓄蕴藉,同样的心情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乌夜啼》),“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子夜歌》)以及“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这些句子,真诚面对读者,实为不“隔”之作。但我们还可以看到,李煜词中那些“隔”的句子,在其词中是很有生命力的,至今读来,仍有无限美感,让人回味。试看这些句子,“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虞美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脸拢”(《捣练子令》)。这些词作,李煜把自己的心情和意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回味,让人咀嚼。
最后,化抽象为具体,让人产生摸得着看得见的真实感。李煜词力求形象丰富,把抽象的感情、理性的认识外在化、具体化。无论其亡国前的作品还是亡国后的作品,无论是欢娱之词还是愁苦之词,都同样的“真”。他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喻大势已去;用“世事漫随流水”象征人生如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东流之水喻愁绪,则把看不见、摸不着、度不清的抽象情丝化为永无穷尽的江水这一具体可感的形象,以其奔涌的气势成为言愁的千古绝句。
清代常州词派重要理论家周济,他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有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易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12]他已先指出,不论是严妆、淡妆,还是粗服乱头,都是天下美妇之态。后主词在看似语言粗乱的情况下,犹能表现出天香国色之美。其本色真香是以于无声处响惊雷之势震人心魄,这种境界较之温韦更难能可贵。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作为血泪之躯的李煜早已与草木同朽,作为历史从反面总结国家兴亡得失的材料,课本上也只偶有提及。然而,作为文坛独领风骚的词宗形象,以及他的一字一珠的词作却永远如新月凌空令人瞩目。无论是前期词的绮丽柔靡,优雅浪漫;还是亡国后的那些如歌如诉,缠绵伤感的悼亡词作,都不加掩饰,直率真挚,血泪至情,使人感情伤怀,愁肠寸断,终其一代无人能比,堪称绝代才人。
在文坛独领风骚,前期词绮丽柔美,优雅浪漫;后期词如歌如诉,缠绵伤感。但这两个时期的词也有着共同之处,都表达了真性情,有赤子之心,主要是其词所反映的生活之真、感情之真、语言之真。
关键词:李煜 赤子之心 血泪 真
谈词,难免论及南唐后主李煜。晚唐五代,词日趋成熟,花间派词人居词坛主导地位。他们“镂玉雕琼”、“裁花剪叶” (引自五代词人欧阳炯(896-971)之词,其词见于《花间集》),内容狭窄,语言华靡,原先民间词那种清新淳朴的泥土气息丧失。李后主的出现,既承袭了花间词风,又一扫花间积习,以其清新疏淡,情深雅韵的独特风格,在词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应该说,李煜并不具备作为一代君王所应具有的果敢、坚忍、英明、果断等气质,历史与命运的阴差阳错,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1]的悲情之人置于皇冠宝座之上。由于不谙国事、刚愎自用、疏于治理,终使无限江山在其手中断送。由帝王加才子式的奢华浪漫生活沦为国破家亡之后“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乐府纪闻》)的臣虏生活。词人惨淡的际遇牵动着他每一根敏感的神经,使他望月兴叹,感怀身世,无限悔恨,由极盛而至衰,由繁华而至荒芜。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对李煜词是极为欣赏的,他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予于词,五代喜李后主、冯正中,而不喜《花间》。”
本文主要从王国维的评论切入,论述李煜词之“真”。王国维赞赏李词源于其“真”,他曾评价:“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之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也。”又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正是因阅世浅而性情真,因性情真而感慨深,而以血书。这些都表明后主之词透出一个“真”字,而这个“真”字归根到底是因为后主有一颗“赤子之心”。所谓“赤子之心”,在《汉语大词典》卷九中“赤子”的解释为:一是指婴儿,《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另一个意思则是比喻百姓、人民。《汉书•循吏传•龚遂》:“其民困于饥饿而吏不恤,故是陛下赤子之兵於湟池中耳”。而“赤子之心”的意思则是比喻纯洁善良的心地。《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词“真”表现为一种单纯,是一种纯真、放纵。
一、李煜词表现的生活之真
李煜在生活上,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在词中都是表现得极为率真任性的,无所节制,无所忌惮。
李煜前期“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词作多以“寄情声色,而笔意自成馨逸”(吴梅《词学通论》)的艳情词为主流,不少人都认为李煜的前期词是慵倦和*靡,是糟粕。其实,李煜的前期词虽然远比不上后期词的深邃,但也并不是最不可取的。
季特菲耶夫对贵族诗的评价说:“贵族的抒情诗并未提出较大的社会问题,但却展开了人的内心世界,对自然的感觉和爱情经验的最细致的情绪,这一切都使读者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更为提高,并且指示了新的审美价值,就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价值。”[2]这段评论用来评价李煜的前期词是很恰切的。李煜的前期词虽然并没有提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写的只是豪奢的歌舞,真挚细腻的爱情和深沉的离愁,但却提示了新的审美价值,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所以李煜的前期词也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特别是在表现生活上,极为真切,毫无掩饰。
如他在当上皇帝之前,就直抒追求闲情逸趣,向往清心寡欲的生活。贵族生活的优裕条件,未必就没有令人忧虑的地方。相反,宫廷争斗及嫉贤妒能在李煜的思想上所留下的阴影却是涂抹不掉的。据《十国春秋•后主本纪》记载:李煜因“广额丰颊骈齿,一同重瞳子,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从嘉避祸,维覃思经籍”。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引自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42页。
[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口中国文学》1990年第11期。
[3]《新五代史》卷六一,《南唐世家•李煜传》第779页。
[4]《五国故事》卷上,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陶榖:《清异录•说郛》卷六一,中国书店1986年版。
[6]蔡厚示《李璟李煜词赏析集》[C]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第5页。
[7](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8]转引自詹幼馨《南唐二主词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年,第198-199页。
[9]詹安泰:《李瑕李煜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2页。
[10]叶嘉莹:《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149页。
[11]高兰、孟祥鲁《李后主评传》[M] 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29页。
[12]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第十九则)[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7页。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古诗简介
《沉醉东风·渔夫》是元曲作家白朴的散曲作品。这支小令塑造了一个理想的渔民形象,通过对他的自由自在的垂钓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心淡泊宁静的生活情怀,也流露出对社会不平的愤慨。此曲意象艳丽、境界阔大,给人以美的享受。
译文
金黄的芦苇铺满江岸,白色的浮萍飘荡在渡口,碧绿的杨柳耸立在江堤上,红艳的野草渲染着滩头。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有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数那些在秋江上自由自在的鸥鹭。鄙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正是那些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
注释
⑴黄芦:与绿柳等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白苹(pín):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⑵红蓼(liǎo):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⑶刎颈交:刎,割;颈,脖子。刎颈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
⑷忘机友:机,机巧、心机。忘机友即相互不设心机、无所顾忌、毫无算计技巧之心的朋友。
⑸点:点点、数,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⑹傲杀:鄙视。万户侯:本意是汉代具有万户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高官显贵。
⑺叟:老头。
赏析/鉴赏
这支曲子一二两句,对仗工丽,写景如画,点染出一幅清丽无比的秋江图。然而仅仅看出这一层,未免辜负了作者的苦心。作画的颜料是精心选择的,所画的景物是精心选择的,整个环境也是精心选择的。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他精心选择的那四种景物,不仅获得了色彩明艳的效果,而且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看到“黄芦”“白苹”“绿杨”“红蓼”相映成趣,就会想到江南水乡的大好秋光。而秋天,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让“黄芦”“白苹”“绿杨”、“红蓼”摇曳于“岸边”“渡口”“堤上”“滩头”,这又不仅活画出“渔夫”活动的场所,同时“渔夫”在那些场所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不难想象了。
在那么优雅的环境里打鱼为生,固然很不错,但如果只是一个人,就未免孤寂,所以还该有朋友。三四两句,便给那位“渔夫”找来了情投意合的朋友。“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也是对偶句,却先让步,后转进,有回环流走之妙。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叫“刎颈交”。“渔夫”与人无争,没有这样的朋友也并不得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对于“渔夫”来说,他最需要这样的朋友,也正好有这样的朋友,令人羡慕。
一二两句写了“岸”、“堤”、“渡口”和“滩头”,意味着那里有江,但毕竟没有正面写江,因而也无法描绘江上景。写“渔夫”应该写出江上景,对此,作者不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么时候写最适宜。写了“却有忘机友”之后,他便写江上景了。“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妙生动。用“秋”字修饰“江”,点明了季节。一个“点”字,尤其用得好。如果平平淡淡地说,那不过是:江面上有点点鸥鹭。如今变形容词为动词,并且给鸥鹭着色,便出现了白鹭沙鸥点秋江的生动情景。仅就写景而言,这已经够高明了。但更高明之处还在于借景写人。前面写渔夫有“忘机友”,那“忘机友”正是指“点秋江”的“白鹭沙鸥”。以鸥鹭为友,既表现“渔夫”的高洁,又说明真正的“忘机友”,在人间无法找到。古代诗人往往赞扬鸥鹭“忘机”。正由于他们认为只有鸥鹭才没有“机心”,所以愿与鸥鹭为友。李白就说:“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黄庚的《渔隐》诗,则用“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表现渔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为这只曲子的'注脚。
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杀人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不难看出,这只曲子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那样的“渔夫”。说“渔夫”“傲杀人间万户侯”,正表明他鄙视那些“万户侯”。说“渔夫”“不识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古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在任何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这句的“傲”字,既有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之意,又有不愿在宦海中“风波千丈担惊怕”,希图逃世的思想。虽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却也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的骨气和那个时代投射在他们心灵上的暗影,抒发了他们的不平之慨。
这首小令语言清丽、风格俊逸,又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因而在当时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著名散曲家卢挚的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乘舟》,就是摹拟这首小令的:“碧波中范蠡乘舟。殢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苹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煞人间,伯子公侯。”其中的好几个句子都来自白曲,思想倾向也完全一致。不过所写不是渔夫。而是退隐江湖的官员。
《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全诗通过侧面描写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全诗用词精练,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了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每天为了生活奔波,心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反过来想想,谁又不是这样呢?我们吃的美味,也是他人辛苦劳动的成果啊。心怀感恩,少点抱怨,生活会更美好。
《渔父》教学案例第一篇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渔父》这篇文章在苏教版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中的“生存选择”板块,本板块另一篇课文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两篇文章一长一短,一重一轻,应区别主次,突破重点。《渔父》比较短,又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学习难度不大,可以安排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稍加点拨指导。学完本课,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人人有话可说,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背景,领会屈原坚持理想、不随波逐流的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正确看待“渔父”这一形象。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4、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辩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
5、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积累名句。
其中2、3、4为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一)预习检查(教师投影,学生回答):
1、根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并说出该词语的今义:
(1) 颜色:脸色
(2) 形容:形体和容貌
(3) 高举:行为高出世俗
(4) 凝滞:拘泥
2、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并翻译:
(1)游于江潭 (状语后置)
(2)行吟泽畔 (省略句)
(3)是以见放 (被动句)
(4)圣人不凝滞于物 (被动句)
(5)自令放为 (宾语前置句)
(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
(二)教师投影背景知识和关于《楚辞》的文学常识:
(三)文本探究:
1、学生朗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
教师总结如下:第一段:屈原见放;第二段:渔父提问;第三段:屈原表志;第四段:渔父离去。
2、自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本段刻画了屈原什么样的形象身为三闾大夫,为什么会如此落魄用文中句回答。
3、自读课文第二段,渔父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学生回答不到位,教师适当总结):
明确:渔父是一个知天达命、随波逐流、明哲保身的隐士形象。
4、自读课文第三段,概括屈原的形象。
明确:洁身自好,坚持操守,宁死不屈。
5、课文第四段富有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本段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是渔父处世哲学的一种诗意的说法。渔父无言而别、唱歌远去的结尾,也使全文获得了悠远的情韵和意境。
(四)探究提升训练(写在随堂作业本上):
1、浅析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生答案示例:文章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主旨,通过屈原与渔父的问答,表现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文中至少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对比:一是两条人生道路的对比。屈原坚持入世,渔父乐在出世。二是两种处世态度的比较。屈原明辨是非,高洁自奉,而且至死不渝;渔父是非不分,随波逐流。三是两种结果的对比。屈原积极入世,深思高举,反遭流放;渔父消极避世,反而身心自由。这些对比交织在文中,相反相成,把两种人生态度、两种人格比照衬托得十分鲜明。
2、简要评价渔夫的处世哲学。
学生答案示例:渔父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具有心平气和的超然心态。后世众多诗词中吟啸烟霞的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楚辞》中的这篇《渔父》。
3、屈原和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提示: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在他理想破灭以后,他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司马迁为成就人生之大事业——创作《史记》,选择了忍辱偷生,塑造了逆境困厄中奋斗不止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屈原和司马迁分别塑造了不同的人格榜样,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外收集含有“渔父”这一意象的古典诗词,越多越好,探寻《渔父》一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
《渔父》这篇课文比较简单,类似的内容在接下来的《史记》选读中的《屈原列传》中还要学习,所以本课教学采用自读和问题探究的模式,意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问题探究意识,所设计的问题也都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出发,完全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教学理念。
《渔父》教学案例第二篇一、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默写
2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宾语前置句
3了解屈原内心想法,训练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二、教学要点
分析人物形象(屈原和渔父);探讨渔父在文中的作用;拓展思考司马迁和屈原各自的人生选择(文言知识点的梳理与文章内容的分析相结合,穿插进行)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首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高度。那么在中国历代文人当中,有两位非常杰出的,也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人物,当得此说,谁呢明确:屈原、司马迁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曾经说,中国文人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渔夫》,全面地揭示了屈原的内心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不朽的人生,瞻仰他精神的高峰。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二、正音 憔qiáo 槁gǎo 父fǔ 闾lǘ 浊zhuó 滞zhì 淈gǔ 哺bū 歠chuò 汶mén 皓hào 莞wǎn 枻yì 濯zhuó
三、分析渔父人物形象
(1)齐读课文
(2)过渡: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先回顾一下。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有哪些(明确: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那下面我们就先来分析这个“渔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3)找出有关“渔父”的内容,朗读,翻译,归纳人物形象。 具体内容:
①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翻译: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重点字词:与,“欤”。至于,到。斯,这,这种地步。
性格特征:古道热肠
②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翻译: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重点字词:凝滞,拘泥,执着。于,对。推移,推移改变。淈,搅浑。激扬,激荡。哺,吃。歠,饮。深思,认识清醒。高举:志行高洁。为:呢。
性格特征:与世推移,随遇而安。
③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翻译: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重点字词:莞尔:微笑的样子。鼓:名作动,敲打。濯:洗。去:离开。复:再。
性格特征:知天达命。
四、分析屈原人物形象
找出有关“屈原”的内容,朗读,翻译,归纳人物形象。 具体内容:
①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翻译: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
重点字词:既,已经。放,被放逐。于,在,状语后置句。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和容貌。
性格特征:无。
②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翻译: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重点字词:举,全。是以,因此。见,被。 性格特征:与众不同,特立独行。
③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翻译: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重点字词:沐,洗头。振,抖衣服。安,哪里。以,用。察察,洁净的样子。汶汶,肮脏的样子。
性格特征:不苟合,不妥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形成板书)
五、探究渔父在本文中的作用
看到此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渔父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是用来衬托屈原,刚好一正一反能不能这样说
明确:(个人观点)不能这样说。文章最后一段说的两个选择,说明渔父其实还是很想为国家做一点事情的,但现实很残酷,世界很黑暗,不如不当。是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所以,渔父的随遇而安其实更具有悲剧性,只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罢了。
六、拓展体会屈原和司马迁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明确:具体的分析请参见教参(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用一句话来说,两位杰出人物都是英雄,一个是“生得伟大”,一个是“死得光荣”。
七、结语 :历史已然随风逝去,那活在今天的人们,或许不需要面对这样一种抉择,但我仍希望同学们,在面对这位披发行吟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时候,能够深入地思考一下:人在旅途,应该怎样活。
附板书:
屈原 渔父
举世皆浊我独清 宁 不 随 与 不凝滞於物
众人皆醉我独醒 为 为 遇 世 能与世推移
安能以身之察察 玉 瓦 而 推 水清濯吾缨
受物之汶汶者乎 碎 全 安 移 水浊濯吾足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全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扩展资料: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1 渔夫阅读答案
3分)引出下文,激发阅读兴趣,明确讨论话题。(各1分,意思对即可)
9(4分)动摇(犹豫) 否定(反对)(各2分,意思对即可)
10(4分)很多人年轻时有着远大理想,但随着岁月流逝,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庸庸碌碌,最终一事无成,徒留感伤慨叹。(意思对即可)
11(4分)因为在作者看来,渔夫的幸福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消极的生活态度,只有在经历了艰苦奋斗后获得的充实与从容才是真正的幸福、最大的快慰。(2分)用“更”突出强调了自己的观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5分)示例:人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悲伤失望时不妨用“渔夫的思想”自我安慰,调整身心。但暂时的放松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奋进,决不能贪图安逸止步不前。(观点明确,2分;言之有理,表达顺畅,3分)
2 急
太多了啊……我只给你《味蕾上绽放的爱》的答案啊……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先后写了哪两件事?(3分)2、第④段中与“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分成3大包,分别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相照应的是哪一句?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3、分析“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分)4、文章以“味蕾上绽放的爱”为题,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1、文章以味道为线索,记叙了朋友爱点“糖醋排骨”和自己爱吃咸花生两件事。(线索1分,两件事各1分。
共3分)2、“我负责分成3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说明一家人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妈妈对孩子的思念越来越重。
(前一问1分,后一问两层意思各1分。共3分)3、承上启下。
上承味道不仅烙有人的记忆,也渗有人的情感;下启对咸花生这种特殊味道的回忆。(“承上启下”1分,点明“上承什么”1分,“下启什么”1分,共3分。)
4、“绽放”本是形容花开时由花蕾花瓣紧闭到展开的样子,这里的“绽放的爱”是引申义,以此为题有点明主题,统领全文的作用,意在表达作者对味蕾存储的爱的赞美。(“点明主题”“统领全文”各1分,“爱的赞美”2分,共4分)。
3 渔夫阅读九年级《当自己的伯乐》阅读答案14文章开篇从韩愈的《马说》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答:15阅读③④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4分)(1)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④段的作用答:16从论证过程看,文章是如何阐明“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的?”(3分)答:17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为什么?(4分)答: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14(3分)引出议论的话题“伯乐的作用”;作为文章的一个论据;增强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15(4分)(1)“一些”一词既肯定了伯乐对于人生成功的客观作用,(1分)又表明这睦作用是有限的,并非不可或缺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分)(意思对即可)(2)内容上,表明伯乐可遇不可求,引发读者对不遇伯乐的思考(意思对即可,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16(3分)先简述《马说》文意,阐述伯乐对人的成功有一定的作用(1分)再举熊国宝的事例论证“成功的人都是自己的伯乐”(1分)在此基础上,表明了“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1分)(意思对即可未联系文章分析者,扣1分)17(4分)示例一:赞同:勇于当自己的“伯乐”,①可以自己赏识自己,自己栽培自己;②可以将奋进的鞭子紧握在自己手中让自己跑快点;③可以操纵邓好自己前进的方向示例二:不赞同:①人很难认清自己的天赋或潜能;②他人做伯乐才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③伯乐的尽力栽培以将自己的天赋发扬光大(表明态度1分,说明理由3分,计4分理由的三个要点,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3分,也可联系实际谈体会,言之成理即可)。
4 渔夫阅读一亩地的父爱阅读及答案本文以 为线索,主要叙述了 的事,表现了 (3分) 2、我对父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3分)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文中“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5、把“一亩地的父爱”改成伟大的父爱“好不好,为什么?答案 1、花生 父亲冒着大风和小雨用一夜时间重翻一亩多地为我捡花生,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2、抱怨---不满---感动、感激---终生难忘父爱3、照应标题,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4、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的苍老与辛劳,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5、示例、不好“一亩地的父爱“能概括文章所叙述的事,形象具体,既点文章明中心,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伟大的父爱”则不够具体。
东坡以最具特征的饮、醉、醒、笑之行为来描写渔父的形象, 并且借鉴了船子和尚的渔父, 把渔父描写为已悟道的佛家渔父。全首渔父词在表面上描绘了渔父饮酒之乐, 实际上赞美了以不同方法来施行教化和启导人生的渔父之慈悲心, 并以此自比。词中具有一幅水墨画般的风景描写, 无禅语而有禅味, 寓禅理而不落形迹, 颇得禅趣。苏轼之渔父词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
渔父饮, 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 彼此不论钱数。
古代文人常用饮酒和醉中之境界来表现安乐自得的心态, 认为只有醉中才能达到无差别状态,即使佛家也有“ 般若汤” 、“ 无明酒”之说。此处“ 饮”,表现了“ 法悦之味” 。东坡化用了德诚禅师船子和尚第三十一渔父词“ 虽慕求鱼不食鱼, 纲兼蓬户本空无。在世界, 作凡夫, 知闻只是个毗卢。”禅师通过前一、二句, 把自己求鱼与世上凡夫求鱼作了对比, 寄托了对一切凡夫悉有佛性的希望。鱼和蟹是张志和、船子、苏轼三者共同所使用的意象, 将“ 鱼蟹一时分付” 的条件是已经钓到了鱼蟹, 苏轼“ 一时分付” 是禅师“ 慕求鱼不食鱼” 的连续发展。东坡曾云“ 由是心若挂钓之鱼, 忽得解脱。”( 《记游松风亭》)他以“ 若挂钓之鱼” 比作自己所感悟到的道, 所以词中“ 鱼蟹” , 很可能指的是悟道。“ 一时分付”句, 笔者认为是暗喻了船子禅师随时随处施行教化。“ 酒无多少醉为期” , 表现对道的心醉程度。“ 彼此不论钱数” , 表现了“ 二法” 同为一体。识见上有“ 此” 的分别心, 心理上才有产生“ 彼”相对性的存在。渔父已经饮了法悦之酒, 也就泯灭了彼此分别心。所以此渔父在法席之中能启导彼人。张志和《渔父》其四所说“ 松江蟹舍主人欢, 孤饭药羹亦共餐。”则俨然存在着“ 主人” , 这是他们不同精神境界的表现。“ 论钱数”是属于俗谛, “ 不论钱数”则是“ 圣谛” 。总之, 东坡在第一首中不仅表现了自己已经消灭了一切凡圣之差别心, 而且塑造了“ 彼此一如、凡圣一如”之渔父人格美。这是东坡深入华严“ 理事无碍”法界观的体现。
其二
渔父醉, 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掉任斜横, 醒后不知何处。
禅家重悟道轻知解。“ 渔父醉, 蓑衣舞” , 相当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自在境界, 其境界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东坡以禅家常用的方式, 用“ 蓑衣舞”描绘了“ 哑子得梦, 自梦自知” 的境界。如佛家“ 向上一路”象征绝对境界一样, “ 归路”象征着回归本原(寂静)之归依处, 暗地里表示法悦之醉。“ 轻舟短掉任斜横”象征着断掉了情识和意想分别之心, 不会生起虚妄的猜测与分别。宋代禅师们也是常引来说明心闲意寂如同古井无波, 如张孝祥守无锡时, 曾问径山大慧“ 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曰“ 雪覆芦花, 舟横断岸。” (见《续传灯录》卷三十三)苏轼词中“ 轻舟”之涵义, 和船子的“ 勤作掉,慧为舟”是一样的, 意味着不仅轻快而且具有智慧的般若船。船子和尚的禅诗中经常提到“ 过去” , “ 现在” , “ 未来”三个观念。“ 过去”表现了犹豫不定地仿徨于保佑和阪依之间的渔父, 但其重点在于“ 现在”和“ 未来” 。恰好, 东坡从“ 醉里却寻归路” 到“ 醒后不知何处” 紧扣着现在、过去、未来之时差, 以现在的“ 轻舟短掉任斜横”来表现过去“ 醉里却寻归路” 的保佑和渔父面临着将来救渡众生之任务。因而, 东坡此首直接沿用了船子禅师“ 一片江云倏忽开, 翁空晴日绝尘埃。适消散, 又徘徊, 试问本从何处来。”(其二十六)之诗意。渔父由于般若船等待着摆渡众生而不忘却自己本分, 引起东坡“ 不退转” 之正进心。
其三
渔父醒, 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 一笑人间今古。
佛家用梦中说梦比喻世界之虚幻, “ 梦断”相当于豁彻大悟。从意象群分析, 禅诗中“ 落花飞絮”一般是强调悟道之后现象界即法界, 但此处用意不同。根据《诗人玉屑》卷二十引用惠洪禅师的《冷斋夜话》说吴僧道潜, 曾为求诗的歌妓赋诗曰“ 寄语巫山窈窕娘, 好将魂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 不逐东风上下狂。”诗僧道潜的“ 沾泥絮”指的也是不动心。从禅诗角度看, “ 梦断落花飞絮”则是将执着的心比喻成落花飞絮一般躁动不安, 不仅表明着他已经看破了“ 空花观” 的真相, 而且比喻了在烦乱色界中悟道。其诗意与长沙景岑禅师游山诗“ 始从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五灯会元》卷四)一致, 表明不愿意留圣位, 而又回到尘世。渔父从俗谛到圣谛再回归俗谛的过程, 正是先由色悟空, 进而悟及“ 非有非空” 。渔父梦断落花飞絮的尘世亦是道场, 可以达于理事无碍之境界。
至于“ 酒醒还醉醉还醒, 一笑人间今古”二句的用意, 东坡在《书渊明诗二书》中有明确说明“ 然世人醉时是醒时语, 此最名言, ⋯ ⋯善饮者, 淡然与平时无少异也。若仆者, 又何其不能饮, 饮一盏醉, 醉中味与数君无异, 亦所羡尔。”词意重点不在于醉不醉, 而更接近于拾得《终不逐时情》“ 般若酒冷冷,饮多人易醒” 、天然丹霞《玩珠吟》其二“ 识得衣中宝, 无明醉自惺” 以及白居易《船夜援琴》“ 心静即声淡, 其间无古今” 之意。苏轼词中的“ 人间今古”即是佛经中所说“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空中无色”之世界。也就是船子禅师其三十三首所说的“ 无踪无迹乐悠悠” 、“ 身放荡, 性灵空, 何妨南北与西东”的现象界。即东坡自己说的“ 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 何处不堪行。” (《临江仙》)
总之, 如果说渔父从酒醉到醒后是站在二元对立的世界, 那么, 从酒醒还醉到醉还醒则是表现了从法界至于现象界之过程。渔父饮、醉、醒都是为官人开的所谓“ 方便法门” 。前者意味着禅师“ 没踪迹” 之处的圣谛绝对境界, 后者“ 没踪迹处莫藏身”则表明禅师不离世俗而对官人随机示法的古今之道场, 是渔父所藏身之处, 也是东坡作为船夫施行摆渡官人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彼此官人和渔父之不二境界, 也是没有古今之无差别世界。
其四
渔父笑, 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 借我孤舟南渡。
此首是东坡“ 渔父词” 的特别之所在, 因为除他和船子外, 其他任何人的“ 渔父词” 都看不到这样的涉世精神。
船子禅师的积极涉世随处可见, 如“ 水色山光处处新, 本来不俗不同尘。著气力, 用精神, 莫作虚生浪死人”等等, 这种进取处世的态度也体现在东坡渔父词中“ 江边骑马是官人, 借我孤舟南渡” ,其中“ 南渡” 虽见于《楚辞· 九章· 哀郑》“ 当陵阳之焉至兮, 森南渡之焉如”但与东坡此词词意无关。因此, “ 南渡”疑为即佛典中所说“ 南阎浮提, 同业众生”之意。“ 南阎浮提’嗜原本是指印度之地, 后则指人间世界。阎浮, 梵语, Jambu乃树之名。提, 梵语devipa, 洲之意。此洲为须弥山四大洲之南洲, 故又称南阎浮提。其住民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能修梵行、有佛出其土, 此三事胜于其他三洲及诸天。此说法虽有牵强附会之嫌, 但从渔父要去的方向“ 南” , 还是可以说通的。
再看“ 骑马” 句, 从禅诗所说的“ 骑驴觅驴” 皆是向外觅功夫, 佛家要求结筏渡河 , 已到彼岸人休恋筏, 何况骑着马怎会渡江呢那就总是痴顽汉。毫无疑问, 这里的官人属于同业众生, 是渔父济度的对象。南渡隐喻着渔父把官人超度到理想世界。
这里的渔父, 内外行色皆不露, 不仅非常逼真地描绘了渔父的人格美, 也和船子禅师渔父词二十五“逐块安适自得追欢不识休, 津梁津梁,原意指“桥”,借指为官。浑不挂心头。霜叶落, 岸花秋, 却教渔父为人愁”之境界同。“ 芦花”之意象只见于禅师渔父词三十六“ 拆芦花, 谁言埋没在烟霞” ,“ 拆芦花”来自于达摩渡江的故事, 代表舟筏, 东坡“ 借我孤舟南渡”化用了此意。
东坡笔下渔父的形象正是理想化的自我写照。东坡颇具慈悲心, 东坡词中渔父是大乘菩萨的理想形象, 又是自我写照。他不仅寄托了东坡自己没离开现世而“ 上求菩提, 下化众生” 积极的人世态度,并且阐述了在官场内默默无言地于醉醒中热衷于自己事业的卓越思想, 提高了佛家渔父词之地位。在艺术上, 苏东坡渔父词妙处在于借用了禅家渔父的形象而不用佛语, 使禅与词紧密结合, 从而大大开拓了词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